普通视图
G-UI 2 开发文档(草稿)
G-UI 是为贴合我个人的需求而制作,并应用到此站点。
颜色
背景 | 文本 | 边框 | ||||
---|---|---|---|---|---|---|
Class | 示例 | Class | 示例 | Class | 示例 | |
主色 | .g-theme-1 | 文本 | .g-text-theme-1 | 文本 | .g-border-theme-1 | |
.g-theme-2 | 文本 | .g-text-theme-2 | 文本 | .g-border-theme-2 | ||
.g-theme-3 | 文本 | .g-text-theme-3 | 文本 | .g-border-theme-3 | ||
.g-theme-4 | 文本 | .g-text-theme-4 | 文本 | .g-border-theme-4 | ||
.g-theme-5 .g-theme | 文本 | .g-text-theme-5 .g-text-theme | 文本 | .g-border-theme-5 .g-border-theme | ||
.g-theme-6 | 文本 | .g-text-theme-6 | 文本 | .g-border-theme-6 | ||
.g-theme-7 | 文本 | .g-text-theme-7 | 文本 | .g-border-theme-7 | ||
.g-theme-8 | 文本 | .g-text-theme-8 | 文本 | .g-border-theme-8 | ||
.g-theme-9 | 文本 | .g-text-theme-9 | 文本 | .g-border-theme-9 | ||
强调色 | .g-accent-1 | 文本 | .g-text-accent-1 | 文本 | .g-border-accent-1 | |
.g-accent-2 | 文本 | .g-text-accent-2 | 文本 | .g-border-accent-2 | ||
.g-accent-3 | 文本 | .g-text-accent-3 | 文本 | .g-border-accent-3 | ||
.g-accent-4 | 文本 | .g-text-accent-4 | 文本 | .g-border-accent-4 | ||
.g-accent-5 .g-accent-hue | 文本 | .g-text-accent-5 .g-text-accent | 文本 | .g-border-accent-5 .g-border-accent | ||
.g-accent-6 | 文本 | .g-text-accent-6 | 文本 | .g-border-accent-6 | ||
.g-accent-7 | 文本 | .g-text-accent-7 | 文本 | .g-border-accent-7 | ||
.g-accent-8 | 文本 | .g-text-accent-8 | 文本 | .g-border-accent-8 | ||
.g-accent-9 | 文本 | .g-text-accent-9 | 文本 | .g-border-accent-9 | ||
中性色 | .g-white | 文本 | .g-text-white | 文本 | .g-border-white | |
.g-grey-1 | 文本 | .g-text-grey-1 | 文本 | .g-border-grey-1 | ||
.g-grey-2 | 文本 | .g-text-grey-2 | 文本 | .g-border-grey-2 | ||
.g-grey-3 | 文本 | .g-text-grey-3 | 文本 | .g-border-grey-3 | ||
.g-grey-4 | 文本 | .g-text-grey-4 | 文本 | .g-border-grey-4 | ||
.g-grey-5 .g-grey | 文本 | .g-text-grey-5 .g-text-grey | 文本 | .g-border-grey-5 .g-border-grey | ||
.g-grey-6 | 文本 | .g-text-grey-6 | 文本 | .g-border-grey-6 | ||
.g-grey-7 | 文本 | .g-text-grey-7 | 文本 | .g-border-grey-7 | ||
.g-grey-8 | 文本 | .g-text-grey-8 | 文本 | .g-border-grey-8 | ||
.g-grey-9 | 文本 | .g-text-grey-9 | 文本 | .g-border-grey-9 | ||
.g-black | 文本 | .g-text-black | 文本 | .g-border-black | ||
成功色 | .g-success-1 | 文本 | .g-text-success-1 | 文本 | .g-border-success-1 | |
.g-success-2 | 文本 | .g-text-success-2 | 文本 | .g-border-success-2 | ||
.g-success-3 | 文本 | .g-text-success-3 | 文本 | .g-border-success-3 | ||
.g-success-4 | 文本 | .g-text-success-4 | 文本 | .g-border-success-4 | ||
.g-success-5 .g-success | 文本 | .g-text-success-5 .g-text-success | 文本 | .g-border-success-5 .g-border-success | ||
.g-success-6 | 文本 | .g-text-success-6 | 文本 | .g-border-success-6 | ||
.g-success-7 | 文本 | .g-text-success-7 | 文本 | .g-border-success-7 | ||
.g-success-8 | 文本 | .g-text-success-8 | 文本 | .g-border-success-8 | ||
.g-success-9 | 文本 | .g-text-success-9 | 文本 | .g-border-success-9 | ||
警告色 | .g-warning-1 | 文本 | .g-text-warning-1 | 文本 | .g-border-warning-1 | |
.g-warning-2 | 文本 | .g-text-warning-2 | 文本 | .g-border-warning-2 | ||
.g-warning-3 | 文本 | .g-text-warning-3 | 文本 | .g-border-warning-3 | ||
.g-warning-4 | 文本 | .g-text-warning-4 | 文本 | .g-border-warning-4 | ||
.g-warning-5 .g-warning | 文本 | .g-text-warning-5 .g-text-warning | 文本 | .g-border-warning-5 .g-border-warning | ||
.g-warning-6 | 文本 | .g-text-warning-6 | 文本 | .g-border-warning-6 | ||
.g-warning-7 | 文本 | .g-text-warning-7 | 文本 | .g-border-warning-7 | ||
.g-warning-8 | 文本 | .g-text-warning-8 | 文本 | .g-border-warning-8 | ||
.g-warning-9 | 文本 | .g-text-warning-9 | 文本 | .g-border-warning-9 | ||
错误色 | .g-error-1 | 文本 | .g-text-error-1 | 文本 | .g-border-error-1 | |
.g-error-2 | 文本 | .g-text-error-2 | 文本 | .g-border-error-2 | ||
.g-error-3 | 文本 | .g-text-error-3 | 文本 | .g-border-error-3 | ||
.g-error-4 | 文本 | .g-text-error-4 | 文本 | .g-border-error-4 | ||
.g-error-5 .g-error | 文本 | .g-text-error-5 .g-text-error | 文本 | .g-border-error-5 .g-border-error | ||
.g-error-6 | 文本 | .g-text-error-6 | 文本 | .g-border-error-6 | ||
.g-error-7 | 文本 | .g-text-error-7 | 文本 | .g-border-error-7 | ||
.g-error-8 | 文本 | .g-text-error-8 | 文本 | .g-border-error-8 | ||
.g-error-9 | 文本 | .g-text-error-9 | 文本 | .g-border-error-9 |
色相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
主色 | --g-theme-hue | 80 |
强调色 | --g-accent-hue | 256 |
中性色 | --g-grey-hue | var(--g-theme-hue) |
成功色 | --g-success-hue | 140 |
警告色 | --g-warning-hue | 56 |
错误色 | --g-error-hue | 4 |
饱和度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
中性色 | --g-grey-saturation | 1% |
其他颜色 | --g-theme-saturation | 80% |
明度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
亮色 | 暗色 | ||
白色 | --g-white-lightness | 100% | 4% |
黑色 | --g-black-lightness | 0% | 98% |
其他颜色 | --g-lightness-1 | 91% | 17% |
--g-lightness-2 | 78% | 28% | |
--g-lightness-3 | 66% | 39% | |
--g-lightness-4 | 55% | 49% | |
--g-lightness-5 | 45% | 59% | |
--g-lightness-6 | 35% | 68% | |
--g-lightness-7 | 25% | 77% | |
--g-lightness-8 | 16% | 85% | |
--g-lightness-9 | 8% | 92% |
透明度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示例 |
---|---|---|---|
.g-opacity-1 | --g-opacity-1 | 8% | 文本 |
.g-opacity-2 | --g-opacity-2 | 16% | 文本 |
.g-opacity-3 | --g-opacity-3 | 25% | 文本 |
.g-opacity-4 | --g-opacity-4 | 35% | 文本 |
.g-opacity-5 | --g-opacity-5 | 45% | 文本 |
.g-opacity-6 | --g-opacity-6 | 55% | 文本 |
.g-opacity-7 | --g-opacity-7 | 66% | 文本 |
.g-opacity-8 | --g-opacity-8 | 78% | 文本 |
.g-opacity-9 | --g-opacity-9 | 91% | 文本 |
响应式
断点分类 | 最小宽度 | CSS |
---|---|---|
xs | 0rem | @media (min-width: 0rem) |
sm | 30rem | @media (min-width: 30rem) |
md | 40rem | @media (min-width: 40rem) |
lg | 60rem | @media (min-width: 60rem) |
xl | 80rem | @media (min-width: 80rem) |
2xl | 100rem | @media (min-width: 100rem) |
3xl | 120rem | @media (min-width: 120rem) |
4xl | 150rem | @media (min-width: 150rem) |
5xl | 180rem | @media (min-width: 180rem) |
栅格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g-row | ||
.g-col-xs-1 .g-col-sm-1 .g-col-md-1 .g-col-lg-1 .g-col-xl-1 .g-col-2xl-1 .g-col-3xl-1 .g-col-4xl-1 .g-col-5xl-1 | --g-row-1 | 1fr |
.g-col-xs-2 .g-col-sm-2 .g-col-md-2 .g-col-lg-2 .g-col-xl-2 .g-col-2xl-2 .g-col-3xl-2 .g-col-4xl-2 .g-col-5xl-2 | --g-row-2 | repeat(2, 1fr) |
.g-col-xs-3 .g-col-sm-3 .g-col-md-3 .g-col-lg-3 .g-col-xl-3 .g-col-2xl-3 .g-col-3xl-3 .g-col-4xl-3 .g-col-5xl-3 | --g-row-3 | repeat(3, 1fr) |
.g-col-xs-4 .g-col-sm-4 .g-col-md-4 .g-col-lg-4 .g-col-xl-4 .g-col-2xl-4 .g-col-3xl-4 .g-col-4xl-4 .g-col-5xl-4 | --g-row-4 | repeat(4, 1fr) |
.g-col-xs-5 .g-col-sm-5 .g-col-md-5 .g-col-lg-5 .g-col-xl-5 .g-col-2xl-5 .g-col-3xl-5 .g-col-4xl-5 .g-col-5xl-5 | --g-row-5 | repeat(5, 1fr) |
.g-col-xs-6 .g-col-sm-6 .g-col-md-6 .g-col-lg-6 .g-col-xl-6 .g-col-2xl-6 .g-col-3xl-6 .g-col-4xl-6 .g-col-5xl-6 | --g-row-6 | repeat(6, 1fr) |
.g-col-xs-7 .g-col-sm-7 .g-col-md-7 .g-col-lg-7 .g-col-xl-7 .g-col-2xl-7 .g-col-3xl-7 .g-col-4xl-7 .g-col-5xl-7 | --g-row-7 | repeat(7, 1fr) |
.g-col-xs-8 .g-col-sm-8 .g-col-md-8 .g-col-lg-8 .g-col-xl-8 .g-col-2xl-8 .g-col-3xl-8 .g-col-4xl-8 .g-col-5xl-8 | --g-row-8 | repeat(8, 1fr) |
.g-col-xs-9 .g-col-sm-9 .g-col-md-9 .g-col-lg-9 .g-col-xl-9 .g-col-2xl-9 .g-col-3xl-9 .g-col-4xl-9 .g-col-5xl-9 | --g-row-9 | repeat(9, 1fr) |
.g-col-xs-10 .g-col-sm-10 .g-col-md-10 .g-col-lg-10 .g-col-xl-10 .g-col-2xl-10 .g-col-3xl-10 .g-col-4xl-10 .g-col-5xl-10 | --g-row-10 | repeat(10, 1fr) |
.g-col-xs-11 .g-col-sm-11 .g-col-md-11 .g-col-lg-11 .g-col-xl-11 .g-col-2xl-11 .g-col-3xl-11 .g-col-4xl-11 .g-col-5xl-11 | --g-row-11 | repeat(11, 1fr) |
.g-col-xs-12 .g-col-sm-12 .g-col-md-12 .g-col-lg-12 .g-col-xl-12 .g-col-2xl-12 .g-col-3xl-12 .g-col-4xl-12 .g-col-5xl-12 | --g-row-12 | repeat(12, 1fr) |
示例
g-col-xs-12
g-col-lg-4
g-col-xs-12
g-col-lg-8
<div class="g-row">
<div class="g-col-xs-12 g-col-lg-4 g-theme-4 g-text-center">g-col-xs-12<br/>g-col-lg-4</div>
<div class="g-col-xs-12 g-col-lg-8 g-theme-5 g-text-center">g-col-xs-12<br/>g-col-lg-8</div>
</div>
等分列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g-row-xs-1 .g-row-sm-1 .g-row-md-1 .g-row-lg-1 .g-row-xl-1 .g-row-2xl-1 .g-row-3xl-1 .g-row-4xl-1 .g-row-5xl-1 | --g-col-1 | span 1 |
.g-row-xs-2 .g-row-sm-2 .g-row-md-2 .g-row-lg-2 .g-row-xl-2 .g-row-2xl-2 .g-row-3xl-2 .g-row-4xl-2 .g-row-5xl-2 | --g-col-2 | span 2 |
.g-row-xs-3 .g-row-sm-3 .g-row-md-3 .g-row-lg-3 .g-row-xl-3 .g-row-2xl-3 .g-row-3xl-3 .g-row-4xl-3 .g-row-5xl-3 | --g-col-3 | span 3 |
.g-row-xs-4 .g-row-sm-4 .g-row-md-4 .g-row-lg-4 .g-row-xl-4 .g-row-2xl-4 .g-row-3xl-4 .g-row-4xl-4 .g-row-5xl-4 | --g-col-4 | span 4 |
.g-row-xs-5 .g-row-sm-5 .g-row-md-5 .g-row-lg-5 .g-row-xl-5 .g-row-2xl-5 .g-row-3xl-5 .g-row-4xl-5 .g-row-5xl-5 | --g-col-5 | span 5 |
.g-row-xs-6 .g-row-sm-6 .g-row-md-6 .g-row-lg-6 .g-row-xl-6 .g-row-2xl-6 .g-row-3xl-6 .g-row-4xl-6 .g-row-5xl-6 | --g-col-6 | span 6 |
.g-row-xs-7 .g-row-sm-7 .g-row-md-7 .g-row-lg-7 .g-row-xl-7 .g-row-2xl-7 .g-row-3xl-7 .g-row-4xl-7 .g-row-5xl-7 | --g-col-7 | span 7 |
.g-row-xs-8 .g-row-sm-8 .g-row-md-8 .g-row-lg-8 .g-row-xl-8 .g-row-2xl-8 .g-row-3xl-8 .g-row-4xl-8 .g-row-5xl-8 | --g-col-8 | span 8 |
.g-row-xs-9 .g-row-sm-9 .g-row-md-9 .g-row-lg-9 .g-row-xl-9 .g-row-2xl-9 .g-row-3xl-9 .g-row-4xl-9 .g-row-5xl-9 | --g-col-9 | span 9 |
.g-row-xs-10 .g-row-sm-10 .g-row-md-10 .g-row-lg-10 .g-row-xl-10 .g-row-2xl-10 .g-row-3xl-10 .g-row-4xl-10 .g-row-5xl-10 | --g-col-10 | span 10 |
.g-row-xs-11 .g-row-sm-11 .g-row-md-11 .g-row-lg-11 .g-row-xl-11 .g-row-2xl-11 .g-row-3xl-11 .g-row-4xl-11 .g-row-5xl-11 | --g-col-11 | span 11 |
.g-row-xs-12 .g-row-sm-12 .g-row-md-12 .g-row-lg-12 .g-row-xl-12 .g-row-2xl-12 .g-row-3xl-12 .g-row-4xl-12 .g-row-5xl-12 | --g-col-12 | span 12 |
示例
g-col
g-col
g-col
g-col
<div class="g-row-xs-2 g-row-lg-4">
<div class="g-theme-4 g-text-center">g-col</div>
<div class="g-theme-5 g-text-center">g-col</div>
<div class="g-theme-6 g-text-center">g-col</div>
<div class="g-theme-7 g-text-center">g-col</div>
</div>
隐藏
up | 在指定宽度及以上的设备上隐藏 |
down | 在指定宽度及以下的设备上隐藏 |
Class | xs | sm | md | lg | xl | 2xl | 3xl | 4xl | 5xl |
---|---|---|---|---|---|---|---|---|---|
.g-hidden-xs-up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sm-up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md-up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lg-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xl-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2xl-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3xl-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4xl-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隐藏 |
.g-hidden-5xl-up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隐藏 |
.g-hidden-xs-down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sm-down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md-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lg-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xl-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2xl-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3xl-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可见 |
.g-hidden-4xl-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可见 |
.g-hidden-5xl-down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隐藏 |
尺寸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
width | height | xs | md | |
.g-w-1 | .g-h-1 | --g-size-1 | 1px | 0.125rem |
.g-w-2 | .g-h-2 | --g-size-2 | 0.125rem | 0.25rem |
.g-w-3 | .g-h-3 | --g-size-3 | 0.25rem | 0.375rem |
.g-w-4 | .g-h-4 | --g-size-4 | 0.375rem | 0.5rem |
.g-w-5 | .g-h-5 | --g-size-5 | 0.5rem | 0.625rem |
.g-w-6 | .g-h-6 | --g-size-6 | 0.625rem | 0.75rem |
.g-w-7 | .g-h-7 | --g-size-7 | 0.75rem | 0.875rem |
.g-w-8 | .g-h-8 | --g-size-8 | 0.875rem | 1rem |
.g-w-9 | .g-h-9 | --g-size-9 | 1rem | 1.25rem |
.g-w-10 | .g-h-10 | --g-size-10 | 1.25rem | 1.625rem |
.g-w-11 | .g-h-11 | --g-size-11 | 1.625rem | 2.125rem |
.g-w-12 | .g-h-12 | --g-size-12 | 2.125rem | 2.75rem |
.g-w-13 | .g-h-13 | --g-size-13 | 2.75rem | 3.5rem |
.g-w-14 | .g-h-14 | --g-size-14 | 3.5rem | 4.375rem |
.g-w-15 | .g-h-15 | --g-size-15 | 4.375rem | 5.375rem |
.g-w-16 | .g-h-16 | --g-size-16 | 5.375rem | 6.5rem |
.g-w-17 | .g-h-17 | --g-size-17 | 6.5rem | 7.75rem |
.g-w-18 | .g-h-18 | --g-size-18 | 7.75rem | 9.125rem |
.g-w-19 | .g-h-19 | --g-size-19 | 9.125rem | 10.625rem |
.g-w-20 | .g-h-20 | --g-size-20 | 10.625rem | 12.25rem |
.g-w-21 | .g-h-21 | --g-size-21 | 12.25rem | 14rem |
.g-w-22 | .g-h-22 | --g-size-22 | 14rem | 15.875rem |
.g-w-23 | .g-h-23 | --g-size-23 | 15.875rem | 17.875rem |
.g-w-24 | .g-h-24 | --g-size-24 | 17.875rem | 20rem |
方向
全 | 默认 |
左右 / X 轴 | x |
上下 / Y 轴 | y |
上 | t |
下 | b |
左 | l |
右 | r |
间距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
padding | margin | gap | ||
.g-p-1 .g-px-1 .g-py-1 .g-pt-1 .g-pr-1 .g-pb-1 .g-pl-1 | .g-m-1 .g-mx-1 .g-my-1 .g-mt-1 .g-mr-1 .g-mb-1 .g-ml-1 | .g-g-1 .g-gx-1 .g-gy-1 | --g-spacing-1 | var(--g-size-1) |
.g-p-2 .g-px-2 .g-py-2 .g-pt-2 .g-pr-2 .g-pb-2 .g-pl-2 | .g-m-2 .g-mx-2 .g-my-2 .g-mt-2 .g-mr-2 .g-mb-2 .g-ml-2 | .g-g-2 .g-gx-2 .g-gy-2 | --g-spacing-2 | var(--g-size-2) |
.g-p-3 .g-px-3 .g-py-3 .g-pt-3 .g-pr-3 .g-pb-3 .g-pl-3 | .g-m-3 .g-mx-3 .g-my-3 .g-mt-3 .g-mr-3 .g-mb-3 .g-ml-3 | .g-g-3 .g-gx-3 .g-gy-3 | --g-spacing-3 | var(--g-size-3) |
.g-p-4 .g-px-4 .g-py-4 .g-pt-4 .g-pr-4 .g-pb-4 .g-pl-4 | .g-m-4 .g-mx-4 .g-my-4 .g-mt-4 .g-mr-4 .g-mb-4 .g-ml-4 | .g-g-4 .g-gx-4 .g-gy-4 | --g-spacing-4 | var(--g-size-4) |
.g-p-5 .g-px-5 .g-py-5 .g-pt-5 .g-pr-5 .g-pb-5 .g-pl-5 | .g-m-5 .g-mx-5 .g-my-5 .g-mt-5 .g-mr-5 .g-mb-5 .g-ml-5 | .g-g-5 .g-gx-5 .g-gy-5 | --g-spacing-5 | var(--g-size-5) |
.g-p-6 .g-px-6 .g-py-6 .g-pt-6 .g-pr-6 .g-pb-6 .g-pl-6 | .g-m-6 .g-mx-6 .g-my-6 .g-mt-6 .g-mr-6 .g-mb-6 .g-ml-6 | .g-g-6 .g-gx-6 .g-gy-6 | --g-spacing-6 | var(--g-size-6) |
.g-p-7 .g-px-7 .g-py-7 .g-pt-7 .g-pr-7 .g-pb-7 .g-pl-7 | .g-m-7 .g-mx-7 .g-my-7 .g-mt-7 .g-mr-7 .g-mb-7 .g-ml-7 | .g-g-7 .g-gx-7 .g-gy-7 | --g-spacing-7 | var(--g-size-7) |
.g-p-8 .g-px-8 .g-py-8 .g-pt-8 .g-pr-8 .g-pb-8 .g-pl-8 | .g-m-8 .g-mx-8 .g-my-8 .g-mt-8 .g-mr-8 .g-mb-8 .g-ml-8 | .g-g-8 .g-gx-8 .g-gy-8 | --g-spacing-8 | var(--g-size-8) |
.g-p-9 .g-px-9 .g-py-9 .g-pt-9 .g-pr-9 .g-pb-9 .g-pl-9 | .g-m-9 .g-mx-9 .g-my-9 .g-mt-9 .g-mr-9 .g-mb-9 .g-ml-9 | .g-g-9 .g-gx-9 .g-gy-9 | --g-spacing-9 | var(--g-size-9) |
.g-p-10 .g-px-10 .g-py-10 .g-pt-10 .g-pr-10 .g-pb-10 .g-pl-10 | .g-m-10 .g-mx-10 .g-my-10 .g-mt-10 .g-mr-10 .g-mb-10 .g-ml-10 | .g-g-10 .g-gx-10 .g-gy-10 | --g-spacing-10 | var(--g-size-11) |
.g-p-11 .g-px-11 .g-py-11 .g-pt-11 .g-pr-11 .g-pb-11 .g-pl-11 | .g-m-11 .g-mx-11 .g-my-11 .g-mt-11 .g-mr-11 .g-mb-11 .g-ml-11 | .g-g-11 .g-gx-11 .g-gy-11 | --g-spacing-11 | var(--g-size-11) |
.g-p-12 .g-px-12 .g-py-12 .g-pt-12 .g-pr-12 .g-pb-12 .g-pl-12 | .g-m-12 .g-mx-12 .g-my-12 .g-mt-12 .g-mr-12 .g-mb-12 .g-ml-12 | .g-g-12 .g-gx-12 .g-gy-12 | --g-spacing-12 | var(--g-size-12) |
图标
G-UI 内置了 Material Icons,你可以点击前往复制图标代码。
用法:在 <i>
元素中添加类 .g-icon
和图标代码即可。
search home menu close settings add delete chevron_left chevron_right check
<i class="g-icon">search</i>
<i class="g-icon">home</i>
<i class="g-icon">menu</i>
<i class="g-icon">close</i>
<i class="g-icon">settings</i>
<i class="g-icon">add</i>
<i class="g-icon">delete</i>
<i class="g-icon">chevron_left</i>
<i class="g-icon">chevron_right</i>
<i class="g-icon">check</i>
排版
在文章的父元素上添加 .g-typo
类,就能优化整篇文章的显示样式,包括表格。
<div class="g-typo">
<h1>标题</h1>
<p>正文</p>
<table>
...
</table>
</div>
字体
Roboto 是 Material Design 使用的标准字体,G-UI 框架内置了该字体文件。
字号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示例 |
---|---|---|---|
.g-text-1 | --g-font-size-1 | var(--g-size-6) | 文本 Display 1 |
.g-text-2 | --g-font-size-2 | var(--g-size-7) | 文本 Display 2 |
.g-text-3 | --g-font-size-3 | var(--g-size-8) | 文本 Display 3 |
.g-text-4 | --g-font-size-4 | var(--g-size-9) | 文本 Display 4 |
.g-text-5 | --g-font-size-5 | var(--g-size-10) | 文本 Display 5 |
.g-text-6 | --g-font-size-6 | var(--g-size-111) | 文本 Display 6 |
.g-text-7 | --g-font-size-7 | var(--g-size-12) | 文本 Display 7 |
.g-text-8 | --g-font-size-8 | var(--g-size-13) | 文本 Display 8 |
.g-text-9 | --g-font-size-9 | var(--g-size-14) | 文本 Display 9 |
字重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示例 |
---|---|---|---|
.g-font-weight-1 | --g-font-weight-1 | 100 | 文本 Display 1 |
.g-font-weight-2 | --g-font-weight-2 | 300 | 文本 Display 2 |
.g-font-weight-3 | --g-font-weight-3 | 400 | 文本 Display 3 |
.g-font-weight-4 | --g-font-weight-4 | 500 | 文本 Display 4 |
.g-font-weight-5 | --g-font-weight-5 | 700 | 文本 Display 5 |
.g-font-weight-6 | --g-font-weight-6 | 900 | 文本 Display 6 |
行距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g-line-height-increment | 0.75rem | |
.g-line-height-0 | 1 | |
.g-line-height-1 | --g-line-height-1 | calc(var(--g-size-5)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2 | --g-line-height-2 | calc(var(--g-size-6)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3 | --g-line-height-3 | calc(var(--g-size-7)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4 | --g-line-height-4 | calc(var(--g-size-8)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5 | --g-line-height-5 | calc(var(--g-size-9)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6 | --g-line-height-6 | calc(var(--g-size-10)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7 | --g-line-height-7 | calc(var(--g-size-11)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8 | --g-line-height-8 | calc(var(--g-size-12)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g-line-height-9 | --g-line-height-9 | calc(var(--g-size-13) + var(--g-line-height-increment)) |
表格
在 <table>
元素上添加以下类,即可对应高亮。
Class | 功能 |
---|---|
.g-table-highlight | 行列同时高亮 |
.g-table-highlight-x | 行高亮 |
.g-table-highlight-y | 列高亮 |
示例
月份 | 销售额 | 利润 |
---|---|---|
1月 | ¥120,000 | ¥30,000 |
2月 | ¥150,000 | ¥45,000 |
3月 | ¥180,000 | ¥60,000 |
<div class="g-table">
<table class="g-table-highlight">
<thead>
<tr>
<th>月份</th>
<th>销售额</th>
<th>利润</th>
</tr>
</thead>
<tbody>
<tr>
<td>1月</td>
<td>¥120,000</td>
<td>¥30,000</td>
</tr>
<tr>
<td>2月</td>
<td>¥150,000</td>
<td>¥45,000</td>
</tr>
<tr>
<td>3月</td>
<td>¥180,000</td>
<td>¥60,000</td>
</tr>
</tbody>
</table>
</div>
圆角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示例 |
---|---|---|---|
.g-radius-0 | none | ||
.g-radius-1 .g-radius-t-1 .g-radius-r-1 .g-radius-b-1 .g-radius-l-1 | --g-radius-1 | var(--g-size-2) | |
.g-radius-2 .g-radius-t-2 .g-radius-r-2 .g-radius-b-2 .g-radius-l-2 | --g-radius-2 | var(--g-size-5) | |
.g-radius-3 .g-radius-t-3 .g-radius-r-3 .g-radius-b-3 .g-radius-l-3 | --g-radius-3 | var(--g-size-8) | |
.g-radius-full .g-radius-t-full .g-radius-r-full .g-radius-b-full .g-radius-l-full | 9999rem |
阴影
Class | CSS 变量 | 示例 |
---|---|---|
.g-shadow-0 | ||
.g-shadow-1 | --g-shadow-1 | |
.g-shadow-2 | --g-shadow-2 | |
.g-shadow-3 | --g-shadow-3 |
边框
Class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示例 |
---|---|---|---|
.g-border-0 | none | ||
.g-border-1 .g-border-t-1 .g-border-r-1 .g-border-b-1 .g-border-l-1 .g-border-x-1 .g-border-y-1 | --g-border-1 | 1px | |
.g-border-2 .g-border-t-2 .g-border-r-2 .g-border-b-2 .g-border-l-2 .g-border-x-2 .g-border-y-2 | --g-border-2 | 0.125rem | |
.g-border-3 .g-border-t-3 .g-border-r-3 .g-border-b-3 .g-border-l-3 .g-border-x-3 .g-border-y-3 | --g-border-3 | 0.25rem |
动画
类型 | CSS 变量 | 默认值 |
---|---|---|
缓动曲线 | --g-easing | cubic-bezier(0.2, 0, 0, 1) |
持续时间 | --g-duration-1 | 150ms |
--g-duration-2 | 300ms | |
--g-duration-3 | 700ms | |
过渡 | --g-transition-1 | all var(--g-duration-1) var(--g-easing) |
--g-transition-2 | all var(--g-duration-2) var(--g-easing) | |
--g-transition-3 | all var(--g-duration-3) var(--g-easing) |
预置动画 | Class | 示例 |
---|---|---|
旋转 | .g-animate-spin | refresh |
ping | .g-animate-ping | favorite |
弹跳 | .g-animate-bounce | arrow_downward |
按钮
为 <a>
或 <button>
元素添加类 .g-btn
即可获得文本按钮的样式。
类型Buttonaddchevron_leftButtonButtonchevron_right
<!-- 文本按钮 -->
<button class="g-btn">Button</button>
<!-- 图标按钮 -->
<button class="g-btn g-btn-icon"><i class="g-icon">add</i></button>
<!-- 文本图标按钮 -->
<button class="g-btn"><i class="g-icon">chevron_left</i>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Button<i class="g-icon">chevron_right</i></button>
大小ButtonButtonButtonButtonButtonButtonButtonButton
<!-- 常规按钮 -->
<button class="g-btn-1">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2">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3">Button</button>
<!-- 全宽按钮 -->
<button class="g-btn-1 g-btn-block g-mt-6 g-mb-1">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2 g-btn-block g-my-1">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 g-btn-block g-my-1">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3 g-btn-block g-my-1" value="Button">Button</button>
样式ButtonButtonButtonButtonButton
<!-- 默认 -->
<button class="g-btn">Button</button>
<!-- 填色 -->
<button class="g-btn g-theme">Button</button>
<!-- 阴影 -->
<button class="g-btn g-shadow-1">Button</button>
<!-- 边框 -->
<button class="g-btn g-border-3 g-border-theme">Button</button>
<!-- 圆角 -->
<button class="g-btn g-radius-full">Button</button>
禁用
在按钮上加上 disabled
属性即可禁用按钮。ButtonButton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 disabled>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 g-theme" disabled>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 g-shadow-1" disabled>Button</button>
<button class="g-btn g-border-2 g-border-theme" disabled>Button</button>
布局
G-UI 提供 4 种常见布局可引用。
- 在手机和平板上,抽屉栏默认收起隐藏。
- 在桌面设备上,抽屉栏默认展开显示。
上下布局

<body class="g-layout-tb">
<div id="g-topbar"></div>
<div id="g-main"></div>
</body>
左右布局
g-drawer-btn-fixed
可以使侧边栏按钮悬浮在页面左上角。在桌面设备上,抽屉栏按钮自动隐藏;在手机和平板上,抽屉栏按钮自动显示。

<body class="g-layout-lr">
<button class="g-btn-icon g-drawer-btn-fixed" id="g-drawer-btn">
<i class="g-icon" id="g-drawer-btn-icon">menu</i>
</button>
<div id="g-drawer"></div>
<div id="g-main"></div>
</body>
上左右布局

<body class="g-layout-tlr">
<div id="g-topbar">
<button id="g-drawer-btn" class="g-btn-icon">
<i id="g-drawer-btn-icon" class="g-icon">menu</i>
</button>
</div>
<div id="g-drawer"></div>
<div id="g-main"></div>
</body>
左上下布局

<body class="g-layout-ltb">
<div id="g-drawer"></div>
<div id="g-topbar">
<button id="g-drawer-btn" class="g-btn-icon">
<i id="g-drawer-btn-icon" class="g-icon">menu</i>
</button>
</div>
<div id="g-main"></div>
</body>
自适应布局
a | 根据内容自适应大小 |
f | 占据剩余空间 |
数量 | Class | |
---|---|---|
x | y | |
2 | .g-auto-x-fa .g-auto-x-af | .g-auto-y-fa .g-auto-y-af |
3 | .g-auto-x-faa .g-auto-x-afa .g-auto-x-aaf | .g-auto-y-faa .g-auto-y-afa .g-auto-x-aaf |
4 | .g-auto-x-faaa .g-auto-x-afaa .g-auto-x-aafa .g-auto-x-aaaf | .g-auto-y-faaa .g-auto-y-afaa .g-auto-y-aafa .g-auto-y-aaaf |
示例
<a class="g-auto-x-afaa g-gx-5">
<i class="g-icon">account_balance_wallet</i>
<div>现金</div>
<div>10.00</div>
<i class="g-icon">chevron_right</i>
</a>
链接行
链接行会自动继承父元素圆角大小。
<a class="g-link-row">链接行 1</a>
<a class="g-link-row" selected>链接行 2</a>
列表
<ul class="g-list">
<li><a>列表 1</a></li>
<li><a>列表 2</a></li>
<li><a selected>列表 3</a></li>
</ul>
文本框
单行文本框
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
<div class="g-textfield-1">
<label>标签文本</label>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div class="g-textfield-2">
<label>标签文本</label>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div class="g-textfield-3">
<label>标签文本</label>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 全宽禁用状态 -->
<div class="g-textfield g-textfield-block">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disabled />
</div>
多行文本框
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标签文本
帮助文本
<div class="g-textfield-1">
<label>标签文本</label>
<textarea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textarea>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div class="g-textfield-2">
<label>标签文本</label>
<textarea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textarea>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div class="g-textfield-3">
<label>标签文本</label>
<textarea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textarea>
<span class="g-text-error">帮助文本</span>
</div>
<!-- 全宽禁用状态 -->
<div class="g-textfield g-textfield-block">
<textarea placeholder="请输入内容" disabled /></textarea>
</div>
选择器
在 <select>
元素上添加类 g-select
即可为该元素赋予美化后的样式。
选择 1选择 2选择 3
<select class="g-select">
<option value="1" selected>选择 1</option>
<option value="2">选择 2</option>
<option value="3">选择 3</option>
</select>
全宽选择器
g-select-block
类可以拉伸到父元素的 100% 宽度,且变为块级(block)元素。
选择 1选择 2选择 3
<select class="g-select-block">
<option value="1" selected>选择 1</option>
<option value="2">选择 2</option>
<option value="3">选择 3</option>
</select>
禁用状态
在 select
元素上添加 disabled
属性,即可禁用选择器。
选择 1选择 2选择 3
<select class="g-select-block" disabled>
<option value="1" selected>选择 1</option>
<option value="2">选择 2</option>
<option value="3">选择 3</option>
</select>
多选框
[ ] 记住密码
<div class="g-checkbox">
<input type="checkbox">
<label>记住密码</label>
</div>
选项卡
下面是一个标准选项卡。
selected
– 默认激活状态。disabled
– 禁用状态。
选项卡 1选项卡 2选项卡 3
选项卡 1 的内容
选项卡 2 的内容
选项卡 3 的内容
<div class="g-tab-group">
<div class="g-tab">
<button>选项卡 1</button>
<button selected>选项卡 2</button>
<button disabled>选项卡 3</button>
</div>
<div class="g-typo"><hr></div>
<div class="g-tab-content">选项卡 1 的内容</div>
<div class="g-tab-content">选项卡 2 的内容</div>
<div class="g-tab-content">选项卡 3 的内容</div>
</div>
对话框
delete
<button class="g-btn g-btn-icon" data-dialog-id="del" onclick="gDialogOpen('del')"><i class="g-icon">delete</i></button>
<div class="g-dialog g-px-9 g-py-8" id="del">
<div class="g-text-4 g-font-weight-5">确定删除?</div>
<div class="g-text-3 g-mt-2">删除后将不可恢复。</div>
<div class="g-text-right g-mt-4">
<button class="g-btn" onclick="gDialogClose('del')">再想想</button>
<button class="g-btn g-error g-ml-2">删除</button>
</div>
</div>
面包屑
把多个 a
标签放在一个面包屑容器 g-breadcrumb
内即可。当窗口宽度小于断点 sm
时,只保留最后一个。
[G-UI]()[组件]()[面包屑]()
<div class="g-breadcrumb">
<a>G-UI</a>
<a>组件</a>
<a>面包屑</a>
</div>
进度指示器
进度条
<div class="g-progress" value="60%"></div>
进度环
<div class="g-spinner"></div>
<div class="g-spinner" value="30%"></div>
<div class="g-spinner" value="60%"></div>
<div class="g-spinner" value="100%"></div>
文章大纲
<!-- 生成的大纲在这 -->
<div id="g-toc"></div>
<!-- 要识别文章放这 -->
<div id="g-article">文章内容</div>
图片查看器
<div id="g-gallery"><!-- 图片放这 --></div>
<div id="g-viewer">
<button class="g-btn-icon-dense" id="g-viewer-btn-close"><i class="g-icon">close</i></button>
<div id="g-viewer-toolbar">
<button class="g-btn-icon" id="g-viewer-btn-prev"><i class="g-icon">chevron_left</i></button>
<div id="g-viewer-label"></div>
<button class="g-btn-icon" id="g-viewer-btn-next"><i class="g-icon">chevron_right</i></button>
</div>
<img id="g-viewer-img">
<div id="g-viewer-mask"></div>
</div>
辅助类
对齐
文本对齐 | Class 类名 |
---|---|
居中对齐 | g-text-center |
左对齐 | g-text-left |
右对齐 | g-text-right |
元素对齐 | Class 类名 |
---|---|
水平居中 | g-center |
垂直居中 | g-valign |
元素水平垂直居中:
<!-- 垂直居中 -->
<div class="g-valign">
<!-- 水平居中 -->
<div class="g-center"></div>
</div>
快速浮动
浮动 | Class 类名 |
---|---|
向左浮动 | g-float-left |
向右浮动 | g-float-right |
文本自动截断
g-text-truncate
可以在文本长度超出限制时,自动截断,并用省略号代替。
这是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长的文字。
<p class="g-text-truncate">这是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长的文字。</p>
禁止被选中
g-no-select
可以使元素禁止被选中。
这段文字禁止被选中。
<p class="g-no-select">这段文字禁止被选中。</p>
纹理渐变
背景 | Class 类名 | 示例 |
---|---|---|
马赛克 | g-texture-mosaic-1 | |
g-texture-mosaic-2 | ||
点阵 | g-texture-dot-1 | |
g-texture-dot-2 | ||
渐变 | g-transparent-gradient-t | |
g-transparent-gradient-b | ||
g-transparent-gradient-l | ||
g-transparent-gradient-r |
找到植物光照需求的 PPFD 和 DLI
植物名称 | 属名 | PPFD(µmol/m²/s) | DLI(mol/m²/d) |
---|
未找到匹配植物
Lux 与 PPFD 换算
转换公式
- ==Lux 转 PPFD==:PPFD = Lux × 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Lux = PPFD × 转换系数
典型转换系数
光源 | Lux 转 PPFD<br/>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br/>转换系数 |
---|---|---|
色温 6500 K 的自然光 | 0.0230 | 43 |
色温 65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2 | 58 |
色温 4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8 | 56 |
色温 3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90 | 52 |
色温 6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34 | 74 |
色温 3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60 | 62 |
色温 2000 K 的高压钠灯 | 0.0130 | 77 |
色温 3000 K 的卤素灯 | 0.0346 | 28 |
色温 3000 K 的陶瓷金属卤素灯 | 0.0182 | 55 |
色温 5000 K 的荧光节能灯 | 0.0135 | 74 |
单色红光 LED 灯 650 nm | 0.0769 | 13 |
单色蓝光 LED 灯 450 nm | 0.1156 | 9 |
紫光 LED 灯 450 + 650 nm | 0.0887 | 11 |
RBW 灯 450 + 650 nm + 3500 K<br/>(红、蓝、白一比一搭配的 LED 灯) | 0.0257 | 39 |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DLI/PPF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光照时长(小时)
- 纵轴:光照强度(PPFD),单位 μmol/m²/s
表格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LI),单位 mol/m²/d
- ==绿色==:同时满足输入的 PPFD 和 DLI 范围
- ==红色==:超出任意一个设定范围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温度(°C)
- 纵轴:相对湿度(%)
表格数据:VPD 值(kPa)
- ==绿色==:符合目标 VPD 范围
- ==红色==:超出 VPD 目标范围
相关文章
从秃头到长毛,还好没辜负老夫所望
10 月中旬在淘宝薅的杏仁饼,到家后疯狂掉叶,直到一片叶子不剩,光秃秃的。期间看了下感觉应该是药害,马上给他洗过一次澡,之后一直控水养着,总算有点活过来的迹象。
园艺笔记 09:病虫害
⚠️ 本文包含一些关于植物病害和昆虫的图片,可能会造成视觉不适。请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病害
植物的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主要是植物的生长环境不佳而引起的。生长环境问题包括光照过强或过弱,肥料过多或缺乏,水分过多或缺乏,寒害,土壤酸碱度等。
光照
- 喜阴植物:长时间处于较强光照环境时,叶子会打蔫,严重时叶片会被晒伤。
- 喜阳植物:长期处于过弱的光照强度下,枝叶间距会增加,植株高但细弱,出现徒长的现象。
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位置来改善,夏季光照强时给植物进行适当的遮荫。
肥料
- 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盐分过高植物根部很难吸收水分,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施肥尽量按照肥料使用说明建议的稀释比例和施肥周期进行,可以避免肥害的发生。
肥料缺乏:会引起植物缺素症,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片变化,来判断缺乏哪种元素。
- 缺氮底部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小且薄。
- 缺磷底部叶片颜色暗绿或暗紫,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 缺钾底部叶片边缘和叶尖出现焦枯坏疽。
- 缺镁底部叶片叶脉间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铁新长出叶片的叶脉间会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钙新长出的叶片会扭曲变形,严重时顶芽会坏死。
植物缺素症状有时候并非缺乏某一元素造成的,可将叶片表现作为判断的参考。一旦判定可补充相应元素,最好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用于日常的追肥可以预防缺素症的发生。
水分
- 水分过多:浇水频繁往往会造成土壤中根部长期浸水,会造成烂根。烂根的植物由于无法吸收水分,会枯萎死亡。
- 水分缺乏:会导致植物暂时的萎蔫,如果能及时补水,植物便可恢复正常。
寒害
因为气温降低导致植物枝叶变红,最后枯萎死亡。气温较低时需将植物移至室内,地栽植物适当增加覆盖物,加强保温。
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需求不同,它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有的喜酸性土壤,有的则适合碱性或中性土壤。
土壤过酸:
- 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小叶和畸形叶等症状。
- 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铝、锰的溶解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中毒。
- 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土壤过碱:
- 植物可能会出现缺铁性黄化,因为碱性土壤中铁的溶解度降低,植物难以吸收。
- 土壤结构变差,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
- 一些病原菌在碱性条件下更活跃,增加了植物病害的风险。
侵染性病害
主要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枝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
侵染性病害大都因为潮湿的环境造成的,所以营造一个通风干燥的环境,能避免大部分病害的发生。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色。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叶片枯死。
锈病(Rust)
叶片、茎和果实上出现黄色或棕色的小斑点,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落叶。
灰霉病(Botrytis Blight)
叶片、花朵和果实上出现灰色霉层,病斑呈水渍状,边缘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腐烂。
煤污病(Sooty Mold)
叶片、枝干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或灰色的煤烟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受阻。
叶斑病(Leaf Spot)
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颜色为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多肉黑腐病(Succulent Black Rot)
植株的茎、叶或根部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迅速扩大并伴随着组织软化和腐烂,病情严重时,受感染的部位会完全变黑、干枯,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目前无药可救,早期可切除受感染的部分,并对植物土壤花盆进行消毒处理。
炭疽病(Anthrax)
叶片主要表现为初期为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褪成褐色,有同心轮斑纹,患处会出现细小黑色斑点。
枝枯病(Dieback)
枝干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导致枝干干枯、死亡。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根腐病(Root Rot)
植物根部会由白色变为褐色,最终变黑腐烂,并有腐臭味。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
根肿病(Clubroot)
由病原体引起的,主要影响十字花科作物,如大白菜和油菜、甘蓝、萝卜。感染后根腐病的植物的根部组织会异常膨大,形成类似肿瘤的结构。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Control, and Prevent Clubroot
虫害
虫害会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多,夏季是虫害的高发季节。
软体类
蜗牛、蛞蝓
主要啃食芽、叶、茎。叶片通常有破洞,表面会残留光滑的粘液,通常在夜晚和清晨出没。
蜗牛
蛞蝓
食叶类
青虫、毛毛虫
主要啃食叶片。叶片通常有破洞,严重的只剩叶脉,叶片可见粪便,有的品种会把叶片卷起。
青虫
毛毛虫
祸害的叶子
甲虫
啃食植物的叶、茎、花、果,不同品种危害部位有差异。叶片会有破洞或半透明破洞。
天牛
象甲
祸害的叶子
潜叶类
潜叶蝇、潜叶蛾
俗称“鬼画符”,潜伏在叶片内部啃食叶肉,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白色条纹。
-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
- 危害表现:幼虫在叶片内部潜食,形成弯曲的虫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潜叶蝇
潜叶蛾
幼虫祸害的叶子
地下类
蛴螬、蝼蛄
主要危害植物的种子和根部。当植物出现非缺水性萎蔫,生长迟缓,可以通过翻土进行排查判断。
蛴螬
蝼蛄
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
- 根结线虫被称为农业上的「瘟疫」,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它的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一年,温度超过 18°C 时孵化。值得注意的是,卵和成虫在超过 54°C 的温度下无法存活。
- 危害表现: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黄化,严重时植株死亡。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and Treat root-knot Nematodes
刺吸类
蚜虫
蚜虫繁殖速度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通常喜欢聚集在植物的新芽、嫩叶上吸食汁液。
蔷薇谷网蚜
豌豆无网管蚜
马铃薯长管蚜
豌豆修尾蚜(无翅孤雌蚜)
苍白超瘤蚜
蒿小长管蚜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蚜科 Aphid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卷曲、变形,生长不良。蚜虫排泄的蜜露,不仅会吸引蚂蚁,还可能引发煤污病等,甚至传播植物病毒,加重危害程度。
叶螨(红蜘蛛)
体型微小,繁衍快,喜高温干燥的环境,常隐藏在叶片背面活动及结网,能通过风、雨等自然方式传播。
叶螨
危害表现:主要以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叶螨祸害的叶子
叶螨结网
蚧壳虫(介壳虫)
蚧壳虫是「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繁殖快,危害大,抗药性强。
扶桑绵粉蚧
草履蚧
橙蜡蚧
红蜡蚧
乌黑副盔蜡蚧
梨形原棉蜡蚧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蚧科 Cocc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常附着在植物枝干、果实和叶片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其分泌物还可能诱发煤污病。
多数蚧壳虫成虫因体外有蜡质保护层包裹,有较强的耐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孵化期到若虫期,这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对药物较为敏感。
蕈蚊(小黑飞)
体型微小,常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滋生。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成虫通常不取食,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较小,但会在土壤中产卵,幼虫啃食植物根系,影响植物根系生长。此外,还能传播真菌,可能导致植物感染病害。
粉虱
粉虱通常群集于植物叶片的反面。一只雌性粉虱在一年内可以繁殖 9 到 10 代,并习惯在叶片背面产卵。随着温度上升,它们的产卵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但高于 40°C 时成虫会死亡。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褪色卷曲和枯萎。同时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
锉吸类
蓟马
蓟马体型微小,喜高温干燥,经常昼伏夜出(傍晚和夜间打药效果更佳),成虫擅长到处飞,多在植物的花朵、嫩叶等部位活动。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锉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形、卷曲,花朵畸形,果实有疤痕,影响观赏价值和植物生长。
在迁飞的过程中,顺带传播病毒病。
蓟马祸害的叶子
蓟马祸害的花朵
蓟马祸害的果实
无害化防治
预防手段
- 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前家居环境的植物。购买新植物时,务必仔细检查,确保无病虫害。
- 良好的通风与间距:保持园艺环境的通风,合理安排植物间距,避免过度密集。适时修剪枝叶,提高植株间的透气性。
- 保持叶片干燥:尽量避免植物叶片长时间积水,减少病菌滋生。
- 粘虫板诱杀:利用昆虫的趋黄性,在植物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不仅能捕杀会飞、会跳的害虫,还能为我们判断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提供直观的参考。
- 日常观察:平时要多观察植物的变化,越早发现治疗的成功率就越高。
- 不乱投食:使用干净、卫生的土壤种植植物,避免使用未发酵腐熟或未经处理的土壤。同时,谨慎使用自制肥料和浇花水。
- 及时处理病残体:及时清除植物上的病残部分,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 土壤表层防护:在植物盆栽的土壤表面均匀撒上一层细沙,可以有效阻碍一些害虫在土壤中产卵,减少土壤中虫害的发生。
- 使用菌剂:可以施用一些有益微生物菌剂,如 EM 菌、放线菌等,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注意使用菌剂时,切勿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菌剂效果。
发现处理方式
- 隔离措施:立即将出现病虫害的植物移至隔离区,避免病菌或害虫扩散至其他健康植物。
害虫处理:
- 大型害虫:戴手套手动捕捉,或使用镊子、针尖、牙签轻轻消灭。
- 小型害虫: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或用清水冲洗叶片正反面、花盆及周围区域,确保彻底清除。
- 飞行害虫:使用电蚊拍、紫外线诱蚊灯或粘虫板捕捉飞行中的害虫,避免直接接触植物。
枝叶修剪:
- 修剪受病虫害影响的严重枝叶,并确保将其妥善包装后丢弃,避免病虫害传播。
- 修剪工具在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交叉感染。
- 肥料管理:在植物患病期间,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以免加速病虫害发展。
严重病虫害处理:
- 对于病虫害极其严重且难以治愈的植物,应果断舍弃,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 使用过的盆土需经过高温消毒或长时间暴晒处理,确保安全后再用于种植其他植物。
药物防治
在购买农药时应该选择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的正规产品。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有保障,如国光、先正达、巴斯夫、拜耳
杀菌剂
侵染性病害一般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杀虫剂
灭杀方式
- 触杀剂:通过直接接触害虫的身体表面来杀死它们,不需要害虫摄入。在使用时,要保证害虫在药剂有效期内能够接触到杀虫剂。
- 胃毒剂:害虫摄入后,通过破坏其消化系统来达到杀虫目的。
- 内吸剂:能被植物吸收进入体内,当害虫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时,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灌根或喷洒叶面的方式施用,关键是要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药剂。
- 熏蒸剂:会挥发成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害虫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后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杀虫剂通常用于对付那些难以捕捉的会飞会跳的害虫。
常用的杀虫剂
杀虫剂名称 | 主要灭杀对象 | 灭杀方式 |
---|---|---|
阿维菌素 | 青虫、毛毛虫、甲虫等食叶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四聚乙醛 | 蜗牛、蛞蝓等软体类害虫 | 胃毒、触杀 |
辛硫磷 | 蛴螬、蝼蛄等地下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吡虫啉 | 蚜虫、蓟马、粉虱、叶蝉等 | 内吸、触杀、胃毒 |
噻嗪酮 | 蚧壳虫 | 触杀、胃毒 |
灭蝇胺 | 潜叶蝇 | 内吸、触杀、胃毒 |
阿维菌素+乙螨唑 | 红蜘蛛 | 触杀、胃毒 |
不同剂型农药比较
药剂类型 | 配方 | 优点 | 缺点 | 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
---|---|---|---|---|
乳油 | 原药 + 溶剂 + 乳化剂 | 粘附性好、展布性好、渗透性强、残效期长 | 难以分解、容易残留 | 适用于杀虫剂,避免用于幼苗、生长周期短的蔬菜,高温(超过 35°C)环境下慎用 |
水剂 | 原药 + 水 | 使用方便、成本低 | 持效性差、易受雨水冲刷 | 雨季不宜使用,适用于快速施药的场合 |
可湿性粉剂 | 原药 + 填料 | 现配现用、粘附性好 | 部分质量较差,易吸潮结块堵喷头 | 杀虫效果好,不宜用于无人机喷洒,开封后的小包装应尽快用完 |
悬浮剂 | 原药 + 悬浮助剂 | 布洒均匀、粘附性好、易于储存 | 价格较高,药剂微粒可能对操作者健康产生影响 | 适用于大范围喷施,避免在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 |
颗粒剂 | 原药 + 填充剂 + 粘合剂(有时需要) | 使用安全、,持效长,适于大规模撒布 | 效果较慢,多雨时效果减,用于地下害虫、土壤处理 | 适用于地下害虫防治,撒布要均匀,深入土壤,避免作物接触 |
用药注意事项
- 合理选择: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若家中有宠物或儿童,建议使用颗粒型农药(如噻呋酰胺杀菌剂,俗称小粉药;呋虫胺杀虫剂,俗称小白药),并将其埋入土壤,以防误食。
- 正确使用: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喷洒农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顺风喷洒,确保植物、花盆及土壤均匀覆盖。喷施完毕及时洗手,清洗喷施工具。不建议在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使用农药。
- 用药时机:避免在雨天或强风天气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流失。最佳施药时间通常是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减少农药的挥发和光解,提高药效。
-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 安全间隔期:对于蔬菜、水果等可食用植物,尽量避免用药。如需用药务必在收获前 2\~3 周停止用药。确保药剂使用后到农产品收获的时间间隔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农产品安全。
农药混配注意事项
- 混配原则:混配农药时,应遵循「先水后药」、「先乳油后水剂」的原则,以避免药剂相互反应。
- 浓度控制:混配后总浓度不应超过各单剂推荐浓度的总和,以防止药害。
- 酸碱反应:避免将酸性和碱性农药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 反应辨别:混合后若出现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或异味,均为化学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 安全测试:在大量使用前,应先进行小规模的混配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全面施用。
参考资料
- 植物病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植物虫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新手养花之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杀菌杀虫药,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红蜘蛛、蓟马…常见的植物虫害汇总,收藏啦,by 大宁子的家
- 蓝板比黄板更能粘蓟马?什么烂谣言!,by 漆黑之奥丁
- 园艺打药之后下雨是否要重喷?只要记住这2点就可以判断!,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植物杀菌杀虫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有大区别!没用对很容易出问题。,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海妈园艺课堂 | 超级花园植物用药干货!打药没有效果?药品安全性?统统解答给你,by 海蒂的花园
园艺笔记 08:施肥
为何施肥?
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自然界的植物即使不施肥也能健壮生长,但家庭盆裁的土质有别于自然界,所以适当施肥有利于植物生长。施肥需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生长阶段、土壤状况以及气候,适量适度,否则也容易造成肥害或烧根烧苗等。
植物需要的元素
3 种大量元素
氮(N)
- 作用:促进茎和叶生长。
- 过量表现:导致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大,节间长,晚熟开花少或不开花,病虫害严重易倒伏不抗风,不抗旱,不抗寒导致缺钾、缺钙,缺镁、缺硼症状。
- 缺乏表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严重失绿、向上立起,褪色成淡绿或淡黄。严重缺乏时表现为焦叶。
磷(P)
- 作用:促生根,促花芽分化。
- 过量表现:抑制对锌的吸收。植株矮小,长势缓慢。叶片小、厚、硬。座果率低,果小而硬。严重过量会导致缺铁、镁、铜等症状植株枯黄而死。
- 缺乏表现:植株矮小、暗绿,严重时会发黑。叶片背面呈青铜色。
钾(K)
- 作用:促进茎杆健壮,抗倒伏,抗病虫害。
- 过量表现:叶子变得厚实、焦黄、老化,抑制钙、镁的吸收容易出现黄斑。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叶尖和叶片边缘有锈斑,叶尖发皱。
3 种中量元素
钙(Ca)
- 作用:促细胞壁生长,防裂果。
- 缺乏表现:植株暗绿,嫩叶发黄,嫩芽最先开始发干,最终死亡。
镁(Mg)
- 作用:促光合作用,防紫斑。
- 缺乏表现:从边缘开始失绿,没有病斑,叶片边缘有坑洼状褶皱。严重时叶片死亡脱落。
硫(S)
- 作用:促氮肥的吸收。
- 缺乏表现:叶片浅绿,叶脉偏黄,但是没有病斑。
6 种微量元素
铁(Fe)
- 作用:叶绿素合成必需,防黄叶。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没有病斑,叶脉还是绿色。
锰(Mn)
- 作用:促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叶脉深绿,呈网状纹理。
铜(Cu)
- 作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
- 缺乏表现:叶脉中间发白,叶片萎蔫下垂。
锌(Zn)
- 作用:促生殖生长开花结果,防小叶。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又窄又短,叶脉深绿,叶表和边缘有深色病斑。
硼(B)
- 作用:促花芽萌发,促花粉管伸。
- 缺乏表现:嫩芽变色,逐渐坏死脱落。
钼(Mo)
- 作用:固氮促磷吸收,尤其豆科类。
- 缺乏表现:叶片呈浅绿至橘黄色,除叶脉部分,叶片其他部位均有病斑,并带有粘性分泌物。
注意
- 植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需经常补充。
- 中微量元素,需求量相对较少,野土、有机肥、某些复合肥通常含有(种类多但含量低),一般无需额外补充中微量元素肥,特殊需求除外,如无花果喜钙肥,果树开花前施硼肥。
- 泥炭椰糠土没营养,一定要补充各种元素。
- 叶片发黄不一定是缺素,还有可能是闷根 / 肥害 / 病虫害。
- 元素的供应要达到平衡,才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不论哪种必需元素,多了少了都不行。
肥料的种类
按施肥阶段分
- 基肥(底肥):指在植物播种或者定植前预先在土壤中混入肥料,混合搅拌,作为植物营养基础的一种,并且可以改善土壤,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 追肥: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不同阶段中补充和调节营养而施的肥料。主要是补充基肥营养不足的需求,根据植物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而及时对症追肥。
按肥料来源分
- 有机肥:有机肥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植物是指它为土壤提供的含可碳化的物料,经过植物的废体来进行碳化加工,例如把树枝,植物杆,树叶等进行燃烧碳化;而动物,是指动物的粪便,排泄物,经过腐熟发酵加工而成。
- 无机肥(化肥):科技人工化学合成的,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更快速提高植物的吸收率;缺点就是重金属和残留较多。
按肥效分
- 速效肥:养分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见效快的肥料。如:水溶肥和营养液。
- 缓释肥:一般是作为颗粒肥的形态比较多,见效慢,肥效时间长,不容易肥害,会根据浇水、温度而缓慢释放肥力。
按物理形态分
- 固体肥:固体形态的肥料,颗粒状的,粉状的。如:缓释肥,颗粒肥,可水溶颗粒肥。
- 液体肥:也叫流体肥料,一般肥料都可做成液体肥。如:氨基酸、腐殖酸、微中大元素,有机肥,都可做成液体肥。液体肥有着肥效高,易吸收,针对性强的特点。
按营养成分分
- 单质肥:只含一种元素的就叫单质肥料。如:成分里面只有氮肥。
- 复合肥:含 2 种以上的元素,就称为化合物肥料,即复合肥。如:成分里面含氮磷钾,每个元素会标明成分比例。
按酸碱性质分
- 酸性肥:pH 值低于 7。
- 碱性肥:pH 值高于 7。
- 中性肥:pH 值等于 7。
以上种类大致分为这些,但并不是完全,肥料还有很多种,这些仅限于家庭种植常见的肥料。
常见肥料介绍
水溶肥
水溶肥是指能够在水中溶解的肥料,一般分为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通常都需要按比例兑水稀释使用,以液体形式供应给植物,能快速被植物吸收。
优点:
- 快速吸收:由于水溶肥以溶液形式供应,植物能够迅速吸收其中的养分,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
- 精确施肥:水溶肥易于精确测量和调整,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植物接收的养分量,避免过度或不足施肥。
- 适用于灌溉系统:由于能够轻松溶解在水中,水溶肥非常适合与灌溉系统结合使用,例如滴灌或喷灌。
- 广泛适用性:水溶肥可用于各种植物和生长介质,包括土壤、土壤混合物、氢凝胶等。
- 多元养分提供:水溶肥通常包含多种植物所需的主要和微量元素,因此可以提供全面的养分。
缺点:
- 成本较高:水溶肥通常比传统的颗粒状或颗粒状肥料更昂贵,大规模使用是一个不小的成本。
- 养分释放速度过快:水溶肥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养分,导致养分释放速度较快。这可能导致养分过剩,容易引起肥料烧伤植物。
- 需要频繁施肥:由于水溶肥的养分释放较为迅速,通常需要更频繁的施肥,特别是在植物生长迅猛的季节。这可能会增加施肥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施用方式:*灌根 / 喷叶
缓释肥
缓释肥一般呈颗粒状,虽见效较慢但肥效时间较长,减少施肥频率。颗粒中的养分会随着浇水、温度变化等缓慢释放。
优点:
- 持续供应:缓释肥能够为植物提供长时间的持续养分供应,减少了频繁施肥的需要。
- 减少养分浪费:由于缓慢释放,缓释肥有助于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缓释肥的释放速率通常与植物的需求更为匹配,有助于避免过度施肥或养分不足的问题。
- 减轻管理负担:由于其长效性,使用缓释肥可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施肥频率。
- 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一些缓释肥设计成适用于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因此可以满足整个生命周期的养分需求。
缺点:
- 成本较高:缓释肥通常相对成本较高,与即时释放肥料相比,初始投资可能较高。
- 释放速度难以调控:一些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如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pH)等,温度 / 湿度越高,释放越快,酸性土壤也会导致涂层加速分解。
- 不适用于需要快速养分的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补充养分的植物生长阶段,缓释肥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 可能引起不均匀生长:如果缓释肥料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均匀,一些地方生长较快,而另一些地方则生长较慢。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 浅埋 / 撒土表
粪肥
粪肥通常指的是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动物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肥力:鸡粪 > 羊粪 > 牛粪
优点:
- 改善土壤结构:粪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助于根系的生长。
- 有机物质的来源:粪肥是天然的有机物来源,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
- 可降解性:粪肥是可降解的有机物,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缺点:
- 二次发酵伤害:发酵不彻底的粪肥,在土中继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伤害植物。
- 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粪便中可能携带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如果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使用,可能对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
- 气味和环境影响:未经处理的粪便具有刺鼻的气味,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并对人造成不适。
- 营养成分不均匀:不同动物的粪便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施用后的肥效不均匀。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微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有机肥是指含有丰富微生物种群的有机肥料。这类肥料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发酵等步骤,以便在肥料中维持或引入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优点:
- 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有机肥含有多样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有益。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共生,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 减缓土壤侵蚀: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有机肥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 抑制土传病害:一些微生物有机肥中的益生菌和真菌对土壤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减缓土传病害的发生。
- 环保:与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有机肥更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缺点:
- 贮存和运输难度: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贮存和运输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 成本较高: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持,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成本较高。
- 稳定性差:微生物有机肥的稳定性较差,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失去活性,影响肥料的效果。
- 可能引起异味:肥料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可能在使用时产生异味,影响周围环境。
藻肥
藻肥是一种来源于海藻的有机肥料,通过提取、分解或发酵海藻而制成。海藻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植物,因此藻肥含有多种有机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优点:
- 全面的营养成分:藻肥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提供植物全面的营养。
- 植物生长激素:藻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
- 增加植物抗逆性:藻肥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环境的抵抗能力,使植物更为健康。
- *环保:*藻肥是一种有机肥料,具有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 改善土壤结构:藻肥中的藻胶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缺点:
- 成本较高:相对于一些传统的肥料,藻肥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可能相对较高。
- 稳定性差:一些藻肥可能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失去活性,稳定性相对较差。
- 藻味问题:一些藻肥可能具有藻味,对于一些使用者而言,这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
- 贮存和运输问题:由于藻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微生物,对于贮存和运输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避免高温或长时间的曝晒。
施肥的方式
肥料使用时一定要按产品说明控制好用量。
底肥
在换盆时,先放入少量底土(2cm 左右),然后撒入一些有机肥或缓释肥,然后再覆盖一层土。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大,作用持久,
浅埋
在花盆的边边,埋上一圈肥料,注意不能太靠近植物的根系。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撒土表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灌根(浇水)
化肥兑水,浇在盆里,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化肥。
效果:见效适中,用量适中,肥效期适中。
喷雾(喷叶面肥)
化肥兑水,喷雾在叶面上,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水溶肥。
效果:见效快,用量少,肥效期短。
吸收效率:新叶 > 老叶,叶背 > 叶面
适宜天气:光照不强、气温不高、没风没雨的天气。
(气温高光照强,一是气孔开启少,吸收效果差;二是水分蒸发太快,化肥浓度变高,易烧苗。)
注意:
- 叶面施肥是植物叶子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 喷雾实际上可有可无,最大作用就是速效,如开花结果关键时期,之前没施肥,喷雾可临时应付。
- 新枝、嫩叶、花果期,不宜采用喷雾。该时期植物主要是靠根系吸收养分,灌根效果更好,
- 有些叶片表面光滑像打了一层蜡,这种吸水效果很差,不建议喷雾。洗洁精可提高叶片对水的吸附性,但要选PH偏中性的,1 升水加 1 克。
施肥时机
适宜施肥
- 正常生长期
- 开花前
- 开花后
不宜施肥
- 缓苗期(刚移栽 / 换盆)
- 休眠期 / 半休眠期
- 生病 / 根系受损
- 开花期
施肥的最佳季节
一般极端天气 (过冷或过热) 某些植物会进入休眠,所以该阶段不宜施肥。适合多数植物的最佳施肥季节通常是春季和秋季。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
🌷一年开花一次,且开花时间集中,在花苞显色后需要停肥
🌺一年多次开花,且开花时间分散,需要持续施肥补充营养
- 大家都知道促花果要用磷酸二氢钾或花多多二号(本质是磷酸二氢钾+氮+中微量元素),那为啥一年开花一次的植物,花苞显色后就不能施肥呢?
- 磷肥有催熟的作用,用在果树上,可以促进果实早熟,但花早熟就意味着快速开放快速衰败,而赏花当然是希望花期越长越好。
- 一年只开一次的花,开花前期的营养储备很重要,需要大水大肥光照伺候,等花苞显色才施肥,1是为时已晚,2是如❷所说会使花早衰,3是此时大水大肥,如果是氮磷钾均衡复合肥或是有机肥,可能会改变植物的营养分配,由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转向营养生长(长枝叶,这样开花结果的营养就不够了。
- 一年多次开花的植物,例如月季,不断长新枝,不断开花,需要长时间消耗大量营养。同一株月季,可能A枝条的花已经盛开,B枝条的花苞才显色,C枝条的花芽刚冒出来,大家的进度不一样,如果考虑A的情况不施肥,那C就会挨饿。
- 一年多次开花又进度不一的情况,需要持续施肥,否则花会越开越小,植株越来越弱,紧接着病虫害来袭,因为身子已经被吃老本掏空了。
- 花快枯了,可以趁早剪掉,减少营养消耗,也可以等花都要落了一次性剪,这样浪费营养,但可以让下次开花时间集中,有爆盆的效果。
- 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是只用磷钾肥就行,准确来说是用高磷钾肥(例如花多多二号),因为氮肥也很重要,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搭配尿素或是搭配氮磷钾复合肥。
雨季(露天盆栽)
雨季为何要给露天盆栽施肥
- 盆土内的营养在雨水长时间的冲刷下,流失严重。
- 雨季也是生长旺盛季,植物此时的营养需求量大。
- 长时间阴雨天,植物容易徒长 (用磷酸二氢)。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
- 撒施固态肥(有机肥或缓释肥)
肥料通过雨水,缓慢溶解到盆士中,给盆士补充营养的同时,植物也能通过吸水吸收营养。 - 喷施水溶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喷施见效快,可以见缝插针,利用雨停间隙施肥。而且喷施用量少,随雨水流失浪费的量可以忽略。
注意:不能因为下雨就随意提高化肥兑水浓度,叶子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为何不建议灌根?
雨季的土壤,吸水接近甚至达到饱和(各自的盆栽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植物很难再吸水。
若此时灌根:
- 植物难吸收。
- 可能造成盆土积水。
- 灌根的吸收速度比喷施慢很多,肥水还没来得及被植物吸收,可能就被雨水冲走了。
肥害(烧根)
症状
- 叶片:尖端和边缘,脱水、畸形,干枯变黄,焦灼似火烧。肥害早期,叶片萎焉,或不规则退绿、灰白色枯斑。叶面上的枯斑,会随病情的发展而扩大,肥害严重时期,植株顶部的新嫩叶会出问题。从叶片边缘位置,出现水浸状变色,随后变褐焦枯。
- 植株:整个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停滞,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 根系:新生的白色根系,会变为黄色或黄褐色。随着肥害的严重,根系会从根尖开始,逐渐腐烂。
原因
- 有机物发酵生热
- 肥料浓度过高
补救
- 停止施肥:先暂停施肥,若是颗粒肥或有机物所致,将其挖出。
- 加水稀释:将大量清水缓慢而彻底地冲洗土壤和叶片,以帮助稀释和冲走多余的肥料盐分。
- 洗根换土(肥害严重的情况下):拔出植株,将根上的附着物抖落,用流水冲洗,再重新栽种到新土中。
- 喷雾补充:烧根后,根系可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可通过喷雾施肥(磷酸二氢钾促进生根)和补水。
- 使用激素(肥害严重的情况下):
缓解肥害:芸苔素、复硝酚钠
促进生根:生根粉、蔡乙酸钠、噪丁酸钾
参考资料
- 新手种花之肥料篇|小白养花施肥入门,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草莓种植,新手施肥须知“肥料种类”详细干货,by 大喜在阳台种些东西
- 园艺笔记|给养花小白的园艺施肥指南,by 华南种植君
- 施肥总攻略,by 插画师阿植
- 月季缺素症不烦恼,出现黄叶有方法解决!!,by lu酱的种花日记
- 秒懂!阳台党的化肥使用指南,by 我想种树
- 盆栽肥害!怎么办?,by 我想种树
-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by 我想种树
-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by 我想种树
- 什么是薄肥勤施,by 我想种树
拓展阅读
- 肥料的发展史,by 银根树园艺
- 水溶肥料的最全知识?,by 智通闻达
园艺笔记 07:换盆
随着植物的生长,其体型和根系会逐渐增大,原有花盆的透气性和空间可能不足以支持根系的健康呼吸和伸展,这可能导致根系拥堵,呼吸不畅,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表现为生长缓慢、开花减少甚至生长受阻。因此,适时更换更大的花盆对于保证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植物换盆信号
- 根部探头:如果你发现植物的根系从盆土顶部,或花盆排水孔探出头来,甚至绕了好几圈,说明花盆里的空间已经告急,需要更换稍大一点的盆了。
- 土不吸水:浇水的时候,要么水积在土壤表面,要么大部分水会立即从排水孔中流出,并且十分明显地干得更快,需要更频繁地浇水才能保持土壤湿润,那就说明要换盆了。
- 叶子变黄或落叶:即使植物得到了适当的照料,叶子仍然变黄或落叶,这可能是根系无法吸收足够水分和养分的表现。
- 花盆变形: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花盆施加压力,导致花盆变形或出现裂缝。
- 头重脚轻:植物过于枝叶繁茂导致头重脚轻,花盆一碰就要倒。
换盆时机
换盆的最佳时机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植物生长旺盛,有利于换盆后快速恢复。尽量避开气温炎热的夏天换盆,以及植物的休眠期。
花盆选择
材质:
- 塑料盆:材质本身虽然透气性较差,但其多排水孔、轻便、价格实惠等优点使其成为推荐选择。常见类型包括加仑盆、霍伦盆、青山盆等以及爱丽思 Deepot 花盆、ZEN 花盆等。
- 红陶盆:因其透气性被誉为「会呼吸的花盆」,适合多数植物种植,但易碎、较重,需勤浇水,可能盐碱化,风格受个人喜好影响。常见类型包括普通红陶盆、帝罗马陶盆和粗陶盆(泥瓦盆)等。
- 陶瓷花盆/瓷盆:材质不透气,上釉后更甚,因颜值高常作套盆使用,但种植时需确保底部有孔,适合耐涝或易养护的植物。
- 水泥盆:透气性优于陶瓷盆,但大型盆器较沉重。其现代几何设计适合营造工业或北欧风格。
- 金属盆:不透气,隔温差,导热快,常作套盆使用,常见如铜盆、铁盆等。底部带孔的铁艺花盆适合种植易养护的植物。
- 木质盆:普通木质化盆易腐朽产生霉菌等,一般碳化的木质花盆比较防腐,木花盆一般花箱类使用较多。
口径大小:
- 花盆的大小应与植物的大小相匹配。一般来说,花盆的直径比植物冠幅宽 3\~5 厘米为宜。
深浅:
- 选择花盆深度主要取决于植物的根系深度、大小、水分需求、土壤类型以及环境条件和功能性需求。
排水孔:
- 确保花盆底部有足够的排水孔,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颜色:
- 深色花盆吸热较多,可能导致土壤温度升高,根系受损。
- 浅色花盆反射阳光,有助于保持土壤凉爽。
- 透明花盆透光性强,影响土壤温湿度,需细心管理以避免过热和干燥,适宜观赏根系和精细养护。但其易在阴湿环境中滋生苔藓,可能与植物竞争水分及养分。因此透明花盆更适合作为套盆使用。
重量:
- 如果植物需要经常移动,选择轻便的花盆会更方便。
套盆
套盆是一种园艺装饰手法,指的是在一个较大的花盆内部放置一个较小的花盆,小的花盆中种植植物,而大的花盆则作为装饰和衬托。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
如果你是新手,不建议大盆种小苗。原因如下:
- 易伤根:土壤体积大而苗木小,根系弱,过多的土壤可能导致水分不易蒸发,造成根部潮湿,长期潮湿容易闷根甚至烂根。
- 生长不平衡:干长根,湿长叶。即使不闷根,盆土长期潮湿也不利于植物生长。干湿循环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盆土干,根系为了吸水,会向更湿的盆底生长,根系发达才长得好;盆土湿,根系不用努力生长去吸水,会多长叶,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消耗水。
- 病虫害风险:室内光照不足且通风差,加上土壤长期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害虫。
- 开花结果困难:盆土空间相对较大,可能到了开花结果的时节,却还在拼命长根,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过旺而抑制了生殖生长(花、果、种的生长)。只长茎叶,但开花结果少,甚至不开花结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要平衡好才能让盆裁健康且高产。
使用大盆种植小苗的好处:
- 省时省力:无需频繁换盆,对于不愿意经常更换花盆的种植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势。
- 施肥效率:土壤干得慢,施肥后肥效持续时间长,减少了施肥频率。
- 长期生长优势:虽然大盆中的苗木开花结果时间可能会晚于小盆,但一旦成熟,根系更发达,植物更健壮,花果量可能更多,落花落果也少些。
换盆步骤
-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新花盆(直径比原花盆大 3\~5 厘米为宜)、新土壤、园艺工具等。
- 停止浇水:换盆前几天停止浇水,稍干状态利于脱盆,这样根部的土壤会比较完整,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也会小一点。喜湿植物需减少停水时间。
- 脱盆:不要直接拽着植物的茎脱盆,侧放或倒着,连土一起慢慢移出植物,塑料花盆可以挤捏和拍打盆壁,实在出不来就用小铲子沿着盆壁松动土壤。
- 清理根部:轻轻拍掉附着在根顶部、侧面和底部的松散土壤,不要使劲甩动。可以温柔地解开缠绕挤在一起的外围根部,有腐烂的地方适当修剪。
- 安新家:新花盆底部铺一层土,将植物放进新花盆居中的位置,沿盆壁填充土壤,直到植物得以固定,不要用手按的太实,会让根部无法呼吸。
- 浇透水:大多数植物在换盆后即可进行浇水,但需注意,植物闷根或多肉仙人掌类植物需暂缓浇水。
- 换盆后的养护:植物换盆后不要晒太阳,定根水之后不要频繁浇水,也不要立即施肥。保持通风的同时,可以用喷雾喷湿叶片及植株周围空气。一般 1\~2 周左右叶片坚挺的话可以逐步增加光照,恢复正常养护。
参考资料
-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by 我想种树
- 新手养花之:花盆选择|各种花盆的优缺点,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新手直呼So Easy!一次性学会植物换盆!,by 肥大人城市农业
园艺笔记 06:配土
种植植物,无论是蔬菜、花卉还是绿植,土壤的选择和配比都是至关重要的。合适的土壤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自配土并没有特定的公式或严格的标准,适合较有经验或爱动手的。
配土材料
泥炭土
植物死亡后的分解物,含有机制,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好,不易板结。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潮土透气,湿土不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随着使用,会逐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一般,但部分进口泥炭添加了营养液,肥力较好
- 常用:拌土
椰糠
椰子壳加工而成,价格便宜,可部分替代泥炭土,注意要脱盐,泡发后用水冲洗 3 次以上去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椰壳
椰壳含纤维多,颗粒度大,疏松透气,是常用的配土材料之一,和椰糠土一样要脱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稻壳碳
稻壳碳化,富含钾元素,透水透气。保温性强,可杀菌防虫。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好(潮湿的稻壳碳透气性差)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非常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天然高钾肥料,氮肥磷肥微量
- 常用:拌土
草木灰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富含钾元素的有机速肥,可杀菌驱虫。
- 湿润性:差
- 排水性:差
- 透气性:很好(潮湿后不透气)
- 粉化性:容易
- 酸碱性:碱性
- 板结性: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差
- 肥力:天然钾肥
- 常用:拌土
蛭石
材质轻,透气透水,利于根系生长,有黄白褐三色,含镁有离子交换性。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颗粒状的排水性很好,粉化后排水性较差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新疆白蛭石不易粉碎,山西黄蛭石容易粉碎
- 酸碱性:中性偏弱碱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镁铝铁元素
- 常用:拌土
珍珠岩
价格便宜,质量很轻,透气透水,利于排水,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受到压力容易粉化
- 酸碱性:酸性
- 板结性:不粉化前提下,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二氧化硅
- 常用:拌土
赤玉土
赤玉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红色粘土,因其颜色而得名。微酸性,多孔结构透气性好含有较多养分,通透及保水性适中。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非常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丰富的氮磷钾肥,含铁量也高。
- 常用:拌土
鹿沼土
鹿沼土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粘土材料,通常含有较高的腐殖酸和营养元素。它常被用于多肉植物和其他对土壤要求较高的植物的种植。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氮磷钾
- 常用:拌土
日向石
日向石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岩石,常被用于园艺中作为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有助于提高土壤的 pH 值,促进植物生长。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
- 常用:拌土、铺面
桐生砂
桐生沙是一种细腻的沙质土壤,常被用于培养兰花等娇贵的植物。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并能提供适量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含氧化铁
- 常用:拌土、铺面
火山石
透气性强,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可促进植物生长,常用于拌土或铺面,有红黑二色。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麦饭石
透气透水,保湿。能够平衡土壤物理机能,净化土壤,并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一般有软硬两种。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富含矿物质元素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绿沸石
铝硅酸盐矿物,透气好,物理杀菌防黑腐,可一定程度防烧苗烂根,常铺面或拌土。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铝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河沙
结构稳定不粉化,可拌土也可铺面,透水透气防虫,可清洗后反复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铺面
轻石
性质疏松孔隙多,透气保水保肥弱酸性,质量轻强度高常用于拌土或铺底、铺面及兰花种植等。
- 湿润性:小颗粒可以,大颗粒浸润性不佳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颗粒越小,轻根性越好
- 肥力:除了氮磷钾以外的所有植物所需的元素都有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沉积岩,常被用作园艺中的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的多孔结构和吸附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易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吸附性能强,因此能延长药效时效时间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陶粒
价格便宜,质地轻,孔隙大,非常透气透水,能大大减少用土量。常用于垫盆底,铺面,拌土,水培植物。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特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铺面、垫底
松树皮(松鳞)
透气性好保水性适中,可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常用于兰科类栽培,应使用发酵完全的松碳。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含微量氮、钾肥
- 常用:拌土、铺面
配土原则
- 植物习性:植物的喜水性和对土壤酸碱度的习性是选择配土的关键因素。喜水植物需要保水性较强的土壤,如泥炭土和腐殖土,而不喜水的植物则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沙质土或添加了珍珠岩、蛭石等增加透气性的介质。对于酸碱度,酸性土壤适合喜酸的植物如蓝莓、杜鹃,而碱性土壤适合喜碱的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
种植环境:
- 通风好: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通风差: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高: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低: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浇水习惯
- 勤浇水: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懒浇水: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含有一定养分
- 病虫害预防
配土步骤
- 选择保水性介质
- 选择透气性介质
- 选择肥料(关于肥料请阅读:种植笔记:施肥篇)
- 选择病虫害药
- 搅拌均匀即可
参考资料
- 一份“各种颗粒土的性能”对比图,by 朱小猪的花房
- 🔥爆赞!超全的种植配土大全~,by 阿光AWAKEN
- 配土材料详解,by 插画师阿植
- 植物土壤解析】😎学会搭配土壤更省钱省心,by 可可雨林植物园
找到植物光照需求的 PPFD 和 DLI
植物名称 | 属名 | PPFD(µmol/m²/s) | DLI(mol/m²/d) |
---|
未找到匹配植物
Lux 与 PPFD 换算
DLI/PPF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光照时长(小时)
- 纵轴:光照强度(PPFD),单位 μmol/m²/s
表格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LI),单位 mol/m²/d
- ==绿色==:同时满足输入的 PPFD 和 DLI 范围
- ==红色==:超出任意一个设定范围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温度(°C)
- 纵轴:相对湿度(%)
表格数据:VPD 值(kPa)
- ==绿色==:符合目标 VPD 范围
- ==红色==:超出 VPD 目标范围
相关文章
从秃头到长毛,还好没辜负老夫所望
10 月中旬在淘宝薅的杏仁饼,到家后疯狂掉叶,直到一片叶子不剩,光秃秃的。期间看了下感觉应该是药害,马上给他洗过一次澡,之后一直控水养着,总算有点活过来的迹象。
园艺笔记 09:病虫害
⚠️ 本文包含一些关于植物病害和昆虫的图片,可能会造成视觉不适。请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病害
植物的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主要是植物的生长环境不佳而引起的。生长环境问题包括光照过强或过弱,肥料过多或缺乏,水分过多或缺乏,寒害,土壤酸碱度等。
光照
- 喜阴植物:长时间处于较强光照环境时,叶子会打蔫,严重时叶片会被晒伤。
- 喜阳植物:长期处于过弱的光照强度下,枝叶间距会增加,植株高但细弱,出现徒长的现象。
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位置来改善,夏季光照强时给植物进行适当的遮荫。
肥料
- 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盐分过高植物根部很难吸收水分,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施肥尽量按照肥料使用说明建议的稀释比例和施肥周期进行,可以避免肥害的发生。
肥料缺乏:会引起植物缺素症,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片变化,来判断缺乏哪种元素。
- 缺氮底部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小且薄。
- 缺磷底部叶片颜色暗绿或暗紫,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 缺钾底部叶片边缘和叶尖出现焦枯坏疽。
- 缺镁底部叶片叶脉间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铁新长出叶片的叶脉间会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钙新长出的叶片会扭曲变形,严重时顶芽会坏死。
植物缺素症状有时候并非缺乏某一元素造成的,可将叶片表现作为判断的参考。一旦判定可补充相应元素,最好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用于日常的追肥可以预防缺素症的发生。
水分
- 水分过多:浇水频繁往往会造成土壤中根部长期浸水,会造成烂根。烂根的植物由于无法吸收水分,会枯萎死亡。
- 水分缺乏:会导致植物暂时的萎蔫,如果能及时补水,植物便可恢复正常。
寒害
因为气温降低导致植物枝叶变红,最后枯萎死亡。气温较低时需将植物移至室内,地栽植物适当增加覆盖物,加强保温。
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需求不同,它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有的喜酸性土壤,有的则适合碱性或中性土壤。
土壤过酸:
- 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小叶和畸形叶等症状。
- 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铝、锰的溶解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中毒。
- 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土壤过碱:
- 植物可能会出现缺铁性黄化,因为碱性土壤中铁的溶解度降低,植物难以吸收。
- 土壤结构变差,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
- 一些病原菌在碱性条件下更活跃,增加了植物病害的风险。
侵染性病害
主要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枝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
侵染性病害大都因为潮湿的环境造成的,所以营造一个通风干燥的环境,能避免大部分病害的发生。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色。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叶片枯死。
锈病(Rust)
叶片、茎和果实上出现黄色或棕色的小斑点,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落叶。
灰霉病(Botrytis Blight)
叶片、花朵和果实上出现灰色霉层,病斑呈水渍状,边缘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腐烂。
煤污病(Sooty Mold)
叶片、枝干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或灰色的煤烟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受阻。
叶斑病(Leaf Spot)
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颜色为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多肉黑腐病(Succulent Black Rot)
植株的茎、叶或根部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迅速扩大并伴随着组织软化和腐烂,病情严重时,受感染的部位会完全变黑、干枯,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目前无药可救,早期可切除受感染的部分,并对植物土壤花盆进行消毒处理。
炭疽病(Anthrax)
叶片主要表现为初期为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褪成褐色,有同心轮斑纹,患处会出现细小黑色斑点。
枝枯病(Dieback)
枝干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导致枝干干枯、死亡。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根腐病(Root Rot)
植物根部会由白色变为褐色,最终变黑腐烂,并有腐臭味。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
根肿病(Clubroot)
由病原体引起的,主要影响十字花科作物,如大白菜和油菜、甘蓝、萝卜。感染后根腐病的植物的根部组织会异常膨大,形成类似肿瘤的结构。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Control, and Prevent Clubroot
虫害
虫害会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多,夏季是虫害的高发季节。
软体类
蜗牛、蛞蝓
主要啃食芽、叶、茎。叶片通常有破洞,表面会残留光滑的粘液,通常在夜晚和清晨出没。
蜗牛
蛞蝓
食叶类
青虫、毛毛虫
主要啃食叶片。叶片通常有破洞,严重的只剩叶脉,叶片可见粪便,有的品种会把叶片卷起。
青虫
毛毛虫
祸害的叶子
甲虫
啃食植物的叶、茎、花、果,不同品种危害部位有差异。叶片会有破洞或半透明破洞。
天牛
象甲
祸害的叶子
潜叶类
潜叶蝇、潜叶蛾
俗称“鬼画符”,潜伏在叶片内部啃食叶肉,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白色条纹。
-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
- 危害表现:幼虫在叶片内部潜食,形成弯曲的虫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潜叶蝇
潜叶蛾
幼虫祸害的叶子
地下类
蛴螬、蝼蛄
主要危害植物的种子和根部。当植物出现非缺水性萎蔫,生长迟缓,可以通过翻土进行排查判断。
蛴螬
蝼蛄
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
- 根结线虫被称为农业上的「瘟疫」,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它的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一年,温度超过 18°C 时孵化。值得注意的是,卵和成虫在超过 54°C 的温度下无法存活。
- 危害表现: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黄化,严重时植株死亡。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and Treat root-knot Nematodes
刺吸类
蚜虫
蚜虫繁殖速度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通常喜欢聚集在植物的新芽、嫩叶上吸食汁液。
蔷薇谷网蚜
豌豆无网管蚜
马铃薯长管蚜
豌豆修尾蚜(无翅孤雌蚜)
苍白超瘤蚜
蒿小长管蚜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蚜科 Aphid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卷曲、变形,生长不良。蚜虫排泄的蜜露,不仅会吸引蚂蚁,还可能引发煤污病等,甚至传播植物病毒,加重危害程度。
叶螨(红蜘蛛)
体型微小,繁衍快,喜高温干燥的环境,常隐藏在叶片背面活动及结网,能通过风、雨等自然方式传播。
叶螨
危害表现:主要以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叶螨祸害的叶子
叶螨结网
蚧壳虫(介壳虫)
蚧壳虫是「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繁殖快,危害大,抗药性强。
扶桑绵粉蚧
草履蚧
橙蜡蚧
红蜡蚧
乌黑副盔蜡蚧
梨形原棉蜡蚧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蚧科 Cocc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常附着在植物枝干、果实和叶片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其分泌物还可能诱发煤污病。
多数蚧壳虫成虫因体外有蜡质保护层包裹,有较强的耐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孵化期到若虫期,这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对药物较为敏感。
蕈蚊(小黑飞)
体型微小,常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滋生。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成虫通常不取食,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较小,但会在土壤中产卵,幼虫啃食植物根系,影响植物根系生长。此外,还能传播真菌,可能导致植物感染病害。
粉虱
粉虱通常群集于植物叶片的反面。一只雌性粉虱在一年内可以繁殖 9 到 10 代,并习惯在叶片背面产卵。随着温度上升,它们的产卵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但高于 40°C 时成虫会死亡。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褪色卷曲和枯萎。同时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
锉吸类
蓟马
蓟马体型微小,喜高温干燥,经常昼伏夜出(傍晚和夜间打药效果更佳),成虫擅长到处飞,多在植物的花朵、嫩叶等部位活动。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锉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形、卷曲,花朵畸形,果实有疤痕,影响观赏价值和植物生长。
在迁飞的过程中,顺带传播病毒病。
蓟马祸害的叶子
蓟马祸害的花朵
蓟马祸害的果实
无害化防治
预防手段
- 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前家居环境的植物。购买新植物时,务必仔细检查,确保无病虫害。
- 良好的通风与间距:保持园艺环境的通风,合理安排植物间距,避免过度密集。适时修剪枝叶,提高植株间的透气性。
- 保持叶片干燥:尽量避免植物叶片长时间积水,减少病菌滋生。
- 粘虫板诱杀:利用昆虫的趋黄性,在植物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不仅能捕杀会飞、会跳的害虫,还能为我们判断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提供直观的参考。
- 日常观察:平时要多观察植物的变化,越早发现治疗的成功率就越高。
- 不乱投食:使用干净、卫生的土壤种植植物,避免使用未发酵腐熟或未经处理的土壤。同时,谨慎使用自制肥料和浇花水。
- 及时处理病残体:及时清除植物上的病残部分,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 土壤表层防护:在植物盆栽的土壤表面均匀撒上一层细沙,可以有效阻碍一些害虫在土壤中产卵,减少土壤中虫害的发生。
- 使用菌剂:可以施用一些有益微生物菌剂,如 EM 菌、放线菌等,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注意使用菌剂时,切勿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菌剂效果。
发现处理方式
- 隔离措施:立即将出现病虫害的植物移至隔离区,避免病菌或害虫扩散至其他健康植物。
害虫处理:
- 大型害虫:戴手套手动捕捉,或使用镊子、针尖、牙签轻轻消灭。
- 小型害虫: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或用清水冲洗叶片正反面、花盆及周围区域,确保彻底清除。
- 飞行害虫:使用电蚊拍、紫外线诱蚊灯或粘虫板捕捉飞行中的害虫,避免直接接触植物。
枝叶修剪:
- 修剪受病虫害影响的严重枝叶,并确保将其妥善包装后丢弃,避免病虫害传播。
- 修剪工具在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交叉感染。
- 肥料管理:在植物患病期间,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以免加速病虫害发展。
严重病虫害处理:
- 对于病虫害极其严重且难以治愈的植物,应果断舍弃,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 使用过的盆土需经过高温消毒或长时间暴晒处理,确保安全后再用于种植其他植物。
药物防治
在购买农药时应该选择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的正规产品。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有保障,如国光、先正达、巴斯夫、拜耳
杀菌剂
侵染性病害一般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杀虫剂
灭杀方式
- 触杀剂:通过直接接触害虫的身体表面来杀死它们,不需要害虫摄入。在使用时,要保证害虫在药剂有效期内能够接触到杀虫剂。
- 胃毒剂:害虫摄入后,通过破坏其消化系统来达到杀虫目的。
- 内吸剂:能被植物吸收进入体内,当害虫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时,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灌根或喷洒叶面的方式施用,关键是要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药剂。
- 熏蒸剂:会挥发成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害虫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后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杀虫剂通常用于对付那些难以捕捉的会飞会跳的害虫。
常用的杀虫剂
杀虫剂名称 | 主要灭杀对象 | 灭杀方式 |
---|---|---|
阿维菌素 | 青虫、毛毛虫、甲虫等食叶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四聚乙醛 | 蜗牛、蛞蝓等软体类害虫 | 胃毒、触杀 |
辛硫磷 | 蛴螬、蝼蛄等地下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吡虫啉 | 蚜虫、蓟马、粉虱、叶蝉等 | 内吸、触杀、胃毒 |
噻嗪酮 | 蚧壳虫 | 触杀、胃毒 |
灭蝇胺 | 潜叶蝇 | 内吸、触杀、胃毒 |
阿维菌素+乙螨唑 | 红蜘蛛 | 触杀、胃毒 |
不同剂型农药比较
药剂类型 | 配方 | 优点 | 缺点 | 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
---|---|---|---|---|
乳油 | 原药 + 溶剂 + 乳化剂 | 粘附性好、展布性好、渗透性强、残效期长 | 难以分解、容易残留 | 适用于杀虫剂,避免用于幼苗、生长周期短的蔬菜,高温(超过 35°C)环境下慎用 |
水剂 | 原药 + 水 | 使用方便、成本低 | 持效性差、易受雨水冲刷 | 雨季不宜使用,适用于快速施药的场合 |
可湿性粉剂 | 原药 + 填料 | 现配现用、粘附性好 | 部分质量较差,易吸潮结块堵喷头 | 杀虫效果好,不宜用于无人机喷洒,开封后的小包装应尽快用完 |
悬浮剂 | 原药 + 悬浮助剂 | 布洒均匀、粘附性好、易于储存 | 价格较高,药剂微粒可能对操作者健康产生影响 | 适用于大范围喷施,避免在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 |
颗粒剂 | 原药 + 填充剂 + 粘合剂(有时需要) | 使用安全、,持效长,适于大规模撒布 | 效果较慢,多雨时效果减,用于地下害虫、土壤处理 | 适用于地下害虫防治,撒布要均匀,深入土壤,避免作物接触 |
用药注意事项
- 合理选择: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若家中有宠物或儿童,建议使用颗粒型农药(如噻呋酰胺杀菌剂,俗称小粉药;呋虫胺杀虫剂,俗称小白药),并将其埋入土壤,以防误食。
- 正确使用: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喷洒农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顺风喷洒,确保植物、花盆及土壤均匀覆盖。喷施完毕及时洗手,清洗喷施工具。不建议在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使用农药。
- 用药时机:避免在雨天或强风天气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流失。最佳施药时间通常是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减少农药的挥发和光解,提高药效。
-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 安全间隔期:对于蔬菜、水果等可食用植物,尽量避免用药。如需用药务必在收获前 2\~3 周停止用药。确保药剂使用后到农产品收获的时间间隔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农产品安全。
农药混配注意事项
- 混配原则:混配农药时,应遵循「先水后药」、「先乳油后水剂」的原则,以避免药剂相互反应。
- 浓度控制:混配后总浓度不应超过各单剂推荐浓度的总和,以防止药害。
- 酸碱反应:避免将酸性和碱性农药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 反应辨别:混合后若出现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或异味,均为化学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 安全测试:在大量使用前,应先进行小规模的混配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全面施用。
参考资料
- 植物病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植物虫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新手养花之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杀菌杀虫药,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红蜘蛛、蓟马…常见的植物虫害汇总,收藏啦,by 大宁子的家
- 蓝板比黄板更能粘蓟马?什么烂谣言!,by 漆黑之奥丁
- 园艺打药之后下雨是否要重喷?只要记住这2点就可以判断!,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植物杀菌杀虫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有大区别!没用对很容易出问题。,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海妈园艺课堂 | 超级花园植物用药干货!打药没有效果?药品安全性?统统解答给你,by 海蒂的花园
园艺笔记 08:施肥
为何施肥?
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自然界的植物即使不施肥也能健壮生长,但家庭盆裁的土质有别于自然界,所以适当施肥有利于植物生长。施肥需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生长阶段、土壤状况以及气候,适量适度,否则也容易造成肥害或烧根烧苗等。
植物需要的元素
3 种大量元素
氮(N)
- 作用:促进茎和叶生长。
- 过量表现:导致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大,节间长,晚熟开花少或不开花,病虫害严重易倒伏不抗风,不抗旱,不抗寒导致缺钾、缺钙,缺镁、缺硼症状。
- 缺乏表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严重失绿、向上立起,褪色成淡绿或淡黄。严重缺乏时表现为焦叶。
磷(P)
- 作用:促生根,促花芽分化。
- 过量表现:抑制对锌的吸收。植株矮小,长势缓慢。叶片小、厚、硬。座果率低,果小而硬。严重过量会导致缺铁、镁、铜等症状植株枯黄而死。
- 缺乏表现:植株矮小、暗绿,严重时会发黑。叶片背面呈青铜色。
钾(K)
- 作用:促进茎杆健壮,抗倒伏,抗病虫害。
- 过量表现:叶子变得厚实、焦黄、老化,抑制钙、镁的吸收容易出现黄斑。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叶尖和叶片边缘有锈斑,叶尖发皱。
3 种中量元素
钙(Ca)
- 作用:促细胞壁生长,防裂果。
- 缺乏表现:植株暗绿,嫩叶发黄,嫩芽最先开始发干,最终死亡。
镁(Mg)
- 作用:促光合作用,防紫斑。
- 缺乏表现:从边缘开始失绿,没有病斑,叶片边缘有坑洼状褶皱。严重时叶片死亡脱落。
硫(S)
- 作用:促氮肥的吸收。
- 缺乏表现:叶片浅绿,叶脉偏黄,但是没有病斑。
6 种微量元素
铁(Fe)
- 作用:叶绿素合成必需,防黄叶。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没有病斑,叶脉还是绿色。
锰(Mn)
- 作用:促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叶脉深绿,呈网状纹理。
铜(Cu)
- 作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
- 缺乏表现:叶脉中间发白,叶片萎蔫下垂。
锌(Zn)
- 作用:促生殖生长开花结果,防小叶。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又窄又短,叶脉深绿,叶表和边缘有深色病斑。
硼(B)
- 作用:促花芽萌发,促花粉管伸。
- 缺乏表现:嫩芽变色,逐渐坏死脱落。
钼(Mo)
- 作用:固氮促磷吸收,尤其豆科类。
- 缺乏表现:叶片呈浅绿至橘黄色,除叶脉部分,叶片其他部位均有病斑,并带有粘性分泌物。
注意
- 植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需经常补充。
- 中微量元素,需求量相对较少,野土、有机肥、某些复合肥通常含有(种类多但含量低),一般无需额外补充中微量元素肥,特殊需求除外,如无花果喜钙肥,果树开花前施硼肥。
- 泥炭椰糠土没营养,一定要补充各种元素。
- 叶片发黄不一定是缺素,还有可能是闷根 / 肥害 / 病虫害。
- 元素的供应要达到平衡,才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不论哪种必需元素,多了少了都不行。
肥料的种类
按施肥阶段分
- 基肥(底肥):指在植物播种或者定植前预先在土壤中混入肥料,混合搅拌,作为植物营养基础的一种,并且可以改善土壤,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 追肥: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不同阶段中补充和调节营养而施的肥料。主要是补充基肥营养不足的需求,根据植物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而及时对症追肥。
按肥料来源分
- 有机肥:有机肥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植物是指它为土壤提供的含可碳化的物料,经过植物的废体来进行碳化加工,例如把树枝,植物杆,树叶等进行燃烧碳化;而动物,是指动物的粪便,排泄物,经过腐熟发酵加工而成。
- 无机肥(化肥):科技人工化学合成的,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更快速提高植物的吸收率;缺点就是重金属和残留较多。
按肥效分
- 速效肥:养分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见效快的肥料。如:水溶肥和营养液。
- 缓释肥:一般是作为颗粒肥的形态比较多,见效慢,肥效时间长,不容易肥害,会根据浇水、温度而缓慢释放肥力。
按物理形态分
- 固体肥:固体形态的肥料,颗粒状的,粉状的。如:缓释肥,颗粒肥,可水溶颗粒肥。
- 液体肥:也叫流体肥料,一般肥料都可做成液体肥。如:氨基酸、腐殖酸、微中大元素,有机肥,都可做成液体肥。液体肥有着肥效高,易吸收,针对性强的特点。
按营养成分分
- 单质肥:只含一种元素的就叫单质肥料。如:成分里面只有氮肥。
- 复合肥:含 2 种以上的元素,就称为化合物肥料,即复合肥。如:成分里面含氮磷钾,每个元素会标明成分比例。
按酸碱性质分
- 酸性肥:pH 值低于 7。
- 碱性肥:pH 值高于 7。
- 中性肥:pH 值等于 7。
以上种类大致分为这些,但并不是完全,肥料还有很多种,这些仅限于家庭种植常见的肥料。
常见肥料介绍
水溶肥
水溶肥是指能够在水中溶解的肥料,一般分为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通常都需要按比例兑水稀释使用,以液体形式供应给植物,能快速被植物吸收。
优点:
- 快速吸收:由于水溶肥以溶液形式供应,植物能够迅速吸收其中的养分,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
- 精确施肥:水溶肥易于精确测量和调整,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植物接收的养分量,避免过度或不足施肥。
- 适用于灌溉系统:由于能够轻松溶解在水中,水溶肥非常适合与灌溉系统结合使用,例如滴灌或喷灌。
- 广泛适用性:水溶肥可用于各种植物和生长介质,包括土壤、土壤混合物、氢凝胶等。
- 多元养分提供:水溶肥通常包含多种植物所需的主要和微量元素,因此可以提供全面的养分。
缺点:
- 成本较高:水溶肥通常比传统的颗粒状或颗粒状肥料更昂贵,大规模使用是一个不小的成本。
- 养分释放速度过快:水溶肥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养分,导致养分释放速度较快。这可能导致养分过剩,容易引起肥料烧伤植物。
- 需要频繁施肥:由于水溶肥的养分释放较为迅速,通常需要更频繁的施肥,特别是在植物生长迅猛的季节。这可能会增加施肥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施用方式:*灌根 / 喷叶
缓释肥
缓释肥一般呈颗粒状,虽见效较慢但肥效时间较长,减少施肥频率。颗粒中的养分会随着浇水、温度变化等缓慢释放。
优点:
- 持续供应:缓释肥能够为植物提供长时间的持续养分供应,减少了频繁施肥的需要。
- 减少养分浪费:由于缓慢释放,缓释肥有助于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缓释肥的释放速率通常与植物的需求更为匹配,有助于避免过度施肥或养分不足的问题。
- 减轻管理负担:由于其长效性,使用缓释肥可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施肥频率。
- 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一些缓释肥设计成适用于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因此可以满足整个生命周期的养分需求。
缺点:
- 成本较高:缓释肥通常相对成本较高,与即时释放肥料相比,初始投资可能较高。
- 释放速度难以调控:一些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如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pH)等,温度 / 湿度越高,释放越快,酸性土壤也会导致涂层加速分解。
- 不适用于需要快速养分的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补充养分的植物生长阶段,缓释肥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 可能引起不均匀生长:如果缓释肥料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均匀,一些地方生长较快,而另一些地方则生长较慢。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 浅埋 / 撒土表
粪肥
粪肥通常指的是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动物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肥力:鸡粪 > 羊粪 > 牛粪
优点:
- 改善土壤结构:粪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助于根系的生长。
- 有机物质的来源:粪肥是天然的有机物来源,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
- 可降解性:粪肥是可降解的有机物,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缺点:
- 二次发酵伤害:发酵不彻底的粪肥,在土中继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伤害植物。
- 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粪便中可能携带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如果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使用,可能对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
- 气味和环境影响:未经处理的粪便具有刺鼻的气味,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并对人造成不适。
- 营养成分不均匀:不同动物的粪便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施用后的肥效不均匀。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微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有机肥是指含有丰富微生物种群的有机肥料。这类肥料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发酵等步骤,以便在肥料中维持或引入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优点:
- 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有机肥含有多样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有益。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共生,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 减缓土壤侵蚀: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有机肥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 抑制土传病害:一些微生物有机肥中的益生菌和真菌对土壤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减缓土传病害的发生。
- 环保:与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有机肥更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缺点:
- 贮存和运输难度: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贮存和运输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 成本较高: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持,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成本较高。
- 稳定性差:微生物有机肥的稳定性较差,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失去活性,影响肥料的效果。
- 可能引起异味:肥料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可能在使用时产生异味,影响周围环境。
藻肥
藻肥是一种来源于海藻的有机肥料,通过提取、分解或发酵海藻而制成。海藻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植物,因此藻肥含有多种有机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优点:
- 全面的营养成分:藻肥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提供植物全面的营养。
- 植物生长激素:藻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
- 增加植物抗逆性:藻肥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环境的抵抗能力,使植物更为健康。
- *环保:*藻肥是一种有机肥料,具有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 改善土壤结构:藻肥中的藻胶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缺点:
- 成本较高:相对于一些传统的肥料,藻肥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可能相对较高。
- 稳定性差:一些藻肥可能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失去活性,稳定性相对较差。
- 藻味问题:一些藻肥可能具有藻味,对于一些使用者而言,这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
- 贮存和运输问题:由于藻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微生物,对于贮存和运输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避免高温或长时间的曝晒。
施肥的方式
肥料使用时一定要按产品说明控制好用量。
底肥
在换盆时,先放入少量底土(2cm 左右),然后撒入一些有机肥或缓释肥,然后再覆盖一层土。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大,作用持久,
浅埋
在花盆的边边,埋上一圈肥料,注意不能太靠近植物的根系。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撒土表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灌根(浇水)
化肥兑水,浇在盆里,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化肥。
效果:见效适中,用量适中,肥效期适中。
喷雾(喷叶面肥)
化肥兑水,喷雾在叶面上,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水溶肥。
效果:见效快,用量少,肥效期短。
吸收效率:新叶 > 老叶,叶背 > 叶面
适宜天气:光照不强、气温不高、没风没雨的天气。
(气温高光照强,一是气孔开启少,吸收效果差;二是水分蒸发太快,化肥浓度变高,易烧苗。)
注意:
- 叶面施肥是植物叶子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 喷雾实际上可有可无,最大作用就是速效,如开花结果关键时期,之前没施肥,喷雾可临时应付。
- 新枝、嫩叶、花果期,不宜采用喷雾。该时期植物主要是靠根系吸收养分,灌根效果更好,
- 有些叶片表面光滑像打了一层蜡,这种吸水效果很差,不建议喷雾。洗洁精可提高叶片对水的吸附性,但要选PH偏中性的,1 升水加 1 克。
施肥时机
适宜施肥
- 正常生长期
- 开花前
- 开花后
不宜施肥
- 缓苗期(刚移栽 / 换盆)
- 休眠期 / 半休眠期
- 生病 / 根系受损
- 开花期
施肥的最佳季节
一般极端天气 (过冷或过热) 某些植物会进入休眠,所以该阶段不宜施肥。适合多数植物的最佳施肥季节通常是春季和秋季。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
🌷一年开花一次,且开花时间集中,在花苞显色后需要停肥
🌺一年多次开花,且开花时间分散,需要持续施肥补充营养
- 大家都知道促花果要用磷酸二氢钾或花多多二号(本质是磷酸二氢钾+氮+中微量元素),那为啥一年开花一次的植物,花苞显色后就不能施肥呢?
- 磷肥有催熟的作用,用在果树上,可以促进果实早熟,但花早熟就意味着快速开放快速衰败,而赏花当然是希望花期越长越好。
- 一年只开一次的花,开花前期的营养储备很重要,需要大水大肥光照伺候,等花苞显色才施肥,1是为时已晚,2是如❷所说会使花早衰,3是此时大水大肥,如果是氮磷钾均衡复合肥或是有机肥,可能会改变植物的营养分配,由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转向营养生长(长枝叶,这样开花结果的营养就不够了。
- 一年多次开花的植物,例如月季,不断长新枝,不断开花,需要长时间消耗大量营养。同一株月季,可能A枝条的花已经盛开,B枝条的花苞才显色,C枝条的花芽刚冒出来,大家的进度不一样,如果考虑A的情况不施肥,那C就会挨饿。
- 一年多次开花又进度不一的情况,需要持续施肥,否则花会越开越小,植株越来越弱,紧接着病虫害来袭,因为身子已经被吃老本掏空了。
- 花快枯了,可以趁早剪掉,减少营养消耗,也可以等花都要落了一次性剪,这样浪费营养,但可以让下次开花时间集中,有爆盆的效果。
- 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是只用磷钾肥就行,准确来说是用高磷钾肥(例如花多多二号),因为氮肥也很重要,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搭配尿素或是搭配氮磷钾复合肥。
雨季(露天盆栽)
雨季为何要给露天盆栽施肥
- 盆土内的营养在雨水长时间的冲刷下,流失严重。
- 雨季也是生长旺盛季,植物此时的营养需求量大。
- 长时间阴雨天,植物容易徒长 (用磷酸二氢)。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
- 撒施固态肥(有机肥或缓释肥)
肥料通过雨水,缓慢溶解到盆士中,给盆士补充营养的同时,植物也能通过吸水吸收营养。 - 喷施水溶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喷施见效快,可以见缝插针,利用雨停间隙施肥。而且喷施用量少,随雨水流失浪费的量可以忽略。
注意:不能因为下雨就随意提高化肥兑水浓度,叶子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为何不建议灌根?
雨季的土壤,吸水接近甚至达到饱和(各自的盆栽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植物很难再吸水。
若此时灌根:
- 植物难吸收。
- 可能造成盆土积水。
- 灌根的吸收速度比喷施慢很多,肥水还没来得及被植物吸收,可能就被雨水冲走了。
肥害(烧根)
症状
- 叶片:尖端和边缘,脱水、畸形,干枯变黄,焦灼似火烧。肥害早期,叶片萎焉,或不规则退绿、灰白色枯斑。叶面上的枯斑,会随病情的发展而扩大,肥害严重时期,植株顶部的新嫩叶会出问题。从叶片边缘位置,出现水浸状变色,随后变褐焦枯。
- 植株:整个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停滞,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 根系:新生的白色根系,会变为黄色或黄褐色。随着肥害的严重,根系会从根尖开始,逐渐腐烂。
原因
- 有机物发酵生热
- 肥料浓度过高
补救
- 停止施肥:先暂停施肥,若是颗粒肥或有机物所致,将其挖出。
- 加水稀释:将大量清水缓慢而彻底地冲洗土壤和叶片,以帮助稀释和冲走多余的肥料盐分。
- 洗根换土(肥害严重的情况下):拔出植株,将根上的附着物抖落,用流水冲洗,再重新栽种到新土中。
- 喷雾补充:烧根后,根系可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可通过喷雾施肥(磷酸二氢钾促进生根)和补水。
- 使用激素(肥害严重的情况下):
缓解肥害:芸苔素、复硝酚钠
促进生根:生根粉、蔡乙酸钠、噪丁酸钾
参考资料
- 新手种花之肥料篇|小白养花施肥入门,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草莓种植,新手施肥须知“肥料种类”详细干货,by 大喜在阳台种些东西
- 园艺笔记|给养花小白的园艺施肥指南,by 华南种植君
- 施肥总攻略,by 插画师阿植
- 月季缺素症不烦恼,出现黄叶有方法解决!!,by lu酱的种花日记
- 秒懂!阳台党的化肥使用指南,by 我想种树
- 盆栽肥害!怎么办?,by 我想种树
-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by 我想种树
-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by 我想种树
- 什么是薄肥勤施,by 我想种树
拓展阅读
- 肥料的发展史,by 银根树园艺
- 水溶肥料的最全知识?,by 智通闻达
园艺笔记 07:换盆
随着植物的生长,其体型和根系会逐渐增大,原有花盆的透气性和空间可能不足以支持根系的健康呼吸和伸展,这可能导致根系拥堵,呼吸不畅,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表现为生长缓慢、开花减少甚至生长受阻。因此,适时更换更大的花盆对于保证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植物换盆信号
- 根部探头:如果你发现植物的根系从盆土顶部,或花盆排水孔探出头来,甚至绕了好几圈,说明花盆里的空间已经告急,需要更换稍大一点的盆了。
- 土不吸水:浇水的时候,要么水积在土壤表面,要么大部分水会立即从排水孔中流出,并且十分明显地干得更快,需要更频繁地浇水才能保持土壤湿润,那就说明要换盆了。
- 叶子变黄或落叶:即使植物得到了适当的照料,叶子仍然变黄或落叶,这可能是根系无法吸收足够水分和养分的表现。
- 花盆变形: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花盆施加压力,导致花盆变形或出现裂缝。
- 头重脚轻:植物过于枝叶繁茂导致头重脚轻,花盆一碰就要倒。
换盆时机
换盆的最佳时机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植物生长旺盛,有利于换盆后快速恢复。尽量避开气温炎热的夏天换盆,以及植物的休眠期。
花盆选择
材质:
- 塑料盆:材质本身虽然透气性较差,但其多排水孔、轻便、价格实惠等优点使其成为推荐选择。常见类型包括加仑盆、霍伦盆、青山盆等以及爱丽思 Deepot 花盆、ZEN 花盆等。
- 红陶盆:因其透气性被誉为「会呼吸的花盆」,适合多数植物种植,但易碎、较重,需勤浇水,可能盐碱化,风格受个人喜好影响。常见类型包括普通红陶盆、帝罗马陶盆和粗陶盆(泥瓦盆)等。
- 陶瓷花盆/瓷盆:材质不透气,上釉后更甚,因颜值高常作套盆使用,但种植时需确保底部有孔,适合耐涝或易养护的植物。
- 水泥盆:透气性优于陶瓷盆,但大型盆器较沉重。其现代几何设计适合营造工业或北欧风格。
- 金属盆:不透气,隔温差,导热快,常作套盆使用,常见如铜盆、铁盆等。底部带孔的铁艺花盆适合种植易养护的植物。
- 木质盆:普通木质化盆易腐朽产生霉菌等,一般碳化的木质花盆比较防腐,木花盆一般花箱类使用较多。
口径大小:
- 花盆的大小应与植物的大小相匹配。一般来说,花盆的直径比植物冠幅宽 3\~5 厘米为宜。
深浅:
- 选择花盆深度主要取决于植物的根系深度、大小、水分需求、土壤类型以及环境条件和功能性需求。
排水孔:
- 确保花盆底部有足够的排水孔,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颜色:
- 深色花盆吸热较多,可能导致土壤温度升高,根系受损。
- 浅色花盆反射阳光,有助于保持土壤凉爽。
- 透明花盆透光性强,影响土壤温湿度,需细心管理以避免过热和干燥,适宜观赏根系和精细养护。但其易在阴湿环境中滋生苔藓,可能与植物竞争水分及养分。因此透明花盆更适合作为套盆使用。
重量:
- 如果植物需要经常移动,选择轻便的花盆会更方便。
套盆
套盆是一种园艺装饰手法,指的是在一个较大的花盆内部放置一个较小的花盆,小的花盆中种植植物,而大的花盆则作为装饰和衬托。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
如果你是新手,不建议大盆种小苗。原因如下:
- 易伤根:土壤体积大而苗木小,根系弱,过多的土壤可能导致水分不易蒸发,造成根部潮湿,长期潮湿容易闷根甚至烂根。
- 生长不平衡:干长根,湿长叶。即使不闷根,盆土长期潮湿也不利于植物生长。干湿循环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盆土干,根系为了吸水,会向更湿的盆底生长,根系发达才长得好;盆土湿,根系不用努力生长去吸水,会多长叶,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消耗水。
- 病虫害风险:室内光照不足且通风差,加上土壤长期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害虫。
- 开花结果困难:盆土空间相对较大,可能到了开花结果的时节,却还在拼命长根,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过旺而抑制了生殖生长(花、果、种的生长)。只长茎叶,但开花结果少,甚至不开花结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要平衡好才能让盆裁健康且高产。
使用大盆种植小苗的好处:
- 省时省力:无需频繁换盆,对于不愿意经常更换花盆的种植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势。
- 施肥效率:土壤干得慢,施肥后肥效持续时间长,减少了施肥频率。
- 长期生长优势:虽然大盆中的苗木开花结果时间可能会晚于小盆,但一旦成熟,根系更发达,植物更健壮,花果量可能更多,落花落果也少些。
换盆步骤
-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新花盆(直径比原花盆大 3\~5 厘米为宜)、新土壤、园艺工具等。
- 停止浇水:换盆前几天停止浇水,稍干状态利于脱盆,这样根部的土壤会比较完整,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也会小一点。喜湿植物需减少停水时间。
- 脱盆:不要直接拽着植物的茎脱盆,侧放或倒着,连土一起慢慢移出植物,塑料花盆可以挤捏和拍打盆壁,实在出不来就用小铲子沿着盆壁松动土壤。
- 清理根部:轻轻拍掉附着在根顶部、侧面和底部的松散土壤,不要使劲甩动。可以温柔地解开缠绕挤在一起的外围根部,有腐烂的地方适当修剪。
- 安新家:新花盆底部铺一层土,将植物放进新花盆居中的位置,沿盆壁填充土壤,直到植物得以固定,不要用手按的太实,会让根部无法呼吸。
- 浇透水:大多数植物在换盆后即可进行浇水,但需注意,植物闷根或多肉仙人掌类植物需暂缓浇水。
- 换盆后的养护:植物换盆后不要晒太阳,定根水之后不要频繁浇水,也不要立即施肥。保持通风的同时,可以用喷雾喷湿叶片及植株周围空气。一般 1\~2 周左右叶片坚挺的话可以逐步增加光照,恢复正常养护。
参考资料
-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by 我想种树
- 新手养花之:花盆选择|各种花盆的优缺点,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新手直呼So Easy!一次性学会植物换盆!,by 肥大人城市农业
园艺笔记 06:配土
种植植物,无论是蔬菜、花卉还是绿植,土壤的选择和配比都是至关重要的。合适的土壤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自配土并没有特定的公式或严格的标准,适合较有经验或爱动手的。
配土材料
泥炭土
植物死亡后的分解物,含有机制,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好,不易板结。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潮土透气,湿土不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随着使用,会逐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一般,但部分进口泥炭添加了营养液,肥力较好
- 常用:拌土
椰糠
椰子壳加工而成,价格便宜,可部分替代泥炭土,注意要脱盐,泡发后用水冲洗 3 次以上去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椰壳
椰壳含纤维多,颗粒度大,疏松透气,是常用的配土材料之一,和椰糠土一样要脱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稻壳碳
稻壳碳化,富含钾元素,透水透气。保温性强,可杀菌防虫。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好(潮湿的稻壳碳透气性差)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非常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天然高钾肥料,氮肥磷肥微量
- 常用:拌土
草木灰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富含钾元素的有机速肥,可杀菌驱虫。
- 湿润性:差
- 排水性:差
- 透气性:很好(潮湿后不透气)
- 粉化性:容易
- 酸碱性:碱性
- 板结性: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差
- 肥力:天然钾肥
- 常用:拌土
蛭石
材质轻,透气透水,利于根系生长,有黄白褐三色,含镁有离子交换性。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颗粒状的排水性很好,粉化后排水性较差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新疆白蛭石不易粉碎,山西黄蛭石容易粉碎
- 酸碱性:中性偏弱碱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镁铝铁元素
- 常用:拌土
珍珠岩
价格便宜,质量很轻,透气透水,利于排水,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受到压力容易粉化
- 酸碱性:酸性
- 板结性:不粉化前提下,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二氧化硅
- 常用:拌土
赤玉土
赤玉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红色粘土,因其颜色而得名。微酸性,多孔结构透气性好含有较多养分,通透及保水性适中。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非常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丰富的氮磷钾肥,含铁量也高。
- 常用:拌土
鹿沼土
鹿沼土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粘土材料,通常含有较高的腐殖酸和营养元素。它常被用于多肉植物和其他对土壤要求较高的植物的种植。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氮磷钾
- 常用:拌土
日向石
日向石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岩石,常被用于园艺中作为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有助于提高土壤的 pH 值,促进植物生长。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
- 常用:拌土、铺面
桐生砂
桐生沙是一种细腻的沙质土壤,常被用于培养兰花等娇贵的植物。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并能提供适量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含氧化铁
- 常用:拌土、铺面
火山石
透气性强,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可促进植物生长,常用于拌土或铺面,有红黑二色。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麦饭石
透气透水,保湿。能够平衡土壤物理机能,净化土壤,并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一般有软硬两种。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富含矿物质元素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绿沸石
铝硅酸盐矿物,透气好,物理杀菌防黑腐,可一定程度防烧苗烂根,常铺面或拌土。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铝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河沙
结构稳定不粉化,可拌土也可铺面,透水透气防虫,可清洗后反复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铺面
轻石
性质疏松孔隙多,透气保水保肥弱酸性,质量轻强度高常用于拌土或铺底、铺面及兰花种植等。
- 湿润性:小颗粒可以,大颗粒浸润性不佳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颗粒越小,轻根性越好
- 肥力:除了氮磷钾以外的所有植物所需的元素都有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沉积岩,常被用作园艺中的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的多孔结构和吸附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易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吸附性能强,因此能延长药效时效时间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陶粒
价格便宜,质地轻,孔隙大,非常透气透水,能大大减少用土量。常用于垫盆底,铺面,拌土,水培植物。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特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铺面、垫底
松树皮(松鳞)
透气性好保水性适中,可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常用于兰科类栽培,应使用发酵完全的松碳。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含微量氮、钾肥
- 常用:拌土、铺面
配土原则
- 植物习性:植物的喜水性和对土壤酸碱度的习性是选择配土的关键因素。喜水植物需要保水性较强的土壤,如泥炭土和腐殖土,而不喜水的植物则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沙质土或添加了珍珠岩、蛭石等增加透气性的介质。对于酸碱度,酸性土壤适合喜酸的植物如蓝莓、杜鹃,而碱性土壤适合喜碱的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
种植环境:
- 通风好: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通风差: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高: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低: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浇水习惯
- 勤浇水: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懒浇水: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含有一定养分
- 病虫害预防
配土步骤
- 选择保水性介质
- 选择透气性介质
- 选择肥料(关于肥料请阅读:种植笔记:施肥篇)
- 选择病虫害药
- 搅拌均匀即可
参考资料
- 一份“各种颗粒土的性能”对比图,by 朱小猪的花房
- 🔥爆赞!超全的种植配土大全~,by 阿光AWAKEN
- 配土材料详解,by 插画师阿植
- 植物土壤解析】😎学会搭配土壤更省钱省心,by 可可雨林植物园
家中有两个金菠萝
正式介绍下:
哥哥叫可乐,毛色比较深,我和爱人称呼为「黑渐层」。e 猫一只,黏人又话痨,爱好是挠门,无论打还是骂,怎么教育都不改,活脱脱一个犟种猫。
弟弟叫雪碧,短毛银渐层,和哥哥是同一胎出生,一个老二一个老五。傻白甜(装的)一个,人前 i 猫,文静优雅,公子气质,不吵不闹;人后陪它哥上蹿下跳,四处跑酷。 哥哥不在的时候就黏人,哥哥在就走高冷路线。
亲生父是一只长毛银渐层,亲生母是一只短毛金渐层。🤔为什么会产生「黑渐层」?
2024 年 2 月 1 日出生,3 月 17 日迎接入住。到家当天两个菠萝的性格表现已经很明显了,可乐开始四处巡逻,雪碧则躲在书包里,久久不敢出来。
这是我和爱人第一次养猫,本来是打算养一只,担心出门没人另一只孤独,所以这对兄弟是结伴一起过来的。为什么标题称为「金菠萝」呢?嘿嘿\~搜下粤语就知道。
果然和人一样,e 猫的照片就是比 i 猫要多,真不是我大小心眼,雪碧不怎么配合拍照,可乐就比较大方啦 。这些是它们小时候的照片,不是现在的模样,如今都已一岁大了,肥头大耳的,等照片整理好再发。
猫肥家润,开工大吉🧧🧨
新年到,可乐携雪碧来拜年,愿您财猫双全,喵事顺利\~
从秃头到长毛,还好没辜负老夫所望
10 月中旬在淘宝薅的杏仁饼,到家后疯狂掉叶,直到一片叶子不剩,光秃秃的。期间看了下感觉应该是药害,马上给他洗过一次澡,之后一直控水养着,总算有点活过来的迹象。
找到植物光照需求的 PPFD 和 DLI
植物名称 | 属名 | PPFD(µmol/m²/s) | DLI(mol/m²/d) |
---|
未找到匹配植物
Lux 与 PPFD 换算
DLI/PPF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光照时长(小时)
- 纵轴:光照强度(PPFD),单位 μmol/m²/s
表格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LI),单位 mol/m²/d
- ==绿色==:同时满足输入的 PPFD 和 DLI 范围
- ==红色==:超出任意一个设定范围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摄影笔记 10:测光
什么是测光?
指相机对拍摄画面周围的光线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光线明暗来自动设置曝光,拍出相机认为明暗合适的照片。测光模式不同,拍出来的照片明暗也不同。
测光与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无直接关系,也与对焦模式无关。
测光模式的区别
-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这是最常用的测光模式,将画面分为多个区域进行独立测光,然后计算整个画面的平均测光值。它适用于大多数拍摄情况,特别是在光线均匀、没有强烈对比的场景中,如风景摄影、团体大合照。
- 局部测光:这种模式对画面的一小部分区域进行测光,范围比点测光稍大。当被摄主体位于画面的一小部分区域,并且与背景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时,局部测光非常有效。如逆光场景下进行拍摄。
-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种模式类似于局部测光,更加注重画面中央区域的光线,但同时也会考虑周围的光线。它适用于主体位于画面中央的场景,如近景和中景的人像摄影。
- 点测光:这种模式只对画面中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进行测光,通常只占整个画面的 2% 到 4%。它适用于强烈逆光或需要精确控制曝光的场景,如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点测光来确保人脸的正确曝光。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12课 7个要点说明白测光到底怎么回事,by 宁思潇潇
- 摄影知识 | 学习评价、中央重点、局部、点测光,by 柚子摄影日记
摄影笔记 09:对焦
什么是对焦?
对焦,又叫聚焦,指调节被拍摄物体到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使被拍摄物体在感光元件上清晰成像的过程。这个最终清晰的对焦距离会形成一个面,在这个面上所有物体都是清晰的,这个称为焦平面。
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AF):自动对焦是相机根据被拍摄物体的距离和镜头的焦距,自动调整镜头对焦距离,使画面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自动对焦速度快,准确率高,适合拍摄运动物体和抓拍场景。
- 单次自动对焦(AF-S):当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对焦一次,适合拍摄静态对象。
- 连续自动对焦(AF-C):相机持续调整焦点以保持移动对象的清晰,适用于拍摄移动物体。
- 自动选择自动对焦(AF-A):相机会根据拍摄对象是否运动自动选择 AF-S 或 AF-C。
- 手动对焦(MF):手动对焦是指摄影师通过旋转镜头对焦环,调整镜头与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实现清晰对焦的一种方式。手动对焦适合拍摄静态场景,尤其在光线较暗、自动对焦无法准确合焦的情况下,手动对焦能发挥重要作用。
对焦区域
单点对焦
- 定义:选择一个特定的对焦点进行对焦。
类型:
- 中心点对焦:对焦点固定在画面中心。
- 自由点对焦:用户可以在相机提供的对焦点范围内自由选择对焦点。
- 适用场景:需要对焦的物体较小或需要精确对焦时。
扩展对焦
- 定义:在连续对焦(AF-C)模式下,除了主对焦点外,周围的对焦点也会参与对焦,以便在目标离开主对焦点时快速跟上。
- 适用场景:拍摄连续运动的物体,需要精确对焦时。
区域对焦
- 定义:一组对焦点共同参与对焦,哪个点先对上就算成功。
不同品牌称呼:
- 佳能和索尼:称为区域对焦。
- 尼康:称为组对焦。
特点:
- 佳能和索尼:区域固定,可配合人脸识别。
- 尼康:区域由几个点临时组成,不配合人脸识别。
- 适用场景:需要对焦的物体较大或对对焦精度要求不高但需要快速对焦时。
推荐使用组合
- 静态物体:AF-S(单次对焦)+ 单点自由点对焦。
- 运动物体:AF-C(连续对焦)+ 扩展对焦。
先对焦还是先构图
- 先对焦后构图:快速,但可能出现余弦误差。
- 先构图后对焦:准确,但速度较慢。
对不上焦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超出对焦范围
- 问题描述:被拍摄物体距离镜头比镜头标注的最近对焦距离更近。
- 应对措施:确保物体位于镜头标示的最近对焦距离之外。
对焦区域缺乏对比度
- 问题描述:自动对焦依赖对比度来锁定焦点,纯色或低光照条件下可能无法成功对焦。
- 应对措施:在对焦困难的区域寻找边缘或有纹理的部位进行对焦,或在必要时切换到手动对焦。
对焦系统性能限制
- 问题描述:基础线性对焦点可能无法准确对焦平行线条的物体。
- 应对措施:使用相机的十字对焦点,这些对焦点提供更精准的对焦能力。查阅相机说明书了解详细信息。
目标物体移动迅速
- 问题描述:快速移动的物体可能导致自动对焦系统跟不上。
- 应对措施:在物体即将经过的位置预先对焦(陷阱对焦),或切换到手动对焦以预测并锁定焦点。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22课 告诉你关于对焦的全部 ,by 宁思潇潇
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温度(°C)
- 纵轴:相对湿度(%)
表格数据:VPD 值(kPa)
- ==绿色==:符合目标 VPD 范围
- ==红色==:超出 VPD 目标范围
相关文章
园艺笔记 09:病虫害
⚠️ 本文包含一些关于植物病害和昆虫的图片,可能会造成视觉不适。请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病害
植物的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主要是植物的生长环境不佳而引起的。生长环境问题包括光照过强或过弱,肥料过多或缺乏,水分过多或缺乏,寒害,土壤酸碱度等。
光照
- 喜阴植物:长时间处于较强光照环境时,叶子会打蔫,严重时叶片会被晒伤。
- 喜阳植物:长期处于过弱的光照强度下,枝叶间距会增加,植株高但细弱,出现徒长的现象。
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位置来改善,夏季光照强时给植物进行适当的遮荫。
肥料
- 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盐分过高植物根部很难吸收水分,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施肥尽量按照肥料使用说明建议的稀释比例和施肥周期进行,可以避免肥害的发生。
肥料缺乏:会引起植物缺素症,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片变化,来判断缺乏哪种元素。
- 缺氮底部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小且薄。
- 缺磷底部叶片颜色暗绿或暗紫,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 缺钾底部叶片边缘和叶尖出现焦枯坏疽。
- 缺镁底部叶片叶脉间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铁新长出叶片的叶脉间会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钙新长出的叶片会扭曲变形,严重时顶芽会坏死。
植物缺素症状有时候并非缺乏某一元素造成的,可将叶片表现作为判断的参考。一旦判定可补充相应元素,最好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用于日常的追肥可以预防缺素症的发生。
水分
- 水分过多:浇水频繁往往会造成土壤中根部长期浸水,会造成烂根。烂根的植物由于无法吸收水分,会枯萎死亡。
- 水分缺乏:会导致植物暂时的萎蔫,如果能及时补水,植物便可恢复正常。
寒害
因为气温降低导致植物枝叶变红,最后枯萎死亡。气温较低时需将植物移至室内,地栽植物适当增加覆盖物,加强保温。
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需求不同,它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有的喜酸性土壤,有的则适合碱性或中性土壤。
土壤过酸:
- 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小叶和畸形叶等症状。
- 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铝、锰的溶解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中毒。
- 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土壤过碱:
- 植物可能会出现缺铁性黄化,因为碱性土壤中铁的溶解度降低,植物难以吸收。
- 土壤结构变差,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
- 一些病原菌在碱性条件下更活跃,增加了植物病害的风险。
侵染性病害
主要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枝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
侵染性病害大都因为潮湿的环境造成的,所以营造一个通风干燥的环境,能避免大部分病害的发生。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色。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叶片枯死。
锈病(Rust)
叶片、茎和果实上出现黄色或棕色的小斑点,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落叶。
灰霉病(Botrytis Blight)
叶片、花朵和果实上出现灰色霉层,病斑呈水渍状,边缘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腐烂。
煤污病(Sooty Mold)
叶片、枝干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或灰色的煤烟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受阻。
叶斑病(Leaf Spot)
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颜色为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多肉黑腐病(Succulent Black Rot)
植株的茎、叶或根部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迅速扩大并伴随着组织软化和腐烂,病情严重时,受感染的部位会完全变黑、干枯,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目前无药可救,早期可切除受感染的部分,并对植物土壤花盆进行消毒处理。
炭疽病(Anthrax)
叶片主要表现为初期为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褪成褐色,有同心轮斑纹,患处会出现细小黑色斑点。
枝枯病(Dieback)
枝干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导致枝干干枯、死亡。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根腐病(Root Rot)
植物根部会由白色变为褐色,最终变黑腐烂,并有腐臭味。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
根肿病(Clubroot)
由病原体引起的,主要影响十字花科作物,如大白菜和油菜、甘蓝、萝卜。感染后根腐病的植物的根部组织会异常膨大,形成类似肿瘤的结构。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Control, and Prevent Clubroot
虫害
虫害会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多,夏季是虫害的高发季节。
软体类
蜗牛、蛞蝓
主要啃食芽、叶、茎。叶片通常有破洞,表面会残留光滑的粘液,通常在夜晚和清晨出没。
蜗牛
蛞蝓
食叶类
青虫、毛毛虫
主要啃食叶片。叶片通常有破洞,严重的只剩叶脉,叶片可见粪便,有的品种会把叶片卷起。
青虫
毛毛虫
祸害的叶子
甲虫
啃食植物的叶、茎、花、果,不同品种危害部位有差异。叶片会有破洞或半透明破洞。
天牛
象甲
祸害的叶子
潜叶类
潜叶蝇、潜叶蛾
俗称“鬼画符”,潜伏在叶片内部啃食叶肉,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白色条纹。
-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
- 危害表现:幼虫在叶片内部潜食,形成弯曲的虫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潜叶蝇
潜叶蛾
幼虫祸害的叶子
地下类
蛴螬、蝼蛄
主要危害植物的种子和根部。当植物出现非缺水性萎蔫,生长迟缓,可以通过翻土进行排查判断。
蛴螬
蝼蛄
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
- 根结线虫被称为农业上的「瘟疫」,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它的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一年,温度超过 18°C 时孵化。值得注意的是,卵和成虫在超过 54°C 的温度下无法存活。
- 危害表现: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黄化,严重时植株死亡。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and Treat root-knot Nematodes
刺吸类
蚜虫
蚜虫繁殖速度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通常喜欢聚集在植物的新芽、嫩叶上吸食汁液。
蔷薇谷网蚜
豌豆无网管蚜
马铃薯长管蚜
豌豆修尾蚜(无翅孤雌蚜)
苍白超瘤蚜
蒿小长管蚜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蚜科 Aphid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卷曲、变形,生长不良。蚜虫排泄的蜜露,不仅会吸引蚂蚁,还可能引发煤污病等,甚至传播植物病毒,加重危害程度。
叶螨(红蜘蛛)
体型微小,繁衍快,喜高温干燥的环境,常隐藏在叶片背面活动及结网,能通过风、雨等自然方式传播。
叶螨
危害表现:主要以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叶螨祸害的叶子
叶螨结网
蚧壳虫(介壳虫)
蚧壳虫是「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繁殖快,危害大,抗药性强。
扶桑绵粉蚧
草履蚧
橙蜡蚧
红蜡蚧
乌黑副盔蜡蚧
梨形原棉蜡蚧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蚧科 Cocc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常附着在植物枝干、果实和叶片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其分泌物还可能诱发煤污病。
多数蚧壳虫成虫因体外有蜡质保护层包裹,有较强的耐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孵化期到若虫期,这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对药物较为敏感。
蕈蚊(小黑飞)
体型微小,常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滋生。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成虫通常不取食,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较小,但会在土壤中产卵,幼虫啃食植物根系,影响植物根系生长。此外,还能传播真菌,可能导致植物感染病害。
粉虱
粉虱通常群集于植物叶片的反面。一只雌性粉虱在一年内可以繁殖 9 到 10 代,并习惯在叶片背面产卵。随着温度上升,它们的产卵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但高于 40°C 时成虫会死亡。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褪色卷曲和枯萎。同时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
锉吸类
蓟马
蓟马体型微小,喜高温干燥,经常昼伏夜出(傍晚和夜间打药效果更佳),成虫擅长到处飞,多在植物的花朵、嫩叶等部位活动。
幼虫
成虫
危害表现:锉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形、卷曲,花朵畸形,果实有疤痕,影响观赏价值和植物生长。
在迁飞的过程中,顺带传播病毒病。
蓟马祸害的叶子
蓟马祸害的花朵
蓟马祸害的果实
无害化防治
预防手段
- 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前家居环境的植物。购买新植物时,务必仔细检查,确保无病虫害。
- 良好的通风与间距:保持园艺环境的通风,合理安排植物间距,避免过度密集。适时修剪枝叶,提高植株间的透气性。
- 保持叶片干燥:尽量避免植物叶片长时间积水,减少病菌滋生。
- 粘虫板诱杀:利用昆虫的趋黄性,在植物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不仅能捕杀会飞、会跳的害虫,还能为我们判断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提供直观的参考。
- 日常观察:平时要多观察植物的变化,越早发现治疗的成功率就越高。
- 不乱投食:使用干净、卫生的土壤种植植物,避免使用未发酵腐熟或未经处理的土壤。同时,谨慎使用自制肥料和浇花水。
- 及时处理病残体:及时清除植物上的病残部分,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 土壤表层防护:在植物盆栽的土壤表面均匀撒上一层细沙,可以有效阻碍一些害虫在土壤中产卵,减少土壤中虫害的发生。
- 使用菌剂:可以施用一些有益微生物菌剂,如 EM 菌、放线菌等,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注意使用菌剂时,切勿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菌剂效果。
发现处理方式
- 隔离措施:立即将出现病虫害的植物移至隔离区,避免病菌或害虫扩散至其他健康植物。
害虫处理:
- 大型害虫:戴手套手动捕捉,或使用镊子、针尖、牙签轻轻消灭。
- 小型害虫: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或用清水冲洗叶片正反面、花盆及周围区域,确保彻底清除。
- 飞行害虫:使用电蚊拍、紫外线诱蚊灯或粘虫板捕捉飞行中的害虫,避免直接接触植物。
枝叶修剪:
- 修剪受病虫害影响的严重枝叶,并确保将其妥善包装后丢弃,避免病虫害传播。
- 修剪工具在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交叉感染。
- 肥料管理:在植物患病期间,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以免加速病虫害发展。
严重病虫害处理:
- 对于病虫害极其严重且难以治愈的植物,应果断舍弃,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 使用过的盆土需经过高温消毒或长时间暴晒处理,确保安全后再用于种植其他植物。
药物防治
在购买农药时应该选择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的正规产品。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有保障,如国光、先正达、巴斯夫、拜耳
杀菌剂
侵染性病害一般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杀虫剂
灭杀方式
- 触杀剂:通过直接接触害虫的身体表面来杀死它们,不需要害虫摄入。在使用时,要保证害虫在药剂有效期内能够接触到杀虫剂。
- 胃毒剂:害虫摄入后,通过破坏其消化系统来达到杀虫目的。
- 内吸剂:能被植物吸收进入体内,当害虫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时,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灌根或喷洒叶面的方式施用,关键是要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药剂。
- 熏蒸剂:会挥发成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害虫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后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杀虫剂通常用于对付那些难以捕捉的会飞会跳的害虫。
常用的杀虫剂
杀虫剂名称 | 主要灭杀对象 | 灭杀方式 |
---|---|---|
阿维菌素 | 青虫、毛毛虫、甲虫等食叶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四聚乙醛 | 蜗牛、蛞蝓等软体类害虫 | 胃毒、触杀 |
辛硫磷 | 蛴螬、蝼蛄等地下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吡虫啉 | 蚜虫、蓟马、粉虱、叶蝉等 | 内吸、触杀、胃毒 |
噻嗪酮 | 蚧壳虫 | 触杀、胃毒 |
灭蝇胺 | 潜叶蝇 | 内吸、触杀、胃毒 |
阿维菌素+乙螨唑 | 红蜘蛛 | 触杀、胃毒 |
不同剂型农药比较
药剂类型 | 配方 | 优点 | 缺点 | 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
---|---|---|---|---|
乳油 | 原药 + 溶剂 + 乳化剂 | 粘附性好、展布性好、渗透性强、残效期长 | 难以分解、容易残留 | 适用于杀虫剂,避免用于幼苗、生长周期短的蔬菜,高温(超过 35°C)环境下慎用 |
水剂 | 原药 + 水 | 使用方便、成本低 | 持效性差、易受雨水冲刷 | 雨季不宜使用,适用于快速施药的场合 |
可湿性粉剂 | 原药 + 填料 | 现配现用、粘附性好 | 部分质量较差,易吸潮结块堵喷头 | 杀虫效果好,不宜用于无人机喷洒,开封后的小包装应尽快用完 |
悬浮剂 | 原药 + 悬浮助剂 | 布洒均匀、粘附性好、易于储存 | 价格较高,药剂微粒可能对操作者健康产生影响 | 适用于大范围喷施,避免在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 |
颗粒剂 | 原药 + 填充剂 + 粘合剂(有时需要) | 使用安全、,持效长,适于大规模撒布 | 效果较慢,多雨时效果减,用于地下害虫、土壤处理 | 适用于地下害虫防治,撒布要均匀,深入土壤,避免作物接触 |
用药注意事项
- 合理选择: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若家中有宠物或儿童,建议使用颗粒型农药(如噻呋酰胺杀菌剂,俗称小粉药;呋虫胺杀虫剂,俗称小白药),并将其埋入土壤,以防误食。
- 正确使用: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喷洒农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顺风喷洒,确保植物、花盆及土壤均匀覆盖。喷施完毕及时洗手,清洗喷施工具。不建议在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使用农药。
- 用药时机:避免在雨天或强风天气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流失。最佳施药时间通常是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减少农药的挥发和光解,提高药效。
-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 安全间隔期:对于蔬菜、水果等可食用植物,尽量避免用药。如需用药务必在收获前 2\~3 周停止用药。确保药剂使用后到农产品收获的时间间隔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农产品安全。
农药混配注意事项
- 混配原则:混配农药时,应遵循「先水后药」、「先乳油后水剂」的原则,以避免药剂相互反应。
- 浓度控制:混配后总浓度不应超过各单剂推荐浓度的总和,以防止药害。
- 酸碱反应:避免将酸性和碱性农药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 反应辨别:混合后若出现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或异味,均为化学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 安全测试:在大量使用前,应先进行小规模的混配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全面施用。
参考资料
- 植物病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植物虫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新手养花之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杀菌杀虫药,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红蜘蛛、蓟马…常见的植物虫害汇总,收藏啦,by 大宁子的家
- 蓝板比黄板更能粘蓟马?什么烂谣言!,by 漆黑之奥丁
- 园艺打药之后下雨是否要重喷?只要记住这2点就可以判断!,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植物杀菌杀虫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有大区别!没用对很容易出问题。,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海妈园艺课堂 | 超级花园植物用药干货!打药没有效果?药品安全性?统统解答给你,by 海蒂的花园
园艺笔记 08:施肥
为何施肥?
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自然界的植物即使不施肥也能健壮生长,但家庭盆裁的土质有别于自然界,所以适当施肥有利于植物生长。施肥需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生长阶段、土壤状况以及气候,适量适度,否则也容易造成肥害或烧根烧苗等。
植物需要的元素
3 种大量元素
氮(N)
- 作用:促进茎和叶生长。
- 过量表现:导致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大,节间长,晚熟开花少或不开花,病虫害严重易倒伏不抗风,不抗旱,不抗寒导致缺钾、缺钙,缺镁、缺硼症状。
- 缺乏表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严重失绿、向上立起,褪色成淡绿或淡黄。严重缺乏时表现为焦叶。
磷(P)
- 作用:促生根,促花芽分化。
- 过量表现:抑制对锌的吸收。植株矮小,长势缓慢。叶片小、厚、硬。座果率低,果小而硬。严重过量会导致缺铁、镁、铜等症状植株枯黄而死。
- 缺乏表现:植株矮小、暗绿,严重时会发黑。叶片背面呈青铜色。
钾(K)
- 作用:促进茎杆健壮,抗倒伏,抗病虫害。
- 过量表现:叶子变得厚实、焦黄、老化,抑制钙、镁的吸收容易出现黄斑。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叶尖和叶片边缘有锈斑,叶尖发皱。
3 种中量元素
钙(Ca)
- 作用:促细胞壁生长,防裂果。
- 缺乏表现:植株暗绿,嫩叶发黄,嫩芽最先开始发干,最终死亡。
镁(Mg)
- 作用:促光合作用,防紫斑。
- 缺乏表现:从边缘开始失绿,没有病斑,叶片边缘有坑洼状褶皱。严重时叶片死亡脱落。
硫(S)
- 作用:促氮肥的吸收。
- 缺乏表现:叶片浅绿,叶脉偏黄,但是没有病斑。
6 种微量元素
铁(Fe)
- 作用:叶绿素合成必需,防黄叶。
- 缺乏表现:叶片发黄,没有病斑,叶脉还是绿色。
锰(Mn)
- 作用:促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叶脉深绿,呈网状纹理。
铜(Cu)
- 作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
- 缺乏表现:叶脉中间发白,叶片萎蔫下垂。
锌(Zn)
- 作用:促生殖生长开花结果,防小叶。
- 缺乏表现:叶片失绿,又窄又短,叶脉深绿,叶表和边缘有深色病斑。
硼(B)
- 作用:促花芽萌发,促花粉管伸。
- 缺乏表现:嫩芽变色,逐渐坏死脱落。
钼(Mo)
- 作用:固氮促磷吸收,尤其豆科类。
- 缺乏表现:叶片呈浅绿至橘黄色,除叶脉部分,叶片其他部位均有病斑,并带有粘性分泌物。
注意
- 植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需经常补充。
- 中微量元素,需求量相对较少,野土、有机肥、某些复合肥通常含有(种类多但含量低),一般无需额外补充中微量元素肥,特殊需求除外,如无花果喜钙肥,果树开花前施硼肥。
- 泥炭椰糠土没营养,一定要补充各种元素。
- 叶片发黄不一定是缺素,还有可能是闷根 / 肥害 / 病虫害。
- 元素的供应要达到平衡,才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不论哪种必需元素,多了少了都不行。
肥料的种类
按施肥阶段分
- 基肥(底肥):指在植物播种或者定植前预先在土壤中混入肥料,混合搅拌,作为植物营养基础的一种,并且可以改善土壤,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 追肥: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不同阶段中补充和调节营养而施的肥料。主要是补充基肥营养不足的需求,根据植物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而及时对症追肥。
按肥料来源分
- 有机肥:有机肥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植物是指它为土壤提供的含可碳化的物料,经过植物的废体来进行碳化加工,例如把树枝,植物杆,树叶等进行燃烧碳化;而动物,是指动物的粪便,排泄物,经过腐熟发酵加工而成。
- 无机肥(化肥):科技人工化学合成的,它的优点是见效快,更快速提高植物的吸收率;缺点就是重金属和残留较多。
按肥效分
- 速效肥:养分易为植物吸收利用,见效快的肥料。如:水溶肥和营养液。
- 缓释肥:一般是作为颗粒肥的形态比较多,见效慢,肥效时间长,不容易肥害,会根据浇水、温度而缓慢释放肥力。
按物理形态分
- 固体肥:固体形态的肥料,颗粒状的,粉状的。如:缓释肥,颗粒肥,可水溶颗粒肥。
- 液体肥:也叫流体肥料,一般肥料都可做成液体肥。如:氨基酸、腐殖酸、微中大元素,有机肥,都可做成液体肥。液体肥有着肥效高,易吸收,针对性强的特点。
按营养成分分
- 单质肥:只含一种元素的就叫单质肥料。如:成分里面只有氮肥。
- 复合肥:含 2 种以上的元素,就称为化合物肥料,即复合肥。如:成分里面含氮磷钾,每个元素会标明成分比例。
按酸碱性质分
- 酸性肥:pH 值低于 7。
- 碱性肥:pH 值高于 7。
- 中性肥:pH 值等于 7。
以上种类大致分为这些,但并不是完全,肥料还有很多种,这些仅限于家庭种植常见的肥料。
常见肥料介绍
水溶肥
水溶肥是指能够在水中溶解的肥料,一般分为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通常都需要按比例兑水稀释使用,以液体形式供应给植物,能快速被植物吸收。
优点:
- 快速吸收:由于水溶肥以溶液形式供应,植物能够迅速吸收其中的养分,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
- 精确施肥:水溶肥易于精确测量和调整,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植物接收的养分量,避免过度或不足施肥。
- 适用于灌溉系统:由于能够轻松溶解在水中,水溶肥非常适合与灌溉系统结合使用,例如滴灌或喷灌。
- 广泛适用性:水溶肥可用于各种植物和生长介质,包括土壤、土壤混合物、氢凝胶等。
- 多元养分提供:水溶肥通常包含多种植物所需的主要和微量元素,因此可以提供全面的养分。
缺点:
- 成本较高:水溶肥通常比传统的颗粒状或颗粒状肥料更昂贵,大规模使用是一个不小的成本。
- 养分释放速度过快:水溶肥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养分,导致养分释放速度较快。这可能导致养分过剩,容易引起肥料烧伤植物。
- 需要频繁施肥:由于水溶肥的养分释放较为迅速,通常需要更频繁的施肥,特别是在植物生长迅猛的季节。这可能会增加施肥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施用方式:*灌根 / 喷叶
缓释肥
缓释肥一般呈颗粒状,虽见效较慢但肥效时间较长,减少施肥频率。颗粒中的养分会随着浇水、温度变化等缓慢释放。
优点:
- 持续供应:缓释肥能够为植物提供长时间的持续养分供应,减少了频繁施肥的需要。
- 减少养分浪费:由于缓慢释放,缓释肥有助于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缓释肥的释放速率通常与植物的需求更为匹配,有助于避免过度施肥或养分不足的问题。
- 减轻管理负担:由于其长效性,使用缓释肥可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施肥频率。
- 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一些缓释肥设计成适用于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因此可以满足整个生命周期的养分需求。
缺点:
- 成本较高:缓释肥通常相对成本较高,与即时释放肥料相比,初始投资可能较高。
- 释放速度难以调控:一些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如温度、湿度、土壤的酸碱度(pH)等,温度 / 湿度越高,释放越快,酸性土壤也会导致涂层加速分解。
- 不适用于需要快速养分的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补充养分的植物生长阶段,缓释肥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 可能引起不均匀生长:如果缓释肥料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均匀,一些地方生长较快,而另一些地方则生长较慢。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 浅埋 / 撒土表
粪肥
粪肥通常指的是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动物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氮、磷、钾等,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肥力:鸡粪 > 羊粪 > 牛粪
优点:
- 改善土壤结构:粪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助于根系的生长。
- 有机物质的来源:粪肥是天然的有机物来源,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
- 可降解性:粪肥是可降解的有机物,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缺点:
- 二次发酵伤害:发酵不彻底的粪肥,在土中继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伤害植物。
- 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粪便中可能携带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如果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使用,可能对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
- 气味和环境影响:未经处理的粪便具有刺鼻的气味,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并对人造成不适。
- 营养成分不均匀:不同动物的粪便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施用后的肥效不均匀。
施用方式:拌土 / 底肥
微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有机肥是指含有丰富微生物种群的有机肥料。这类肥料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发酵等步骤,以便在肥料中维持或引入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优点:
- 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有机肥含有多样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对土壤生态系统有益。
-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共生,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 减缓土壤侵蚀: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有机肥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 抑制土传病害:一些微生物有机肥中的益生菌和真菌对土壤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减缓土传病害的发生。
- 环保:与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有机肥更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缺点:
- 贮存和运输难度: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贮存和运输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 成本较高:由于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持,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成本较高。
- 稳定性差:微生物有机肥的稳定性较差,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失去活性,影响肥料的效果。
- 可能引起异味:肥料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可能在使用时产生异味,影响周围环境。
藻肥
藻肥是一种来源于海藻的有机肥料,通过提取、分解或发酵海藻而制成。海藻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植物,因此藻肥含有多种有机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优点:
- 全面的营养成分:藻肥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提供植物全面的营养。
- 植物生长激素:藻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
- 增加植物抗逆性:藻肥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环境的抵抗能力,使植物更为健康。
- *环保:*藻肥是一种有机肥料,具有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 改善土壤结构:藻肥中的藻胶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
缺点:
- 成本较高:相对于一些传统的肥料,藻肥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可能相对较高。
- 稳定性差:一些藻肥可能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失去活性,稳定性相对较差。
- 藻味问题:一些藻肥可能具有藻味,对于一些使用者而言,这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
- 贮存和运输问题:由于藻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微生物,对于贮存和运输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避免高温或长时间的曝晒。
施肥的方式
肥料使用时一定要按产品说明控制好用量。
底肥
在换盆时,先放入少量底土(2cm 左右),然后撒入一些有机肥或缓释肥,然后再覆盖一层土。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大,作用持久,
浅埋
在花盆的边边,埋上一圈肥料,注意不能太靠近植物的根系。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撒土表
适用:有机肥、缓释肥。
效果:见效慢,用量适中,作用持久。
灌根(浇水)
化肥兑水,浇在盆里,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化肥。
效果:见效适中,用量适中,肥效期适中。
喷雾(喷叶面肥)
化肥兑水,喷雾在叶面上,按照使用说明的比例来兑水,浓度宁低毋高。
适用:水溶肥。
效果:见效快,用量少,肥效期短。
吸收效率:新叶 > 老叶,叶背 > 叶面
适宜天气:光照不强、气温不高、没风没雨的天气。
(气温高光照强,一是气孔开启少,吸收效果差;二是水分蒸发太快,化肥浓度变高,易烧苗。)
注意:
- 叶面施肥是植物叶子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 喷雾实际上可有可无,最大作用就是速效,如开花结果关键时期,之前没施肥,喷雾可临时应付。
- 新枝、嫩叶、花果期,不宜采用喷雾。该时期植物主要是靠根系吸收养分,灌根效果更好,
- 有些叶片表面光滑像打了一层蜡,这种吸水效果很差,不建议喷雾。洗洁精可提高叶片对水的吸附性,但要选PH偏中性的,1 升水加 1 克。
施肥时机
适宜施肥
- 正常生长期
- 开花前
- 开花后
不宜施肥
- 缓苗期(刚移栽 / 换盆)
- 休眠期 / 半休眠期
- 生病 / 根系受损
- 开花期
施肥的最佳季节
一般极端天气 (过冷或过热) 某些植物会进入休眠,所以该阶段不宜施肥。适合多数植物的最佳施肥季节通常是春季和秋季。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
🌷一年开花一次,且开花时间集中,在花苞显色后需要停肥
🌺一年多次开花,且开花时间分散,需要持续施肥补充营养
- 大家都知道促花果要用磷酸二氢钾或花多多二号(本质是磷酸二氢钾+氮+中微量元素),那为啥一年开花一次的植物,花苞显色后就不能施肥呢?
- 磷肥有催熟的作用,用在果树上,可以促进果实早熟,但花早熟就意味着快速开放快速衰败,而赏花当然是希望花期越长越好。
- 一年只开一次的花,开花前期的营养储备很重要,需要大水大肥光照伺候,等花苞显色才施肥,1是为时已晚,2是如❷所说会使花早衰,3是此时大水大肥,如果是氮磷钾均衡复合肥或是有机肥,可能会改变植物的营养分配,由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转向营养生长(长枝叶,这样开花结果的营养就不够了。
- 一年多次开花的植物,例如月季,不断长新枝,不断开花,需要长时间消耗大量营养。同一株月季,可能A枝条的花已经盛开,B枝条的花苞才显色,C枝条的花芽刚冒出来,大家的进度不一样,如果考虑A的情况不施肥,那C就会挨饿。
- 一年多次开花又进度不一的情况,需要持续施肥,否则花会越开越小,植株越来越弱,紧接着病虫害来袭,因为身子已经被吃老本掏空了。
- 花快枯了,可以趁早剪掉,减少营养消耗,也可以等花都要落了一次性剪,这样浪费营养,但可以让下次开花时间集中,有爆盆的效果。
- 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是只用磷钾肥就行,准确来说是用高磷钾肥(例如花多多二号),因为氮肥也很重要,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搭配尿素或是搭配氮磷钾复合肥。
雨季(露天盆栽)
雨季为何要给露天盆栽施肥
- 盆土内的营养在雨水长时间的冲刷下,流失严重。
- 雨季也是生长旺盛季,植物此时的营养需求量大。
- 长时间阴雨天,植物容易徒长 (用磷酸二氢)。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
- 撒施固态肥(有机肥或缓释肥)
肥料通过雨水,缓慢溶解到盆士中,给盆士补充营养的同时,植物也能通过吸水吸收营养。 - 喷施水溶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喷施见效快,可以见缝插针,利用雨停间隙施肥。而且喷施用量少,随雨水流失浪费的量可以忽略。
注意:不能因为下雨就随意提高化肥兑水浓度,叶子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为何不建议灌根?
雨季的土壤,吸水接近甚至达到饱和(各自的盆栽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植物很难再吸水。
若此时灌根:
- 植物难吸收。
- 可能造成盆土积水。
- 灌根的吸收速度比喷施慢很多,肥水还没来得及被植物吸收,可能就被雨水冲走了。
肥害(烧根)
症状
- 叶片:尖端和边缘,脱水、畸形,干枯变黄,焦灼似火烧。肥害早期,叶片萎焉,或不规则退绿、灰白色枯斑。叶面上的枯斑,会随病情的发展而扩大,肥害严重时期,植株顶部的新嫩叶会出问题。从叶片边缘位置,出现水浸状变色,随后变褐焦枯。
- 植株:整个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停滞,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 根系:新生的白色根系,会变为黄色或黄褐色。随着肥害的严重,根系会从根尖开始,逐渐腐烂。
原因
- 有机物发酵生热
- 肥料浓度过高
补救
- 停止施肥:先暂停施肥,若是颗粒肥或有机物所致,将其挖出。
- 加水稀释:将大量清水缓慢而彻底地冲洗土壤和叶片,以帮助稀释和冲走多余的肥料盐分。
- 洗根换土(肥害严重的情况下):拔出植株,将根上的附着物抖落,用流水冲洗,再重新栽种到新土中。
- 喷雾补充:烧根后,根系可能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可通过喷雾施肥(磷酸二氢钾促进生根)和补水。
- 使用激素(肥害严重的情况下):
缓解肥害:芸苔素、复硝酚钠
促进生根:生根粉、蔡乙酸钠、噪丁酸钾
参考资料
- 新手种花之肥料篇|小白养花施肥入门,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草莓种植,新手施肥须知“肥料种类”详细干货,by 大喜在阳台种些东西
- 园艺笔记|给养花小白的园艺施肥指南,by 华南种植君
- 施肥总攻略,by 插画师阿植
- 月季缺素症不烦恼,出现黄叶有方法解决!!,by lu酱的种花日记
- 秒懂!阳台党的化肥使用指南,by 我想种树
- 盆栽肥害!怎么办?,by 我想种树
- 雨季😭如何给露天盆栽施肥,by 我想种树
- 🌷花苞显色后要停止施肥吗,by 我想种树
- 什么是薄肥勤施,by 我想种树
拓展阅读
- 肥料的发展史,by 银根树园艺
- 水溶肥料的最全知识?,by 智通闻达
园艺笔记 07:换盆
随着植物的生长,其体型和根系会逐渐增大,原有花盆的透气性和空间可能不足以支持根系的健康呼吸和伸展,这可能导致根系拥堵,呼吸不畅,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表现为生长缓慢、开花减少甚至生长受阻。因此,适时更换更大的花盆对于保证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植物换盆信号
- 根部探头:如果你发现植物的根系从盆土顶部,或花盆排水孔探出头来,甚至绕了好几圈,说明花盆里的空间已经告急,需要更换稍大一点的盆了。
- 土不吸水:浇水的时候,要么水积在土壤表面,要么大部分水会立即从排水孔中流出,并且十分明显地干得更快,需要更频繁地浇水才能保持土壤湿润,那就说明要换盆了。
- 叶子变黄或落叶:即使植物得到了适当的照料,叶子仍然变黄或落叶,这可能是根系无法吸收足够水分和养分的表现。
- 花盆变形: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花盆施加压力,导致花盆变形或出现裂缝。
- 头重脚轻:植物过于枝叶繁茂导致头重脚轻,花盆一碰就要倒。
换盆时机
换盆的最佳时机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植物生长旺盛,有利于换盆后快速恢复。尽量避开气温炎热的夏天换盆,以及植物的休眠期。
花盆选择
材质:
- 塑料盆:材质本身虽然透气性较差,但其多排水孔、轻便、价格实惠等优点使其成为推荐选择。常见类型包括加仑盆、霍伦盆、青山盆等以及爱丽思 Deepot 花盆、ZEN 花盆等。
- 红陶盆:因其透气性被誉为「会呼吸的花盆」,适合多数植物种植,但易碎、较重,需勤浇水,可能盐碱化,风格受个人喜好影响。常见类型包括普通红陶盆、帝罗马陶盆和粗陶盆(泥瓦盆)等。
- 陶瓷花盆/瓷盆:材质不透气,上釉后更甚,因颜值高常作套盆使用,但种植时需确保底部有孔,适合耐涝或易养护的植物。
- 水泥盆:透气性优于陶瓷盆,但大型盆器较沉重。其现代几何设计适合营造工业或北欧风格。
- 金属盆:不透气,隔温差,导热快,常作套盆使用,常见如铜盆、铁盆等。底部带孔的铁艺花盆适合种植易养护的植物。
- 木质盆:普通木质化盆易腐朽产生霉菌等,一般碳化的木质花盆比较防腐,木花盆一般花箱类使用较多。
口径大小:
- 花盆的大小应与植物的大小相匹配。一般来说,花盆的直径比植物冠幅宽 3\~5 厘米为宜。
深浅:
- 选择花盆深度主要取决于植物的根系深度、大小、水分需求、土壤类型以及环境条件和功能性需求。
排水孔:
- 确保花盆底部有足够的排水孔,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颜色:
- 深色花盆吸热较多,可能导致土壤温度升高,根系受损。
- 浅色花盆反射阳光,有助于保持土壤凉爽。
- 透明花盆透光性强,影响土壤温湿度,需细心管理以避免过热和干燥,适宜观赏根系和精细养护。但其易在阴湿环境中滋生苔藓,可能与植物竞争水分及养分。因此透明花盆更适合作为套盆使用。
重量:
- 如果植物需要经常移动,选择轻便的花盆会更方便。
套盆
套盆是一种园艺装饰手法,指的是在一个较大的花盆内部放置一个较小的花盆,小的花盆中种植植物,而大的花盆则作为装饰和衬托。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
如果你是新手,不建议大盆种小苗。原因如下:
- 易伤根:土壤体积大而苗木小,根系弱,过多的土壤可能导致水分不易蒸发,造成根部潮湿,长期潮湿容易闷根甚至烂根。
- 生长不平衡:干长根,湿长叶。即使不闷根,盆土长期潮湿也不利于植物生长。干湿循环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盆土干,根系为了吸水,会向更湿的盆底生长,根系发达才长得好;盆土湿,根系不用努力生长去吸水,会多长叶,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消耗水。
- 病虫害风险:室内光照不足且通风差,加上土壤长期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害虫。
- 开花结果困难:盆土空间相对较大,可能到了开花结果的时节,却还在拼命长根,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过旺而抑制了生殖生长(花、果、种的生长)。只长茎叶,但开花结果少,甚至不开花结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要平衡好才能让盆裁健康且高产。
使用大盆种植小苗的好处:
- 省时省力:无需频繁换盆,对于不愿意经常更换花盆的种植者来说,这是一个优势。
- 施肥效率:土壤干得慢,施肥后肥效持续时间长,减少了施肥频率。
- 长期生长优势:虽然大盆中的苗木开花结果时间可能会晚于小盆,但一旦成熟,根系更发达,植物更健壮,花果量可能更多,落花落果也少些。
换盆步骤
-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新花盆(直径比原花盆大 3\~5 厘米为宜)、新土壤、园艺工具等。
- 停止浇水:换盆前几天停止浇水,稍干状态利于脱盆,这样根部的土壤会比较完整,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也会小一点。喜湿植物需减少停水时间。
- 脱盆:不要直接拽着植物的茎脱盆,侧放或倒着,连土一起慢慢移出植物,塑料花盆可以挤捏和拍打盆壁,实在出不来就用小铲子沿着盆壁松动土壤。
- 清理根部:轻轻拍掉附着在根顶部、侧面和底部的松散土壤,不要使劲甩动。可以温柔地解开缠绕挤在一起的外围根部,有腐烂的地方适当修剪。
- 安新家:新花盆底部铺一层土,将植物放进新花盆居中的位置,沿盆壁填充土壤,直到植物得以固定,不要用手按的太实,会让根部无法呼吸。
- 浇透水:大多数植物在换盆后即可进行浇水,但需注意,植物闷根或多肉仙人掌类植物需暂缓浇水。
- 换盆后的养护:植物换盆后不要晒太阳,定根水之后不要频繁浇水,也不要立即施肥。保持通风的同时,可以用喷雾喷湿叶片及植株周围空气。一般 1\~2 周左右叶片坚挺的话可以逐步增加光照,恢复正常养护。
参考资料
- 😂小苗能用大盆种吗?,by 我想种树
- 新手养花之:花盆选择|各种花盆的优缺点,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新手直呼So Easy!一次性学会植物换盆!,by 肥大人城市农业
园艺笔记 06:配土
种植植物,无论是蔬菜、花卉还是绿植,土壤的选择和配比都是至关重要的。合适的土壤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自配土并没有特定的公式或严格的标准,适合较有经验或爱动手的。
配土材料
泥炭土
植物死亡后的分解物,含有机制,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好,不易板结。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潮土透气,湿土不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随着使用,会逐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一般,但部分进口泥炭添加了营养液,肥力较好
- 常用:拌土
椰糠
椰子壳加工而成,价格便宜,可部分替代泥炭土,注意要脱盐,泡发后用水冲洗 3 次以上去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椰壳
椰壳含纤维多,颗粒度大,疏松透气,是常用的配土材料之一,和椰糠土一样要脱盐。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稻壳碳
稻壳碳化,富含钾元素,透水透气。保温性强,可杀菌防虫。
- 湿润性:一般
- 排水性:一般
- 透气性:很好(潮湿的稻壳碳透气性差)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非常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天然高钾肥料,氮肥磷肥微量
- 常用:拌土
草木灰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富含钾元素的有机速肥,可杀菌驱虫。
- 湿润性:差
- 排水性:差
- 透气性:很好(潮湿后不透气)
- 粉化性:容易
- 酸碱性:碱性
- 板结性: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差
- 肥力:天然钾肥
- 常用:拌土
蛭石
材质轻,透气透水,利于根系生长,有黄白褐三色,含镁有离子交换性。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颗粒状的排水性很好,粉化后排水性较差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新疆白蛭石不易粉碎,山西黄蛭石容易粉碎
- 酸碱性:中性偏弱碱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镁铝铁元素
- 常用:拌土
珍珠岩
价格便宜,质量很轻,透气透水,利于排水,但易粉化失效,浇水易上浮,适合育苗,不推荐长期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好(粉化后变差)
- 粉化性:受到压力容易粉化
- 酸碱性:酸性
- 板结性:不粉化前提下,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二氧化硅
- 常用:拌土
赤玉土
赤玉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红色粘土,因其颜色而得名。微酸性,多孔结构透气性好含有较多养分,通透及保水性适中。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非常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丰富的氮磷钾肥,含铁量也高。
- 常用:拌土
鹿沼土
鹿沼土也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粘土材料,通常含有较高的腐殖酸和营养元素。它常被用于多肉植物和其他对土壤要求较高的植物的种植。
- 湿润性:非常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慢慢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粉化后也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非常好
- 肥力:氮磷钾
- 常用:拌土
日向石
日向石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岩石,常被用于园艺中作为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有助于提高土壤的 pH 值,促进植物生长。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
- 常用:拌土、铺面
桐生砂
桐生沙是一种细腻的沙质土壤,常被用于培养兰花等娇贵的植物。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并能提供适量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一般
- 肥力:肥力一般,含氧化铁
- 常用:拌土、铺面
火山石
透气性强,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可促进植物生长,常用于拌土或铺面,有红黑二色。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麦饭石
透气透水,保湿。能够平衡土壤物理机能,净化土壤,并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一般有软硬两种。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富含矿物质元素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绿沸石
铝硅酸盐矿物,透气好,物理杀菌防黑腐,可一定程度防烧苗烂根,常铺面或拌土。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铝硅酸盐
- 常用:拌土、铺面
河沙
结构稳定不粉化,可拌土也可铺面,透水透气防虫,可清洗后反复使用。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碱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铺面
轻石
性质疏松孔隙多,透气保水保肥弱酸性,质量轻强度高常用于拌土或铺底、铺面及兰花种植等。
- 湿润性:小颗粒可以,大颗粒浸润性不佳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颗粒越小,轻根性越好
- 肥力:除了氮磷钾以外的所有植物所需的元素都有
- 常用:拌土、铺面、垫底
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含有大量硅质的沉积岩,常被用作园艺中的基质材料或装饰品。它的多孔结构和吸附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
- 湿润性:很好
- 排水性:很好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易板结
- 保水性:较好
- 亲根性:吸附性能强,因此能延长药效时效时间好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拌土
陶粒
价格便宜,质地轻,孔隙大,非常透气透水,能大大减少用土量。常用于垫盆底,铺面,拌土,水培植物。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特别好
- 透气性:特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中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较差
- 亲根性:较差
- 肥力:肥力较差
- 常用:铺面、垫底
松树皮(松鳞)
透气性好保水性适中,可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常用于兰科类栽培,应使用发酵完全的松碳。
- 湿润性:较差
- 排水性:很不错
- 透气性:很透气
- 粉化性:不易粉化
- 酸碱性:弱酸性
- 板结性:不板结
- 保水性:很好
- 亲根性:很好
- 肥力:含微量氮、钾肥
- 常用:拌土、铺面
配土原则
- 植物习性:植物的喜水性和对土壤酸碱度的习性是选择配土的关键因素。喜水植物需要保水性较强的土壤,如泥炭土和腐殖土,而不喜水的植物则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沙质土或添加了珍珠岩、蛭石等增加透气性的介质。对于酸碱度,酸性土壤适合喜酸的植物如蓝莓、杜鹃,而碱性土壤适合喜碱的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
种植环境:
- 通风好: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通风差: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高: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湿度低: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浇水习惯
- 勤浇水:保水性介质减少,透气性介质增加
- 懒浇水:保水性介质增加,透气性介质减少
- 含有一定养分
- 病虫害预防
配土步骤
- 选择保水性介质
- 选择透气性介质
- 选择肥料(关于肥料请阅读:种植笔记:施肥篇)
- 选择病虫害药
- 搅拌均匀即可
参考资料
- 一份“各种颗粒土的性能”对比图,by 朱小猪的花房
- 🔥爆赞!超全的种植配土大全~,by 阿光AWAKEN
- 配土材料详解,by 插画师阿植
- 植物土壤解析】😎学会搭配土壤更省钱省心,by 可可雨林植物园
花多多奥绿肥科普及推荐
Peters®(花多多)、Osmocote®(奥绿)是 ICL(以色列化工集团)旗下的肥料品牌,它们都是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的肥料,原本是美国娃后来被卖给了以色列。
本文只推荐好用并国内在售的,因产品升级换代等,部分型号名称或配比可能与实际有所变化。
包装上标注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 数字:以花多多 1 号标注的数字为例,20-20-20 表示这款氮(硝态氮、铵态氮、尿素态氮)磷(五氧化二磷)钾(氧化钾)比例为 1:1:1(20%:20%:20%),20-8.7-16.6 数字表示的是纯氮、纯磷、纯钾元素的含量。
- TE:英文单词「TRACEELEMENTS」的缩写,中文意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有硼,铁,锌,铜,钼,其中以添加整合态微量元素最优。
- MgO:氧化镁
- CaO:氧化钙
- EC:英文单词「Electrical Conductivity」的缩写,是导电率的意思。EC 值是用来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的,高浓度的可溶性盐类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植物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系变褐或者干枯。
Peters®(花多多)
了解 Peters®
- 水溶肥简介,by 银根树园艺
- 花多多使用常见问题汇总,by 银根树园艺
- 深度科普,别再被假花多多骗了,by 素野露台园艺
推荐型号
Professional Allrounder(1 号:均衡通用型)
适用大部分植物及其各个生长阶段。
成分比例:20-20-20+TE
EC:0.8
推荐用量(克每升水):
每次浇水喂 | 每周喂 |
---|---|
0.5~1.5 g/L | 0.8~2 g/L |
Professional Blossom Booster(2 号:高磷促花型)
促进开花植物的花芽分化,并增艳、增加花朵数量等。
成分比例:10-30-20+2MgO+TE
EC:1.0
推荐用量(克每升水):
每次浇水喂 | 每周喂 |
---|---|
0.5~1.5 g/L | 0.8~2 g/L |
Professional Hi-Nitro(10 号:高氮观叶植物)
适用于小苗定植后生长也可用于观叶植物、草坪等。
成分比例:31-11-11+TE
EC:0.5
推荐用量(克每升水):
每次浇水喂 | 每周喂 |
---|---|
0.5~1.5 g/L | 0.8~2 g/L |
用法
- 灌根
- 喷叶
Osmocote®(奥绿)
了解 Osmocote®
推荐型号
Exact Standard 5-6M(315S)
适合兰花、石斛及观叶类植物。
成分比例:15-9-12+2MgO+TE
技术标准:第三代精准控释肥料
肥效期:==5~6 个月==
推荐用量(克每升土):
少量喂(26 °C) | 正常喂(21 °C) | 大量喂(16 °C) |
---|---|---|
2~3 g/L | 3~4 g/L | 4~5 g/L |
Exact Standard 8-9M(318S)
适合月季、绣球、铁线莲及大部分喜欢开花的植物。
成分比例:15-9-11+2MgO+TE
技术标准:第三代精准控释肥料
肥效期:==8~9 个月==
推荐用量(克每升土):
少量喂(26 °C) | 正常喂(21 °C) | 大量喂(16 °C) |
---|---|---|
3~4 g/L | 4~5 g/L | 5~6 g/L |
用法
- 拌土(优选)
- 撒土表(次选)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5:水汽压亏缺
什么是水汽压亏缺?
定义
- 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是指在当前温度下,空气中还能容纳多少水汽的指标,即饱和水汽压(SVP)与实际水汽压(AVP)的差值(VPD = SVP - AVP)。
影响因素
- 温度:温度升高,SVP 增加;温度降低,SVP 减小。例如,早晨温度降低时,空气容纳水汽能力下降,水汽凝结成露水。
- 湿度:湿度与水汽压相关,湿度变化会影响 VPD 值。
VPD 的计算方法
空气 VPD 计算
先计算 SVP
SVP = 0.61078 × e^(T ÷ (T +237.3) × 17.2694)
- T 为摄氏度
- e 是一个指数函数,约等于 2.71828。
再计算 VPD
- VPD = SVP × (1 - RH ÷ 100)
叶片 VPD 计算
先计算空气 SVP(ASVP)
- 公式同空气 VPD 的 SVP 计算。
再计算叶片 SVP(LSVP)
- 与 ASVP 的公式相同,但使用叶片温度(通常比空气温度低 1 – 3 °C 或 2 – 5 °F,建议直接用红外温度计测量叶片温度)计算。
最后计算叶片 VPD
- Leaf VPD = LSVP × (ASVP × RH ÷ 100)
虽然「叶片 VPD」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空气 VPD」作为参考就足够了,因为它测量起来更为简便,并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总体状况。
VPD 如何影响植物?
- 气孔开合:当空气比较干燥(VPD 增大)时,植物为了减少水分流失,会自动缩小气孔或关闭。
- 二氧化碳吸收:植物通过气孔来呼吸二氧化碳。当气孔缩小一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减弱。
- 蒸腾作用:当空气干燥(VPD 增大)时,植物的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得更快,这就像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出汗更多一样。
- 根部的营养摄入:蒸腾作用的增强,促进了水分从根部向上运输,同时也带动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 植物压力:随着空气越干燥(VPD 增大),植物从叶片到根系的整个系统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这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
不同生长阶段的理想 VPD
幼苗阶段:0.6 – 1 kPa(理想值 0.8 kPa)。此阶段植物根系尚未完全形成,需保持较高的湿度环境,以避免对幼苗造成过多压力。
生长阶段:0.8 – 1.2 kPa(理想值 1 kPa)。保持 VPD 在理想范围促进生长,此阶段二氧化碳对植物长大很重要。
开花阶段:1.2 – 1.5 kPa(理想值 1.3 – 1.4 kPa)。在花蕾期,植物生长健壮,但花朵对各种问题都很敏感,接近开花时要降低湿度,减少霉菌风险。
表格生成工具: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VPD 在夜间的情况
大多数植物在夜间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停止光合作用,转而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储存的糖分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夜间 VPD 虽不如白天重要,但仍应尽量保持与白天接近,避免大幅波动(波动大于 0.4 kPa 可能使产量降低 20%)。
夜间理想 VPD
- 幼苗阶段:0.6 – 1 kPa(理想值 0.8 kPa)。
- 生长阶段:0.8 – 1.2 kPa(理想值 1 kPa)。
- 开花阶段:1 – 1.5 kPa(理想值 1.2 kPa)。
调节 VPD 的方法
温度:
- 温度升高,VPD 增加;
- 温度降低,VPD 减少。
湿度:
- 湿度增加,VPD 减少;
- 湿度减少,VPD 增加。
光照强度:
- 光照强度增加,叶片温度上升,VPD 增加;
- 光照强度降低,叶片温度下降,VPD 减少。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4: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分量,它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吸收以及病虫害的发生。适当的湿度能够为植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成为植物生长的障碍。
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水分供应==
湿度可以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影响植物的水分供应。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越高,土壤水分蒸发越慢,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但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土壤排水不畅,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烂根。 - ==光合作用==
湿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叶片气孔的开闭,提高光合效率。当湿度较低时,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生长。 - ==呼吸作用==
湿度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越高,植物呼吸作用越强。但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植物体内缺氧,影响呼吸作用,进而影响生长。 - ==病虫害==
湿度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高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容易导致植物病害的发生。同时,湿度还会影响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如潮湿环境有利于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繁殖。湿度大别忘记打药预防高发病害。
不同植物类型对湿度的需求
- ==喜湿植物==
如热带植物、蕨类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已经适应了高湿度的环境。 - ==耐旱植物==
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它们在干旱的环境中进化出了保存水分的能力。对于这类植物来说,通常需要较低的湿度,过高的湿度反而可能会导致根部腐烂或其他病害的发生。 - ==中生植物==
如大多数蔬菜和花卉,湿度需求适中,过多的水分供应或过低的湿度都不利于它们的生长。
四季湿度变化及植物养护
- 春季:春季湿度较高,植物生长旺盛,但需注意通风,防止病虫害。
- 夏季:夏季湿度变化大,需注意及时浇水和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导致植物热害。
- 秋季:秋季湿度逐渐降低,需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帮助植物顺利度过干燥期。
- 冬季:冬季湿度较低,需特别注意加湿,防止植物因干燥而受损。
湿度管理措施
高湿度环境
- ==加强通风==:使用风扇对着植物吹,促进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 ==控制浇水==:根部浇水,减少叶面喷洒。避免土壤过湿,尤其在阴雨天减少灌溉。
- ==使用除湿机==:适用于密闭温室,直接降低空气湿度。
- ==扩大植株间距==:减少植物间湿气积聚,增强通风透光。
- ==抬高种植床==:防止积水。
- ==疏松土壤==:添加沙土或有机质,提高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
- ==修剪==:去除过密枝叶,增强内部通风。
- ==清理落叶残花==:减少病菌滋生。
- ==选择耐湿品种==:种植如蕨类、薄荷等适应高湿环境的植物。
低湿度环境
- ==使用加湿器==:直接有效,适用于温室或室内环境。
- ==覆盖保湿材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根区湿润。
- ==闷养箱或透明塑料袋==:可以形成一个微型温室,提高局部湿度,适合育苗、植物恢复、或对湿度要求较高的植物。但需注意,高湿环境可能促使病虫害滋生,因此不建议长期持续使用。
- ==安装湿帘系统==:可以有效增加室内湿度,同时还能降低室温,适合较大空间的植物养护。
- ==增加浇水频率==:避免干旱胁迫。
- ==选择耐旱品种==:种植多肉植物、仙人掌等适应干燥环境的植物。
加湿器的选择
❌ ==避免使用喷壶==:喷壶喷水的加湿效果有限,仅能提供短暂的局部湿度提升,不适合作为主要的加湿手段。
⚠️ ==谨慎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在运作时,会将水珠通过振动喷散至空气中,这一过程中可能携带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从而引发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尤其在密闭环境中,这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使用超声波加湿器时,请务必定期对其进行全面清洁,以确保空气质量。
✔️ 推荐选择以下类型的加湿器:
- ==无雾==:避免产生水雾,减少空气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 ==冷蒸发==:通过冷蒸发技术加湿,不产生水珠,更健康。
- ==大容量==:容量大,减少频繁加水的需要。
- ==杀菌功能==:确保加湿过程中不会传播细菌和病毒。
- ==自动恒定加湿==:能够自动调节加湿量,保持恒定的湿度水平。
- ==加水方便==:方便加水,少点折腾。
- ==缺水断电保护==:当水用尽时,自动断电,防止干烧损坏。
- ==低噪音==:运行时噪音低,适合在安静环境中使用。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2:光照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光不仅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生长所需的能量,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植物的长相和形态。
光环境对植物来说,主要看 4 个要素:光合有效辐射(PAR)、光照强度(PPFD)、光周期(光照时长)以及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LI)。理想情况下,应将这些因素提供在最佳水平,既不过多也不太少。
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指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即:六分子二氧化碳和六分子水在光能的作用下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六分子氧气。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 ==光照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的速率越高。但当光照强度超过植物所能承受的最大值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加,甚至会下降。 - ==二氧化碳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 ==水分==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水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 ==湿度==
干旱时,植物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阻碍了二氧化碳的进入,降低光合效率。而过高的湿度可能引发植物病害。 - ==温度==
高温环境下,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低温时,植物会关闭气孔以保持体温,这会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传统上,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PAR)被定义为波长在 400 – 700 nm 范围内的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700 – 750 nm 波段的远红光(红外光)与PAR波段的光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PAR 的定义被扩展到 400 – 750 nm,这一范围被称为增强光合有效辐射(Enhanced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ePAR)。需要注意的是,ePAR 的效应并非在所有植物物种上都相同,因此不同植物种类的光合作用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光波长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蓝光
- 波段:400 – 500 nm
- 光合作用效率:蓝光是光合作用的重要波段,效率较高。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更稳固。
- 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抑制茎叶生长,使植株更矮壮。
- 促进开花,缩短花期。
绿光
- 波段:500 – 600 nm
光合作用影响:
- 弱光环境下:对光合作用影响较小。
- 强光环境下:绿光和红光的效率接近,绿光能够穿透叶片较深的层次,有助于植物内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绿光对植物下部叶片光合与生长有调节作用。
- 不同植物对绿光的响应存在差异。
红光
- 波段:600 – 700 nm
- 光合作用影响:红光是最有效的促进光合作用的光波段,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促进茎叶生长,增强植株的健壮性。
- 抑制开花,延长花期。
远红光
- 波段:700 – 750 nm
光合作用影响:
- 远红光单独照射时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较小,但与 PAR 光子(400 – 700 nm)协同作用时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远红光能够促进茎叶伸长,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促进开花,缩短花期。
- 可能导致徒长现象(茎伸长、叶柄伸长、叶片数量减少,单个叶片面积增大),特别是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
- 占比限制:远红光子占比不能超过总光通量的 30%,或者 400 – 700 nm 光通量的 40%,以避免植物徒长。
常见的光源光谱分布
光照强度
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强度存在两个平衡点:
- ==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的效果等于呼吸作用的效果,超过这个光照强度,植物才能正常生长,是植物的最低光照需求。光补偿点因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而异。 - ==光饱和点==
达到这个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达到峰值,超过就会对植物有损伤。
也就是说植物正常生长的光照范围是在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在这个光照范围内,植物能够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有机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阳生植物 > 阴生植物
了解光照强度单位
==Lux==
- Lux(勒克斯) 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用于描述每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1 Lux 等于每平方米1流明的光通量。
- Lux 常用于一般照明设计中,它通常用于衡量可见光的强度,即人眼可以感知的光。
- 在园艺中,Lux 可以用来提供一个大概的照明水平指标,但它不考虑光的波长,因此并不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的最佳单位。
==PPFD==
- PPFD(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光合光子通量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每秒通过的光合有效光子数量,单位是 μmol/m²/s(微摩尔每平方米每秒)。
- PPFD 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更准确的指标,因为它专注于 PAR(400 – 7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子,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有效的波段。
- 在园艺照明中,了解 PPFD 可以帮助精确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ePPFD==
- ePPFD(Extended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拓展光合光子通量密度)是对 PPFD 的一个补充,扩展到 400 – 750 nm 波长范围,包含远红光。
PPFD 与 Lux 转换系数表
⚠️ 由于不同光源的光谱分布不同,PPFD 与 Lux 的转换系数也会有所变化。
转换公式为:
- Lux 转 PPFD:PPFD = Lux × 对应光源的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Lux = PPFD × 对应光源的转换系数
光源 | Lux 转 PPFD<br/>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br/>转换系数 |
---|---|---|
色温 6500 K 的自然光 | 0.0230 | 43 |
色温 65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2 | 58 |
色温 4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8 | 56 |
色温 3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90 | 52 |
色温 6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34 | 74 |
色温 3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60 | 62 |
色温 2000 K 的高压钠灯 | 0.0130 | 77 |
色温 3000 K 的卤素灯 | 0.0346 | 28 |
色温 3000 K 的陶瓷金属卤素灯 | 0.0182 | 55 |
色温 5000 K 的荧光节能灯 | 0.0135 | 74 |
单色红光 LED 灯 650 nm | 0.0769 | 13 |
单色蓝光 LED 灯 450 nm | 0.1156 | 9 |
紫光 LED 灯 450 + 650 nm | 0.0887 | 11 |
RBW 灯 450 + 650 nm + 3500 K<br/>(红、蓝、白一比一搭配的 LED 灯) | 0.0257 | 39 |
相关工具:Lux 与 PPFD 换算
不同植物对于光照的需求
植物 | PPFD | Lux | |
---|---|---|---|
苔藓 | 10 – 80 | 500 – 4,000 | 散射光 |
荫生蕨类<br/>秋海棠 | 80 – 200 | 4,000 – 10,000 | 散射光 |
花烛 | 60 – 240 | 3,000 – 12,000 | 明亮散射光 |
龟背竹<br/>蔓绿绒 | 160 – 300 | 8,000 – 15,000 | 明亮散射光 |
海芋 | 200 – 400 | 10,000 – 20,000 | 间接直射光 |
蔬菜瓜果 | 240 – 500 | 12,000 – 25,000 | 间接直射光 |
多肉<br/>块根<br/>灌木 | 300 – 1,000 | 15,000 – 50,000 | 直射光,可暴晒 |
乔木 | 500 – 1,600 | 25,000 – 70,000 | 直射光,可暴晒 |
用途 | PPFD |
---|---|
播种、繁殖 | <100 |
蔬菜、绿植 | 150 – 400 |
蔬菜生产、壮苗阶段 | 350 – 500 |
花卉、水果 | 400 – 800 |
单独加了二氧化碳的花卉 | 600 – 1100 |
判断光照强度
==肉眼观察==
⚠️ 表格数据是基于本人广东的住处而测量,仅供参考。
天气 | 位置 | LUX |
---|---|---|
晴天 | 阳光直射处 | >100,000 |
阳光直射透明玻璃 | 50,000 – 80,000 | |
阳光直射遮阳网下 | 10,000 – 15,000 | |
室内南阳台附近 | 3000 – 10,000 | |
室内北阳台附近 | 500 – 3,000 | |
阴天 | 室外 | 500 |
室内 | <500 |
- 常见的养护环境的光照由强到弱依次是:花园/露台 > 南阳台 > 西阳台 > 东阳台 > 北阳台 > 室内
- 透过玻璃的光照强度是要打折扣的,因为阳光中的各种波段的光线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作用,而玻璃或多或少都会过滤掉部分波段,更不用说具有隔热或隔紫外线覆膜的玻璃。
- 肉眼观察存在误差较大的可能性,仅作为大致判断。
==使用手机光度计应用程序==
使用像 PHOTONE 等 App 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环境中的光照强度。
==使用光照计测量==
这是最为准确的测量方式。光照计能够精确地测量光照的强度和波长范围,适合用于精确的植物养护。
光周期
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对日长(光照时间)和夜长(黑暗时间)的响应。光周期现象是植物长期适应地球不同纬度季节性变化的结果,植物通过感知一天中的光照和黑暗的持续时间来调节其生理过程,特别是开花和休眠。
植物根据其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长日植物(短夜植物)==
这类植物(如禾本科、十字花科、菊科等)在一天中获得足够长时间的光照后才能开花。它们通常在春末或夏季开花,当日长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如 12 小时或更长时间。 - ==短日植物(长夜植物)==
这类植物(如豆科、桑科、草莓、秋海棠等)在一天中的光照时间短于一定临界值时才能开花。它们通常在秋季或春季开花,当日长小于 12 小时或更短时间。 - ==日中性植物==
这类植物(如茄科、蔷薇科、石蒜科等)的开花不受日长的影响,开花可能仍然受到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能利用光周期诱导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在特定时间准时开花,合理的光周期管理还能提升作物产量。
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
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aily Light Integral,DLI)是衡量植物在一天内接受的光合有效辐射总量的指标。它表示在 24 小时内,单位面积(通常为每平方米)所接收到的光子总量,单位是 mol/m²/d(摩尔每平方米每天)。
计算公式如下:
DLI = PPFD × 每日光照小时 × 3600 ÷ 1,000,000
式中 3600 为每小时的总秒数,1,000,000 是将秒转换为天的系数。
以 PPFD 为 200 µmol/m²/s,日光照时数为 16 小时为例,DLI 的计算过程如下:
DLI = 200 × 16 × 3600 ÷ 1,000,000
计算结果应为:
DLI = 11.52 mol/m²/d
例如,像白鹤芋这样的植物 ,它偏好 4 – 10 mol/m²/d 范围的 DLI,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灯光 11.52 mol/m²/d 有点太亮了,所以我们有几个选择:
- 直接降低光线亮度。
- 增加植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 缩短光照时长(此选项并不推荐,因为减少光周期,高光照强度仍可能晒伤植物)。
相关工具:
向光性
向光性(Phototropism)是植物对光线的方向性生长反应,由光谱中的红光和蓝光引发的生物学现象,它有助于植物最大化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通常表现为植物的茎、叶等器官倾向于生长向光源的方向。
植物器官对光线的不同生长反应:
- ==正向光性==
向着光生长。如:茎和叶经常会把自身朝向光源。 - ==负向光性==
远离光生长。如:根倾向于朝着背光方向弯曲。
利用向光性,我们可以每隔几天将植株转动 90 度,让每一面都接受充足的日照并均匀生长,可防止植株随时间的推移畸形发育(俗称「长歪了」)。
植物补光灯
如何选购植物补光灯?
在选购植物补光灯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 ==光谱==
植物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选择提供这两种光的灯具有助于光合作用。全光谱灯具接近自然光,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 - ==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CRI)是衡量灯光显示物体颜色真实度的指标,范围 0 – 100,数值越高,颜色还原越真实。选择高显色指数(80 以上)的灯具,有助于观察植物健康状态和颜色的真实还原。 - ==光照强度==
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确保能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选择可调节强度的灯具更灵活。 - ==长期成本==
综合考虑灯具价格、使用寿命长和电费成本,有些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使用成本较低,也可搭配不同灯具或叠加数量使用以降低成本。
常见的植物补光灯
==量子板==
- 优点:功率大,一般配有少量的红蓝灯珠,整体光效比纯白光高 20 – 30%
- 缺点:大部分产品没有聚光镜,光照随着距离衰减非常严重,只能吊装在距离植物近点的地方照射。显色指数不会太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适用于:需要吊装,适合大部分植物,对于灯本身颜值不是太在意的花友。
- 购买建议:直接问老板用的什么灯珠,现在比较好的就是三星的 301 系列。
==射灯==
- 优点:美观、照射距离远。不限于植物灯这种小众行业,很容易找到显色好又便宜的灯。可以安在天花板或者墙上,融入家装。
- 缺点:需要预留线路或者轨道,安装不方便,近距离照射光照不均匀,而且近距离光照过强。一般需要搭配多盏灯离远点一起使用。
- 适用于:对光照要求不那么高的阴生植物,或者追求美观的场景,比如花烛、蔓绿绒、龟背竹、上墙的鹿角蕨、蝴蝶兰等等
- 购买建议:选择显色指数高的产品,如果需要装轨道,建议选择功率 30 瓦以上的灯。
==灯管==
- 优点:好隐藏,可选尺寸非常多,且价格便宜。
- 缺点:大部分产品没有聚光镜,光照随着距离衰减非常严重,且单根功率不高。
- 适用于:长的矮的植物,比如兰花、多肉等。如果是给多肉补光需要多并排安装几根,这样照度才足够。
- 购买建议:哪家性价比高买哪家,照度不够数量来凑。
==紫光灯==
- 优点:光照效率最高,非常省电,整体光效比纯白光高 4 – 5 倍。
- 缺点:光的颜色太丑,难以观察植物状态和识别病虫害。
- 适用于:大棚规模化养殖、散热差的小型封闭环境。
- 购买建议:买农用的就行。
平衡光照与休息
使用补光灯时,应考虑植物的光周期,为植物提供适当的光照和休息时间。大多数室内植物需要每天大约 12 – 16 小时的光照来支持其光合作用和生长。
夜晚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此时植物会消耗光合作用期间储存的养分,并释放能量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夜间持续给植物补光,会干扰植物的自然生理节律,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这种紊乱可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生长不良或健康问题。
光照管理
-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耐晒植物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种植,耐阴植物则可以选择在散射光条件下种植。 - ==调整植物间距==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对光照的需求,适当调整植物间距,有助于植物叶片充分接收光照,避免因植物相互遮挡而影响光照效果。 - ==观察植物的反应==
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脱落、徒长、开花受阻;光照过强会导致植物叶片灼伤干枯、生长受阻、甚至植物死亡。 - ==定期清洁叶片==
定期清洁植物叶片可以提高光照透过率,从而使植物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 ==季节性调整==
季节变化对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很大影响。在春季和秋季,光照强度适中,植物生长较为适宜。夏季光照强度较高,需注意遮荫和补水,以防植物受到光照伤害。冬季光照时长较短,对于长日照植物,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参考资料
- 植物生长 LED 人工光环境技术报告
- 所以植物需要补光灯吗?
- 补光灯从此不再是玄学!!
- 明亮散射光到底是啥???
- 常见植物补光灯的优缺点
- Is 13.5k lux enough for overwintering my cacti and succulents?
- Why Far-Red Photon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 of Photosynthetic Photon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Horticultural Fixture Efficacy
- Far-red photons have equivalent efficiency to traditional photosynthetic photons: Implications for redefining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园艺笔记 03:温度
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开花时间以及果实品质。通过理解植物对温度需求,优化生长环境,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和提高产出的必要条件。
植物三基点温度
- ==最低温度==
植物开始生长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遭受冻害。 - ==最适温度==
植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但非最稳定条件,易导致植物纤细瘦弱。 - ==最高温度==
植物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高于此温度,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出现热害。
不同种类、品种的植物以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三基点温度会有所不同。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种植过程中的诸多困扰。
举例说明
以番茄为例,其三基点温度大致如下:
- 最低温度:10 °C。低于这个温度,番茄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 最适温度:20–25 °C。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番茄的生长速度最快,果实产量和品质最佳。
- 最高温度:35 °C。超过这个温度,番茄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可能出现热害。
三个关键温度因素
- ==叶温==
叶片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温度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叶温通常比气温略高,但受光照强度、风速等因素影响。在气温 38 °C 的夏天,阳光直射下的叶片温度有时可升至近 50 °C,这也是耐热植物不一定耐晒的原因之一。 - ==气温==
气温直接影响叶温,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此外,气温通过改变环境湿度间接对植物产生影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虫害的发生率往往增加。 - ==土温==
土壤的温度,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土温的变化比气温缓慢,但其影响更为持久和深远。在高温条件下,应适当减少肥料施用量,以防发生肥害。
室内环境下,气温、叶温和土温相差不大,但在直射阳光下,叶温与气温、土温之间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生理活动==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理活性和生长速度的关键。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酶活性降低,生长减缓或停滞。 - ==营养吸收==
温度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营养吸收,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肥害,需适当减少肥料使用。 - ==病虫害==
温度和湿度共同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而低温干燥环境则不利于其发展。 - ==环境因子==
温度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还会引起湿度、风霜雨雪等其他环境因子的变化,从而综合作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 ==昼夜温差==
对于多数植物而言,昼夜温差在 5–10 °C 是正常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而某些植物,如蕙兰,需要较大的夜间温差(超过 10 °C)来促进花蕾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昼夜温差可能会引起植物叶片畸形。 - ==果实品质==
温度对果实中的糖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 - ==观赏价值==
温度同样影响花卉的颜色、香气等观赏品质。合理控制温度是提升园艺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手段。
温度管理措施
高温环境
降温措施
- ==遮荫==:使用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材料减少直射阳光。
- ==开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 ==喷淋、水帘降温==:适用于大型植物养护区域。
- ==保持通风==:打开窗户、通风口或电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水分管理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 ==控水或断水==:对于耐旱植物,如多肉植物和天竺葵,在高温期间减少或停止浇水。
土壤管理
- ==使用隔热膜或套盆==:隔离热量,避免盆土过热。
- ==覆盖物==:在土壤表面覆盖草垫、树叶等,减少土壤温度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南方多雨地区,使用覆盖物需要谨慎,以免导致土壤过湿和霉菌滋生。
低温环境
保温措施
- ==搭建保温棚==:为植物提供额外的保护。
- ==使用加热器==:在极端低温时为植物提供热量。
- ==合理摆放植物==:通过群体保温保湿。
光照管理
- ==确保充足的日照==:在冬季,尽量让植物接受更多的阳光。
水分管理
- ==减少浇水频率==:低温时植物生长缓慢,需水量减少。
- ==避免水分结冰==:当气温降至接近或低于冰点时,暂停浇水。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1:浇水
浇水频率
关于植物的浇水,新手花友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多久浇一次水?」
影响植物浇水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 ==植物==
植物的水分需求受其生理结构和生长特性的显著影响,如多肉植物储水能力强需少量浇水,而阔叶植物蒸腾作用强需频繁浇水。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状态下的水分需求不同,如生长期需更多水分,而休眠期则需减少浇水。 - ==温度==
温度是影响水分蒸发速度的最主要因素。较高的温度会增加水分的蒸发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提高水分分子的动能,使其更容易转化为水蒸气。相反,较低的温度会减慢蒸发速度。 - ==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分含量与最大可能水分含量的比值,表示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当相对湿度较低时,空气中的容纳水汽能力较大,从而促进水分蒸发。相对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容纳水汽能力较小,会抑制水分蒸发。 - ==通风==
风可以带走水分分子围绕的水蒸气,从而加快蒸发速度。高风速会增加水分蒸发速度,因为它会提供更多的干燥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促使水分快速蒸发。 - ==基质==
不同的基质(即植物生长的土壤或介质)具有不同的保水性和透水性。例如,砂质基质的水分干湿速度比黏质基质的水分干湿速度快。 - ==花盆==
花盆材质影响透气保水,陶盆快干,瓷盆保湿,而金属盆因导热性易干扰土壤湿度。大花盆通常更深,更深层的土壤能更好地保持水分,因为蒸发发生在土壤表面。
其中有些因素全年都在变化,不能按照固定的时间给植物浇水。
干湿循环
干湿循环是指植物在适度干燥的条件下,先充分供给水分,然后消耗土壤水分直到植物表现出一定的水分亏缺迹象后再进行补水的循环方式。干湿循环对植物能起到刺激根系生长、增强耐旱性、促进养分吸收和预防根病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干湿循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品种特性、环境条件和水分需求。
干湿循环速度 | 养护方式 | 浇水指示 |
---|---|---|
快 | 见干见湿 | 土面完全干了,花盆稍微变轻就浇水 |
慢 | 偏干养护 | 土面干透且往下继续干燥 2–4 cm,花盆明显变轻 |
特别快 | 偏湿养护 | 土面稍微发干,花盆几乎没变轻或轻微变轻 |
不管是偏干养护、偏湿养护、还是见干见湿,都要结合苗情、花盆、生长阶段、环境、配土、品种、季节气候。
- 结合苗情:幼苗保湿、小苗少浇、大苗多浇。病苗少浇、壮苗多浇。
- 结合根系:根系发达多浇、根系弱且耐旱少浇。根系弱不耐早还是多浇。
- 结合叶片:叶片数量多、面积大的,多浇。反之少浇。
- 结合生长阶段:幼苗偏湿、小苗偏干、大苗见干见湿、花期偏湿、休眠期偏干。
- 结合环境:通风、光照好,就多浇勤浇,通风、光照不好,就少浇。
- 结合天气:高温勤浇、低温少浇。晴天多浇、阴天少浇。
- 结合配土:保水性好、透气性差就少浇,保水性差、透气性好就多浇。
- 结合品种:喜水/耐湿多浇、喜干/耐早少浇、怕涝(容易烂根的)少浇
- 结合花盆:大盆少浇、小盆勤浇、瓷盆少浇、陶盆勤浇。
判断干湿程度
- ==观察叶片==
观察叶片与枝干间的角度,叶片上扬说明不缺水,叶片平行或下垂说明应该浇水(灌木与草花均是如此)。只有老叶下垂说明盆土长期偏干,浇水要再勤一点。当然,判断的前提是植株之前生长正常,要是之前生长状态不好,也有可能是根系出现问题了,要区分好。 - ==触摸观察盆土表面==
用肉眼观察盆土表面的颜色和触感。湿润的盆土通常呈暗色,触感湿润。而干燥的盆土则常常呈浅色或灰白色,触感干燥,土壤与花盆边缘形成明显缝隙。 - ==插入手指==
判断一盆植株是否缺水,土壤是否干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手指来亲自试试。手指长度有限,准确性有限,最好结合其他方法评估。 - ==插入竹签==
将一根竹签插入盆土中,通过观察竹签上面的干湿状况来判断盆土的湿度情况。如果插入后取出时带有湿润的土壤颗粒,说明盆土较为湿润;如果插入后取出时没有粘附土壤或只有少量土壤,说明盆土较为干燥。此方法相对直观和准确,适合新手。 - ==使用土壤湿度检测仪==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土壤湿度的工具。将湿度计插入盆土中,根据显示的湿度数值来判断盆土的湿度状态。 - ==掂盆==
轻轻握住整个花盆,感受盆土的重量,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浇水。掂盆法是一种相对主观的方法,准确性有限,需要一定的经验,适合老手。 - ==敲盆==
用手敲击花盆上中部盆壁,如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浇水;若发出沉闷的浊音,表示盆土潮湿,可暂不浇水。对于不同种类的土壤和盆土,声音可能会有所不同,准确性有限,适合有经验的老手。
根据各自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结合去判断会更加准确。
水质选择
✔️ 适宜选择:
- ==自来水==
方便且常见,但水中含有氯气可能影响植物生长,可以先将水暴露在空气中 1–2 小时,消除氯气。 - ==纯净水==
几乎没营养,需要额外补充养分。 - ==雨水==
正常呈弱酸性,大部分植物喜欢这个 pH。 - ==鱼缸水==
鱼缸换水时排出的水含有鱼的排泄物,是一种很好的液态肥料,但应适量使用。
❌ 不宜选择:
- ==淘米水、牛奶、茶水等==
这些里面是含有一些营养物质,植物是无法直接吸收的,属于生肥。浇灌后会在土壤中进行发酵,过程中不仅会散发热量,且肥效浓很容易烧根,还可能吸引害虫和病原体。 - ==花盆托盘水==
将托盘积水倒回盆内可能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增加土壤盐碱化风险。
浇水方法
==小水慢浇法(灌根)==
- 技巧:浇水由上往下,少量多次的方式。
- 好处:使水分能够均匀渗透到土壤中;起到洗盐洗碱、改良土壤的作用。
- 坏处:速度较慢,耗时长。
==喷淋法==
- 技巧:使用喷雾器或花洒头,调节水压至适中,将水以细雾状均匀喷洒在植物叶片的正反面。喷洒时动作要轻缓,确保水雾细腻均匀,避免形成大水珠对叶片造成冲击损伤。
- 好处:有效清洁叶片并提升光合作用,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一定程度上冲走一些小虫子。
- 坏处:闷湿环境下可能引发病菌滋生。对于正在开放的花朵、叶片表面有绒毛的植物以及一些耐旱植物来说,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花朵提前凋谢或叶片腐烂。
==浸盆法==
- 技巧:准备一个适合盆栽大小的容器或水槽,使整个花盆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水面无气泡冒出,取出盆栽。
- 好处:可以确保整个盆土充分吸水,根系可以充分吸收所需水分。尤其是因土壤缺水干裂,这时如从上部浇水往往渗透过急,影响水分吸收,可采用浸盆法补充水分。
- 坏处:易导致盆土内所含盐碱上升,同时容易传播病虫害。
==托盘注水法==
- 技巧:准备一个有一定深度的盆托,放上花盆之后注水,利用花盆底部的孔洞使土壤自下而上吸取水分,待土壤湿润后倒掉盆托多余水分。
- 好处:水分能够均匀渗透土壤。
- 坏处:自下而上吸取水分,易导致盆土内所含盐碱上升。
==毛细作用法==
- 技巧:使用棉绳或其他吸水材料通过毛细作用的方法,将一端埋入盆土中,另一端浸入盛水的容器(如底部储水盆),利用虹吸原理让水分缓慢渗透到土壤中。
- 好处:省时省力,长时间维持土壤湿度,适合工作繁忙或长时间外出的花友,降低烂根风险,特别适合喜湿植物(如绿萝、蕨类)。
- 坏处: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装置需定期清洁和维护,不适用于耐旱植物。
浇水时机
- 夏季高温时,应避免在盆土过热的中午时段浇水,以免损伤植物根系。适宜的浇水时间应选择在凉爽的早晨。若高温下不耐旱的植物出现缺水,应及时浇水,直至花盆底部有大量水流出,以降低盆土温度。
- 冬季低温时,为防止水分结冰,不宜急于浇水。应待土壤稍干后再进行,并选择气温较为温和的午后时段进行浇水,以保护植物免受冻害。
- 夜晚不宜浇水,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根系吸水效率降低,可能导致土壤湿度过高,影响根系呼吸。
- 对于耐旱植物和根系发达的植物,如月季和球根植物,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频率,但仍需注意不要过度干燥。
- 对于不耐旱或喜水植物,以及细根系植物,如报春、樱草、绣球、草花等,应及时浇水,不可拖延。
浇水误区
- ==不分情况天天浇==
过度浇水使土壤变得潮湿,容易导致烂根,这是因为土壤缺氧,根系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 ==浇「拦腰水」==
水没有渗透到盆底部,会造成底部土壤堆积盐分,损害植物根系,导致出现黄叶等情况。 - ==统一浇水==
各盆土干湿情况不同,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一直浇水容易出现烂根和黄叶现象。 - ==托盘积水==
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水分能力,可能导致根系腐烂;容易成为小虫子的繁殖场所,容易滋生细菌。
悬停水位
当土壤被水饱和后,水会由于重力作用向下移动,但在一定深度处,由于土壤颗粒间的毛细作用,水会被「悬挂」在土壤中,形成一个暂时性的水平水层。这个水层被称为「悬停水位」。
悬停水位可能会阻碍植物根部的呼吸,因为水层减少了土壤中空气的空间。如果悬停水位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根部缺氧,从而引起根部腐烂。
影响悬停水位的高度因素:
==颗粒大小==
- 细颗粒:毛细作用强,悬停水位高,如泥炭土。
- 粗颗粒:毛细作用弱,悬停水位低,如珍珠岩或粗河沙。
==土壤结构==
- 紧密结构:孔隙小,毛细作用强,悬停水位高,如压实的土壤或者黏土。
- 疏松结构:孔隙大,毛细作用弱,悬停水位低,如松散的沙质土壤。
==电荷==
- 高电荷土壤:吸水力强,毛细作用强,悬停水位高,如富含有机质的黑土。
- 低电荷土壤:吸水力弱,毛细作用弱,悬停水位低,如沙质土。
容器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悬停水位高度
理解了水在土壤中的移动,受重力和毛细作用的双重影响,我们可以得知,花盆底部铺设石头并不能显著提升排水效果。理论上,底部铺设石层会导致悬停水位被抬升,这可能会对根系的正常呼吸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石层的铺设不宜过厚。薄薄的石层对悬停水位的影响较小,同时还能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所以,尽管薄石层的排水效果有限,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益处。
减小悬停水位技巧:
- ==增加粗颗粒介质==
配土时增加粗颗粒介质,如沙子、珍珠岩或蛭石。 - ==倾斜花盆排水==
通过将花盆倾斜一段时间,可以促进重力排水,降低悬停水位。 - ==使用高瘦型花盆==
窄底花盆的底部表面积小,悬停水位相对更低。
地栽浇水
地栽植物因为种植环境的不同,在浇水方面相对于盆栽植物来说要简单一些。
- 地栽植物只需要在植物刚刚种下的时候要浇透水,以便植物服土。
- 当遇到长时间不降雨的干旱天气要注意给植物浇水。冬季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浇水的。
- 地栽植物尽量避免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否则在下雨时会造成积水烂根。
参考资料
茶叶的冲泡方法及常识
凤凰单丛茶
产地: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茶类:乌龙茶
香型:
- 黄枝香:似黄栀子花香。
- 芝兰香:香高细锐,香如幽兰。
- 桂花香:似桂花香。
- 杏仁香:杏仁香味明显。
- 蜜兰香:似番薯的香蜜气味。
- 夜来香:似夜来香花味。
- 姜花香 :似姜花香,香气冲天,又名「通天香」。
- 肉桂香:似有药材肉桂香。
- 茉莉香:似茉莉花香。
- 玉兰香 :似玉兰花香气。
而鸭屎香属于大乌叶类,按香型分,它属于凤凰单丛十大香型中的芝兰香型,所以,它是包含在凤凰单丛十大香型中的,可能因为当时鸭屎香名气不大,所以没有单独列出。
泡法:
- 温杯
冲泡用水选用天然矿泉水为佳,纯净水、自来水次之。水开了之后,直接拿沸水给盖碗、品茗杯等进行烫盏。冲泡凤凰单丛茶之前之所以要先烫好,主要是为了避免盖碗吸了水的热度,导致茶不香。 - 投茶
将凤凰单丛投到盖碗中,投茶量一般应控制在 6~7 分满,投茶后不摇香,略略覆盖即可。 - 洗茶
洗茶要快,可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 冲泡
将 100°C 沸水再次高冲到盖碗里冲泡,入水只要水盖过茶叶即可,不宜过多。 - 出汤
注水之后,茶叶浸润 3~6 秒即可安排出汤。冲泡到中后段时,可根据茶汤滋味适当延长出汤时间,避免久泡,否则容易苦涩。茶叶长时间浸泡,味道易变苦涩,也丢失了茶叶本身的香气以及滋味的层次感。每道沥尽茶汤,才不会影响下一道的茶的正常滋味。
总得来说,可用一个「快」字来总结:投茶快,洗茶快,注水快,出汤快。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顺茶理、尽茶情。
推荐茶器:薄胎白瓷盖瓯、紫砂壶
存储方式:常温、密封、干燥、避光、避异味
铁观音
产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茶类:乌龙茶
香型:
- 清香型: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叶子的成色好,极具观赏性,冲泡出来的铁观音茶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
- 鲜香型:强调的是茶叶的鲜味,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的茶叶,口感属于鲜香轻淡型的,日常冲泡和欣赏,适合刚接触茶叶的朋友饮用。
-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子的成色看上去还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成色不是很好,但是口感很纯正,深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
- 韵香型:介于清香和浓香之间的铁观音茶叶,既有清香型的香气又有浓香型的纯正口感耐冲泡,适合绝大部分喜欢铁观音茶的朋友。
- 炭焙型: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基础上,再次用木炭进行约 5\~12 小时的炭焙时间的茶,口感顺滑,拥有天然的火香味,回甘特别,冲泡之后茶色汤水深黄,适合资深茶友。
泡法:
- 洗杯
用开水清洗茶具,同时起到温杯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唤醒茶叶的茶性。 - 落茶
取适量的铁观音茶,放到茶壶里,茶量可根据个人的口味,约 3\~5 克为宜。 - 冲茶
把煮沸的开水,利用高冲法,提高水壶冲入茶壶里,使茶叶翻动。然后迅速倒掉茶水,再用同样的方法倒水冲泡。 - 刮沫
用壶盖轻轻刮去漂浮在茶壶上的白泡、茶末等,使其清新、洁净。 - 出汤
闷泡大约15秒,就可以把茶水倒入杯里即可品饮。冲泡到中后段时,可根据茶汤滋味适当延长出汤时间,避免久泡,否则容易苦涩。每道沥尽茶汤,才不会影响下一道的茶的正常滋味。
推荐茶器:薄胎白瓷盖瓯、紫砂壶
存储方式:低温、密封、干燥、避光、避异味
信阳毛尖
产地: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
茶类:绿茶
泡法:
- 洁器
在泡信阳毛尖之前,要先用开水浇烫茶具,一是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二来也能去除茶具的异味,还有助挥发茶香。 - 晾水
信阳毛尖多采用1芽1叶制成,茶质细嫩,因此冲泡信阳毛尖,水温不宜过高,水烧开后要让水温晾至80℃左右再泡茶。 - 注水
冲泡信阳毛尖,一般采用中投法来冲泡,先倒入三分之一玻璃杯的开水,然后再置茶。 - 置茶
泡信阳毛尖一般用玻璃杯,每杯置茶量在 3~5 克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决定置茶量。 - 冲泡
冲泡信阳毛尖遵循「高冲水,低斟茶」的原则,往玻璃杯中注水的时候,需高提水壶,让开水自高点下注,使信阳毛尖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充分释放茶叶中的有机物质。茶叶浸润 10~15 秒即可品饮。
推荐茶器:玻璃杯、白色瓷杯。不宜用带盖的杯或壶。
存储方式:冷藏、密封、干燥、避光、避异味
茶叶常识
1、绿茶要放冰箱里
很多平时不太爱喝茶的朋友,自己家里也常备一些绿茶,用来招待客人。很多人发现,自己买的绿茶,放在橱柜里,不到一个月就发黄变质了。其实,绿茶要放冰箱冷藏,这是一个常识,但很多人不知道。如果常温环境下放一两个月,绿茶铁定要变色变味。
2、发酵茶要讲究泡法
绿茶冲泡方法很简单,一般人都会,直接拿玻璃杯加茶叶倒水冲泡,三五分钟后即可饮用。但是发酵茶一般不宜这么泡。有茶友跟我说送她的红茶不好喝,我说你怎么泡的,她说拿个保温杯,抓一把茶叶加开水,闷泡几个小时。这样泡红茶,肯定是不好喝的。乌龙茶、红茶和黑茶,都要采用功夫茶泡法,及时将茶汤分离,避免闷泡。
3、过期的茶不要喝
茶叶跟其他食品一样,都有自己的保质期。除了黑茶和白茶外,其他几种茶,保质期都比较短。绿茶和黄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红茶和乌龙茶的保质期,通常在2\~3年。这几种茶,一般没有越陈越香的概念,通常都是越新鲜越好。过了保质期,茶叶可能发霉变质,最好不要再喝了。
4、醉酒后不宜饮茶
很多人喝完酒后,总喜欢泡一杯浓茶,美其名曰解酒。实质上,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对的,浓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导致酒精中毒。这个常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在生活中却经常犯错误。但这不是小事,一定要为自己的健康着想。
5、喝茶减肥很难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减肥茶存在,但真正的原叶茶,减肥的作用都不明显,大家一定要注意。尽管我们在喝茶后,会感觉肚子饿,以为喝茶燃烧了脂肪,其实只是水喝多了,加快了体内循环和新陈代谢,糖分被分解了,产生了饥饿感。喝茶减肥很难,这一点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知。
6、早晚都不宜喝茶
早上空腹要喝一杯温开水,尽量避免喝茶,尤其是浓茶。我见过有些老人家,一大早起来,啥事不干,先烧开水,泡一杯浓到发苦的酽茶,空腹喝下去。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同理,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浓茶,也是不可取的。养生学家的建议是,睡前一小时,尽量不喝茶,尤其是浓茶。
7、久泡茶不要喝
一杯茶冲泡后,放置时间过长,请尽量不要饮用。因为,有可能落入灰尘和细菌,长时间浸泡,茶汤过浓,喝这样的茶,对身体没好处。尤其是隔夜茶,理论上能喝,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去喝。泡的时间长了,倒掉再泡一杯就好。
8、不宜长期喝浓茶
喝茶时要讲究分寸,浓淡相宜,千万不要一直喝浓茶。茶叶浓度过高,内含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更多,会刺激神经,让人出人精神兴奋状态。尤其是晚上,会引起失眠等症状,不利于养生。
参考资料
- 凤凰单枞怎么泡 凤凰单枞茶的泡法,by 天空之城
- 潮汕凤凰单丛茶十大香型(全),by 小恺觅食记
- 凤凰单丛茶冲泡方法,by 茶风暴
- 铁观音属于什么茶 铁观音有哪些香型 铁观音品鉴,by 妮子的文字
- 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泡信阳毛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by 荆湖酒徒
- 喝茶必须知道的8个茶叶常识,by 茶风暴
免费商用字体合集
本站分享的所有免费商用字体,不排除版权方或字体作者某天又修改了授权许可方式,在实际商用时,建议联系版权方或字体作者再次核实。
在挑选免费商用字体时,建议优先选择「SIL OFL」或者「CC0」协议的字体,因为这类字体的免费商用范围非常大、自由度非常高,所以安全性也非常高。
黑体
思源黑体
简体中文 · 7 字重
相关阅读:思源黑体版本指南 — Linkzero Tsang
阿里巴巴普惠体
简体中文 · 9 字重
阿里妈妈数黑体
简体中文 · 1 字重
HarmonyOS Sans
简体中文 · 6 字重
MiSans
简体中文 · 10 字重
OPlusSans
简体中文 · 5 字重
得意黑 Smiley Sans
简体中文 · 1 字重
宋体
思源宋体
简体中文 · 7 字重
楷体
阿里妈妈东方大楷
简体中文 · 1 字重
隶书
阿里妈妈刀隶体
简体中文 · 1 字重
创意体
钉钉进步体
简体中文 · 1 字重
斗鱼追光体
简体中文 · 1 字重
可变字体
思源黑体
简体中文 · 单轴可变字体
阿里妈妈方圆体
简体中文 · 双轴可变字体
阿里妈妈灵动体
英文 · 四轴可变字体
Sublime Text 4:跨平台轻量级代码编辑器
Sublime Text 4 是一款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文件格式,具有丰富的插件和主题库,可以满足不同开发者的需求。
✨ 特点
- 快速启动和响应速度快
-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文件格式
- 具有丰富的插件和主题库
- 可以自定义快捷键和布局
- 支持多窗口和分屏编辑
-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 Windows、macOS 和 Linux
🛠️ 安装 Package control 组件
Sublime Text 只有安装了 Package control 组件,后期才能安装各种不同的插件
- 打开 Sublime Text 4,按下 Ctrl + Shift + P(Windows/Linux)或 Command + Shift + P(Mac)打开命令面板;
- 在命令面板中输入
Install Package Control
,按下 Enter 键进行安装; - 安装成功之后会有提示。也可以通过菜单栏 Preferences 查看,如果有 Package Control 证明安装成功了。
🛠️ 安装插件
- 在命令面板中输入
Package Control: Install Package
并选择该选项; - 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你要安装的插件,点击它以进行安装。
👀 查看已安装的插件
- 在命令面板中输入
Package Control: List Package
并选择该选项; - 这时会弹出一个新的窗口,里面列出了所有已安装的插件。
🗑️ 卸载插件
- 在命令面板中输入
Package Control: Remove Package
并选择该选项; - 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你要卸载的插件,再次点击它以确认卸载。
👍 主题插件推荐
- LocalizedMenu:多语言插件包,汉化必备。
- ayu:一款漂亮的主题,可以让 Sublime Text 更加美观。
- TrailingSpaces:帮助你找到并删除行末空格,以保持代码的整洁和一致性。
🔗 官网
「Windows 无法安装到这个磁盘,选中的磁盘采用 GPT 分区形式」的解决方法
安装 Windows 系统的过程中,出现「Windows 无法安装到这个磁盘,选中的磁盘采用 GPT 分区形式」的错误提示,这是因为您当前的引导模式是 Legacy BIOS,但系统盘是 GPT 分区形式,那么就会因为系统盘与引导模式不匹配而出现这个问题。
❗ MBR 和 GPT 区别
MBR (Master Boot Record) |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
---|---|
旧分区样式 | 新分区样式 |
支持 ≤2TB 硬盘 | 支持 ≤9.4ZB 硬盘 |
数据和引导记录存储在一起 | 数据和引导记录是分开存储 |
≤4 个主分区 | 理论上支持创建无数个主分区 |
Legacy BIOS 引导 | UEFI 引导 |
支持安装所有的 Windows 操作系统 | 仅支持安装 64 位操作系统 |
💡 解决方法一
- 借助 diskpart 将 GPT 转换为 MBR
- 按 Shift + F10 调出 diskpart 命令提示符;
- 输入
diskpart
调出磁盘管理工具; - 输入
list disk
列出所有盘符; - 输入
select disk #
(# 替代为实际磁盘编号,比如 1)来选择你想转换为 MBR 的 GPT 磁盘; - 输入
clean
格式化硬盘; - 输入
convert mbr
转换硬盘引导方式为 MBR; - 输入
exit
退出 diskpart,之后即可正常安装系统了。
💡 解决方法二
将引导模式更改为 UEFI 模式
- 重启计算机,进入 BIOS;
- 切换到 Boot 选项卡之下;
- 在 UEFI/BIOS Boot Mode 选项中选择 UEFI;
- 保存当前更改并退出 BIOS,之后即可正常安装系统了。
告别 2022
- 2 月:过年回到公司,发现小慈怀孕了。
- 4 月:公司迎来两条新生命,小天升级当老爸。
- 6 月:公司老员工走完,离开母公司独立出来,是时候开启新征程。
- 6 月:结束了 7 年的长跑,我终于结婚了。
- 7 月:小天离家感染猫瘟回来,导致小黑病逝。
- 10 月:我搬家了,新的家出行比之前差了些,但住的比原来精致了些。
- 11 月:和爱人回老家摆婚宴,虽是过程几经波折,还是挺开心的。
- 12 月:小天第 N 次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 12 月:疫情解封了,短暂的冷清换来烟火气回升。
- 12 月:终于把自己的烂摊子网站功能完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 2022 年就离我们远去了。这一年虽是挣得不多,但也完成了自己大学时期定下的一个小目标。
写作规范:中英混排与标点符号的用法
多空一格
中文与英文之间增加空格
❌ 通过Google搜索引擎,你可以更快地找到想要的信息。
✔️ 通过 Google 搜索引擎,你可以更快地找到想要的信息。
📝 「豆瓣FM」等专有产品名词,按照官方所定义的格式书写。
中文与数字之间增加空格
❌ 2023年2月4日,「积蒴一掷」发出第1篇文章。
✔️ 2023 年 2 月 4 日,「积蒴一掷」发出第 1 篇文章。
中文与链接之间增加空格
❌ 「积蒴一掷」的博客于 2023 年 1 月 30 日正式建立。
✔️ 「积蒴一掷」的 博客 于 2023 年 1 月 30 日正式建立。
数字与单位之间增加空格
❌ iPhone XS 显示屏的像素密度是 458ppi,最大亮度(标准)是 625cd/m²。
✔️ iPhone XS 显示屏的像素密度是 458 ppi,最大亮度(标准)是 625 cd/m²。
不必空格
货币符号与数字之间不必空格
货币应为阿拉伯数字,并在数字前写出货币符号,或在数字后写出货币中文名称。
✔️ 一碗原味猪肉汤饭只要 ¥10。
❌ 一碗原味猪肉汤饭只要 ¥ 10。
英文的货币名称,建议参考国际标准 ISO 4217。
百分号与数字之间不必空格
百分号(%)不是单位,因此应该紧挨在数字后面。
✔️ 去年营业额增长 5%
❌ 去年营业额增长 5 %
倍数与单位之间不必空格
✔️ 2x、3n
❌ 2 x、3 n
数值
数字
阿拉伯数字一律使用半角形式,不得使用全角形式。
❌ 这件商品的价格是1000元。
✔️ 这件商品的价格是 1000 元。
千分号
数值为千位以上,应添加千分号(,),占一个半角字符的位置。。
✔️ 一台 16 英寸 MacBook Pro 官方售价为 ¥27,499。
对于 4 位的数值,千分号是选用的,比如 1000 和 1,000 都可以接受。对于 4 位以上的数值,应添加千分号。
运算符
❌ 20±2%、p<0.01、1+1=2
✔️ 20 ± 2%、p < 0.01、1 + 1 = 2
数值范围
表示数值范围时,用波浪线(~)连接,保留两端的单位。
✔️ 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 1000 公斤至 1500 公斤。
⚠️ 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 1000 公斤 ~ 1500 公斤。(全角浪纹号)
❌ 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 1000 ~ 1500 公斤。(半角波浪号)
✔️ 此事件有 5% 至 10% 的可能性发生。
❌ 此事件有 5至10% 的可能性发生。
✔️ 56 mm ± 2 mm、(56 ± 2)mm、(56 ± 1)%
⚠️ 10 × 15 × 20 mm(特例)
⚠️ 10 mm × 15 mm × 20 mm(过于冗余?存疑)
标点符号
中文符号
1、中文语句的标点符号,均应该采取全角符号,这样可以与全角文字保持视觉的一致。
2、如果整句为英文,则该句使用英文/半角标点。
3、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得出现在一行之首。
4、点号(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不得出现在标题的末尾,而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感叹号、问号)可以。
句号
1、中文语句的结尾处应该用全角句号(。)。
2、句子末尾用括号加注时,句号应在括号之外。
❌ 关于文件的输出,请参照第 1.3 节(见第 26 页。)
✔️ 关于文件的输出,请参照第 1.3 节(见第 26 页)。
逗号
1、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2、注意避免「一逗到底」,即整个段落除了结尾,全部停顿都使用逗号。
顿号
1、中文句子内部的并列词,应该用全角顿号(、)分隔,而不用逗号,即使并列词是英语也是如此。
❌ 我最欣赏的科技公司有 Google,Apple,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
✔️ 我最欣赏的科技公司有 Google、Apple、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
2、中文句子内部的并列词,最后一项内容前尽量使用「及」、「以及」、「和」来连接,使句子读起来更加连贯。
❌ 我最欣赏的科技公司有 Google、Apple、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
✔️ 我最欣赏的科技公司有 Google、Apple、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
✔️ 我最欣赏的科技公司有 Google、Apple、字节跳动,以及阿里巴巴等。
3、英文句子中不存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使用半角逗号(,)分隔。
❌ Microsoft Office includes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 and other components.
✔️ ️️Microsoft Office includes Word, Excel, PowerPoint, Outlook and other components.
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引号
1、使用直角引号(「」)代替蝌蚪引号(“”),理由如下:
“蝌蚪”引号在数字世界容易渲染出错,是半角还是全角?是英文还是中文,飘忽不定。
直角引号与方块字(汉字)更契合,但并未不是国标和主流排版届的共识。
克制使用引号,避免句子被切得太碎。
❌ 如何输入“直角引号”?
✔️ 如何输入「直角引号」?
2、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用二级引号(『』)。
✔️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 『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
1、补充说明时,使用全角圆括号(()),括号前后不加空格。
✔️ 请确认所有的连接(电缆和接插件)均安装牢固。
2、中文夹用英文注释,用中文全角圆括号标示注释。
❌ The Beatles(1968)有一首歌,题为《除了我和我的猴子人人都想捂藏一点东西》(Everybody's Got Something to Hide except Me and My Monkey),这首歌后来音乐家称之为《猴子》。
✔️ The Beatles(1968)有一首歌,题为《除了我和我的猴子人人都想捂藏一点东西》(Everybody's Got Something to Hide except Me and My Monkey),这首歌后来音乐家称之为《猴子》。
冒号
1、全角冒号(:)常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引出解释和说明。
✔️ 请确认以下几项内容:时间、地点、活动名称和来宾数量。
2、表示时间时,应使用半角冒号(:)。
❌ 早上 8:5(未补零)
❌ 早上 8:05(全角冒号)
✔️ 早上 8:05(半角冒号)
省略号
1、中文省略号(⋯⋯)表示语句未完、或者语气的不连续。
2、中文省略号占两个汉字空间、包含六个省略点,不要使用。。。或...等非标准形式。
3、中文省略号不应与「等」这个词一起使用。
❌ 我们为会餐准备了香蕉、苹果、梨…等各色水果。
✔️ 我们为会餐准备了各色水果,有香蕉、苹果、梨⋯⋯
✔️ 我们为会餐准备了香蕉、苹果、梨等各色水果。
4、英文句子中省略号使用半角逗号(…)分隔。
❌ Juan thought and thought…and then thought some more.(省略号前后没有空格)
❌ Juan thought and thought ... and then thought some more.(三个英文句号代替省略号)
✔️ Juan thought and thought … and then thought some more. (省略号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感叹号
1、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用感叹号(!)。平和地表达,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
2、不得多个感叹号连用,比如!!和!!!。
❌ 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尽量避免使用感叹号!!!
✔️ 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尽量避免使用感叹号!
3、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感叹号。
✔️ 这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破折号
1、破折号(——)一般用于做进一步解释,占两个全角字符的位置。
❌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些问题。
✔️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些问题。
连接号
1、连接号用于连接两个类似的词。
2、以下场合应该使用直线连接号(-),占一个半角字符的位置。
a) 化学的名称
✔️ 氧化-还原反应
b) 复合名词
✔️ 吐鲁番-哈密盆地
c) 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 安格鲁-撒克逊人
3、数值范围(例如日期、时间或数字)应该使用波浪连接号(~)或一字号(—),占一个全角字符的位置。波浪连接号前后两个值建议都加上单位。
✔️ 2009 年~2011 年
4、推荐使用「至」或者「到」代替连接号(~)
✔️ 亩产 1000 公斤至 1500 公斤
书名号
1、使用书名号(《》)用来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
2、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关于提请审议<棉花收购的通知>的报告》
✔️《关于提请审议〈棉花收购的通知〉的报告》
3、英文中没有书名号 ,用斜体(Italic,意大利体)表示书名。
❌ The title of Stephen R. Covey’s book is《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The title of Stephen R. Covey’s book is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分隔号
分隔号(/)是用来标示诗行、节拍、层级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占一个半角字符的位置,左右两边不加空格。
其他符号
摄氏度
通常情况最好用「°C」,即度数符号(°)然后加上英文大写字母(C)。而非用兼容的全形字元「℃」。
❌ 科学家通过分析卫星数据发现地球的最低温出现在南极东部高原,达到零下 100℃。
✔️ 科学家通过分析卫星数据发现地球的最低温出现在南极东部高原,达到零下 100 °C。
版权标识
版权标识(©)系英文 Copyright 的简写,标注在作品上,代表版权声明。
✔️ © 2023 积蒴一掷
其他规范
首行顶格
段落首行缩进 2 个字符是纸媒时代的旧习,文章的排版像狗啃了一样。在数字时代(特别是在移动端),首行定格显得更加美观且便于阅读。
少用斜体
西文中有两种形状倾斜的字体:Oblique type 和 Italic type,倾斜后字形也发生的变化的是「意大利体」(Italic Type),而单纯将原字体向右倾斜而没有形变的称为伪斜体(Oblique type)。中文(汉字)的斜体实际上都是单纯将字面从正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的“伪斜体”。传统排版中,汉字一般不使用斜体。电脑的普及给字体变形带来了极大方便,才将西文这一习惯延伸到中文。by 维基百科
少用下划线
下划线是打字机时代的产物。在当代,它作为 超链接(URL) 的标识,不作为强调。
引用规范
1、引用第三方内容时,应注明出处。
✔️ One man's constant is another man's variable. — Alan Perlis
2、如果是全篇转载,请在全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出处,并链接至原文。
✔️ 本文转载自 「安卓果酱」的写作规范。
3、若文章为部分编译,则需在文末注明作者和出处。
✔️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 Apple。
✔️ 本文部分观点来自「小道消息」的微博。
4、如果格式不允许超链接,请以文本方式直接给出原文链接。如果原文链接太长影响美观,可以使用短链接服务。
✔️ 本文转载自 WikiQuote:http://bit.ly/UlHIdN
5、使用外部图片时,必须在图片下方或文末标明来源。
✔️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Wikipedia
项目列表
1、短句句末不加标点
❌早上吃鸡蛋和水果。中午吃蔬菜沙拉和鱼。晚上吃番薯和一小碗饭。睡前喝一瓶纯牛奶。
✔️早上吃鸡蛋和水果中午吃蔬菜沙拉和鱼晚上吃番薯和一小碗饭睡前喝一瓶纯牛奶
2、长句句末加标点
✔️人生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生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电话号码
用 3-4-4 的格式,方便记忆和拨号。
❌ 15610241024
✔️ 156 1024 1024
参考资料
- 文案风格指南:中英混排和标点符号的用法,by 庭说
- 中文技术文档的写作规范,by 阮一峰
- GB/T 15835—2011 标点符号用法
-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 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标点符号用法(草案)
相关阅读
- 中文技术文档写作风格指南,by yikeke
- 孔雀计划:中文字体排印的思路,by The Type
- 设计师与标点符号,by oooooohmygosh
- 几件小事,快速拯救你的排版,by oooooohmygosh
- 为什么文件名要小写?,by 阮一峰
- The Punctuation Guide(美式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 英文标点要如何排版?,by 壹坊AWORKZON
家中有两个金菠萝
正式介绍下:
哥哥叫可乐,毛色比较深,我和爱人称呼为「黑渐层」。e 猫一只,黏人又话痨,爱好是挠门,无论打还是骂,怎么教育都不改,活脱脱一个犟种猫。

弟弟叫雪碧,短毛银渐层,和哥哥是同一胎出生,一个老二一个老五。傻白甜(装的)一个,人前 i 猫,文静优雅,公子气质,不吵不闹;人后陪它哥上蹿下跳,四处跑酷。 哥哥不在的时候就黏人,哥哥在就走高冷路线。

亲生父是一只长毛银渐层,亲生母是一只短毛金渐层。为什么会产生「黑渐层」?

2024 年 2 月 1 日出生,3 月 17 日迎接入住。到家当天两个菠萝的性格表现已经很明显了,可乐开始四处巡逻,雪碧则躲在书包里,久久不敢出来。
这是我和爱人第一次养猫,本来是打算养一只,担心出门没人另一只孤独,所以这对兄弟是结伴一起过来的。为什么标题称为「金菠萝」呢?嘿嘿~搜下粤语就知道。












果然和人一样,e 猫的照片就是比 i 猫要多,真不是我大小心眼,雪碧不怎么配合拍照,可乐就比较大方啦 。这些是它们小时候的照片,不是现在的模样,如今都已一岁大了,肥头大耳的,等照片整理好再发。
找到植物光照需求的 PPFD 和 DLI
植物名称 | 属名 | PPFD(µmol/m²/s) | DLI(mol/m²/d) |
---|
未找到匹配植物
数据来源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Lux 与 PPFD 换算
转换公式
- Lux 转 PPFD:PPFD = Lux × 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Lux = PPFD × 转换系数
典型转换系数
光源 | Lux 转 PPFD 转换系数 | PPFD 转 Lux 转换系数 |
---|---|---|
色温 6500 K 的自然光 | 0.0230 | 43 |
色温 65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2 | 58 |
色温 4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78 | 56 |
色温 3000 K 的高显色 LED 灯 | 0.0190 | 52 |
色温 6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34 | 74 |
色温 3500 K 的低显色 LED 灯 | 0.0160 | 62 |
色温 2000 K 的高压钠灯 | 0.0130 | 77 |
色温 3000 K 的卤素灯 | 0.0346 | 28 |
色温 3000 K 的陶瓷金属卤素灯 | 0.0182 | 55 |
色温 5000 K 的荧光节能灯 | 0.0135 | 74 |
单色红光 LED 灯 650 nm | 0.0769 | 13 |
单色蓝光 LED 灯 450 nm | 0.1156 | 9 |
紫光 LED 灯 450 + 650 nm | 0.0887 | 11 |
RBW 灯 450 + 650 nm + 3500 K (红、蓝、白一比一搭配的 LED 灯) | 0.0257 | 39 |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DLI/PPF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说明
- 横轴:光照时长(小时)
- 纵轴:光照强度(PPFD),单位 μmol/m²/s
- 表格数据:光合有效辐射日累积量(DLI),单位 mol/m²/d
- 绿色:同时满足输入的 PPFD 和 DLI 范围
- 红色:超出任意一个设定范围
相关工具
相关文章
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猫肥家润,开工大吉🧧🧨
新年到,可乐携雪碧来拜年,愿您财猫双全,喵事顺利~

园艺笔记 08:病虫害
本文包含一些关于植物病害和昆虫的图片,可能会造成视觉不适。请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病害
植物的病害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主要是植物的生长环境不佳而引起的。生长环境问题包括光照过强或过弱,肥料过多或缺乏,水分过多或缺乏,寒害,土壤酸碱度等。
光照
- 喜阴植物:长时间处于较强光照环境时,叶子会打蔫,严重时叶片会被晒伤。
- 喜阳植物:长期处于过弱的光照强度下,枝叶间距会增加,植株高但细弱,出现徒长的现象。
光照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位置来改善,夏季光照强时给植物进行适当的遮荫。
肥料
- 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盐分过高植物根部很难吸收水分,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施肥尽量按照肥料使用说明建议的稀释比例和施肥周期进行,可以避免肥害的发生。
- 肥料缺乏:会引起植物缺素症,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片变化,来判断缺乏哪种元素。
- 缺氮底部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小且薄。
- 缺磷底部叶片颜色暗绿或暗紫,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 缺钾底部叶片边缘和叶尖出现焦枯坏疽。
- 缺镁底部叶片叶脉间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铁新长出叶片的叶脉间会变黄,叶脉仍是绿色的。
- 缺钙新长出的叶片会扭曲变形,严重时顶芽会坏死。
植物缺素症状有时候并非缺乏某一元素造成的,可将叶片表现作为判断的参考。一旦判定可补充相应元素,最好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用于日常的追肥可以预防缺素症的发生。
水分
- 水分过多:浇水频繁往往会造成土壤中根部长期浸水,会造成烂根。烂根的植物由于无法吸收水分,会枯萎死亡。
- 水分缺乏:会导致植物暂时的萎蔫,如果能及时补水,植物便可恢复正常。
寒害
因为气温降低导致植物枝叶变红,最后枯萎死亡。气温较低时需将植物移至室内,地栽植物适当增加覆盖物,加强保温。
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需求不同,它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有的喜酸性土壤,有的则适合碱性或中性土壤。
- 土壤过酸:
- 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小叶和畸形叶等症状。
- 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铝、锰的溶解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中毒。
- 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 土壤过碱:
- 植物可能会出现缺铁性黄化,因为碱性土壤中铁的溶解度降低,植物难以吸收。
- 土壤结构变差,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
- 一些病原菌在碱性条件下更活跃,增加了植物病害的风险。
侵染性病害
主要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常见的侵染性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枝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
侵染性病害大都因为潮湿的环境造成的,所以营造一个通风干燥的环境,能避免大部分病害的发生。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色。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叶片枯死。



锈病(Rust)
叶片、茎和果实上出现黄色或棕色的小斑点,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斑点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落叶。



灰霉病(Botrytis Blight)
叶片、花朵和果实上出现灰色霉层,病斑呈水渍状,边缘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腐烂。




煤污病(Sooty Mold)
叶片、枝干和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或灰色的煤烟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受阻。


叶斑病(Leaf Spot)
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颜色为褐色或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多肉黑腐病(Succulent Black Rot)
植株的茎、叶或根部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迅速扩大并伴随着组织软化和腐烂,病情严重时,受感染的部位会完全变黑、干枯,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目前无药可救,早期可切除受感染的部分,并对植物土壤花盆进行消毒处理。


炭疽病(Anthrax)
叶片主要表现为初期为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褪成褐色,有同心轮斑纹,患处会出现细小黑色斑点。



枝枯病(Dieback)
枝干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导致枝干干枯、死亡。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根腐病(Root Rot)
植物根部会由白色变为褐色,最终变黑腐烂,并有腐臭味。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植株死亡。


根肿病(Clubroot)
由病原体引起的,主要影响十字花科作物,如大白菜和油菜、甘蓝、萝卜。感染后根腐病的植物的根部组织会异常膨大,形成类似肿瘤的结构。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Control, and Prevent Clubroot
虫害
虫害会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多,夏季是虫害的高发季节。
软体类
蜗牛、蛞蝓
主要啃食芽、叶、茎。叶片通常有破洞,表面会残留光滑的粘液,通常在夜晚和清晨出没。


食叶类
青虫、毛毛虫
主要啃食叶片。叶片通常有破洞,严重的只剩叶脉,叶片可见粪便,有的品种会把叶片卷起。



甲虫
啃食植物的叶、茎、花、果,不同品种危害部位有差异。叶片会有破洞或半透明破洞。



潜叶类
潜叶蝇、潜叶蛾
俗称“鬼画符”,潜伏在叶片内部啃食叶肉,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白色条纹。
-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
- 危害表现:幼虫在叶片内部潜食,形成弯曲的虫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地下类
蛴螬、蝼蛄
主要危害植物的种子和根部。当植物出现非缺水性萎蔫,生长迟缓,可以通过翻土进行排查判断。


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
- 根结线虫被称为农业上的「瘟疫」,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它的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一年,温度超过 18°C 时孵化。值得注意的是,卵和成虫在超过 54°C 的温度下无法存活。
- 危害表现: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矮小、黄化,严重时植株死亡。


深入了解:How to Identify and Treat root-knot Nematodes
刺吸类
蚜虫
蚜虫繁殖速度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通常喜欢聚集在植物的新芽、嫩叶上吸食汁液。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蚜科 Aphid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卷曲、变形,生长不良。蚜虫排泄的蜜露,不仅会吸引蚂蚁,还可能引发煤污病等,甚至传播植物病毒,加重危害程度。
叶螨(红蜘蛛)
体型微小,繁衍快,喜高温干燥的环境,常隐藏在叶片背面活动及结网,能通过风、雨等自然方式传播。

危害表现:主要以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蚧壳虫(介壳虫)
蚧壳虫是「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繁殖快,危害大,抗药性强。






感谢 INSECTA INTEGRATION 授权使用图片,图片来源:蚧科 Coccidae – IISDW 。
危害表现:常附着在植物枝干、果实和叶片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其分泌物还可能诱发煤污病。
多数蚧壳虫成虫因体外有蜡质保护层包裹,有较强的耐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孵化期到若虫期,这时介壳尚未形成或增厚,对药物较为敏感。
蕈蚊(小黑飞)
体型微小,常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滋生。


危害表现:成虫通常不取食,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较小,但会在土壤中产卵,幼虫啃食植物根系,影响植物根系生长。此外,还能传播真菌,可能导致植物感染病害。
粉虱
粉虱通常群集于植物叶片的反面。一只雌性粉虱在一年内可以繁殖 9 到 10 代,并习惯在叶片背面产卵。随着温度上升,它们的产卵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但高于 40°C 时成虫会死亡。


危害表现: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叶片褪色卷曲和枯萎。同时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
锉吸类
蓟马
蓟马体型微小,喜高温干燥,经常昼伏夜出(傍晚和夜间打药效果更佳),成虫擅长到处飞,多在植物的花朵、嫩叶等部位活动。


危害表现:锉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形、卷曲,花朵畸形,果实有疤痕,影响观赏价值和植物生长。
在迁飞的过程中,顺带传播病毒病。



无害化防治
预防手段
- 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前家居环境的植物。购买新植物时,务必仔细检查,确保无病虫害。
- 良好的通风与间距:保持园艺环境的通风,合理安排植物间距,避免过度密集。适时修剪枝叶,提高植株间的透气性。
- 保持叶片干燥:尽量避免植物叶片长时间积水,减少病菌滋生。
- 粘虫板诱杀:利用昆虫的趋黄性,在植物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不仅能捕杀会飞、会跳的害虫,还能为我们判断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提供直观的参考。
- 日常观察:平时要多观察植物的变化,越早发现治疗的成功率就越高。
- 不乱投食:使用干净、卫生的土壤种植植物,避免使用未发酵腐熟或未经处理的土壤。同时,谨慎使用自制肥料和浇花水。
- 及时处理病残体:及时清除植物上的病残部分,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 土壤表层防护:在植物盆栽的土壤表面均匀撒上一层细沙,可以有效阻碍一些害虫在土壤中产卵,减少土壤中虫害的发生。
- 使用菌剂:可以施用一些有益微生物菌剂,如 EM 菌、放线菌等,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注意使用菌剂时,切勿与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菌剂效果。
发现处理方式
- 隔离措施:立即将出现病虫害的植物移至隔离区,避免病菌或害虫扩散至其他健康植物。
- 害虫处理:
- 大型害虫:戴手套手动捕捉,或使用镊子、针尖、牙签轻轻消灭。
- 小型害虫:使用软毛刷轻轻刷除,或用清水冲洗叶片正反面、花盆及周围区域,确保彻底清除。
- 飞行害虫:使用电蚊拍、紫外线诱蚊灯或粘虫板捕捉飞行中的害虫,避免直接接触植物。
- 枝叶修剪:
- 修剪受病虫害影响的严重枝叶,并确保将其妥善包装后丢弃,避免病虫害传播。
- 修剪工具在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交叉感染。
- 肥料管理:在植物患病期间,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以免加速病虫害发展。
- 严重病虫害处理:
- 对于病虫害极其严重且难以治愈的植物,应果断舍弃,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 使用过的盆土需经过高温消毒或长时间暴晒处理,确保安全后再用于种植其他植物。
药物防治
在购买农药时应该选择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的正规产品。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有保障,如国光、先正达、巴斯夫、拜耳
杀菌剂
侵染性病害一般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杀虫剂
灭杀方式
- 触杀剂:通过直接接触害虫的身体表面来杀死它们,不需要害虫摄入。在使用时,要保证害虫在药剂有效期内能够接触到杀虫剂。
- 胃毒剂:害虫摄入后,通过破坏其消化系统来达到杀虫目的。
- 内吸剂:能被植物吸收进入体内,当害虫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时,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内吸性杀虫剂可以通过灌根或喷洒叶面的方式施用,关键是要确保植物能够吸收到药剂。
- 熏蒸剂:会挥发成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害虫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后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杀虫剂通常用于对付那些难以捕捉的会飞会跳的害虫。
常用的杀虫剂
杀虫剂名称 | 主要灭杀对象 | 灭杀方式 |
---|---|---|
阿维菌素 | 青虫、毛毛虫、甲虫等食叶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四聚乙醛 | 蜗牛、蛞蝓等软体类害虫 | 胃毒、触杀 |
辛硫磷 | 蛴螬、蝼蛄等地下类害虫 | 触杀、胃毒 |
吡虫啉 | 蚜虫、蓟马、粉虱、叶蝉等 | 内吸、触杀、胃毒 |
噻嗪酮 | 蚧壳虫 | 触杀、胃毒 |
灭蝇胺 | 潜叶蝇 | 内吸、触杀、胃毒 |
阿维菌素+乙螨唑 | 红蜘蛛 | 触杀、胃毒 |
不同剂型农药比较
药剂类型 | 配方 | 优点 | 缺点 | 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
---|---|---|---|---|
乳油 | 原药 + 溶剂 + 乳化剂 | 粘附性好、展布性好、渗透性强、残效期长 | 难以分解、容易残留 | 适用于杀虫剂,避免用于幼苗、生长周期短的蔬菜,高温(超过 35°C)环境下慎用 |
水剂 | 原药 + 水 | 使用方便、成本低 | 持效性差、易受雨水冲刷 | 雨季不宜使用,适用于快速施药的场合 |
可湿性粉剂 | 原药 + 填料 | 现配现用、粘附性好 | 部分质量较差,易吸潮结块堵喷头 | 杀虫效果好,不宜用于无人机喷洒,开封后的小包装应尽快用完 |
悬浮剂 | 原药 + 悬浮助剂 | 布洒均匀、粘附性好、易于储存 | 价格较高,药剂微粒可能对操作者健康产生影响 | 适用于大范围喷施,避免在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 |
颗粒剂 | 原药 + 填充剂 + 粘合剂(有时需要) | 使用安全、,持效长,适于大规模撒布 | 效果较慢,多雨时效果减,用于地下害虫、土壤处理 | 适用于地下害虫防治,撒布要均匀,深入土壤,避免作物接触 |
用药注意事项
- 合理选择:根据防治对象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若家中有宠物或儿童,建议使用颗粒型农药(如噻呋酰胺杀菌剂,俗称小粉药;呋虫胺杀虫剂,俗称小白药),并将其埋入土壤,以防误食。
- 正确使用: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喷洒农药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顺风喷洒,确保植物、花盆及土壤均匀覆盖。喷施完毕及时洗手,清洗喷施工具。不建议在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使用农药。
- 用药时机:避免在雨天或强风天气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流失。最佳施药时间通常是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减少农药的挥发和光解,提高药效。
-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 安全间隔期:对于蔬菜、水果等可食用植物,尽量避免用药。如需用药务必在收获前 2~3 周停止用药。确保药剂使用后到农产品收获的时间间隔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农产品安全。
农药混配注意事项
- 混配原则:混配农药时,应遵循「先水后药」、「先乳油后水剂」的原则,以避免药剂相互反应。
- 浓度控制:混配后总浓度不应超过各单剂推荐浓度的总和,以防止药害。
- 酸碱反应:避免将酸性和碱性农药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 反应辨别:混合后若出现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或异味,均为化学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 安全测试:在大量使用前,应先进行小规模的混配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全面施用。
参考资料
- 植物病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植物虫害的防治 ——《新手园艺手册》手绘版,by 锦雀植物美学
- 新手养花之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杀菌杀虫药,by 阳台Dang楠瓜先生
- 红蜘蛛、蓟马…常见的植物虫害汇总,收藏啦,by 大宁子的家
- 蓝板比黄板更能粘蓟马?什么烂谣言!,by 漆黑之奥丁
- 园艺打药之后下雨是否要重喷?只要记住这2点就可以判断!,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植物杀菌杀虫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有大区别!没用对很容易出问题。,by 老椰子的硬核植物学
- 海妈园艺课堂 | 超级花园植物用药干货!打药没有效果?药品安全性?统统解答给你,by 海蒂的花园
园艺笔记 05:水汽压亏缺
什么是水汽压亏缺?
- 定义
- 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是指在当前温度下,空气中还能容纳多少水汽的指标,即饱和水汽压(SVP)与实际水汽压(AVP)的差值(VPD = SVP - AVP)。
- 影响因素
- 温度:温度升高,SVP 增加;温度降低,SVP 减小。例如,早晨温度降低时,空气容纳水汽能力下降,水汽凝结成露水。
- 湿度:湿度与水汽压相关,湿度变化会影响 VPD 值。
VPD 的计算方法
空气 VPD 计算
- 先计算 SVP
- SVP = 0.61078 × e^(T ÷ (T +237.3) × 17.2694)
- T 为摄氏度
- e 是一个指数函数,约等于 2.71828。
- SVP = 0.61078 × e^(T ÷ (T +237.3) × 17.2694)
- 再计算 VPD
- VPD = SVP × (1 - RH ÷ 100)
叶片 VPD 计算
- 先计算空气 SVP(ASVP)
- 公式同空气 VPD 的 SVP 计算。
- 再计算叶片 SVP(LSVP)
- 与 ASVP 的公式相同,但使用叶片温度(通常比空气温度低 1 – 3 °C 或 2 – 5 °F,建议直接用红外温度计测量叶片温度)计算。
- 最后计算叶片 VPD
- Leaf VPD = LSVP × (ASVP × RH ÷ 100)
虽然「叶片 VPD」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空气 VPD」作为参考就足够了,因为它测量起来更为简便,并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总体状况。
VPD 如何影响植物?

- 气孔开合:当空气比较干燥(VPD 增大)时,植物为了减少水分流失,会自动缩小气孔或关闭。
- 二氧化碳吸收:植物通过气孔来呼吸二氧化碳。当气孔缩小一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减弱。
- 蒸腾作用:当空气干燥(VPD 增大)时,植物的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得更快,这就像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出汗更多一样。
- 根部的营养摄入:蒸腾作用的增强,促进了水分从根部向上运输,同时也带动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 植物压力:随着空气越干燥(VPD 增大),植物从叶片到根系的整个系统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这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
不同生长阶段的理想 VPD
幼苗阶段:0.6 – 1 kPa(理想值 0.8 kPa)。此阶段植物根系尚未完全形成,需保持较高的湿度环境,以避免对幼苗造成过多压力。

生长阶段:0.8 – 1.2 kPa(理想值 1 kPa)。保持 VPD 在理想范围促进生长,此阶段二氧化碳对植物长大很重要。

开花阶段:1.2 – 1.5 kPa(理想值 1.3 – 1.4 kPa)。在花蕾期,植物生长健壮,但花朵对各种问题都很敏感,接近开花时要降低湿度,减少霉菌风险。

表格生成工具:VPD 动态范围表格生成
VPD 在夜间的情况
大多数植物在夜间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停止光合作用,转而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储存的糖分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夜间 VPD 虽不如白天重要,但仍应尽量保持与白天接近,避免大幅波动(波动大于 0.4 kPa 可能使产量降低 20%)。
夜间理想 VPD
- 幼苗阶段:0.6 – 1 kPa(理想值 0.8 kPa)。
- 生长阶段:0.8 – 1.2 kPa(理想值 1 kPa)。
- 开花阶段:1 – 1.5 kPa(理想值 1.2 kPa)。
调节 VPD 的方法
- 温度:
- 温度升高,VPD 增加;
- 温度降低,VPD 减少。
- 湿度:
- 湿度增加,VPD 减少;
- 湿度减少,VPD 增加。
- 光照强度:
- 光照强度增加,叶片温度上升,VPD 增加;
- 光照强度降低,叶片温度下降,VPD 减少。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4: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分量,它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吸收以及病虫害的发生。适当的湿度能够为植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成为植物生长的障碍。
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水分供应
湿度可以影响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影响植物的水分供应。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越高,土壤水分蒸发越慢,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但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土壤排水不畅,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烂根。 - 光合作用
湿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叶片气孔的开闭,提高光合效率。当湿度较低时,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生长。 - 呼吸作用
湿度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越高,植物呼吸作用越强。但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植物体内缺氧,影响呼吸作用,进而影响生长。 - 病虫害
湿度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高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容易导致植物病害的发生。同时,湿度还会影响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如潮湿环境有利于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繁殖。湿度大别忘记打药预防高发病害。
不同植物类型对湿度的需求
- 喜湿植物
如热带植物、蕨类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已经适应了高湿度的环境。 - 耐旱植物
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它们在干旱的环境中进化出了保存水分的能力。对于这类植物来说,通常需要较低的湿度,过高的湿度反而可能会导致根部腐烂或其他病害的发生。 - 中生植物
如大多数蔬菜和花卉,湿度需求适中,过多的水分供应或过低的湿度都不利于它们的生长。
四季湿度变化及植物养护
- 春季:春季湿度较高,植物生长旺盛,但需注意通风,防止病虫害。
- 夏季:夏季湿度变化大,需注意及时浇水和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导致植物热害。
- 秋季:秋季湿度逐渐降低,需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帮助植物顺利度过干燥期。
- 冬季:冬季湿度较低,需特别注意加湿,防止植物因干燥而受损。
湿度管理措施
高湿度环境
- 加强通风:使用风扇对着植物吹,促进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 控制浇水:根部浇水,减少叶面喷洒。避免土壤过湿,尤其在阴雨天减少灌溉。
- 使用除湿机:适用于密闭温室,直接降低空气湿度。
- 扩大植株间距:减少植物间湿气积聚,增强通风透光。
- 抬高种植床:防止积水。
- 疏松土壤:添加沙土或有机质,提高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
- 修剪:去除过密枝叶,增强内部通风。
- 清理落叶残花:减少病菌滋生。
- 选择耐湿品种:种植如蕨类、薄荷等适应高湿环境的植物。
低湿度环境
- 使用加湿器:直接有效,适用于温室或室内环境。
- 覆盖保湿材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根区湿润。
- 闷养箱或透明塑料袋:可以形成一个微型温室,提高局部湿度,适合育苗、植物恢复、或对湿度要求较高的植物。但需注意,高湿环境可能促使病虫害滋生,因此不建议长期持续使用。
- 安装湿帘系统:可以有效增加室内湿度,同时还能降低室温,适合较大空间的植物养护。
- 增加浇水频率:避免干旱胁迫。
- 选择耐旱品种:种植多肉植物、仙人掌等适应干燥环境的植物。
加湿器的选择
避免使用喷壶:喷壶喷水的加湿效果有限,仅能提供短暂的局部湿度提升,不适合作为主要的加湿手段。
谨慎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在运作时,会将水珠通过振动喷散至空气中,这一过程中可能携带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从而引发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尤其在密闭环境中,这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使用超声波加湿器时,请务必定期对其进行全面清洁,以确保空气质量。
推荐选择以下类型的加湿器:
- 无雾:避免产生水雾,减少空气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 冷蒸发:通过冷蒸发技术加湿,不产生水珠,更健康。
- 大容量:容量大,减少频繁加水的需要。
- 杀菌功能:确保加湿过程中不会传播细菌和病毒。
- 自动恒定加湿:能够自动调节加湿量,保持恒定的湿度水平。
- 加水方便:方便加水,少点折腾。
- 缺水断电保护:当水用尽时,自动断电,防止干烧损坏。
- 低噪音:运行时噪音低,适合在安静环境中使用。
参考资料
园艺笔记 03:温度
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开花时间以及果实品质。通过理解植物对温度需求,优化生长环境,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和提高产出的必要条件。
植物三基点温度
- 最低温度
植物开始生长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遭受冻害。 - 最适温度
植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但非最稳定条件,易导致植物纤细瘦弱。 - 最高温度
植物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高于此温度,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出现热害。
不同种类、品种的植物以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三基点温度会有所不同。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种植过程中的诸多困扰。
举例说明
以番茄为例,其三基点温度大致如下:
- 最低温度:10 °C。低于这个温度,番茄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 最适温度:20–25 °C。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番茄的生长速度最快,果实产量和品质最佳。
- 最高温度:35 °C。超过这个温度,番茄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可能出现热害。
三个关键温度因素
- 叶温
叶片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温度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叶温通常比气温略高,但受光照强度、风速等因素影响。在气温 38 °C 的夏天,阳光直射下的叶片温度有时可升至近 50 °C,这也是耐热植物不一定耐晒的原因之一。 - 气温
气温直接影响叶温,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此外,气温通过改变环境湿度间接对植物产生影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虫害的发生率往往增加。 - 土温
土壤的温度,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土温的变化比气温缓慢,但其影响更为持久和深远。在高温条件下,应适当减少肥料施用量,以防发生肥害。
室内环境下,气温、叶温和土温相差不大,但在直射阳光下,叶温与气温、土温之间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生理活动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理活性和生长速度的关键。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高,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酶活性降低,生长减缓或停滞。 - 营养吸收
温度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营养吸收,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肥害,需适当减少肥料使用。 - 病虫害
温度和湿度共同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而低温干燥环境则不利于其发展。 - 环境因子
温度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还会引起湿度、风霜雨雪等其他环境因子的变化,从而综合作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 昼夜温差
对于多数植物而言,昼夜温差在 5–10 °C 是正常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而某些植物,如蕙兰,需要较大的夜间温差(超过 10 °C)来促进花蕾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昼夜温差可能会引起植物叶片畸形。 - 果实品质
温度对果实中的糖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 - 观赏价值
温度同样影响花卉的颜色、香气等观赏品质。合理控制温度是提升园艺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手段。
温度管理措施
高温环境
- 降温措施
- 遮荫:使用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材料减少直射阳光。
- 开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 喷淋、水帘降温:适用于大型植物养护区域。
- 保持通风:打开窗户、通风口或电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 水分管理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 控水或断水:对于耐旱植物,如多肉植物和天竺葵,在高温期间减少或停止浇水。
- 土壤管理
- 使用隔热膜或套盆:隔离热量,避免盆土过热。
- 覆盖物:在土壤表面覆盖草垫、树叶等,减少土壤温度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南方多雨地区,使用覆盖物需要谨慎,以免导致土壤过湿和霉菌滋生。
低温环境
- 保温措施
- 搭建保温棚:为植物提供额外的保护。
- 使用加热器:在极端低温时为植物提供热量。
- 合理摆放植物:通过群体保温保湿。
- 光照管理
- 确保充足的日照:在冬季,尽量让植物接受更多的阳光。
- 水分管理
- 减少浇水频率:低温时植物生长缓慢,需水量减少。
- 避免水分结冰:当气温降至接近或低于冰点时,暂停浇水。
参考资料
- 温度
- 植物生长要素:温度篇|1⃣️温度三基点📊
- 选修生物4-4.11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植物对温度的反应
- 【任圃讲科普】温度的增加会让植物的气孔开启还是关闭?
- 养花度夏必看!给花友们的定心丸💊
- 植物度夏保命5法!打破夏季空盆魔咒
- 谨防昼夜温差导致植物畸形叶(附解决方法)
- DK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家居植物实用百科
高中大学时期的一些画
最近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了高中和大学时期画的一些画。看着这些画,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那时候的我,对画画充满了热情,满心憧憬着日后能够投身于绘画行业,然而命运的轨迹却让我从事了设计工作。
如今,我决定把这些画从 QQ 空间搬运到这个博客上。虽说 QQ 空间承载着太多青春的回忆,然而博客却似乎更像是一个能够让这些画得以安静展示的所在之处。























红蜘蛛,我劝你不要太过分

连续喷水都压不住你是吧,看来只能上药了
使用 WordPress 创建自定义链接分享
步骤 1:在主题文件夹下,找到 functions.php
文件,将下方代码复制粘贴进去。
function create_share_links_post_type() {
register_post_type('share_links',
array(
'labels' => array(
'name' => __('链接分享'),
'singular_name' => __('链接'),
'add_new' => __('添加新链接'),
'add_new_item' => __('添加新链接'),
'edit_item' => __('编辑链接'),
'new_item' => __('新链接'),
'view_item' => __('查看链接'),
'search_items' => __('搜索链接'),
'not_found' => __('没有找到链接'),
'not_found_in_trash' => __('在回收站中没有找到链接')
),
'public' => true,
'has_archive' => true,
'supports' => array('title'),
'exclude_from_search' => true,
'publicly_queryable' => true,
'show_ui' => true,
'show_in_menu' => true,
'menu_position' => 5,
'menu_icon' => 'dashicons-admin-links',
)
);
}
add_action('init', 'create_share_links_post_type');
function add_share_links_meta_boxes() {
add_meta_box(
'share_links_meta_box',
'链接地址',
'share_links_meta_box_callback',
'share_links',
'normal',
'high'
);
}
add_action('add_meta_boxes_share_links', 'add_share_links_meta_boxes');
function share_links_meta_box_callback($post) {
wp_nonce_field('save_share_links_data', 'share_links_nonce');
$link_url = get_post_meta($post->ID, 'link_url', true);
?>
<input type="text" id="link_url" name="link_url" value="<?php echo esc_url($link_url); ?>" class="regular-text" />
<?php
}
function save_share_links_data($post_id) {
if (!isset($_POST['share_links_nonce']) || !wp_verify_nonce($_POST['share_links_nonce'], 'save_share_links_data')) {
return;
}
if (defined('DOING_AUTOSAVE') && DOING_AUTOSAVE) {
return;
}
if (!current_user_can('edit_post', $post_id)) {
return;
}
if (isset($_POST['link_url'])) {
update_post_meta($post_id, 'link_url', sanitize_text_field($_POST['link_url']));
}
}
add_action('save_post_share_links', 'save_share_links_data');
function share_links_columns($columns) {
$new_columns = array();
foreach ($columns as$key => $value) {
if ($key == 'date') {
$new_columns['link_url'] = __('链接地址');
}
$new_columns[$key] = $value;
}
return $new_columns;
}
add_filter('manage_share_links_posts_columns', 'share_links_columns');
function share_links_custom_column($column,$post_id) {
switch ($column) {
case 'link_url':
$link_url = get_post_meta($post_id, 'link_url', true);
if (!empty($link_url)) {
echo esc_url($link_url);
} else {
echo __('未设置');
}
break;
}
}
add_action('manage_share_links_posts_custom_column', 'share_links_custom_column', 10, 2);
步骤 2:刷新 WordPress 后台页面,在左侧菜单可看到「链接分享」。
步骤 3:在你的主题文件夹中找到(或创建)一个名为 page-templates
的子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 share-links.php
的新文件。将下面的代码复制并粘贴到 share-links.php
文件中。
<?php /* Template Name: share_links */ ?>
<?php get_header(); ?>
<?php
// 设置每页显示的链接数量
$posts_per_page = 20;
// 设置当前页码
$paged = (get_query_var('paged')) ? get_query_var('paged') : 1;
// 创建一个查询来获取链接
$args = array(
'post_type' => 'share_links',
'posts_per_page' => $posts_per_page,
'paged' => $paged,
);
$share_links_query = new WP_Query($args);
if ($share_links_query->have_posts()) {
while ($share_links_query->have_posts()) {
$share_links_query->the_post();
// 获取链接地址
$link_url = get_post_meta(get_the_ID(), 'link_url', true);
// 输出链接地址
if (!empty($link_url)) {
echo get_the_date();
echo '<a href="' . esc_url($link_url) . '">' . get_the_title() . '</a><br>';
}
}
}
// 分页导航
<div class="pagination">
<?php
echo paginate_links(array(
'total' => $share_links_query->max_num_pages,
'current' => $paged,
));
?>
</div>
<?php
} else {
echo '<p>' . __('没有找到链接。') . '</p>';
}
wp_reset_postdata();
?>
<?php get_footer(); ?>
步骤 4:在 WordPress 后台新建一个页面,引用名为 share_links
的模板即可。
摄影笔记 12:白平衡
色温与白平衡
色温:
- 色温是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光源颜色,用开尔文(K)作为单位来表示。
- K 值越低,色温越暖(颜色越偏向红色光谱);K 值越高,色温越冷(颜色越偏向蓝色光谱)。

白平衡:
- 白平衡是相机中人为控制的设置,用 WB 表示。
- 白平衡的目的是根据环境的色温来校准相机的颜色,以还原现实中物体的本来颜色。
- 在白平衡设置中,与色温相反,K 值越低,色温越冷(颜色越偏蓝);K 值越高,色温越暖(颜色越偏黄)。

白平衡的作用
- 色彩还原:白平衡确保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相机能够正确地还原色彩,使照片中的白色或灰色物体呈现无色偏状态,进而提高其他颜色的还原准确性。
- 营造氛围: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来改变照片的色调,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效果。例如,暖色调可营造温馨、热烈的氛围,而冷色调则带来冷静、清爽的感觉。
如何调节白平衡?
- 自动白平衡(AWB):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以满足拍摄需求。
- 预设白平衡:一般相机内置了多种预设白平衡模式,如日光、阴天、荧光灯、钨丝灯等,适用于不同的拍摄环境。
- 自定义白平衡:当预设白平衡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按照相机说明书自定义白平衡。
- 色温值设置:一些高级相机允许你手动输入色温值来调整白平衡。
- 色彩偏移调整:在自定义白平衡设置中,可以通过色彩偏移来微调画面色彩。例如,如果画面偏紫色,可以朝着红绿色方向调整,利用色彩互补原理来中和紫色。
摄影笔记 11:相机档位

- 全自动曝光模式(Auto):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ISO,并智能识别拍摄场景,自动设置对焦、色调等。适用于初学者和快速拍摄场景。
- 程序曝光模式(P):拍摄者手动设置 ISO, 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适用于快速拍摄场景。
-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A/Av):拍摄者手动设置光圈、ISO,相机自动匹配快门速度。适用于拍摄人像、风景、微距等需要控制景深和背景虚化的场景。
- 快门优先模式(S/Tv):拍摄者手动设置快门速度、ISO,相机自动调整光圈。适用于拍摄运动、高速摄影等需要控制画面凝固或模糊程度的场景。
- 手动曝光模式(M):拍摄者手动设置光圈、快门速度、ISO、对焦、曝光、色调等。适用于对拍摄效果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极暗环境、固定亮度物体、使用闪光灯等。
- 长时间曝光模式(B):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开启;松开快门按钮,快门关闭。这意味着曝光时间完全由拍摄者控制,适用于长时间曝光,如夜景、星轨、光绘等拍摄。
- 特殊场景曝光模式(SCN):由个人设置,使用这个模式的时候相机会根据相机预设的程序进行自动曝光。
参考资料
- 摄影知识 | 学习相机档位P、M、S、A、AUTO、B,by 柚子摄影日记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13课 为什么说“只有M档才专业”是很可笑的,by 宁思潇潇
摄影笔记 10:测光
什么是测光?
指相机对拍摄画面周围的光线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光线明暗来自动设置曝光,拍出相机认为明暗合适的照片。测光模式不同,拍出来的照片明暗也不同。
测光与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无直接关系,也与对焦模式无关。
测光模式的区别

-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这是最常用的测光模式,将画面分为多个区域进行独立测光,然后计算整个画面的平均测光值。它适用于大多数拍摄情况,特别是在光线均匀、没有强烈对比的场景中,如风景摄影、团体大合照。
- 局部测光:这种模式对画面的一小部分区域进行测光,范围比点测光稍大。当被摄主体位于画面的一小部分区域,并且与背景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时,局部测光非常有效。如逆光场景下进行拍摄。
-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种模式类似于局部测光,更加注重画面中央区域的光线,但同时也会考虑周围的光线。它适用于主体位于画面中央的场景,如近景和中景的人像摄影。
- 点测光:这种模式只对画面中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进行测光,通常只占整个画面的 2% 到 4%。它适用于强烈逆光或需要精确控制曝光的场景,如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点测光来确保人脸的正确曝光。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12课 7个要点说明白测光到底怎么回事,by 宁思潇潇
- 摄影知识 | 学习评价、中央重点、局部、点测光,by 柚子摄影日记
摄影笔记 09:对焦
什么是对焦?
对焦,又叫聚焦,指调节被拍摄物体到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使被拍摄物体在感光元件上清晰成像的过程。这个最终清晰的对焦距离会形成一个面,在这个面上所有物体都是清晰的,这个称为焦平面。
对焦模式
- 自动对焦(AF):自动对焦是相机根据被拍摄物体的距离和镜头的焦距,自动调整镜头对焦距离,使画面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自动对焦速度快,准确率高,适合拍摄运动物体和抓拍场景。
- 单次自动对焦(AF-S):当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对焦一次,适合拍摄静态对象。
- 连续自动对焦(AF-C):相机持续调整焦点以保持移动对象的清晰,适用于拍摄移动物体。
- 自动选择自动对焦(AF-A):相机会根据拍摄对象是否运动自动选择 AF-S 或 AF-C。
- 手动对焦(MF):手动对焦是指摄影师通过旋转镜头对焦环,调整镜头与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实现清晰对焦的一种方式。手动对焦适合拍摄静态场景,尤其在光线较暗、自动对焦无法准确合焦的情况下,手动对焦能发挥重要作用。
对焦区域
单点对焦
- 定义:选择一个特定的对焦点进行对焦。
- 类型:
- 中心点对焦:对焦点固定在画面中心。
- 自由点对焦:用户可以在相机提供的对焦点范围内自由选择对焦点。
- 适用场景:需要对焦的物体较小或需要精确对焦时。
扩展对焦
- 定义:在连续对焦(AF-C)模式下,除了主对焦点外,周围的对焦点也会参与对焦,以便在目标离开主对焦点时快速跟上。
- 适用场景:拍摄连续运动的物体,需要精确对焦时。
区域对焦
- 定义:一组对焦点共同参与对焦,哪个点先对上就算成功。
- 不同品牌称呼:
- 佳能和索尼:称为区域对焦。
- 尼康:称为组对焦。
- 特点:
- 佳能和索尼:区域固定,可配合人脸识别。
- 尼康:区域由几个点临时组成,不配合人脸识别。
- 适用场景:需要对焦的物体较大或对对焦精度要求不高但需要快速对焦时。
推荐使用组合
- 静态物体:AF-S(单次对焦)+ 单点自由点对焦。
- 运动物体:AF-C(连续对焦)+ 扩展对焦。
先对焦还是先构图
- 先对焦后构图:快速,但可能出现余弦误差。
- 先构图后对焦:准确,但速度较慢。
对不上焦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 超出对焦范围
- 问题描述:被拍摄物体距离镜头比镜头标注的最近对焦距离更近。
- 应对措施:确保物体位于镜头标示的最近对焦距离之外。
- 对焦区域缺乏对比度
- 问题描述:自动对焦依赖对比度来锁定焦点,纯色或低光照条件下可能无法成功对焦。
- 应对措施:在对焦困难的区域寻找边缘或有纹理的部位进行对焦,或在必要时切换到手动对焦。
- 对焦系统性能限制
- 问题描述:基础线性对焦点可能无法准确对焦平行线条的物体。
- 应对措施:使用相机的十字对焦点,这些对焦点提供更精准的对焦能力。查阅相机说明书了解详细信息。
- 目标物体移动迅速
- 问题描述:快速移动的物体可能导致自动对焦系统跟不上。
- 应对措施:在物体即将经过的位置预先对焦(陷阱对焦),或切换到手动对焦以预测并锁定焦点。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22课 告诉你关于对焦的全部 ,by 宁思潇潇
摄影笔记 08:曝光补偿
什么是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的基础上,人为地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曝光补偿的单位是 EV( Exposure Value,曝光值),每增加或减少 1 EV,相当于曝光量增加或减少一倍。
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以 18% 灰度为标准进行测光,但在实际拍摄场景中,画面中的白色、黑色等极端亮度物体较多时,自动曝光容易出现偏差。此时,通过曝光补偿调整曝光量,可以使画面亮度更符合实际情况。
曝光补偿对照片的影响

- 往「-」方向调节:减少曝光量,照片变暗。
- 往「+」方向调节:增加曝光量,照片变亮。
调节曝光补偿的模式
曝光补偿只能在半自动档下可调节。
可调节的模式:
- 程序自动模式(P 模式)
- 光圈优先模式(A 或 Av 模式)
- 快门优先模式(S 或 Tv 模式)
不可调节的模式:
- 手动模式(M 模式)
- 自动模式(Auto 模式)
摄影笔记 07:互易律
什么是互易律?
互易律是指在特定的光照环境下,为了确保照片的曝光量保持不变,当相机的一个或两个设置(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发生变化时,其余设置必须相应地进行反向调整。具体来说,当光圈、快门速度或感光度中的一个或两个参数调整了 N 档时,为了维持相同的曝光量,其他参数需要按照相反的方向调整 N 档。
曝光量的计算公式
照片的明暗 = 环境光(一般改不了) × 光圈 × 快门 × 感光度
光圈、快门、感光度不管谁调节一档都是明暗变化为 2 倍的关系。
调整示例
光圈缩小 2 档:要保持曝光量不变,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 快门速度减慢 2 档。
- 快门速度减慢 1 档,同时感光度提高 1 档。
- 感光度提高 2 档。
快门速度加快 4 档:要保持曝光量不变,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 光圈开大 4 档。
- 光圈开大 3 档,同时感光度提高 1 档。
- 光圈开大 2 档,同时感光度提高 2 档。
- 光圈开大 1 档,同时感光度提高 3 档。
- 感光度提高 4 档。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14课 互易律是什么?如何影响曝光?,by 宁思潇潇
摄影笔记 06:感光度
什么是感光度?
感光度,又称 ISO 值,是衡量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敏感程度的指标。感光度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越强,所需曝光时间越短;反之,感光度越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越弱,所需曝光时间越长。

感光度的作用
- 调节亮度: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感光度越低,画面越暗。
- 影响画质:感光度越高,噪点越多,画质越粗糙;感光度越低,噪点越少,画质越细腻。
摄影笔记 05:快门
快门是什么?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位于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用于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越短;反之,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越长。

快门速度通常以秒为单位表示,例如 1/100 秒、1/500 秒等。数值越大,快门速度越慢;数值越小,快门速度越快。

快门的作用
- 调节画面亮度:
- 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暗;
- 快门速度越慢,画面越亮。
- 影响运动物体的模糊程度:
- 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物体越清晰;
- 快门速度越慢,运动物体越模糊。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10课 快门是什么?,by 宁思潇潇
摄影笔记 04:景深
什么是焦平面?
对焦点所在的与传感器平行的平面。越靠近焦平面越清晰,越远离焦平面越模糊。
什么是景深?
景深,即焦平面前后的清晰区域。焦平面前面的叫前景深,后面的叫后景深。前景深比后景深要浅(短),前面的容易虚,后面的不容易虚。清晰范围大的称为深景深,小的称为浅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 光圈大小:
- 光圈越大(f 值越小),景深越浅;
- 光圈越小(f 值越大),景深越深。
- 镜头焦距:
-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 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 拍摄距离:
-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 传感器尺寸:
- 传感器尺寸越大,景深越浅;
- 传感器尺寸越小,景深越深。
参考资料
- 4个参数,帮你实现背景虚化,by 宁思潇潇
摄影笔记 03:光圈
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指镜头中可以调节大小的圆形孔径的组件。它位于镜头内部,通过改变孔径大小来控制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光线数量。光圈的大小通常用 f 值表示,例如 f/1.4、f/2.8、f/4 等。数值越小,表示光圈开得越大;数值越大,则表示光圈开得越小。
光圈值计算:光圈值 f/ = 焦距 ÷ 孔径

光圈的主要作用
- 调节画面曝光:
-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画面越亮。
- 光圈越小,画面越暗。
- 控制景深:
-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
-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画面清晰范围更广。
其它辅助作用
- 小光圈的应用:
- 星芒效果:小光圈(如 f/16 或更小)可以产生明显的星芒效果,尤其在拍摄点光源时。
- 检验镜头清洁度:通过小光圈拍摄白墙,可以使得镜头上的污渍在照片中更加明显,有助于检测镜头的清洁度。
- 大光圈的应用:
- 不同形状的光斑:大光圈(如 f/1.8 或 f/2.8)可以创造出不同形状的光斑,尤其在背景中有光源时,为照片增添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 摄影基础理论教程第9课 光圈有6个作用你都知道么,by 宁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