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游戏,公司办公!铭凡UM870 Plus+显卡坞=台式机平替?
引言
最近这两年,迷你主机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它体积小巧,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使用,都能节省不少空间。再加上这两年处理器性能不断提升,很多迷你主机的CPU功耗已经可以达到50W以上,性能释放相当不错。这样的表现,其实已经不输一些高性能的商务笔记本了。体积小、性能又够用,这也是为什么迷你主机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虽然现在迷你主机在办公领域的性能已经完全够用,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家对迷你主机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时候你会发现,GPU依然是它的一大短板。不过嘛,有需求就会有解决方案——于是市面上开始陆续出现各种显卡扩展坞。通过OCuLink接口外接独立显卡,就能满足AI运算、内容创作以及3A游戏的性能需求了。
熊猫手上正好有一套这样的组合:铭凡UM870 Plus 主机 + OCuLink 显卡扩展坞。平时在公司白天当作主力办公机完全没问题,下班回家接上外置显卡,立马变身高性能“小钢炮”,玩3A大作也毫无压力。这套配置不仅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还能随时切换成娱乐模式,真正做到工作娱乐两不误。
UM870 Plus开箱
其实这已经不是熊猫第一次用铭凡的产品了,这次UM870 Plus的外包装延续了品牌一贯的设计风格——正面印着主机的高清渲染图,旁边标注了产品型号。值得一提的是,UM870系列除了这款带有OCuLink接口的Plus版本,还有一个叫Slim的版本,两者仅在接口配置上略有不同,Slim并不支持OCuLink。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
UM870 Plus 的内部包装采用了以橙色为主色调的设计,看起来还挺有活力的。说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是因为它搭载的是 AMD 处理器的缘故,所以用了橙色为主色。打开包装,除了主机本体之外,顶上还放有说明书、保修卡等。
取出主机本体,对比了一下也就是比手掌大一点的体积,三围尺寸为130X126.5X50.4mm,重量也控制在0.67KG,非常小巧。
取出主机本体,整体体积也就比巴掌稍微大那么一圈,官方三围尺寸为 130 × 126.5 × 50.4 mm,拿在手里几乎没什么负担,净重为 0.67 kg,说是“迷你”也没错了。
继续往下翻,底部隔层里面放着主机的各类配件。包括显示器固定架、HDMI 线、电源线与适配器、M.2 转 OCuLink 扩展卡,还有额外赠送的防滑脚垫,以及一些常用的螺丝配件,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基本你安装时需要用到的都给你准备好了。
电源输出规格是 19V / 6.32A,最大功率约 120.08W,说实话这个功率并不算高。但铭凡为其配备了一个外置电源适配器,从熊猫个人的角度来看,其实完全可以换成氮化镓电源,这样桌面会更整洁一些。也希望品牌在后续产品中能在这方面做出优化,毕竟适配器体积偏大,携带和收纳都不太方便。
回到主机本体本身,UM870 Plus 的整体设计走的是极简路线,通体以银白色为主色调,看起来干净又不失科技感。机身上方印着铭凡的英文品牌 Logo,简洁又有辨识度。虽然机身采用的是塑料材质,但表面经过了细腻的磨砂工艺处理,不仅提升了整体质感,在实际使用中手感也非常不错,磨砂纹理在防滑的同时还基本不会留下指纹,日常使用更加省心。
机身两侧都采用了大面积的镂空格栅,底部更是遍布密集的散热孔,提升了整体的通风效率。此外,底部四角配备了尺寸不小的防滑脚垫,保证了主机放置时的稳定性。
主机正面配备了两个 USB-A 3.2 接口,日常用来插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完全够用。USB 接口的一侧是电源按键,位置设计合理,操作起来很顺手;另一侧则保留了 3.5mm 音频接口,方便用户外接耳机或音箱。
背面除了电源口,带有一个支持100W的USB4接口,直接便携屏的一线通;视频输出提供了DP4.1和HDMI接口,在HDMI接口的下方则是OCuLink接口的位置;网络方面仅有一个2.5G网口,可玩性上要差一些,在右侧还提供了两个2.0的USB-A口,用来插外设适配器非常合适。
取下底部的脚垫拧出螺丝就能打开底盖,这里需要注意底盖和主机有风扇排线,拆底盖时要小心別直接扯开,先拔掉风扇接口。
熊猫这里上手的是32G+1T的版本,预装了两根英睿达DDR5 5600内存组成双通道,固态方面用了一根1T的金士顿SSD。
UM870 Plus带有两个M.2插槽,其中如果要扩展外置显卡,那么OCuLink转接卡需要占据一个位置,不过铭凡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所以实际使用就看个人需求了,你可以选择外接独立显卡,也可以选择插固态来扩展更多的存储空间。
DEG1显卡拓展坞开箱
铭凡的# DEG1显卡扩展坞用了黄色牛皮纸进行包装,纸箱上面印有拓展坞的简图,包装也是走的简约路线。
打开包装,除了显卡扩展坞本体,还能看到说明书、OCuLink连接线、显卡背板以及一些固定用的螺丝。
显卡坞整体为黑色,金属的机身非常厚重,摸上去也冰冰凉的。在侧面为孩子能看到OCuLink接口,上方为电源的固定位,电源支持ATX和SFX两种。
电源固定处的底部做了大面积的防滑垫设计,避免电源运转途中震动造成的不稳定,在电源的旁边则是24PIN的电源接口,下方则是PCIE插槽。
另一侧则是显卡扩展坞的电源位置了,电源自带背光灯,同样的采用了金属镀印,质感和按压反馈都还不错。
扩展坞和主机的连接非常简单,固定好电源之后将显卡插入PCIE插槽,用显卡背板固定好电源和显卡,最后插上24PIN的电源线即可。通过OCuLink主机之后显卡扩展坞就能同步主机的开关机状态,只需要主机开关机即可,扩展坞打开电源就行。
性能测试
开始测试之前,先来看看铭凡 UM870 Plus 的核心配置。迷你主机搭载了 AMD Ryzen 7 8745H 处理器,基于 Zen 4 架构,拥有 8 核心 16 线程,采用了台积电 4nm 制程工艺。其默认 TDP(热设计功率)设定为 45W,CPU 最大加速频率可达 4.9 GHz。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处理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当前许多高性能商务笔记本中,所以可见实际性能表现非常出色。
GPU方面采用的是 AMD Radeon™ 780M,性能大致接近入门级独显 RX 570 的水平。即使不外接独立显卡,在日常办公、轻度视频剪辑和图像处理方面也完全够用。玩一些对 GPU 要求不高的网络游戏,比如《英雄联盟》《CS:GO》等,它也能轻松胜任。
外接显卡因为熊猫手里没有多余的显卡,所以这里用到的是很多年前已经发黄的1070TI(忽略凌乱的电源,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电源测试了),接上显卡开机外接显卡正常识别,先将显卡驱动升级一下后续我们再来进行性能跑分。
上机先跑个鲁大师看看咱们打败了全国多少用户,外接1070TI显卡的情况下鲁大师跑分总分144.3万,击败了全国80%用户,其中处理器得分最高,占了70万分,显卡得分31万,内存为19.8万,硬盘得分22万。
针对CPU这里咱们又进行了一次CPU-Z的基准测试,单核得分656,多核为6819.1,性能差不多持平英特尔的13代i7处理器。
通过3D MARK进行CPU Profile测试,CPU各个线程得分情况如下,在没有NPU的情况下,多核性能甚至强于R7-8845H,如此一来就更能看出8745H的性价比了。
内存方面双通道的DDR5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读写分别来到了60591MB/s和87129MB/s,如果觉得32G不够,也可以自行扩展到最高96G内存。
结合外置独显也是测了一下Time Spy的分数,显卡得分6643,CPU得分11490,在搭载1070Ti的情况下UM870 Plus就已经能做到畅玩绝大部分3A游戏的水平了,而DEG1显卡拓展坞设计最大带宽支持64GT/s,因为开放式所以也不会限制显卡长度,通过OCuLink接RTX4070及以下的显卡基本没有损耗,4K玩玩《黑神话》也没什么问题。
最后也是也是实际跑了一下《赛博朋克2077》,在中画质2K分辨率下8745H+1070Ti的组合最后得到平均帧率为55帧,如果再降一下分辨率到1080P,平均帧再提升个十多二十帧应该完全可行。
铭凡UM870 Plus的默认频率为45W,在Bios中可开启性能模式后可稳定在65W。为了表现实际日常使用情况,这里熊猫在默认模式下进行CPU单烤,因为没有开性能所以最高功率稳定在54W,十分钟的时间机身温度维持在80°-85°之间, 毕竟在主机底部有主动散热风扇加持,散热表现还是不错的。
最后总结
最后8745H的处理器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用来进行办公或娱乐,因为UM870 Plus非常齐全的接口配置,也能作为NAS或者PVE来实现ALL IN ONE。足够的性能搭配全面的扩展性,UM870 Plus的性价比就显得非常高了,既有小主机的便携,又能通过扩展来进行多种功能的实现,618马上来了,加上国补的叠加,同级别产品中UM870 Plus的性价比就显得非常高了,感兴趣的可以趁此机会入手。
最后,如果对于AI有需求,需要NPU单元来做一些AI创作力,也可以考虑选择性能稍强一些带NPU单元的880Plus或者890Plus,这两款分别携带了8845和8945CPU,同时也能使用国补购买,叠加618活动性价比蛮不错的。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