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BlogWe」啥时候改版了,个人独立博客越来越好

才发现「BlogWe」改版了,但不知道是啥时候改版的,翻了翻BlogWe的关于页面发现了这样的记录: 2024.03.14 博客我们在沉寂了两年之后重新上线 2024.04.08 新收录的博客头像采用gravatar国内镜像直连 2024.11.13 优化代码,解决html错误,更换为独立IP主机 虽然不清楚「博客我们」具体什么时候更新的样式,但这次改版让我眼前一亮。「BlogWe」的审美在线,页面深邃,动漫形象的背景的地球仪有探索和冒险精神。 独立博客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BlogWe」2020年收录的博客数量就已经达到500个。做独立博客的用户很多,随着服务器成本的降低独立博客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独立博客的类型也会更加丰富,而生活类博客更为突显。 我们不仅写博客也看博客,不为盈利的博客有很奇特的吸引力。 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从容不迫得展示自己,表达观点,或进行叙事,或记录见闻及感受。独立博客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评论、订阅权限,数据可以自己掌控。虽然有些博文比不上公众平台那里的文章抓人眼球,但是在尽可能准确得表达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使我们所展示的内容更加清晰有结构有主题。正因为我们在文字表达方面的进步,使得独立博客的阅读环境越来越好。 博客导航、RSS聚合,正是这些平台使我们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这些平台大多不盈利,为爱发电的同时为博友默默地做着贡献。 独立博客导航、RSS聚合、综合社区 个站商店 一个精致的,带社交元素的个人网站发布平台,博客收录网站 https://storeweb.cn/ 博客圈 致力于个人独立博客博客圈 https://bokequan.cn/ 博客录 博客收录展示平台 https://boke.lu/ 博客我们 BlogWe 做更好的个人博客导航网站 https://blogwe.com/ 十年之约 即从加入这个活动...

家随时间慢慢改变,但归家之心未变

80年代父母因为生计离开老家镇平到义马矿区工作,没想到在义马呆了几十年。千秋矿、常村矿、跃进矿、北露天,小时候的我耳朵里几乎是矿上的事情。 爸妈本想在义马干几年赚点钱回老家生活,虽然后来在老家盖了瓦房,但是几乎没住过。姐姐、哥哥和我都在义马上学,自从我上了初中,回老家的次数更少了。目前爸妈在义马生活,老家的房子四爹家住着。老爸说,如果当年不出来,不知道现在是啥景。 在老家的二姑、二爹最为切切。近年来回老家,家里亲戚希望爸妈能回老家生活,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回老家生活得把房子修整一下,这谈何容易。 老爸时常念叨爷爷的坟,说清明的时候要回去烧纸。 小时的印象中,我回镇平老家的次数非常少,最长一次是某个暑假,在田野间戏耍了一个夏天,采野果、抓爬蚱、追蝴蝶。还记得那时跟父母回老家,睡过上下铺的大巴,也挤过无法站立的火车。 如今我对同事说回老家,一般指的是父母在的义马。 我也因为生计到上海工作,但是与父母那时的工作有天壤之别。我做不到以厂为家并信奉公司能给予一切。扎根上海实在太难,想要得到房子还是户口并非易事。虽然上海没有我的家,但是父母在的地方正是我的家。而我也像当年的父母一样,无论再难也要回家看看。 近两年春节回家及返程都不是很方便,火车票难抢,高速拥堵。但是归家的心毋庸置疑,两千里路再难也要把家归。吃一口热饭喝一口热汤,体会那熟悉的味道;转转商场逛逛老街,家在的地方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归家在此刻具象化了。

二〇二四年终总结,时光荏苒岁月无痕

不知不觉,2024年就过去了,我似乎进步了,又似乎在原地,也许时间还不够没有达到质的改变。时光荏苒,而我时常虚度。岁月无痕,而我眼角往下。 四季一年说也漫长,从冬天开始到冬天结束,我想让时光慢一点。虽然时间不会因为我而停下脚步,但是虚无的时间只能参照其他事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天空变幻着颜色,花木生长又凋零,觅食的小猫消失在灌木丛。时分秒以及年月日是人类赋予时间的单位,而一生是无法用时间单位来确定的。 博客 感觉中文独立博客的数量正在增长,越来越的多博客用来记录生活发表感悟,这是一个好现象。如果服务器与带宽越来越便宜,那中文独立博客将会稳步增长。 折腾博客主题的次数越来越少,自从年初更改了主题并且增加了浅色、深色的切换功能后就没有再折腾过主题。折腾主题比较耗费时间,修修改改特别是直接优化。 虽然折腾博客的频率变少了,但是博客的使用频率并没有减少,更加关注博客内容。这一年博客的内容都与我有关,我的看法,我的情绪,我的生活。 骑车 从冷嗖嗖到冷嗖嗖,骑车坚持了一年。最冷时戴着头套,最热时也戴着头套,冬天用来保暖夏天用来防晒。 5月份开始通勤骑车。刚开始不适应,隔三差五的骑,到现在已经习惯骑车上下班,只要不下雨就骑车。 看了一本关于骑车的书《公路车圣经》,仿佛找到了新大门,感觉36岁的身体又行了,实践之后发现并非自己所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要达到竞赛水平差得很远。想要获得一定成绩,不仅仅与训练方式或方法有关,与训练资源也有很大关系。譬如好的车子、营养、教练以及家人的支持,当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 虽然今年没有完成5000公里的目标,4433公里还算满意。 月份 运动里程 运动时间 运动次数 均速 一月 306km 14h 6次 21.85km/h 二月 67km 3h 3次 22.33km/h 三月 265km 12h 8次 22.08km/h 四月 251km 11h 12次 2...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总结,懒惰可能是天性

看着周围有人开始穿羽绒服,恍然意识到已经立冬,我也应当穿厚点。上海的冷是魔法攻击,但是在上海度过了3个冬天的我也不觉得有多厉害,最多吸吸鼻涕。 路边的银杏树开始泛黄,又联想到青浦的郊野公园「青西郊野公园」里的水杉树,那里的树叶应该变黄变红了吧。时光就这样一晃过去了,懒得跑那么远去看泛红了的水杉。 内心而言,我变了,变得麻木,不想出门,不想与外界接触,不想做任何事情,就连最近的佘山「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没再去了。有时觉得生活单调,有时觉得生活本应平淡。 骑行 累计里程 585.87km 累计时间 26:44:33 骑行均速 21.91km/h 骑行次数 33 骑行是我为数不多能坚持做的事情。11月累计骑行585公里,其中大多数是通勤骑行,有6次是40公里的长距离骑行。 特别想换一辆合意的公路车,去了解一些品牌、车架、轮组、套件,留意了“双11购物狂欢节”的活动,仔细想想还是先练好双腿再做打算。 天冷多穿衣,骑车时汗水虽不明显,但能明显感受到潮湿。骑行之后该洗的衣服要洗,该洗的澡要洗,但是家里正在局部改造,这期间洗澡不是很方便,以后骑车的次数会减少很多。 希望这个冬天能够保持住体能,等明年春天加把劲在“618年中大促”时能够达到20公里均速30的目标。 房屋局部改造 老姐家的房子要改造厨房、卫生间以及半层地下室。为了省租房减少开销,客厅和卧室保留原样,可以继续在家里住着。还好是两个卫生间,只改造其中一个,不然上厕所洗澡都成问题。老姐说这次改造恐怕一二十年不会想着再装修房子。 月初开始看装修公司,看项目,研究报价。由于临近年底,我们的装修改造工期要跨年了,油漆,定制柜安装等一些事项,要等到年后工人到位再施工。 装修里面的水很深,各地方的水也不太一样,报价单看了又看,项目研究了又研究,最终也没看出什么。动工之后,跟老姐去看装修材料,瓷砖、门窗、淋浴房、橱柜等等。 终于增项出来了。第...

跟公司团游丽水:缙云仙都、云和梯田、松阳双童山、古堰画乡

虽然公司团游首选江浙沪,三天两晚江浙沪转转也不错。到丽水跟着导游,大巴接送,不担心吃喝,不用做攻略,怎么安排怎么玩,这样无脑旅游轻松不少。 第一天 [上海虹桥→缙云西→缙云仙都→丽水市区] 早上从上海虹桥站乘高铁到达缙云西站,然后乘坐大巴直接到缙云仙都景区,在景区门口的饭店吃好午饭,开始游玩缙云仙都。游玩结束后到丽水市区酒店,办理入住再去吃晚饭。 缙云仙都 吃到了缙云烧饼,面试天花板还得是烧饼,外焦里香,有肉馅。烧饼在我们北方十分常见,但这种里面是梅菜肉的烧饼去比较少。 导游说,仙都是黄帝修仙的地方,我们这就去成仙。修仙时的黄帝还没成仙,肚子也会饿,所以做烧饼充饥。 因景区内五大景点距离较远,不适合步行,景区内的公交车完全可以满足。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玩了朱潭山、鼎湖峰、小赤壁,但是半天难以走遍所有景点。 第二天 [丽水市区→云和梯田→松阳双童山→丽水市区] 云和梯田 大巴车顺着山路蜿蜒向上,来到云和梯田。虽然老家也见梯田,但是在深山中的大片梯田甚是少见。来时稻子已经收割,其中一半的梯田灌满了水,另一半的梯田还能看到稻杆。我不懂种稻,看到这片稻田也有看到麦田的感觉,没有粮食无法养育一方。站在观景平台俯视梯田,眺望大山,想必这里的人们酷爱这片土地。 总要走进梯田看看吧。石头砌成的小路是这片梯田的主干道,稍宽些。稍窄的泥土小路刚好分割了每块稻田,也可能是农忙时走出来的小路。 松阳双童山 下午到达双童山,我们并没有选择爬山路,而是通过坐着飞天魔毯上到山上。到达山上赏景,近看是山,远看还是山,城市被大山环绕。这里游玩项目比较多,索桥、高空滑索、玻璃栈道等等,游玩一二我们坐着玻璃滑道下山。 第三天 [丽水市区→古堰画乡→丽水→上海松江] 古堰画乡 在丽水的最后一站,古堰画乡。河边的高大粗壮的香樟树特别多,导游说这里孩子认香樟树为干娘,可以保佑孩子平安长大。“古樟树下走一走,人能活到九...

二〇二四年九月总结,在乏味的生活中寻找

九月份已经过去很久,但是总结还是要写一写。回忆九月的点滴实在太少,但生活留有痕迹,支付宝、微信等App已经帮我记录了大部分事情。 九月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时光已经留给了过去。既有不满,也有知足,幸好生活没有把我逼进墙角。 骑行 总里程 543.67km 总时间 23:19:11 骑行次数 31 骑行均速 23.31km/h 我的旅行自行车很重,毕竟是铝合金车架能有多重。站在体重计上给自行车称重,乖乖!!!17.9公斤,也算合理。 使用这辆17.9公斤的自行车并执着于20公里均速30的目标。但是9月份的进步微乎其微,我已经忘了其中几次40公里的表现如何。时常想什么时候能够完成目标,该如何评估时间,我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看书 书名 作者 进度 《公路车圣经·骑行训练完全手册》第4版 [美]乔·弗里尔 著 张光准 译 121% 再看一遍《公路车圣经》,将之前不太明白的内容反复看了多次。虽然文中多次提到功率计,当前我还没有使用功率计,按书中所说功率计是一个比较方便且有效的训练工具。目前第二遍的进度只有21%,慢慢看慢慢记。 9月用于看书的时间少了很多,不知不觉在学习与娱乐之间选择了娱乐。一旦感到迷茫时,很容易陷入时间循环,即生活没了意义。 写在最后 为了更好的骑车,开始尝试电解质和蛋白粉。骑车结束后在公园门口拉伸,到家后摇一杯蛋白粉。买了自行车链条清洗套装,给链条、飞轮、牙盘认真仔细清理一次。 十一假期临近,又赶上老家堂妹结婚,计划带上老爸老妈出去玩一玩。去开封·清明上河园、中牟·只有河南和栾川·老君山。假期的车票太难抢,老姐说开车去,她定了民宿,而我只需负责了一部分的门票和交通费。 虽然生活乏味,但日子一天不差,有时憧憬有时迷茫。 2024年台风“贝碧嘉”过后的小区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