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守望轩

微慕小程序专业版V5.6版更新发布

2025年2月26日 13:56

此次更新需更新后端插件和前端小程序,插件更新后需要禁用再启用一次。
1、完善首页导航的样式。
2、优化微信小店首页(需安装微信小店插件:https://www.minapper.com/shops
3、用户信息里加入绑定微信小店功能(需要在微信小店里添加合作小程序)
4、对于绑定了微信小店的用户,在用户主页显示该用户的微信小店商品。
5、在发布文章和话题页面,增加添加微信小店商品(需要绑定微信小店,需安装微信小店插件)、链接、小程序短链的功能。
6、优化小店订单功能(需安装微信小店插件)。
7、调整发布文章的权限功能:文章的发布可以指定会员等级和免审的等级。
8、加入合作小店和合作小店商品功能。(需安装微信小店插件)
9、文章详情底部操作栏优化重构。
10、完善服务号模板消息。

今日除夕

2025年1月28日 15:23

1、今日除夕,在乡下过年,艳阳高照,合理合法躺平的日子,心安理得享受不内卷的闲暇时光。
2、无论朋友圈,还是科技界,DeepSeek AI 都成了热门话题。我用过几个月的DeepSeek 开放平台的api ,对它的理解不深刻,甚至很肤浅。DeepSeek最近一下子就大火了,按流行的说法就是用500万美元实现了10亿美元的效果。看新闻,就在今天DeepSeek 推出了janus pro 多模态大模型,家里有高配电脑的可以玩起来了。在新闻通稿里,在分析文章里,对DeepSeek不吝溢美之词,堆积着各种我这种低端三流程序员看不懂的AI 术语。看了一上午有关DeepSeek AI 文章,我既高兴,又寂寞。高兴的是终于有咱国产的AI扬眉吐气了,很长脸。寂寞的是,这么高大上的高科技,离我这样三流程序员,还真有点远,我已严重落后了。

3、当我越来越依赖AI的辅助去写程序了,身体上虽然轻松了不少,但内心却有些沉重,AI取代我这样三流程序员的时间点,已经快到了。我退休的年龄已推迟到了63岁,还有12年,被AI淘汰的我,能安心写代码吗?

4、为了排解内心的寂寞,我忍住不打开开发工具,写一会儿小程序的代码,心里想着,写一天算一天了,或许那天写的代码就用不上了。

5、既然你看到了这里,就谢谢你耐心读了以上文字。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祝福你 :新春大吉,事事如意。

上海博物馆

2025年1月2日 18:06


一件件文物,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些文物,仿佛可以穿透历史的云烟,感受那一段段古代历史的繁华与绚烂。

上海博物馆有两个管区,东馆和人民馆,据说人民馆更大,馆藏更丰富,不过很难预约到门票,我只预约到东馆的门票。但东馆区,馆藏也超过我的想象,非常丰富,我花了8个小时,在勉强看完,累得脚酸背痛。东馆里,青铜馆,印章馆,陶瓷馆,货币管,雕塑馆,玉器馆,其中陶瓷馆和货币管是海内外最完整的通史陈列。这些馆看下来,可是说是通过文物阅读了“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再见2024,你好2025

2024年12月31日 22:02

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和往年一样,晚上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过去一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安静地,享受地,看了不少的书,听了不少的书,享受了许许多多美妙的读书时光。

阅读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旅行。

再见,2024年。你好,2025年,我将乐观地拥抱你。

微慕扫码登录的新功能:网站应用微信登录

2024年11月19日 11:12

最近,我们团队最近对微慕登录插件做了一点完善,加入了“网站应用微信登录”的方式,在pc端除了支持扫码登录外,同时还支持快捷登录,当网站应用发起微信登录请求时,如果用户此时已经登录了微信 3.9.11 for Windows及以上版本客户端,且处于非锁定状态,会优先提示用户使用当前微信客户端已登录的账号进行快速登录。快速登录无需扫码,可直接在Windows设备上进行确认。

用户仍可切换其他微信账号或二维码登录。

注意:扫码登录方式,只能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不支持在手机微信端长按登录。

测试链接 : https://blog.minapper.com/wp-login.php?type=webapp

有关微慕登录插件功能详见文章:微慕登录插件

插件的下载地址

https://www.minapper.com/shops/

美食不会辜负人

2024年11月19日 10:52

这两天一直在看陈晓卿先生写的书《吃着吃着就老了》,陈先生是做纪录片的导演,央视上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他的作品,是纪录片的精品,拍中国天南地北很多地方的风味小吃,每一个镜头都展现了食物的精美。看着那些诱人的画面,让人流口水。

陈先生说自己不是美食家,是地道的吃货,了解全国很多地方的美食,甚至对国外很多国家的美食也是如数家珍。特别佩服这样的人,吃了非常的多美食,还专业研究了饮食文化,拍了这么好看的纪录片,写了这么有趣的书,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精彩呀。

在马伯庸的小说《食南之徒》里有这样一句话:" 美食不会骗人,也不会辜负人 "。诚如斯言。用味觉去感受美食,真是生活一大乐事。好吃的食物,让人愉悦,和想一起吃的人一起共同分享,是加倍的愉悦。

这两本书读了以后,给我感受就是,我对食物的了解真正的非常浅薄,是那种非常粗糙的浅薄,我对美食的形容词就局限在一个词:好吃。什么色香味呀,什么工艺呀,什么文化呀,全然不知道如何形容。那些形容食物的美妙词汇,我大部分说不出来。那些描述制作食物过程的手法,赏心悦目。我自己做饭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仔细想过。

无论家常的食物,还是美食,大多时候,在我眼里都是填饱肚子的,匆匆从我的口里进去,然后消失在我的身体里,很少去仔细体会食物进入我的口,我的咽喉,我的胃的后感受。美食没有辜负我,多数时候是我辜负了美食。

不但是食物,生活很多细节,都在身边匆匆而过,而我的眼睛,我的感觉,只是盯在我焦虑和我执着的事上。很少去认真感受此刻。

想想,看这样的书,最大的用处就是把我拉回此刻的世界,让我的眼光回到我身旁。

好看的书,可口的美食,我都不要辜负,要细腻地认真地去感受生活,而不是急急地去奔波。

微慕小程序接入微信小店

2024年11月11日 13:14

2024年8月25日开始,视频号小店全面升级为“微信小店”,升级后的微信小店支持店铺及商品信息在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视频号(直播、短视频)、小程序、搜一搜等多个微信场景内流转,助力商家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需求。如在9月25号后仍未升级,视频号小店新增商品上架功能将会受到影响。

自2024年10月21日起,正式支持商家将微信小商店升级成微信小店。未及时升级的小商店,其相关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起始时间 实物商品 电子兑换券
2024年11月4日 停止新增上架 下架全部商品
2024年11月18日 下架全部商品 /

升级中为企业主体的小商店提供了便捷通道,商家可沿用此前的资质将小商店快速升级至微信小店,具体操作请关注本公告后续更新的指引链接。个人主体的小商店,暂不支持直接升级。

微慕小程序此前是对接小程序基础交易组件(小商店组件版),虽然现在小程序交易组件目前还没有要求升级,不过随着独立版小商店被要求升级到微信小店,因此很可能小程序交易组件最后也需要升级,或者被取消。那么对于小程序来说,接入微信小店就是一个新的选择,而微信小店也提供了接入小程序的组件和api。这样无论对于小程序交易组件还是微信小商店用户来说,转到新的微信小店,就是一个很好的延续。

为了应对这个变化和调整,微慕团队开发了微信小店扩展,用于在微慕小程序里对接微信小店。微信小店扩展主要功能如下:

微信小店主页

这个主页主要是替换和取代原来的微信小商店的主页,微信小店主页目前包括精选展位,商品列表,商品分类等内容,如下图所示:

目前微信小店接入小程序时,跳转商品详情只能通过小程序商品组件,希望后续官方可以提供api的跳转方式,这样就可以定义商品和列表的样式,目前的官方的组件样式还比较单一和简陋。

小店主页同时h5页面的方式,供pc端和移动端浏览,如果是微信打开h5小店主页,可以直接打开微信小店购买商品,如下图所示:

微信小店H5端链接 : https://www.watch-life.net/wechatshoppage/1

在小程序页面精选商品

目前,在微慕小程序的首页和文章详情页,都可以接入精选的商品,如下图所示:

在文章详情里插入商品和店铺主页

此功能可以在文章内部的任意位置插入商品和店铺的主页,如下图所示:

查看微信小店订单

用户可以在小程序里查询到在微信小店里的订单,如下图所示:

微信小店扩展后端管理

微信小店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微信小店插件后端功能管理小店的基本设置,订单,商品等。如下图所示:

在文章里加入微信小店的主页和商品

2024年11月8日 16:29

2024年8月25日,视频号小店全面升级为微信小店,微信小店将进一步简化商家入驻流程,升级品牌认证和店铺命名体系,降低入驻门槛及保证金,并支持店铺及商品信息在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视频号(直播、短视频)、小程序、搜一搜等多个微信场景内流转,助力商家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需求。

具体详见公告:https://support.weixin.qq.com/cgi-bin/mmsupportacctnodeweb-bin/pages/BuacYUG4Fu9v8tdY

微信小程序基础库 从3.5.5 版本开始,支持小程序内嵌微信小店首页和商品的组件。

1、小程序内嵌微信小店首页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component/store-home.html

2、小程序内嵌微信小店商品,展示小店商品,并进行跳转交易。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dev/component/store-product.html

3、版微信小店”接入说明、指引及小程序相关开发接入指南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article/doc/000248620887c0228302bad9463413

使用这两个小程序组件效果如下:

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2024年9月24日 14:28

今天看了罗振宇先生的一个视频,他和他的团队搞的跨年演讲将在年底,做第10次演讲。他的目标做20次,每年一次,我每年都看了,我是得到app的用户,在里面看了不少书,也听了不少书和讲座,这个app对我的帮助还挺大的,获得了不少关于健康的文字,也获得不少让自己成长的启发。

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是: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我喜欢这个主题,在当下,在中国,确实需要太多太多的来自未来的好消息,让每个人都有信心去面对未来。

在视频里,罗先生还透露了关于他身体健康的秘密:早在2021的跨年演讲的前三天,2021年12月28日,他的左耳聋了。听了他说这三年的艰难历程,内心很感慨,做成事,谁都不容易。

希望可以听到关于未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

视频的链接: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isOutside=true&aid=113181313729971&bvid=BV1EyskegEog&cid=25961892550&p=1

出差上海

2024年9月16日 19:09

好久没这么长时间的出差在外了,9月3日来到上海,待了有10多天了,预计还要待段日子。以前多次出差来上海,只停留过2、3天,去外滩和豫园短时间看了看。这些日子,在大上海,每天都忙着工作,没太多的机会去了解和观察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偶尔,晚上的时候,出去跑步,在酒店附近的街区看看。

今天台风“贝碧嘉”在上海登陆,外面一整天狂风暴雨,我是我第一次遇到台风天。

下面照片是酒店附近的一条小河:八尺沟。白天里,很安静,沿河跑步,还挺不错。

上周日,花了一天的时间去上海博物馆看了看。上海博物馆有两个管区,东馆和人民馆,据说人民馆更大,馆藏更丰富,不过很难预约到门票,我只预约到东馆的门票。但东馆区,馆藏也超过我的想象,非常丰富,我花了8个小时,在勉强看完,累得脚酸背痛。东馆里,青铜馆,印章馆,陶瓷馆,货币管,雕塑馆,玉器馆,其中陶瓷馆和货币管是海内外最完整的通史陈列。这些馆看下来,可是说是通过文物阅读了“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不但介绍了文物本身,还介绍文物是如何造出来,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充分展现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某个看着不起眼儿的小物件,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孤品。

可以观摩修复文物的过程,增长了不少见识。

一件件文物,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些文物,仿佛可以穿透历史的云烟,感受那一段段古代历史的繁华与绚烂。

父亲不需要节日(9)

2024年6月16日 20:36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父亲节,记得去年父亲节的时候,我女儿还在中考,而现在她就选课分班,即将开始高中二年级的学习。

昨天周六,我调休补班,上班中,女儿给我打开电话,向我哭诉,她的分班不理想,她觉得自己进了差班,她觉得按她的成绩不应该会分到差班的。我也不知道这个分班的规则是什么,学校没有明确分班的规则,基本算不透明。但从我个人判断,学校的规则应该是相对公平的。当然,这些道理和分析,是无法让女儿接受。听她不满的抱怨,接纳她的情绪,和她一起去接受和面对她觉得不满意的“现实”。

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虽然做了16年多的父亲,但女儿每个问题,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无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我过往的经历,都不足以去解决我女儿的现实而个性化的问题。因为她是独特的,她的问题也是她独有的。甚至,不少的问题,都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慢慢淡化或消失。有时候,做一个父亲也有无力感,除了陪在她的身边,几乎无所作为。

有本书叫《何以为父》,书里观点是:作为父亲,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呢?父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不缺席。

嗯,我要努力不缺席我女儿每个成长阶段,一直坚韧地站在她的身后。

父亲,不需要节日,因为父亲和孩子在一起,每天都是节日。

半百碎语

2024年6月5日 09:45

今天是农历的4月29日,芒种节气,我刚好满50,无论我愿不愿意承认,都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

1.身体的衰老,已经慢慢开始,比如时常要去医院修理下老化的零部件,让身体保持健康,已渐渐成为生活的主要课程之一。每天还能跑5、6公里,跑步坚持了10年,体力不及10年前了,不过也不觉得很费劲。每天跑一跑,让内心安静,让身体愉悦。

2。睡眠还好,躺床上就能睡着,不过比较早醒,再也无法享受到睡懒觉的愉悦了。当然,也不能熬夜了,否则几天都缓不过来。想当年,年轻的时候,通宵写程序、刷剧、玩游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3.略懂“知天命”的含义了。人这一生固然要去奋斗,去拼搏,但人生的起起落落,顺境和逆流,机遇、环境和社会大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家高速发展,为我这样平凡人提供了非常多起点很低的机会,让我能踏上这个时代的节奏,安生立命,走到今天。感谢这个时代。

4. 在这个短视频的时代,通过视频了解这个世界算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当然这个方式也是时间的黑洞,慢慢读书成为了一种比较保守而传统的选择。我觉得到了50岁年纪,应该慢下来,慢慢地看书,慢慢地思考,慢慢地跑步,慢慢地看世界的景物,慢生活,活在此时,不急匆匆地向前赶,是一种比较适宜的选择。

5.50岁只是一个时间点,一个岁月的标记,只要健康不出问题,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做事,去学习。做事,是让自己活得价值感,找到生活的意义,学习,是探索那些自己的未知,找到人生的新乐趣。

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我还不老,充满好奇,依然对这个世界兴趣盎然。

读书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

2024年4月23日 14:44

读书并不是多浓重或庄重的事,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不过是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一种普通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一种平凡的和生活互动的方式,就像打游戏,看视频,去旅游... 喜欢看就多看点,不喜欢可以不看,现在获取信息和知识途径太多了,你可以选择对你来说更高效,更实用的的方式。

读书并不有多神圣,也带不来什么优越感。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比较高效、安静和专注的生活方式。

微慕小程序专业版支持Donut多端框架

2024年4月15日 16:51

微慕团队近期发布了微慕专业版5.0版,加入了对微信官方的多端框架 Donut 的支持。Donut 多端框架是支持使用小程序技术和工具开发移动应用的框架,开发者可以一次编码,分别编译为小程序和 Android 以及 iOS 应用。此框架最重要的特性:支持使用原生语法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和多端应用。 如果已经有开发好的小程序,引入Donut后,可以迅速而简单地构建生成App。

目前使用 Donut 多端框架与工具的开发、编译、调试、预览等基础版功能永久免费;云构建安装包需消耗较多资源,官方提供基础发布与更新所需的免费次数。

微慕专业版加入Donut架构后,通过较小的代码修改,已成功发布Adroid 和 iOS版本,并入选官方推荐案例

1、选择Donut的理由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是微信官方推出的多端框架,对微信小程序原生代码支持最完整,如果已经有了微信小程序产品,做少量的代码修改,就可以适配生成App,且微信小程序的大量API和sdk都可以兼容并应用到App里,目前这个api和sdk还在不断完善更新中,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小程序功能可以延展到App里,为App赋予更多的能力。
API兼容性总览参考文档:https://dev.weixin.qq.com/docs/framework/dev/jsapi/total.html

2、多端框架选型

多端的框架很多,微慕团队尝试过多端框架有finclip,uni-app, Donut

finclip是凡泰极客出品,2021年开始构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从开发工具,到与微信小程序兼容框架,到应用市场,到云服务,技术和商务的支持,对小团队来说,比较友好。微慕团队在2022年时候,曾尝试在微慕开源版引入了finclip小程序框架,经过较小的改动,就生成了finclip版本的App,App的兼容性也比较好,此框架适合从微信小程序转App,转换的过程基本没有门槛。用此框架转换的微慕应用还获得了凡泰极客主办的首届FinClip Hackathon二等奖

uni-app是多端业态里时间最长最成熟的框架。这个框架需要采用vue的原生代码来生成小程序和app,如果原来是用微信原生代码的话,需要通过转换的工具把微信小程序原生代码转换成vue的代码,因此一个产品应用在刚刚创建之初,就考虑将来要支持多端的话,用vue代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uni-app应用,是非常合适的选择。针对微慕开源版,也搞一个版本进行适配,下载链接是:https://ext.dcloud.net.cn/plugin?id=2214

同时,微慕团队基于uni-app全新开发了微慕增强版,完全放弃了原生版本,真正做到一套代码生成多端。

3、关于App上架应用市场

通过微慕专业版App上架应用市场过程来看,个人觉得上架苹果App Store 应用商店要简单些,对相关资质要求低一些,主要涉及隐私或技术细节的问题,而上架国内市场,著作权、备案和各类资质,都要准备比较充分,过程长,比较折腾。关于上架应用市场常见问题,可以参考这个链接:https://dev.weixin.qq.com/docs/framework/faq/publish.html

访问微慕多端小程序和App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微信专业版 增强版微信 增强版百度 增强版字节 增强版QQ
微信专业版 微信增强版 百度增强版 字节增强版 QQ增强版
支付宝增强版 快手增强版 专业版APP(ADROID) 专业版APP(IOS) 增强版APP
支付宝增强版 快手增强版 专业版安卓app 专业版苹果app 增强版app

谢谢你的阅读,谢谢你对微慕小程序的支持。

微慕小程序开源版v4.6.9版本更新说明

2024年4月14日 14:53

时光荏苒,一晃微慕开源版发布就过去7年了。这些年来,微慕团队一直在持续完善和优化开源版,通过更新版本,适应微信小程序框架的调整,让开源版成为wordpress站长适应微信生态的一个有力工具。微慕开源版也将持续优化和完善。

这7年来,微信小程序业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也为小程序赋予了非常多的能力,成为微信里的一个超级应用。各大app都推出了各自的小程序,比如百度,支付宝,抖音,QQ等,不过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微信小程序的是业态里最成熟,发展最好的,真正成为了微信生态圈里不可替代的应用体系。经过7年的发展,我依然相信,微信小程序在微信应用领域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微慕小程序开源版目前最新的版本是V4.6.9版。最新更新的主要功能是:1、列表样式自定义。2、增加“发现”列表。

列表样式定义

在小程序里,列表是一种很常见也是应用最多的信息,对于不同的小程序类型对于列表的需求可能会不一样,微慕小程序以前的版本只支持“左图右文”的样式,不少站长希望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显示列表,就只能进行修改代码。对于不了解小程序编码的站长来说,就没办法了。在支持“列表样式自定义”功能后,不但支持多种样式,还支持用户按自己的阅读习惯来自定义样式。

1、可以在config.js文件里定义默认的列表样式

2、对于小程序用户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列表的样式

增加“发现”列表

以前微慕小程序里的列表主要是按时间顺序显示的,要看更多的内容就需要一页一页地翻,或者去搜索。为了让更多的文章在小程序里曝光出来,增加了一个“发现”的列表页,这个页面的文章主要是打乱顺序随机显示文章,或许某次不经意的打开后,你会看到让你感兴趣的老文章。

谢谢你的阅读,谢谢你对微慕小程序的支持。

12P彗星

2024年3月19日 13:19

昨晚,在跑步的时候,发现天空变晴朗了,一轮弯弯的月亮,挂在头顶。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的诗词歌赋,都用月亮来寄相思。世事沧桑,人生百年,对于亘古至今的月亮来说,都是短短的一瞬间,古人看到的月亮,今人看到的月亮,我的看到的月亮,你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个,它照进了每个寄情月亮的人心里。

站在月亮的的角度看人间,或者再更大的视角,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人间,短暂和渺小,生活里纷纷扰扰,都仿佛那么轻,不足道。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

经过71年长途跋涉,编号为12P/Pons-Brooks的彗星(以下简称12P彗星)重返太阳系,并将于4月21日通过近日点,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该彗星近期已出现在日落后不久的西北方低空。从即日起到4月上旬,感兴趣的公众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一睹它的“真容”。

我看了彗星的照片,挺美的。

这张照片是两位星空摄影师在3月6日拍摄的,下一次要拍摄这个彗星需要71年后了,短短的人生只能够看见它一次。我真的孤陋寡闻,第一次知道有星空摄影师这个职业,想象着这个职业应该令人神往,查了资料发现,那些美丽的星空图,是需要通过无数次枯燥而艰苦的等待后才能拍到,美丽的背后是异常艰辛的付出。

喜欢一部日本动画片《你的名字》,一颗彗星带来浪漫故事,两人彼此遇到并相爱,是不是也和看到彗星一样,是人生的奇迹。

去年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星际信使》讲了从宇宙视角来看人类文明,从作者看来,人类文明出现是这个宇宙的奇迹,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存在,偶然到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程度,据此作者觉得人类文明很可能绝无仅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这个地球活过一次,也是无比幸运的。

仰望星空,让我停下来,静静思考自己,不能只是匆匆行走,也需要停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还有星空,感悟并享受。

幸福u型曲线

2024年3月13日 08:53

今日看经济学家何帆的书《找事》,有一段这样文字,让我思考:

人生的幸福感遵循着一条U形曲线。假设一条时间轴,从离你最近的当下到离你最远的人生终点。越在当下,越容易体会到幸福。越到人生的终点,也越容易体会到幸福。唯独在离你不近不远的那段未来时光,幸福感最低。

......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忽视当下,也不重视长远,我们关心的反而是不远不近的那段时光.

......
越是在不远不近的这段时间,不确定性越大。幸福与掌控感有关,掌控与确定性有关。越是当下,确定性越大;越是长远,不确定性也会越小,因为短期的波动在长时间里都已经被抹平了。唯独在中期,波动最大,不确定性也最大。既不关心当下,也不关心长久,那最终的结果是心里越来越没底,越来越难找到幸福感。

我的内心不安,就和常常过度思虑不远的将来有关,这段话和昨天的一行禅师说的“活在此时此刻”,相互呼应,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解释。

这本书还有不少的观点很有启发,以后会考虑再写一些文字说说对这本书的思考。

The post 幸福u型曲线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活在此刻

2024年3月12日 08:44

今天读一行禅师的书《活在此时此刻》,书不错,这类书要常读,像我这样常常焦虑和迷茫的人,会不由自主陷入自我实现的困境里,忙来忙去就发现不知道初衷是什么了,也不会享受生活,享受此刻。

书里这样写到:

汉字中的“閒(闲)”字,以“门窗”为框,里面是个“月”,寓意只有那些真正悠闲的人,才有时间赏月。而如今,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奢侈的悠闲时刻。虽然口袋里的钱更多了,物质生活也更丰富了,但我们却没有以前快乐了。而之所以如此,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享受彼此的陪伴。

但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让寻常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比如,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从专心饮茶,享受茶味开始。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去喝茶?从经济角度来讲,这样很浪费时间。但这与金钱无关。时间比金钱更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而金钱无法匹敌时间。在一起喝茶的两个小时里,我们挣不到钱,但却可以拥有生活。

The post 活在此刻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守望轩”21年

2023年11月7日 11:36

今天是“守望轩”建站21年的日子,照例,我会留下一点文字,记录这个日子。

2023年又将到年底,总感觉这一年过得格外地快,据说年纪越大,对时间的感知越敏锐,越觉得时间过得快,明年我就50岁了,大概还有10年,我就基本可以退休了。回头看看,仿佛时光匆匆,一晃就到了半百的年龄,成为了一个碌碌无为、普普通通的老头了。

虽然无为,不过并不糊涂,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也慢慢通透些了,不那么茫然无知,虽然尚未到知天命的境界,但也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稳定而不浅薄的认识。

人这一生,都是紧紧和这个时代绑定的,赶上了发展的好时代,并且我如果顺应的时代趋势,就会相对平顺一些,少很多磨难和坎坷。一个人的成就大小,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很大程度是由这个时代的进程决定的。这个时代就像“电梯”一样,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由坐电梯的人决定的,而是电梯的上升的高度决定的,而个人的能力在于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电梯,或者说你的能力其实就是选择的能力。比如我选择IT行业这部电梯,在过去20多年高速发展,以至于像我这样特别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我觉得自己幸运的。

感谢这个和平发展的国度,让普通人可以安生立命。看看现在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无数生灵涂炭,让我格外珍视这个和平而安宁的时代。

留下以上文字,以作纪念。

谢谢你耐心地阅读。

The post “守望轩”21年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2023年9月17日 15:08

我对1946年-1949年间发生解放战争的了解,更多还是停留在影视剧和历史课本的层面,浅层次,表面化。最近在得到APP 看到一本书《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宏观、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不是简简单单说只是小米加步枪,不是靠小规模的游击战,是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通过一场场精密谋划的战役,一城一地地打下来的。

本书以历史为序,采用史论结合的手法,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回忆录、党史资料等,从 13 个不同侧面树立了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国民党败退、共产党胜利的深层次原因,全新更新了我对解放战争的认知。

1、“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战争之初,解放军的整体实力是比国民党的军队有不少差距,但这个差距并没有非常大,国民党的军队并非不可战胜,党中央对战争前的情势有着全局而清晰的分析,相信这场战争将是艰苦的、长期的,但又是能够胜利的,原来的计划是通过5-10的斗争取得全国的解放,但后台战争的发展,大大推进这个进程,用3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共产党的军队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战术上。

2、“蒋介石给国民党打上的死结”。国民党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失去大陆,与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蒋介石给国民党打的死结就是“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要推行独裁统治,就会必然反对国共合作来建国,这条路在当时国家形式和国共双方的实力对来看,注定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十年前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还那么弱小,在国共内战中都顽强坚持下来了,经过全民族抗战虽然国民党的军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更是取得了大发展,更何况经过遵义会议之后共产党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已经有了炉火纯青的领导艺术,长期的革命战争也使共产党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还企图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共产党问题,又怎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3、“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主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全民族联合和团结,是大势所趋。联合政府会取消蒋介石一直主张的国民党一党专政,使蒋介石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是他无法面对的现实。于是蒋介石选择了内战,想通过战争消灭共产党的军队,达到自己独裁和一党专政的目的。

4、“为全国和平而奋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和平,反而弥漫着内战的阴影。要取得全国的和平,就必然要和国民党的独裁和反和平统治进行斗争,退让和软弱是无法争取到全国的和平。

5、“东北为我势所必争”。抗战胜利后,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特别是建立与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是解放战争前期,巩固和发展胜利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大战役的“辽沈战役”,正是从东北开始的,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重要标志。

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个战术策略,在解放战争里,被淋漓精致地贯彻,成为解放军胜利的致胜法宝。如何打破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是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毛泽东指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人是一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而蒋介石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夺取中共已经控制的中小城市,并打通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这导致的局面是:地占了不少,但主力的部队的兵力损失非常大。

7、“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油”。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大,经济上的负担很大,如果战争只在解放区开展,对解放区的经济消耗是非常严重,必然无法持久。如果战争,不断延伸到国民党占领区,就是消耗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能力,从而改变敌我双方的经济实力。

8、“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加大炮”。“小米加步枪”并不能准确描述解放军的军力,更多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宣传说法,其实解放战争中后期,随着战场缴获的增多和解放区军事工业的发展,解放军除了没有飞机参与作战外,大炮已是为数不少,武器装备并不比国民党军逊色。战争的胜负最终是依靠军事实力,只强调精神力量就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和事物的本质。

9、“英明的统帅方法和作风”。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人民解放军有一个英明的统帅部是分不开的。当时,全党自觉维护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各战略区负责人高度信任,做到放手不遥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10、“补充的都是俘虏兵”。解放军在战争之初不到130万人,到了1949年战争取得胜利时,兵员增加到500万人,增加了近4倍。全面内战爆发之初,人民解放军的补充主要是动员解放区的翻身农民,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则主要依靠俘虏兵了,到这时,解放战争实际上是共产党用蒋介石送来的人员和武器装备与蒋介石进行作战。

1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里的力量不单是军力,也包括双方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组织动员能力。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但战争不仅仅是双方军队的较量。战争的胜负本质上还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而人民群众的支持度可以说更是决定战争双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团结了可以团结所有力量:农民工,工人,民族资本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稳定了广大的民族资产阶级,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2、“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两种战争就是公开的战争和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入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并为公开的战争提供支持;另一种在公开的战争中要防止敌人的渗透破坏。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用兵如神,离不开隐蔽战线的特殊贡献。

13、国民党的不治之症。由于没有组织活动,国民党名义上各级组织健全,但实际上是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不把组织当一回事。由于不开展组织活动,党员都缺乏基本的认同,党员人数虽然不少,但它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没有组织力也没有号召力,整个国民党其实是一盘散沙。国民党不能团结统一,也与其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关。国民党没有一个完整的能够真正武装全党头脑、统一全党意志、集聚全党共识的理论体系。国民党军队虽然人数多、装备好,但说到底是一支无信仰、无明确奋斗目标的军队。

The post 摘录《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中国的人口危机

2023年9月16日 16:38

读完梁建章博士2023年4月写的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对中国的人口危机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于未来中国人口出生预测,梁先生发出了严重的警告,他甚至用了“奔溃”这个词,而这两年中国人口出生的现实状况,也似乎验证他的说法,2022年出生人口是956万,生育率跌破了1.1的水平,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仅仅略高于韩国,据预测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跌破800万,而要达到正常的的人口更替,生育率要为2.1。对于未来中国的人口出生预测,书中这样描述:

中国的出生人口将很快跌破900万,并且进入漫长的人口负增长阶段,中国世界人口第一的位置也将被印度取代。如果生育政策不能有重大的调整,到2030年,按照低预测,很可能每年出生人口只有600万左右,即只有20世纪80年代的1/4。说成是人口崩溃,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按书里上不是最悲观的预测,只是中等生育率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只有4.79亿:“2030年,中国总人口为13.65亿;2050年,中国总人口为11.7亿;2070年,中国总人口为8.75亿;2100年,中国人口下降到4.79亿,不到印度人口的一半。”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人口数量的减少,不是简单的数字减少,而是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影响一个国家国运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经济,科技,但这些因素够离不开“人”这个重要维度;从人口战略的角度来看,人口对一个国家经济和创新的巨大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人口和国家创新力的关系,纵观全书,梁先生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创新力模型公式:

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创新力

纵向的,从历史的角度,横向的,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列举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让人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口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比如近邻日本,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是近些年国家经济停滞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并很可能在本世纪末,不但人口数量是中国两倍,而且在综合国力上赶超中国。另外,近几年和我们有些冲突的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和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虽然在综合国力可能在2050年左右被中国赶超,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大量减少,到本世纪末,美国会再此领先中国。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作者在文章介绍:“为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维持了每年2 000万左右的新出生人口。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生育率很快就跌至更替水平以下,到2019年,新出生人口降到了1 500万以下。虽然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曾短暂反弹到1 700万,但是短短几年之后,2022年的新出生人口又跌到了956万的历史性低谷,生育率更是不到1.1,比同期的日本还要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比日本还要严重。”

中国生育率下降主要诱因是现代化和城市化。不过同样是现代化和城市,中国的低生育率问题比所有发达国家更加严重,那中国人口为什么会下降这么快呢?作者列举了几个原因:

1、中国大城市的房价相对于收入是最高的,如此夸张的高房价,极大地压抑了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
2、中国小孩的教育压力和教育成本也是最高的,使得中国的育儿成本相对于收入也是最高的。
3、中国的生育环境有待提升,在育儿福利、托幼机构以及女性平权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

当然,面对中国的人口危机,作者也为鼓励生育给出了不少的建议,他认为只要国家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下大功夫,危机的局面还是可以改善的。与其苦口婆心地劝年轻人生孩子,不如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来帮助和支持年轻人生育、养育下一代,往大点说,这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比较佩服本书的作者梁建章先生,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1999年创立携程网,8年后2007年辞任携程CEO职务,到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人口和社会研究领域、创业创新研究领域的专家。

读完这本书,我现在能理解,梁先生对中国人口危机,忧心忡忡的良苦用心。

The post 中国的人口危机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利用PDF.js在微信小程序里预览PDF文件

2023年8月21日 18:15

在微信小程序可以通过wx.downloadFilewx.openDocument 两个api下载并打开pdf文件。这种方式主要有不少的缺点:

1、需要下载才可以查看,且每次打开都需要下载生成一个临时文件,如果PDF文件比较多的话,临时文件会越来越多,且如果PDF文件比较大的话,打开会比较慢。
2、在导航栏显示标题是临时文件名,看上去不够优雅。
3、翻页不方便。

那PDF能不能在小程序直接预览呢?我尝试用微信小程序的web-view里显示PDF的文件,在开发工具里可以显示,但在真机里无法显示。在微信开放社区看有人用PDF.js在浏览器里打开PDF文件,PDF.js 由 Mozilla 提供支持,目标是创建一个通用的、基于 Web 标准的平台,用于解析和呈现 PDF. 通过web-view方式打开通过PDF.js解析的PDF文件,在微信开发工具里无法正常显示,不过好消息是:在真机里可以显示正常。

使用PDF.js来解析PDF方法如下:

1、去PDF.js官方网站下载此框架:https://mozilla.github.io/pdf.js/getting_started

2、把PDF.js部署到网站,PDF.js有两个文件夹web和build,把这两个文件放到网站的一个目录下比如pdfljs目录,在web目录下有个viewer.html文件,可以用它来在线解析pdf文件,当然pdf文件的链接需要在同一个域名,预览的方式是:

https://wwww.domianname.com/pdfjs/web/viewer.html?file=xxx/xxx/xxx.pdf

微慕专业版已集成了PDF.js框架,支持通过pdf的链接在浏览器和小程序里预览PDF文件,在微慕专业里体验该功能的效果。

预览pdf文件:https://blog.minapper.com/wp-content/uploads/微慕小程序专业版.pdf

注意以上方式PDF文件的链接所在域名需要设置的小程序业务域名里。对于跨域的链接,虽然也支持,不过需要特别处理,具体详见链接:https://github.com/mozilla/pdf.js/wiki/Frequently-Asked-Questions#faq-xhr

下载打开pdf文件:https://www.watch-life.net/微慕小程序开源版.pdf

以上下载打开PDF文件的方式需要设置业务域名和downloadfile域名。

利用PDF.js在微信小程序里预览PDF文件,支持PDF.js的相关功能,比如:侧栏,查找,分页,缩放,添加文字,绘图,旋转,演示模式等。

上面是通过官方viewer.html来显示PDF文件,也可以通过引入PDF.js的方式来解析和显示,这个方式就可以自定义功能。方法如下:

1、引入pdf.js库

<script src="./build/pdf.js"></script>
<script src="./build//pdf.worker.js"></script>

2、用canvas接收需要读取到的pdf内容并显示

<canvas id="myCanvas"></canvas>

3、创建PDF对象:data可以是pdf文件对应的Base64字符串,也可以是文件所在相对或者绝对路径,也可以是一个在线文件url地址

var loadingTask = pdfjsLib.getDocument(data)
loadingTask.promise.then(function (pdf) {
                for (var i = 1; i 

有关PDF.js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官方网站:https://mozilla.github.io/pdf.js/

The post 利用PDF.js在微信小程序里预览PDF文件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精彩的芯片世界

2023年8月19日 10:40

这几年中美之间的芯片竞争愈演愈烈,时常成为热门话题,俨然成为了中美两国的国运之争的态势。虽然在IT行业有20多年了,几乎每天都在和芯片打交道,但对芯片的历史,以及围绕芯片的国与国之争,并不了解,只这几天看完《芯片战争》这本书,才算了有了大致的轮廓,并深刻理解了:未来世界关键技术的竞争是芯片竞争。

本书是2023年5月出版的新书,阅读体验很不错,引人入胜,科技冒险,商战故事,大国博弈,在书里,对于中国芯片故事的也是不少浓墨重彩的描述。在芯片的故事里,中国人渐渐出现在舞台中央。

为什么美国在芯片上处心积虑地打压中国,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击一个中国公司-华为,不单单是因为芯片有重要市场和科学价值,更是从芯片诞生这六十多年来,美国在芯片的领域霸主从来没那个国家或地区撼动过,前苏联,日本,韩国,现在的中国,用一国之力对抗和引领全世界,芯片成为推动美国发展,并使其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技术。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芯片的民用技术,加入芯片全球化市场,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国有这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这也客观上极大促进了中国芯片技术的提高。时至今日,中国和美国在芯片领域更应该相互依赖,那为什么美国在芯片上对中国抱有这么大的敌意呢?表面的理由是什么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最核心的理由就是中国的芯片发展太快了,让美国感到威胁,怕失去领导地位,怕失去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也许是一种迫害妄想症,美国以自己的想象无端恶意揣测中国而已。

作者在书里说:“芯片行业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面对芯片战争的最新升级:退缩还是加倍努力?”答案是不言自明的,退缩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中国唯有加倍努力。

当然,芯片领域不是只有战争,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尊敬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用芯片为这个世界带来奇迹和绚烂。致敬他们!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特尔(Intel)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咄咄逼人的风格和复兴英特尔的成功而著名,著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1958年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TI长期员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杰伊·莱思罗普(Jay Lathrop):光刻技术的共同发明人,曾在TI工作。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仙童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1965年“摩尔定律”的创造者,该定律预测一颗芯片的计算能力每两年翻一番。

盛田昭夫(Akio Morita):索尼联合创始人,《日本可以说“不”》合著者,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代表日本企业登上世界舞台。

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仙童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1959年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

张忠谋: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创始人,曾任德州仪器高级执行官。

任正非:中国电信和芯片设计巨头华为创始人。

......

这个名单很长,他们的故事无比精彩。

The post 精彩的芯片世界 first appeared on 守望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