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鸟蒜鸟,去内江陡坎瀑布耍水
重庆的七月,还没热得无处躲藏,只是正午时分骑车在外,空气凝滞纹丝不动。空调机嗡嗡作响,我的汗水依旧不依不饶地渗出,连切开西瓜渗出的汁水滴落在地板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无意中看到内江还有一处瀑布,只是不明这季节性的瀑布此时是否有充沛的水,但转念一想成都上游近期下了暴雨,又看到从荣昌开车过去不过一小时。于是立马决定周日成行,一小时抵达老天爷赠予的清凉恩典。
车子驶出荣昌城,导航“瀑布缘休闲农家乐”,我们选择走老路节约高速过路费。车窗外,清早还有些许凉意,是可以不开空调直接开窗也能抚摸到的凉风,如此凉意我竟无福享用,只因前些日子酷热贪凉吹来的热伤风感冒还未痊愈。快到时已经临近正午,大地被烈日蒸腾得微微发颤,田埂上草木无精打采,蔫蔫地垂着头。
不过一个多钟光景,拐进乡道,四川境内的乡道路况不好,在坑坑洼洼的不确定中再行约十分钟,看到了一个电瓶车载5人的玩水群体,以及路旁赫然出现了“陡坎”的指示牌,字迹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心里确定了没有走错路,这一切都带着一种殷切朴素的召唤。
将车停在砂石铺就的简易坝子上,一位吆喝着的大娘踩着小碎步跑了过来,声音却洪亮:“停车嘛五块钱,有荫凉坝。”顺手讲价买了两根冰棍,付钱后大娘蒲扇向路边浓绿处一指:“顺小路走下去就是。”川渝女人是真的很能干,在哪里都能找到个人的活路。
拿着冰棍,凉意瞬间在唇齿间弥漫开来,缓缓滑下喉咙,一路浇熄着残存的燥热。循着人声与水声交织的指引,沿着石阶下行,钻过几丛低垂的翠竹,看到了长在地里的秋葵,再穿过桥洞下几桌打麻将的,眼前豁然开朗。N匹白练自山崖高处奔流而下,喧嚣着、跳跃着,撞入下头的一泓深潭之中,激荡起白浪和无数飞溅的水珠。潭水清亮,潭底都是大且尖锐的石头,应该是采石后留下的印记,阳光热情地扑向水面,再被水波揉碎成点点跳跃的光斑。
潭边早已是热闹非凡。几个孩子只穿着小短裤,光着脚丫,戴着泳圈在浅水处你追我赶发出清脆的笑声。我试着脱掉鞋子,站在石头跳蹬上把脚放进水里,水里青苔挺多,小孩子重心低摔一跤爬起来应是无碍,我这样的废胳膊废腿还是小心为妙。不远处,几位叔叔阿姨坐在潭边大青石上眯着眼,笑意在脸上蜿蜒的皱纹里流淌,树影婆娑也落在他们身上摇曳着安详。已经放暑假了,几个学生也不怕晒,任清凉的水流温柔地亲吻着脚踝。
再回头看瀑布,白花花、亮晃晃的水墙,自高高的褐色崖壁上决绝地砸下来,似万斛珍珠崩碎,崖壁几乎垂直。水挟着沛然莫御的力量,毫无花巧结结实实地撞击在下方的深潭里,巨响震得脚下的石头都在微微发颤,水花激射白沫翻腾,整个潭面都在咆哮,升腾起一片濛濛的、带着森森凉意的水雾,瞬间就将靠近的人从头到脚裹了个严实,头发丝儿、眉毛尖儿,立刻挂上了细密冰凉的水珠。
日头渐渐偏西,暑气悄然收敛。我们坐在流动着的水渠边上的石上,脚下是潺潺流水,妈妈拿出三个沃柑掰开分吃,那一刻,只觉那一点甜、那一点凉,顺着喉咙滑下,直浸透四肢百骸。不远处的一家三口在树荫下戏水乘凉,小女孩估摸只有三四岁,家长紧紧攥着她的小手,怕渠水太急冲跑这小小的身子。
暮色渐合,水声依旧轰鸣,却不再显得喧闹。归途中,车子驶过乡野,摇下车窗,晚风带着水汽的余润拂面而过。车入顺河镇,想要尝一口坊间流传的清真牛肉,却苦于没有导航的准确位置在镇上打转好几趟,好容易找到了招牌,赶紧在两个地图的APP上定位出来,方便下一个外地来的“好吃狗”。三个人点了一斤的凉拌、一斤的汤和一个小份的回锅牛肉,口味着实不错。凉拌的一斤量很足,我们剩了一半打包走了,可惜回锅牛肉点少了只尝到一口,小伙伴的战斗力还是颇为惊人的。
原来避暑之凉,不必远赴名山大川。只需肯循着一点水的清响,踏入一方无名野谷,便能在奔流与深潭里,触碰到大地赠与最原初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