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日本旅游攻略:赴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写在前面

本文是《日本全境漫游计划》的试读部分,无需担心,你可以免费阅读本章节的全部内容。

《日本全境漫游计划》是一套以“地域 × 专题”方式深度解读日本的旅行指南,想写给第一次来日本的朋友,也写给那些已经走过很多次、仍想继续发掘惊喜的你。

《日本全境漫游计划》是由我执笔,已经上线少数派平台的共创项目,目前为试读阶段+反馈征集阶段,因此十分欢迎你在本文底部留下你的阅读反馈。

赴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行程开始前,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说走就走的旅行听起来浪漫,但在计划前往日本的旅途中,准备得越充分,旅途中的每一刻就越安心而从容。

无论你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还是重游故地,每一趟旅行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比起单纯打包行李、订好机票,真正的出发,往往从细致入微的准备开始——办签证、查天气、装好交通卡App、学习几句实用日语…… 这些琐碎却关键的小事,正是让你自在畅游日本的秘诀。

本章节将带你一一梳理赴日前的实用准备,从最新的签证政策提示、交通攻略到日常交流小贴士,希望能帮你在启程前扫清所有「出发前的不安」。

第一部分:签证政策 & 入境须知

注:本节内容更新于 2025 年 4 月,请注意签证政策可能随时调整。所有签证申请资料及流程,请以日本驻华使领馆官方网站或其指定的签证代办机构为准。

出发前,请先确认你的签证类别

对于中国大陆游客而言,前往日本旅行需要事先办理签证。近年来,日本政府逐步推动电子化签证系统(JAPAN eVISA),为短期访问提供了更多便利。尤其是从 2024 年起,中国部分城市的居民可以通过线上申请「一次入境电子签证」,并新开设了 10 年多次往返签证。

由于笔者并非相关专业人士,再加上中国各地办理政策不同(如上海领区的日本签证办理条件相对宽松)、政策时效性变化大等原因,恕难在此列出详尽的签证要求。

但不论申请哪一类签证,都务必通过日本大使馆指定的正规旅行社进行办理。这些旅行社不仅承担签证资料的提交与审核,还必须负责签证行程的管理。如果你在电商平台上选择签证代办服务,请务必确认其是否为「挂靠」代办或中间商。制作虚假材料、选择非官方指定的旅行社办理有可能导致资料被退回,甚至签证被拒。

日本驻华大使馆公布的签证指定代理机构列表

观光签证常见申请资料 (以「一次短期个人观光」为例)

以下是 2024 年后日本使馆要求提交的主要材料 (适用于「一次短期观光签证」):

  • 护照原件
  • 贴好照片的签证申请表
  • 个人信息处理同意书
  • 能证明居住地的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 经济能力证明文件(如银行流水、在职收入)
  • 户口簿或亲属关系公证书(如为家庭成员同行)
  • 其它补充材料(如工作证明、邀请函等,根据具体情况由旅行社判断)

由于该部分可能存在时效性变化,且由于各领区具体规定也不相同 (无法跨领区申请),因此还请在官方页面或者指定的代理机构处确认:

日本驻华大使馆公布的办理签证所需要的常规材料

入境时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日本的 IT 系统很「拉胯」,但日本入境通关程序近年来确实变得更为高效。建议出发前注册 Visit Japan Web 系统,提前录入你的护照、航班与健康申报信息,抵达后可走快速通道。

此外,请注意以下几点:

  • 禁带物品包括某些药品(处方药需日文处方翻译)、动植物、肉类食品等;
  • 入境携带超过 100 万日元(或等值外币)需申报;
  • 如果没有注册 VJW 账户,请在飞机上拿取入境卡进行填写;如果忘记也没关系,在入境审查区同样可以填写。
  • 可以为了保险起见准备行程单,但日本作为旅游大国,海关 99.9% 的概率不会询问游客行程问题。
  • 如果你打算多次前往日本,或计划自驾、深度游,建议长期签证。虽然申请材料较多,但能省去未来反复申请的麻烦。

第二部分:行前准备指南

不只是订机票和办护照,那些让旅途更从容的小准备,也值得提前安排。

日本作为对旅游超级友好的国家,无需特别准备什么东西;你能想到的东西,基本都能在落地日本后买到,因此无需特别担心。但如果你的目的地是东京、大阪、福冈、札幌等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我还是建议你尽量提前准备好部分所需物品,因为在乡下交通不便,且能够购物的地方较少。

手机上网、支付方式:

网络连接方式

  • 实体SIM卡:这是最推荐的方式。个人比较推荐办理中国移动旗下的 CMLink,优点是全程中文办理,并且提供的是真实的日本号码,在日本可以拨打电话、接收短信以及流量上网;缺点是信号在城市内并不好,价格相对于电商平台较贵。如果只有流量需求的话,建议直接在国内电商平台购买、亦或者选择在日本的便利店内购买专供游客使用的流量卡,在机场、新宿等游客聚集的便利店均有出售。
  • 随身 Wi-Fi:适合多人同行,一般在机场租借较方便,但需注意电池容量与归还方式。
  • eSIM推荐:如果你手机支持eSIM功能,可以直接在线购买日本的 eSIM 卡,省时方便。

支付工具建议

image.png

在日本,各大支付运营商较多,往往生活在日本的人也不能拥有上图中的所有支付手段。但对于游客来说,仅需掌握以下几种即可:

  • 推荐使用 Suica 或 PASMO 电子版(可添加至 Apple Wallet 或 Google Pay):乘车必备,便利店、超市、自动贩卖机、部分餐厅也能使用。如果你使用 iPhone,可以直接提前开卡进行注册,支持国内的银联卡片直接充值。
  • 信用卡:主流的卡组织 Visa、MasterCard 以及美国运通、JCB 基本都可以,但极少数店铺会指定刷卡结算卡组织(比如秋叶原的某些女仆咖啡店?)。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最好准备两张不同卡组织的卡片。
  • 移动支付:日本全境范围内,主流便利店(711、罗森、全家等)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大型商场基本全部支持 Apple Pay。
  • 现金准备:在日本现金为王。虽然在东京、大阪这种城市基本可以实现「无纸化」,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店铺仅支持现金付款,这在乡下(指东京大阪以外的任何地方)尤为常见。特别是如果你打算前往某个岛屿的时候,由于并不是所有 ATM 都支持银联取款,因此有必要常备现金出门。 此外,你还可以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时候提前领取汇率券以及日本当地的优惠券。在落地日本后,支付宝会自动切换成日本地区,在首页就有相关的优惠活动。

自动贩卖机的支付

日本作为自动贩卖机大国,无论是在城区亦或者偏僻的山村,你总能看到自动贩卖机的身影。一般来说,你可以直接使用硬币支付购买,这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保险的方式。但如果你恰巧没有现金,那么你可以尝试寻找支持移动支付的自动贩卖机。

自动贩卖机根据型号和厂商不同,支持的移动方式各有不同。在游客密集区域,一般支持的方式较多:微信、支付宝、西瓜卡、Apple Pay 等均可以付款。此外,你还可以下载 Coke ON 或者 ジハンピ 应用来进行支付,这两个 App 经常会有新用户活动,可以免费获取饮料。

衣物打包、季节建议

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不同地区的温差也相当明显。不过你完全不用担心衣物的问题,因为日本当地的优衣库、MUJI 完全可以解决你的各种临时需求。因此在衣物方面,根据不同场景,你只需要注意这几点:

  • 如果你的行程都是城市场景:行前查询下目的地天气,随便带几件即可。
  • 如果你的行程中有徒步、露营等户外场景:请带好你的冲锋衣等户外功能性衣物,因为在日本购买户外产品并不便宜(尤其是露营用的小物件);如有临时需求,你也可以到 Montbell 这种平价户外店里购买。
  • 如果你的行程在梅雨季:折叠伞是旅行必备,日本天气变化快,雨具也常用得上。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日本便利店或者百元店购买雨伞。
  • 如果你的行程在冬季:北海道、东北等地常有暴雪,需准备防滑的户外鞋、防风保暖的机能外套。

日用品、药品携带

  • 常备药:感冒药、止泻药、过敏药、晕车药;在日本当地可以寻找松本清等药妆店购买。
  • 转换插头:日本统一电压为交流 110 伏。频率主要有两种,日本东部为 50 赫兹,西部(名古屋、京都、大阪等)为 60 赫兹。日本常见的插孔为两孔扁平插头,与国内基本通用,但请提前确认携带的设备是否为宽电压。一般来说,手机、MacBook 电脑等设备是可以在日本无障碍使用的,无需特别准备转换插头。
  • 收纳袋 & 洗衣袋:适合分装衣物、脏衣物;在胶囊旅馆或温泉旅馆较为有用。

无人机航拍的申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携带无人机航拍,请提前在日本国土交通省 DIPS 申报后导入飞行器;且在飞行时提前 2-3 月申请相关空域许可,二者缺一不可。个人建议是申报后如果没有空域许可,也不要在各种城市内飞行,风险过高,且大疆自带的禁飞区在日本显示并不准确。

具体规则和申报请参考:Drone/UAS Information Platform System 2.0

空域许可申请书以及DIPS网站的使用说明:DIPS User Guide / Manual

具体禁飞区可以下载 Drone Maps 查看。

第三部分:日本出行公共交通 & App 推荐

从成田机场到新宿车站、从地方电车到新干线,搞懂交通工具,是打开日本旅行地图的第一步。

image.png

很多初次来日本的旅人会对复杂的交通系统感到头痛,笔者当年初来乍到在新宿站转了一个小时也没找到山手线的入口在哪儿。

JR、电铁、地铁、巴士各自为政,车站如迷宫般庞大(比如新宿车站有 200 多个出口),票价计算也常让人一头雾水。但一旦摸清门道,你会发现,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实高效、可靠;下载几个 App、准备一张交通卡,哪怕语言不通,也能畅行无阻。

如何高效分辨车站标识

日本的所有车站基本都遵守这样的标识规则,我们以东京地铁为例说明:

车站的标识由英文字母、罗马数字和带有颜色的外圈所构成。

通过查看标识可以方便地找到目的车站。车站标识规格统一,被使用在运行路线图、站台的设施等地方。

车站标识的使用

  • 可以通过车站标识的英文字母和罗马数字方便地找到目的车站。
  • 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到换乘车站或目的车站的车站数。
  • 可以一目了然地确认是否乘坐了开往目标车站方向的列车。

车站标识的所在位置

image.png

在运行路线图、车站看板等处与车站名称一同表示(本部分摘自东京地铁中文官网)。

交通卡、周游券:游客出行的好帮手

Suica / PASMO / ICOCA / TOICA …

这些名字看起来像咒语,其实都是各地的交通 IC 卡。虽然由不同地区发行,但如今多数已全国通用,无论你在东京刷 Suica,还是在关西刷 ICOCA,大多数地铁、电车、巴士、便利店、自动贩卖机都能使用。

各种 PASS 周游券

为了促进旅游,日本想尽了诸多方式给予游客优惠政策,各种 PASS 周游券就是其中之一。这些 PASS 周游券用区域和天数划分,在规定时间内指定的公共交通可以无限次乘坐,好好利用的话就能省下不少钱。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比较热门的PASS周游券:

JR 东日本 · 东北铁路周游券
image.png

推荐前往青森、秋田、仙台等东北地区的朋友购买。适用地区很广泛,从覆盖了关东地区的一部分、以及东北地区,但不适用于东海道新干线。目前分为 5 天的 PASS 和新增设的 10 天的 PASS,价格分别是 3 万日元和 4 万 8 千日元。

具体的使用范围、取票方式等可以参考中文网页

JR 北海道全境周游券

有效期间内可自由乘坐 JR 北海道线(不含北海道新干线)所有的列车,有效期分别是 5、7、10 天,价格分别为:2 万 3 千日元、2 万 9 千日元、3 万 7 千日元。周游券可以预购,会比正常票价便宜 1000日元。

需要说明的是,JR 北海道除去全境周游之外,还可以单独购买区域内的周游券,价格也便宜了不少,这对只想游玩固定区域的游客非常友好。

具体的使用范围、取票方式等可以参考中文网页

JR 东京广域周游券
image.png

有效期三天,价格为 1 万 5 千日元的东京圈周游券。非常适合想去轻井泽、宇都宫、富士山、伊豆等地的朋友。

具体的使用范围、取票方式等可以参考中文网页


由于日本针对游客的周游券众多,限于篇幅无法在本文全部列举。但几乎日本全境都有其对应的周游券,在旅途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规划和活动区域,选择最适合的周游券。

例如,如果主要在九州地区旅行,可以选择 JR 九州铁路周游券(全九州、北九州、南九州);如果计划游览大阪和京都,则有关西铁路周游券;四国等地也有各自的地区专用周游券;此外,部分热门景区还提供一日周游券(比如川越)。这些周游券都有其对应说明的中文网站,因此查询起来也很方便快捷。

购买方式也非常灵活:可以在出发前通过 JR 官方网站、海外代理或旅行社购买兑换券,抵达日本后在主要车站兑换成实体周游券;部分地区券还可直接在日本国内的指定窗口或自助售票机凭护照购买。使用时,只需在有效期内持票通过自动检票机或人工检票口即可进出车站,非常便利。

建议在出发前详细查阅各类周游券的适用范围、有效天数、价格及使用规则,合理搭配不同地区券与全国券,既能节省交通费用,又能让行程更加高效顺畅。

新干线的预约和使用

如果你不打算购买上述周游券,又有乘坐新干线的需求,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个事实:日本的新干线由于归属不同的运营公司,因此在线上的购票是完全分开的,并不像国内只需在一个 App 上即可完成全国购票。

主要新干线运营公司与对应的预约方式如下:

JR 东日本(东北·北海道、上越、北陆、山形、秋田)

  • App 推荐:えきねっと(ekinet)
  • 支持线上预约、指定座席、车票变更
  • 可用信用卡付款,有英文界面

JR东海(东海道、山阳和九州)

  • App 推荐:smartEX APP
  • 可预约东海道新干线(即关西到关东,起于东京站、迄于新大阪站,串连东京、名古屋、大阪)
  • 外国游客亦可注册,但需到英文官网,支持海外信用卡绑定 此外还有各地的区域专用 App 和预约方式,比如 JR 九州也有自己的网站和 App,但只能购买九州范围内的新干线…… 总之说起来十分复杂。

上述这些网络购票方式,即使在日本生活多年,如果不经常出门的话也往往搞不清楚。因此,对于游客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车站窗口购票,或者在车站自助售票机解决。

包车的注意事项

在北海道等出行不便的地方,对于预算充足的朋友来说,包车可能是前往景点的高效选择。

在这里笔者想请大家注意的是,无论你通过旅游平台还是私人途径包车,都需要认准「绿牌」车辆。因为只有「绿牌」车辆是日本营运车辆的标志,选择「绿牌」车辆,意味着你选择的是合法注册并接受监管的运输公司;而使用非「绿牌」车辆提供的所谓「包车」服务,往往存在很大问题,比如非法运营、安全隐患和保险不足等重大风险。

此外,你还可以查询旅行地当地的出租车包车政策,比如鸟取县就在 2024 年推出了针对游客的「周游计程车」:只要 4000 日元即可 3 小时包车畅游鸟取砂丘、白兔神社、若樱铁道、柯南机场等知名景点,共 23 条路线任选。

换乘导航 App 推荐:地铁巴士再多也不怕迷路

  • 乘換案内 (支持中文) 日本人也在用的老牌 App App 内有广告,内置付费项目
  • Google Maps (支持中文) 简单好用,不付费、无广告,涵盖地铁、电车、巴士等所有路线 适合快速查询,但票价与站名偶尔会有微小出入,建议交叉确认
  • NAVITIME (日文,面向日本人) / Japan Travel (中文,面向游客) 中文精准度高,支持站名模糊输入 App 内有广告,内置付费项目

补充说明:步行导航建议使用 Google Maps 或者iPhone 自带的地图导航即可。

第四部分:日本自驾出行 & App 推荐

虽然日本以高效的公共交通闻名,但想深入探索乡间、海岸线、森林秘境或是那些「电车到不了的景点」,租车自驾会是一种更自由、也更独特的旅行方式。尤其在北海道、冲绳、九州等地,自驾几乎已成为「体验本地生活」的关键手段。

当然,日本的交通规则、安全意识、导航系统也与国内略有不同。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帮你梳理清楚从驾照准备、租车流程,到必备导航 App 与驾驶注意事项,带你顺利上路。

国际驾照

如果你是中国驾照持有者,不能直接在日本开车。你需要持有「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认可的国际 ID 护照才可以合法租车。你可以考虑在日本、韩国亦或是新加坡等地考取该驾照,但具体操作不在本文覆盖的范畴内,请自行查询。

租车平台

日本租车行业十分规范、成熟,且本土消费者也习惯在日本租车旅行。在日本街头,经常能看到 わ 牌车辆出行,这些 わ 牌车辆就是租车的专用牌照;如果你租的车不是 わ 牌(冲绳等地也有 れ 牌),那么意味着该租车行为大概率不合法。

在日本租车,请尽量使用大牌租车行提供的车辆,一来流程规范、车辆整备好;二来也避免产生法律风险。以下是几个在日本人尽皆知的租车公司:

  • Times Car:网点遍布全国、共享汽车支持手机解锁、价格相对便宜,代表车型是马自达。
  • Toyota Rent a Car:丰田旗下的租车公司,代表车型是丰田旗下的各种车,包括雷克萨斯。
  • Nippon Rent-A-Car:日本本土老牌租车公司,代表车型是斯巴鲁。

大多数租车平台均支持以下服务:

  • 支持选配雪地胎、选择四驱车
  • 可以租赁 ETC卡(自动高速收费)
  • 提供多种保险选项,建议购买附带「NOC」的全险套餐

驾车导航推荐 App

对于游客来说,由于车辆内置导航大多为日语,因此最好选择支持 CarPlay 的车型,这样可以连接手机使用导航,方便快捷。如果车辆不支持 CarPlay,也可以尝试使用以下几款软件进行手机导航:

  • Google Maps:支持中文,基本准确,但对东京等大城市的复杂线路导航较差,但在乡下基本准确;
  • Apple Maps:支持中文,基本准确,但建议将内置语言显示为日语,播报语音为中文;
  • Yahoo!カーナビ(Yahoo! Car Navi):日本本地用户的选择,实时路况精准,全日文。
  • COCCHi:付费导航但可免费体验两周,支持推荐走行车道以及提前播报第几个红绿灯后转向,支持推荐自身车型宽度的车道,可播报停车场是否满车、甚至支持查询每栋楼的住户姓氏(主要给配送人员使用)。仅支持日语播报,但显示简单易懂。

日本开车须知: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 靠左行驶:方向盘在右侧,雨刷器和转向灯和国内也是相反的,转弯需特别注意不要逆向行驶。
  • 红灯禁止转向:红灯状态下有绿色方向箭头的情况除外。
  • 行人优先:要绝对礼让行人,这是日本驾驶的重要规则之一。
  • 路权车优先:日本驾驶非常讲究路权,右转需让左转,左转需让直行,路权优先的一方默认优先通行。
  • 停车规范:大部分城市禁止路边停车,请使用「计时停车场」或「投币停车场」。
  • 山路较多:无论日本高速还是国道,都有很多弯道需要特别注意;日本窄路非常多,也需多加注意。
  • 注意停止标识:日本道路狭窄,很多路口不设置信号灯,但会在路口设置红色「とまれ」标识,代表一定要停车让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每年都有游客自驾因为「とまれ」没停而发生严重事故。
  • 双闪感谢:在交替通行或者车辆谦让过程中,往往被谦让的车辆会打双闪表示感谢。但根据地域驾驶习惯不同,并不是所有车辆都会双闪感谢。
  • 铁道口停车确认:在通过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或标志的道口时必须执行停车确认四周的操作。
  • 默认超速:通常来说,日本车辆不会按照道路标识的时速行驶,而是会大于标识速度的 10-20 左右的时速行驶,甚至更快。作为游客来说,请尽量不要超速并在慢车道行驶
  • 自助加油:日本有很多加油站采取自助加油的方式,在加油的时候一定要确认自己加油的种类。

当你开车穿越雾中的阿苏火山,沿着能登半岛海岸线缓缓行驶,或是在冲绳的滨海公路上看日落——这些都是坐电车无法抵达的风景。只要准备妥当、遵守规则,自驾将成为你深入日本土地、发现小众惊喜的利器。

第五部分:日本食住餐厅酒店预定 & App 推荐

餐厅预订 App 推荐:吃得好,玩得巧

日本是个预约为先的国家,很多非连锁的餐厅实施预约制,但也恰恰是这些小店的口味更为独特,因此要想品尝到这些美食,事前预约非常重要。

  • 食べログ(Tabelog) 日本最权威的美食评分平台,类似大众点评,日本本地用户数多,评分真实。可按评分、距离、营业时间等筛选,附有菜单照片与预约链接。

近年开始提供中文服务,甚至推出了微信小程序,还可以用中文预约餐厅。

  • Google Maps 综合性平台,可以列出店铺的可供预约的不同平台。直接列出店铺官网,可以直接指向官网预约(有些店铺只能自家官网预约)。

  • ぐるなび / Hot Pepper 更注重优惠与团体用餐预约,可获取折扣券或线上订座。Hot Pepper Beauty 可用来预约日本的美容院、理发店

日本住宿预订解析:哪种适合你?

一趟惬意的旅程,从一晚舒适的睡眠开始。日本的住宿选择种类繁多,从都市商务酒店到乡间温泉旅馆,从别致民宿到胶囊旅馆,应有尽有。由于篇幅限制,在这里仅做酒店的简单介绍。

  • 快捷商务酒店 城市中最常见的住宿类型,价格合理、交通便利,适合重视性价比的游客。常见的品牌有:东横 INN、Super Hotel、Dormy Inn、Route Inn、Daiwa Roynet Hotel 等。特点是房间一般较小但五脏俱全,普遍配有浴缸、加湿器、睡衣。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更推荐 Dormy Inn,主打性价比的同时,酒店还附带有温泉以及免费的夜宵拉面,这对于预算不多的旅行者来说非常适合。

  • 温泉旅馆 想体验和式榻榻米、穿浴衣泡汤?那就别错过这一类。特点是一般价格偏高,部分风景优美的同时位置偏僻,需要提前查看是否提供免费接驳车。多含一泊二食,服务讲究,适合放慢节奏的旅程。

这种酒店相对知名的连锁品牌有大江戸温泉物語、亀の井ホテル等,价格也相对合理,服务也较为全面。剩下的基本都是独立的温泉酒店,价格差距较大。如果预算有限的话而又想体验温泉的话,可以寻找一些可以「日归」的温泉酒店,这样省钱的同时也体验了温泉项目。

  • 民宿 / Airbnb / Guesthouse 与当地生活更贴近,适合家庭出行或结伴旅行。特点是空间大、可自炊,有些可体验「町家」(有百年历史的日式老屋),需注意和日本房东的寒暄、以及是否是无接触式入住(有些是与房东交接)。

  • 高端酒店 以星野集团旗下的虹夕诺雅、界为代表的日本本土高端住宿品牌,以及如安缦、丽思卡尔顿、柏悦等国际顶级酒店,共同构成了日本「奢华旅宿」的天花板。

  • 以星野集团为例,强调「在地文化融合」,每一家酒店都融入当地风景与风俗:

  • 虹夕诺雅京都,隐于鸭川边的山林间,需乘小船才能抵达;

  • 虹夕诺雅富士,是以「森林露营」为概念设计的野奢酒店;

  • 界系列则更偏「高端温泉旅馆」,适合想沉浸式体验日本风情的旅行者。

国际高端品牌则多集中于大城市,如东京、大阪、京都等地,主打城市景观与高端服务。比如东京的安缦酒店位于大手町塔之巅,是不少商务旅客与名人指定入住的酒店,非常适合想兼顾高端住宿与文化体验的旅人。

住宿预订平台推荐

  • Agoda / Booking / Trip:界面中文友好、支持支付宝 / 微信支付、取消政策灵活。
  • じゃらん / Rakuten Travel:日本本地用户最常用的预订平台,有时会有独家优惠,但对于游客来说预定困难。
  • Airbnb:适合寻找特色住所,但需注意查看是否「正规登记民宿」(有备案编号)。

无论在哪家平台预定来说,比价是最重要的环节。笔者一般会在谷歌地图中搜索想预定的酒店,谷歌地图会自动将该酒店不同平台的价格显示出来,方便对比。

预订时请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查清「是否含税」与「是否含早餐」:日本不少住宿会在总价之外加上「住宿税」或者「入汤税」(会在入住时缴纳),部分城市还会收取额外「市税」。
  • 单人 / 双人订房的价格区别:在日本,同一间房型,一人入住和两人入住的价格是不同的,请务必注意。
  • 确认退改政策:特别是在樱花季、红叶季或大型活动期间,很多住宿「一经预订不可退款」,请务必看清条款。
  • 优先选择「车站步行 10 分钟内」:特别是在携带大件行李时,住宿地点离车站远会大大增加负担。有些酒店会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请提前和酒店确认。
  • 注意分辨环保选项:部分日本酒店提供「环保计划」选项,价格会比其它房屋选项低。「环保计划」是不提供房屋清扫服务的(或者降低房屋清扫频率),请提前确认。
  • 注意 Check-in / out 时间与门禁制度:日本酒店一般不提供提前入住的服务,因此最好在酒店规定的 Check-in 时间后入住;请在 Check-out 时间之前退房,否则有可能收取额外的费用,与国内不同,日本多数酒店的退房时间为上午 10:00。此外,有些传统旅馆或民宿晚上 10 点后可能不接受入住(笔者就经历过抵达后前台已经下班了),请提前联系沟通。

第六部分:日本天气、节庆日历

四季分明的日本,每一段时间都藏着专属的风景与仪式感。选对时间,便选对了旅行的节奏。

在日本旅行,「什么时候来」往往比「去哪里」更重要。春看樱、夏赏祭、秋观枫、冬滑雪,几乎每一个月都有理由让人动身。而不同季节的气候、穿搭需求、活动安排,也各有讲究。本章将从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出发,为你呈现一份结合天气、节庆、穿衣建议的旅行月历。

春季: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

关键词:樱花、初春、户外散策 看点:东京、京都、大阪、奈良等地的樱花陆续满开,公园、河岸、古寺都是热门赏樱地。 气候:白天温暖、早晚微凉,建议穿风衣 + 长袖内搭。 小贴士:避开日本「学校春假」(3月下旬 - 4月初),更容易拍到人少的樱景;热门城市需提前至少 1 个月订房

秋季: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

关键词:红叶、温泉、文化季 看点:京都的东福寺、岚山;长野的上高地、户隐;东京近郊的高尾山、箱根枫叶。 气候:干燥清爽,是全年气温最舒适的旅行季节 小贴士:秋季适合「赏枫 + 泡汤」组合,别忘了携带风衣和薄围巾以防早晚微寒。

冬季:12 月中旬至 2 月

关键词:雪景、滑雪、灯光祭 看点:北海道、东北、新潟、白马等地雪景壮观,适合滑雪或泡雪中温泉;札幌、神户等城市点灯活动温暖人心。 气候:北国极寒,东京以南则较为温和但干冷。 小贴士:雪地行走注意鞋底防滑;滑雪场附近住宿热门,建议节前预订。

特别推荐:夏季祭典、烟火大会(7 月 - 8 月)

关键词:热浪、浴衣、祭典 看点:东京隅田川、长冈、琵琶湖等大型烟火大会,阿波舞、祇园祭、仙台七夕祭气氛热烈。 气候:炎热潮湿,日晒强烈。 小贴士:注意防晒、防蚊、补水;烟火大会现场人多,建议提前踩点或预约席位。

旅行建议 :如何避开人潮?

尽量避开日本「连休」:黄金周(4 - 5月初)、盂兰盆节(8 月中旬)、年末年始(12 月底至 1 月初) 如果你想避开游客人潮,那就尽量选择九州、东北、北海道等地广人稀的地方,往往能遇见安静又温柔的日本 如果你想找到更多、更为详细的活动内容,欢迎访问日本国家旅游局面向中国游客开设的旅游网站。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亦或者地域查找日本相关的活动介绍,网站为官方中文,查找起来也非常方便。

从樱花初绽到红叶尽染,从雪中灯光到夏夜烟火,日本的时间是有颜色的。愿你不只是「计划旅行」,而是「选择属于你自己的季节」。

第七部分:日本便利设施、应急对策

一场顺利的旅行,既需要好风景,也需要在突发状况时「有备无患」。

旅行中总有一些突发的小插曲:迷路、轻微感冒、手机没电、护照不见了…… 别急,日本的便利设施非常发达,只要了解基本应对方式,就能把「意外」迅速化解,不让它们影响旅途的好心情。

便利店:比你想象得更万能

日本的便利店不仅是买饭团的地方,更是旅行者的「微型补给站」。

你可以在这里:

  • 缴费 / 取现金(大多数店内有 ATM,支持部分海外银行卡)。
  • 打印 / 复印 / 扫描文件(如护照复印件、行程单打印等)。
  • 寄送快递、买车票、购买演唱会门票。
  • 购买应急用品(创可贴、口罩、常见感冒药、数据线、租借充电宝)。
  • 购买简易便当并热饭、简易用餐、借用厕所等

生病怎么办?在日本看病的简要流程指南

  • 小病建议先去药妆店询问(如松本清等),店员多数受过基础药剂培训。
  • 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前往门诊诊所(クリニック)或综合医院(病院)。
  • 无需预约的急诊医院会有「急患」或「休日診療」等字样。
  • 持有护照可就诊,但需全额自费支付医疗费用(建议提前购买含医疗保障的旅行保险)。

语言不通怎么办?

一般来说,作为消费者、观光者,在日本的大都市内几乎不可能遇到语音障碍。大多餐厅都配有中文或者英文菜单,99.9% 的大型商场都配有中文店员,日本人也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但如果你的目的地是村镇,那么的确很有可能遇到交流障碍,你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 日本最不缺的就是中国店员,可直接询问是否有中国店员。
  • 尝试利用手机自带的翻译软件翻译、拍照识图翻译,但笔者更为推荐使用 ChatGPT等 AI 翻译,在针对更为复杂的文本环境如菜单等会更为精准及便于理解。
  • 很多车站、观光设施设有多语言观光窗口(Tourist Information),可提供英语 / 中文协助。
  • 拨打多语种服务热线:050-3816-2787(Japan Visitor Hotline),提供 24 小时、365 天中文服务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基本应对

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旅行中可能遇到小规模地震或台风预警。iPhone 已经接入日本国家地震局系统,如遇地震会自动播报。如果你用的是 Android 手机,你还可以下载各种防災アプリ,安装后也会进行地震播报。

  • 若遇地震,保持冷静、避免使用电梯。
  • 留意手机上的紧急推送(日本政府会以震度 / 避难信息推送)。
  • 听从酒店或地铁站工作人员指示,有需要可前往指定避难所(避難所)。
  • 遇极端气象(如台风),建议提前调整行程,避免山区与海岸线区域。

由于日本的建筑防震等级都做的不错,因此多数情况下不必担心。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请冷静地跟随周围的日本人一起行动(日本人从小就会不停地接受防灾教育,因此此时跟随他们行动是最推荐的方式)。

结语

一场旅行真正的开始,从来不只是打开航班 App、刷下那张特价机票…… 真正重要的,是在出发之前,你有没有好好问过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办好签证只是第一步。落地后的第一站路线、行李里的雨具、常用药品、备用证件复印件……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也许才是决定旅行是否顺利的关键变量。而当你真的站在机场出发口、踏上陌生城市的电车、推开一家深夜营业的便利店时,你会感谢此刻冷静的自己——因为准备得越充分,旅途中的每一步就越自由。

旅行无法被完全预测,但可以被好好预备。希望这一章,能为你即将开启的日本之旅,打下一个坚定的起点。

《日本全境漫游计划》希望做一份常旅之人也愿收藏的攻略书,共创页面:https://sspai.com/create/tour-guide-for-japan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 :一场跨越千年的樱花之旅

写在前面

2025年,是我在日本生活的第五年。

这五年里,我见过无数场樱花,从东京街头的行道树,到京都河畔的垂枝樱,从北国雪未融尽时的早樱,到南方海边迎风盛开的夜樱。每一场花开都很美,却也渐渐让我开始思考:还有什么,是我没见过的樱花风景?

于是这个春天,我决定踏上一场特别的旅程——去追逐传说中的“日本三大千年巨樱”,亲眼目睹一下那些跨越千年依旧盛开的巨樱。从山梨的山高神代樱、岐阜的淡墨樱,再到福岛的三春泷樱,它们不在都市闹市,而是都藏于深山、乡野与古老的神社之间;它们不是短暂的惊鸿一瞥,而是跨越千年仍能盛开的树中传奇。

这趟旅程,就从这里开始——向着三棵被时光守护的樱花树,出发。

山高神代樱篇

山高神代樱

三大樱花的旅程,我们选择从山梨县开始。与其他两处动辄需要大半天的交通相比,静冈是离东京最近的一站,也因此成了我们此行的首选。我们一大早就出发,前往山高神代樱所在的山梨县北杜市实相寺。

DSC03406.jpg

还未进入实相寺的入口处,我就已经看到里面的人山人海。除此之外,眼前的景色也很美丽:

视线之中,樱花正在最灿烂的时刻绽放,树枝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由粉色、浅白与淡紫色构成的柔软云霞。它们高低错落,有些枝头已经完全盛放,绚烂夺目,有些则还保留着含苞待放的姿态,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才刚刚开始,最美的日子仍在继续。

樱花树下,游人如织,却并未显得喧嚣。我顺着人流的方向望去,从远处看到了那棵传说中的“山高神代樱”。她安静地屹立于寺院深处,被细心围护起来,古老的树干巨大而虬曲,仿佛一座生命的丰碑,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悠久历史。

从樱花树的缝隙中看去,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甲斐驹岳正清晰可见。雪峰耸立,与樱花互为映衬,形成了一种极富张力的视觉美感:春天的烂漫与冬日的肃穆,就这样巧妙而神奇地相逢。

DSC03437.jpg

目光回落,抬头所见的近景也同样春意盎然。枝头的樱花此刻已然绽放到极致,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花瓣轻盈而通透。阳光透过细密的花瓣洒落下来,宛如细碎的光点,闪烁着春日的温柔与明媚。

DSC03441.jpg

步入实相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巨大的枝垂樱。这株樱花树姿优雅,枝条如垂落的长袖一般柔美,盛开的花瓣层层叠叠,如粉色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

这棵树名为「宇宙樱」。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种子曾于2008年11月搭乘美国太空梭奋进号(Endeavour),在无重力状态下,于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希望号」内旅行长达8个月之久。2009年7月,这些种子伴随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返回地球,随后交由当地武川中学的学生播种。这批珍贵的种子中,仅有两粒成功发芽,而其中一粒便被种植于眼前的实相寺内。

十多年后的今天,它已茁壮成长,并绽放出了美丽的樱花。我仔细观察着这棵经历过太空之旅的樱花树,树干与枝条尚且年轻,但花朵却一样明艳而丰盈,似乎并未受到失重环境的影响。生命的坚韧与神奇,跨越太空与时间,在这一刻以最美丽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DSC03454.jpg

顺着人流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此行的主角——著名的山高神代樱。

眼前的神代樱树,树种为江户彼岸樱,据推测已有接近2000年的树龄,与岐阜县本巢市的“淡墨樱”和福岛县三春町的“三春泷樱”共同被誉为日本三大樱花之一。这株巨大的古树姿态奇特而壮观,历经岁月侵蚀和各种自然灾害,树冠相比最盛时期已有所缩小,树干的内部甚至已经部分空洞。当地有关部门为了保护树身不被风雪摧折,特地树枝四周架设了很多木柱作为支撑。

DSC03516.jpg

据说,镰仓时代,日莲圣人曾路过此地,目睹这株樱树衰弱枯萎的模样,深感忧虑,于是虔诚祈祷,樱树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因此神代樱又有“妙法樱”之名。

在这棵树最为繁盛之时,树高13.6米,树冠东西长达27米,南北更是达到30.6米,主干周长超过10米。虽然近两年的长势每况愈下,但目前的神代樱仍然保持着约10米的高度,树干周长依然超过11米,尤其是它那向东伸展的粗壮枝条,宛如巨臂,仍然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当我站在这颗树前,凝视着这颗历经两千年风雨依然盛开的巨树,内心也被强烈地触动——仿佛透过那些历经风霜的枝干,清晰地感受到了大自然顽强而不息的生命力。

身延山久远寺

离开润井川龙岩渊后,我们前往了旅途中的另一站——身延山久远寺。身延山久远寺位于山梨县南部,寺庙内拥有众多百年以上的垂柳樱。每年春天,久远寺境内的樱花树都会如期盛放,与古朴的寺庙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典型的“日式春景图”。

DSC03527.jpg

当我们走进久远寺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寺庙朱红色的屋檐与满树盛放的樱花交织在一起的绝美景象。白色樱花与朱红色的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坐在椅子上,当微风拂过时,耳畔传来阵阵风铃的清脆声响,伴随着淡淡的樱花香气,使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画卷之中。

DSC03531.jpg

漫步在久远寺境内,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这株姿态优雅的枝垂樱。这棵古树就伫立在寺庙建筑的一侧,粉色花朵与朱红色建筑彼此映衬,在蓝天和绿意的映衬下更加明媚而醒目。这株巨大的古木,树龄已有400多年,入选为“日本全国十大枝垂樱”之一。它的树枝柔软地垂落,如同一道粉色瀑布,优雅而又充满灵动之美。

DSC03605.jpg

整个久远寺的行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寺内的任何景点,而是久远寺后山的停车场。

那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但当我们驱车抵达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令人惊艳的樱花隧道。停车场入口的道路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十几棵高大的樱花树,形成了一条粉白交错的花之隧道。

DSC03629.jpg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个停车场,人们也大多匆匆而过,并没有留意这里的美丽与静谧,但就在这个平凡的地方,我却看到了久远寺最日常、也最打动人心的一面。所谓美景配佳车,在这个不起眼的停车场里,我将汽车停到樱花树下,拿起相机给爱车拍下了一张照片。

润井川龙岩渊

离开久远寺之后,因为顺路,我们又前往了另一个近几年非常火热的赏樱景点——润井川龙岩渊。

DSC03684.jpg

这里与之前看到的古树风景不同,展现出另一种日式赏樱的经典风貌。我们站在桥上眺望,眼前便是沿着潤井川左岸绵延长达250米的樱花树。整齐而繁密的樱花林沿着河岸铺展开来,形成了一道壮观的粉色花道。

_DSC3742.jpg

润井川龙岩渊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同时欣赏到“三重奏”的绝美风景——缓缓流淌的润井川河水、两岸如云似霞的樱花,以及远处巍峨耸立的富士山。在樱花的掩映之中,富士山洁白的山顶与晴朗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三者彼此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淡墨樱篇

うなぎ千草

从润井川龙岩渊出发前往岐阜的途中,我们途经了滨名湖。作为静冈著名的湖泊,这里以鳗鱼饭闻名日本,我们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一绝佳的品尝机会。

我们选择的是一家位于三日町、名为「うなぎ千草」的老字号鳗鱼饭专门店。这家店创立于昭和56年(1981年),不仅口碑良好(谷歌评分 4.4,1206 条评价),而且餐厅位置极佳,从店内便能一览滨名湖的开阔景色。

IMG_3968.jpg

我吃过很多家鳗鱼饭,但这家对于我而言还是比较特别的。从鳗鱼的选材、烧烤方法、酱汁的调配,到米饭的煮制、山椒的搭配,都比较讲究。店家还自创的了鳗鱼的烤法——“奥滨名湖烧”。这种做法虽属于关东风格的“先蒸后烤”,但更强调鳗鱼表面烤制出酥脆香浓的口感。

我点了一个普通的鳗鱼定食(可以理解为套餐),鳗鱼外皮金黄酥脆,酱汁甜咸适中,搭配着饱满柔软的米饭,入口香气四溢。搭配清爽的汤品和简单的小菜,一餐下来,旅途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樽见铁道

DSC03702.jpg

与樽见铁道的相遇,完全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巧合。当我们驱车抵达木知原附近的全家便利店时,一阵饥饿感袭来。于是,我们果断停车,选择一边品尝我们最爱的炸鸡,一边饶有趣味的观看远处田野里耕作的农户。那天下着小雨,远处的樱花和升起的薄雾有一种在“江南水乡”的错觉。

正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炸鸡时,忽然注意到附近有一条铁路。出于好奇,我们立刻查询了一下,原来这就是闻名已久的「樽见铁道」。

在樱花季节,这条铁道被人们称为“开往樱花盛开之地的列车”,列车本身就已然成为当地著名的赏樱景点。樽见铁道会特意调整运行时刻表,让旅客能够在沿途各个赏樱胜地停留,尽情感受春日的美好。

DSC03732.jpg

不久之后,我们便看到一辆浅蓝色的列车缓缓驶近。列车两侧樱花正满开,粉白的花朵仿佛轻轻拥抱着铁轨。列车以悠闲而舒缓的节奏驶过眼前,美妙如期而至。也许在旅途计划之外的偶然,才是旅途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刻。

*有关樽见铁道的详情,欢迎参见官网:https://tarumi-railway.com/,网站设计的不错。

淡墨樱

DSC03712.jpg

樱花季同时也是日本的雨季,因此晴天赏樱的机会并不多。在我们抵达岐阜拍摄火车时,天空就已经是阴沉沉的,随着车辆逐渐驶入山区,天色越发阴沉,很快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大雨。

DSC03784.jpg

当我们终于抵达树下时,雨势仍旧不小。不过也正因为此,大雨帮我们避开了赏樱人潮,可以让我们得以安静地与这棵历经千年风雨的古樱相遇。虽然淡墨樱此时尚未完全盛开,但依然展现出庄严而优雅的美感。

淡墨樱作为日本三大千年巨樱之一,树龄已有1500年之久,高达16米,粗大的树干直径近10米,姿态雄伟,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天然纪念物。它独特之处,在于其花朵从含苞到凋零的过程中颜色不断变化:花苞初绽时为柔和的淡粉色,盛开时纯白如雪,等到凋谢之际,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淡墨色,因此被称为“淡墨樱”。

就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镜头里恰巧出现了一对日本情侣。他们撑着透明的伞,安静地站在树下合影,表情温柔而专注。在这阴雨绵绵的天气里,他们的身影与古老的淡墨樱相映成趣,成为了我此次旅途中最温柔也最难忘的画面之一。

据说夜晚这里会举行别具风味的夜樱点灯活动,灯光映照下的淡墨樱,会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姿态。虽然我们因行程关系未能亲眼见到这一幕,但如果你有机会亲临岐阜,建议除了白天赏樱之外,也不妨留到夜晚,静静感受那被灯光温柔点亮的千年古樱,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三春泷樱篇

白石川一目千本樱

DSC03896.jpg

在正式前往三春泷樱之前,我们特地绕道来到了福岛附近的一处著名赏樱地——白石川一目千本樱。在等了长达一小时的停车位后,我们终于在中午之前抵达了白石川。

DSC03942.jpg

顾名思义,「一目千本樱」的意思是“一眼望去,便能尽收千棵樱树的盛放景象”。而这里用肉眼所看到的壮丽程度,远远比文字和图片所能传达的更为震撼: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脚下则是清澈透蓝的白石川水缓缓流淌,而沿河堤两岸,一整排绵延约8公里、以染井吉野为主的樱花正盛放着。

白石川一目千本樱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大正12年和昭和2年,由大河原町出身的高山开治郎氏所捐赠,共计植樱约1200棵。如今,这里不仅被选为「日本赏樱百选」之一,更已成为每年4月上旬至中旬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赏花客的重要景点。

DSC04015.jpg

漫步在这长达8公里的樱花堤岸之上,脚边是点缀着的黄水仙,头顶是交错成拱的古老樱树树冠。我们放慢了脚步,让时间也跟着静了下来,只为更久地沉浸在这片粉色长廊之中。

DSC04009.jpg

在樱花的海洋中漫步,脚步越慢,就越是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白石川堤岸的尽头,我们遇见了一辆米白色的老款 Land Cruiser 静静停在河边。车前,两位上了年纪的当地老先生并肩而坐:一人戴着墨绿色渔夫帽,另一人穿着醒目的朱红色夹克。两把折叠椅随意插在尚未完全返青的河畔草丛里,脚边摆着简单的钓具与保温壶。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偶尔把视线投向缓缓流淌的河水,更多时候则沉默地享受着下午柔和的阳光和岸上随风飘落的樱花瓣。

DSC03978.jpg

不远处的堤顶,染井吉野已盛放成粉白色的波浪,与对岸成排的住宅屋脊一起,勾勒出一幅典型而安静的东北小城春景。陌生的旅人、陈年的越野车和闲适的老友——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在这条河边因樱花而自然相连。樱花赋予风景短暂的华美,而这些平淡又悠长的生活片段,才让春天真正具备了温度。

DSC04103.jpg

除了在河堤上漫步之外,你还可以继续向前,在白石川堤最经典的观景高台上,你可以捕捉到这样一幅春日限定的景色——

近景是一列 JR 列车,车身点缀着浅绿条纹,正呼啸而过;中景是一目千本樱那连绵八公里的染井吉野,粉白花海在微风中摇曳成波浪;而远景则是仍披着残雪的藏王连峰,雪脊清晰、线条刚毅。列车的钢铁与樱花的柔美、雪山的肃穆在同一画面里交汇,静与动、寒与暖相互映衬。

如果运气好、时刻对上,当樱花花期与晴朗天气重叠,铁轨两侧的黄色连翘也正好盛开,便能在镜头里再添一抹金色;而列车驶过那一秒,仿佛把这一整幅春天的长卷轻轻拉开,让人恍若置身电影分镜。

虽然这些景色和我们所见的千年古樱相比,少了一些历史厚重感,但这里却多了一种春天才有的鲜活与欢快。在白石川边短暂停留的这一刻,也成为我们此次追樱旅程中最柔和、最悠长的一段前奏。

三春泷樱

DSC04219.jpg

在我的预想中,三春泷樱如果白天拜访,一定是人满为患。因此为了避开拥挤的人潮,我们第二天凌晨 5 点就从郊外的酒店出发。当车驶入三春町时,天才蒙蒙亮,但能容纳上千辆车的巨大停车场竟已所剩无几——樱花季的三春,果然名不虚传。所幸还是抢到了一个车位,一路小跑进园后才知道:清晨 6 点前均可免费入场,6 点之后才开始售票(500 日元,折合 25 元人民币)。

DSC04172.jpg

即便当天依旧是阴天拍照的效果并不好,但这并不影响我认为三春泷樱是三大古樱中最具冲击力的一株。远处看就可以看出它的花势十分蓬勃,仿佛有呼之欲出的生命力;近看时,层层叠叠的花幕将树干遮掩得若隐若现,展现出千年古木的苍劲与春光的柔美并存的奇景。

DSC04189.jpg

虽然游人络绎不绝,但换个角度拍摄还是能有不错的效果。顺着木栈道攀上小丘,三春泷樱在灰蓝的晨色里蓦然显现:粗壮的古干撑起万千细枝,花幕自高处倾泻而下,仿佛粉色瀑布落入新绿的梯田。三春泷樱其实是一棵枝垂樱,树龄已逾千年,1922 年就被列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如今依旧高约十三米,冠幅展开能覆盖二十五米见方。

DSC04198.jpg

沿着缓缓爬升的水泥小路走到坡顶,视线突然豁然开朗:一座灰顶木屋静静坐落在竹林与梯田之间,门口那株枝垂樱正值盛放期,粉白花瀑垂到檐下,仿佛给整座房子披上了春日的轻纱。可能是大家也觉得这里风景不错,很多人选择在门口拍照打卡。(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越过图上的牌子进入私人领地)

DSC04197.jpg

其实在东京这种钢铁森林里住久了,看到这样的房子也会在心里暗暗羡慕——每天推开门就是满树樱雨,四时耕作或日常采买,都要先经过这一片柔软的粉色帘幕。对我们这些旅人来说,这样的景象是一年难得一遇的幸运;而对他们而言,却是平凡生活里最自然不过的背景。原来,有些人真的把春天住进了家里。

夫妇樱

在这趟旅程的最后,我们绕道来到了三春泷樱附近的一座静谧神社。

DSC04225.jpg

与热闹非凡的三春泷樱不同,这里是完全无人的。神社门前的鸟居古朴沉静,石灯笼上布满岁月的痕迹,唯有两株枝垂樱正悄然盛放,一左一右,倚着彼此。它们被称为“夫妇樱”,相传是为了祈愿夫妻恩爱、家内安稳而种下。不同于那些以壮观著称的名樱,这对夫妇樱低调、含蓄,却有种令人动容的温柔。

DSC04228.jpg

我们在树下静静站了许久,头顶是缠绕交错的老枝,春风拂过,花瓣缓缓飘落,落在石阶、落在肩头,也仿佛落进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一刻,没有喧嚣、没有相机快门声,只有鸟鸣与风声,和千百年来一如既往守候在神社前的花与树。

春日追逐樱花的旅途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也许真正让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看了多少樱花,而是在哪些不经意的角落,与怎样的风、怎样的光、怎样的人,一起度过了这一场属于春天的短暂时光。

更多内容

本次旅途的行程地图已经全部公开至公众号「日浮录」,发送「日本三大樱花」即可自动获取

如有问题或者想法,欢迎在文章下评论留言,我将尽快回复你。樱花之旅已经告一段落,但我的日本旅途仍在继续。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日浮录」,我会在那里分享我的更多旅游随笔、在日生活。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文章地址:https://sspai.com/post/98514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双影奇境》:一部无与伦比、超乎想象、精彩绝伦的双人游戏作品

为了让各位玩家有极致的游戏体验,本文最大程度避免了剧透,仅会出现游戏大体剧情以及游戏截图;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写在前面

对于电子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陷入了“电子阳痿”的状态里:虽然我有switch、ps5、pc等一众游戏设备,但几乎对所有的游戏都提不起兴趣;在近几年中,我尝试玩过很多优秀的电子游戏大作,但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可以让我持续坐在电脑前面、全神贯注地游玩几天,直至通关。我得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电子游戏似乎已经离我越来越远,我也对游戏的兴趣越来越少。

20250308173510_1.jpg

但《双影奇境》这款游戏让我前面所提到的一切负面状态近乎完全消失。《双影奇境》是近几年唯一让我能够废寝忘食地在电脑面前持续游玩了14.8小时,直至通关的游戏。在通关之后,我直接陷入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沉醉状态:我不愿意从这个伟大的游戏世界里离开,甚至一刻也不。

在最终章之前,我已经认为这是一部神作,可顶多比之前的《双人成形》优秀一些,视觉效果更华丽一些。但在游玩到最终章节并且通关后,我丝毫不会吝啬我所掌握的赞美之词来形容这款游戏。是的,在纵观整部作品之后,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款:无与伦比、超乎想象、精彩绝伦、叹为观止、匠心独运、美轮美奂、妙趣横生、扣人心弦、淋漓尽致、惊心动魄、出神入化、独树一帜的游戏。

说说感想

Hazelight Studios继《双人成行》之后,再次带来了全新力作《双影奇境》。作为一款专注于双人合作体验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在视觉表现、玩法设计与剧情叙述上都展现出显著的进步与创新,堪称近年来双人合作游戏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视觉表现:高密度的视觉奇观盛宴

20250308173603_1.jpg

《双影奇境》在画面表现上令人印象深刻。制作组雾影工作室(Hazelight Studios)此次并未满足于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以极为奢侈的方式,打造了大量高密度、极具冲击力且风格多样化的虚拟场景。游戏中的场景设计融合了科幻与奇幻元素,玩家将不断穿梭于未来都市、赛博空间、中世纪城镇乃至神话世界之间,每个场景都拥有独特的视觉风格与氛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视觉奇观没有任何地重复利用,而是一次性呈现,玩家几乎每隔十几分钟便能见到一个全新的视觉盛宴。这种近乎奢侈的设计手法,使得其他游戏中通常被视为高潮或压轴的大场面,在本作中却成为随处可见的日常元素,极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新鲜感与沉浸感。

游戏玩法:从欢乐谷到多元宇宙的全面升级

20250309155355_1.jpg

如果说前作《双人成行》是一座充满欢乐与创意的主题乐园,那么《双影奇境》则将其扩建为一个纬度折叠般丰富多彩的多元宇宙。我和朋友在游玩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词汇是“卧槽”“太牛逼了”“还能这样”。本作的游戏丰富至极,涵盖了射击、平台跳跃、潜行追逐、动作冒险、解谜探索等多种类型,甚至还有不少致敬经典游戏及电影元素的环节,比如:

在中世纪场景中模仿刺客信条式的高空跳跃;在篝火旁致敬黑暗之魂式的休息;模仿银河战士系列进行变形球探索;类似索尼克或极限国度般刺激的滑雪关卡;甚至还有三维弹球(太好玩了)、生化危机、星球大战等经典作品元素巧妙融合其中。

这些玩法机制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切换频繁,玩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体验到全新的游戏模式。同时,两位主角米欧和佐伊各自拥有截然不同的能力和视角,玩家需要不断适应并紧密合作才能顺利过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在最后一章之前,这些游戏玩法都是常规操作的话,那么本作在最后一章的游戏的设计上,完全颠覆了双人游戏的玩法。由于无法在此做出剧透,因此只能泛泛而谈,但最后一章的游戏设计应该是当前乃至近几年内双人游戏的设计巅峰,其精妙程度令人惊叹而又感觉合乎剧情常理。

剧情叙事:自然流畅且富有感染力

20250308195022_1.jpg

在故事叙述方面,《双影奇境》做到了自然流畅。两位主角米欧与佐伊原本互不相识,却因意外被困在一台窃取创意的机器中,不得不携手合作,逐渐建立起深厚友谊。故事节奏平稳,没有突兀升温,也没有冗余啰嗦的NPC干扰整体体验。虽然相较雾影工作室过去作品如《逃出生天》的剧情张力稍显不足,但整体叙事依然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游戏玩法本身,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厌烦。

难度与受众:更高门槛,更强挑战

相较于前作《双人成型》,《双影奇境》的难度明显提高了不少。游戏中大量出现射击、追逐、潜行和动作解谜环节,对玩家之间配合默契度与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这意味着如果组合中的一方是动作游戏苦手亦或者纯新手玩家的话,那么频繁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可能会降低整体体验。不过,在游戏的设置中,可以给任意人物降低伤害或者掉过该小关卡,这在双人游戏中应该会解决掉上述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本作还偶尔出现一些血腥镜头,虽然整体尺度不算过分,但的确比前作更偏向成人向一些。在这一点上,可能会限制部分低龄玩家或家庭用户的参与热情。

致敬与原创:完美的平衡,拿捏恰当

游戏中充满了对经典作品与电影桥段的致敬元素,例如星球大战式光剑对决、恶灵骑士式摩托飞跃楼顶等经典镜头。然而,这些致敬内容仅占据整体玩法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开发组自己原创且富有创意的新颖关卡设计。

为了避免剧透,我只能简单地写出一些关卡设计,但这绝不是本作最佳的设计之一,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范例:比如颇具趣味性的“变成猪”关卡,两名玩家需要通过放屁猪和弹簧猪能力抵达目的地,再变成香肠烤制涂酱送入口中。这种荒诞而又充满趣味性的设计体现了开发团队在疯狂与逻辑之间找到平衡,用超现实想象力重新定义了双人合作游戏的边界。

在这里多说一句:对于本作来说,再多的剧透亦或是详实的描述其实都是徒劳的,因为本作只有当你亲自上手游玩之后,才能体会游戏设计者为玩家准备的精彩绝伦的体验。

写在最后

20250309162116_1.jpg

“我已经很久没有玩过这么酣畅淋漓的游戏了。”——这是当我看到通关界面时候第一想法。随后我想到的就是给各位安利这部游戏作品,并且抒发我通关后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感想。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说游戏开发也有段位的话,开发商雾影工作室(Hazelight Studios)在双人游戏上已经超凡入圣了。《双影奇境》无论是在视觉效果、玩法设计还是叙事表达上,都实现了对前作《双人成行》的全面超越。本作不仅延续了雾影工作室一贯擅长的创意合作模式,并且以更加丰富、多元且震撼人心的方式,将“双人合作”这一细分类型推向了超凡的高度。

我建议所有看到这里的朋友有机会都可以拉上朋友、爱人、亲人尝试游玩这部作品,因为在这部游戏中、一次次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前所未有的默契与心灵相通。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妙趣横生的关卡设计和叹为观止的视觉体验,更有让玩家一起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冒险旅程、最重要的是,在你欢笑与感动交织的时刻,收获弥足珍贵的记忆与情谊。

2025年3月9日 写于东京

更多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日浮录”,了解的我的更多旅游随笔、分享我的在日生活。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趁年轻到处跑:用照片回顾我的 2024 年

写在前面

又是一年年末。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格外焦虑,一边回想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到底做了啥、一边又展望未来一年应该做啥。今年还多了一个焦虑点,就是又过了一年,我已经要28岁了,想来直奔30也指日可待。

在过去,我不会主动去写一个文章,来阐述我过去一年做了什么:一来我只是个普通人,诸如年度总结什么的听起来像大领导的工作汇报;二来我只想逃避,把过去一年里的账算的太清楚,反倒平添压力。因此在过去几年里,我只写“什么值得买”,毕竟总结关于花钱的东西可以让我感到快乐。

IMG_2813.JPG

但今年稍微有所不同:这是我住在日本的第四年,也是工作、学业上比较闲暇的一年。再加上 1 月份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自我缓解”而跑了不少地方,终于完成了“踏破日本全境”的成就。

在整理相册时,我发现2024年的照片竟多达3万余张——这个数字比三年前翻了数倍。趁着少数派年度征文的契机,我希望用这些照片讲述我的2024年,记录那些曾经转瞬即逝却意义深远的瞬间。

1月:开局不利但大难不死

DSC08789.jpg

2024 年初,我们从东京出发,自驾来到了日本东北地区,踏上了通往日本东北地区的旅程,期待一场早已心仪的大雪。众人皆知北海道被誉为“雪国”,但实际上青森和秋田的雪景同样令人惊叹:大雪纷飞、积雪深厚,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北海道的传统印象。步入东北高速路段的那一刻,雪白的世界仿佛为我们的旅途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纯粹的面纱,每一片雪花都在低语着冬日的诗行。

DSC08918.jpg

在东北的旅途中,有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仿佛把整个冬季的静谧与力量都浓缩在那一刻。

首先是十和田神社。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神社周围一片银白,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神社内空无一人,只有厚厚的雪铺满了地面,我们踏着未经人踩踏过的雪,听着脚下发出柔和的沙沙声。每一步都非常解压,就像是在与这份纯净的宁静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落雪在空中缓缓飘落,给人一种时光静止般的感觉。那一刻,心中的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着这纷飞的雪花被轻轻拂去,只剩下无尽的平和与释然。

DSC09147.jpg

其次,是田泽湖旁那座金色大观音。它虽然已荒废多年,无人维护,却依然以一种破败中透着辉煌的姿态静静伫立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那金色的光泽在寒冷的冬日里依旧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历史的沉淀。

为了完整地欣赏这座观音,我们不得不跨越那一层厚厚的、足有半人多高的积雪。当我们走到观音面前时,看到那破败而又神圣的造型,令人心生敬畏。观音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和似乎要倾诉无尽故事的眼神,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荒废的背景与冬日的严寒相映成趣,仿佛可以听见远古祈祷的低语,和岁月深处的呢喃。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会觉得有些震撼:即使在岁月的侵蚀下,美丽与神圣依然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DSC09435.jpg

在东北之行的尾声,我们怀着一丝期待与好奇,踏上了前往银山温泉的路途,但未曾想过是噩梦的前兆。

由于没有预定温泉房间,因此我们只能徒步进入山中的这片秘境,企图“免费欣赏“这温泉镇的独特韵味。远远望去,银山温泉仿佛化身为《千与千寻》中那神秘莫测的神隐之地:小镇隐匿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与皑皑白雪之间,薄雾缭绕,灯火点点。走进镇中,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一种超现实的梦幻色彩——仿佛一不小心,就能跌入那个异世界,遇见形形色色的神灵与精怪。

8262654749_923048.jpg

在结束东北的行程时,我们开车回程的时候途径山形县,高速中突然出现一个雪块。车辆闪避不开,一个轮子压上了雪块后,导致车辆完全失控。

当时我在副驾驶上已经睡着,再一睁眼气囊弹开的瞬间,随后车辆撞击到高速护栏上,耳朵因为受到巨大冲击而短暂失聪。我当时闻到一股汽油的味道,因为害怕汽车自燃或者爆炸,第一时间拉着朋友下车避难。

54749_923048.jpg

此时后面跟随的车辆已经停下来,后车下来的日本人已经跑步向我们赶来询问受伤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日本人帮我们联系了山形县高速警察,并在后方放置了三角警示牌。和高速警察处理完交通事故已经是凌晨,2 点才抵达当地酒店。

说到这里,有些玄学:也许是在途中买了御守亦或是参拜了观音像的原因,我和朋友没有任何伤口,我仅仅身上有安全带压痕、而我朋友大拇指因为紧握方向盘的原因大拇指上有一个 2 毫米不到的小擦痕。事后在清点行李的时候,发现钱包里常带的御守、以及车里放着的御守却都已经消失不见。

在复盘事故的时候,车辆当时失控漂移的瞬间是车头向左,而左侧就是目测十几米的深坑。万幸的是朋友当时拉了一把方向盘,车头甩向右侧,也就是道路中间的护栏,避免造成了更大的事故。

这起事故中,没人受伤、也不存在任何第三方受伤、保险对接日本高速、租车公司进行全额赔付,我们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损失。虽然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事故发生后我的心态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抑郁的状态,所幸的事后面调整心态很快,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事不惊,随后一整年的时间里还是比较顺利的。

2月:五湖徒步、海上破冰、湖上漂流

2 月几乎整个月都待在了北海道,企图”抚慰“自己车祸的心理阴影。纵然我已经来过十余次北海道了,但这次在北海道体验了很多之前没有体验过的冬季独有项目。

在知床五湖徒步

DSC09553.jpg

冬日里的知床是全部封锁的,只有在拥有资质的领队带领下,才能踏入这片神秘而纯净的世界。那时,我们作为整个团队中唯一的外国人,受到了向导格外的关照。向导是一位地道的本地人,他告诉我们,他正是在知床大山下长大的。记忆中,每到这个冰雪覆盖的季节,他和同伴们都会在这片原始的雪野中滑雪嬉戏,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纯粹快乐——那还是在知床尚未被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公园之前。

DSC09556.jpg

步入冰天雪地中,就像走进了一个纯净而宁静的童话世界。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咯吱”声,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银白,远处湖面被薄冰覆盖,映衬着苍穹。

我们一边在知床五湖的雪原上行走,一边听向导的介绍。他不时停下脚步,指着那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足迹,告诉我们这些是野生动物在雪地中留下的痕迹。那宽大的、略带弧度的印记可能是麋鹿走过的,细小而稀疏的则可能属于狐狸或者兔子。

DSC09555.jpg

徒步这天正好是我的生日,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在徒步的最后,我们站在一处开阔的高地上,静静地等待着一天的尾声。夕阳缓缓坠落在远处的山峦之间,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雪原,仿佛为这银白世界披上一层温暖的轻纱。每一片雪花都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芒,天边从金黄渐变成温柔的橙红与粉橙色,整个世界都显得宁静而诗意。

在网走海上破冰

DSC09554.jpg

网走位于北纬44度,每年的流冰都会被风吹到鄂霍次克沿岸,须臾之间海岸线变成了银色大地,乘坐流冰观光破冰船能深入冰封鄂霍次克海那种力量感与震撼让人无法忘怀。

DSC095536.jpg

当破冰船开动,船体切开厚厚的海冰的时候,冰块四处飞溅,巨大的船身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每一道划痕都仿佛在宣告大自然的无穷威力。

站在硕大的甲板之上,迎着刺骨的寒风,我看着冰海在眼前缓缓裂开,那一刻心中涌起非常奇妙的感觉,仿佛和这片天地产生了一种共鸣。

在弟子屈湖上漂流

DSC02019.jpg

冬日的湖上漂流最好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清晨 5 点左右,因为这时湖上会有雾气,还可能看到雾凇的景象。

不过有资质的、提供冬日清晨时间段漂流的向导实在是少之又少,而独木舟本身最多乘坐两人,我们却是一行三人,因此还需要寻找一只“特制”独木舟,因此我大约询问了七八家才确定了最终的向导。

DSC01951.jpg

当独木舟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缓缓滑行,我看到两岸冰雪点缀的景致时,感觉凌晨 4 点多钟起床是非常值得的。虽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雾气弥漫,但漂流的过程显得格外静谧、温和,随水而行的感觉仿佛让时间放慢了脚步,每一次轻轻的晃动都像是在抚慰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安宁与平和之中。

漂流途中,向导递来了一杯热可可。杯中热气腾腾,淡淡的香甜在空气中弥漫,为冰冷的湖面增添了一抹暖意。我们暂时收起了船桨,任由独木舟随着微波缓缓飘荡,一边品味着这杯驱散寒意的热可可,一边静静欣赏冬日初升的太阳。初升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银白的湖面上,映衬出在眼前的景色分外美丽。

DSC02013.jpg

在北海道的日子里,我和自己彻底和解。也许从北海道回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放下心中的包袱。我决定不再过多的忙碌于学业和工作,尝试更多地向外走走。

3月:看猴子泡温泉、在户隐神社徒步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远程办公久了总是想逃离东京这个钢铁城市,一头扎进山里换个环境工作。于是乎在三月里,我体验到了两段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难忘的旅程。

DSC02359.jpg

在长野深山中的一隅,我见证了猴子泡温泉的奇妙场景。那是一幅有趣而又温馨画面:在寒冷的冬日,猴子们会在早上跳入到天然温泉中洗澡,热气袅袅中透出几分惬意与闲适。

它们或懒洋洋地闭目养神,或活泼地相互嬉戏,在蒸汽和热水的包围下,仿佛忘却了寒冷的侵袭。这些野生的猴子完全不惧怕人,面对大家的近距离观察毫不羞涩,甚至会面对镜头摆几个pose。

看着这些小生命在温泉中尽情放松,我心中也涌起一种暖意与安慰——在冰雪世界里,温暖总能以最生动的方式降临。

DSC02141.jpg

随后,我来到户隐神社,沿着古老的石径踏雪徒步。在道路两侧,高耸的古树宛如沉默的守护者,披着洁白的霓裳,我行走在满是积雪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行进,时不时飘落的雪花也悄无声息地为这幽深小径增添了一抹神秘。

DSC02269.jpg

在户外徒步久了,总能感受到一些来自周围大自然的气息。当冷冽的空气中夹杂着松针的清香,微风拂过树梢发出低语,会让人从都市的浮躁气息中脱离出去,回归最真实的自我,而这也是我忠于户外轻徒步的原因之一。

4月:追逐樱花

GKhiWjJacAAQwKR.jpg

四月是樱花开始绽放的季节,虽然东京、京都有许多著名的赏樱胜地,但人潮涌动,总让人难以享受那宁静。所以我更喜欢找一个人少的角落,远离喧嚣,坐在樱花树下,一下午就这么发呆,看着粉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任由思绪随之流淌,感受那一刻独有的平和与温柔。

GKFf_M2bUAAWKrs.jpg

日语中有个词叫做“見頃”,意味“正是好看的时候”,常用来形容樱花等绽放的最佳时刻。

偶然间刷到一个日本摄影师说一颗山梨县的樱花树正在“見頃”,看起来很是震撼。于是乎我们说走就走,从东京出发,往返440公里,来到一个隐匿在山野中的小村落,终于看到了这颗300年树龄的樱花树的绝美绽放时刻。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的冷峻,只有被连绵起伏的山峦包裹着的、这颗满树盛开的樱花。当鸟鸣与樱花的低语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柔软的花瓣上,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染上了淡淡的粉色。静谧的山中午后,我坐在对面的山头之上,默默地和这颗百年樱花树对视,为这颗樱花树拍了这张照片。

5月:出发!攀登布罗莫火山和赛武瀑布

alt text

2024 年还完成了 2023 年未完成的印尼之行:看到国家地理封面上的布罗莫火山的那一刻,感觉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再加上几小时的车程,说什么都值了。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苍白的文字、修得再精美的图片亦或是视频来表达的,只有亲身面对这座火山,看着太阳升起照在火山上的那个瞬间才能有那种感觉。

alt text

印尼之行打破了我的很多固有印象:原来在印象中脏乱差的国家实际上高速公路宽敞平坦、厕所卫生也还不错、餐厅服务也挺好、便利店满大街都是、夜晚大街上也很热闹,就连旅游行业也比较规范...印尼人虽然工资真的很低,但是大街上的碰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乐呵呵地,人均都会说上那么几句半生不熟的英语。 虽然是印尼发展中国家,但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之前的想法是一种隐形的歧视。

alt text

我想在未来还会再去一次印尼:这那一次,我不再进行特种兵式地旅行,而是选择在酒店中度过一段慢生活。放缓脚步,静心享受每一个慵懒的午后,不必急于奔走在行程表上,让心灵在悠然的时光中慢慢沉淀。

印尼是一个非常适合度假的地方,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给人提供了一种放下喧嚣、与自我对话的生活方式。我期待着,在那温暖的海风中,品味咖啡、阅读书籍、与当地人闲聊,细细体会那种被旅行真正洗涤后的宁静与美好。

*详细的印尼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印度尼西亚:从布罗莫火山到精灵坠崖的魔幻之旅》观看。

6月:在冲绳的海边散步

从印尼返回后,我在越南稍作停留,之后便飞往了冲绳岛。

alt text

朋友说,刚到冲绳的第一感觉是回到了台湾:冲绳的街区很有特点,用“老破小”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在靠近美军基地的附近,建筑又五颜六色起来,比起本土素雅的建筑设计,这也很不“日本”。

另外,冲绳的美食也不同,更接近于中国的饮食习惯。比如,冲绳著名的美食是苦瓜炒鸡蛋,以及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吃到诸如蹄花面等用猪肘做成的美食。冲绳的物价相对于本土也更便宜,你很容易在街头巷尾找到一些味道很好的小馆子,但又花不了几个钱。

alt text

在冲绳十天,我们吸取印尼之行的经验,尝试让节奏变慢:在民宿睡到自然醒,早餐过后在海边散步,看着海边冲浪的人们,听海浪拍打礁石的节奏,感受晨曦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午后,则在当地的小咖啡馆中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黄昏时分,我们会漫步在宁静的街道上,偶尔与当地居民交谈,听他们讲述生活的故事。夜幕降临,冲绳那独有的星空与海风,共同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悠然的氛围。

虽然这种慢生活的方式是“半强制”的,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风景,还更深入体验到了冲绳独特的文化与人情,使每一天不再疲惫赶路的同时都充满了难得的宁静与真实。

*详细的冲绳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日本浮生录:冲绳十日,与海为伴》观看。

7月:在金泽漫步古街、高山徒步

在今年 1 月份前往东北地区之前,原本的目的地是金泽。但正当收拾行李之时,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5级大地震,金泽之行只好被迫中止。时隔半年后,我又重启了金泽的行程。

alt text

我相信很多人来日本的第一站基本都是东京、大阪、京都之类,但实际上想要感受真正的日本人文以及自然风光,我更推荐像金泽、和歌山这样的城市。在这里,你经常能一个人享有一方天地,目之所及之处只有你和眼前的景色;这里的人们也更接地气,摆脱公式化的服务笑容和待人态度,以“真面目”对待你,甚至就连日本人固有的偏见也会毫无掩饰的直接当面告诉你。

alt text

这次的金泽之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被誉为“日本屋脊”的立山黑部阿尔卑斯山脉路线。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山岳观光路线之一,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惊喜与变幻。

站在山路上,眼前的风景总在顷刻间变幻莫测:时而,绵绵细雨洗净了山间尘埃;时而,浓雾弥漫,将远处的峰峦隐匿于云烟之中;而又时而,阳光突然穿透层层云幕,将整个山谷点亮,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澄澈蓝天与雄伟景致。

alt text

那一天,我随着列车、缆车和巴士穿梭在这奇幻的山岳画卷中,每一个转弯都似乎在打开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雨水打在车窗上,留下模糊的花纹,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大自然的诗行;而当阳光重现时,一切又焕发出不可思议的生机。无论是奔腾的溪流、苍翠的山林,还是巍峨的冰川和白雪皑皑的山峰,都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与神秘。

在这条路线上,我不仅看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体验到了一种与天地同呼吸的深切共鸣。每一次短暂停留,都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那些风雨、雾霭、晴空交织的瞬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详细的金泽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日本浮生录:漫步古街、高山徒步,在金泽富山畅享夏日》观看。

8月:环游九州岛

这是我的九州之行二回目。在我刚到日本时,来到九州只能依赖公共交通行进,因此很多我想去的小众景点并没有办法抵达。随着 8 月盂兰盆节的超长假期,我和朋友一起相约二刷九州。

DSC07372.jpg

这次我们从福冈出发,途径佐世保、长崎、熊本、鹿儿岛、宫崎、大分,环绕九州岛一圈后,最终返回福冈。无论是长崎的百万夜景,还是熊本的阿苏火山,亦或是鹿儿岛的时不时爆发的樱岛火山、深夜里品尝到的宫崎的和牛、看到日出的大分的温泉,都足矣让我印象深刻;但如果说旅途全程最让我值得反复回味的地方,那应该只有一个:屋久岛。

GXCuFRObsAAsEdN.jpg

屋久岛是与鹿儿岛市隔海相望的一个小岛,是日本最早的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屋久岛的住民相当稀少,仅有一个超市负责供给,就连出租车也是个位数,除了码头等人群略微密集的地方有手机信号之外,很多地方可以称得上是“与世隔绝”。我们在岛上居住了三天,用着房东特意在屋子安装的Starlink,才可以每天晚上刷刷手机,避免过上真正的“隐居”生活。

GYsBkwRbMAAShxo.jpg

也正因为如此,岛上的生态环境十分之好,整个岛屿都像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千年古树随处可见,动物也满地乱跑:躺在马路上晒太阳的鹿、在车子旁边抓耳挠腮的猴子等等,它们更像是这个岛屿的主人。

GXCvcXOakAAlIEu.jpg

屋久岛因其频繁的降雨而闻名,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一个月下35天的雨。”然而,我们在这座岛上度过的三天却异常晴朗,让我们体验到了九州之行中最逍遥自在的时光。

每个清晨,伴随着鸟鸣和树叶间微光跳跃的节奏醒来,走出民宿,便能立刻感受到那份纯净而久违的自由。漫步在蜿蜒的石径上,轻抚那历经千年的树皮,仿佛能听见大自然悠远的低语。当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冠洒下温柔的光斑,我们可以在林间小道上悠然漫步,任由思绪在这片原始绿意中自由飘散。

*9月因工作原因未能出行,因此略过不表。

10月:在北海道看层林尽染、追逐棕熊

10 月我再次来到北海道,这次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三个:看秋景、徒步、拍摄野生棕熊。

秋景

alt text

我们抵达时正值北海道秋季中景色最佳的时期。几乎随处可以见浩瀚的“金黄树海”,一片片黄绿相间的森林层层叠叠,延伸至视野的尽头。

上图中拍摄的地方是一个叫做“三国峠”的地方,是北海道国道上最高的山峠,在这里正好可以看到下面海拔1139米的松见大桥。我在这里停留,并且拍下了这张照片,试图留下这一刻的秋色:秋日的黄叶如同给整个山峦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纱,与松见大桥的红色钢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桥蜿蜒穿行在这片辽阔的森林上空,犹如一条流动的红色丝带,将深秋的自然景致连接成一幅画卷。

徒步

alt text

秋天大概是北海道最适合徒步的天气了。没有烈日炎炎和蚊虫叮咬,微风轻拂,体感非常舒适,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在徒步的过程中遇上棕熊觅食,因此在进入徒步路线之前,都会有安全员进行安全讲解。

alt text

运气比较好的是,我们这次选择的“大雪山高原温泉”徒步路线上并没有碰到棕熊,反倒是遇到了非常好的秋景。这条线路与其时说是在徒步,说是散步可能更为贴切。总体的徒步路线爬升不高,路程也不长。因为这条徒步线路相当小众,因此尽管现在是秋季徒步的最佳时间,但整条路线下来,也碰不到几个徒步的游客。

alt text

在“大雪山高原温泉”徒步结束后,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旭岳山峰徒步。不过这次的天气不是很好,阴雨连绵,山顶上的雾气弥漫,给本来用作观光的徒步线路凭填了难度。我们遇到很多位游客因为天气原因选择直接下山,但我们的装备还算齐全,于是乎走完了全程。

alt text

在徒步快要结束时,山顶的雾气散去,这座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终于漏出了它的容颜,我们得以俯瞰这片壮丽的高山景色。碧蓝的池水静静地躺在山间,四周红黄相间的秋叶点缀着山坡,远处的山峦也隐约浮现,层层叠叠地延伸至视野的尽头,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寻找棕熊

虽说步入秋季,棕熊进入了冬眠前的“备战期”:拼命进食、储存脂肪,以便在冬眠中消耗,因此在能捕捉到的几率增加了不少,但毕竟还是个概率事件,因此,在出发之时,我们满怀期待又难免忐忑,生怕无功而返。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踏入了知床国家自然公园,开始了第一次寻找。遗憾的是,那一天我们连头鹿都没能看到,似乎所有的线索都消失在层层秋雾之中。那一刻,心中的失落与无奈难以言表。

DSC00226.jpg

但我们没有放弃。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第二次出发时,我们决定改变路线,加大了在河边的搜索力度。果不其然,河边的一角,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头熊宝宝正独自觅食。那一瞬间,所有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但又生怕惊扰到熊宝宝,只能用相机的快门默默诉说内心澎湃的情感。

DSC00275.jpg

然而,我们也深知,小熊一般不会单独外出觅食,“熊家长“迟迟未出现,因此我们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果然,不久后,一头成年熊缓缓出现,来到小熊身边。我们屏息凝视,捕捉到了那头熊在河中捕鱼的珍贵画面。

至此,10月在北海道的三个目标——欣赏秋景、徒步探险以及拍摄野生棕熊都全部完成。对于我来说,北海道是日本最容易和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在路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纵然我已经十余次拜访北海道,但这里几乎每次到来都能有新的惊喜,它的每一个季节、每一处角落,都拥有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11月:在新疆,从沙漠到高原越野

在 2024 年末,我下决心辞掉手头的工作,之后返回中国。这是我第一次落地上海,上海的朋友带我大吃大喝了三天,终于摆脱了日本枯燥无味的伙食。

随后,我们前往新疆进行了为期 20 天的自驾游,从北疆到南疆,从沙漠到高原,开着坦克 300 越野了个爽。虽然我一直对日本的景色比较称赞,但对于大江大河大景来说,新疆才是真正的圣地。

image

在新疆,几乎随便一拍都是风景大片,而新疆的美食也几乎没有踩雷的地方。除了价格比一般地区贵一些(比如一道菜 100 元左右),但是味道真是没得说,分量也给的足足的。“爽吃爽喝爽玩”这应该是年末新疆行的关键词。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即使在这种风景秀丽的地方,总是能看到各种人随手乱扔垃圾,甚至许多景区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然馈赠,共同守护这一方净土,让美丽不再因随意的破坏而失色。

*关于新疆的具体行程,我也已经详细写成一篇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新疆二十日(上):雪域沙海,我的北疆探索之旅》《新疆二十日(下):古道高原,南疆的冰与火之歌》观看,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写在最后

image.png

日本很小,仅仅相当于云南省的面积,但未曾想到的是我来日四年多才完成全日本制霸这个成就。在2024 年,我的日本探索之旅完成进度几乎来到了 100%,踏足了日本所有的城县,也试图用照片保留下来我曾经到访过的痕迹、属于我自己的人生瞬间。

这一年,记账本显示今年旅行支出占总收入的63.7%,但那些数字具象化为:走过了雪地、森林、火山、瀑布,仰望过樱花、星空,俯瞰过山川与湖泊。我在不同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用双眼与心灵记录了每一处的风景。这一年,我真的挺忙;这一年,我也真的做到了月光族,没钱了。

回顾这一年,我也会问自己:值得吗?也许会稍有迟疑,但我还会是回答:趁年轻,多走走,去看,去听,去感受,去热爱,去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或许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更多内容

本文荣获了少数派 2024 年度征文三等奖,感谢少数派。同时也感谢一年来,大家对我的打赏、评论、私信等各种形式的鼓励,是互联网上的陌生人不断地支持,我才有动力持续创作。

关于日本留学、日本签证等更多信息可以关注TG频道: 浮生东京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日浮录”,了解的我的更多旅游随笔、分享我的在日生活。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趁年轻到处跑:用照片回顾我的2024年

写在前面

又是一年年末。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格外焦虑,一边回想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到底做了啥、一边又展望未来一年应该做啥。今年还多了一个焦虑点,就是又过了一年,我已经要28岁了,想来直奔30也指日可待。

在过去,我不会主动去写一个文章,来阐述我过去一年做了什么:一来我只是个普通人,诸如年度总结什么的听起来像大领导的工作汇报;二来我只想逃避,把过去一年里的账算的太清楚,反倒平添压力。因此在过去几年里,我只写“什么值得买”,毕竟总结关于花钱的东西可以让我感到快乐。

IMG_2813.JPG

但今年稍微有所不同:这是我住在日本的第四年,也是工作、学业上比较闲暇的一年。再加上 1 月份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自我缓解”而跑了不少地方,终于完成了“踏破日本全境”的成就。

在整理相册时,我发现2024年的照片竟多达3万余张——这个数字比三年前翻了数倍。趁着少数派年度征文的契机,我希望用这些照片讲述我的2024年,记录那些曾经转瞬即逝却意义深远的瞬间。

1月:开局不利但大难不死

DSC08789.jpg

2024 年初,我们从东京出发,自驾来到了日本东北地区,踏上了通往日本东北地区的旅程,期待一场早已心仪的大雪。众人皆知北海道被誉为“雪国”,但实际上青森和秋田的雪景同样令人惊叹:大雪纷飞、积雪深厚,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北海道的传统印象。步入东北高速路段的那一刻,雪白的世界仿佛为我们的旅途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纯粹的面纱,每一片雪花都在低语着冬日的诗行。

DSC08918.jpg

在东北的旅途中,有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仿佛把整个冬季的静谧与力量都浓缩在那一刻。

首先是十和田神社。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神社周围一片银白,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神社内空无一人,只有厚厚的雪铺满了地面,我们踏着未经人踩踏过的雪,听着脚下发出柔和的沙沙声。每一步都非常解压,就像是在与这份纯净的宁静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落雪在空中缓缓飘落,给人一种时光静止般的感觉。那一刻,心中的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着这纷飞的雪花被轻轻拂去,只剩下无尽的平和与释然。

DSC09147.jpg

其次,是田泽湖旁那座金色大观音。它虽然已荒废多年,无人维护,却依然以一种破败中透着辉煌的姿态静静伫立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那金色的光泽在寒冷的冬日里依旧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历史的沉淀。

为了完整地欣赏这座观音,我们不得不跨越那一层厚厚的、足有半人多高的积雪。当我们走到观音面前时,看到那破败而又神圣的造型,令人心生敬畏。观音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和似乎要倾诉无尽故事的眼神,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荒废的背景与冬日的严寒相映成趣,仿佛可以听见远古祈祷的低语,和岁月深处的呢喃。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会觉得有些震撼:即使在岁月的侵蚀下,美丽与神圣依然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DSC09435.jpg

在东北之行的尾声,我们怀着一丝期待与好奇,踏上了前往银山温泉的路途,但未曾想过是噩梦的前兆。

由于没有预定温泉房间,因此我们只能徒步进入山中的这片秘境,企图“免费欣赏“这温泉镇的独特韵味。远远望去,银山温泉仿佛化身为《千与千寻》中那神秘莫测的神隐之地:小镇隐匿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与皑皑白雪之间,薄雾缭绕,灯火点点。走进镇中,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一种超现实的梦幻色彩——仿佛一不小心,就能跌入那个异世界,遇见形形色色的神灵与精怪。

8262654749_923048.jpg

在结束东北的行程时,我们开车回程的时候途径山形县,高速中突然出现一个雪块。车辆闪避不开,一个轮子压上了雪块后,导致车辆完全失控。

当时我在副驾驶上已经睡着,再一睁眼气囊弹开的瞬间,随后车辆撞击到高速护栏上,耳朵因为受到巨大冲击而短暂失聪。我当时闻到一股汽油的味道,因为害怕汽车自燃或者爆炸,第一时间拉着朋友下车避难。

54749_923048.jpg

此时后面跟随的车辆已经停下来,后车下来的日本人已经跑步向我们赶来询问受伤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日本人帮我们联系了山形县高速警察,并在后方放置了三角警示牌。和高速警察处理完交通事故已经是凌晨,2 点才抵达当地酒店。

说到这里,有些玄学:也许是在途中买了御守亦或是参拜了观音像的原因,我和朋友没有任何伤口,我仅仅身上有安全带压痕、而我朋友大拇指因为紧握方向盘的原因大拇指上有一个 2 毫米不到的小擦痕。事后在清点行李的时候,发现钱包里常带的御守、以及车里放着的御守却都已经消失不见。

在复盘事故的时候,车辆当时失控漂移的瞬间是车头向左,而左侧就是目测十几米的深坑。万幸的是朋友当时拉了一把方向盘,车头甩向右侧,也就是道路中间的护栏,避免造成了更大的事故。

这起事故中,没人受伤、也不存在任何第三方受伤、保险对接日本高速、租车公司进行全额赔付,我们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损失。虽然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事故发生后我的心态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抑郁的状态,所幸的事后面调整心态很快,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事不惊,随后一整年的时间里还是比较顺利的。

2月:五湖徒步、海上破冰、湖上漂流

2 月几乎整个月都待在了北海道,企图”抚慰“自己车祸的心理阴影。纵然我已经来过十余次北海道了,但这次在北海道体验了很多之前没有体验过的冬季独有项目。

在知床五湖徒步

DSC09553.jpg

冬日里的知床是全部封锁的,只有在拥有资质的领队带领下,才能踏入这片神秘而纯净的世界。那时,我们作为整个团队中唯一的外国人,受到了向导格外的关照。向导是一位地道的本地人,他告诉我们,他正是在知床大山下长大的。记忆中,每到这个冰雪覆盖的季节,他和同伴们都会在这片原始的雪野中滑雪嬉戏,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纯粹快乐——那还是在知床尚未被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公园之前。

DSC09556.jpg

步入冰天雪地中,就像走进了一个纯净而宁静的童话世界。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咯吱”声,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银白,远处湖面被薄冰覆盖,映衬着苍穹。

我们一边在知床五湖的雪原上行走,一边听向导的介绍。他不时停下脚步,指着那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足迹,告诉我们这些是野生动物在雪地中留下的痕迹。那宽大的、略带弧度的印记可能是麋鹿走过的,细小而稀疏的则可能属于狐狸或者兔子。

DSC09555.jpg

徒步这天正好是我的生日,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在徒步的最后,我们站在一处开阔的高地上,静静地等待着一天的尾声。夕阳缓缓坠落在远处的山峦之间,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雪原,仿佛为这银白世界披上一层温暖的轻纱。每一片雪花都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芒,天边从金黄渐变成温柔的橙红与粉橙色,整个世界都显得宁静而诗意。

在网走海上破冰

DSC09554.jpg

网走位于北纬44度,每年的流冰都会被风吹到鄂霍次克沿岸,须臾之间海岸线变成了银色大地,乘坐流冰观光破冰船能深入冰封鄂霍次克海那种力量感与震撼让人无法忘怀。

DSC095536.jpg

当破冰船开动,船体切开厚厚的海冰的时候,冰块四处飞溅,巨大的船身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每一道划痕都仿佛在宣告大自然的无穷威力。

站在硕大的甲板之上,迎着刺骨的寒风,我看着冰海在眼前缓缓裂开,那一刻心中涌起非常奇妙的感觉,仿佛和这片天地产生了一种共鸣。

在弟子屈湖上漂流

DSC02019.jpg

冬日的湖上漂流最好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清晨 5 点左右,因为这时湖上会有雾气,还可能看到雾凇的景象。

不过有资质的、提供冬日清晨时间段漂流的向导实在是少之又少,而独木舟本身最多乘坐两人,我们却是一行三人,因此还需要寻找一只“特制”独木舟,因此我大约询问了七八家才确定了最终的向导。

DSC01951.jpg

当独木舟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缓缓滑行,我看到两岸冰雪点缀的景致时,感觉凌晨 4 点多钟起床是非常值得的。虽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雾气弥漫,但漂流的过程显得格外静谧、温和,随水而行的感觉仿佛让时间放慢了脚步,每一次轻轻的晃动都像是在抚慰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安宁与平和之中。

漂流途中,向导递来了一杯热可可。杯中热气腾腾,淡淡的香甜在空气中弥漫,为冰冷的湖面增添了一抹暖意。我们暂时收起了船桨,任由独木舟随着微波缓缓飘荡,一边品味着这杯驱散寒意的热可可,一边静静欣赏冬日初升的太阳。初升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银白的湖面上,映衬出在眼前的景色分外美丽。

DSC02013.jpg

在北海道的日子里,我和自己彻底和解。也许从北海道回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放下心中的包袱。我决定不再过多的忙碌于学业和工作,尝试更多地向外走走。

3月:看猴子泡温泉、在户隐神社徒步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远程办公久了总是想逃离东京这个钢铁城市,一头扎进山里换个环境工作。于是乎在三月里,我体验到了两段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难忘的旅程。

DSC02359.jpg

在长野深山中的一隅,我见证了猴子泡温泉的奇妙场景。那是一幅有趣而又温馨画面:在寒冷的冬日,猴子们会在早上跳入到天然温泉中洗澡,热气袅袅中透出几分惬意与闲适。

它们或懒洋洋地闭目养神,或活泼地相互嬉戏,在蒸汽和热水的包围下,仿佛忘却了寒冷的侵袭。这些野生的猴子完全不惧怕人,面对大家的近距离观察毫不羞涩,甚至会面对镜头摆几个pose。

看着这些小生命在温泉中尽情放松,我心中也涌起一种暖意与安慰——在冰雪世界里,温暖总能以最生动的方式降临。

DSC02141.jpg

随后,我来到户隐神社,沿着古老的石径踏雪徒步。在道路两侧,高耸的古树宛如沉默的守护者,披着洁白的霓裳,我行走在满是积雪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行进,时不时飘落的雪花也悄无声息地为这幽深小径增添了一抹神秘。

DSC02269.jpg

在户外徒步久了,总能感受到一些来自周围大自然的气息。当冷冽的空气中夹杂着松针的清香,微风拂过树梢发出低语,会让人从都市的浮躁气息中脱离出去,回归最真实的自我,而这也是我忠于户外轻徒步的原因之一。

4月:追逐樱花

GKhiWjJacAAQwKR.jpg

四月是樱花开始绽放的季节,虽然东京、京都有许多著名的赏樱胜地,但人潮涌动,总让人难以享受那宁静。所以我更喜欢找一个人少的角落,远离喧嚣,坐在樱花树下,一下午就这么发呆,看着粉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任由思绪随之流淌,感受那一刻独有的平和与温柔。

GKFf_M2bUAAWKrs.jpg

日语中有个词叫做“見頃”,意味“正是好看的时候”,常用来形容樱花等绽放的最佳时刻。

偶然间刷到一个日本摄影师说一颗山梨县的樱花树正在“見頃”,看起来很是震撼。于是乎我们说走就走,从东京出发,往返440公里,来到一个隐匿在山野中的小村落,终于看到了这颗300年树龄的樱花树的绝美绽放时刻。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的冷峻,只有被连绵起伏的山峦包裹着的、这颗满树盛开的樱花。当鸟鸣与樱花的低语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柔软的花瓣上,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染上了淡淡的粉色。静谧的山中午后,我坐在对面的山头之上,默默地和这颗百年樱花树对视,为这颗樱花树拍了这张照片。

5月:出发!攀登布罗莫火山和赛武瀑布

alt text

2024 年还完成了 2023 年未完成的印尼之行:看到国家地理封面上的布罗莫火山的那一刻,感觉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再加上几小时的车程,说什么都值了。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苍白的文字、修得再精美的图片亦或是视频来表达的,只有亲身面对这座火山,看着太阳升起照在火山上的那个瞬间才能有那种感觉。

alt text

印尼之行打破了我的很多固有印象:原来在印象中脏乱差的国家实际上高速公路宽敞平坦、厕所卫生也还不错、餐厅服务也挺好、便利店满大街都是、夜晚大街上也很热闹,就连旅游行业也比较规范...印尼人虽然工资真的很低,但是大街上的碰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乐呵呵地,人均都会说上那么几句半生不熟的英语。 虽然是印尼发展中国家,但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之前的想法是一种隐形的歧视。

alt text

我想在未来还会再去一次印尼:这那一次,我不再进行特种兵式地旅行,而是选择在酒店中度过一段慢生活。放缓脚步,静心享受每一个慵懒的午后,不必急于奔走在行程表上,让心灵在悠然的时光中慢慢沉淀。

印尼是一个非常适合度假的地方,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给人提供了一种放下喧嚣、与自我对话的生活方式。我期待着,在那温暖的海风中,品味咖啡、阅读书籍、与当地人闲聊,细细体会那种被旅行真正洗涤后的宁静与美好。

*详细的印尼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印度尼西亚:从布罗莫火山到精灵坠崖的魔幻之旅》观看。

6月:在冲绳的海边散步

从印尼返回后,我在越南稍作停留,之后便飞往了冲绳岛。

alt text

朋友说,刚到冲绳的第一感觉是回到了台湾:冲绳的街区很有特点,用“老破小”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在靠近美军基地的附近,建筑又五颜六色起来,比起本土素雅的建筑设计,这也很不“日本”。

另外,冲绳的美食也不同,更接近于中国的饮食习惯。比如,冲绳著名的美食是苦瓜炒鸡蛋,以及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吃到诸如蹄花面等用猪肘做成的美食。冲绳的物价相对于本土也更便宜,你很容易在街头巷尾找到一些味道很好的小馆子,但又花不了几个钱。

alt text

在冲绳十天,我们吸取印尼之行的经验,尝试让节奏变慢:在民宿睡到自然醒,早餐过后在海边散步,看着海边冲浪的人们,听海浪拍打礁石的节奏,感受晨曦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午后,则在当地的小咖啡馆中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黄昏时分,我们会漫步在宁静的街道上,偶尔与当地居民交谈,听他们讲述生活的故事。夜幕降临,冲绳那独有的星空与海风,共同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悠然的氛围。

虽然这种慢生活的方式是“半强制”的,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风景,还更深入体验到了冲绳独特的文化与人情,使每一天不再疲惫赶路的同时都充满了难得的宁静与真实。

*详细的冲绳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日本浮生录:冲绳十日,与海为伴》观看。

7月:在金泽漫步古街、高山徒步

在今年 1 月份前往东北地区之前,原本的目的地是金泽。但正当收拾行李之时,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5级大地震,金泽之行只好被迫中止。时隔半年后,我又重启了金泽的行程。

alt text

我相信很多人来日本的第一站基本都是东京、大阪、京都之类,但实际上想要感受真正的日本人文以及自然风光,我更推荐像金泽、和歌山这样的城市。在这里,你经常能一个人享有一方天地,目之所及之处只有你和眼前的景色;这里的人们也更接地气,摆脱公式化的服务笑容和待人态度,以“真面目”对待你,甚至就连日本人固有的偏见也会毫无掩饰的直接当面告诉你。

alt text

这次的金泽之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被誉为“日本屋脊”的立山黑部阿尔卑斯山脉路线。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山岳观光路线之一,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惊喜与变幻。

站在山路上,眼前的风景总在顷刻间变幻莫测:时而,绵绵细雨洗净了山间尘埃;时而,浓雾弥漫,将远处的峰峦隐匿于云烟之中;而又时而,阳光突然穿透层层云幕,将整个山谷点亮,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澄澈蓝天与雄伟景致。

alt text

那一天,我随着列车、缆车和巴士穿梭在这奇幻的山岳画卷中,每一个转弯都似乎在打开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雨水打在车窗上,留下模糊的花纹,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大自然的诗行;而当阳光重现时,一切又焕发出不可思议的生机。无论是奔腾的溪流、苍翠的山林,还是巍峨的冰川和白雪皑皑的山峰,都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与神秘。

在这条路线上,我不仅看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体验到了一种与天地同呼吸的深切共鸣。每一次短暂停留,都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那些风雨、雾霭、晴空交织的瞬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详细的金泽之行已经写成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日本浮生录:漫步古街、高山徒步,在金泽富山畅享夏日》观看。

8月:环游九州岛

这是我的九州之行二回目。在我刚到日本时,来到九州只能依赖公共交通行进,因此很多我想去的小众景点并没有办法抵达。随着 8 月盂兰盆节的超长假期,我和朋友一起相约二刷九州。

DSC07372.jpg

这次我们从福冈出发,途径佐世保、长崎、熊本、鹿儿岛、宫崎、大分,环绕九州岛一圈后,最终返回福冈。无论是长崎的百万夜景,还是熊本的阿苏火山,亦或是鹿儿岛的时不时爆发的樱岛火山、深夜里品尝到的宫崎的和牛、看到日出的大分的温泉,都足矣让我印象深刻;但如果说旅途全程最让我值得反复回味的地方,那应该只有一个:屋久岛。

GXCuFRObsAAsEdN.jpg

屋久岛是与鹿儿岛市隔海相望的一个小岛,是日本最早的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屋久岛的住民相当稀少,仅有一个超市负责供给,就连出租车也是个位数,除了码头等人群略微密集的地方有手机信号之外,很多地方可以称得上是“与世隔绝”。我们在岛上居住了三天,用着房东特意在屋子安装的Starlink,才可以每天晚上刷刷手机,避免过上真正的“隐居”生活。

GYsBkwRbMAAShxo.jpg

也正因为如此,岛上的生态环境十分之好,整个岛屿都像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公园:千年古树随处可见,动物也满地乱跑:躺在马路上晒太阳的鹿、在车子旁边抓耳挠腮的猴子等等,它们更像是这个岛屿的主人。

GXCvcXOakAAlIEu.jpg

屋久岛因其频繁的降雨而闻名,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一个月下35天的雨。”然而,我们在这座岛上度过的三天却异常晴朗,让我们体验到了九州之行中最逍遥自在的时光。

每个清晨,伴随着鸟鸣和树叶间微光跳跃的节奏醒来,走出民宿,便能立刻感受到那份纯净而久违的自由。漫步在蜿蜒的石径上,轻抚那历经千年的树皮,仿佛能听见大自然悠远的低语。当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冠洒下温柔的光斑,我们可以在林间小道上悠然漫步,任由思绪在这片原始绿意中自由飘散。

*9月因工作原因未能出行,因此略过不表。

10月:在北海道看层林尽染、追逐棕熊

10 月我再次来到北海道,这次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三个:看秋景、徒步、拍摄野生棕熊。

秋景

alt text

我们抵达时正值北海道秋季中景色最佳的时期。几乎随处可以见浩瀚的“金黄树海”,一片片黄绿相间的森林层层叠叠,延伸至视野的尽头。

上图中拍摄的地方是一个叫做“三国峠”的地方,是北海道国道上最高的山峠,在这里正好可以看到下面海拔1139米的松见大桥。我在这里停留,并且拍下了这张照片,试图留下这一刻的秋色:秋日的黄叶如同给整个山峦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纱,与松见大桥的红色钢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桥蜿蜒穿行在这片辽阔的森林上空,犹如一条流动的红色丝带,将深秋的自然景致连接成一幅画卷。

徒步

alt text

秋天大概是北海道最适合徒步的天气了。没有烈日炎炎和蚊虫叮咬,微风轻拂,体感非常舒适,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在徒步的过程中遇上棕熊觅食,因此在进入徒步路线之前,都会有安全员进行安全讲解。

alt text

运气比较好的是,我们这次选择的“大雪山高原温泉”徒步路线上并没有碰到棕熊,反倒是遇到了非常好的秋景。这条线路与其时说是在徒步,说是散步可能更为贴切。总体的徒步路线爬升不高,路程也不长。因为这条徒步线路相当小众,因此尽管现在是秋季徒步的最佳时间,但整条路线下来,也碰不到几个徒步的游客。

alt text

在“大雪山高原温泉”徒步结束后,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旭岳山峰徒步。不过这次的天气不是很好,阴雨连绵,山顶上的雾气弥漫,给本来用作观光的徒步线路凭填了难度。我们遇到很多位游客因为天气原因选择直接下山,但我们的装备还算齐全,于是乎走完了全程。

alt text

在徒步快要结束时,山顶的雾气散去,这座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终于漏出了它的容颜,我们得以俯瞰这片壮丽的高山景色。碧蓝的池水静静地躺在山间,四周红黄相间的秋叶点缀着山坡,远处的山峦也隐约浮现,层层叠叠地延伸至视野的尽头,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寻找棕熊

虽说步入秋季,棕熊进入了冬眠前的“备战期”:拼命进食、储存脂肪,以便在冬眠中消耗,因此在能捕捉到的几率增加了不少,但毕竟还是个概率事件,因此,在出发之时,我们满怀期待又难免忐忑,生怕无功而返。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踏入了知床国家自然公园,开始了第一次寻找。遗憾的是,那一天我们连头鹿都没能看到,似乎所有的线索都消失在层层秋雾之中。那一刻,心中的失落与无奈难以言表。

DSC00226.jpg

但我们没有放弃。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第二次出发时,我们决定改变路线,加大了在河边的搜索力度。果不其然,河边的一角,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头熊宝宝正独自觅食。那一瞬间,所有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但又生怕惊扰到熊宝宝,只能用相机的快门默默诉说内心澎湃的情感。

DSC00275.jpg

然而,我们也深知,小熊一般不会单独外出觅食,“熊家长“迟迟未出现,因此我们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果然,不久后,一头成年熊缓缓出现,来到小熊身边。我们屏息凝视,捕捉到了那头熊在河中捕鱼的珍贵画面。

至此,10月在北海道的三个目标——欣赏秋景、徒步探险以及拍摄野生棕熊都全部完成。对于我来说,北海道是日本最容易和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在路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纵然我已经十余次拜访北海道,但这里几乎每次到来都能有新的惊喜,它的每一个季节、每一处角落,都拥有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11月:在新疆,从沙漠到高原越野

在 2024 年末,我下决心辞掉手头的工作,之后返回中国。这是我第一次落地上海,上海的朋友带我大吃大喝了三天,终于摆脱了日本枯燥无味的伙食。

随后,我们前往新疆进行了为期 20 天的自驾游,从北疆到南疆,从沙漠到高原,开着坦克 300 越野了个爽。虽然我一直对日本的景色比较称赞,但对于大江大河大景来说,新疆才是真正的圣地。

image

在新疆,几乎随便一拍都是风景大片,而新疆的美食也几乎没有踩雷的地方。除了价格比一般地区贵一些(比如一道菜 100 元左右),但是味道真是没得说,分量也给的足足的。“爽吃爽喝爽玩”这应该是年末新疆行的关键词。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即使在这种风景秀丽的地方,总是能看到各种人随手乱扔垃圾,甚至许多景区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然馈赠,共同守护这一方净土,让美丽不再因随意的破坏而失色。

*关于新疆的具体行程,我也已经详细写成一篇游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新疆二十日(上):雪域沙海,我的北疆探索之旅》《新疆二十日(下):古道高原,南疆的冰与火之歌》观看,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写在最后

image.png

日本很小,仅仅相当于云南省的面积,但未曾想到的是我来日四年多才完成全日本制霸这个成就。在2024 年,我的日本探索之旅完成进度几乎来到了 100%,踏足了日本所有的城县,也试图用照片保留下来我曾经到访过的痕迹、属于我自己的人生瞬间。

这一年,记账本显示今年旅行支出占总收入的63.7%,但那些数字具象化为:走过了雪地、森林、火山、瀑布,仰望过樱花、星空,俯瞰过山川与湖泊。我在不同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用双眼与心灵记录了每一处的风景。这一年,我真的挺忙;这一年,我也真的做到了月光族,没钱了。

回顾这一年,我也会问自己:值得吗?也许会稍有迟疑,但我还会是回答:趁年轻,多走走,去看,去听,去感受,去热爱,去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或许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Support on Patreon

新疆二十日(下):古道高原,南疆的冰与火之歌

写在前面

本文是《新疆二十日(上):雪域沙海,我的北疆探索之旅》的后续章节,记录了我们从北疆驶向南疆的旅程。全文共计8000字,预计阅读时间28分钟。

如果说北疆的雪山、湖泊和荒野赋予了这段旅途以雄浑壮丽,那么南疆则以胡杨林、沙漠和古道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多彩而深邃的画卷。在南疆,我们将继续追寻丝路的遗迹,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领略胡杨林的秋末辉煌,也将重走玄奘的西游足迹,踏上塔莎古道的荒凉与壮美。

塔塔秘境

南疆旅途的第一站,是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距库尔勒市仅120公里的塔塔秘境。这里因秋季沙漠中的胡杨林而闻名,每到深秋,整片胡杨林染上金黄,与沙漠的广袤苍茫交织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然而,此时已是胡杨林的观赏末期,因此在抵达前还是非常忐忑的,不知道是否能见到的金黄的胡杨林。

DJI_20241111180459_0604_D.jpg

当车轮驶入这片秘境,脚下的柏油路逐渐被柔软的砂石取代,视野中逐渐出现大片的胡杨林。金色的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沙漠的黄、湖泊的蓝融为一体。虽然已经是晚秋,但胡杨林依旧展现了它独特的生命力。

DSC01577.jpg

景区的门票很便宜,只需要 39 元就可以进入,但景区内部的摆渡车、热气球、湖泊中的小船、体验骑骆驼等项目均需要额外付费。因为是赏景的末期,所以游客并不多,一些配套设施也并未营业,景区显得格外清静。

在景区入口处,远远便能看见升起的热气球。这只彩色的热气球在金黄的胡杨林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点缀在沙漠天空中的流动画笔,为苍茫的景色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浪漫。我们站在门口,趁热气球轻轻地飘过胡杨林的上空时,拍到了这张照片。

DSC01598.jpg

继续向前,景色渐渐发生变化。可以看到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凋零,枝干变得光秃秃地。然而在木栈道一侧的树木还依旧保持着金黄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而温暖。

DJI_20241111193454_0648_D.jpg

如果从无人机视角俯瞰塔塔秘境,那么可以将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湖还有胡杨林这三大要素尽收眼底,尽显这片大地的壮丽与诗意。湛蓝的罗布湖宛如一块宝石镶嵌在沙漠之中,与金黄色的胡杨林相映成趣。湖水清澈透亮,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的蓝与岸边的胡杨完美地倒映在水面上。远处,连绵的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柔和的曲线,与湖水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大部分的胡杨的树叶已经凋零,但还是可以预想到在全盛期这里的美丽程度。

DSC01680.jpg

景区内部沿湖设置了许多桌椅,分布在罗布湖的不同角落,仿佛专为游客提供的自然休息驿站。如果不赶路,在这里慢慢闲逛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在黄昏之时落座于湖边,眼前是如镜的湖水与金色的胡杨林,耳边是风吹沙响与偶尔传来的鸟鸣,远处的沙丘在阳光下染上一抹柔和的金色。黄昏时分,当太阳逐渐沉向地平线,湖面被镀上金红的光辉,水天一色,仿佛将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

“世界胡杨看中国,中国胡杨看轮台”。该森林公园位于轮台的塔里木河中游附近,胡杨林面积40余万亩,是塔里木胡杨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该森林公园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但比较遗憾的是,该公园胡杨林的最佳观赏期是10月15日至20日左右,因此我们抵达时园区内 80% 的胡杨林都已经凋零,并没有看到壮美的胡杨林。

DJI_20241112160620_0670_D.jpg

虽然未能一睹胡杨林在巅峰时节的壮丽,但这片土地依然有它独特的美。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广袤的胡杨林一眼望不到尽头,胡杨的枝干纵横交错,沿着塔里木河蜿蜒分布,与河流的曲线一起勾勒出一幅辽阔的画卷。尽管大多数胡杨已然凋零,但仍有少量倔强的树木保持着金黄,为这片略显萧瑟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DSC01759.jpg

站在森林公园的一角,望着这片土地,那些在深秋绚烂一时的金黄叶片,如今大多已飘落,只剩下光秃的枝干静静伫立,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季节更替的无可抗拒。尽管胡杨的繁茂已然远去,但我们的目光还是被几棵依旧金黄的胡杨吸引。

这些胡杨应该算得上是今年冬季之前最后的色彩了,它们散落在荒凉的沙地间,与周围的光秃枝干形成鲜明的对比。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它们身上,金黄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着,像是为这片静谧的森林注入了一丝生命的光辉。即便已是观赏的尾声,这些胡杨依然用顽强的姿态,展现着它们生而不屈的精神。

DJI_20241112155730_0658_D.jpg

如果看到这里的朋友也有来新疆欣赏胡杨美景的话,一定要从我们的经验里吸取教训,提前调查好欣赏时间。根据每年的天气状况不同,胡杨林的生长周期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并不是固定的。如果像我们一样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可能会看到大部分胡杨林已进入凋零期,景色难免少了一些繁华和震撼。

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是连接新疆南北的国道217线南段,因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这条传奇道路,横贯天山南北,连接着新疆的独山子与库车,全长561公里,是中国最美的自驾路线之一。

不太巧的是,我们抵达时正是独库公路冬季封山期,因此我们并没有走完独库公路全程。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欣赏了不少沿途风景,所谓路上随手拍大片也不过如此。

DJI_20241113140138_0706_D.jpg

从库车方向反向进入独库公路,刚开始便被这片土地特有的南疆景色所震撼:山脉、残雪与黄土交织在一起,粗犷而真实。车辆沿着平坦的道路前行,远处的山脉逐渐拉近,那种雄伟与孤寂仿佛在召唤我们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行驶在独库公路上,每一段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道路两旁的地貌不断变化,有些地方裸露出深色的岩层,形成了天然的地质画卷;而在阳光的照耀下,残雪与黄土交相辉映,为这片苍凉的土地增添了一丝柔和的色彩。我们几乎每隔一段路都会停下来,用相机和无人机捕捉这片大地的壮美。

DJI_20241113135650_0688_D.jpg

当无人机从空中飞起,视野瞬间开阔,俯瞰这片广袤的土地,大地的脉络清晰可见。公路像是一条墨色的线,蜿蜒穿过崎岖的山谷;旁边的黄土地带在风霜雨雪的侵蚀下,刻画出深深浅浅的沟壑,仿佛是大自然用时光书写的年轮。

库车红山石林

红山石林是独库公路上一个未建成的景点,目前是纯野生红石林,无人管理,但也因此没有门票、没有铺装路和明显标识。新疆类似的“景点”还是很多的,只要跟着大家的攻略寻找,一般来说都能顺利抵达。

DJI_20241113175538_0804_D.jpg

想要抵达红山石林,需要先将导航地点设置为“基迪克大桥”,通过大桥后右转,在蓝色提示牌“严禁靠近铁路”处右边进入小路后,沿着河流旁边的车辙印方向继续行驶,中途经过一个废弃矿区即可抵达。但请注意,如果是下雨天还是不要来这里,因为河水上涨后会通行困难,比较危险。

DJI_20241113152332_0713_D.jpg

红石林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地质景观,这片由风化作用形成的奇特地貌,经过亿万年的雕琢,成为一幅大自然的绝美画作。进入石林以后,就可以看到明显的路线了,我们自驾深入其中,车轮卷起地面的细尘,蜿蜒的道路如一条细线穿梭于这些壮丽的红色石柱之间。

DJI_20241113163444_0748_D.jpg

深入红石林之后,抬头仰望,巨大的岩壁在两侧逼近,会给你带来一种强烈的空间压迫感,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异星世界。眼前的景色还是相当震撼的:高耸入云的红色岩石如同一座座天然的城堡,层层叠叠,充满了张力与力量。岩石的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变幻着,从深红到橙黄,仿佛燃烧的火焰,将整片大地映衬得愈发瑰丽而神秘。

在红石林的深处,岩石的造型更为多变。有的如剑指苍穹的石柱,挺拔而坚韧;有的如恢弘的宫殿,层次分明,气势磅礴;还有的如同静默的雕像,似乎在诉说着大地的历史与沧桑。偶尔,岩壁间闪现出的细小裂隙,透过阳光洒下的一缕缕光线,为这片厚重的红色岩群增添了几分柔美。

DJI_20241113161411_0742_D.jpg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透露着时间的痕迹,仿佛在讲述大自然与风沙的对话。从无人机的视角高空俯瞰,整个红石林犹如一片燃烧的火焰,在大地上肆意蔓延,壮丽而热烈。天空视角下的景色尤为震撼,蜿蜒的道路穿过红色的石林深处,车辆在画面中显得无比渺小,而大自然的伟大则显得更加鲜明。

DJI_20241113172748_0803_D.jpg

红山石林是到目前为止,南疆行程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地点。在红山石林停留的每一刻,都仿佛是与大自然的深情对话。无论是自驾穿越这片石林亦或是下车静静地驻足欣赏,这片奇异的石林都能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相比这附近的著名景点“天山神秘大峡谷”,我更真心推荐所有来南疆的朋友来这里探寻红山石林,因为是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人间的最好体现。

巴楚红海景区

红海景区位于巴楚县,是国家4A级景区。号称是“集湖泊、河流、草原、湿地、戈壁、胡杨林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区”,但实际体验比较一般。该景区坐拥316万亩原始胡杨林,是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是新疆胡杨林中最广阔的一片。

DJI_20241114194451_0844_D.jpg

由于已经不在胡杨林的最佳观赏期,因此我们抵达红海景区时,几乎没看到任何游客,反倒是有本地的新疆游客过来参观。整个景区面积非常大,大到从景区门口开车到核心景观区都需要很久,严重怀疑景区的设计不合理。

至于景区内部,给我们的感觉更像一个大号的公园,虽然可以看出来胡杨林种植了不少,但是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景区内的一些“景点”,譬如“天下第一囊坑”等,更像是刻意设置出来的区域,没有太大参观价值。

综上所述,如果想来红海景区参观的话,请务必在胡杨林最佳观赏期前往,否则的话大概会失望而归了。

帕米尔高原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接下来的景点海拔并不是很高,但因个人体质不同,因此也存在着高反的可能性,请大家在出游时量力而行,提前准备好便携式氧气瓶,以备不时之需。

帕米尔高原,这片被誉为“中亚屋脊”的土地,是亚洲主要山脉的交汇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国与地中海各国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处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处,拥有着深厚的历史与壮丽的自然风光。

DJI_20241115130559_0894_D.jpg

高原上的公格尔山以海拔7649米成为中国境内的最高峰,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和天山这五大山脉在此交汇,使帕米尔高原成为地质与地理的奇观。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高原,以其连绵的雪峰、广袤的冰川和深邃的峡谷,正所谓“一步一景”,这些大地纹理勾勒出了大自然最为恢弘的画卷。

白沙湖

我们帕米尔高原的旅程从第一站是白沙湖,但刚踏入这片神秘的“中亚屋脊”,迎接我们的并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突如其来的寒冷与漫天飞雪。

DJI_20241115150338_0913_D.jpg

虽然我们对高原多变的气候心里有所准备,但仅仅是通过一个隧道的功夫,汽车外的温度就开始骤降,寒意直逼而来。天空中飘起了大片的雪花,白色逐渐覆盖了远山与道路,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冰雪的肃穆之中。由于路面湿滑,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所有的车辆都开始变得缓慢行驶。漫天飞雪与骤然降温,这种高原特有的多变与不可预测的天气,仿佛在提醒着我们,这片“中亚屋脊”不容轻视。

DJI_20241115150514_0917_D.jpg

在这样的天气中前往白沙湖,沿途的景色显得更加原始与纯粹。远处的雪山隐约可见,山脉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近处的河流与湖泊被冰雪装点,展现出一种安静而冷峻的美。每一片雪花飘落,仿佛都在为这片高原增添一分神秘与浪漫。

DJI_20241115155202_0924_D.jpg

尽管寒冷和风雪让旅途变得艰难,但当我们见到白沙湖的那一刻还是感觉:值了!

白沙湖静静地伫立在帕米尔高原的怀抱中,湖面被寒风吹皱,微微泛着冷光,周围的雪山与白沙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纯粹而冷峻的美。湖畔的白沙丘在风雪中显得柔和而壮丽,仿佛一幅用冰雪绘制的水墨画。雪花轻轻落在湖面,消失无踪,却为这片静谧的湖泊增添了一份梦幻的色彩。

DSC02013.jpg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白沙湖还是挺大的,因此不必留恋于北岸或者南岸的观景点人挤人,大可以开车先环湖一圈领略沿途的绝美风光。

在我们来白沙湖的路上,还是阴天加雪花,但抵达白沙湖后不久,天气逐渐转晴,此时的白沙湖变得更加美丽。我们沿途选了一个方便停车的地方,不带相机和其它装备,就站在湖边,迎着冷风,看着眼前这片在风雪中愈发迷人的湖水。白沙湖没有南疆其他景点的热闹与温暖,却用它独特的冷冽与苍茫,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震撼与治愈。

此时此刻,所有的寒冷、颠簸与疲惫,都在这一刻被这片湖水的宁静与美丽所融化。这是属于帕米尔高原的特别的馈赠,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意义。

木吉火山

DJI_20241115172402_0961_D.jpg

在新疆最西端的阿克陶县木吉乡,帕米尔高原的深处藏着一片似梦幻般的山谷,这里便是有“帕米尔之眼”之称的木吉火山,全名喀日铁米尔火山群。它静静伫立在喀喇昆仑山旁,海拔约3800米,是全球海拔较高的火山群之一。

DSC02190.jpg

步入木吉火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巍峨的十八罗汉峰。这座耸立于帕米尔高原的山峰群宛如一排守护者,默默注视着这片冰与火的秘境。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雄壮,其表面的冰川与岩石相间,层次分明,佛镌刻着岁月的印记。

十八罗汉峰的每一座山峰都形态各异,气势恢宏,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神秘。它们与周围的高原湿地、冰川湖泊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云雾萦绕在山间,为这些山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灵动,使人不禁驻足凝望,用相机记录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SC02158.jpg

前往木吉火山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木道走过去,大约十几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但据统计,木吉火山群至少有68个“火山锥”,木道只能抵达最近的几个火山口。第二种方式是骑马,可以直接从木道外面直线抵达木道终点,还可以前往木道抵达不了的一些火山口欣赏。

DJI_20241115191424_0012_D.jpg

如果你带着无人机来到木吉火山,一定不要错过在木道尽头升空的机会。在木道的远方从空中视角俯瞰,可以清晰地看到著名的“恶魔之眼”火山口,这是一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地貌奇观:两个深不见底的火山口与旁边蜿蜒而过的河流巧妙结合,仿佛组成了一张栩栩如生的魔鬼脸庞。两个火山口宛如魔鬼的眼睛,幽深且神秘,而河流则如同它咧开的嘴角,狰狞中带着几分俏皮,令人惊叹。

DJI_20241115191514_0015_D.jpg

火山周围的地貌也很令人震撼:这里被高原湿地包围,散布着透明的冰川、清澈的冰蚀湖、深邃的冰洞以及甘甜的冰川雪水。火山喷发的遗迹与十八罗汉雪峰相互守望,冰川与火山口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形成了一幅冰与火交织的天然画卷。

喀拉库勒湖

帕米尔高原上有三大明珠,分别是上文中提到的白沙湖、 这里提到的喀拉库勒湖还有下文中将要提到的班迪尔蓝湖。

喀拉库勒湖,意为“黑湖”,位于著名的慕士塔格冰山脚下。作为东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天然湖泊,它静静地镶嵌在雪山与草原之间。天气晴朗之际,湖水呈现出碧绿或湛蓝色,而阴天时,湖水会瞬间变为深色宛如一颗高原上的黑色明珠。在无风之时,它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光韵交融的姿态。

DJI_20241116191139_0066_D.jpg

我们抵达时恰逢晴天,阳光正好。从远处望去,喀拉库勒湖呈三角形,湖水深邃而清澈,四周环绕着巍峨的慕士塔格冰山和群山,白雪皑皑的山峰倒映在湖面,显得格外壮丽。

即便是晴天,湖区因为海拔较高,因此风非常大。阵阵冷风从山间呼啸而来,卷起湖面的涟漪,使得湖水的表面闪烁着点点光芒。站在湖边,风声仿佛与高原的宁静融为一体。

未标题-1.jpg

当无人机升空,喀拉库勒湖的壮丽全貌尽收眼底,公路旁的萨特百勒地库勒湖也一并进入视野。两湖在高原的群山之间,湖水的深蓝与浅蓝在阳光下交替辉映,犹如大地调色盘;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条丝带,将这片宁静的高原连接起来;远处的慕士塔格冰山雄伟壮丽,皑皑白雪从山顶一直铺展到山腰,与湖面的倒影相互辉映,展现出冰雪与湖泊交织的壮丽景色。

DSC02232.jpg

夜幕降临,我们驱车沿着公路返回塔什库尔干县。在高原的冷风中,一抹灿烂的金色忽然闯入我们的视野,雪山的巅峰被夕阳的余晖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仿佛这片山川特意为我们送上的临别礼物。

日照金山,是大自然最奇妙的画笔。白雪皑皑的冰山在金光中熠熠生辉,巍峨的山脉瞬间从静谧中活跃起来,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庄严与圣洁。从车窗望去,金色的光线随着太阳的渐渐隐去而缓缓移动,先是山巅泛金,接着逐渐延展到山腰,最终消失在薄暮之中。

塔合曼湿地公园观景台

DJI_20241117133023_0092_D.jpg

这个观景台比较小众,但胜在距离塔县检查站仅有5分钟车程,站在公园观景台之上,可远眺慕士塔格峰,眼前的塔合曼湿地草原一览无余。

DSC02264.jpg

塔合曼湿地的草原早已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原本碧绿的湿地此刻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蜿蜒的水道在冰雪中若隐若现,泛着微微的冷光,为这片辽阔的湿地增添了一丝灵动。远处,巍峨的慕士塔格峰高耸入云,白雪覆盖的山巅在冬日清冷的阳光下格外耀眼,与银白的湿地融为一体。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潮,也没有喧嚣的声响,只有草原的风轻轻拂过耳边,让人能够专注地感受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壮美。

小盘龙古道

因为盘龙古道冬季封路,因此我们改道前往“小盘龙古道”弥补一下遗憾。从塔县前往班迪尔蓝湖,过蓝湖后继续向前前往班底尔乡-瓦恰乡,抵达瓦恰乡之后就可以看见指引路牌前往小盘龙观景台。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小盘龙古道”在冬季也是有可能封闭的,但是可以在附近远观亦或者用无人机远程欣赏。

DJI_20241117180503_0159_D.jpg

冬季的小盘龙古道,在苍茫雪域和荒凉山脉的怀抱中,展现出一种令人屏息的壮丽与宁静。从远处俯瞰,这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覆盖着薄薄的积雪,犹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在褐色的山峦之间,延绵不绝的曲线仿佛没有尽头。

在小盘龙古道下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话“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话就像是对每一位旅人的温暖祝福,让人在经历了蜿蜒的道路后,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释然。

写到这里,也愿将这份祝福送给每一位正在阅读的朋友:愿大家在 2025 年走过人生中的每一条弯路后,都能收获从容与坦然,迎接生活中的美好与顺利。

穿越!塔莎古道

塔莎古道,是我们南疆行程的最后一站,也是整整二十天新疆之旅的终点。这条古道承载着千年的风霜与记忆,连接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莎车县,蜿蜒穿越西昆仑山,全长约310公里。

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山道,塔莎古道最早被称为“喀群古道”。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更因《大唐西域记》中玄奘东归的记录而广为人知。“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阻风雪相继,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玄奘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塔莎古道的险峻与艰难,同时也道出了它的历史意义。

班迪尔蓝湖

班迪尔蓝湖,坐落在塔莎古道的必经之路上,大家都称其为遗落在人间的蓝宝石。

DJI_20241117162130_0134_D-Pano.jpg
DJI AIR 3S - 四张航拍全景拼接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个令人陶醉的蓝湖,其实是一个人工水库,也被称为下坂地水库。班迪尔蓝湖的湖水因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常年呈现出深邃的蓝色,这种颜色与周围灰白色的岩层和远处皑皑雪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冷冽而神秘的美感。这里仿佛是一片被世人遗忘的净土,只有偶然的旅人才能与它相遇。在这一刻,所有的匆忙和疲惫都被这片蓝色所治愈,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沉醉其中。

DJI_20241117162345_0139_D.jpg

从空中俯瞰,湖水展现出一种宝石蓝,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整个湖面像是一片璀璨的星海。横跨湖面的公路宛如一条悬浮在水上的白丝带,与湖水的蓝色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恰好”在桥上驶过的一辆汽车,恰如其分地为这一张静谧的照片注入了一丝动感。

如果你经过班迪尔蓝湖,不必拘泥于现成的观景平台。沿着道路前行,路旁偶尔的开阔地就是欣赏这片美景的绝佳位置。停下脚步,举起相机,或干脆只用眼睛去感受这片蓝湖的纯净与美好。自驾或骑行时“走走停停”,是最能感受班迪尔蓝湖魅力的方式。

帕米尔之眼

DSC02325.jpg

如果你也计划穿越塔莎古道,那么一定会在某一处和“帕米尔之眼”相遇。

当行驶至这一片广袤的山谷时,“帕米尔之眼”赫然映入眼帘。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你很难从那片赤红的山体上移开。那一抹鲜艳的赤红如同被大地精心雕刻的瑰宝,在灰黑色的岩层中格外显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它让路,屏息静观。

站在“帕米尔之眼”面前,我感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宁静与力量。脚下是细碎的砾石,道路延伸至远方,仿佛引领着人们一步步靠近这片神秘的自然奇观。抬头望去,红色的山体与灰黑色的背景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那种红色,不是炽热的烈焰,而更像是大地深处缓慢而炙烈的情感,在帕米尔的广袤怀抱中低语、燃烧。

塔莎古道惊魂

当和班迪尔蓝湖、帕米尔之眼分别后,又经过了两道边防检查站,我们正式开启了穿越塔莎古道的旅程。

在我们的原定计划里,是从塔县出发,穿越塔莎古道,最终抵达莎车县。由于路程较远,所以我们早早地出发,开始我们的穿越之旅。但我们未曾想过的是“重走西游路”上,经历了一波三折,甚至可谓是“千难万险”,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DJI_20241118173340_0015_D.jpg

初入塔莎古道,我们被它的原始与壮美所震撼。两旁是较为宽敞的路面、柔和的山脉,沿途还有零星的村庄点缀其间。冬日的阳光洒在积雪的山峰上,宛如铺上了一层耀眼的金箔。我们每走一段路,都忍不住停下车,拍照留念。然而,就在我们沉浸在这片美景中时,塔莎古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DJI_20241118170115_0009_D.jpg

随着车辆驶出最后一个村庄,路面变得越来越破碎,逐渐进入无人区域。车轮碾过悬崖边的碎石路,碎石从峭壁上滑落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路越走越窄,仿佛一条仅能容下单车的山间小径。低头望去,是让人心悸的万丈深渊。手机早已没有信号,四周只有风雪与寂静。每一次转弯,我们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便会跌入深谷。

DSC05937.jpg

就在离穿越终点仅剩 100 公里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从前方折返的车辆。司机告诉我们,前方道路因塌方无法通行,必须掉头返回塔县。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们的心瞬间凉了,回程意味着时间和体力的巨大消耗,旅行计划也将被打乱。然而,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一辆小卡车停了下来,车上的当地人告诉我们,还有一条他们常用的小路可以绕回喀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8263039361_877441.jpg
感谢当地的小皮卡和塌方折返的坦克 300!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驶入了一条导航中完全没有的隐秘山路。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条路是当地人用来运输牲畜的小路。小路蜿蜒曲折,没有任何维护,积雪覆盖的盘山路让驾驶变得极其困难,即使开得很慢、四驱雪地胎也仍然会打滑。

DSC05977.jpg

车辆在海拔不断攀升中艰难前行,最高海波一度达到 4000 米。山风呼啸而过,窗外是茫茫雪原与巍峨的山脉,虽然风景震撼,但快速的海拔上升让我们感到头晕和疲倦。意识到是高反反应后,我们赶紧吸氧调整状态,才能继续前行。

DSC05987.jpg

原计划傍晚 6 点抵达莎车的行程,因塌方和绕路的意外延迟了整整几个小时。直到晚上10 点,我们才驶入第一个有灯光的村落,见到人烟的那一刻,心中的紧张和疲惫才稍稍得到缓解。 凌晨 1 点,我们终于抵达了喀什,结束了这场充满波折与惊险的旅程,也为我们的新疆二十日也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写在最后

正如刘亮程在《在新疆》中写道:“生命如此漫长,除了青春短促。”

在这片远离喧嚣的土地上,每一次穿越山川沙漠,每一次驻足在胡杨林与雪山之间,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宽广。我深刻体会到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深刻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留下了无数值得细细品味的瞬间。无论是白雪皑皑的北疆,还是金黄胡杨的南疆,每一片景色都在告诉我,青春固然短暂,但生命的广度远不止于此。

新疆二十日。回望这段旅程,我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对于新疆这片土地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像那无边的雪山,永远屹立不倒。

2025 年 1 月,大雪,完笔于青森的一家酒店


更多内容

本文的摄影器材、出行建议、全程路线已经全部公开至上篇《新疆二十日(上):雪域沙海,我的北疆探索之旅》,这里不再赘述。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日浮录”,了解的我的更多旅游随笔、分享我的在日生活。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文章地址:https://sspai.com/post/95651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Tangem:一个不用充电的硬件钱包

Tangem Japan 提供了本文所提到的所有产品,感谢 Tangem Japan 的大力支持。

特别优惠

通过下面购买链接购买,亦或在购买时输入折扣代码 “APPDO“,享受永久九折优惠。

https://redirect.sale/tangem/?promocode=APPDO

限时特别优惠:目前Tangem 于本月20日开启冬末促销活动,购买冬季卡面(淡蓝色卡面)目前提供15%优惠,再叠加频道专属10%优惠码可最高享受25%的优惠

Tangem 是什么?

image.png

Tangem 硬件钱包是一款革命性的加密货币存储设备,以智能卡的形式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简单、便携且安全的数字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与同类产品相比,其独特优势包括无需充电的设计、免助记词记忆,大幅降低了新手上手的困难;价格比同类硬件钱包低廉,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性价比。其创新之处还在于结合了传统银行卡的设计与先进的区块链安全技术,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存储体验。

Tangem 安全吗?

image.png

Tangem 的安全性经过了多方面的背书与验证:

  • 由瑞士公司设计制造,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支持。

  • 提供 25 年质保,确保产品长期可靠。

  • 符合 EAL 6+ 安全标准,达到军用级别的加密保护。

  • 经 Kudelski Security 独立审计,为安全性提供了权威保障。

  • 采用开源架构,确保透明性并可接受社区监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已经销售出去的 2,000,000 张卡片中,没有一张卡片被盗,这充分证明了 Tangem 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 2025 年,Tangem还将开启漏洞赏金计划,进一步提高自身安全性。

Tangem开箱体验

包装盒

Tangem 钱包的发货地点是香港,邮寄到日本大约花费了 7 天,日本境内段由日本邮政派送,时效还不错。中国同样可以邮寄,时效是大约 7-12 天。

IMG_20261.jpg

Tangem的包装简洁大方,除去快递盒和泡沫纸就可以看到黑色的包装盒,正面会写明你购买的版本( 3 卡/2 卡)。背面会注明该产品适用于-25℃~50℃之间,质保 25 年以及出厂年月、序列号等信息。

IMG_20271.jpg

打开包装后,就会看到三张类似于信用卡大小的设备,无需电池或其他外部设备支持即可操作。卡片设计很轻薄,可以直接塞进钱包、卡包里面,非常便于随身携带。

激活钱包

在商店搜索“Tangem”下载应用即可快速进入激活步骤,软件支持繁体中文、英文、日语等多种语言。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打开 app,点击左下角的扫描卡片,之后随意拿出一张Tangem卡片,按照提示贴近手机背面,app 就会识别到卡片中的芯片,转到创建钱包的页面。

这时候Tangem为你提供两个选择:

  1. 如果你直接点击“创建钱包”,那么助记词将不会显示,而是在卡片内Tangem钱包自助生成,这是官方推荐的使用方法,非常安全。
  2. 如果你点击“其他选项”,那么将显示助记词,你可以将助记词记录在任何可靠的、离线的设备上,请注意不要截图保存或者使用任何可联网的设备保存。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完成第一张卡片的扫描后,紧接着会进入激活备用卡环节。按照 app 中的操作指示,点击“添加备用卡”依次将剩余的两张卡片贴近手机执行激活即可。两张卡添加完成后,点击“完成备份过程”即可。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在三张卡片激活完成后,将进入建立访问密码,之后 app 会再次对你的主卡片和备份卡片进行扫描。在这一步的扫描过程中,请扫描编号符合的卡片,以免扫描出现错误。

在扫描之后,你还可以开启面部识别功能在之后更快捷地进入到 app 界面,你的生物特征数据不会存储在任何服务器上或与任何应用共享。请注意,开启这一功能后,资金交易仍需要扫描卡片才可以进行。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以上步骤配置完成后,你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到钱包中添加你想关注、交易的代币。你还可以随时添加“管理代币”中未显示的代币,如图上所示,搜索框中搜索想添加的WLD,选择支持的网络即可顺利添加。

APP功能

目前 Tangem应用支持以下功能:

多币种支持 Tangem 支持多种主流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坊(ETH)以及其他 ERC-20 代币,满足多样化的资产管理需求。

离线存储 硬件钱包的最大特点是完全离线存储,避免了因黑客攻击或恶意软件而导致的资产风险。

即用即连 用户只需通过智能手机的 NFC 功能连接 Tangem 硬件钱包,无需额外的软件安装。

多签名支持 Tangem 提供多签名功能,可在多用户协作环境下提升资产的安全性。

转账与支付 Tangem 提供了快速的加密货币转账功能。通过 NFC 与手机连接后,用户只需按应用提示输入金额与收款地址,即可完成交易。

Tangem 的未来趋势

image.png

Tangem 正在开拓全新的产品领域,以满足用户对数字资产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目前,Tangem 已经推出了一款戒指形态的硬件钱包,旨在将安全性、便携性与时尚性完美结合。这款戒指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资产管理方式,还彰显了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image.png

此外,Tangem 目前还正在和全球支付巨头 Visa 合作,推出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解决方案。在未来,这一合作将使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通过 Tangem 实现加密货币的便捷支付,进一步丰富 Tangem 的应用场景。这些突破性的举措标志着 Tangem 在区块链支付领域的战略升级,展现出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

Tangem公司 2025 年Q1路线图:https://tangem.com/zh-Hans/blog/post/new-year-with-tangem/

总结

Tangem 硬件钱包是一款非常适合新手及日常使用的加密货币存储设备。无论是无需充电、IP68防尘防水、独立的固件审计,还是完全开源的程序,都是存储主流加密货币的理想选择。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简单易用且安全便宜的硬件钱包,Tangem 无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特别优惠

通过下面购买链接购买,亦或在购买时输入折扣代码 “APPDO“,享受永久九折优惠。

https://redirect.sale/tangem/?promocode=APPDO

限时特别优惠:目前Tangem 于本月20日开启冬末促销活动,购买冬季卡面(淡蓝色卡面)目前提供15%优惠,再叠加频道专属10%优惠码可最高享受25%的优惠


参考链接

Tangem 官网:https://tangem.com/

Tangem 公司背景:https://tangem.com/company/

Tangem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angem

Tangem 第三方审计报告:https://tangem.com/en/blog/post/tangem-wallet-riscure-audit/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新疆二十日(上):雪域沙海,我的北疆探索之旅

写在前面

全文共计7800字,预计阅读时间27分钟。

在今年10月,我完成了日本全国制霸的的成就、同时打卡了日本的东南西北四极。在遥想明年旅行计划之余,感觉近些年一直在日本跑来跑去,但在国内还未曾走过什么地方。因此说走就走,我和朋友决定在11月回国去新疆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关于路线

Snipaste_2024-12-05_22-33-01.png

本次新疆的行程全程自驾,从北疆到南疆的20 天里大概行驶了超过 5000 公里。我们从上海直接飞抵伊宁,途径赛里木湖、克拉玛依、喀纳斯、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库车、阿克苏、塔县,最终在喀什返程。

一路上,我们穿越了阿禾公路,独自畅游在无际的雪山中;也走过了沙漠“大海道”,看到了独特的雅丹地貌;还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塔莎古道,重温了当年西游玄奘之路。在北疆,我们看到了冬季的白雪皑皑;在南疆,我们也领略了晚秋的胡杨林,即便现在已踏上归途,仍旧让我们流连忘返。

关于住宿

本次行程几乎全程都选择了华住会旗下的几家酒店:全季、橘子、橘子水晶和美居,在选择具体的酒店时,基本以新开业(23 或者 24 年)的酒店为首选,由于酒店较新,再加上每天都有免费的早餐,对于 200-300 元档的酒店来说体验不错。

我们还入住了几晚亚朵酒店,想体验下爆款枕头“亚朵星球枕Pro2”,但很遗憾的是要么酒店没有这款枕头了,要么就是只提供一代枕;订房时选择的一些个性化服务也没有落实到位,体验非常一般。

此外还在禾木入住了几天,给我感觉是酒店定价没标准、硬件和软件水平也层次不齐,1500元一晚上的酒店服务态度甚至远不如 500 元一晚的小木屋。

关于装备

衣服

alt text

正如上文所说,11 月的新疆天气两极分化:在北疆已经步入冬季,而南疆仍处于秋季。尤其是北疆,昼夜温差非常之大,因此最保险的衣物选择是带上一年四季的衣服。

在应对多变的天气条件和不同的户外活动环境下,非常适合“三层穿衣法”。拿我的装备举个具体的例子:icebreaker 200 的羊毛打底+Patagonia Nano-Air软壳+Freak's Store家的P棉棉服,另外再搭配上冲锋衣,这样就可以和棉服随时替换,基本可以应对所有天气情况。

拍摄装备

alt text

DJI AIR 3S + DJI Osmo Pocket 3+ GoPro 9 + Sony A7M4 +Sony G Master 100-400mm + Sony G Master 24-70mm + Sony FE 24-105mm + Fotopro X-AIRFLY Max Video

关于自驾

alt text

新疆的面积相当于 4 个日本,因此在新疆自驾旅游选择一辆合适的车出行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也想在 11 月错峰出行并且考虑在当地租车的朋友,强烈建议大家选择带有雪胎的SUV出行,我们这辆坦克 300+雪胎组合, 无论是在禾木积雪公路上,还是在帕米尔高原的盘山冰路上都帮了很大的忙。

此外,在租车店铺应该提前确认好随车的工具箱是否完整。在新疆的旅途中,避免不了遇到糟糕的路况,因此可能会有换胎的需求。我们在哈密大海道穿越时,遇到一辆租赁的坦克 300 爆胎后因为随车工具不足无法换胎的情况,在手机毫无信号的区域也无法呼叫救援,十分尴尬。最后虽然在我们帮助完成了换胎,但是也耽误了不少游玩时间。

果子沟大桥

我们的第一站是赛里木湖,不过在前往赛里木湖之前的必经之路上,我们遇到了著名的果子沟大桥。

DJI_20241101154005_0003_D.jpg

这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的果子沟大桥,不仅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上的璀璨明珠,更是新疆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果子沟大桥标志着新疆交通的突破,它连接了南北,打通了新疆与外界的通道

当无人机飞在大桥上空时,这座全长700米的钢桁梁桥,横跨果子沟峡谷的大桥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桥面距谷底200米,仿佛一条悬浮在天地之间的巨龙巍然屹立,成为这片荒凉而又辽阔大地的象征。

赛里木湖

从果子沟大桥离开后,我们继续驱车前往赛里木湖,这个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美丽湖泊,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

image

行驶在赛里木湖的景区道路上,眼前逐渐呈现出壮丽的景象:一边是巍峨的雪山,另一边则是碧蓝的湖泊,宛如天地间的两种极致美景在此交汇。赛里木湖的湖水清澈透明,静谧的湖面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周围的雪山、白云和蓝天映照其中,景色如诗如画。

image

赛里木湖不仅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也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最后一站,因此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具一格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观。

湖的名字“赛里木”源自哈萨克语,意为“祝愿丝绸之路行人平安”,这一寓意与这片神秘湖泊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此外,赛里木湖还被称作“三台海子”,这一名字来源于湖东岸的三台,这些历史遗址是清代鄂勒著依图博木军的驻地,喜欢历史的朋友在这里同样能有所收获。

image

自驾在景区的公路上,心旷神怡。随着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宽广的草原(虽然已经秃了)与巍峨的山脉交相辉映,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image

景区的道路随时可以停车,这让我们得以在每一处美丽的景色前停下脚步,细细欣赏。无论是湖面微波荡漾的瞬间,还是雪山顶峰云雾缭绕的景象,我们都没有错过。一路上,我们停停走走,随心所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image

在新疆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旅游,如果有无人机的话,就能解锁更多美丽的风景。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赛里木湖的湖水呈现出一种迷人的碧绿色,宛如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轻轻荡起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点点光芒,宛如撒在湖面上的碎银。

image

因为是旅游淡季,沿途的游客非常稀少,宁静的氛围让这个地方显得更加原始和纯粹。我很喜欢这种旅游的感觉:休息点里的停车场经常是空无一人,很多商店也都处于关门的状态,这对只想欣赏风景的我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仿佛整个赛里木湖都只属于我们。

image

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喧嚣的声音,只有大自然的声音陪伴。呼啸吹来的风儿和着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就是绝佳的白噪音,构成了此刻最美的自然乐章。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完全放松,完全沉浸于这一刻,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

越野!魔鬼城

如果来新疆想看雅丹地貌,那就不得不提起魔鬼城了。魔鬼城实际上有多处,但较为出名的是这里介绍的“克拉玛依市世界魔鬼城景区”。

在做攻略的时候,看到很多关于这个景区避雷的帖子,再加上我们一堆设备坐景区摆渡车感觉很麻烦,所以最终选择的是在景区旁边的小门购买自驾门票。这样既可以边开车边看欣赏雅丹地貌,还可以利用无人机的天空视角俯瞰整个魔鬼城景区。

image

“魔鬼城自驾”景区和“克拉玛依市世界魔鬼城景区”并不相连,整个自驾路线全程都是沙石路,如果不停车的话大概 40 分钟左右就可以走完。但实当你驾车驶入后,景色逐渐从戈壁荒滩转变为奇形怪状的雅丹地貌,不由得就会逐渐沉浸在其中。

image

虽说魔鬼城的自驾路线并不算长,但正因其游人稀少,这片荒凉大地的独特魅力显得格外纯粹。在这条旅途中,我们几乎未遇到其他车辆,因此可以尽情荒漠中“驰骋”。在安静无人的公路上行驶,那些奇特的雅丹地貌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最佳的摄影背景,拍摄的照片也有一种在“火星”上的感觉。

image

如果你完整的逛完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些雅丹地貌的景区大多都“毁誉参半”。雅丹地貌如刀削斧刻,形态各异,各种造型“美不美”完全凭借个人想象:譬如上图中的石头叫做“ET外星人”,你能从中找出哪个部分像外星人吗?

image

我们中午进入景区,走走停停,日落后才从景区离开。对于我们来说,夕阳时刻的雅丹地貌无疑是最美的:当夕阳洒在雅丹地貌上,从无人机的天空视角俯瞰这片雅丹地貌,岩石的起伏与影子的交错,让整片土地看起来凹凸有致。那一条条蜿蜒的沟壑,宛如大地的脉络,将魔鬼城的地貌分割成无数形态各异的石阵和山丘。

穿越!阿禾公路

注意:冬季天气变化复杂,穿越阿禾公路需驾驶安装雪地胎的四驱越野车,驾驶员应具备一定的冰雪路面驾驶经验,及时检查车辆状况,保持车况良好---引用自官方《关于阿禾公路冬季通车的通告》

阿禾公路顾名思义,是一条连接阿勒泰和禾木的公路,刚刚于今年9月开通试行,全长 209 公里。开通后,阿勒泰市至禾木景区的行程从之前的6小时大幅缩短至3小时。由于这条公路全程在山中行驶,一路串联起戈壁、峡谷、森林、河流、湿地、雪山、草原、石林等多种风光,因此有望成为下一个“网红公路”。

因为是今年秋季刚刚开通的路线,因此冬季穿越阿禾公路的攻略较少。再加上我们抵达的前几日连降大雪,在网上刷到的消息都是冬季封路了,所以在出发前我们也十分忐忑。比较幸运的是,我们正好赶上了阿禾公路的解封,成为了当天为数不多的通行车辆(全程没遇到其他车)。

image

随着车辆驶入公路,眼前的景色迅速变幻,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四周是巍峨的雪山,山间的树林和草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雪花时不时地飘洒在空中,空气清新得令人陶醉。

image

穿越阿禾公路,就犹如一条穿越大自然的丝带:连接着峡谷、森林、河流、湿地等诸多地貌,每一次转弯,眼前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景象。

image

沿途的雪山像巨大的白色屏障,横亘在远方;山脚下的森林中,树木的枝条上积满了积雪,仿佛一幅幅精致的画卷;在峡谷中,冰冷的溪水奔流而下,水面被雪覆盖,显得静谧而幽深。

image

冬季穿越阿禾公路,固然风景秀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性。至少1/3公路上覆盖了积雪,虽然雪景如童话般纯净,但积雪融化后的冰面却让路变得湿滑,驾驶需要格外小心。

此外,冬季的卫生间大部分是锁闭状态,沿途也没有任何可供购物、加油的地方,手机信号也无法做到全程覆盖。因此,在进入阿禾公路之前需要准备好充分的物资。

image

在穿越阿禾公路后段,我们还多次和野生孤狼相遇。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牧民的狗在雪地里撒欢(因为在这之前看到很多条狗),但仔细端详之后发现是真的狼,本来在车下拍照的我连忙上车“紧急避难”了。

不过,野狼在和我们警惕地对视之后,就便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之中。虽然有些惊险,却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反倒是这短短的瞬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原始土地的荒野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微妙平衡。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

禾木村

alt text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然越过山顶,洒在远处的雪山上,那一刻仿佛天地被点亮,眼前的世界变得温暖而神圣。这就是传说中的“日照金山”,雪山的白色瞬间被涂上金色的光辉,宛如披上了一层金缎,熠熠生辉。空气清冽,河水潺潺,眼前的景色静谧而壮丽,让人不由屏息凝神,只为细细品味这大自然赠予的画卷。

alt text

而这座横跨河流的援疆桥,在这片静谧的天地间显得格外醒目。桥的两端由厚重的石基支撑,桥身用木板和钢索搭建而成,既结实又充满质朴的美感。桥梁的线条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柔和,与背后的金色雪山和两岸高耸的白桦林相映成趣,仿佛在讲述当年援疆的动人故事。

站在桥下,河流清澈见底,冬日的冰雪覆盖在河岸边的石头上,为这片景色增添了一丝冷冽的气息。站在桥上,感受脚下微微的晃动,听着流水击打石块的声音,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只有眼前这份静美令人陶醉。

alt text

由于我们抵达禾木的季节比较尴尬:秋季已过,刚刚入冬积雪也不够,处于化雪阶段的禾木反倒是比较脏,因而在禾木村的行程景色上并没有那么惊艳,但是喀纳斯整体的景色、自驾到边境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

喀纳斯有三湾,分别是: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喀纳斯三湾犹如一条绿色丝带环绕在山林之间,连接着喀纳斯的壮美与神奇,是喀纳斯不可错过的美景之一。

alt text

我们的第一站是月亮湾,传说嫦娥在这里奔月,留下引人翩翩联想的一对脚印形似月亮,故而得名。

冬日的月亮湾,沿途之地犹如一片遗世独立的仙境。河道随山势蜿蜒曲折,形如一弯新月,静静地卧在群山之间。两侧的山峰被积雪覆盖,林间的古木披上了厚厚的白纱,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一片宁静而纯净的梦境。

月亮湾夹在东西两山之间,以其独特的河道形状和冬季的静谧之美成为了喀纳斯不可错过的一站。我们抵达的时候,河水表层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蓝绿色的奇妙色彩,与四周的雪白森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冰下流动的河水发出轻微的潺潺声,与周围的寂静融为一体,令人心生宁静。

DJI_20241105175922_0348_D.jpg

我们的第二站是卧龙湾。从无人机的高空俯瞰冬季的卧龙湾,整片景色仿佛是凝固在时间中的一幅画卷。河道蜿蜒穿过皑皑白雪覆盖的原始森林,宛如一条洁白大地上的蓝色玉带。河湾因其形状酷似一条静卧的巨龙而得名,而在无人机的视角下,这条“巨龙”显得格外灵动,仿佛在茫茫雪原中沉睡着,等待春日的唤醒。

DJI_20241105190505_0406_D.jpg

沿着木栈道漫步,你可以走到观景台,从高处俯瞰整个神仙湾。此时的湾区被皑皑白雪环绕,河水也未完全冰封,如丝带般穿行于丛林之间,而河湾两侧的草原之上仍残存着一层洁白的雪,这一切都像是一幅精心描绘的冬日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DJI_20241106104618_0447_D.jpg

无论是清晨的薄雾弥漫,还是午后阳光洒在河湾上的耀眼光芒,神仙湾的每一刻都充满了诗意与灵动。由于晨雾下的神仙湾格外美丽,但又可遇不可求,因此冬季的神仙湾绝对是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而这里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只想静静地感受这片自然的馈赠。

喀纳斯湖和白哈巴村

DSC01329.jpg

顺着三弯道继续直上,穿过雪原与密林,喀纳斯湖便出现在眼前。这片静谧的高山湖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阿尔泰山深处,湖水湛蓝清澈,周围被巍峨的雪峰和茂密的森林环绕,画面美得让人窒息。

DJI_20241106130639_0473_D.jpg

喀纳斯湖面海拔1374米,湖泊面积达45.7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最深处达188.5米。冬季的喀纳斯湖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银镜,在阳光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远处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愈发壮丽,山间的松林被冰雪装点得晶莹剔透,整个湖区呈现出一派肃穆与静美的景象。

喀纳斯湖的周边景点同样值得一去:告别了喀纳斯湖的湖光山色,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着西北的白哈巴村进发。车轮碾过积雪覆盖的道路,逐渐靠近这座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的古老村庄。随着山势的起伏,远处的小木屋和山中雾气出现在视野中,白哈巴村那独特而静谧的气息悄然迎接我们的到来。

DSC01374.jpg

白哈巴村,坐落在中国版图最西北角的阿勒泰山中麓,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这个遥远而静谧的小村庄,仿佛一颗遗落在人间的明珠,被茂密的森林与清澈的溪流所环抱,散发着一种原始而迷人的气息。

这里的景色犹如童话世界。成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随山势起伏,冬季时,被皑皑白雪覆盖,显得纯净而神秘。森林间的小溪缓缓流淌,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和树木的影子,仿佛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面自然的镜子。散落在村庄中的木屋虽然看起上朴实无华,但却透露着古老的韵味,这些图瓦人用原木垒成的“木楞屋”,在冬季里显得分外温暖。

alt text

从白哈巴村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悬崖公路,向着中哈边界大峡谷进发。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路途并不平坦,但越接近大峡谷,越能感受到它壮丽的气息。高山与峡谷交织,白哈巴河在深邃的峡谷间奔流而过,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DSC01376.jpg

中哈边界大峡谷,也被称为铁列克提大峡谷,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白哈巴河谷的一段。这里是边境最安静却也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宽阔而深邃的峡谷两岸,白桦林和松柏交相辉映,白哈巴河的流水声在峡谷间回荡,似乎是一首自然的交响乐。河中漂浮的枯木,散落在两岸,为这片大地增添了一份奇异与古朴的美感。

DSC05390.jpg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河谷的尽头便是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谷为界,以河为线,河岸上清晰可见的铁网围栏将两个国家分隔开来。对岸是哈萨克斯坦辽阔而人烟稀少的山岭和草原,大片土地依旧处于荒芜状态,显得空旷而原始。而我国这边则有一片茂密的白桦林和生机勃勃的草地,草地上的牛羊悠然漫步,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中哈边界大峡谷,不仅是自然的奇观,更是民族归属感的象征,让人深切感受到祖国边疆的壮丽与庄严。

S21沙漠公路

alt text

要想从阿勒泰地区返回乌鲁木齐,S21沙漠公路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条路线。S21沙漠公路是形成一条北起阿尔泰山、南至阿尔金山的南北疆高速公路大通道,路线全长342.538公里,这条道路的建成使得通车后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市无需绕行,“高速直达”路程将缩至约4小时。

DSC01421.jpg

这条公路穿越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准噶尔盆地腹地,因此沿途的地貌也比较丰富。在阿勒泰入口处会经过乌伦古湖,是一处相对小众的景点,不着急回程(乌鲁木齐)的朋友也可以在此停留,欣赏下这如海般壮阔的湖泊。

穿越!哈密大海道

DSC05106.jpg

哈密大海道是我们北疆旅程的最后一站。虽说它位于哈密,无论是对于北疆还是南疆的整体行程来说并不顺路,但因为时间相对充裕,在返回乌鲁木齐并开启南疆行程之前,我们还是决定奔赴大海道,看一看这片以壮美和神秘著称的荒漠奇观。

大海道,据说是古时丝绸之路上一条通往西域的捷径。它从敦煌出发,途经哈密,最终抵达吐鲁番,连接起东西方的商贸和文化交流。然而,这条道路并非寻常路径,而是商队在汉代于戈壁与沙漠中摸索出的险途。沿途多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其荒凉与艰险令人望而生畏。

关于“大海道”这一名字的来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因为这条道路穿行在如同大海般无边无际的戈壁之中,“海”并非指水海,而是“沙海”;另一种说法是,大海道途经的噶顺戈壁在唐代被称为“大沙海”,因此得名。无论何种解释,“大海道”都赋予了这片荒漠大地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意象。

DJI_20241109152407_0535_D.jpg

而现在的大海道已成为一个运营较为成熟的景区。从景区门口自驾驶入,最初的十几公里是平整的柏油马路,路两旁是延绵的戈壁,仿佛一条通向未知的直线道路。

DJI_20241109161154_0550_D.jpg

虽然柏油路段已覆盖了大海道的大部分景点,但我认为穿越大海道的精华仍然藏在砂石路段。进入砂石路后,手机信号完全消失,一切只能依靠前方留下的车辙印指引方向。纵然大海道如今已是开发相当成熟的景区,但无信号的路段还是有一定的挑战,尤其是车辆陷车或故障时更加考验准备工作和应对能力:在途中我们偶遇了一辆同是穿越的坦克 300,车胎爆胎,又没携带千斤顶换胎,手机也没有信号求助,要想靠徒步走到十几公里外有信号的景区服务区也是困难重重。万幸的是,我们的工具正好适用,这辆车得以安全返回。

DJI_20241109183949_0584_D.jpg

开过柏油路段后,景色骤然变化,车辆驶入非铺装的砂石路段,荒漠的气息扑面而来。车轮碾过细碎的石子和沙土,扬起淡淡的尘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细长的光线。车辆时而在松软的沙地中轻微打滑,时而在石子路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手握方向盘的每一刻都需要格外集中注意力。随着路面的起伏,视野变得更加辽阔,远处的雅丹地貌逐渐显露,形态各异的土丘和山峦宛如大地上的天然雕塑。

DJI_20241109175836_0565_D.jpg

浩瀚无垠的雅丹地貌群,高耸的残丘和沟壑纵横的荒漠将天地间的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形态各异,有的如古老的城堡,有的似巨大的野兽,还有的像雕梁画栋的宫殿。站在这片苍凉而广阔的大地上,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凝固,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就在眼前鲜活呈现。

DJI_20241109192345_0592_D-已增强-降噪.jpg

在大海道穿越的过程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段与自然对话的旅程。这里的孤寂、原始和静谧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大海道,岩石的剪影在金红的天空下显得尤为雄伟,风沙在远处轻轻扬起,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层动人的柔光。

DSC01543.jpg

当月亮升起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程。当我们再次回望这片荒漠奇观,内心充满感慨。哈密大海道不仅是北疆之行的收尾,更是这段旅程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大海道的荒凉与壮美,为我们的北疆旅程画下了完美的句点,也为接下来的南疆行程埋下了新的期待。

北疆终章与南疆序曲

随着哈密大海道穿越的结束,我们的北疆旅程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喀纳斯湖的碧水青山到白哈巴村的童话世界,从中哈边界大峡谷的壮美深邃到大海道的沙海奇观,这一路,我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流连忘返,深切感受了北疆壮丽的山水画卷,也为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所震撼。

DJI_20241115130559_0894_D.jpg

而北疆的结束,正是南疆旅途的开始。接下来的行程,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南疆,我们将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访白沙湖的静谧之美,重走玄奘当年的西游路——塔莎古道,感受古丝绸之路的苍凉与壮阔。那里还有绚烂的胡杨林、瑰丽的红石林,这片土地的多彩与荒凉交织,将为我们的旅程带来更多未知与惊喜。

如果说北疆是气势磅礴的山水长卷,那么南疆则是浓墨重彩的异域画册。北疆带来的感动让人回味无穷,而南疆的未知风光则更令人充满期待。伴随着这些思绪,我们的旅途继续向前,去领略另一番壮美与奇异的风景,也去完成对新疆这片土地更深刻的探索与热爱。

更多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日浮录”,了解的我的更多旅游随笔、分享我的在日生活。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文章地址:https://sspai.com/post/95132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2024在日本,我的年度好物分享

写在前面

2024年是我在日本的第四年了。从2021年来到日本开始,每到年末,我都会盘点我今年的消费情况,并且将其中高频使用且体验感好的产品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今年也不例外。

与其说总结年度好物,其实更像是对这一年的回顾。在日本,今年我完成了全国制霸的的成就、同时打卡了日本的东南西北四极;在世界遗产屋久岛上徒步,也完成了北海道10回目的周游;在日本之外,我还填补了去年未去成印度尼西亚看火山的遗憾;现在正在新疆进行为期20多天的自驾,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基于上述我总喜欢到户外到处溜达的这一特质,今年的消费好像更偏向户外和生活化一些,反倒是对数码产品的迭代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了。所以今年把好物总结中的生活篇放在前面,如果有只想看数码产品部分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后面观看。

生活篇

Smartwool 美丽诺羊毛袜以及相关产品

image.png

如果生活篇有推荐排名的话,我应该会选这个。买前感觉纯纯智商税,买后发现真香的产品。Smartwool 全线产品都使用了美丽诺羊毛,并且提供终身质保(穿破了也算,但中国大陆貌似没有这个服务)。美丽诺羊毛的袜子在冬日里徒步是绝佳的好帮手,保暖以及吸汗性都非常出色,由于其产品特性,徒步3-4 天也不会产生异味。

Smartwool的产品线比较丰富,一般来说选择 hiking 徒步系列就足以应付绝大多数场景了。hiking 这个系列和普通系列相比,在袜底做了加厚设计,因此走起路来有一定的缓冲;但又不会出现像专业版那样过分厚实导致过分闷热的情况。

此外还推荐大家体验一下美丽诺羊毛制作的衣服,由于这种羊毛十分细腻,因此贴身穿着也不会感到不舒适。而且由于羊毛的特性,在出汗过后仍能保持温度,身体不会出现“失温”的情况。我在新疆的20天,一直带着montbell和ice breaker的两件羊毛上衣,既可以随时替换,也可以应对新疆非常多变的天气。

具体购买建议的话,如果你预算充足的话,只需考虑ice breaker和smartwool就可以,基本上是美丽诺羊毛产品的天花板了。如果想更有性价比一些,可以考虑一些国产的美丽诺羊毛品牌,比如最近比较火的UTO(比较挑身材)或者未墟(听朋友反馈不错)等。不过我目前还没尝试过国产的美丽诺羊毛,所以大家可以多看看评测再下单。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3THUrIn
京东购买链接:https://u.jd.com/iGxmMqw

HOKA HOPARA 2 涉水鞋

image

这双鞋是HOKA涉水鞋的第二代,较上一代升级了纱网以及使用Cordura®材料。这双鞋是在我出发前往印度尼西亚的前一天购买的,当时是为了攀登Sewu瀑布涉水时用的,但是没想到从印尼回来后却成为了我夏天最常穿的一双鞋。

这双鞋虽然没有才用V底,但是实际攀登的时候防滑性还不错。自带的快速系带系统在适应以后穿脱非常迅速,搭配上Cordura®网布以后夏天穿着透气性拔群。和其它凉鞋不同,因为这双鞋更偏户外一些,因此鞋头带有防撞的加厚设计,在面对一些户外场景的时候也能很好的应对。

当然这双鞋也有一些缺点:除去涉水坏境外,还是需要穿着袜子出行。鞋底不耐磨,是这个品牌的通病,不过只要不像我一样高频穿着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 本图由日本HOKA官网翻译而来

MUJI Labo 防风抗水裤

alt text
alt text

MUJI Labo作为高端线,其系列的优秀剪裁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点。这条裤子的剪裁不挑身材,直筒裤也非常百搭。加分项是采用了具有防风功能的特殊面料,并通过处理确保了即使在反复洗涤的情况下,防水性也能持久保持。

这裤子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对于经常在户外来说都非常合适。在城市通勤的时候仅需单穿即可满足我的需求,在户外登山或者是天气转冷、下雨的情况下,仅需在这条裤子里面再穿一条montbell的抓绒裤即可应对几乎所有场合。这条裤子陪我走过北海道的暴雪、也走过印度尼西亚的火山、以及新疆阿勒泰的雪季,清洗方便且速干,仅需300元,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

Patagonia Nano-Air® Light Hybrid Hoody 夹克

image

这款Patagonia 的夹克是我今年徒步、爬山时的必备品,非常适合做为中间层使用,在秋季、冬季都很适合穿着。

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轻便性和保暖性能可以完美结合,使用抓绒+FullRange®材料进行混合保暖,保暖性在R2和R1之间,但比R2和R1都更透气,让我在各种天气下都能保持舒适。不论是在登山时应对山顶的凉意,还是在户外徒步时需要透气性能,它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它的背部和腋下特意采用了R1® Air抓绒面料,不仅轻盈透气,还能快速排汗和干燥能够有效排湿,我的多次实测也确实体会到了这个设计让运动时的闷热感大大减少的同时保留身体温度。此外,这件衣服还做了轻微的DWR防水处理,在小雪亦或是小雨的天气都可以轻松应对。

目前我将它作为自己的三层穿衣法中的中间层,打底是上文提到的 montbell 羊毛衣,外壳则是 montbell 的暴风巡洋舰。这一套性价比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实用性也较强。

Airweave 枕头 S-LINE

image

今年,我从宜家的KLUBBSPORRE枕头换成了Airweave的S-LINE枕头。起初知道这牌子事因为它的用户群体比较强大:新国立劇場全部使用了它家的坐垫、JAL国际线的头等舱也使用了它家的床垫和椅子。由于Airweave在日本各地都有线下实体店,所以在购买之前,我分别去了新宿和池袋的两家店体验了几款枕头。每种枕头适合的人群略有不同,经过两次对比后,我最终选择了现在使用的S-LINE枕头。

经过近一年的使用,我觉得这个枕头确实物有所值。S-LINE枕头内部有多层材料填充,中间的材料高度可调,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增高或降低枕头高度。填充材料布满了孔洞,通气性极佳,夏天完全不会感到闷热,非常适合我这种容易出汗的人。此外,这款枕头中间较软,两侧较硬,硬度有一个过渡,无论是平躺还是侧躺,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撑,非常适合喜欢平躺或侧躺入睡的人。

在写这篇推荐时,我发现MUJI目前也推出了类似的枕头,使用的内芯几乎和Airweave一模一样,据买过的朋友说体验也不错。所以在日本的朋友可以去MUJI的门店去看一看实物,择优购买。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3N1goyo

POLA黑BA洁面膏

image.png

洗面奶这部分因为每个人肤质不同,所以不具备太大参考性,仅供分享。今年突发奇想,尝试了香奈儿洁面、sk2洁面等一众大牌洗面奶, 黑BA是在香奈儿没货的情况下购入的,但出乎意料的好用。

虽然黑BA是完完全全的皂基洁面,但用完一只后完全没有平常皂基洁面洗完脸后紧绷的感觉。由于我是混油皮(偏向油皮)的肤质,因此一直以来感觉氨基酸洁面的清洁力有点弱,尤其是在夏天出汗多的情况下。换用黑BA后,此外这款洗面奶的起泡程度是绵密且厚实的,因此每次只用黄豆粒大小即可完成面部清洁,清洁度对于我来说也刚刚合适。

黑BA洁面还号称有“抗糖”功效,帮助皮肤维持年轻状态,延缓衰老过程。不过这部分说明个人感觉完全是营销手段的智商税,毕竟洗面奶无论有什么成分在实际使用上在脸上都停留不过 1 分钟,再有用的成分也是空谈。

蕉内银皮500E男士内裤

image.png

今年尝试了全棉时代、蕉内、有棵树这三家的内裤产品,综合下来还是感觉比较推荐蕉内。我是从一次性内裤这个品类认识蕉内的,因为经常出门,所以买了全棉时代和蕉内的一次性内裤进行对比。

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体验完全是天上和地下。全棉时代的一次性内裤差到极致,还没穿光是摸面料就有一种“纺织布袋”的触感,感觉就是踩雷了。实际穿着也和预想的一样,质量很差,穿着半天基本就报废了,面料也不亲肤。

而蕉内的一次性内裤无论从摸上去的手感还是实际穿着体验来说,都无限接近于普通内裤,很亲肤,穿着也没有卡裆之类的不适感。无论是在户外登山还是徒步之后,内裤还是保持原样,没有变形。鉴于此我后续又购买了蕉内的银皮500E男士内裤,实际80支莫代尔面料的穿着体验也基本达到宣传语所说的细腻感、几乎穿着无感。

至于有棵树,因为经常刷到他家的推广视频所以也购买过。给我的体验感是不如优衣库(但优衣库不如MUJI),做工上很多线头,就是很普通的产品,但在价格上却卖的不便宜,因此也不值得推荐。

京东购买链接:https://u.jd.com/i14Lvek

再推荐三款零食

生活里总有阴雨天一个人宅在家追剧的时刻,如果再有点零食边看边吃就再妙不过啦。今年给大家推荐三款零食(点心),一款强烈推荐给在日本的朋友,两款推荐给在国内的朋友。

北海道六花亭点心/饼干礼盒装

liuhuating.jpg

我可能也没怎么吃过高档点心,因此我在第一次吃到的时候的内心OS是:妈的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在这里推荐给所有在日本的朋友尝试,他家的点心和饼干基本没有任何雷,个个都超级好吃,唯一缺点是甜度有点高。

我一般都购买图片上的这个组合装,里面有六花亭比较有代表性的点心:マルセイバターサンド(黄油葡萄干夹心饼干)、マルセイバターケーキ(烤核桃奶油夹心蛋糕)等。

茶颜悦色芝士玉米角✖️南国生椰脆

就算在日本也经常想吃的零食。如果不喜欢吃太甜的话比较适合玉米角,喜欢吃甜的话可以选择生椰脆。

两个零食都经常搞活动,因此可以在低价的时候囤上一点,小包装追剧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吃完一袋就可以直接扔了,没啥负担。

数码篇

DJI Osmo Pocket 3

对于大疆Osmo产品线来说,无疑是划时代的产品。今年的所有旅行都会带着 Pocket 3,无论是印度尼西亚还是日本境内,Pocket 3的超广角都可以帮我拍出非常精彩的作品。

虽然这是专注于视频的产品,但使用一年下来,发现Pocket 3在白天拍摄的超广角照片同样有惊人的解析力,自带的全景照片合成只要使用得当,也能通过即时渲染,得出相机无法呈现的效果。

alt text
alt text

在此附上两张利用Pocket 3拍摄的广角影像,以供大家参考。更多的使用场景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印度尼西亚:从布罗莫火山到精灵坠崖的魔幻之旅》

此外,在软件更新后,Pocket 3还可以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的情况下充当电脑摄像头,并且自带美颜效果。这个更新简直是经常使用 ZOOM 开会人的神器,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

不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疆的产品策略来说,我更推荐在预算充足时购买套装版的Pocket 3,因为单机版在没有充电手柄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相机的 1/3 螺母,也就无法拓展更多使用场景。不过这一问题随着Pocket 3问世一年多后,第三方配件也基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WAVE75机械键盘+雪清轴

IMG_1552.jpg

虽然这键盘名不见经传,但开发团队是rainy 75(雨75)这个大爆款的WOB工作室。不过目前看来这把键盘没有取得像雨75的空前成功,目前还是比较小众的一把客制化键盘。

我推荐的理由如下:作为一把量产客制化键盘,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键盘组装,到手即用,非常方便。即使收到之后什么也不改,键盘的素质依然很出众。

机身自带快拆结构,方便后续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教。附带一个磁吸的键盘接收器收纳仓、四张额外的声音包、可改硅胶粒gasket结构,对于一把500元的键盘(低配300元起)来说已经是配置非常优秀了。唯一不足的是自带的键帽真的很丑,而且PBT含量感觉较低,打字一会儿就发黏了。不过对于客制化键盘来说似乎也不算问题,毕竟玩客制化的谁还会保留原厂的键帽呢?

我入手的是黑曜石-喷涂RGB的版本,我认为是里面最好看的一个配置。如果有想入手同款的朋友,我在这里还可以帮你推荐三套比较适合的键帽:化学001(或者复刻的化学003,比较便宜)、边界外设✖️纪元灰色键帽(我的选择)、泰坦国度星际穿越键帽(价格相对便宜)。

Sony 100-400 镜头

sonyjpg.jpg

在拍摄大山大河这种自然风光时,长焦镜头拥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凭借其强大的远摄能力和出色的画质,让这支镜头可以成为捕捉自然之美的利器。

alt text
用Sony 100-400镜头拍摄的日照金山

100-400mm的焦距范围为拍摄提供了极大的创作自由。无论是远处巍峨的山脉、细腻的河流纹理,还是空中翱翔的飞鸟,都能轻松捕捉,让每一帧画面充满故事感。相较于同级别的长焦镜头,这款镜头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减轻了长时间拍摄的负担,非常适合需要跋山涉水的户外摄影场景。

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没有卡扣锁的设计,这支镜头在长时间使用后,镜头会无法卡紧,背在身上的时候,镜头前半部分会自行滑出。此外,F4.5-5.6的光圈在虚化效果上会受到局限,在暗光无三脚架的环境下也很难有优秀的发挥(不过拍风光大家都会带三脚架的,对吧?)。

Apple Watch Series 10

image.png

虽然今年也更新了 iPhone 16 Pro Max,但我还是认为 Watch Series 10是今年苹果唯一值得换代的东西。

一方面替换掉了我之前的爷爷版S5极大提高了续航,一方面日版的快速充电基本上满足了我的日常使用需求,只要在晚上洗漱的时候充电,基本上可以全天佩戴使用了。

酷态科120W充电头/Anker 140W充电头

kutet.jpg

作为充电头资深爱好者,这两款产品刚一问世我就托朋友运到了日本。综合价格、配置来说,无疑这两款产品是很有性价比的。但我在这里并非推荐的是这一单一产品,而是推荐大家都拥有一个相同品类的产品,多口高瓦数的充电头对于经常出门的朋友来说非常合适。在我看来,选择一个类似的产品出行,无疑能节约下大量的行李空间。

anker.jpg

无论是酷态科120W充电头/Anker 140W充电头,都具备“多口不断联“的功能,在多设备充电的场景下纵享丝滑。 酷态科120W充电头更具性价比,而Anker 140W充电头因为带一块屏幕可以实时监控充电功率,还可以记录使用时长,功能上更为花哨,可以极大地满足充电头爱好者。

京东购买链接:https://u.jd.com/iD4uWuW

其它

这部分我想分享下我使用体验足够长、但实际上并未购买的产品。在充分使用这些产品后,我认为这些产品的的产品力较强,所以未来如果预算充足,我也会第一时间考虑购买。

大疆 DJI AIR 3S 无人机

image.png

我在大疆精灵3的时候开始接触无人机,先后使用过精灵3、精灵4Pro、Mavic Pro等产品,但来日本之后由于日本的航拍规则比较繁琐,所以后续就没有购入新款无人机了。

最近半年都在蹭朋友的无人机用,从DJI AIR 3到DJI AIR 3S,一遍感叹现在的无人机功能完善的同时,又找回了当年的快乐。我在11月和朋友自驾新疆二十多天,由于空中视角对新疆这种“大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每天都要使用AIR 3S拍照,使用频率非常之高。

alt text
用无人机拍摄的胡杨林

经过这些天的高频使用,无人机在飞行时采用4G模块+GPS定位的方式,基本上在新疆这种地广人稀的景区中不会出现丢失信号的情况了,双摄像头也非常出片,特别的是长焦镜头的加入可以在有限的飞行时间中拍摄到更令人满意的风光照片。

此外,DJI AIR 3S中内置的一些自动拍照也解决了很多航拍新手不会“刷锅”等有难度的动作问题。基本上用手指框选住你想拍摄的物体,都可以很好的自动拍摄、有时候可能比自己手动运镜都流畅。

特别是无人机的自动追踪功能非常实用,即便我们在塔莎古道上的悬崖峭壁之上尝试使用自动追踪,无人机也能非常均匀的运镜、流畅的跟踪车辆进行拍摄而没有丢失拍摄目标。

坦克300 汽车

alt text
用pocket3拍摄的坦克300

都说汽车是男人的大玩具,那么我想在这里写一写汽车的使用感受也不算离题。坦克300同样是在新疆体验了20多天的产品,每天都要开300-600公里左右,作为20万元级别的SUV,我认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

这20天里,这辆租来的坦克300带我们穿越风沙漫天的沙漠,也带我们走过石砾,甚至在冰天雪地、海拔4000米的盘山公路上带我们安全抵达目的地,可以说无论是在情绪价值上、亦或是驾驶体验感上拉满了。综合20万的售价,我很难说它的油耗高、车机卡顿、风噪略大(也和雪地胎有关)、语音控制鸡肋这些缺点,因为作为越野工具来说,它就是近乎完美的作品。坦克300天生就适合在川藏、新疆这种广阔天地使用,而如果回归到城市通勤上来,应该有更多更好的汽车选择。

写在最后

是结尾,也是免责声明。本文所有的产品都是自费购买,自行体验,因此“好物”虽然不含任何广告成分,但对于“好物”的定义完全是我的主观判断,仅是我自己的使用体验分享,仅供参考,并不能构成具体的消费建议。

由于今年有朋友特意催更,因此好物分享的东西比往年更多了一些。不过无论我如何评价这些商品,都请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毕竟符合自己的需求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

希望2024年的这些好物分享对看到这里的你有一点儿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文下方跟我留言互动。我们2025年的好物分享再见。

更多内容

欢迎关注公众号“日浮录”,探索更多内容。

image.png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冲绳十日,与海为伴

写在前面

「人生に、野遊びを。」

六月份伊始,我独自完成北海道第七回自驾游后返回东京。趁着假期仍有富裕,想想来日三年还没去过冲绳,于是说走就走,和朋友约着买好机票,从东京出发,开启我们的冲绳十日行。

image.png

冲绳本岛是个很小的地方,如果没有潜水等水上项目的安排,四五天足够环游完所有地方。但我们这次不想赶急匆匆的行程,于是乎计划在冲绳本岛慢悠悠地待十天,从最南到最北,四处闲逛。

交通部分

2D148DF0-2D0D-47C7-8EBD-6E018479C8CC_1_102_o.jpeg

本次我们依然是自驾出行,但是如果你也想来冲绳的话,我还是推荐的方式是包车出行,因为这里交通比日本本土更为复杂:除去路面不平、经常堵车、路面施工颇多、没有停车位、各种摩托横行、汽车不打灯变道加塞、闯红灯等一系列情况之外,你还需要时刻面对冲绳的特权阶级:Y字开头的美国驻军汽车。(详情参阅:日本超霸气的车牌:以字母“Y”打头,撞人后一脚油门跑了就没事)这在我三年的日本旅行中,如此恶劣的交通环境属实不多见,以至于我刚来冲绳的时候一改对日本旅游的印象,萌生退意。

美国村

DSC05837.jpg

美国村,顾名思义就是带有美国风情的购物一条街。冲绳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美国统治,归还给日本之后仍然留有美军驻扎的基地。

最初的美国村是利用驻日美军归还的土地与填海地区所规划建造而成,由于邻近的美军设施与居民为数众多,遂洋溢著浓厚的美国风情。除了日本国内外游客,在这里也能看到很多驻日美军的身影。

DSC05843.jpg

这里充斥着各种风格的店铺,值得推荐每个爱逛街的朋友来看一看。从时装配饰到冲绳本地的一些传统工艺品,从国际大牌到本地设计师店铺,美国村可以提供很多购物的选择。无论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还是喜欢收藏特色纪念品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物品。

DSC05838.jpg

美国村更像是一个杂货铺的聚集区。我穿梭于这些风格迥异的店铺间,基本上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商品陈列方式,每一个角落,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等待着我,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仔细观察和品味。

DSC05862.jpg

在这家名为“新垣瓦工厂”的礼品店里,我发现了一些别具特色的琉球风格纪念品。店内陈列着各种琉球传统屋根瓦制成的创意产品,比如吸水性和发散性兼备的杯垫“赤瓦コースター”,以及可以浸泡香薰油使用的屋瓦香薰石“KAVA アロマストーン”。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瓦工艺的精髓,还融合了一些现代生活的美学设计。

DSC05845.jpg

我逛街一向是以“逛”为主,几乎不买。但工作人员实在太热情了,向我介绍每一种产品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还向我讲解了一些琉球屋根瓦的历史。因此我只好掉入这个“消费陷阱”里,购买了几个我比较喜欢的产品。

DSC05885.jpg

虽然美国村更多的是一些美国的东西,但基本这些东西都来自中国制造,因此没必要在海外花更多的钱去“回购”。对于我来说,我比较推荐大家购买一些比较有冲绳特色的小东西,而非昂贵的饰品。比如购买一些冲绳当地每家门口都会摆放小狮子,或者购买一些琉球玻璃和陶瓷制品。这些东西往往都不会很贵,也都是当地制造,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很难在淘宝上买到同款。

首里城

从美国村逛完,我们前往附近的首里城。首里城是曾经是琉球王国的行政和宗教中心,是冲绳的历史和文化象征性建筑。它坐落在一座小高丘上,被曲线形状的城墙环绕,内部建有多个重要建筑和庭院。这座城堡不仅是冲绳众多城堡中的代表,也体现了当年琉球与中国长期交流的痕迹。首里城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东方建筑的影响,如主殿、南殿和北殿等,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DSC05909.jpg

不过不巧的是在2019年10月31日凌晨,首里城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导致主殿、南北殿等9座建筑几乎被完全烧毁,损失重大。虽然目前已经近三年的精心修复工作,首里城的奉神门已经重新开放,但预计正殿的重建工作将在2026年才能完成。

DSC05914.jpg

我们到来的时候在正处于修复期间,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修复古迹的全过程,并参与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五月份开展了木工体验活动),以更深入地了解首里城的历史与文化。

alt text

修复主殿分为三层几个部分进行,和正殿原本的构造相同,游客可以到每层去观看实时的修复进度。除了可以直接透过玻璃观看工匠们如何爬上爬下、钉板安装等,也可以搭配一旁播放的工程解说影片,达到实际见学效果。

DSC05917.jpg

此外,还有触目惊心的火灾残骸展示区,会展示一些当年火灾中残留下来的一些零部件供游客近距离观看和触摸。图片中这个是火灾残留下来的“龙头”长达3公尺左右,被视为正殿的守护神。制作龙头栋饰要先用铁架和砂、水泥与水混合而成的砂浆做出基本轮廓,再于表面贴上精美的陶瓷物。根据史书纪录,龙头栋饰最早由琉球名匠平田典通于1682年正殿修缮时制作。

DSC05931.jpg

按照修复计划,2024年的主要修复工作围绕正殿展开,进行正殿的雕刻、涂装等环节。透过玻璃窗,每层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通过我拍摄的图片,各位也可以看出主殿的修复工作已经初具雏形,大殿的基本形态已经再建完毕。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

DSC05958.jpg

Google地图5.7万人评出4.6分超高分的水族馆,这让早已对日本各类水族馆“免疫”的我来说也心动了。作为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大”的水族馆,自1995年3月开始饲养鲸鲨以来,目前保持著世界最长的饲养纪录,并持续刷新纪录中。而该水族馆最出名的照片也正是拍摄于这个鲸鲨水池「黑潮之海」里,给无数游客一种梦幻的感觉。

DSC06027.jpg

当我真正站在这个硕大的玻璃窗前拍到鲸鲨游过的一瞬间,远比之前看过的任何华丽的网图都要震撼。在这个7500立方米容量的巨大水槽中,透过清澈的蓝色海水,我目睹了这庞然大物的优雅游动。

DSC06024.jpg

这条雄性鲸鲨名为“Jinta”,在全世界的水族馆中Jinta的饲养年数最长,现仍在持续更新记录。鲸鲨在我面前缓缓划过,身姿矫健而优美,仿佛海洋中的一艘巨舰,带给我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DSC06015.jpg

水族馆的蓝色光影和鱼群的悠然游动,让人仿佛置身于海洋的深处,与这些神秘的海洋生物同游。观赏者们也都屏住呼吸,举起相机,捕捉这珍贵的瞬间。每一条游动的鱼,每一束穿透水面的光线,都让我沉浸在这片神奇的海洋世界中。

DSC05991.jpg

除此之外,一楼的「深海之旅」区域也值得一看。这个区域以充满神秘色彩的深海世界为主题,在水槽中还原了超过200米深的海底水温、光线、水压等环境条件,并展示了约150种极为珍贵的深海生物、标本等,如尖身魣、长尾滨鲷等,以及许多能在黑暗中发出萤光的美丽鱼类,让人能一窥深海的奥秘。

要收集与饲养这些深海生物并不容易,需要有适当的水温、光线、水压等,创造出特殊的生活环境,才能够让这些深海生物得以生存。冲绳美丽海水族馆内的深海生物,几乎是在冲绳外海水深200米以下所采集到的生物,因此每一样都极为贵重。在这里,呈现着与华丽热闹的珊瑚礁截然不同的寂静世界。

今归仁城迹

DSC06100.jpg

从水族馆离开,我们前往的今归仁城古迹。今归仁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琉球分为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区域,称为三山时代。今归仁城是北山王的居城,这座城堡周围有坚固的城墙,海拔约100米,是保护山原土地的重要城堡,它的历史与琉球王国的兴衰密切相关。

DSC06105.jpg

走在坚固的城墙和古老的石板路上,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DSC06111.jpg

图片上的地方叫做大隅(Ushimi)郭。这是城内最大的一个城郭,位于靠近平郎门的地方。据说,这里曾是进行骑马作战训练的场所,在此还出土了马骨和马具。然而,实际上这个区域并不够大,因此训练可能是在另一个更宽敞的地方进行的。未来的考古发掘或许会揭示更多关于这里的用途。

沿着大隅郭及其旁边的小路,种植着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栽种的寒绯樱。这些樱花树是日本最早开花的,每年一月中旬至二月上旬,花朵便会竞相绽放,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景象。

DSC06116.jpg

大隅郭的高大城墙保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走在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城郭内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段道路,都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今天由于天气晴朗,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城下町,视野极佳,天朗气清时,还能看到远处的大海。

尽管这些古迹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和岁月的侵蚀,但它们依然屹立不倒,向世人展示着冲绳的历史和文化。

古宇利岛

我们准备前往冲绳最北部的时候,路过了古宇利岛。位于冲绳北部的古宇利岛,是琉球神话起源的「神之岛」,最出名的是两个地方:古宇利大桥和心形岩。

古宇利大桥

DSC06139.jpg

古宇利大桥连结着古宇利岛和屋我地岛,全长约2千米,是冲绳本岛最长的跨海大桥。除了供汽车行驶之外,在旁边也有设置人行道,可以让各位游客在桥上悠哉漫步。因此不论是自驾还是骑车,都可以尽情在古宇利大桥上行进,欣赏道路两旁是蓝得摄人心魄且广阔透明的大海。

DSC06136.jpg

古宇利大桥的附近有着很多热带树木,宛如一个绿色的热带天堂。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站在这些树木之间,远眺前方的碧蓝海水,视野广阔无垠。海风轻拂,带来阵阵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心形岩

DSC06126.jpg

心形岩位于古宇利岛最有名的海滩,ティーヌ浜上。两座在岸边的珊瑚礁石由于在特定角度可以拍摄出“心形”,因此受情侣们的大欢迎,也因为「岚」曾经在此拍摄广告,而成为许多粉丝朝圣的热门景点。

但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心形”的照片,大可不必特地到此地来拍照打卡。一来只有天晴的情况下才能拍出比较不错的照片,二来这里打开的人数众多,很难避开人群拍摄出完美的心形。这里的海滩虽然出名,但就游玩的体验度来说,还是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边户岬

DSC06152.jpg

边户岬位于冲绳县北部的国头郡,矗立在珊瑚礁悬崖上,是冲绳本岛最北端的岬角,也是冲绳县的代表性名胜景点。

DSC06157.jpg

由于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再加上我们抵达边户岬时已经接近黄昏,因此这里空无一人。炙热的太阳已经靠近海平线,海风也逐渐转凉,此时的边户岬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海浪轻轻拂过耳畔,伴随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DSC06185.jpg

在岬角中央还矗立着一块“日本祖国复归斗争碑”,它修建于1972年,是美国将冲绳岛归还给日本的印证。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过去的铭记和对未来的希望。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岬角白天的人潮和热闹,但这份宁静和独特的黄昏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边户岬的另一种魅力。

斎場御岳(斋场御岳)

斎場御岳是琉球王国最重要的圣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南西诸岛的神圣之地,被称为“御嶽”。斎場御岳不仅在琉球开辟传说中出现,更是琉球王国最高的圣地。这里是琉球国王和闻得大君进行圣地巡礼的“东御廻り”的参拜地,至今仍受到众多信徒的崇敬。

DSC06209.jpg

作为之前琉球王国的最高圣地,斎場御岳至今仍是冲绳人民信仰、生活和自然敬畏的象征。游客来到这里,需遵守最低限度的礼仪,在进入之前,会有宣传视频和专人向游客讲解相关的礼仪。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志愿者向我们讲解拍照前最好向“神灵”打招呼之后才可以拍摄。我当时笑着问同行的朋友,打过招呼后怎么知道“神灵”同不同意我拍摄呢?

令人意想不的是,刚说完这句话,我的相机直接黑屏了,关机再开页仍然是黑屏状态。直到我把电池拆卸下来又重新安装进去,相机才恢复正常。这突如其来的小故障,让我不禁对这里的神秘力量产生了敬畏之心。

DSC06246.jpg

走进斎場御岳,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的神圣森林。在这里静静漫步,仔细倾听鸟鸣和树木的沙沙声,宁静而神秘。走在青石板路上,时不时就会被黑白相间的蝴蝶跟随,这些蝴蝶被冲绳人认为是来自天堂的使者。

斎場御岳内有六个参拜所,因此在这里能遇到很多参拜的游客和当地人,和他们相遇时,大家会互相点头示意,互相让路后,继续走到深处摆放有香炉的地方祈祷,表达他们的敬意和祈愿。

知念岬公园

DSC06267.jpg

结束了斎場御岳的参观后,停车场不远的地方就是知念岬公园。这个公园宛如海中突出的岬角,站在这里可以一览太平洋的壮丽景色。公园的位置极佳,从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久高岛和コマカ岛,虽然顶着烈日,但是找到一个树荫处吹吹海风还是很惬意的。

DSC06274.jpg

顺着步道走到尽头,草坪上画着一些幸运的四叶草、爱心和蝴蝶。实际上,这里所在的南城市被称为“心脏城市”,因为在地图上,南城市的形状如同一颗心。在草坪一旁,还有一行白色的小字:“幸せになろう”,希望看到这句话的你也能幸福。

DSC06293.jpg

知念岬公园就位于南城市地域物产馆的后方,不仅是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开地,同时也是是一个绝佳的中途休憩点。如果你正在参观附近的斎场御嶽等景点,不妨顺道来这里看看。公园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琉球玻璃村

DSC06306.jpg

琉球玻璃村已经有30年历史,全部由工人手工制作,是冲绳最大的玻璃制作工作室。里面的玻璃形式多样,华丽精美。如果你是玻璃制品的爱好者,来这里欣赏各种名贵的玻璃艺术品再好不过。

(不过这些玻璃制品大多比较昂贵,建议大家来这里欣赏为主,遇到真心喜欢的可以酌情购买。)

DSC06311.jpg

由于展馆比较大,艺术品也较多,我只选几样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作品给大家分享。

图上这件玻璃艺术作品以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纹理呈现出一种动感的美,使用蓝色、绿色和白色的旋转线条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诠释海洋的力量与流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玻璃工艺的精湛技艺和艺术家的巧妙构思。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大概约合人民币25000左右。

DSC06321.jpg

还有一些融合传统元素的玻璃制品也不错。比如图上这个作品的设计独特,色彩鲜艳,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主体部分采用了明亮的红色玻璃,形状呈现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红色部分中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V字的形状,象征着胜利和力量。两侧则是绿色和透明玻璃的结合,纹理细腻,色彩过渡自然,仿佛是大自然中的树叶和流水。红色与绿色的搭配,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不失和谐之美。

DSC06328.jpg

这个玻璃杯系列使用的是汽车车玻璃的回收玻璃制作的,十分“环保”,得过很多设计方面的奖项。这系列作品可能是看到比较亲民的系列家用玻璃制品,杯子大约售价200元左右。

具志川城遗址

DSC06354.jpg

在前面的文章部分提到了冲绳本岛最北——边户岬,而具志川城遗址是位于冲绳本岛最南的地方,坐落在一个突出的海岬上,海拔约17米。地点离琉球玻璃村不远,穿过一片农田即可到达。

根据考古发掘和出土的遗物,具志川城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中期。在这段时间里,这座城堡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具志川城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古代城堡遗址,如“佐敷グスク”、“上グスク”、“山城グスク”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每个城堡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过,目前的遗址只能看到一些遗留下来的石头了,很难看出当年辉煌时的样子。

DSC06358.jpg

在这里展望海面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在这片海里准备冲浪的当地人。我拿起相机,捕捉下了这一美妙的瞬间。湛蓝的海水和远处的冲浪者构成了一幅绝佳的画面,海浪拍打着岩石,发出阵阵涛声,仿佛在为冲浪者助威。

万座毛

万座毛的名字源于1726年,当时琉球的国王尚敬称赞这里为“万人可以坐下的广阔原野”,因此得名。这里的景色非常壮丽,从琉球石灰岩的断崖上俯瞰东海,海水颜色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美丽色彩。

DSC06432.jpg

站在万座毛的高处,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辽阔的海面与天空相接,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各种蓝绿色的光芒,仿佛一块巨大的翡翠。天然形成的“象鼻”断崖下的海浪拍打着岩石,发出阵阵涛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万座毛的台地上覆盖着一片天然的草坪,四周的植物群落被指定为县级天然纪念物。在返回的路上还有一段“回音壁”,你可以拍手感受回音壁每个角落发出的不同回音,虽然差异细微,但是仔细听的话还是能发现其奇妙之处。

DSC06525.jpg

由于万座毛也是看日落的绝佳场所,所以我们在黄昏时再次返回万座毛欣赏日落。当太阳逐渐西沉,我们再次站在万座毛的高处,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海水被染成了金色,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天边的云彩也被映成了橙红色,层层叠叠,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太阳缓缓地向海平线靠近,光线逐渐柔和,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Gangala 之谷

在南城某个神秘的地方,浓密的树盖间垂挂着卷须般的藤蔓,让人只能从其间窥视。当你走进古老的石灰岩洞穴,就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DSC06556.jpg

步入洞中,你会发现洞中有一个咖啡厅,这里就是ガンガラーの谷探险出发的地方。在这里稍坐片刻,队伍向导就会呼唤大家到里面集合,准备开始我们的冒险之旅。

DSC06559.jpg

在正式出发之前,向导会带你简单介绍下路线以及在这个山谷中发掘的一些历史遗迹:图中所示的就是在2016年在这里发掘出了世界最古老的鱼钩,因此可以推测出这一地带曾经是原始人居住生活的场所。本次行程不仅能欣赏到自然风光,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发掘的遗迹。

DSC06560.jpg

穿越溶洞后,跟随向导进入Gangala之谷,正式开始了神秘洞穴和苍翠森林的导览之旅。沿着天然小径走,就会看到古老的巨竹林参天而立,将天光筛得零零碎碎,背后则衬着崎岖的石灰岩地貌。

DSC06566.jpg

森林内,各式各样的热带植物拔地而起,向上竞逐着阳光的恩惠。若是驻足聆听,潺潺的水声,便是夕日河沿着森林流过的声音。路边还有一颗气势摄人的榕树,是拍照的好地点,传闻在当地人的眼中,古老的榕树是神灵的居所。

DSC06578-已增强-降噪.jpg

径直向前,就来到了又一座山洞前。拿上向导提供的提灯,就可以到溶洞中一探究竟了。提灯的微光在洞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DSC06575-已增强-降噪.jpg

进入洞内,迎面而来的是钟乳石和石笋构成的壮丽景观。天花板上悬挂的钟乳石如同大自然的杰作,其独特的形状得到了冲绳人的尊崇,视之为繁衍生息的象征,因此当地有个古老的传统,想求子的夫妇往往会来到这个山洞中祈愿。

DSC06587.jpg

走出溶洞,回到阳光下,不远的地方就会遇到这座山谷最大的榕树。当你走到这棵树的跟前,仰头俯瞰,垂下的树根似乎从天空而来,十分震撼。人们称这座有150年树龄的树为“榕树王”,是这座山谷的守护人。

DSC06603.jpg

在本次旅程的最后,我们跟随向导的脚步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洞厅,洞厅内宽敞而幽静,石灰岩壁上悬挂着壮观的钟乳石,地面上则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笋。

据说曾在这里发现了有3000年历史的港川人遗骸,这进一步增添了这里的神秘色彩。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远古时代的气息,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向导为我们讲述了港川人遗骸的发现经过和其重要意义,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港川人遗骸的发现,不仅让Gangala之谷成为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地,也让我们对冲绳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遗骸为研究早期人类在冲绳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也让后人们更加敬畏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

玉泉洞

DSC06604.jpg

从山谷结束我们的自然之旅,出门就是著名的溶洞——玉泉洞。「玉泉洞」全长5公里(但实际上只开放了约1公里给游客参观),在日本国内亦是拥有最大规模与魄力的钟乳洞,参观大约需要30-40分钟左右。

DSC0663.jpg

沿着洞内的步道缓缓前行,各种形态奇特的钟乳石映入眼帘。这些钟乳石经过数万年的滴水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洞穴内流动的地下河水和滴落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

DSC06636.jpg

玉泉洞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帘幕,有的如石笋,每一处都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片地下世界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几万年前的景象。这些钟乳石是时间的见证者,见证着地球的历史和变化。

DSC06645.jpg

从玉泉洞走出,园区外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景点等待我们去探索。你可以随意参观冲绳的古民家,这些传统的房屋保存完好,展示了冲绳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踏入这些古民家,拿起可供体验的二胡,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感受到了那份朴实与温馨。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参与每天定时的太鼓舞表演。鼓手们身着传统服装,随着激昂的鼓声和欢快的音乐,舞动出充满力量和韵律的传统舞蹈。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毒蛇博物馆”,博物馆内详细讲解了各种毒蛇的知识,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毒性以及如何应对蛇咬等。通过透明的玻璃柜,还能亲眼看到一些活体毒蛇。

(笔者注:玉泉洞处于冲绳王国园区,从玉泉洞内出来后,设置的古民家、植物园、毒蛇博物馆等规模都较小,但都包含在园区门票内,可供随意参观。但园区的购物店价格都较贵,因此只参观即可。)

果报岬 (果報バンタ)

DSC06792.jpg

从冲绳王国出来,趁着还有些时间,我们又来到了被誉为绝景胜地的宫城岛上的果报岬(果報バンタ)。果报岬在冲绳语中意为“幸运岬”,这个名字来源于这里美丽的景色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

果报岬位于约70米高的悬崖上,拥有壮丽的海景。从这里可以俯瞰到蔚蓝色、钴蓝色和绿松石色交织在一起的海洋,这些美丽的蓝色渐变让人心旷神怡。

DSC06797.jpg

站在果报岬的高处,俯瞰下方的美丽海岸线,眼前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清澈见底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映衬在碧海蓝天之间,宛如一幅自然的画卷。下方的“ぬちの浜”沙滩洁白细腻,传说中每逢满月之夜,海龟会前来这里产卵,这一现象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和美丽。

从高处俯瞰壮丽的海景,感受着海风和大自然的白噪音,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趁四周无人,我拍下了几张照片,冲绳的自然之美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神之岛”──久高岛

在冲绳的最后一日,我们选择去“神之岛”──久高岛上看一看。这座位于冲绳本岛南部的岛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之地,传说中创造琉球的神“アマミキヨ(Amamikiyo)”从天而降,开始建国的地方便是久高岛。因此,久高岛至今仍被认为是琉球的圣地,并被称为“神之岛”,岛上也没有任何私人土地,土地属于该岛,不属于任何其他个人。

DSC06720.jpg

从那霸出发,我们开车约30分钟到达斋场御岳所在的南城市,然后搭乘高速船约15分钟便抵达了这座宁静而美丽的岛屿。久高岛周长约8公里,人口约200人,是一个闲静宜人的地方。

久高岛地形平坦,骑自行车约3小时即可环岛一周。港口附近有许多自行车租借店,我们租了一辆脚踏车,拿着信号若有若无的手机,开始了我们的环岛之旅。

DSC06714.jpg

岛上的基础设施比较一般,没有任何高耸建筑物,只有比较原始的住宅。从港口附近出发后,四周都是树木,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非常巨大的榕树,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原始的森林。我们沿着土路骑行,很快就发现这里的路面大多没有铺装,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骑行在这种乡间土路上,感觉非常特别。脚下的砂砾路面虽然有些颠簸,但两旁的美景让人忘却了这些不便。高大的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泥土和大海混合的味道。

DSC06724.jpg

骑行到岛的尽头是ハビャーン(カベール岬)。据传说,琉球开辟的祖神阿马弥基(アマミキヨ)最初降临或上陆的圣地之一就是这里。渔劳之神据说也栖息在カベール岬附近的森林中,形象常常被描述为一对白马。

此外,在这海滩上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渔业丰收的仪式,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人们相信通过向神灵祈祷,可以保佑他们在海上的安全与丰收。

DSC06731.jpg

从岛的尽头出发,在沿海环岛一周的时候,我们还在偶遇了一只在凉亭里休息的猫咪。这只猫咪懒洋洋地躺在凉亭的桌子上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看到我们走近,它只是抬头瞥了一眼,然后又继续闭上眼睛,仿佛我们是它每天都会见到的老朋友。

DSC06744.jpg

凉亭的旁边,就是湛蓝的海岸。我们一边撸猫,一边坐在凉亭欣赏海景。眼前的海水清澈见底,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阵阵柔和的声音,仿佛在为我们演奏一曲自然的乐章。

猫咪在我们的抚摸下发出满足的呼噜声,懒洋洋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安逸。海风轻拂,带来阵阵清凉,吹走了夏日的炎热,也带走了我们的疲惫。坐在凉亭里,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与愉悦。

DSC06749.jpg

告别猫咪后,我们继续环岛骑行,欣赏沿途的美景。途中,我们在一家咖啡店门口停下,在和咖啡时偶遇了一位老人。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韧与温和。他告诉我们,他名叫内间新三,是日美战争时幸存下来的老兵。

这位老人非常健谈,邀请我们吃点心,并与我们聊起了他的故事。他回忆起年轻时在久高岛当渔民的日子,以及被迫参军在战争中所经历的一切。尽管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战争结束后,内间新三侥幸活了下来,最后回到久高岛,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

这位老人跟我们讲述了很多冲绳的历史,离开咖啡店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这次与内间新三老人的相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冲绳的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DSC06754.jpg

这次久高岛之行,为我们的冲绳之旅增添了无数的美好回忆。从岛上的每一个景点到与猫咪的偶遇,每一刻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小岛的独特魅力与自然之美。

写在最后

DSC06673.jpg

冲绳本岛不仅有繁华喧嚣的市区,还有宁静幽深的传统村落和神秘的神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行体验。除了潜水和冲浪,冲绳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同样值得深入探索。

在冲绳南部,我游览了古老的村落和琉球遗迹,每一处都散发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最北的端点,我站在与海平线相接的断崖上,感受到大海的浩瀚和风的轻抚;在中部的遗迹,我漫步于被绿意环绕的山林中,聆听鸟语和涓涓溪水的声音。

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宁静,冲绳本岛都以其多样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给我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感动。每一段旅程,每一次停留,都为我的记忆增添了难忘的色彩。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继续发现更多的美丽与惊喜。


本文部分内容涉及到史料,虽然笔者尽最大努力查询了中、日、英的相关资料,但仍可能存在纰漏,欢迎各位批评指点。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文章链接:https://sspai.com/post/90157

2024年7月2日 写于东京的一家咖啡店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印度尼西亚:从布罗莫火山到精灵坠崖的魔幻之旅

写在前面

去年的某天,突然在小红书刷到了“和《孤独星球》封面同框“的帖子,当时被bromo火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于是乎当即就决定九月前往。机票和酒店都已经定好,但未曾想因为朋友突然无法出行而不得已放弃了。

今年年初,我又想起了去年未完成的行程,拉上两位对印尼同样感兴趣的好友后,决定趁着五一假期出发,从岛国日本前往另外一个“千岛之国”印尼。

我们计划的行程和大多数人一样,将四天时间用在bromo火山+ijen火山+sewu瀑布,将三天时间用在巴厘岛。但实际上我们的行程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粗略的计划,并没有做过多的准备,这也导致在定酒店的时候离着目的地有些远,赶路的时间占的更多一些。

交通篇

未标题-2.jpg

本次出行我们选择的是酷航,从东京出发,中转新加坡,然后抵达目的地泗水。返程则是选择了越南的航空公司“捷越航空”,从巴厘岛出发,中转越南,然后返回东京。往返约合人民币4500元。

至于印尼本地交通,由于我们事先联系好了司机,因此从飞机落地开始,全部的行程都有司机接送。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可能是对的:泗水作为印尼第二大城市,车流量极大;再加上当地的红绿灯极少,当地人都是随便横穿马路的,所以作为游客来说过马路极为“凶险”(之前也看过无数次游客被撞的案例)。

其次,无论是火山还是瀑布、又或是后面的巴厘岛行程,景点之间距离都很远,每天的行程至少有三分之一都在车上度过。最后,作为热带,印尼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即便是有车接送且每天的行程不那么特种兵,依然还是受到了太阳的炙烤。

住宿篇

image.png

因为事前规划不足,我们虽然安排了火山行程,但是我们前两天均是住在泗水市中心的希尔顿DoubleTree by Hilton Surabaya,价格倒是很便宜,500元/晚,会送一块巧克力曲奇作为伴手礼。屋顶有可以俯览整个泗水夜景的天台,景色不错。

泗水无论是到火山还是瀑布,车程都比较远,因此我们都需要提前出发才能赶上时间。例如bromo火山,我们是晚上11点出发才赶上日出,因此不想起的太早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入住火山附近的酒店。

image.png

ijen火山部分,我们预定了网红酒店Lintang Luku Tent Resort,这家酒店略贵,700元/晚。但这家酒店是本次行程最棒的酒店,没有之一。整个酒店坐落于热带雨林之中,周围是溪流环绕。每个房间都是一个独立平台上的的圆顶帐篷,空间独立。

至于巴厘岛,我们选择在爱彼迎上预定了一件别墅,600元/晚带泳池,是五一期间巴厘岛的均价,无功无过,每天晚上在泳池里游两圈还是挺爽的。

装备篇

HOKA HOPARA 2 涉水鞋

image.png

这双鞋是为了sewu瀑布准备的,由于事先得知抵达sewu瀑布需要涉水,因此在出发前一天特地购买。实际的穿着体验也非常好,防滑性和透气性兼具,以至于我本次印尼之行从瀑布到火山,再到精灵断崖,始终穿着这双涉水鞋。

在这里也推荐各位想来sewu瀑布的朋友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涉水鞋携带。虽然sewu瀑布门口也提供10元一双的所谓“涉水鞋”,但据租了的小伙伴讲非常难穿,在潮湿的岩石上行走很容易摔倒。此外,出租用的涉水鞋和脚掌直接接触,从卫生角度也不推荐大家尝试。

Black Diamond COSMO 350 头灯

image.png

建议印尼有火山行程的的朋友都必备一个头灯,因为无论是bromo还是ijen火山都需要在日出之前爬山,有头灯的话行动会更方便一些。不过如果没有头灯的话也问题不大,跟在别人后面走或者是跟着向导都可以。

我这次携带的是黑钻的350流明头灯,在爬火山的时候完全够用了。由于并不是专业爬山,攀登环境也没有那么严峻,因此随便买一个几十元的头等都可以应对,无需购置太专业的头灯。

冲锋衣/墨镜/防晒衣/手机防水袋

这些产品均不是刚需,酌情携带即可。

携带冲锋衣和保暖衣可以在日出之前多一层保暖,日出的时候也可以穿冲锋衣拍出更好看的照片;携带墨镜可以避免在日照强烈的热带刺痛眼睛,防晒衣或者防晒霜同理;携带防水袋可以在sewu瀑布更安心的使用手机拍照...关于印尼装备社交媒体有很多分享,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Sewu瀑布

第一站是赛武瀑布。我们早上九点出发,到中午才抵达目的地,准备前往瀑布。由于向导事先对我们说路上湿度很大且瀑布的水会溅落到各处,因此我们综合考量没有携带相机,只携带了一个GoPro和自己的手机就出发了。

未标题-1.jpg

在正式进入Sewu瀑布之前,在入口附近有一个网红观景台,在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Sewu瀑布。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可能是Sewu瀑布最好看的观景台了,真正抵达Sewu瀑布跟前看反倒不如在这里俯瞰来的更壮观、更省事。所以对于体力不够的朋友们,在这里拍照打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除去不能到瀑布跟前拍网红照片,也不会错过什么特别的景色。

未标题-3.jpg

俯瞰完成后,我们开始正式踏上前往Sewu瀑布的路途,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全程下坡,除去门口的一段水泥路,后面只有很陡的楼梯和岩石路,路上很多积水。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不算什么,能全程戏水反倒是挺有趣的事情,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估计比较困难,我们全程也没有看到年纪较大的游客。

未标题-4.jpg

起初的阶段基本上还好,都是图上所示的楼梯,不过有些楼梯上的铁板因为年久失修,踩上去会翻过去,向导会在前边提醒你那块板子踩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同时,因为上去和下去的路都是同样的,所以会经常出现停下来等待对面的人上来的“错车”场面发生。

未标题-5.jpg

在中间路段,会有两段连续需要攀爬的岩石路。这段路可能是中间稍具挑战性的路段,这条路紧贴着山壁,脚下是潺潺的溪流,水流沿着岩壁冲刷而下,使得道路异常湿滑。

尽管这段路程看上去比较艰难,但实际上攀爬下去的时候还是挺简单的,可以体验到不断被飞溅的水花打湿,水流的声音在耳边轰鸣的乐趣。不过通过的时候因为岩石湿滑,还是要格外谨慎。

未命名.jpeg

在路程的最后,会有两个如图所示的铁板达成的桥要通过。这里的桥已经很不稳固了,由于前几天下了雨底下的水也很湍急,因此最好是一个接一个上桥。

IMG_4786.jpg

在艰难地攀爬过那段湿滑的山路后,我们终于抵达了Sewu瀑布的跟前。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辛苦和疲惫。

瀑布高耸入云,水流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形成了两条巨大的水帘,像两条银色的绸带在空中舞动。瀑布下方的水潭被巨大的水流冲击,激起无数的水花,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水声如雷鸣般在山谷中回荡,震撼人心。

我们站在瀑布前,感受着水雾轻柔地扑打在脸上的清凉,眼前这壮丽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瀑布的轰鸣声与周围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一般。

未标题-6.jpg

欣赏完景色,就可以到各种石头上拍“网红照片”了。当地的向导对这些拍摄地点都了然于胸,把手机交给他们,只管在上面摆各种pose即可。不过如果不是为了这几张网红照,完全可以节省时间不用下来,在上面的观景台看看即可,景色一样优美。

Coban Sriti 瀑布

在结束Sewu瀑布的行程后,向导询问我们想不想去人少一点的瀑布景点,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他手机里的一些视频。我们看到视频以后,感觉比Sewu瀑布壮观多了,于是当即决定前往。

DSC03070.jpg

向导骑着摩托车载我们来到一条小径上,小径两旁尽是茂密的热带植物,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有瀑布的地方。然后他停下车,带领我们一头扎进附近的雨林里。我们在雨林中行走了大约十分钟,逐渐听到了湍急的水声。

DSC03071.jpg

随着向导径直向前,我们终于从茂密的树木间隙中窥见了朦胧的雾气。向导告诉我们,转过前面的弯道就到了。

期待和兴奋交织在心头,我们加快了脚步,直到山回路转,柳暗花明,我们看到了此行比塞武瀑布更壮观的景色。

DSC03089.jpg

在群山环绕中,两条高耸的瀑布从陡峭的悬崖峭壁上奔涌而下,水花飞溅,仿佛白练般穿过郁郁葱葱的绿树和烟雾缭绕的山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云雾环绕,显得神秘而宁静,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瀑布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这样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尽的魅力。

DSC03095.jpg

此时,向导恰如其分地拿出两张折叠椅,让我们坐在这里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远离了游客的喧嚣,我们终于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一丝安宁。

DSC03098.jpg

坐在椅子上,看着远处雾气缭绕中若隐若现的村庄,耳边是近处瀑布的轰鸣声,心中涌起一阵阵的平静与感动。在这一刻,我们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所有的烦恼都被远远抛在脑后,只剩下对眼前美景的无限感叹和享受。

bromo火山(布罗莫火山)

观景台

我们在下午时分离开了Sewu瀑布,回到酒店稍作休息后,晚上11点前往布罗莫火山。

布罗莫火山位于东爪哇省的腾格尔-塞梅鲁山脉国家公园内,是印尼最著名的火山之一,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也正因为其独特的地貌和壮丽的景观,登上过国家地理的封面,从此广为人知。

在黑夜中,我们乘坐吉普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头顶的星空璀璨,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车轮碾过砂石的声音。在抵达观景台后,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DSC03168-已增强-降噪.jpg

虽然印尼是热带国家,但夜晚的山上还是很冷的。我们在寒风中等待了不一会儿,远处的天际线已经变成粉色,借着相机的照片已经可以提前看到布罗莫火山的真容了。

但这时还不是拍照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在向导的指点下,借助头灯架好了机位,继续等待,等待完全日出的那一瞬间。

GMn6rfGakAA_R8_.jpeg

**DJI Pocket 3全自动档拍摄,JPG格式略调整*

当太阳彻底跃出地平线,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布罗莫火山上的时候,整个火山和周围的景色都被染上了金色的光辉,布罗莫火山的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仿佛一幅完美的画卷。

我拿着DJI Pocket 3按下快门,用其广角镜头捕捉到这一刻的壮丽景象。周围的游客也发出了惊叹声,大家都为这片刻的美景所折服。在这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布罗莫火山的日出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震撼和感动,所有的疲惫和辛劳都被这一刻的景象所冲淡。

DSC03259.jpg

都说布罗莫火山是一场“豪赌”,因为在登山之前完全不知道能否看到布罗莫火山的全貌。但很显然,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从拂晓到完全日出,我们都观赏到了清晰、完整的布罗莫火山,完成了此行最重要的一环。

当太阳逐渐升起,光线愈发明亮,火山口的细节也变得更加清晰。那片广袤的火山沙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壮丽,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远处的塞梅鲁火山也喷出了阵阵白烟,与布罗莫火山形成了完美的背景。

DSC03243.jpg

我们在观景台上流连忘返,尽情拍摄,记录下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在这里不得不表扬下我们的向导:不但帮助我们爬山,还帮我们拍各种游客打卡照,各种网红运镜也是非常轻车熟路。并且还耐心地为我们讲解火山的历史和传说,虽然我们的英语都属于半吊子(其实我感觉向导英语比我们好),但也增添了不少趣味。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我们终于决定收拾好装备,准备下山,前往布罗莫火山口一看究竟。

小插曲

未标题-7.jpg

**GoPro 9 拍摄,全自动档*

下山的途中遭遇了堵车,长长的车队都堵在了半山腰,还碰到了一群围观堵车的猴子。等前方疏通好了我们才知道,有一辆搭载游客的吉普车由于车速太快翻车了。

其实在印尼旅行期间,我们多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印尼的开车习惯确实令人担忧。印尼司机们往往忽视交通规则,车速快且不注意安全距离,尤其是在山路上行驶时,这种行为更加危险。我们见到过无数次司机在狭窄的山路上超车,非常危险。

但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我们游客能决定的,因此强烈建议在印尼坐任何车辆出行系好安全带。

火山口

等交通事故处理结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火山脚下。火山脚下的停车场距离火山还有一段距离,可以选择步行或者是骑马。

路程其实不远,徒步也没多久,骑马完全是当地旅游业赚钱的额外项目。不过骑马的体验还挺有意思的,来回一趟也没多少钱,全当旅游的全新体验了。

DSC03298.jpg

骑马可以走到山的步道口,马儿会在山脚下等你,最后的步道还是得自己爬上去。

在底下看着不是很高的台阶,但实际爬起来却颇具挑战。我们走走停停,气喘吁吁,终于来到了火山口。布罗莫火山的火山口宽阔而深邃,里面弥漫着白色的硫磺烟雾,不时可以看到热气从裂缝中升腾而出。

DSC03355.jpg

从山头向下俯瞰,凹凸不平的火山地貌上点缀着绿植,荒凉而壮丽,就真的仿佛置身于异星球。

DSC03357.jpg

站立许久,耳边是风的呼啸声和火山内部发出的低沉声响,仿佛大自然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力量与神秘。我们在火山口边停留了许久,拍下了许多照片,试图记录下这难得的经历。

听当地人说,你可以在山脚下购买一捧花束,带到火山口,对这座火山许下愿望,然后将花束扔进火山,愿望就会实现。希望随着这花束的飘洒,也给看到这里你带来一点好运。

热带雨林酒店与魔戒森林

Lintang Luku Tent Resort酒店

DSC03363-已增强-降噪.jpg

当我们抵达这座位于热带雨林环绕中的酒店时,天色已经渐晚。天空中下起了雨,走进我的房间,窗外的雨点拍打着透明的帐篷布,雨水顺着帐篷顶部流下,形成了一道道水痕。房间内的空气湿润而清新,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绿色植物在雨中摇曳,脚下还有一条流动的小溪,这一刻就仿佛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由于我们两天的行程过于密集,去Ijen火山的话又需要凌晨出发,因此在我们的商讨之下决定就在这个酒店好好休息,不再继续特种兵的行程。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这场雨一直持续到天明,即使我们不放弃Ijen火山的计划,也非常有可能无法成行。

DSC03371.jpg

酒店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热可可和茶,而“甜点”是颇具印尼风情的烤玉米。屋内的布置简洁而温馨,温暖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木质地板上,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一边坐在床上品尝着酒店准备的茶饮,一边透过的窗户看着雨点打在树上,伴随着茶香和烤玉米的香气,让人感觉无比惬意,今天的疲劳也几乎一扫而光。

De Djawatan Forest 魔戒森林

首先要说明的是,魔戒森林是个如果不拍照,10分钟就可以逛完、从入口几乎一眼能望到底的小公园,并非是那种无边无际的热带丛林。但是我们觉得这里非常值得一来,因为这里并不是国际游客的严重聚集地,还有很多的是本地人过来逛逛,我们在这里接触了很多当地人;另外这里虽然不大可树木造型非常别致,因此真的很出片。

DJI_20240503133740_0070_D.jpg

**DJI Pocket 3全自动档拍摄,JPG格式略调整*

走进这片魔戒森林,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眼前这棵巨大的古树,枝干如龙蛇般盘旋,树叶繁茂,投下斑驳的树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了梦幻般的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置身于指环王里魔界森林的感觉。

DSC03497.jpg

这片森林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宁静和美丽。古树的枝干上长满了青苔和藤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透露出自然的生命力。这里的空气清新,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林间的小径漫步,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错综复杂的树根,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迷宫中。鸟儿在树间欢快地歌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每走一步,都会发现新的景致,仿佛这片森林永远不会让人厌倦。

DJI_20240503141752_0105_D.jpg

**DJI Pocket 3全自动档拍摄,JPG格式略调整*

在魔戒森林的深处,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当地人。一群当地的女生正在树下拍摄TikTok,她们的笑容灿烂,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在这古树的巨大树冠为这下,斑驳的光影洒落,我在这一刻抓拍到了这张照片。

DSC03803.jpg

由于这片森林临近学校和居民区,我们还在树林里偶遇了一些正为生活忙碌的人。他们面对镜头毫不避讳,甚至在看你拿起相机的时候会面向你微笑。

DSC03520.jpg

继续向前,我们还遇到了两个孩子。他们看到我们拿着相机,好奇的过来跟我们打招呼,试图用英语和我们交流。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真的光芒,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Hello!” 其中一个孩子兴奋地说道,“Where are you from?” 在得到我们的回应后,孩子们露出了惊讶而兴奋的表情,纷纷用他们有限的英语词汇和我们继续交流。

我们蹲下来,和他们聊起了这片森林,他们告诉我们,这里是他们的游乐场,放学后经常来这里玩耍。他们还展示了自己在森林中发现的小宝藏——几片形状独特的树叶和一些漂亮的石头。

DSC03934.jpg

拍完照片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查看照片,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自豪。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我们还把拍好的照片通过手机传给他们,让他们可以留作纪念。

分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并希望我们能再次来访。这段意外的邂逅,不仅增添了我们的旅途乐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印尼人民的纯朴和善良。

这次在魔戒森林里的偶遇,成为了我们旅程中的一个美好回忆。它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近。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森林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自然的宁静,也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欢乐与惊喜。

巴厘岛

Gunung Batur火山和乌布

结束我们的火山之行后,我们抵达码头,前往了巴厘岛。抵达我们的700块带泳池的小别墅之后,我们直接开启了“度假模式”:晚上体验按摩,之后别墅游泳;睡到自然醒,吃个早饭然后让司机带我们随便转转。

DSC04198.jpg

虽然岛上景点众多,但我们经历了前几天行程之后,只想找个地方好好放松。在Gunung Batur火山附近随意找家咖啡店,点上几杯饮品,坐在露台上,随意消耗下时间,享受眼前的自然景色。

DSC04269@0.5x.jpg

然后去乌布皇宫和乌布市场逛逛,感受下当地旅游市场的蓬勃;顺便用英语和当地商贩们好好练习下砍价,最后还可以去卖下附近最值得付费体验的特色产品:蜜雪冰城。

DSC04284.jpg

(笔者注:乌布市场作为旅游商业化的一部分,商品完全没有任何购买价值。如果真的想买东西的话,店家漫天要价,自然也可以随意还价,直接打五折一点不过分。但笔者真心建议省下钱,在旁边喝杯咖啡或者品尝下特色产品蜜雪冰城,挺好喝的。)

情人崖

第二天我们睡到自然醒,享受了一顿悠闲的早餐后,前往情人崖欣赏巴厘岛的美丽海景,并体验传说中抢游客帽子的猴子们。

DSC04540.jpg

情人崖位于巴厘岛的南端,是一处著名的悬崖景观。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抵达后,一进门就看到了营业的猴子们。虽然照片上的猴子看起来攻击性不强,但是之后我目睹了多次猴子们“团伙作案”抢游客的手机、墨镜、帽子,因此之后再见到猴子都是躲得远远的。

DSC04605.jpg

如果排除经常在这里“作恶”的猴子们,情人崖的景色还是很美丽的。悬崖高耸入云,海水湛蓝澄澈,海浪拍打着岩石,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

DSC04552.jpg

导游告诉我们,关于情人崖的名字,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当地有对门户不当的青年男女相恋,女方的父亲是村长,不允许女儿下嫁布衣,两人的爱情的没有结果,两人绝望之下在乌鲁瓦图断崖相拥投海殉情。 这段未经史实证实的传说,为这个悬崖平添了几分离奇色彩。

DSC04611.jpg

沿着悬崖边的小路继续行走,我们拍下了许多美丽的照片,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海风拂面,耳边是海浪的轰鸣和猴子的嬉闹声,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美景,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佩尼达岛

巴厘岛的东南侧有三座离岛,佩尼达岛(Nusa Penida)是最大的岛,位于佩尼达岛西北侧的是蓝梦岛(Nusa Lembongan)和黄金岛(Nusa Ceningan)。由于时间上的原因,这次我们只选择去了佩尼达岛的西线,主要景点有:破碎海滩(Broken Beach),天神浴池( Angel Billabong),精灵坠崖(KelingKing Beach)等。

岛上交通实在太差,建议还是包车出行,摩托车在这个岛上比巴厘岛更危险。如果想完整游玩佩尼达岛,还是建议安排两天的行程,晚上还可以看到岛上的日落。

破碎海滩(Broken Beach)

这里也称之为“天仙裂痕”,以独特的地貌著名:一个巨大的天然拱门连接着陡峭的悬崖,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海湾,海水通过拱门涌入,创造出一个如画般的景象。湛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悬崖上的绿植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破碎海滩成为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必访之地。

DSC04311.jpg

我们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路旁是茂密的热带植物和不时出现的小村庄,景色宜人。经过大约半小时的颠簸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破碎海滩的入口。

沿着小径步行前往观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天然拱门。站在悬崖边上,可以俯瞰整个海湾,湛蓝的海水与岩石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得让人屏息。

DSC04313.jpg

沿着向导指的方向走到人略少的一处悬崖边,站在悬崖边缘,看着波涛汹涌的海水撞击着悬崖壁,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笔者说的是对自然美景的无比震撼,但其实这里最值得震撼的是太阳,太晒了,我真没挨过这么大的太阳,哪怕我涂了无数回防晒。我真不想再这里用文邹邹的修辞了= =)

DSC04322.jpg

从悬崖下面望,就是破碎沙滩本滩了。其实只有很小一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沙滩,而是由岩石和悬崖构成的一个天然圆形泻湖。

DSC04328.jpg

海水通过拱门进入这个圆形的海湾,形成了一个如同大自然打造的巨大泳池。海水清澈见底,透过阳光可以看到水底,给人一种纯净而神秘的感觉。

天神浴池( Angel Billabong)

在欣赏完破碎海滩的壮丽景色后,我们继续前往天神浴池。经过一段短暂的徒步,我们来到了这个隐藏在悬崖间的自然奇观。沿着崎岖的石阶下行,一路上可以听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期待。

DSC04345.jpg

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小泳池”,在之前是可以到泳池里面去拍照的,但是听地导说之前发生过事故,所以现在为了安全已经关闭了,因此只能站在旁边看看了。

DSC04351.jpg

很快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不让下去拍照了。随着一个巨浪上来,海水直接拍打到了两侧岩石的最高处,飞溅的水花甚至能打到脸上。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海浪变化无常,有时平静如镜,有时却波涛汹涌。也许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天神浴池充满了神秘和魅力。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很久,跟人群看着海浪一次次拍打岩石,感受着大自然的律动。

精灵坠崖(KelingKing Beach)

在前往精灵坠崖的途中,我们司机还在中途停了一下,示意我们在这里下车看看。在车上的时候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路拐角,待我们下车随着司机的指引下走到小路边上,突然豁然开朗,看到了佩尼达岛上比景点更美的海岸线。

DSC04362.jpg

也许旅途上的最美的风光往往不是景点上被人拍烂了的网红图和打卡地,往往是路途上偶遇的风景。这里四周完全无人,成为了我们独享风光的时刻。

随后我们继续行程,前往精灵坠崖。精灵坠崖应该是这次佩尼达岛之行的重头戏,但当我们抵达这的时候已经快吐了。这儿的司机每一个都是超车大师,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前面有车就能超,又是急转弯又是超级加速,又经历了大约半小时的车程才到精灵坠崖,一下车又是猛烈的紫外线照射,当时我就感觉天旋地转了。

DSC04391.jpg

在能拍摄到精灵坠崖全景的观景台,每个树上都有一个印尼向导在帮客人拍照。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缝隙,拍到这张算是没有太多遮挡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去海滩上的小路,非常狭窄且坡度也很大,排队下去的人也超级多。因此我们决定在这里止步,不去海滩上凑热闹了。

DSC04420.jpg

这里作为苹果手机壁纸的拍摄地,随手一拍无需任何调色就可拍到可以“媲美”大片的照片。沙滩被高高的悬崖环绕,仿佛被大自然精心守护着的秘境。悬崖上的绿植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芒,为这片静谧的沙滩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远处的海浪翻滚着,拍打着岩石,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形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DSC04436.jpg

洁白的沙滩如同一块柔软的地毯,铺展在蔚蓝的海岸线旁。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发出柔和的声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大海的故事。海水清澈见底,呈现出梦幻般的蓝绿色,与洁白的沙滩和灰色的岩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抛诸脑后,心中只剩下对这片美丽景色的无尽赞叹。精灵坠崖,真如其名,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精灵之地,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纯净与宁静的力量。

写在最后

在出发之前,亦或出发之后,总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印尼这种第三世界国家有什么好去的?”在印尼的这七天里,我感受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这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印尼的自然风光绝对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无论是雄伟的布罗莫火山还是壮丽的Sewu瀑布又或是清新的精灵坠崖,每一个景点都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布罗莫火山,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那一刻的震撼与感动,无法用言语形容;在Sewu瀑布前,感受水雾轻拂面颊,聆听瀑布的轰鸣,所有的疲惫都被这美景所治愈。在精灵坠崖,清新的海滩和四周郁郁葱葱的植物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其次,印尼的文化与人文魅力也让我深受触动。本次行程遇到了诸多趣事:

在ljen火山附近买水果,水果摊老板知道我们是外国人之后,热情地配合我们拍照,并且和我们合影;

在巴厘岛的自助餐店,服务员小姐姐问我们会不会英语之后,热情的用英语询问我们来巴厘岛的感受;

在机场,印尼小姐姐知道我们住在东京以后全程用日语亲切服务;

在越南航空,由于只能用现金,于是我们用日元在印尼上空买了一份航空餐以后,收到了用于找零的越南盾...

一路一路,感受到了众多服务人员的热情和耐心,无论是谁,他们的服务态度并不比传统的日式服务差,甚至可以说颠覆了我以往对印尼的固有印象,这些细枝末节也都构成了本次印尼行的美好回忆。

无论是去何处旅行,我始终认为这些微小的东西才是旅行中最津津乐道的。诚然印尼的旅行并不尽善尽美,但当地的热带风光,淳朴的印尼人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谢这一路遇到的所有人,无论是同行的伙伴,亦或是印尼的当地人,还有我们的两位地导和四位司机。再见印尼,我们下一站再见。

2024.5.26 写于东京羽田机场


*本文除特别说明拍摄设备外,其它照片均由Sony A7M4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均遵守了当地法律以及当地宗教制度。

*本文不构成任何消费建议以及出行建议,海外旅游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量力而行。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文章地址:https://sspai.com/post/89105

并在本博客以及微信公众号“日浮录”同步更新。

微信公众号.png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新加坡华侨OCBC银行开户指南

写在前面(2024/12补充说明)

从24年12月开始,OCBC需要提供新加坡在住证明才可以顺利开通。

以往的存量客户也将逐渐清退,OCBC海外开户到此正式封停。

如果您持有港卡、或者想赴港开卡,并有美股、港股投资意向,烦请您扫码下面的二维码进群,群内将有客户经理为您一对一指导开户:

telegram-cloud-photo-size-5-6314198711282026184-y.jpg

一、什么是OCBC BANK

image.png

新加坡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 OCBC。去年,OCBC 开放了中国护照远程开户服务,因此在卡圈和云居民圈中迅速走红。

作为新加坡的第二大银行,OCBC 的安全性无需担忧。用户可以直接在线开设新加坡账户,而且整个过程免费,只需十分钟即可完成。门槛如此之低,那这个新加坡账户的质量如何呢?

根据我的使用情况来看,OCBC 海外账户具备全面的基础功能,包括外币兑换、转账汇款、港股和美股券商资金进出等。申请成功之后,用户还可以申请借记卡,用于跨境支付,订阅 ChatGPT,绑定 OpenAI 和 Apple Pay,均无障碍。因此,如果你还没有海外银行账户,现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无需出境,也不花钱,就能轻松开户!

二、华侨银行账户优势

  • 最容易开的离岸账户:接受通过APP线上开户,并且是实体银行(新加坡第二大银行)。
  • 方便炒股:可投资美股、港股、新加坡股票,支持长桥、富途、盈透、嘉信理财等平台的资金进出。
  • 全中文网银客户端:华人友好,操作便捷。
  • 新加坡本币账户:具备新加坡本币账户,支持最多九种主要货币,且免管理费用。
  • 可开通境外账户:如 Wise、ChatGPT(Apple 新加坡账户)等,扩展使用场景。

三、账户和养卡费用

OCBC 有很多账户类型,开户默认会有两个账户:

  1. Statement Savings Account
  2. Global Savings Account

一般来说,我推荐大家再申请一个 360 账户,这样就可以获得一张实体卡,在出国旅游时候更加方便。不过请注意,实体卡激活后,虚拟卡的CVV就会失效。

通常情况下,这三个账户就足够玩了。我也看到其他网友会申请 MSA 账户(需要到网页版 OCBC 申请开通,App 没入口),将实体卡挂在 MSA 账户下,再关闭 360 账户来减少养卡成本。

养卡费用:

所有账户首年免管理费,账户超过6个月没余额也不活跃,会自动关闭,也可以找客服申请关户,开户6个月内关户需要收取30新元的关户费。

第2年开始的管理费:

  1. STS 账户:外国人日均存款不超过2万新元收取10新元/月 GSA账户,不需要管理费
  2. 360 账户:外国人日均存款不超过3000新元收取2新元/月
  3. MSA 账户(Monthly Savings Account):日均存款不超过500新元收取2新元/月

目前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保号方案是这样的:

保留GSA 账户+360账户或MSA账户。

image.png

四、开户准备资料

  1. 有效期超过6个月的个人护照
  2. 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需要NFC扫描护照内置芯片)
  3. 有效期内的身份证(需要拍摄身份证正面)
  4. 本人操作(需要人脸识别认证)
  5. +86的大陆手机号(需要接收验证码)
  6. 最少准备1050 新币(约5600元)入金验证

充值超过1000 SGD激活账户,使用我的邀请码激活后有15 SGD奖励:OYYS37JB

五、线上开户演示

  1. 下载 OCBC的应用,切换成中文,点击“注册成为新用户”
image.png
  1. 选择第二个“电子护照”,然后点击“开始申请”
image.png
  1. 输入介绍人代码:OYYS37JB(可以得到15新币,大概人民币80元左右,不输入介绍人代码没有任何优惠)
ocbc1.jpg
  1. 输入手机号码,中国大陆的86号码亦或是其它国家号码都可以。
image.png
  1. 按照要求录入你的护照,具体可以参考界面上的操作说明。
  2. NFC识别护照,以iPhone为例,将护照贴到手机背面即可完成识别。
image.png
  1. 扫描身份证正反面以及进行人脸识别
image.png
  1. 核对你的邮寄地址,也可邮寄到中国以外的地点。如果默认地址不对,可以选择自己输入新地址进行邮寄。
image.png
  1. 填写你的就业信息,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即可

    image.png
  2. 填写纳税信息,税务识别号写身份证号码即可。

image.png
  1. 等待审核即可,我是审核秒过的,看其他人的经验有可能需要人工审核7天左右。

六、审核通过后开通OCBC账户

  1. 审核通过后,设置你的账户以及设置数字安全令牌。
image.png

七、开通360账户

打开APP,选择左上角-申请-账户-360账户,选择立即申请。

默认是使用你开户时的信息,选择下一步即可,确认好信息,会有个借记卡申请的页面,卡上确认和真实姓名一样,点击立即开设账户,创建的过程需要约1分钟,借记卡就申请好了,账户激活后OCBC会自动给你发挂号信,大概2-3周会收到借记卡。

八、激活华侨银行(OCBC)账户

要求:同名银行账户(国内银行、香港银行)往新开的0CBC新币账户汇入超过1000新币,就可以激活账户。

  1. 国内购汇
image.png
  1. 境外汇款
image.png
image.png

九、各行电汇OCBC费用

仅供参考,选取自身方便的账户进行操作即可。

image.png

十、 OCBC的使用场景

使用长桥等交易所购买美股/港股

使用本博客合作的长桥注册链接可享受终身免佣金:

🇭🇰香港 :https://link.longbridge.cn/KVNrWc?channel=HB100035&invite-code=FHKCU8

🇸🇬新加坡:https://link.longbridge.cn/KVNrWc?channel=HB100035&invite-code=FHKCU8

1月长桥限时开户福利

image.png

扫面二维码进群可享受专人开户指导:

alt text

如果您之前开通过长桥但未绑定邀请人,进群绑定邀请后依然能享受额外的福利。

开通新加坡wise卡

使用本博客合作的wise开通链接可享受3700元等额的手续费:

https://wise.com/invite/irtc/dongliangs

身份核验时可提供ocbc的电子版账单,认证通过后,可使用wise给ocbc入金、也可以使用ocbc向wise转账进行提现。

在这里强烈推荐大家使用新加坡Paynow就行平时的转账操作,仅需一个二维码或者手机号,即可以非常方便的转账给对方账户。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

如果您是任何OCBC注册、入金问题,并准备开通长桥的朋友:

请加入上面的微信群,里面有客户经理一对一对您进行OCBC和长桥的开户指导。


如果您只想注册OCBC并且有疑问,欢迎在本博客下留言,我会尽最大可能为您解答。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从《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看中日博客差异

刚才看了《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这个文章,果不其然,原文现在因为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经被和谐掉了。

"中文互联网崩塌"这一理论并也不是第一次提出了。我记得以前也有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显而易见,这与审查制度有很大关系,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博客文化的衰落,这也是写下本篇文章的动机。博客这个词已经在中文互联网成为了上古词汇,在这个“短平快”逻辑的流行社会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抖音、小红书这种高效内容上,而“又长又臭”的博文似乎早就被人抛之脑后了。

并不能否认目前在中文互联网上仍存在很多朋友在坚持写自己的博客,我也是其中一员。但博客的备案问题、建立问题本身就是存在的某些门槛,当你排除万难,终于顺利搭建成功以后,也往往都是兴奋一阵不在更新了。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的互联网至今仍流行撰写博客,并且大有延续之势。我至今仍记得我在查询北海道某地的火车拍摄地时,查询到了一个最早从2012年开始更新的一个专门拍摄各地火车的博客:网站界面很破,一个人持续更新了10多年,按时间和地点分类,每个月都在持续上传他拍摄的火车,甚至同一个地点的不同季节的火车都有更新。

image

“真有火车仙人啊?”这是我当时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后面还仔细看了看他的文章,发现了不少拍摄火车的好地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为了拍火车爬上了一棵树不小心摔倒了,还说最近可能不方便更新了,向大家抱歉。

另外,没有收益也就没有动力写博客。我写了两年博客,但还没听说有谁仅靠写博客实现财务自由的。在日本,一些年轻人通过写博客年入千万,甚至将其作为主业。在日本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时,经常能看到各种博客的文章,虽然内容带有主观性,但的确也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在博客评测科技产品还依然流行,厂商会向大小博主送测产品。印象中有位专门分享科技产品的博主写道:“我在高中时决定要挣到100万日元,大学时开始写博客,挣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日元。”受益于此文化,我也被日本厂商送测过几次东西。即便我也说不明白几句日语。但是他们说没关系,可以用母语来写,我们同样感谢。

image.png

反观国内,看博客的习惯和写博客的习惯似乎都已消失不见。像博客园这样的网站已经日渐没落,只能勉强维持。虽然仍有很多朋友在更新自己的博客,但可以预见,博客文化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当年的微信公众号真的能替代博客,但如今无论是博客还是还面临着文字难以留存的问题。网信办会要求某个博客删除十几年前的文章,公众号也会因为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被和谐。这样一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无法长期保存和分享。再加上博客的互动性相对较差,评论区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这也让更多的人都停留在小红书和抖音上,没有互动和看客,许多人自然对写博客失去了兴趣。

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博客有多么重要,博客能拯救什么中文互联网,当然也并不认为日本的博客对中国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只是有感而发,讲讲我所知道的主观东西,只是一面,但不尽然。

在最后的最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我也不知道,但是在这篇名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被删除后,也许cnBeta下的网友评论更能证明中文互联网到底怎么了。


参考链接:

火车仙人博客:http://shinanomachi.cocolog-nifty.com

常看的数码博客:https://gadget-shot.com/

cnBeta下的网友评论: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tech/1431972.htm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Spigen周边产品全评测:精致主义的更好选择

写在前面

Spigen Japan 提供了本文所提到的所有产品,感谢 Spigen Japan 的大力支持。

我使用 Spigen 的手机壳以及相关产品已经半月有余,使用场景既有日常逛街,也有跨国旅行,还有徒步、爬山等场景,因此我相信本篇评测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的使用场景,希望能给大家的选购提供一些帮助。

Spigen iPhone 15 Pro 手机壳

DSC03040.jpg

Spigen的这款手机壳,采用了透明设计,背面带有电路板图案,不仅赋予了手机壳独特的科技感,还能让用户欣赏到iPhone本身的设计美学。这种设计理念适合热爱电子产品的朋友,兼具了美感和保护性。

这款手机壳虽然售价比较昂贵,但是一些设计上的小细节还是可圈可点的:

耐用性与保护性

手机壳采用了双层结构设计,结合了硬质聚碳酸酯和柔性TPU材料,这不仅确保了外壳的透明度和抗黄变能力,还提高了抗撞击性能。此外,Spigen的这款手机壳满足了美军MIL规格标准,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提供出色的保护。手机四角加强的设计有效吸收冲击力,保护设备免受跌落和撞击的损害。

功能性

这款手机壳配备了MagSafe,因此完全支持无线充电,无需担心充电问题。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MagSafe配件,包括钱包附件和充电器。此外,手机壳的设计还包括一个便于携带的手带孔,为喜欢挂绳的用户带来额外的便利。

相机保护

对于经常携带手机出门拍照的用户来说,这款手机壳的镜头保护功能尤为重要。其周围的凸起设计不仅可以防止镜头直接接触到平面,从而避免划痕或损坏,还能保证了手机平放的桌子上时是完全水平的,不会出现由于摄像头凸起而导致的滑落。

在使用这款正品之前,我也曾购买过这款手机壳几十元的仿品。虽然从包装到外貌都和正品无二,但是背面的电路板图案非常劣质,使用几天后就开始脱落,磁吸的效果也非常弱,因此在使用几天后我果断把仿品扔到了垃圾桶里。

请特别注意,使用该手机壳时,只能使用非全包手机膜,否则会有顶膜现象发生。

Spigen AirPods Pro 耳机壳

DSC03043.jpg

这款耳机壳和上面的手机壳属于统一系列,也采用了透明的电路板设计,科技感满满。他家无论是手机壳还是耳机壳,都有一定厚度,因此在保护性上完全不用担心。

此外,这个耳机壳的设计时还花了几点小心思:

首先,在指示灯附近的电路板故意留白,看上去指示灯和电路板的设计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

其次,在耳机壳左侧留有挂环孔,随壳附送了一枚质感不错的快挂扣,方便用户挂在书包上拿取。

最后,在耳机壳的顶部留有带有黏性的贴纸,这样在日常的使用时,耳机壳的上半部分就不会像其它耳机壳一样容易脱落,还另外附送了一张备用贴纸可供日后黏性消失后的替换。

Spigen iPhone 15 Pro 手机膜

我拿到的是两片装且带有贴膜神器的非全包版本。对于我这种平时纯手工贴膜的人来说,自带贴膜神器更方便了。

在短暂地使用这款膜两周后,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是疏油层依然保持的很好,还是非常丝滑。

在写这篇评测时,我看到京东的价格是138元两张膜,因此并不推荐Spigen的手机膜,性价比不强,国产的手机膜物美价廉且带除尘仓的选择不要太多。

Spigen Apple watch 表带

image.png

Spigen的这款表带和表壳的一体化设计极大地简化了安装过程。只需简单地将手表滑入壳体中,即可实现紧密且安全的贴合。

此外,这款表带的一体化设计不仅确保了安装的简便,还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壳体周围的边缘稍微凸起,能有效地避免手表屏幕受到直接撞击。

虽然在图片上看着这款表带可能比较笨重,但实际上的使用体验是很好的,非常轻便,而且不会影响到磁吸充电。不过,由于这款产品强调手表的保护行,因此安装上后,手表的厚度是不可避免地增加的。

写在最后

经过这些天的实际体验,我认为Spigen在做手机配件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它家的产品设计特点是在保护设备的基础上仍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外观设计感,兼具了设计和功能性。

在本次体验的五款产品中,我更推荐的是它家的手机壳和耳机壳,预算充足也可以尝试手机膜,但不是很推荐镜头膜和手表带。诚然,这些产品都展示了对精致主义的承诺,无论是从材质的选择、产品的工艺还是最终的用户体验,Spigen都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保护解决方案。但镜头膜完全不是刚需常品,手表带的价格显然有更好的替代品。

不过,对于那些注重品质和细节的消费者来说,Spigen的周边产品无疑是配备先进技术和设计美学的理想选择。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让Spigen帮助你更好地保护和展示你的设备,体现出你对精致生活的追求。Spigen的产品是那些寻求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个人风格和技术含量的理想选择。它们不仅保护你的设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使每一天的数字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和风采。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2023在日本:我的年度好物分享

写在前面

2023年是我在日本的第三年了。当初跟家里说的是“出来走走”,没想到一晃已有三载。

从2021年去起来到日本开始,每到年末,我都会盘点我今年的消费情况,并且将其中高频使用且体验感好的产品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今年也不例外。 度过了2021年刚来日本的消费爆发期,也度过了2022年的品质提升期,今年总体消费趋于平稳,主要的消费偏向于使用为主,没有过多的高消费产品。


以下分享的东西可能五花八门,但都是我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过后觉得好用的东西,安利的同时会简单说说推荐理由,仅供大家参考。

本文所写的产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仅仅是个人见解,不代表该产品适合所有用户。在比较知名的产品处不会带上相关图片,在一些相对新颖的产品处会酌情附上产品图片以及购买方式、链接。

硬件篇

罗技MX Vertical 人体工学无线鼠标

photo_2023-12-24_15-43-08.png

最近电脑办公时间太长了,使用罗技G703久了手腕会非常累,很难受,所以有了换鼠标的想法。于是乎,去友都八喜体验了一番人体工学鼠标,轨迹球、MX Master什么的试了一圈,最后选了感觉手感最好的MX Vertical。到现在已经重度使用两周了,完美缓解鼠标手,目前手腕还没酸疼过,非常爽。

57° 垂直角度的设计让我适应的非常快,长时间(8小时以上)使用可以一直让手保持自然的握持位置,并且减少的手部的运动量。搭配罗技的办公驱动软件,还以做到Windows和Mac无缝切换,随意复制粘贴文件,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这鼠标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不少。比如自定义按键经常失效,卸载重装驱动啥的方法也都修复不了这个问题,本来是很棒的功能,结果现在能不能用要看鼠标心情。网上搜了一下,似乎还是个普遍的问题,一直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我推荐所有长期电脑办公的朋友都去线下试试各种形态的人体工学鼠标,真的很舒服。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4aw69fP

PlayStation®5 通常版

日本终于能随便买到PS5啦!新年第二天直接去秋叶原喜提PS5一台。PS主机是我高中就梦寐以求的东西,神秘海域、直到黎明、最后生还者这些当时还是独占的大作非常吸引我。但是直到大学有钱买主机的时候,选择了购买首发NS,畅玩林克的时候早就忘了什么PS5了。

虽然我也在第一时间下载了众多大作,但是前半年还是沉迷《宇宙机器人 无线控制器使用指南》不能自拔。今年通关了《对马岛之魂》、在我还算年轻的时候还能得闲,玩一些曾经在我学生时代梦中向往的游戏,真是太好了。

CYCLE 7 客制化键盘套件

photo_2023-12-24_15-43-97.png

今年应该是入键盘坑的一年,家里的键盘从1把一下子跃升至8把:Keydous NJ80-AP 、宁芝静电容Mini84 、INFI75、CYCLE 7、SHARK 75等等等等。如果从中选一把作为推荐,那思来想去还是要推荐CYCLE 7,亦或者说他家的下一代产品。

虽然这把键盘是我到手后喷的最严重的,但今年年末的固件更新以及自己更换的定位板以后,基本上成为了我桌子上无法替代的键盘。一流的手感和细腻的做工,都超出了千元客制化套件的水准。搭配自己选择的阿尼亚轴体和细总家的PCB定位板后,软硬适中,打字非常舒适,出色的敲击感让我一旦开始打字就停不下来。

曾经的无线断连问题以及按键自定义功能,也随着固件的更新解决,这把键盘在我看来已经趋近完美。

客制化产品由“装备前线”论坛开团时购买,目前不再销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询闲鱼之类的二手APP,或者关注该团队的下一把键盘。

Macbook Pro 14 丐版

我的MacBook Pro 2017在陪伴我六年之后,终于被我淘汰,并迎来了配备全新M芯片的升级。由于这次升级中间的跨越巨大,因此从使用体验上来看,我感受到了显著的提升。作为我的主要生产力工具,新款MacBook保持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静音工作状态,让我告别了Intel芯片时代那令人分心的风扇噪音。

此外,新款MacBook不仅在运行效率上有了大幅提升,还在电池续航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我现在可以在不插电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创意工作,这对于经常需要外出亦或是移动办公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便利。虽然从15寸降级到了14寸,但其屏占比的提升并没有让我感到屏幕的显示区域有很大的变化。

LG 显示器显示器 27UQ850-W

image.png

购买目的的为了和之前的LG显示器组成双屏,并且可以使用C口和MacBook连接。使用一年后,我对这个价位的Nano IPS屏幕的显示素质还是比较认可的,相较于同类的LG IPS屏幕黑色表现更好一些,暗部细节更加丰富了。色差在我的修图忍受范围内。丰富的端口也能满足的我日常使用需要,除了连接MacBook之外,我还连接了PC端机器以及PS5机顶盒。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48v0WmB

MIDORI 陶瓷切割器

photo_2023-12-24_15-43-07.png

其实就是陶瓷小刀,开快递盒子用的,50块。卖点是方便收纳,可以磁吸到冰箱上;陶瓷刀安全不伤手且耐磨损。看到这肯定有朋友会说钥匙开快递足够了,我的确也无法反驳。

但实际上陶瓷快递刀我买了不止这一把,对比过后真的认为是可以一试的产品。虽然的确并非刚需品,也不是不可替代品,但是有了快递刀以后拆快递的仪式感和幸福感确实提高了。日亚上2309人评价,4.6分应该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48pTCsq

CUKTECH 10号超级能量棒

photo_2023-12-22_00-56-14.jpg

10000mAh容量、TFT彩屏、单口120W输出、多口150W输出,支持小米全系快充和UFCS融合快充协议,自充也达到了惊人的90W。首发价189元,无论是价格、参数、颜值、重量上都非常能打的充电宝,应该是ZMI团队重新组建CUKTECH品牌后最值得购买的充电宝,无需过多介绍,买就对了。

AOHI 40W充电器

image.png

家里的充电头实在太多了:Anker150W、Anker65W、Anker30W、闪极30W、征拓65W、征拓100W桌充...但感觉都不值得推荐。AOHI 40W充电器在其AOHI家族里也不是配置上最好的,但对于我来说是最适合的。换到iPhone 15 Pro以后,基本可以C口走天下了,因此 AOHI 家的这个40W双C口的充电器正好符合我的需求。此外,由于这款的方块造型,平衡性很好,不会担心在墙插的时候会松掉,也不用担心在一些狭窄的地方充电头无法使用的问题,非常适合出差和旅行。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3RSu7dZ

软件篇

Proton 全家桶

唯一一个在购买前感觉是伪需求,但购买后觉得真香的产品/服务。

在日本这种高强度依赖Email交流的社会,Proton的产品使用频率是每天。改版以后的Email界面更加清爽,让我终于可以专注于“邮件交流”这件小事上。

Proton除了邮箱服务之外,附带的其它服务也很好用。比如附带的SimpleLogin服务,让我可以结合自己的域名,可以自定义无数个邮箱前缀用于注不同的网站。锦上添花的是,SimpleLogin自带的浏览器插件也比较好用,唯一的缺点是插件图标会跟1Password冲突。其余的服务虽然只提供了基本的功能,但是也够用。比如Drive服务,整体感觉比较稳定;日历服务经过迭代更新支持了其它日历的导入,也成为了我日常使用的软件之一。

Proton在今年年初突破了1亿用户,并且在4月份推出的新服务“Proton Pass”密码管理器,能看出来野心很大,想尝试涉及更多的领域,打造自己家的全家桶服务。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对邮件服务的需求,应该很少有人会因为其它服务付费。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使用邮件服务比较频繁的话,又恰巧生活在国外,比较推荐尝试付费。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免费的服务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

Adobe Creative Cloud 订阅

由于一直在依赖Adobe旗下的产品进行输出,所以趁着活动的最后一小时订阅了正版服务。转正版的体验的可谓相当好,Adobe能直接在盗版的基础上无缝衔接,直接升级成为正版软件,之前保存的东西也都还在。再也不用研究什么破解方法,也不用担心升级后会不会导致工具的不稳定。

今年Adobe也正式加入了AI的队伍,AI降噪以及AI智能填充这些功能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我的作图效率和水平。对于每天使用Adobe软件创造的价值的我来说,每月的订阅费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生活篇

TRAVELER’S notebook 倉敷TSL定制版

image.png

从高中开始,我尝试着记手账,直至今日,已是第七个年头。期间虽多次中断,也更换过不少品牌,但终究还是回归了TN家的手账。今年在日本购买了一本年度时间手账,一年的记录下来,再回首,感触颇深。年末时,我路过倉敷,便亲自在店里DIY了一本护照款的手账本,仿佛完成了一次圣地巡礼。

在这个高度电子化的时代,我仍旧渴望保留那份在纸上书写的感觉,因为它赋予了我一种独特的连接——连接着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我。每当手指触摸那些记录着日常琐碎、梦想、挫折与成就的纸张,就像是穿越时空,与曾经的自己对话。这种亲手书写的历程,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每一本手账都承载着我的生活片段,它们像是时间的容器,保存着我的片段记忆。即便是在这个充斥着快速消费与即时满足的时代,写手账也能让我慢下脚步。

店铺信息:「T.S.L Kurashiki」,地址:岡山県倉敷市阿知2丁目23-10 林源十郎商店テナントC棟

999.9 眼镜 M-109+尼康镜片

photo_2023-12-24_15-43-12.png

近视有很多年了,中间也换过很多不同种类的眼镜品牌,这副眼镜是我目前最满意的一副眼镜。如果说999.9眼镜和之前的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的话,我觉得是贴合度。在佩戴999.9眼镜的时候,我感觉眼镜会始终贴合自己的头部,不夹头的同时,眼镜也不会受到颠簸或者汗水之类的影响从而移动位置。这是比较微妙的佩戴感受,但的确又是极大提升使用体验的点:我终于摆脱了夹耳朵的镜框、也摆脱了被汗水侵袭后掉渣的镜框。

毫无疑问,999.9是一家神级眼镜店,因为无论从品牌概念和营销,还是店铺的设计、服务质量和氛围感上说,都做到了完美无瑕。但是反之,999.9的产品本身——眼镜并不是什么“神级”的完美品。它不过是一副普通的眼镜,只是在做工上有所提升,材质的选择更加讲究,长期使用的舒适度也更好,仅此而已。我不认为JINS之类的百元眼镜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给了近视人群最基础的视觉保障;我也不认为999.9亦或金子白山之流的高端品牌是智商税,因为他们是懂得自己配镜需求后的更佳选择。

店铺信息:「フォーナインズ 銀座本店」,地址:東京都中央区銀座4丁目3−6G4 BRICKS BLD. 1階・2階・3階

樱花Ballsign ID中性笔

photo_2023-12-24_15-43-10.png

本年度我最推荐的平价中性笔,提供0.4和0.5两个粗细度,产品设计的很好,偏向商务但又有自己的设计特点。采用一种类似于“类肤质”涂层的外壳,但又不会像类肤质的粘毛。笔的重心设计在了笔尖处,因此握持感也很好。该系列提供六种“黑色”,无论你想在正式场合书写还是想展示自己的个性,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颜色。

关于本系列的书写、握持设计,请参考相关视频介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LD3asfkaQ&t

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amzn.to/3vcQvFY

Montbell 暴风巡洋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HgOFdasWM&t

本年度我在户外出场率最高的衣服当属Montbell出品的“暴风巡洋舰”。1000块的价格,使用了Gore-Tex 3层面料,可以做到防风和透气兼顾。事实证明在多次户外极端环境下,我穿着这件衣服在户外徒步3-4小时,保持衣服内部干燥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Beams 灯芯绒裤

photo_2023-12-24_15-43-11.png

这款裤子采用柔软而结实的100%灯芯绒面料,采用了宽松的裤型和收紧的裤脚,搭配易于穿脱的快速纽扣系统,兼具美观与实用性。这款裤子的用料非常扎实,宽松的版型也几乎适合所有身材,非常推荐。

7プレミアムゴールド 金のボロネーゼ (速食意大利面)

挽救我整整一年的速冻食品,每次赶时间的时候,来一盒这个准没错。微波炉只需五分钟即可,味道好的不像速冻食品,牛肉的份量相当足,个人感觉口味甚至超过了许多平价餐厅的意面。下次忙碌的日子里,大家也不妨试试这款速冻意面,享受既简单又满足的美食体验。(但是请不要买他家其它口味的意面,据我之前的尝试来看,味道都非常一般。)

其余的产品

在2023这一年的购物过程中,我还尝试了多样化的产品,包括罗技GPW 2代鼠标、Slice纸制切割器10585、Anker 735 Charger充电器、华硕AX6000路由器、爱格升支架以及梵想固态硬盘等等。虽然这些产品在日常使用中表现可靠,但它们没有给我带来额外的惊喜或显著提升我的生活质量。每一次购物都是一次学习和尝试,这些产品虽然稳定可靠,但在我看来,它们并没有达到推荐的标准。

作为消费者,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带来明显改变或提高生活品质的产品。虽然在我今年的购物清单中,有些产品未能令我满意到推荐的地步,但这些经历依然宝贵,因为它们教会我更加明智地选择和决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期待在新的一年里能遇到更多令人兴奋的产品,也希望我的这些购物经验能给看到这里的你一点启发。

再见2023,你好2024。


很高兴你能读到这里,也欢迎关注我的一些社交媒体账户:

APPDO数字生活指南.png X.png 浮生东京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驶向日本最北,探寻北海道隐秘之境

一波三折的旅行

笔者注:本文是《日本浮生录 03:纵横北海道,1100 公里的道东寻秋之旅》的前序章节,时间早于该文章时间。

九月,我和朋友原本计划了一次前往印度尼西亚的火山探险之旅。就在机票和酒店都已经预订好,一切看似都准备就绪的时候,由于朋友的个人原因,这趟期待已久的旅行不得不取消。

同期的东京,九月的气温出奇地高,一度攀升至34度。这样的酷热让我开始怀念起夏日里的北海道。那里清凉宜人的气候,与东京的炎热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我的思绪中,北海道那宁静凉爽的夏日景象浮现眼前,让我不禁感到一丝凉意和怀念。这份突如其来的怀旧感,让我决定即刻出发,前往北海道避暑。

alt text

我们的计划是从札幌出发,沿着“日本海オロロンライン”这条沿海公路一路向北,行驶310公里直达日本最北端-稚内市。这条沿海公路是比较出名的自驾路线,被称作沿海“绝景”路线。(当然由于日本没有严格的广告法,随便一个地方都能叫绝景)

截屏2023-09-26 1.37.24.png

我们这次自驾选择的是“TOYOTA Rent a Car ”,即丰田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由于这次是从札幌开到稚内,路途较长,因此我们选择了“异地还车+C3车型”,和一般的mini车型相比,价格较贵。当天拿到的是一台白色的丰田普锐斯,花销大约是1000人民币,不含油费。

有了自驾最重要的“装备”之后,我们便踏上了行程,真正的自驾之旅就此开始。

DSC02927.jpg

北海道真可谓是一个“大农村”,我们从札幌的繁华市区出发后,周围的建筑物越来越少,行驶到一个又一个的乡间小路上。

DSC02964.jpg

在沿海公路的某个绵长弯道后,我选择停车休息,享受一下这片连绵的海景。正午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落在大海上,金光闪闪,波光粼粼。蓝天、白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DSC02963.jpg

靠近海边的景象,令人感到格外温馨。我的镜头捕捉到了一对父女在海边的美好时光。小女孩欢快地在海边奔跑,她的小脚丫轻盈地踩在湿润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浅各异的脚印。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是海浪的伴奏。

突然间,女孩的脚步停了下来。她弯腰捡起了一个洁白光滑的贝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她兴奋地跑向父亲,小手紧紧握着那个贝壳,好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她把贝壳展示给父亲看,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宠溺和欣慰的笑容。我轻轻地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温馨又美好的一刻。

然后,我转身回到车上,继续我们的旅程。车子缓缓驶离海边,但那对父女的身影和他们共享的欢乐时光,在我脑海里难以消散。

利尻礼文サロベツ国立公園

DSC03043.jpg

不知不觉已经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沿着这条公路前行,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大自然的画卷中。公路笔直地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仿佛是大地赠予探险者的一条无尽的走廊。路面平坦且光滑,车轮滚动时几乎没有任何噪声,给人一种行驶在丝绸之上的感觉。

DSC03067.jpg

我们在距离稚内50公里的地方,抵达了沿途的重要目的地,利尻礼文サロベツ国立公園。这座公园就在公路旁,靠着大海,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对面的利尻島和礼文島。

DSC03064.jpg

当我们到达时,天空细细的雨丝轻轻飘落,无法清晰地望见远处的两座小岛。尽管天气不佳,但这里的景色依旧不错。

DSC03070.jpg

太阳透过云层的缝隙射出,产生了迷人的丁达尔效应,仿佛天空在与大地演绎一场静美的光影舞蹈。

DSC03141.jpg

可以看到这个公园有设置一些步道供游客行走,沿着步道走可以抵达海岸线。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是封禁状态,有些遗憾。

稍作停留后,我们继续踏上开往稚内的行程。

DSC03181.jpg

天色渐晚,但两侧的风景仍如诗如画,时而是连绵起伏的山丘,时而是一片片绿色的草地,微风吹过,波纹般涌动。

alt text

夕阳透过蓝天的云隙,斑斑点点地撒在大地上,如同自然之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DSC03246.jpg

谷歌导航预计行驶5小时10分钟,实际上因为走走停停看沿途的风景,同时也为了规避路上的一些小动物(松鼠、狐狸之类的会过马路),我们速度并没有那么快,大约开了7小时左右,天黑才抵达稚内市内。

DSC03263.jpg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路线开下来,车辆十分稀少,仿佛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专为我一人准备的。这使得自驾的体验更加纯净和宁静。时而轻踩油门,车速瞬间飙升,风声呼啸而过,感受那股来自速度的快感;时而放慢车速,打开车窗,感受那清新的空气和风景的细节,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

在这样的路上,自驾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驾驶行为,更像是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每一刻,都在享受与世界和谐共存的美好时光。

利尻島和礼文島

关于交通

前往利尻島和礼文島的交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坐飞机从东京等地直达,另一种是从稚内乘船前往。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图片:

image.png

无论去利尻島还是礼文島,都需要从稚内港出发,抵达利尻島需要1小时55分,而抵达礼文島需要1小时40分。需要说明的是,二等座为自由席,提供两种座位,分别的日式榻榻米和普通座椅,二等座无法在网上预约,需开船前30分到港口购买,提供学生优惠。一等座为指定座位,可以在图上的网站上提前进行购买。

利尻島和礼文島的面积都不小,尤其是利尻島,面积为182.11平方千米,因此最方便旅游的方式就是在开车浏览。再加上轮渡私家车的价格较贵,所以在岛上租车成为了最合适的选择。但岛上的租车公司较少,价格比正常租赁价格高,因此最好提前联系预约租车。比较遗憾的是,岛上所有的租车公司都不支持在网上预约,只能在营业时间内电话联系,比较不便。

此外,也可以选择报名岛上的旅游团进行浏览,是比较经济划算的方式。由于岛上的公交车频次很低,因此不推荐岛上购买公交车pass自行浏览。同时由于路面狭窄,对向车辆同时通行都困难,所以也不推荐租自行车进行浏览。

利尻島

利尻島位于日本最北端的稚内市的西面约52公里处。该岛由西侧的“利尻町”和东侧的“利尻富士町”两个镇组成,岛上的居民都生活在环绕岛中央的利尻岳的海岸线上。从春天到夏天,各种高山植物盛开,全国知名的“利尻昆布”和“海胆”等日本海的海鲜和天然的恩惠如泉水都可以在此找到,它是一个以渔业和旅游为主的岛屿。

截屏2023-10-01 2.53.05.png

岛上的路线非常简单,主干道环岛一圈再加上一些山间小路,因此环岛一圈基本上就可以浏览到全部景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上面的手绘景点图。

DSC03264.jpg

我们随着清晨的第一班轮渡登上利尻島,很幸运地在未曾预约的情况下租到了一辆车,开始我们的岛上自驾之旅。尽管在轮渡上和租车店里,我们拿到了许多旅游地图和指南,但我们选择了更自由的方式:环岛一周,沿途随心所欲地探索。每当看到有趣或美丽的景色,我们就会驱车前往,沉浸于这种即兴而随性的旅行方式中,让整个旅程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沓形岬ミニビジターセンター

DSC03280.jpg

在沿海公路上行驶了没多久,我们就看到了远处的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我们沿着公路一路向前,来到了灯塔附近。

这座灯塔坐落在沓形岬公园内,是一个在季节之交绽放着花朵的美丽地点,包括独特的千岛风铃草和黑百合。虽然这个地方以其绚烂的夕阳而闻名,但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早上也欣赏到了属于这个地方的美景。

DSC03290.jpg

公园的一个小高地上,有一个展望台,从这里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利尻山景色。在这里,山峦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仿佛与天空相连。眼前的草木在轻风中摇曳生姿,增添了一丝宁静而诗意的氛围。站在这里,伴随着阵阵清新的自然气息,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让心灵得到了短暂的安宁和纯粹的享受。

DSC03289.jpg

同时,站在展望台上还可以看到湛蓝色的日本海,天空与海洋的景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公园内还有一个八角形设计的迷你访客中心,有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在这里,还展示了一些介绍利尻岛四季变化和自然环境的资料,包括展示利尻岛自然风光和历史的视频,使游客能更全面地了解这片迷人土地的魅力。

路边的神社和一望无际的海

DSC03354.jpg

在利尻岛上,最让人难忘的体验莫过于在空旷无人的公路上自由驰骋,那种感觉真是无比舒畅。这里,你不需要太多顾虑,可以随心所欲地行驶,时而加速,时而慢行,没有固定的目标和目的地。这种旅行方式让你不会错过地图上未曾标记的那些小景色,那些或许是岛上最动人的秘密。

DSC03397.jpg

正是在这种漫无目的的旅行中,我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坐落在海边的神社。这个神社虽小,却有着无法言喻的神圣气息,仿佛是海洋和天空的守护者。

DSC03368.jpg

站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和神社的庄严,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与神社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刻,我们仿佛与自然、历史乃至神灵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联系,让人心生敬畏,同时也不禁感慨于这大自然的辽阔和神秘。

オタトマリ沼

DSC03472.jpg

接着,我们前往了位于利尻岛东南部的「オタトマリ沼」,这是岛上最大的湖泊,周长约1公里。沼泽周围虽有部分未铺装,但已经建有遊歩道,使得沿湖散步时能够欣赏到湖面上映出的利尻山美景。此外,沼泽周边还分布着利尻岛最大的湿地「沼浦湿原」,和名为「三日月沼」的小湖。

在停车场附近,有「利尻富士町レストハウス」,里面的三家商店不仅可以购买特产和纪念品,还能品尝到地道的「ホタテ焼き」(烤扇贝)、「うにの軍艦巻き」(海胆寿司卷)、「熊笹ソフト」(熊笹冰激凌)和「万年雪ソフト」(万年雪冰激凌)等当地特色美食。

DSC03475.jpg

在湖边,还有一位日本老先生正在山脚下写生,他的画笔下显现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的敬意。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使我们的旅程增添了更多难忘的回忆。

白い恋人の丘

91833b3d-8e39-4483-a427-6c7d102e47bd.jpeg

顾名思义,这里是北海道知名品牌「白い恋人」包装盒的拍摄地点。这个地点位于道道108号的两侧,山侧有「沼浦湿原」和「オタトマリ沼」,而海侧则有「沼浦展望台」和「沼浦キャンプ場」。

DSC03484.jpg

站在这个平台上,向山侧望去,可以看到下方的「オタトマリ沼」,以及背后壮丽的「利尻山」。而当目光转向海侧,便能看到日本海的浩瀚景观,甚至可以远眺到北海道本土。这个地点因「白い恋人」而闻名,现在成为了求婚的热门场所。

如果你选择在壮丽的自然背景下向爱人求婚,并在这一刻拍照留念的话,只需将这些照片带到利尻富士町的观光协会,就可以获得石屋製菓公認的「求婚証明書」作为纪念。这份独特的证书不仅象征着爱情的承诺,也是他们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珍贵记忆的见证。

姫沼

DSC03497.jpg

位于利尻岛北侧、被原始森林包围的神秘的姫沼,实际上是一个堵住出水口而形成的人造池塘。

这里是岛上最美丽的逆立的利尻富士的观赏地点,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利尻富士的倒影,因此非常受欢迎。

位于姫沼旁,有一条环湖观光步道,让人们在漫步其间时既能欣赏湖光山色,又能沐浴于原始森林的氛围中。一圈漫步仅需约20分钟。在途中,你还可以领略到从原始森林深处涌出的清泉。池塘中栖息着雌鳟鱼、鲫鱼、鲤鱼及虾。而其四周,则是各种野鸟的天堂,红腹鸟与蓝雀的歌声会不时传入耳中。

夕日ヶ丘展望台

DSC03618.jpg

这是一个能360度的观景台,岛上所有景色可以尽收眼底:利尻山、鴛泊市区、ペシ岬、ポンモシリ岛和礼文岛。

我们在回程的时候路过了这里,稍作停留。我从停车场走向观景台,沿途经过了一个有些陡峭的坡道。在春季时,道旁的花朵竞相绽放,而到了秋季,金黄色的芒草美景铺天盖地。

DSC03593.jpg

当我登上山顶,立即被眼前的陡峭悬崖和无边无际的大海震撼。随着夕阳慢慢西沉,小岛也被光束染成暖色,和旁边的大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幅绝美的夕阳画面。

在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我的心随着海浪的节奏跳动,每一道夕阳的余晖都犹如绘师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天边的壮丽图景。空气中弥漫着海洋的咸味和自由的气息,让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深吸一口气,将这份难以言喻的美好刻在心底,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缓缓离开山顶。

礼文島

礼文岛是日本最北端的岛屿,位于北纬45度30分14秒,东经141度4分16秒的日本海中。这个岛屿的地貌以其最高峰礼文岳(海拔490米)为中心,呈现出独特的地形特征。礼文岳周围散布着平缓的丘陵地形,覆盖着约8万2千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形成了一片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迷人风景区。

DSC03673.jpg

礼文岛的西海岸面对着冬季来袭的寒冷偏西风,这里的地形以惊人的万仞断崖和绝壁著称,其壮观的景象如诗如画,逶迤连绵,仿佛讲述着岛屿与海洋间悠久的故事。而相对地,东海岸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那里的群山平缓而优雅,一直延伸至海边,形成了一幅自然和平衡的画卷。这样的对比不仅彰显了礼文岛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截屏2023-11-18 4.39.21.png

在这里放上一张来自官方的旅游手册中礼文岛的地图,供大家参考。可以看出这个比较狭长,景点部分多位于岛屿的两端,因此如果想要在一天内逛完整个礼文岛不依靠车辆的话很难完成。岛上也有很多家住宿,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岛上住一天,这样可以比较悠闲地逛完整个岛。

正如之前所写的,我们由于没有事先预约车辆,因此乘船抵达后仅有的几家租车公司、甚至是自行车租赁都已经约满了。因此我们最后选择了岛上的半日旅行团,跟随着旅游巴士开始我们的行程。

澄海岬

一条弯曲成弧形的美丽海湾在尽头形成了一处迷人的岬角,这里是礼文岛宣传手册的封面图片取景地,同时也是岛上备受青睐的旅游胜地之一。

DSC03715.jpg

岬角处的海水清晰可见,透明度之高以至于海底景象尽收眼底。随着阳光的折射,海水呈现出细腻变幻的色彩,特别是在夏季,这里的海水会变成被称为“礼文蓝”的翡翠般的迷人蓝色。这个岬角是环绕礼文岛的游览路线的必经之地,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欣赏这份大自然的奇妙赐予。

DSC03766-2.jpg

沿着蜿蜒的石阶逐步攀升,路途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周围自然美景的微妙变化。在这条上升的旅途终点,便是一片宽敞的观景台,它宛如悬于空中的观景殿堂。站在这里,可以一览附近的壮阔风光,每个角落都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多姿。无论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还是近处葱郁的草木,异或是更远处的海面,都在这一视角下汇聚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人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感受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

スコトン岬

image.png

该航拍图来自北海道公式観光サイト

这里是礼文岛最北端的岬角,其壮观的景致源自海岸线上的断崖直接延伸成岬,成为了岛上最著名的风景区。

DSC03803.jpg

站在这里,你可以眺望到广阔的海洋,正面远处便是名为“海马岛”的小岛,而对岸则可以看到金田之岬的美景。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可以远眺到遥远的萨哈林岛。

DSC03837.jpg

这个地点由于其地理位置,一直是航海的难点。夜幕降临时,海马岛上的灯塔会发出明亮的光芒,指引着航行中的船只。这个岬角也是环礼文岛岬角旅游路线的终点,也是这个岛屿上最著名的景点。

DSC03804.jpg

在这岬角正下方有一家名为“民宿スコトン岬”的民宿,在来之前查询过,很便宜的价格就能在这岛屿的最北端住上一晚。另外,这里曾有礼文町立須古頓小学校,但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在2000年3月与礼文町立神崎小学校合并,这也是北海道小学校众多关闭学校中的一个。

DSC03850.jpg

到这里,我们在礼文岛上的半日游(实际上是3个多小时)的旅行团就结束了。时间仓促,只浏览了岛上两个比较出名的景点。如果有朋友也想尝试抱团的话,更建议大家赶早上的第一班船出发,这样可以报名岛上完整的一日游。

尽管如此,这短暂的旅行团还是给了我相当优秀的旅游体验。随车同行的导游小姐姐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敬业的导游,会主动给大家唱歌,教给大家各种岛上的小知识,每个小景点都会停留一下给大家介绍,还会和大家开玩笑。

DSC03856.jpg

我印象最深的是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说的话"因为新冠的关系,很多人都丢掉了工作。我很感谢大家能来岛上观光,给了我工作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希望还能在明年或者后年相见。也希望大家回去能多多宣传这个小岛。"

她仅仅是做好了她的本职工作,但对于在中国参与数十次的旅行团的我来说,只有这一刻才感觉到我是真正的消费者。

回程

DSC03649.jpg

在回程的船上,我们目睹了一幕令人难忘的夕阳美景,为我们访问礼文岛的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太阳缓缓西沉,天边的色彩从明亮的橙色渐变为深沉的红紫色,整个天空像是被晚霞染色的画布。海面上,夕阳的余晖闪烁,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金色的珍珠散落在水面上。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们沉浸在这份宁静和美丽之中,感受着夕阳带来的温暖和宁静。四周的风景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梦幻,让人不禁沉思于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美好。夕阳下的礼文岛,像一幅动人心弦的画作,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随着夕阳最后一抹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我们带着回忆告别了这片日本极北的土地。

宗谷岬

在我们旅程的最后一天,我们计划前往位于稚内市的宗谷岬,这是北海道本岛,最北端的地方。宗谷岬位于北纬45度31分22秒,从这里可以远眺到俄罗斯的萨哈林岛。

DSC03861.jpg

岬的最尖端立着一座象征着日本最北端的纪念碑。这座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极星,碑的中央部分刻有代表北方的“N”字母,象征着这里是日本的最北端。

DSC03878.jpg

在最北端的纪念碑附近,我们还碰到了一群野生的小鹿。这些优雅的生物在岬角的草地上悠闲地漫步,它们的出现为这片略显荒芜的地方增添了一抹生机。

DSC03887.jpg

这里作为日本最北端的地标,同时也拥有一系列以“最北端”为名的独特建筑和设施。这些“最北端”系列的建筑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识,也成为了游客们探访和留念的热点。

DSC03893.jpg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标榜为“日本最北端”的食堂、店铺,甚至还可以看到最北端的可口可乐自动贩卖机。这些以“最北端”命名的建筑和设施,都成为了来自各国游客拍照打卡的地方。

DSC03904.jpg

在宗谷岬最北端的纪念碑的对面,有一个山坡。踏上这座山坡,可以从高处一瞥宗谷岬的全貌:略显残破的建筑、人烟稀少的街道和一望无际的海。如果不是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可能只是北海道的另一个普通角落。

但宗谷岬之所以特别,正是因为它位于日本的最北端,这一地理标记使得这里变得非凡。站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也能体会到地理的奇妙。无论是那些经年累月抵御着风雨的建筑,还是那些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人们,都在讲述着宗谷岬的故事。

DSC03906.jpg

我们还参观了位于山上的一座公园,它通常被称作“宗谷岬平和公园”。这个公园是在1966年12月,利用约3.8公顷的土地建立的。

最初,这个公园规模较小,仅有灯塔、海军望楼、刻有“日本最北端”的石柱纪念碑和几间小型商店。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到了1968年,“日本最北端的地的碑”被重新建造,而且还在高地上建立了“曙光像”,作为观光名所的设施也不断完善。除了新建的停车场、巴士专用道和步行道,还陆续建造了“间宮林藏的立像”、“宗谷岬音乐碑”和“宗谷岬展望台”。1983年大韩航空事件之后,建成了“祈祷塔”和“宫沢贤治文学碑”。到了1988年,“日本最北端的地的碑”周围区域进行了整修,使得公园呈现出了今天的面貌。

日本本土四極踏破証明書.jpg

当你来到宗谷岬,千万不要忘记领取一张标志着你已到达日本最北端的证明书。这不仅是对你旅程的一种纪念,也是对你到达这个特殊地点的一种证明。更有趣的是,如果你能集齐日本东、南、西、北四个极点的到访证明书,还可以兑换成一张象征着“四极踏破”的特别证书。

DSC03908.jpg

随着我们在宗谷岬的时间结束,我们带着对这片独特土地的回忆和敬畏,开始了回程。在车窗外,宗谷岬的景色渐渐远去,但在我们心中,这段经历却将永久铭记。从宗谷岬的荒凉美景到与野生鹿的偶遇,再到那些独特的“最北端”建筑,每一个细节都深刻地刻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不仅见证了日本最北端的自然美景,也感受到了那里独有的历史和文化。随着我们逐渐远离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对下一次探险的期待,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踏上这样独特而迷人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少数派,链接:https://sspai.com/post/84060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纵横北海道,1100公里的道东寻秋之旅

写在前面

9月份的某个早晨,我从札幌启程,沿着通往日本最北端的道路一路向北,直至稚内。虽说那片迷人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未能抵达北海道最东端的地方,那份遗憾伴随着我整个九月。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我在10月初抓住了一个空闲的机会,再次从东京出发,决心完成之前未竟的旅程。

截屏2023-10-24 0.48.11.png

本次旅程,我们计划探索北海道东部。仍然是从札幌出发,途径包括经过旭川、网走、知床、根室、钏路等诸多地点,最终回到札幌。这趟道东大环线总计自驾行驶了1100公里,是我目前为止在日本经历的最长的自驾行程。

出行建议

即便是在没有积雪的10月,北海道的气候依旧充满变数,尤其是在道东,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地段。再加上这个时候的北海道天气已经开始转冷,因此适当的出行准备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旅程开始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非常快乐。但随着深入道东腹地,由于山区里天气多变,还遭遇了我们遭遇了暴风雨,甚至在海边行驶的时候接到了海啸预警。幸运的是,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但我们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这段旅程。现在,我可以安坐家中,记录下这段经历,分享给像我一样热爱旅行的人们,希望我的经历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穿着

image.png

即使没有突发的天气情况,10月的北海道风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海边的时候。因此我选择带上了这件日本国民品牌Montbell出品的“暴风巡洋舰”,1000块的价格,使用了Gore-Tex 3层面料,可以做到防风和透气兼顾。事实证明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我穿着这件衣服在户外徒步3-4小时,保持衣服内部干燥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image.png

这双鞋是我去北海道的老朋友了,每次冬天去北海道基本都会带着。因为本次有在知床国家公园徒步的计划,所以这次也带上了这双来自HOKA的KAHA 2 GTX,相较于同类产品来说,比较轻盈,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水性能。

image.png

来自北面的一款专为徒步旅行设计的遮阳帽,采用了GORE-TEX PRODUCTS的防水透气材料的同时,通过特殊的剪裁提高了防水性。如果遇到雨水,稍硬的宽边设计也便于保持形状,减少雨水的侵入。这款帽子还是挺百搭的,自适应多种脸型,是一件多用途的装备,实测长时间雨水也没任何问题,雨天防水,晴天防晒。

租车

北海道的道东应该是北海道的精华所在,但由于公共交通抵达非常困难,因此强烈推荐各位包车或者自驾出行,这样可以获得超级棒的旅游体验。

DSC04472.jpg

我们本次选择了NIPPON RENTA CAR,车型是丰田Yaris Cross,是一款专为日本市场推出的紧凑型SUV,5天多的时间共计花费69740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元。油费和高速费另计,约合人民币600元。1100公里开下来,感觉车的隔音性和动力较差,基本属于那种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轰鸣,一看车速六七十那种。不过作为10多万价格的车来说,车内行李空间和舒适度做的还不错,车道保持和360度影像之类的功能也一应俱全。

札幌-网走

截屏2023-10-24 2.36.39.png

我们从札幌开始出发,驾驶334公里后抵达今天的目的地网走。中途途径过旭川,我们在旭山动物园稍作停留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网走酒店。

旭山动物园最出名的是“企鹅散步”,顾名思义,在每日的固定时间企鹅会在动物园内走动,游客可以近距离和企鹅们互动。由于我是二刷这个动物园,因此不再过多介绍,但推荐各位来看看,尤其是带孩子的朋友们,是个四季都适合来看的动物园。

网走监狱

DSC04286.jpg

网走监狱应该本次道东之旅唯一一个人文景点。网走监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监狱,是日本最早的几所现代化监狱之一,建于19世纪末,最初是为了关押重犯,特别是政治犯和那些参与大规模社会运动的人。这个监狱见证了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许多变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司法观念和犯罪惩治方法。

DSC04292.jpg

我们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有了秋天的色彩,游人寥寥,可以尽情在园内享受早秋的景色。

DSC04298.jpg

在大门口附近,可以看到很多称作“宿舍”的简易小屋。这里是1891年开凿连接札幌到网走的道路时(也就是我们本次途经的路线),征用的服刑者所住的地方,随着工程的进展,“宿舍”也跟着一路建造和移动。

这种简易的“宿舍”又称为“移动监狱”,用原木搭建而成,为以防服刑者逃跑,因此出口只有一处。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睡觉用的“枕头”是用一整根木头制作而成,这是为了在早上起床的时候,看管者只敲击这一根木头就可以让所有人起床。这种结构的“宿舍”到了北海道开拓时代,也被用于施工现场,被当时的人称做“章鱼房”。

DSC04321.jpg

继续前行,就可以来到当年的监狱内部来一窥究竟。中央看守所呈T字形状,地面铺有地板,顶部覆盖着平板,墙面涂抹着灰浆,并在腰部区域垂直安装了木板。内部房间均朝向中心走廊布局,走廊两旁各设有20个大约10平方米的集体牢房。走廊与房间之间的隔墙设有木门,门的两侧装饰着横截面成平行四边形的立木条,门上方还设有固定的带有立木条的小窗户。

DSC04325.jpg

这里还设有忏悔室以及食堂。里面的陈设都按照当年的物品仿造,室内的假人可以让游客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当年的景象。

DSC04339.jpg

网走监狱内部最大的建筑应该是中央看守所。这栋建筑为木构平房,以中央看守所为中心,从其侧面向后部呈放射状建造了五排牢房,相互之间有通道连接,被称作五翼放射状房型。牢房外墙采用长木板横贴,屋顶原来是使用栈瓦铺成,现在改为了铁板屋顶。

在我们参观网走监狱的时刻,恰逢午间时分,阳光穿透窄小的窗户,金色的光线柔和地洒在监狱的内部。这温暖而明亮的阳光与冷峻的牢房墙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现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氛围。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在黑暗与光明之间微妙平衡的奇妙感。

DSC04334.jpg

步入这里,我被其结构的精密与牢固所震撼。从第一舍到第五舍,每个牢房都凸显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在这些被时间磨砺的墙壁之间,每30厘米或21厘米就能看到一根支柱,它们亲密而有规律地排列着,仿佛是岁月和人类意志的见证。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屋顶那偶柱桁架结构,钢筋作为下弦材,以及中央那引人注目的倒Y型钢筋牵引,无一不展现出工匠的精巧构思。走在砖砌的地板上,可以听到每一步回响在木制牢房地板上的沉闷声音,那声音在静谧中回荡,让人不禁沉思这背后深重的历史。

DSC04352.jpg

网走监狱内还提供实感影院,用光影变化来体现主题,再现了1891年服刑者仅仅用8个月就修筑完成从网走到旭川的220km的中央道路,并为此付出了众多生命的代价的那段历史。该片提供五种语言播放,短短七分钟的影片,就可以让每个到访的人进一步了解当年的故事。

能取岬

从网走监狱出来,舒缓一下心情,便前往了就在网走监狱附近的能取岬,这里因为中国电影《非诚勿扰》曾在这里取景而闻名。

DSC04385.jpg

这个壮丽的海岬位于能取湖的东侧,伸入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这一带地势陡峭,由40到50米高的隆起悬崖组成,向北是辽阔的鄂霍次克海,向东则可以远眺知床山脉的连绵起伏。

DSC04394.jpg

在这个岬角的远端,有一座矗立的灯塔,周围是一片延绵的翠绿草原,宁静的景象可以让人刚才在监狱参观时有些压抑的心情变得平和。

DSC04441.jpg

在早秋的能取岬,你将被大自然的恢弘景象所深深吸引,同时能在宁静的乡野景色中,伴随着轻柔的海风,放松身心。当你沿着悬崖边的栅栏悠闲地漫步,深入其间,眼前会展现出一片苍翠的草原,那里的美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舒缓。

DSC04452.jpg

站在这片用绿色和点点黄色编织的画卷前,北海道的秋天已经在不经意间拉开了序幕。在这交织的色彩背后,一棵孤独的树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孑然一身,背对着那片辽阔的蓝色大海,仿佛是自然与世界间的一座沉默的桥梁,连接着陆地的秘密和海洋的深邃。大海的蓝,与绿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又似乎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莫名和谐,让人不禁赞叹大自比精妙的平衡感。

能取湖珊瑚草群落地

DSC04474.jpg

我们环着能取岬漫步一周后回到起点,重新出发,沿着旁边的能取湖行驶。车窗外的风景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

DSC04501.jpg

继续前行,我们的目的地——珊瑚草群落地展现在眼前。虽然这时的珊瑚草凋零了大半,但残存的大片的红色仍和绿色交织,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上滴落的红色颜料,热烈、奔放。它们被染成了一片炽热的鲜红,与那澄澈的蓝天相映成趣。

DSC04523.jpg

天色渐晚,我们沿着海岸线前行,打算前往今日的最终目的地:斜里。然而,在路上,一处名为濤沸湖的地方意外地截住了我们的步伐,它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迷人,我们不禁驻足停留片刻。

DSC04546.jpg

饲养的马儿在悠闲地在翠绿的草地上吃着晚餐,仿佛没有任何烦恼,只有这片刻的安宁与满足。而在这黄昏之下,一切景色宁静而又和谐。

斜里-知床国家公园

如果你也计划在10月份访问知床国家公园,有一些细节需要提前了解。尽管斜里町(位于JR知床斜里站)是一个知名的下榻点,但实际上,距离知床国家公园最近的区域是位于公园山脚下的“知床世界遗产中心”附近。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那里的住宿通常定价较高。

如果和我们一样,预算是考虑的重点,斜里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距离知床有50公里,但只需一小时的车程,你就可以从斜里町轻松到达知床国家公园。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还能探索更多当地的风土人情。

截屏2023-10-24 13.09.32.png

知床国家公园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该地区因其原始的自然美景、野生动物和平静的湖泊而闻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地,其中最著名的参观项目要数知床五湖的徒步了。你可以选择在地上游步道散步,尽情享受知床的自然风光。

但是请注意,在散步亦或抵达知床五湖的路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动物,特别是要小心野生棕熊的出现。官网会每天根据情况实时更新地上游步道的开放情况,一旦有人目击到野生棕熊的出现就会立刻封闭,等确认安全后才会开放。野生棕熊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也请做好万全的准备,比如在景区附近购买熊铃、认真听从景区的安全预警等。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刚行驶没多久,就在旷野中的一条马路上偶遇了睡在马路中央的浣熊,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DSC04570.jpg

继续行驶就来到了国道334号线,继续沿海向北驶去,会碰到一个叫做“オシンコシンの滝”的瀑布,是“知床八景”之一,也是知床地区最大的瀑布。在这里稍作停留,爬上一段台阶,就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个落差80米、宽度30米的瀑布。由于这个瀑布的水流分为两路,因此也被称作“双美瀑布”。这个瀑布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在冬天可以看到流水冻结的景象。如果继续向前,登上瀑布上方的观景台,还可以展望到海洋和知床山脉。

在停车场附近还设有商店,你可以在这里购买一些零食,以及防熊的熊铃,以备不时之需。

DSC04614.jpg

沿着国道继续前行,在经过知床世界遗产中心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名为“川”的地方。这里有一段潺潺的小溪,许多人在此驻足,好奇之下,我们也将车停在了路边,想一探究竟。

顺着人流方向只走了几步,便看到一群“老法师”拿着长枪短炮,正聚精会神地拍摄着一只熊。

DSC04617.jpg

这是我第一次在户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如此近距离地见到棕熊。最近的时候,这头熊与人群之间的距离不过区区两三米。然而,这只熊似乎完全没有被旁边熙熙攘攘的摄影爱好者所干扰,因为它刚在河中捕到一条鱼,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餐。

DSC04621.jpg

在一阵密集的快门声中(无人交流且未开启闪关灯的场景下拍摄),这头熊结束了它的美餐。它原地徘徊了两步,突然站起来了。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双脚站立”对于熊来说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为了视野更清晰地看到目标物,一种是认为存在威胁,采取这种姿势来显得更大更具威慑力,是一种防卫行为。但在当时,人群和熊直接只隔着一个小河流,因此无论是哪种行为,熊转为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都不容忽视。

面对熊突然的动作,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缓缓地向后撤退,紧张地观察着熊接下来的行动。幸运的是,熊站立时并没有直面人群,它在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之后,重新四肢着地,只是向在场的人们投了一瞥,随后又回到水中继续捕鱼。

DSC04644.jpg

这一幕不仅令人惊心动魄,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强者的震慑力量,也对这种野生动物的平静自处和对环境的敏感性有了更深的体会。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平衡使人与野生动物保持着某种神奇的默契,共享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DSC04701.jpg

在驻足观赏了一段时间“黑熊捕鱼”的自然画面之后,我们便离开了摄影爱好者的人群,继续向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前进:知床五湖,那里将是我们徒步旅程的起点。

此刻,天空已经逐渐暗了下来,一场绵绵细雨悄然而至。当时的我们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根据天气预报,今天的确会有小雨。但谁也未曾料想的是,这场看似寻常的小雨后面竟会突然化为一场暴风雨。

DSC04768.jpg

当我们终于到达知床五湖的徒步中心时,门口的告示牌让我们的心里凉了一半。由于山里完全没有信号,因此无法实时的在网上查询徒步的开放情况,到了门口才知道,由于早上的徒步游客在徒步道上和两只野生棕熊相遇,目前徒步道正在安全确认中,暂时封闭。经过询问工作人员后,确定再次开放的时间无法确认后,我们选择了先去高架木道观赏一番。

DSC04775.jpg

这座高架木道全长800米,因为四周铺设有电网,因此不受棕熊活动的干扰。木道没有高低差,坡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即使是坐在轮椅上的游客也可以通行。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段木道铺设较短,因此只能看到知床五湖中的一个湖,以及湖中倒映的知床连山和远处广阔的鄂霍次克海。

DSC04786.jpg

我们进入步道时,虽然是正午时分,但天空已被阴云所笼罩,远处山峰上的雾气也变得愈发浓重。幸运的是,雨势并不强烈,只是因为靠近海域,阵风不断。

但这并未影响我们欣赏风景的心情,就像步道上的其他游客一样,我们走走停停,在这雨幕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每一处风景仿佛都在诉说着知床独有的湿润与生机,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DSC04813.jpg
DSC04830.jpg

雾气渐渐弥漫,远处的山峰已经被厚厚的云雾所遮掩,模糊的轮廓仿佛融入了这一片灰白之中。我们顶着风雨,穿行在被早秋染色的树林间,每一步都深深地感受到北海道独有的早秋韵味。

DSC04852.jpg

终于,我们来到了步道的尽头,眼前是知床五湖中的一片湖泊。尽管天气阴沉,但湖面上却映照着周围黄绿相间的斑斓色彩,在海风的加持下,更像是动人的水墨画。湖水在风雨下泛起阵阵涟漪,将那些由绿转黄的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跳动一支略有些狂躁的秋日之舞。我们站在湖边,任由海风吹过衣襟,听着小雨逐渐变大,海风敲打着树叶,在阴雨之下,有一种奇妙的自然之美。

DSC04918.jpg

随着雨势的不断加大,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现在变成了倾盆大雨。雨滴砸在我的冲锋衣上,发出噼啪作响的声音,连带着风也越刮越猛。我的相机镜头也不可避免地被雨水打湿,几乎无法拍摄。

考虑到设备的安全和天气状况的持续恶化,我们决定赶紧原路返回。当我们湿漉漉地回到了步道中心时,停车场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车辆了,之前遇到的旅游团大巴也准备返回了。我们稍作休息后,再次确认了徒步路线仍然因为黑熊出没的原因继续封锁,因此在步道中心吃了两个鹿肉汉堡后,别无选择,只能开车返回。

2023-10-31 20.54.45.jpg

车辆缓缓行驶在回程的路上,浓雾已经在山间蔓延,视线受阻,前方的路几乎看不清。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头鹿出现在了道路边缘,它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吓到,慌乱地寻找着藏身之处。我们减速慢行,以避免惊吓它或造成任何伤害。

DSC04937.jpg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行驶到山的半山腰时,更让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一只熊悠闲地出现在了路中央。与我们之前遇到的情形不同,这一次它就在我们的车道上,悠然自得地散步,好像这条公路是它的私人花园。我们赶紧停车,但由于熊距离车辆非常近,大约不到半米,我们不敢贸然行动,唯恐引起它的攻击。

这只熊似乎对周围环境毫不在意,继续它着它的步伐。我们决定缓缓驶离它一段距离,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当我想起放下方向盘,拿起相机拍照时,很遗憾只捕捉到了熊远去的背影。虽然是在车内,但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和刺激。

DSC04762.jpg

本以为与野生棕熊的这次不期而遇已是此行的高光时刻,但在我们的车缓缓驶过一片浓密的树林时,一只幼年的小熊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它在树边徘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这只小熊似乎并不害怕人类和汽车,反而对这些突然出现的“访客”感到好奇。我迅速拿起相机,从车窗里捕捉这难得的瞬间。

可能也正因为停留下来拍这只小熊,朋友在手机上又查询了一遍知床五湖徒步道的最新信息,发现这时候已经重新对外开放了。我们短暂地商议了一下,考虑到第二天的既定行程,所以还是决定返程,体验一下在暴风雨中徒步的“刺激”。

当我们再次抵达步道中心的停车场时,偌大的停车场只剩下三四辆车了。我们进入接待中心和工作人员简单沟通并填写了个人承诺书后,进入了一个安全培训屋。在这个屋子里,我们观看了一段大约10分钟的安全视频,主要是讲解遇到熊之后的一些保命措施。之后,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徒步的两条路线以及近期遇到野生黑熊的频率:9月有20多天有人遇到野生黑熊,其中还有几次危险情况出现,最危险的是一组徒步游客被前后三四头熊“夹”在中间了,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直到熊自己走远后才能顺利退到起点。

我必须承认,在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之后,我们其实已经“怂了”。安全视频中的各种熊袭击人的案例以及如果遇到野生熊,没有任何措施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的警告,让我们害怕了。如果说最安全的方式是与其他游客集体行动,可是现在由于天气恶劣,原本应该是十几人一组的徒步团只剩下了我们两个。

DSC04941.jpg

比较幸运的是,就在我们站在入口处彷徨徘徊的时候,一组同样选择冒雨徒步的旅行团出现了。在确认彼此的行程后,我们决定加入他们,一起进行“暴风雨徒步之旅”。

DSC05002.jpg

我们选择的是小圈徒步路线,全程1.6千米,可以看到五湖中的两个湖。徒步路线上有少部分铺设了木板方便行走,大部分都是土路,在雨水下已经成了积水的泥泞道路。

DSC04945.jpg

步入这片国家森林公园,暴风雨似乎更加狂猛,人正常行走都有些困难,雨水被风拍打到脸上还有点疼,给这本来不长的徒步路线增添了一点难度。雨水猛烈地击打在树叶上,发出密集的哗哗声。随着我们逐渐深入,脚下的水坑变得更深,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踩进去,避免摔倒。

DSC04977.jpg

周围的景象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参天的古树在风雨中摇摆,一些已经折断或被连根拔起,横亘在我们的道路上,让原本的路径变得曲折复杂。大自然的力量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感叹其宏伟与不可预测。

DSC05007.jpg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了可能有熊的存在。由于上午发生的前车之鉴,我们也保持着警惕,时不时确认是否有熊在附近出没。

DSC04967.jpg
DSC05045.jpg

虽然视线被雨幕严重阻挡,但是还是能在风雨中窥见到了知床五湖中的两个,也算不虚此行了。此刻,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变得值得,所有的危险和挑战似乎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

也许正是因为大自然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我们才得以见证这难得一见的景色,体验这次有些与众不同的徒步。当我们结束徒步,返回入口时,得知因为天气原因,徒步入口再次被关闭,我们不禁感到有些庆幸。原来,我们是今天唯一一组冒险进入这片自然公园的游客,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这次经历显得更加独特和难忘。

DSC04931.jpg

结束了这场徒步之后,我们带着无数的感慨返回。回程的路上,我们再次经过了那条“川”,只见仍有众多摄影师冒着大雨站在河边,他们全神贯注地捕捉着可能出现的熊的踪迹。看着他们如此执着,我不由得心生敬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许更是对生命美好瞬间捕捉的执着追求。

知床-根室

截屏2023-10-29 14.21.09.png

从知床国立公园结束后,当晚我们住宿在山脚下,第二天一早吃了当地的海鲜饭,便准备开始前往下一站:日本本土最东端——根室。这段行程有几种路线可选,我们经过对比后选择了这条沿海线路,风景相对来说更好。

DSC05096.jpg

中途会遇到一个叫「熊之湯」的地方,是一个露天温泉,原本是当地渔民日复一日劳累后的休憩之地,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吸引全国各地隐秘温泉爱好者的热门景点。这个露天浴池被知床半岛的原始森林所环绕,拥有无与伦比的景色。在这里可以一边沐浴,一边欣赏每个季节知床森林不同的面貌。

但是这种接近“野汤”的温泉一般都只有老爷子亦或是真正的温泉发烧友喜欢泡,个人不建议在这种只有志愿者定期维护的温泉体验,卫生条件可能无法得到保证,毛巾等温泉用品也需要提前自行准备。我们进去逛了一下,领略了下风景就继续赶路了。

DSC05179.jpg

当天的天气是阴天,阵阵小雨,比起昨日的狂风暴雨来说还是温和多了,再加上时间比较富裕,因此200公里的路程我们也是走走停停,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好拍的就会临时停下来,那天整个沿海道路几乎都看不到什么人,也完全不用担心影响到别人。

DSC05171.jpg

我们路过别海町的时候,感觉海边的景色不错,因此决定停下来在海边拍照。正当我们欣赏海边风光的时候,突然两个人的四个手机同时响起了警报,气象部门发布了海啸预警,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尽快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DSC05313.jpg

经过漫长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日本本土最东端:根室半岛的纳沙布岬。我们拿出手机,用iPhone自带的指南针记录这历经风雨才抵达的“网红打卡点”。

DSC05284.jpg

我们抵达的时候,虽然这里不再属于海啸预警区,但风浪仍然很大,呼啸的海风贴着耳朵吹过,巨大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地拍打在岸边。我们抵着海风沿着海岸艰难地行走,来到岸边一个巨大的建筑物前。

DSC05191.jpg

在这个石拱门下,一团“不灭之火”永恒地燃烧,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穿越这石拱门,可以看到一座白色灯塔矗立在地平线上。我们本以为可以登上这座灯塔远眺,遗憾的是,随着我们渐渐走近,才发现这座名为极光的灯塔,已经废弃已久了。

DSC05264.jpg

事实上,在我们短暂的探索中,这里除了那“日本本土最东”这一噱头外,周围许多的建筑都破旧不堪,诸多已经荒废的建筑见证着之前人气鼎盛的历史。

在纳沙布岬附近,除去交付“日本最东到达证明”的旅游服务中心仍在正常营业之外,还零零散散有几家本土物产店在开业。在一家售卖物产和明信片的店铺旁边,我们还看到了日本最东的邮筒。虽然周围的建筑都已经破败,唯独这个邮筒看上非常新,似乎是有人经常维护的样子。即便是风雨天气,也有不少游客来这里购买明信片后,直接投进这个邮筒,让这明信片从这日本极东之地出发,奔赴世界各地。

DSC05258.jpg

当我们离开时,天空已经放晴。在开往根室市内的路上,夕阳从厚厚的云层中探出头来,将回程的马路染成了金黄色。随着车窗外的景色在不停地后退,被连续的雨天影响的心情,终于在天空放晴的这一刻,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彻底消散。

根室-钏路国家湿地公园

截屏2023-10-31 1.48.33.png

次日清晨,当我们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照进旅馆。这一天是我们道东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从根室出发,行驶127公里,抵达钏路湿原国立公园。

关于这个湿地,我们事先并没做详尽的攻略,因此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我们错过了官网上推荐的一些景点。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本次旅程也走到了一些非常小众的地域,遇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们。

image.png

如果看到这里的读者想要查找关于这个湿地公园的相关攻略,可以参考这张来自官网上的景点图片,另外再加上后面所写的行程节点,就应该就是一份相对完美的游玩攻略了。

细冈展望台

DSC05383.jpg

钏路湿原国立公园的细冈展望台,是位于日本北海道钏路湿地东侧的观景台,共有第一展望台和第二展望台两个观景台,是热门观景台之一。顺着国道391号抵达JR釧網本線「釧路湿原駅」附近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指路提示,在停车站步行五分钟即可抵达。

DSC05370.jpg

在这个观景台上可以远眺在钏路湿地的全貌。在晴天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位于阿寒地区周边的雄阿寒岳和雌阿寒岳,同时也是看夕阳的好地方。

DSC05389.jpg

欣赏完景色后,也可以选择到停车场旁边的细冈访客休息室小憩一会儿。室内有展示照片和咖啡饮料、休息用沙发等,也有一些动物的标本以及周边贩售。

DSC05398.jpg

我们在返回停车场的时候偶遇到一群小鹿,它们正在森林里低头觅食。我小心地靠近它们,没想到还是被其中一只鹿发现了。它抬头看我的时候,我正好抬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张照片。现在看起来这只鹿“呆萌”的表情可爱极了。

コッタロ湿原展望台

中文译名是小太郎湿地展望台。就景色来说,和上一个观景台差不多,位置较远,在道1060号公路附近,还要开一段未铺装的土石路才能抵达。实际上这个观景台并非观赏的重点,沿线的路上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釧路河的蜿蜒曲折,还会遇到很多小动物,这才是趣味所在。

DSC05568.jpg

在我们停车寻找路线时,碰到了一只主动靠近的小狐狸。它围着我们的车转了很多圈,似乎想向我们讨要一些食物。基于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规则,我们没有把车上的零食贸然投喂给它,它在鼻子嗅了一阵后只好悻悻离去,我们在它离开的时候捕捉到了它的一张背影。

DSC05459.jpg

在コッタロ湿原展望台的入口公路处,有一片小水潭,鹿群正在这里饮水。它们并不十分害怕人类,因此走的稍近一些也不会逃跑。

DSC05530.jpg

这条非铺装道路一直走就可以抵达コッタロ湿原展望台。经常会有鹿在这里成群结队的过马路,因此需要小心行驶,给动物朋友们安全通过的空间。

DSC05528.jpg

我们还遇到了鹿妈妈带小鹿过马路的场景,小鹿过马路时非常好奇,时不时向我们的车辆张望。鹿妈妈则在一旁默默的吃草,直到小鹿来到它身边才继续走进草丛消失不见。

DSC05538.jpg

开到山脚下,爬上这有点坡度的楼梯,终于抵达展望台。从高处俯视流经湿原的小釧路河,可以欣赏到非常典型的湿地景观。

DSC05548.jpg

湿原内的小沼泽中可以看到三叶草的群落,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观察到丹顶鹤、蓝鹭等野鸟。这里还提供双筒望远镜,可以为观赏动物的游客们提供更好的视野。

再见,钏路

DSC05681.jpg

天色渐晚,是时候和这片广阔的湿地公园说再见了。在我们回程的路上,遇到了诸多动物朋友们:有在公路上闲庭信步的鹤群,也有在牧场里悠闲吃草的奶牛们,还有在夜色掩护下成群跑动的鹿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这个被保护的完美的自然保护区产生完美的邂逅。

DSC05699.jpg

钏路,亦或说北海道的道东,就像是一本打开的生态画册,每一页都充满了生命的故事和大自然的魅力,而每个人的到来,都会在这里领略到不同的自然形态。

当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道路上的风景逐渐融为一体,我知道,这一切的美好和遭遇都将成为回忆。这回忆犹如心中的宝藏,时刻提醒着我,我们与大自然是如此紧密地相连,需要我们去珍惜、去探索、去感慨。

写在最后

当我两年前初来北海道时,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只能在札幌、小樽和函馆这几个网红城市拍照打卡。那时候心里始终遗留着一个遗憾,因为我知道北海道的道东才是北海道最精华的部分。这次早秋的道东之旅,完成了我两年前的遗憾,虽然天气不佳,却也亲身体验到了道东真正的魅力,那是超越天气和季节的。

回想本次道东的自驾行程,跨越1100公里的路程,从网走沿海的渔村到知床的高山,从深邃的森林到广阔的草原,每一段旅途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这不仅是一次自驾之旅,也是是一次心灵的探索和自然的亲近。每一个细微的瞬间,每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令我难忘。

这篇文章是“日本浮生录”系列中修改最多的一次。怎奈于文笔有限,很多经历和画面无法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完整的表达出来,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去亲身感受。写下这篇文章,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北海道秋天的美,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机会到北海道旅游,也许可以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繁华的网红城市,也可以深入道东,发现那无尽的、属于自己的美景。


*本文图片均在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下拍摄完成,使用索尼A7M4搭配24-105镜头拍摄 *本文授权少数派独家首发,发表地址:https://sspai.com/post/57192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漫步北九州,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

写在前面

Snipaste_2023-07-27_16-15-08.png

来日本两年之久,印象里的出游很少做细致的计划。但是由于这次行程的时间有限,想去的地方又比较多,因此特别详细计划了本次行程。

在计划之初,本想一路向南,最终抵达鹿儿岛。但仔细研究行程后,发现往返的路程非常耗时,于是修改了我们的出行计划,将旅游区域限定在北九州(九州北部地区)。因此,从北九州落地后,我们计划直奔福冈,而后达成新干线前往大分县的别府,之后前往熊本的阿苏火山,最后去熊本市区,结束本次九州的行程。

福冈

抵达福冈的第一晚,和九州的友人回合,吃了当地最为有名的モツ鍋后,由于第二天的行程计划非常紧凑,因此早早回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了。

DSC00979.jpg

第二天一早,我们直接在福冈的公交车站达成旅人号巴士,前往太宰府天满宫。

DSC00980.jpg

经过40分钟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太宰府车站。在进入太宰府观光之前,千万不要错过这条商店林立的小街。吉普力的周边店、当地的特色小吃梅枝餅、隈研吾亲自操刀设计的星巴克店,都藏匿于这条商店街上。

DSC00984.jpg

这家星巴克的设计非常特别,整个门头使用了2000余根木条构建而成,是这条商业街上的显著地标之一。我们在这里驻足的同时,也有很多游客在这里驻足打卡。

DSC00991-已增强-降噪.jpg

走进这个有数千条木头构建的奇特空间,能够感受到这座建筑独有的方向感和流动感。在这里稍作停留,可以感受到正午的阳光透过木条的天顶挥洒进来,形成一道独特的光柱。

从星巴克简单的拍照打卡后,我们继续沿着商店街前行,径直来到了太宰府门前。

img_explo_pc_0.jpg

太宰府天满宫所供奉的菅原道真(或称天神)是学问、文化和艺术之神,这里每年会迎接超过一千万名游客。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神道教神社之一,它是全国12,000座天神神社的总本社,也是福冈最热门的观光场所之一。 这里附上一张太宰府的手绘地图,可以大致了解其地形。

DSC01044.jpg

在太宰府天满宫门口,这座被人摸的发亮的青铜牛叫做御神牛。这头牛对于太宰府天满宫有特别的意义:据传说,菅原道真死后,拉着遗体车的牛突然在半路躺下,不肯再动弹。菅原的追随者便将他葬在该地,也就是现今御本殿所在的位置。自菅原逝世和被奉为神明以来,无数人捐赠了公牛雕像或御神牛作为供品。如今,神社周围有11尊公牛雕像。这尊御神牛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尊。

DSC01025.jpg

在日本,所有的神社的建筑物在入口处都会设置净手亭。太宰府天满宫的手水舍与众不同,因为它是由附近山腰上凿下的一整块石头制成,十分巨大。我们到来的时候,正值紫阳花花季,因此净手亭里摆满了颜色各异的紫阳花。

DSC01024.jpg

我们也同参拜神社的游客一起,在进入正殿之前,进行这一仪式来净化身心。净手亭处贴有简单的分步骤说明,并配有图片。按照这些步骤,不用担心会出错——净化仪式正是神社体验的一部分。

DSC01040.jpg
DSC01013.jpg

净化仪式结束后,继续前行,就会看到心字池和三座朱红色的桥,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其中两座是拱形的太鼓桥,在这两座桥上,可以回望至入口,前眺通往正殿的两层楼门,风景绝佳。中间一座桥梁代表着现在,它是平坦的,看不到前方。

DSC01031.jpg

通过大桥,就来到了太宰府天满宫的正殿。很不巧的是,部分建筑正在修缮当中,我们未能一睹正殿全貌。

DSC01017.jpg

*这里还有博物馆、小型的神社、雕像、当代艺术品以及出售当地特产梅枝饼甜点的茶屋。

DSC01047.jpg

随后,我们还去了附近的九州国立博物馆,看了博物馆里的常设展,由于篇幅问题,不在此过多赘述,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顺路参观。

DSC01063.jpg

在博物馆参观完成后,我们乘坐公交巴士返回福冈市中心,紧接着赶上下一班电车,准备前往南藏院“朝圣”卧佛。

DSC01069.jpg

看着沿途的风景,当高大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田地和树林,我知道目的地:「城户南藏院前站」快到了。这个地方距离福冈市中心很远的地方,比较偏僻。果不其然,我们下车的车站很小很小,游客也寥寥无几。

DSC01070.jpg

在日本,热闹喧嚣的都市只是一方面,而更多的一面则是宁静安逸的乡下。随着不起眼的路标沿途走去,欣赏一路的田园风光,也为今日紧张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悠闲。

DSC01143.jpg

这座曲调桥是前往卧佛的必经之路,曲调桥的左右两边有铁琴般的铁片,拿起桥上放置的小锤,按顺序敲打,你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田园的演奏家,奏出「目高鱼的学校」和「故乡」两首具代表性的日本童谣。

DSC01078.jpg

演奏结束,继续向卧佛前行,顺着石阶登高,逐渐来到山上。借助山的地势俯瞰来时的路,或许这一刻才是真实的、褪去滤镜的日本乡间。

DSC01083.jpg

沿着石阶继续向前,终于来到了这尊卧佛前,一睹尊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铜质释迦牟尼佛,全长41米,高度为11米,重约300吨。据说这尊涅槃佛像侧卧的姿态是释迦牟尼佛归返西天圣域时的样子,有自由女神像那么大。

DSC01080.jpg

在大佛前还有形神百态的小神像。

DSC01093.jpg
DSC01119.jpg

佛像内部可以付费参观,里面有供奉着舍利。旁边还有经典的套圈小游戏,不过难度很大,不太容易能套种中。

别府:温泉之旅

地狱温泉

别府作为温泉之乡,拥有众多的“地狱”温泉,温泉形态各异,是必来的景点之一。不过别看“地狱”温泉众多,一下午的时间足够逛完通票上所有的著名景点。

DSC01220.jpg

海地狱应该是最著名的温泉了,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温泉。海地狱的温泉水呈现出淡蓝色,随着水蒸气的缓缓上升,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

DSC01237.jpg

据说海地狱是距今1200年前由于火山爆发而形成,泉水温度高达98度,因此这里的特色美食就是用温泉水煮成的温泉蛋。我品尝了一下,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口感。

DSC01266.jpg

这个红色池水是日本最古老的天然温泉,名叫血池温泉,同时也是国家名胜之一。血池温泉门口有一些特色的护肤品售卖,包装都独具特色。此外在这里还提供免费的足浴,让双脚得到充分的休息。

DSC01261.jpg

这个温泉名叫鬼石坊主地狱,看起来像一个个的石灰泥潭。由于这种灰色泥潭沸腾的样子看上去很像光头,因此得名鬼石坊主地狱。这里也提供足浴,还出售特色食品地狱馒头。

DSC01276.jpg

鬼山地狱,又名鳄鱼地狱。在这里利用温泉饲养着80多头鳄鱼,因此得名。

DSC01274.jpg

白池地狱,细节的图片像是某个清澈的海滩。在这里建有热带鱼馆,可以看到一些稀有的鱼类,比如长达4米的亚马逊大王鱼。

DSC01304.jpg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龙卷地狱,是一个间歇性的温泉,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喷发一次。总的来说这个地狱乏善可陈,因为是套票的原因可以顺便来看看。

由布院和金鳞湖

位于九州的由布院,是一个富有魅力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受欢迎的温泉度假胜地,更充满了传统的日本风情和自然美景。从我们居住的酒店搭乘公交即可直达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镇。

DSC01339.jpg
DSC01344.jpg

如果你觉得徒步小镇太累的话,可以选择搭乘这种马车进行观光,车上的工作人员会向你详细地介绍这座小镇的历史和景点。

DSC01360.jpg

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们选择从车站开始,徒步到金鳞湖,边走边逛。

DSC01348.jpg

走在蜿蜒的小径上,会路过众多古色古香的温泉酒店以及一些手工艺品物产店。

DSC01358.jpg
DSC01359.jpg

比如这家店是出售炭制品的,店内众多由煤炭制作的工艺品,很有趣味。

DSC01372.jpg

漫步于这里走走停停,摆脱东京的喧嚣,的确可以让人感受到片刻宁静。在这里完全可以放松心情,体验下日本的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融合。

不过作为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人来说,不建议在这里购买一些产品(美食除外),看看就好。

DSC01448.jpg

当你访问由布院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名为COMICO ART MUSEUM YUFUIN的美术馆。它由隈研吾设计建造,原研哉(没错就是设计小米新Logo那个)设计Logo、更有草间弥生、宫岛达男、杉本博司、村上隆、奈良美智、名和晃平、森万里子等艺术家的精彩作品。

DSC01395.jpg

村上隆的作品,太阳花。据说这是在日本角色文化的延伸线上诞生的。村上隆想把日本的角色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作为艺术来活用,因此学习日本画的他,将经典主题“雪月花”和“花鸟风月”和被称为亚文化的日本漫画、动画、游戏等产生的现代“卡哇伊”角色文化联系起来,创作了带有表情的太阳花。

DSC01404.jpg

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这是杉本博司的代表作之一的《海景》系列,诞生于杉本问自己“古代人看过的风景,现代人也能看到吗?”的问题。这个系列作品主要想展现天空和大海,这个从古代到现在都没有变化的风景。

馆内分几个展区,部分艺术作品禁止拍照。展厅很有沉浸感,可以专心欣赏作品。

DSC01413.jpg
DSC01435.jpg
DSC01421.jpg

这所美术馆无论在设计还是展示方面都是上乘之作。旁边的两座温泉villa「土」与「竹」也出自隈研吾之手,住在美术馆附近无疑是一个难忘的体验。

DSC01464.jpg
DSC01457.jpg
DSC01470.jpg

从美术馆出来,我们沿途又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店铺和陈设,不过还是那句话,看看就好了,没必要消费。

DSC01522.jpg

终于我们在下午抵达了传说中的金鳞湖。由于金鳞湖在早上会有以冷热泉水混合形成晨雾,因此金鳞湖的最佳参观时间应该是清晨。

不过即便白日雾气已经消散,在太阳下照射的金鳞湖也别具一格。

DSC01493.jpg
DSC01495.jpg

找一家湖边的咖啡馆,点上一杯自己心怡的饮品,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看湖边的景色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DSC01576.jpg

坐到天色渐晚,我们选择了回程。傍晚的云在夕阳的映射下呈现出一种美丽的粉色,宁静而又美好,让这一天的尾声充满了温馨。

熊本:火山和追逐海豚

阿苏火山

在前往阿苏地区的途中,我们面临了一个小小的交通挑战:由于当地的列车班次较为稀疏,仅一日两三趟,我们不幸地误坐了一班列车,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并未在行程内的宁静小镇——朝地。由于是无人车站,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附近唯一的一家商店的老板身上,希望她能为我们指路。

DSC01608.jpg

出乎意料的是,这里鲜少有中国游客到访,所以当商店老板见到我们时,她用韩语热情地打招呼,试图与我们沟通。当我们向她解释了误坐列车的情况,她毫不吝啬地帮助我们查找返回的班次,同时也分享了一些当地的故事。原来,这个小镇是很多韩国游客徒步观光的的起点,有很多韩国旅行团来这里,因此商店内挂满了韩国旅游团的合照。

DSC01617.jpg

经过了一段焦急的等待,幸运的我们终于赶上了返回的列车,重新踏上了前往阿苏的正确之路。

我们这次选择入住的是位于阿苏山脚下的“龟之井酒店”,这家酒店坐拥可饱览壮观全景的卓越地理位置,所有客房都可以眺望到阿苏五岳。此外,提供螃蟹自助餐以及温泉露天浴池、温泉大浴场,可以在温泉由内到外地温暖身心的同时,聆听耳畔小鸟啁啾,沉浸在露天浴池中尽享治愈时光。

DSC01628.jpg

阿苏火山

阿苏火山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熔岩群,东西长约18Km,南北约25Km。 在位于火山口中心的阿苏五岳(根子岳、高岳、中岳、乌帽子岳和杵岛岳)中,现在火山活动还在继续的是中岳。中岳的直径为600米,深130米。

我们选择打车到山脚下,然后徒步上山体验仍在活跃当中的火山。

DSC01662.jpg

火山脚下有很多这样的白房子,有一种进入冰岛的感觉。

DSC01663.jpg

顺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向前,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蔓延的火山气体了。这种散发的气体中除了水蒸气,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因此熊本地方气象台以及日本气象厅会实时检测其火山的各种状态,以判断当前是否适合观光浏览。

截屏2023-08-12 12.11.46.jpg

这张由官方制作的宣传图很好的解释了火山观测的一些原理和注意事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DSC01683.jpg
DSC01684.jpg

我们继续沿着山路行走了大约15分钟以后,终于走到了火山群的附近,终于可以一睹火山的真面目了。

DSC01697.jpg

这是一座并不活跃的火山,因此没有水蒸气的阻挡,可以清晰的看到火山附近的岩石结构。如果只拍摄局部的话,很像是月球表面的纹理。

DSC01722.jpg

火山口的附近建立了很多这样的临时避难所,以防万一。但是总感觉如果真的火山爆发了,什么程度的避难所也于事无补了。

DSC01692.jpg

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中岳,也就是一直在活跃的火山口。扑鼻而来的硫磺臭味和温度的骤然升高,让人一时间很难适应。

DSC01705-Pano.jpg

用相机拍摄了一张火山口的全景图,但是由于照片限制在2mb以内,所以看起来有色彩上的断层。我们到来时的天气并不好,火山口有强烈的白色烟雾的喷出,被浓烟遮挡后也无法看到火山口内部的情况。即便是如此,景象仍然十分壮观,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一定来实地看看。

DSC01794.jpg

参观完毕后,我们继续徒步下山,准备前往山下的另外一个景点:草千里浜。

草千里浜

DSC01800.jpg

我们下山的时候还在抱怨天气不好,刚下山就已经看到火山入口暂时封闭的提示了,应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来到草千里浜,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あか牛丼(红牛盖饭)。我们在名为“草千里展望レストラン”这家餐厅风卷残云之后,正式开始草千里浜的浏览。

DSC01855.jpg

草千里浜是位于阿苏环绕风景线上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非常壮观,因此是非常出名的景点。但是对于草原资源丰富的我们来说,应该只是一片略大的草地。

DSC01810.jpg

不过草千里的景观位置绝佳,在此能一眼望见喷着烟雾的中岳火山,在这里拍照非常出片。

DSC01838.jpg

这里的草原上还放养着一批马儿,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马群,也可以骑马驰骋于草原之上。

DSC01846.jpg

这里的马儿完全不怕生,完全可以在马儿在专注吃草的时候大胆抚摸。

DSC01903.jpg

草原之上有两个水坑,平时马儿会成群结队地来这里喝水、吃草。游客们也会跟着马群的步伐来这里跟马儿们互动拍照,非常和谐。

DSC01904.jpg

找了个没人的空档,给马儿拍了张照。静谧的水潭如镜,完美捕捉了它的倩影,仿佛两匹马儿在静静地对话。阳光、微风、和绿色的大地共同构建了这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DSC01865.jpg
DSC01863.jpg

随便找寻这草原上的一块宁静之地,轻轻坐下,任时间流淌,让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美景融为一体,感受每一缕风的触碰,每一束阳光的温暖,沉醉在这片无言的诗篇中。

DSC01913.jpg

陶冶完情操也别忘了在这里的咖啡店来上一杯草千里的咖啡,火山咖啡味道十分独特。

DSC01805.jpg
DSC01806.jpg

当然,也可以选择悠闲地逛一逛附近的周边商店,买下熊本熊和草千里的明信片,然后坐等班车送你下山,结束这一天的行程。

追逐海豚

从熊本出发,乘坐公交车即可抵达松岛港口前往天草市的附近的海域。天草是非常著名的野生海豚嬉戏地,全年不分季节都有90%以上的几率和海豚相见。

DSC06677.jpg

搭船仅需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很多野生海豚在船附近徘徊了。不过大多数的海豚只会浮在海面游动,并不会跃出海面,要想抓拍到海豚跃出的画面比较困难,不过还是抓住机会拍了几张。

DSC06404.jpg

同时有其它的船追逐海豚,当船平行时,大家会挥舞双手向对面的船上的朋友挥手致意。

DSC02393.jpg

船上会配备一名讲解员,为大家讲解这里海豚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特点,并且会帮助大家找到最好的拍照位置。

DSC06671.jpg

水前寺成趣园

在归程之前,我们还去了一趟位于熊本市中央区内的一所日式庭院。

DSC06884.jpg

熊本熊随处可见,还没进庭院就看到了一家餐馆里的大号熊本熊。

DSC02490.jpg

这所水前寺成趣园是1632年熊本藩主创建,是一座围绕池塘建立的回游式庭院,是国家指定的名胜古迹之一。池塘引入的是阿苏山的泉水,庭园的名字取自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一句。

DSC02515.jpg

这所庭院建立在高楼大厦之间,在古风的庭院内可以看到外面的现代建筑,颇有交错融合之感。

DSC06889.jpg

庭园内的生态环境非常之好,有很多猫猫在里面自由活动,也随处可见白鹭飞来飞去。

DSC02534.jpg

日式庭园对植物的层次要求比较高,可以没有很多花朵,但绝不能没有树木和绿草。可以看出这些植物都被精心修剪过。

DSC02529.jpg
DSC02531.jpg

我们到来时,整个庭园的游人非常少,可以肆意漫步,享受这下午时光。

后记

对于想来日本游玩的朋友来说,东京、大阪、京都固然是热门的首选地,但尝试一下九州行也未尝不可。九州相较于热门的旅游地区来说,相对游客较少(福冈除外),对于希望避免人群和体验更真实的日本生活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更佳的选择。此外,九州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火山、温泉、山脉以及绝美的海岸线,还有众多当地小吃和美食,如果你已经已经去过日本其他地方、亦或是想要体验与众不同的日本文化,九州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我来说,短暂的七天行程并不宽裕,因此没能去南端的鹿儿岛看看,始终是一个遗憾。在文章撰写之时,我已经在东京拿下了日本驾照,准备下次的九州环岛自驾。期待下次和九州的再次相遇。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佐渡岛与大地艺术节的交响

写在前面

借着去長岡看花火大会的机会,决定在新潟周边尝试自驾游。

Snipaste_2023-08-09_00-00-49.jpg

本次新潟自驾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地の芸術祭,始于2000年,每三年举办一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节。这个艺术节的艺术作品分布很广,在分别坐落在760平方公里的宽广大地上,因此基本无法依赖公共交通游览,推荐自驾或者报名官方旅游团参观。第二部分是新潟知名的佐渡地区,这是日本海东部的一个岛屿,海岸线全长262.7千米,面积854.76平方千米,是日本四大主岛以外仅次于冲绳本岛的第二大岛屿。岛上的自然风光非常美,但是公交车一小时一班,所以也基本无法依赖公共交通,只能自驾、租车亦或者包车进行浏览。

租车部分

DSC07731.jpg

这是我拿了日本驾照之后的第一次自驾游,一口气尝试了日本三个租车服务:Times、Toyota、EV rent a car zuuk,总体体验都挺不错,没有任何坑和意外发生。

这里简单聊聊几个租车服务的感受:

  • Times是共享汽车的形式,收费是按照每15分钟计算,可以使用APP开启车门,使用上比较灵活,相对便宜。
  • Toyota是租车形式,根据你的租车时间和车型计算收费,大概一天都在1万日元左右,用完后需要将油箱加满。
  • EV rent a car zuuk是佐渡岛新开的租车公司,比较小型,只有纯电汽车,一天收费在1万1千日元,包含基本的保险。

大地の芸術祭

我们的自驾路线:

  • 清津峡 - 最後の教室 - 農舞台及周边-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 - たくさんの失われた窓のために

日本三大峡谷 清津峡

DSC07287.jpg

清津峡和黒部峡谷(富山県)、大杉谷(三重県)并成为日本三大峡谷,因此清津峡应该是参观大地の芸術祭必来的景点之一。我们抵达的时候,游客非常多,等了20多分钟的车位才得以驻车。停车场后面就是峡谷的一部分,水流非常清澈。

DSC07314.jpg

2018年,作为“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18”的作品,整个隧道由中国建筑公司MAD Architects翻新。在隧道内和新安装的入口设施的某些位置,以“自然五大元素”(木、土、金、火、水)为主题,营造出建筑空间和艺术氛围,整个隧道重生。其艺术设计重新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将当地人、游客重新与这片土地之美联系起来。

DSC07323.jpg

这个作品位于第二个洞口,名叫“見えない泡” (看不见的泡泡)。这个胶囊状的结构如同从异世界降落而来,它柔和地反映出隧道的轮廓,并反射周围的景色。

DSC07347.jpg

走到隧道尽头,就来到了最著名的景点:光之洞。这个作品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打造成,是大地艺术祭上最热门的打卡地。半镜面不锈钢沿着隧道延伸,描绘出出色的岩石形状,灿烂的绿色,碧绿的水从珍贵的土地涌入封闭的空间。浅水池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 投射在洞穴中的峡谷形象也被投射到水面上,营造出无限的自然错觉。“光之洞”为黑暗潮湿的隧道带来了光明和宁静,游客可以进入到水中,以这种形式沉浸在无尽的大自然中。

DSC07379.jpg

透过“光之洞”可以欣赏到清津峡的面貌,在高耸的岩壁之间,清澈的溪流蜿蜒向前,景象非常壮观。清津峡诞生于1600万年前,由于海底火山的喷发活动,火山灰沉积在海底。经过化学变化,其颜色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绿色凝灰岩(也称为“绿色凝灰石”)。峡谷的岩壁非常有特点,是由柱状的岩石堆叠而成的,并非单片的岩石。

最後の教室

DSC07427.jpg

这个作品是在当地已经废旧的旧東川小学校为基础设计的,试图使用黑暗、心跳、灯光等元素展示“人类的缺席”。学校有三层,都比较黑暗,刚进去的时候需要适应一会儿。

DSC07433-已增强-降噪.jpg

当你走到楼道的某处,便会听到心跳的声音,伴随着闪烁的灯光慢慢摸索未知的学校,是一种很奇妙的探索体验。

DSC07440-已增强-降噪.jpg

微弱的灯光和一个个玻璃罩子试图把游客的把记忆和阴影困在没有学生的小学里。

DSC07462-已增强-降噪.jpg

别慌张,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也许会感觉像一个“鬼屋”,但当你沉浸的时候,会慢慢理解每个装置的意义。对了,当你最后走出这个无人学校的时候,不要忘了去入口处的二楼参观皮影作品:透过一个小窗窥探影子营造的鬼怪世界。

まつだい農舞台

DSC07479.jpg

以まつだい「農舞台」为中心的区域,散布了大大小小40余件艺术作品。在参观这些作品的途中,还可以欣赏到众多的梯田(利用山间斜坡的田地)、背替田(改变河流流向制成的田地)和村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体验超过1,000年的雪国农耕文化。除了可以欣赏到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你还可以在稻田里窥探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春天可以体验种植稻子,秋天可以体验收割稻子,冬天可以玩雪等,还有大量的地方文化体验活动。馆内的餐厅还提供了使用当地食材制作的菜肴,在这个地方,可以充分体验“艺术”、“食物”和“农业”的融合。

DSC07483.jpg

作品名叫廻転する不在。艺术家收集了不再被使用的自行车,通过链条的机械拼装组成了这件作品。作者希望可以通过收集原主人的记忆片段和介入,为这些已经静止在时间和历史中,没有主人的自行车注入新的生命。你可以登上梯子,尝试蹬车,后面由车辆组成的圆盘也会随之转动,似乎真的“注入”了新生命。

DSC07509.jpg

作品名为花咲ける妻有(花开妻有)。这是艺术家草间弥生最爱的作品,她用标志性的波点元素塑造了一个开花的越后妻有,寄寓这个地区的活力能够延续下去的希望。

DSC07568.jpg
DSC07583.jpg

欣赏完这部分艺术作品,越过一座小桥往山上驶去,就来到了由这些硕大铅笔组成的艺术作品前。

DSC07587.jpg

这个作品名为リバース・シティー,逆向城市。仔细观察,每根铅笔上都写着一个国家的名字,当你向上仰望的时候,看到锋利的笔尖向你迎面而来,这种视觉冲击力让抬头的人感受到力量和威胁。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

由于美术馆的营业时间限制,我们在浏览完農舞台周边之后,便没有继续探索,而是直接驱车来到了这所美术馆。

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是以越后妻有地区为舞台举办的大地艺术节中诞生的建筑物,2012年经重新装修作为现代艺术的美术馆重新开放。到2021年,近一半的常设作品被更换,建筑本身也进行了翻新,迎来了作为“越后妻有里山现代美术馆 MonET(莫奈)”的重启。

这座美术馆是由原広司及其工作室“アトリエ・ファイ建筑研究所”负责,他们曾参与设计札幌巨蛋、京都车站大楼等著名建筑。该美术馆中央的池塘被走廊环绕,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空间,本身就是一座充满艺术设计的建筑物。这里长期摆设着种类丰富的艺术作品,另外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活动。

DSC07629.jpg

馆内有诸多的艺术作品,非常有趣。这里介绍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作品,是由名和晃平制作的名为“Fiece”。黑色的硅胶油以多条细丝的形态从天花板不断落到地面,硅胶油按照重力垂直地流动,在地面形成一个黑色的池塘。这个装置艺术作品将观众的视点置于时间、空间和物质的交界处,使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重力的表现形式。

たくさんの失われた窓のために

从艺术馆出来时已经天色不早了,时间不多,经过取舍之后,我们驱车赶往最后一个目标:たくさんの失われた窓のために(为了众多失去的窗户)。

DSC07702.jpg

如果从"我的窗户"中眺望风景,那么风景就属于自己。夕阳西下,从这个巨大的窗户望去,乡村美景尽收眼底:大片绿色的农田、鳞次栉比的房屋、蜿蜒的公路...

窗户和周围的美景完美融合,放慢节奏感受这一刻,让眼前的景色透过窗户留在心底,畅快淋漓的体验。

DSC07714.jpg

写在最后

大地艺术节在越后妻地区展开,每三年一届,被称作“没有屋顶的美术馆”。曾经的越后妻有曾是一个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的落后山区,无人问津。但历史上的越后妻却风光一度: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产出日本最好吃的“越光米”,“吟酿清酒”、荞麦面也是日本有名的特产。只是到了现代,农业时代的辉煌已经不再关照这片土地,这也是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经济泡沫破灭,发展停滞的必然结果。

1996年,新潟县政府筹措了一笔“十年地方振兴基金”,邀请日本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希望可以借助艺术文化的创意重新振兴衰败的乡村。北川富朗认为艺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从古至今,艺术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反映人和自然、文明或者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良好方式。接下这一重任的北川富朗谋划了一个非常雄伟的想法,将整个越后妻有地区打造为一个“天然的美术馆”,为了这个理念,他用四年时间做了2000多场展示会,一次次不厌其烦与当地的政府和村民交流他的概念、希望达成这一理想。

在2023年,超过200件的常设作品、10多个策划展览、20多个活动都会在此展开。虽然参观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很高兴能看到一个拥有全新面貌的越后妻、一个蓬勃开展的大地艺术节。大地艺术节抛开繁华的都市,选择在山区进行艺术实践,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成就。

佐渡岛

写在前面

佐渡岛曾经十分偏远,作为政客和知识分子的流放地,并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17 世纪初,人们在佐渡发现黄金之后,这个沉睡小岛的命运就此改写。如今,佐渡岛成为了一座度假小岛,优美的风光、新鲜的水产、舒适的温泉、顶级的露营场成为了佐渡的魅力所在。

DSC08270.jpg

从新泻海岸上最近的城市乘船 2 个小时,即可抵达佐渡岛。一路上海风阵阵,海鸥环绕在船边,好不惬意。

DSC08160.jpg

乘船到佐渡岛有两种选择,快船或是慢船。如果你乘坐的是慢船,你完全可以躺在船上提供的榻榻米之上,欣赏沿途风光。你也可以走到甲板之上,用手中的零食和伴飞的海鸥互动,和大自然更进一步。

DSC08192.jpg

乘坐慢船两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佐渡岛。

由于佐渡岛面积很大,而公共交通的发车频率又很低,所以自驾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提前一周尝试预定租车,但是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均已经约满。最后在一家刚开业的租车店里成功预约了一台日产纯电车,两天开下来感觉还不错,车况也很新。

DSC08948.jpg

佐渡金山

佐渡金山从佐渡岛两津港出发约为30公里。开车的话约为60分钟就可到达。由于我们抵达时已经10点左右,因此前往当地寿司饱腹后,才驱车前往。

DSC08560.jpg

一路上山路崎岖,有沿海车道也有环山车道,对于刚拿下驾照的我来说,可以一边开车兜风,一边欣赏沿途景色,一切都很有新鲜感。

DSC08315.jpg

佐渡金山据说是由三位山主于 1601 年创建的,距今已经有400年历史。参观这里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宗太夫坑,坑道中是根据「佐渡金山绘卷」来重现当时作业的样貌,感受当年工人作业时的繁忙之景;

DSC08340.jpg

另一种是道遊坑,矿山路线于 2008 年向公众开放,其基本理念是将佐渡矿山的状态保存为工业遗产,佐渡矿山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现代化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走在百年前的坑道上,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采矿的环境。许多设施,包括矿井、电车、机械工厂和破碎场,都保持了运营时的原样。分布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的大部分矿山、采矿设施和冶炼设施都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历史遗迹和工业现代化遗产。

DSC08343.jpg

从佐渡金山参观完后,一定不要忘记拜访旁边的「北泽浮游选矿场遗迹」。矿场遗迹从金山开车仅需5分钟的车程,可以进去自由参观。这座选矿场建于20世纪前半,1个月处理的矿石 数量有5万吨以上,过去曾是东亚最大的矿石生产地。

尖阁湾扬岛游园

DSC08373.jpg

随后我们准备前往尖阁湾扬岛游园,在路途上经过了一片海滩,很多人在此戏水,不禁也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留下此时此刻的景色。

在经过走走停停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DSC08385.jpg

尖阁湾扬岛游园是一处建在佐渡岛尖阁湾扬岛峡湾上的旅游景点。站在展望台上,可以将被评为“日本海岸百选之一”的海湾景色尽收眼底。

DSC08390.jpg
DSC08433.jpg

这里的海水非常清澈,在岸边还有很多鱼和海鸥聚集,好不热闹。

DSC08410.jpg
DSC08426.jpg

沿着灯塔的方向前行,走到海岸尽头,和商店的女主人打声招呼,买一瓶当地产的佐渡水,坐在崖边的椅子上,尽情享受这海岸美景。

DSC08533.jpg

1953年,松竹映画的电影《你的名字》在此拍摄,“尖阁湾”之名从此闻名全国。这座吊桥场景因《你的名字》而闻名,桥上可以远眺雄伟的尖阁湾,欣赏尖阁湾的全景。如果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来此观光的话,还可以看到岩石上盛开的百合花。

DSC08394.jpg

这里还可以乘坐海底观光船进行浏览,透过船里设置的透明玻璃,可以一睹海底的面貌。

大野龟

DSC08540.jpg

离开美丽的尖阁湾扬岛游园后,我们继续踏上旅途,沿着海岸向前开去,走走停停,试图捕捉一些可以留住的风景碎片。

DSC08583.jpg

虽然山路崎岖,很多路非常狭窄,但好在没什么车辆行驶,大大减轻了我的驾驶压力。

压缩逆光AI.jpg

抵达大野龟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当这块海拔167米、被称作大野龟石头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有那么一刻真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急忙拿下三脚架,试图拍下这大自然的杰作。

DSC08661.jpg

也许是因为天色渐晚,并没有其他游客在这里。我们很幸运地独享了这日落的完美时刻。

DSC08733.jpg

欣赏完这美景,已经是傍晚了。正当我们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时,路边的偶然一瞥,看到了一颗特立独行的树,孤零零地长在岩石上。

DSC08754.jpg

也许这就是旅途的惊喜,美景总是在路上,享受路上的风光本身也是旅行的一种。

路上的云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继续我们的公路旅行。

DSC08811.jpg

天气非常好,云朵和漫画里的如出一辙,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的程度。

DSC08820.jpg

妙宣寺五重塔

DSC08846.jpg

妙宣寺五重塔是新潟县内唯一一座五重塔,据说是江户时代宫廷工匠历经父子两代来建造的,是日本指定的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之一。其五层构造是仿照日光东照宫五重塔而建,虽然远不如东照宫的绚烂豪华,但全建筑没有使用一根钉子,纤细木材结构也极其雅致,让人产生褪色朴实之感。

DSC08843.jpg

由于殿内禁止摄影,所以没有在里面进行拍摄。拖鞋进入大殿参观,可以看到很多虔诚的人慕名而来,席地而坐,若有所思。

万畳敷

DSC08926.jpg

继续沿着公路前行,来到了由一片由熔岩形成的海岸线,这就是万畳敷。由于有很多小水塘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奇景,在特定的角度下拍摄会产生奇美的天空之境的效果,因此也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不过我们抵达时并没有人在这里停留,反倒是因为我们在这里拍照后,有几辆路过的车辆也停在路边,在一旁拍摄。

DSC08931.jpg

可惜我们抵达的时候是中午,并不能很好的拍出“天空之境”的景象,不过沿海的道路和湛蓝的天空浑然一体,也是不错的观景体验。推荐想拍出“天空之境”的朋友可以选择黄昏之时来这里。

DSC08910.jpg

矢岛体验交流馆

佐渡岛海岸多岩石暗礁,狭窄且错综复杂,于是当地人发明了“盆舟”这一交通工具,用于收割裙带菜以及捕捞鲍鱼、海螺等海产品。

DSC09064.jpg

在看旅游攻略时,一度以为“盆舟”只是一种船的称呼,到了才发现原来真是一个“硕大”的木盆。“盆舟”很小,是用佐渡产的杉树和竹子编制而成,平衡性不是很好,最多只能乘坐三到四个人。

木盆里还暗藏了“小心机”,中央还带有透明的小窗,可以透视清澈见底的海中所悠游的鱼儿,

DSC09048.jpg

随着划船的婆婆用单浆在船头左右滑动,一座连接石岸的红桥赫然出现。盆舟在桥下驶过,仿佛进入了「千与千寻」的电影里面,荡漾海上,恍若时空静止。

写在最后

来日两年半,一直在打卡日本的各地,在本次行程之后,我基本上已经涉足了日本90%以上的区域。

image.png

虽然去了不少地方,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深度游。走马观花的欣赏固然是一种旅行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一个地方沉浸地走一走。

2023年已经度过了一半,希望在今年能够继续填补日本地图的同时,也能真正放松地漫步在日本的某处小地方看日落,赏月色。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驾照指南:如何最低成本迅速拿下日本驾照

写在前面

在被日本乡下交通虐过千百遍后,为了更好地在日本深度游,终于下定决心要拿到日本驾照。从报名到拿下日本驾照,历时两个多月,现在的我终于有资格简单聊聊如何在日本拿驾照了。

日本驾照的权益

  1. 自然是获得在日合法合规开车的资格。
  2. 可以申请国际驾照,在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缔约国内均可合法驾驶车辆,是真正的国际驾照。
  3. 同时获得排量小于50cc的“摩托”驾驶资格,这在濑户内海等适合租电动车出行的场合下非常有用。

拿驾照的两种方式

  1. 从零开始学习

如果你在国内没有驾照,你只能选择在日本从零开始进行驾驶培训。你可以选择合宿或者去驾校的定期集中培训来完成学习,在考试通过后拿到日本驾照。

如果采取合宿的方式的话,势必要拿出一定的金钱(30万日元左右)和时间,但是考试较为容易通过。如果采取定期培训的话,虽然学习时间上相对自由一点,但是考试难度会比合宿有所提高。

  1. 中国驾照换日本驾照

如果你有中国驾照,并且已经持有三个月以上,那么你可以通过切替え的方式换取日本驾照。无需合宿,通过路面考试后当天即可拿到日本驾照。

这种驾照转换的方式适合在长期持有日本签证的人群,并且成本相对比较低廉,最低花费1万日元以内就可拿到日本驾照。


换驾照的流程

由于本文主要讲解换照方法,因此从头学习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换驾照的流程大体分为:准备材料、考场报名、笔试交规、路面考试、领取驾照几个步骤,下面依次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准备材料

由于需要的材料随时可能更新,所以请你在当地的警视厅官网进行查询,不同地区可能需要的材料有所差异。

以东京都地区为例,需要的材料有:

护照、在留卡

如果你有旧的护照,请你一并携带。

住民票

需要提供可以证明你住址的住民票。未持有マイナンバー(個人番号)的,请自行前往区役所进行申请。

持有マイナンバー(個人番号)的,可以自行在便利店进行打印,注意需要显示国籍、在留资格,复印件不可。

国内驾驶证原件

需要提供有效期内的中国驾照原件,请注意,是两页原件均需要。

驾照必须要取得三个月以上才可以算作有效证件。

驾驶员信息表和成绩单

国内车管所开具的驾驶员信息表和成绩单,记得一定要盖章,复印的印章无效。

驾驶证翻译件

需要提供中国驾照的翻译件。请自行前往 日本自動車連盟(JAF)网站进行翻译件的申请,无需线下,线上即可办理。

在翻译完成后,请根据说明到就近的711便利店打印机进行打印即可。

出入境记录

微信小程序(搜索移民局)、支付宝均能在线开具,打印即可,无需翻译。

六个月内证件照

需要提供写真照片一张,规格是3cm*2cm,也可去驾照中心的自助机器现场拍摄。

考场报名

选择就近的考场报名,申请费2550日元。以东京都为例,你可以选择府中運転免許試験場或者鮫洲運転免許試験場。

府中運転免許試験場的考试相对容易,并且报名的人相对较少,但对日语有比较高的要求,在提交材料后,会询问一些在国内考试的细节,比如科目一二三的考试内容等,因此推荐日语好的朋友去府中进行报名。如果你无法回答上任何一个问题,府中的工作人员极有可能拒绝你的申请。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翻译进行报名,一些华人驾校也提供相应的报名服务。

鮫洲運転免許試験場的路面考试线路比较多,报名人数也相对多。在本文撰写的时候,路面考试已经预约到3个月后。鮫洲的优点是申请材料审核宽松,「交管12123」APP截图都可成功进行办理。递交材料后,询问的问题非常简单,仅需点头确认即可,推荐想要个人DIY报名的朋友来这里报名。

如果你想使用「交管12123」APP截图,请打印以下材料:

  1. 「我的驾驶证」页截图
  2. 驾驶证电子版正副本截图
  3. 「我的违法」页截图
  4. 「驾驶证实习信息」页截图
  5. 「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记录情况」PDF

如果你在东京进行报名,请查询当地免許試験場的营业时间,并且最好提前半小时抵达,因为每天办理的人数非常多,排队越早越快办理结束。如果在其它地方进行考试,应该不用提前出发排队。

视力测试

报名当天进行。报名完成后,去指定窗口进行视力测试。可以佩戴眼镜,但如果佩戴眼镜测试,未来的路面考试以及拿驾照后的驾驶过程中必须戴眼镜进行。

笔试交规

报名当天进行。东京的笔试可以选择中文答题,题型为判断题,一共10道,答对7道即为合格。一般情况下无需准备,因为都是常识性问题,很容易答满分。

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也可以稍作准备。笔试分为“交通标志”和“行车驾驶”两个部分,可以在小红书搜索相关交通标志灯信息进行准备。

选择考试时间

报名成功后,你的书类有效期只有6个月,有效期内无限次考试,到期后需要重新报名。

在选择考试时间的窗口,会交付给你一张卡片,拿着卡片在机器上自助选取考试时间即可。如果未来的考试未合格,可以继续拿这张卡片选取下一次考试时间。

如果你的考试合格,该卡片原则上要递交给考官进行回收。

路面考试

由于考场不同,因此考试路线完全不同,由于有多条线路,并且是当天考试抽取,因此随机性较强。

路面考试全程使用日语进行,但十分初级,仅需掌握关键词汇即可:左右方向、二十以内的数字、加速等。

日本的换照考试更注重的是安全驾驶意识,所以在进行路面考试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安全确认动作,比如“五点确认”等。

下面简单介绍三种安全确认流程:

上车

汽车尾部后蹲查看车底,汽车内侧小跑到车头位置,车头位置前蹲查看车底,在车头灯站立左右看,确认安全后走到车门前,再次安全确认左右看,开45°车门再次左右看,进入车内10公分轻关门(停顿)。

转弯

在进行转弯前,务必要靠边行驶,在靠边行驶之前,务必要打转向灯后进行三点确认,即中镜、左/右视镜、左/右后方的三点安全确认,确认安全后,先靠边行驶再转弯。

这样做的目的是由于日本的路面比较狭小,因此很有可能有自行车在车辆的视觉死角(车辆侧边或者尾部),直接拐弯可能产生驾驶事故。

下车

拉手刹,挂P档,关转向灯,熄火,解安全带,调回座椅,开车锁,开45°车门再次左右看确认外面安全

其它环节同理,如视野不良、通过路口、下车等场景均需要特别强调安全确认。

合格拿证

如果路考合格,那么十分恭喜,当天就可以拿到日本驾照。缴纳驾照发行费2050日元,就可以进行漫长的等待了。拿到日本驾照后,就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不合格再考

下车后考官会告诉你在什么地方不合格,并且提醒你下次注意。考试结束后,你需要拿预约卡再次去窗口进行预约。

如果你在鮫洲運転免許試験場考试,很有可能下一次考试时间要到几个月以后,但是请不要担心,你可以先随便选择一个考试时间,在日后打电话随时进行考试时间的修改。


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里均以东京的鮫洲運転免許試験場为例,仅做参考:

  1. 如果你在国内没有足够的驾驶经验,建议还是报名一次或多次的考前练习,这对考试很有帮助
  2. 报名的流程非必要的话不建议找驾校或付费翻译陪同,因为真的很简单
  3. 不满意考试时间的话,随时都可以拨打考试中心的电话修改,如果第一次电话无法提前考试,那就多打几次
  4. 考试路线很多,没必要完全记忆,考试当天搜一下你抽到的考场路线图熟悉下就足够了
  5. 安全确认很重要,最好熟记于心
  6. 相对而言并不十分要求你的驾驶技术,比如你S弯或者直角弯压线了,倒车重新来过即可,不影响考试
  7. 是可以在運転免許試験場练车的,一般要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约,但个人感觉实地练车并不是必须的
  8. 老司机需要习惯下右舵车,因为车灯在右边,正好是相反的
  9. 如果持有国内驾照但没怎么在国内开过车,建议找驾校至少练习一次,熟悉一下车辆和考试的要点

福利时间

如果你已经拿下了驾照,不如现在就尝试使用日本便捷的租车服务啦!

推荐新手尝试使用Times car share,优势是可以按照每15分钟计费,保险也很便宜。

在申请入会时,如果填写我的紹介者コード:0012-976858,你我都可以得到共计90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长。

一些其它文章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神级眼镜店?999.9眼镜购买体验分享

免责声明

本篇只是单纯介绍在日本购买眼镜的分享体验,没有任何贬低、对比其它品牌之意,我始终相信无论价格多少、品牌如何、产地在哪,只要适合自己的眼镜都是最好的眼镜。 另外作者也并非眼镜相关从业人员,也不懂眼镜相关的任何专业知识,只是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上分享一些我了解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消费建议、医疗指导,请各位读者敬请注意。

契机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制作优质眼镜的国家之一,但来日两年之久,并没有得到过什么特别优秀的体验。前前后后已经配过了两幅JINS,价格都在1万日元(500元人民币)上下,佩戴体验都比较一般,尤其是最近一副塑料眼镜的镜腿已经开始爆皮了,同时也感觉镜片的度数需要调整,所以就萌生了配一副新眼镜的想法。

之前和朋友去金子眼镜店配过一副眼镜,全程体验比较好,所以这次我也决定试试“加钱得到快乐”。逛过金子和白山等一众眼镜店后,发现并没有适合我这张大脸的镜框,最后终于在999.9店里挑选到了心仪的镜框。

关于999.9品牌和店铺

image.png

999.9(フォーナインズ)是公司的名字,也是眼镜品牌的名字。它的由来是标记在纯金金条上的质量标识数字999.9,表示具有千分之999.9的纯度,寓意着“最高纯度的品质”。作为眼镜框的制作者,999.9意味着追求最高品质,并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地努力接近完美的数值1000。

999.9以"眼镜是工具"为理念,通过改善易于戴,难以破坏,和容易调整等视力矫正器具所需的功能,一直表达着高品质和美丽的形态。不仅是眼镜框,连同商店和员工,999.9在所有事物上都一直追求最高纯度的品质。这就是融入999.9决心的品牌名。

以上来自品牌的官网说明,作者仅做中文翻译。都说一个高级的品牌都有顶级的营销字眼,我承认作为一个消费者,看到这段文字(日语)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品牌呈现的“魅力”。

这次去的是银座999本店,位于東京都中央区銀座4丁目3−6,营业时间是:11:00~20:00,该店铺全年无休,配有中文店员。

配镜流程

image.png

在一楼选好镜框后,上二楼进行验光测试。大体进行了以下几项测试:

  • 电脑验光:日本的视力测试的确认圆形的缺口方向,除了上下左右还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几种情况

  • 红绿视标测试:两次,区分红绿区域的清晰度,主要测试近视是否过矫或欠桥

  • 蜂窝图测试:精调散光轴位与度数

  • Worth4点灯检查:检测双眼融像和视功能问题

  • 主视眼测试:顾名思义,测试哪只眼睛是主要习惯用的眼睛

在进行每部分测试时,都会提前向你说明测试的内容和目的,如果有相关数据的话会向你进行简单的讲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部分测试环节涉及到专业领域,凭借回忆书写,仅供大家参考。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验光需要有这么多流程,之前在国内都是直接验光的,现在看起来非常不严谨。

在进行完上述的测试后,进行镜片的选择。据店员介绍,普通的眼镜店只有300片验光镜片,而这家9999店有3000片,是这个一般眼镜店的10倍,可以更精准的为客人匹配合适的镜片度数。

又经过了一番测试后,终于确定的适合我的镜片参数。之后店员会拿出平板向你介绍镜片品牌的选择,一般是蔡司或者尼康两种品牌进行选择。

一切选择完毕后,就可以进行付费了。由于我的度数较高,并且选择的尼康镜片需要高精度加工,因此需要一周后才可可以来店取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选择镜片品牌不同,每个人度数的不同,等待的时间也不同,着急的顾客也可以选择额外的加急服务。

镜框的选择 M-109

我选择了M-109-9101这款型号,颜色是哑光黑金。这款镜框是M-100系列的延续型号,以方形风格为基础,采用纯钛(Pure Titanium)+合成树脂+钛合金(Titanium Alloy)三种主要材料制作而成。

具体规格:

  • 镜框(フロント):纯钛、钛合金、合成树脂(塑料)
  • 镜腿(テンプル):纯钛
  • 镜腿尾(モダン`先セル):合成树脂

从材质上看的话,这幅镜框并没有完全使用纯钛的材质,所以成本上应该没有太贵。如果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去店里试戴一下纯钛的,镜架轻巧,硬度非常高,不掉色,不氧化,也不容易形变。

image.png

999镜框比较出名的是所谓“嵌入式逆R铰链”,这款镜框同样搭载了这个铰链设计。这样的独特功能部件可以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负担,防止镜框的扭曲和变形。设计考虑到了适当的强度和持久的舒适状态,可以根据顾客进行调整,让眼镜佩戴更为舒适。

镜片的选择 尼康

我选择了尼康的镜片,型号是NL4-DAS-SA,DAS代表两面双球面设计,NL4代表1.64折射率,同理NL5代表折射率是1.74。

双非球面设计可以提供更加轻薄的外观和更加舒适的配戴效果,让镜片更美观。此外,由于采用了双非球面的设计,光学性能大大提升,尤其是在有散光度数的情况下,它可以纠正传统的外表面非球面无法达到的散光轴方向的光学性能,并扩大没有像差的良好光学性能区域,从而使镜片的每个角落都能达到清晰的焦点。这意味着即使在镜片的边缘,用户也能享受更佳的视觉体验。

取镜体验

取镜的时候,店员会再次根据你的脸型调节镜框,以便达到最贴合用户的状态。在店员调节好后,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让店员帮你再次进行调节。官方推荐每三个月就去店铺内进行眼镜的维护和清洁,你也也可以随时回到店铺内进行调节。

在店内调节完毕后,店员会让你选择一个喜欢颜色的眼镜盒以及产品的包装形式:纸袋或者是便携抽拉式的布袋子。帮你包装好后,取镜环节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店员会恭送你到店门口,递交商品并鞠躬道别。

佩戴体验

photo_2023-07-19_01-27-39.jpg

经过一阵时间的佩戴后,终于可以来说说体验了。

近视有很多年了,中间也换过很多不同种类的眼镜品牌,如果说999.9眼镜和之前的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的话,我觉得是贴合度。

在佩戴999.9眼镜的时候,我感觉眼镜会始终贴合自己的头部,不夹头的同时,眼镜也不会受到颠簸或者汗水之类的影响从而移动位置。

这是比较微妙的佩戴感受,但的确又是极大提升使用体验的点:我终于摆脱了夹耳朵的镜框、也摆脱了被汗水侵袭后掉渣的镜框。

至于镜片的提升,恕我眼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直观的感受,顶多是因为度数的提升感觉更视觉上更清晰了一些,对比度好像也多了一些。

另外,由于镜框的一部分使用了钛作为材料,镜框的重量相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此长期佩戴上更接近“无感”的体验。

小记

回头标题的问题:999.9是神级眼镜店吗?

毫无疑问,999.9是一家神级眼镜店,因为无论从品牌概念和营销,还是店铺的设计、服务质量和氛围感上说,都做到了完美无瑕。

但是反之,999.9的产品本身——眼镜并不是什么“神级”的完美品。它不过是一副普通的眼镜,只是在做工上有所提升,材质的选择更加讲究,长期使用的舒适度也更好,仅此而已。

我不认为JINS之类的百元眼镜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给了近视人群最基础的视觉保障;我也不认为999.9亦或金子白山之流的高端品牌是智商税,因为他们是懂得自己配镜需求后的更佳选择。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我怎样发布Telegram频道信息?

写在前面

赏心悦目的排版会令人舒适,但是小小的文本框需要的注意的地方还挺多的。运营APPDO 数字生活指南两年之久,对频道的文本有了一套自己的处理模式,想借此机会分享出来,希望本文能对大家Telegram频道的文本编辑工作和提高字体与排版审美有所帮助。

更新历史:

本文初次撰写时间为2022年7月8日,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6月13日,当前版本为Telegram文章排版指南2.0,更新了一些频道运营的工具并且结合最新功能进行说明。

善用工具和模板

由于目前我的频道文章图片和文字都使用在线平台制作,因此都已经获得正式的版权许可,不存在图片和文字的任何侵权行为。

Photoshop 以及 Adobe Express

目前我使用Photoshop最新的“创成式填充功能”进行图片的智能补齐,这样可以快速得将图片调整为900*400的黄金比例,并且图片不会变形。另外,利用“创成式填充功能”还可以帮助你在原有图片的基础上生成各种想要的元素,非常简单快捷。

photo_2023-06-13_15-49-25.jpg

同时我还会使用Adobe Express上的版权图片或者使用平台自带的关键词生成AI图片功能,并且在线添加、编辑文字。

创客贴等在线新媒体平台

运营微信公众号就开始使用在线新媒体平台了,根据元素搜索相关图片,并且可以随意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并且保存成模板以便下一次使用。平台自带了多种中文版权字体,无需下载就可以在线使用,相比Adobe平台,更适合依赖中文的创作。

字体样式的选择

由于Telegram的中文无法改变字体,只能在纯文本的基础上改变字体的样式,目前可供改变的样式有以下几种:

  • 普通字体(Ctrl+Shift+N)
  • 加粗样式(Ctrl+B)
  • 倾斜样式(Ctrl+I)
  • 下划线字(Ctrl+U)
  • 删除线字(Ctrl+Shift+X)
  • 等宽样式(Ctrl+Shift+M)
  • 剧透样式(Ctrl+Shift+P)
  • 链接样式(Ctrl+K)

虽然可供更改的样式选择不多,但是可以满足Telegram的基本排版需求,只要我们善于灵活运用以上这些样式,就可以做出清晰的文章排版,提升订阅者的阅读感。

如何使用字体样式

可以根据内容的变化自由选择字体样式。

一般来说,我会在标题处使用加粗字体,在引用处使用倾斜字体,在有外部链接处使用链接样式。文章后面也会结合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排版的基础原则

无论在任何地方进行中文排版,都应该尽量符合以下的排版原则。

文章分段

文章分段可以使排版更加清晰明了,也能让读者快速找到重要的段落内容进行阅读。在Telegram中,由于消息的推送机制导致一行的文字数量有限,所以文章分段不仅是一个回车符这么简单,空白一行会让段落更加清楚。

举例:

image.png

可以看出,原文的排版有些拥挤,而过长的内容阅读起来也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厌倦。故意留空一行,会让字数多的文章更有层次感,阅读起来也会舒服很多。

英文数字前后的空格

在中英文交替的情况下,应该在英文单词开头和结尾分别插入一个半角空格,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举例:

image.png

可以明显看出,在英文较长的情况下,前后加入空格会让内容显得更清晰。

符号的使用

灵活运用一些特殊符号会增加一些内容的醒目性,也可以增加内容的条理性。

比如我会使用符号 ▎ 来强调标题,使用 - 符号来罗列一些软件的特点。在TG版本更新后,你还可以使用各种自定义的小emoji进行标注,使标题段的排版更为丰富多样。

当然,同时也要控制符号的数量,不然可能适得其反。

举例:

image.png

使用配图

文字是非常单一的表现形式,如果使用配图就会显得丰富一些。配图尽量和文字内容相关,做到简约简单即可。入

关于配图的数量:如果配图只是单纯为了丰富视觉,那使用一张图片即可。如果配图是为了和内容相辅相成,并且补充文字内容,那可以选择多张图。

举例:

2dc462de-0456-476c-a5dd-624b082c5ee3.jpg

以上是我使用过的部分配图,尽量遵从了相同比例和一致的设计风格。

使用标签

标签是Telegram的一大特点之一,合理利用标签可以将文章进行分类。标签还可以帮助在有配图的情况下调整图文比例。

举例:

捕获G.png

左侧的排版使用tag将图片和标题分开,会更有层次。右边标题紧贴配图,稍显拥挤。

频道的具体排版方式

下面以我自己频道为例子,简单阐述自己对Telegram的排版理解。

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2-07-08+22_40_27.png

配图

配图简洁醒目,最好能表现文章内容,让读者一眼能看出主题即可。图片的要素不易过多,文字也尽量控制在一两行即可。配图一般只用一张图即可,规格900*400左右。如果多图的话可能会导致要素过多,反而显得混乱。当然多图的优势是能展示的更全面,还是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自我判断。

标签

围绕频道主题,固定下来一些标签,可以更好的给文章分类,同时也可以让新订阅的用户更快地阅读到之前的内容。

标题

这里我使用的固定的特殊符号并且对标题文字进行了加粗,标题前后都留白,使得标题更醒目。

超链接

限于Telegram的文字篇幅,有很多内容无法写的非常详尽,所以可以利用超链接把具体内容链接起来,这样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也节省了一部分篇幅显得文章不过于冗余。

留白

段落之间留白会显得层次分明,文字过多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会更明显。

频道信息

标注自己的频道信息,这样在别人转发的时候也会带上频道信息,方便看到本条消息的人进一步订阅频道。

写在后面

以上内容是基于运营频道APPDO 数字生活指南的一些排版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在 Telegram 上坚持排版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我始终相信排版是一种审美,给读者阅读舒适的同时,也能取悦自己。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排版,审美都因人而异,所以没有固定的标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调整。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各位朋友提出各自的见解。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逗子海岸和那晚的花火

写在前面

本篇是逗子海岸和花火大会的流水文,以照片为主,辅以文字说明。

准备和出发

我们提前在官网购买了“葉山女子旅きっぷ”,价格是3580日元,包含四张票券:京急線乗車券、京急バス1日乗車券、ごはん券、ごほうび券。 其中,京急線乗車券是品川出发前往逗子海岸的往返列车票,京急バス是在逗子海岸范围内的公交车(任意乘坐),ごはん券是任选指定餐厅的餐饮,ごほうび券是任选指定店铺的下午茶、甜点、纪念品或者是娱乐活动(海上游船、钓鱼、艺术馆等)。虽然葉山女子旅きっぷ的名字是“女子”,但实际上男女均可购买,并且可以兑换范围很广泛,很适合一日游来购买。

image.png

由于是日归,最终目标是晚上的花火大会,所以白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睡到自然醒,慢慢悠悠和朋友在品川站集合,前往逗子葉山站。

森戸海岸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我顺手拿了一本旅游的小册子,稍作研究,便决定先搭乘公交车去森戸海岸的海上鸟居看看。

DSC00375.jpg

很遗憾的是,天气并不是很好,并且这个网红鸟居离着实在太远,只能在岸边遥望了。

沿着海岸线漫步,你会发现一些隐藏的宝藏。奇形怪状的贝壳、多彩的海藻、光滑的鹅卵石,它们都是大海的礼物,等待着被发现。你可以弯下腰,捡起一颗光滑的石子,把它丢向海浪中,看着它跳跃着消失在波涛中,心情也会随之变得轻松愉快。

DSC00402.jpg

继续向前,碰到了在练习浆板的人们。他们以独特的姿势站在板上,伴随着桨的摆动,与海洋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联系和平衡。

看着他们保持着身体微妙的平和,用桨将自己推进海浪中,迎着小浪花冲击,我也似乎能感受到海风的拂面和海水的清凉。

DSC00391.jpg

途中路过了一个巴士站,当时看着挺特别,随手拍了一张。走过一阵子后才在地图上看到,这个是真名瀬バス站,算是个小的网红打卡点吧。

DSC00386.jpg
DSC00406.jpg

继续前行,来到了真名瀬漁港,这个港口主要承载了葉山的渔业打捞工作,早上也会在港口附近举办早市,售卖当天捕捞的海产品。

DSC00411.jpg

神奈川県立近代美術館

DSC00452.jpg

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作为日本首个公立近代美术馆,自1951年开馆以来,一直在考虑美术馆应该如何存在,并在国内扮演着引领的角色。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分为葉山馆和镰仓分馆,我们这次到达的是葉山馆本馆。

DSC00459.jpg

神奈川県立近代美術館正在举办佐藤忠良的展览。佐藤忠良(1912-2011)是一位在战后日本雕刻史上留下重要足迹的雕刻家。他在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学习雕刻,在经历了战争和被俘虏送往西伯利亚之后,回国复员后一直致力于具象雕刻,并以新制作派协会(现新制作协会)为基础进行创作。此外,他也以力量强大、充满现实感的素描技巧活跃于绘本和插图领域。

本次展览介绍了佐藤忠良的代表作品,并探讨了他创作的秘密。展览中包括了雕塑作品《群马的人》和《帽子·夏天》,以及广为人知的畅销绘本《大大的帽子》。同时,通过按制作年份顺序展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借助佐藤所收集和终身珍藏的西洋艺术收藏品,展览揭示了他创造的秘密。

image.png

遗憾的是,由于馆内禁止拍照,所以在这里无法提供馆内的照片。

逗子海岸·花火大会

DSC00476.jpg

紧赶慢赶,在黄昏之时,我们来到了海滩边,这时候夕阳的映照下,富士山周围呈现出了一种奇幻的颜色。

逗子海岸的火花大会已经4年没有举行了,所有人都对这场花火大会报以期望,以至于沙滩之上除了留给安全通道的空地之外,再也没有一寸可以站脚的地方了。我们好不容易在后排找了一个可以驻足的地方,静静等待花火大会开始。

DSC00531.jpg

绚丽多彩的花火绽放在夜空中,像是一朵朵绚烂的花朵,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每一次炸裂都带来了欢呼声和掌声,每一束火花都如此细致而瑰丽,将整个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

DSC00553.jpg
DSC00629.jpg
DSC00656.jpg

当花火炸裂时,那瞬间的巨大声响和震动让人全身都感受到了烟花的力量和能量。这种声音和震动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让我们完全沉浸在炫目的光芒和壮观的场面中。

DSC00809.jpg
DSC00883.jpg

由于新冠疫情,逗子花火大会已经3年没有举办了。今年在筹措花火大会的时候,由于原油价格和物价上涨的影响,预计开支将比四年前增加约1,000万日元,所以只好向社会各界人士寻求捐款。所幸最后还是筹集到了足够的基金,花火大会得以顺利召开。

今年的花火大会共计发放8000发烟花,持续时间为45分钟,有11万人观看。烟花的美丽绚丽、声音的震撼以及现场的氛围都让人陶醉其中。

DSC00975.jpg

逗子花火大会的重启让代表大家终于战胜了疫情的困难(也许是短暂的),更象征着我们对美好时刻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团结和社区的力量,以及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希望未来的花火大会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逗子市民和游客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初来乍到,日本办卡指南

写在前面

本文作者移居东京两年,根据自身经验撰写而成,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https://twitter.com/SimonJP404

同时也欢迎各位移步Telegram群交流:https://t.me/JapanChats

本文撰写时间为2023/4/22,共计4590个字,大约需要阅读时间在11分钟。本文只针对初来日本的人群,并非高阶玩法。文章具有时效性,如果和实际情况有出入,还请谅解。

本文更新于2024/3/5,完善了之前说法不准确之处,并添加了学生办卡的一些新选择。

基础信用卡篇(国内卡)

基础信用卡存在的必要性:

初来日本,无外乎地址登录、办理手机卡、银行卡。地址登录需要一个日本手机号,而申请一个日本手机号则需要一张信用卡,中国/日本的信用卡均可。

如果你没有任何信用卡,自然也有其它的办法解决(比如先填写朋友的日后再修改);但如果能携带一张国内的外标信用卡入境,就会给自己节省不少时间。

国内办什么卡:

一般来说,JCB/VISA/MASTER均可。如果考虑到卡片的权益,推荐中国银行的JCB招财猫,理由是该卡提供人民币/日元双币结算,日本使用时可以避免由于币种兑换而产生的汇兑风险。

JCB金卡/白金卡用户可以享用JCB在日本各主要机场为您提供的专用贵宾休息厅,成田/羽田/大阪/新千岁均有提供,环境不错,值得一试。

基础储蓄卡存在的必要性:

在储蓄卡上存好人民币,在日本ATM可按照当日银联汇率取现日元。如果你有此需求,不妨准备一张。

国内办什么卡:

国内几大银行的储蓄卡基本上境外取现均有手续费,但很多国内小型银行境外取现免收手续费,比如秦皇岛银行(免费)、兰州银行(每月前5笔免费)、桂林银行(每年前8笔免费, 超出每笔15元)。

具体可以参考该网站:https://www.kylc.com/bank/upatmcharge.html

四大银行也有一些每月首笔取现免费的卡片,比如莫奈万事达等,可以自行查询了解。

日本卡基础篇(储蓄卡/銀行口座)

关于开卡陪同翻译

ゆうちょ銀行基本都可以陪同翻译;其它银行有可能拒绝陪同翻译,但也有可能同意。这和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关系。

ゆうちょ銀行 デビットカード

image.png

每个刚来日本的人必办的储蓄卡,无任何门槛,理论上随到随办,某些热门地点的银行可能需要提前预约。你也可以选择网上申请,没有存折,需要等待一周左右。

目前ゆうちょ銀行发行的卡片为VISAデビットカード,即带有VISA功能的储蓄卡,多数场合可替代信用卡进行消费。

准备工作

日本电话号码、在留卡、学生证/工作证明、护照、印章

官方参考:https://www.jp-bank.japanpost.jp/tetuzuki/honnin/tzk_hn_kaisetu.html

注意事项

  1. 注意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5:00(一般情况)
  2. 请到住所或者学校/公司的附近办理,其它地点可能因“不在本地区范围”被拒绝
  3. 在日本生活不满半年的,办理下来的卡会标注“非居住者”,根据ゆうちょ銀行最新政策,非居住者在转账时需要额外付7500日元手续费,请特别注意。
  4. 如果有工作,或者介意手续费,可在办理时说明自己工作/打工,根据外汇管理规定的解释当中,如果你有工作,也可能被认定为居住者,这样一般情况下会取消手续费。
  5. 请不要使用ゆうちょ銀行进行海外送金,因为只接受美元入账,所以手续费高昂。

三井住友銀行 デビットカード

image.png

由于ゆうちょ銀行海外送金高额的手续费,以及体验感极差的服务,所以有必要申请一张ゆうちょ銀行以外的储蓄卡。

三井住友发行的储蓄卡也为VISAデビットカード,可在手机APP上申请,亦或线下办理。办理过程同时可申请信用卡,但下卡几率不大。

此外,三井住友最新推出了Olive三合一卡,集积分卡、信用卡、储蓄卡为一体,在便利店消费积分倍率更高,推荐有条件的朋友们申请。

准备工作

日本电话号码、在留卡、学生证/工作证明/内定通知书/入学许可、护照、印章

注意事项

  1. 实际上三井住友銀行没有“在日未满半年不准开卡”的相关规定,如果工作人员以此为理由拒绝你,多数情况是日语沟通较为困难情况下的说辞。
  2. 为了避免日语尴尬的局面,你可以先尝试在线上申请,如果没有通过在考虑线下申请。
  3. 线下办理请熟记相关词汇:預金口座、身分証明書、在留カード、パスポート、鑑、通帳、暗証番号、キャッシュカード、郵送等词汇

三菱UFJ銀行 デビットカード

image.png

同样是大手银行,建议初到日本选择三菱或者三井之一办理一张储蓄卡。办理过程同时可申请信用卡,但下卡几率不大。

准备工作

日本电话号码、在留卡、学生证/工作证明、护照、印章(可能不需要)

注意事项

  1. UFJ的储蓄卡申请对于外国人只能线下申请,网上申请仅限日本国籍。
  2. 办理时请提前预约附近的银行,原因和ゆうちょ銀行同理。
  3. 线下开通流程中,会要求客户在テレビ窓口里使用电脑和客服远程对话,确认用户信息和开户。

みずほ銀行

三井住友、三菱之后的第三大银行。该银行以“系统瘫痪”而享誉全球,拥有此卡后,你可能经常享受ATM故障、入金延迟、等待ATM上班等高级服务。

该银行口座也提供网上开通渠道,但和有日本国籍的人士有所区别,需要邮送材料(自己打印也可),并且需要开具住民票。因此如果能选择的话,请先优先考虑三井住友、三菱的储蓄卡。

*以上三大银行(三井住友、三菱、みずほ銀行)开户时,请准备回答“已经有了ゆうちょ账户为什么还要开新口座”的问题答案,该问题在日语不好的情况下出现频率异常高。回答的核心思路是“没了你家的卡我的生活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WISE デビットカード

image.png

可以在世界各地使用的储蓄卡,开通后可拥有各国银行口座。还可以发行无限的虚拟银行卡,在网购的时候提高安全性。

什么人建议办

  1. 如果平时有经常在美国、欧洲等产品网站上购买/参与众筹的需求,那么强烈推荐办一张。
  2. 在日本工作的人,如果有将日元兑换成人民币需求可以办理,可以直接打到指定支付宝账户。

注意事项

  1. 日本发行的卡片为万事达,不可以绑定Apple Pay。
  2. 实体卡片需要付费,不付费也可以使用虚拟卡片消费。
  3. 该卡片的余额充值需要绑定一张日本的储蓄卡。

同样类型的还有Revolut卡,可利用此卡充值来完成一些信用卡的刷卡活动,和Wise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邀请链接

通过邀请,免除75000日元手续费

NEOBANK 住信SBIネット銀行

image.png

如果来日后申请了个人番号卡,可以考虑网络银行口座的开设。SBI银行可以网上开户,并且最快当天即可批准。

SBI的优势是每月5次免费的便利店取款/转账到他行的机会,并且根据你的账户等级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免费次数。此外,该卡可以绑定Apple Pay进行消费,并且可以无卡存款。

请注意,新生SBI和住信SBI是两个不同的银行,都可以尝试开户。

AU銀行

该银行由KDDI和三菱UFJ共同出资建立,因此与三菱银行无缝连接,转账免费。也可以通过网上直接申请,申请时仅需提供運転免許証・個人番号カード・在留カード中的一个即可。

楽天銀行、PayPay銀行(旧ジャパンネット銀行)

即使生活居住半年后也很难申请的口座,相对来说这两家的信用卡比较好申请。

日本卡进阶篇(信用卡)

网传的一些说法

  1. 申请一张信用卡后如果被拒,不要连续申请,连续申请也会被拒 ×

以网上的多人经验和自身经验来看,如果你申请三井的信用卡被拒,那么连续申请三井的其它信用卡几乎一定被拒;但是被拒后申请其它银行/类型的信用卡,仍然可以审核通过。

  1. 申请失败后半年后再尝试申请 √

同一类型的卡被拒后请半年以上再尝试申请,连续申请同类型卡片容易影响信誉度。

JCB カード W

image.png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 人気ランキング 第三位

个人最推荐的信用卡,没有之一。因为目前看来这是最容易下卡的信用卡,即便入境第一天也可下卡。

由JCB直接发行的信用卡,终身免年费,星巴克、亚马逊等指定店铺消费,积分最高20倍。刷卡后有即时通知(很多卡没有即时通知,消费后过几天才显示)。最重要的是,JCB カード W作为几乎最容易下卡的信用卡,可以帮助你在日本社会建立初步的信用记录。

如果你是学生,请直接在申请时填写说收入为0,卡片固定额度为10万日元。

邀请链接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你我各得1500日元返现。

JAL 学生信用卡

image.png

推荐在日留学生都办一张JAL的学生信用卡,大学/大学院/专门学生均可下卡,语言学校不可🙅。

该卡由UFJ三菱发行,对留学生超级友好,下卡即送2000里程,每年第一次乘机再送1000里程,毕业后还送2000里程,TOEFL 等英语考试通过还送500里程,下卡后消费5万再送1000里程(限时活动),平时消费也可积攒航空里程。

使用本卡里程兑换机票的所需要的里程为通常的5折:比如東京ー福岡,单程机票需要8000里程,持有本卡仅需4000里程,也就是开卡就可以免费兑换一张東京ー福岡的机票。

👉 我的JAL邀请链接

楽天カード

image.png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 人気ランキング 第七位

相对于学生比较友好的信用卡,有专门的学生卡。无年费,基础返点1%,开卡送积分(活动时最高送1万积分),乐天购物两倍积分。

不过乐天的信用卡盗刷情况似乎比较严重(整个日本的信用卡都存在此现象),并且没有消费的即时通知。初期额度一般也是10万日元。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积分增多:https://r10.to/hPPr7J?openExternalBrowser=1

メルカード

image.png

日本“闲鱼”煤炉发行的信用卡,最高额度50万。该卡对于刚来日本的人相对友好,每月都有机会调整额度,在煤炉购物有更倍率高积分。

该卡有永久1%的积分返现,积分可以抵消欠款,还款当月还可以提前还款。卡面也是无信息设计,更加安全。消费即时通知,邮件加APP推送。

邀请码

使用 NUZUMR 注册,你我各得500积分,活动时各得注册1500积分。

エポスカード(EPOS)

image.png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 人気ランキング 第四位

24小时即时审查,下卡非常迅速。

EPOS的特点是卡面有很多种选择,并且非常多的动漫卡面。同时,此卡也是最容易升级金卡的信用卡,一年消费50万以上后就可收到金卡邀请,且无年费。此外该卡是即时通知(需要开启),消费后邮件和APP会立即推送消费信息。

EPOS的积分可兑换为亚马逊礼品卡等,积分使用范围上还是非常广泛的。

邀请链接(紹介番号23041977605)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你得2500积分

PayPayカード

image.png

该卡审核比较迷,一方面有刚来日本就下卡的例子,另一方面也有在日本稳定工作多年被秒拒的例子。

该卡的特点卡面设计比较优秀(但实际卡片质量很差),无卡号和CVV的设计,并且可以和Paypay联动使用,在Yahoo!ショッピング购物时使用增加积分返现倍率,在使用Paypay时无需充值即可直接使用。该卡即时通知好像只有在大额消费时有效,小额不通知。

如果你对该信用卡比较感兴趣,可以尝试申请一次,填写资料比较简答,也无需提供在留卡信息。最快五分钟审核下卡,下卡后积分即刻到账。

Amazonカード

image.png

此卡对学生党友好,很多入境1个月的学生顺利下卡。请注意,学生申请时收入请填写0。

发卡行为三井住友,开卡礼送5000-8000积分,加入亚马逊会员后,在亚马逊购物返点数增加,免年费。

三井住友信用卡

他家的信用卡常年占据信用卡排行榜前三的位置,最新推出的Olive卡片更是受到日本人的追捧。但是对于刚入境的朋友来说,不一定能下卡。因此更推荐各位朋友半年以后再尝试申请,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SAISON 美国运通セゾン・アメリカン・エキスプレス・カード

image.png

使用QUICPAY固定返现2%,积分永久保留,首年无年费,消费一次下一年免年费。

比较好下卡,需要美国运通的朋友可以尝试申请。

邀请链接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得8000日元亚马逊礼品卡

日本卡高阶篇(信用卡)

如果你有此需求的话,应该已经在日本长住,并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了。

你可以参考日本信用卡网站的排名,随心所欲的申请自己想要的信用卡了。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 総合ランキング

https://life.oricon.co.jp/rank-credit-card/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比較【注目のクレカ2,100枚】

https://kakaku.com/card/

写在最后

信用卡的审核制度各家不同,标准也众说纷纭。笔者在闲暇之余撰写此文,只希望对刚来日本的朋友能所有帮助。

诚然,在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如若能使用我的邀请链接,笔者自当感激不尽。

更新时间:2023年5月28日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漫步在日光的晚秋

出发

自从来日后,几乎每次出行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在抵达日光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日光怎么去、有什么、看什么。一大早被就前往北千住和友人集合,稀里糊涂就踏上了开往日光的列车。

image.png

在睡梦中,我们一行三人抵达了东武日光站。下车的一瞬间,不约而同的感觉到冷。打开手机一看,好家伙,4度。可怜的我们还沉浸在东京的温暖中,穿着短袖套个外套就来了。

中禅寺湖

我们搭乘大巴经过盘山路抵达了中禅寺湖站,在晨光的照耀下身体似乎变得温暖,于是拍下了此行的第一张照片。

DSC04847.jpg

由于几乎没做任何攻略,所以决定先沿着湖边随便走走,说不定能看到什么惊喜。

DSC04853-压缩.jpg

太阳逐渐升起,漫步在中禅寺湖,感觉时间也变缓了。雾气散开,阳光泼洒在湖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景象。游人不多,但有些本地人一早便在湖边散步了。

DSC04818.jpg

我们继续前行至湖边的桥上,中禅寺湖的风光一览无余。由于我们来的时间已是日光的晚秋,所以很多树叶已经掉光了,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一瞥日光的秋景。

DSC04834.jpg

由于我们来的时间已是日光的晚秋,所以很多树叶已经掉光了,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一瞥日光的秋景。

随意向前

沿湖走过一周,我们决定追随其他游客 ,向东照宫前行。

DSC05213.jpg
DSC05230.jpg

秋日似乎给大地上的所有景色加上了天然的滤镜。

DSC05236.jpg

二荒山神社前

二荒神社创建于神护景云元年(767年),由于神社与与日光东照宫相邻,并同样坐落于日光连山山麓,依据日本神道教与佛教融合所衍生出的“本地垂迹说”中指出,日光连山中的男体山的山神为“大己贵命”,也代表“千手观音”;女峰山的山神为“田心姬命”,也代表“阿弥陀如来”;至于太郎山的山神则是“味耜高彦根命”,也代表“马头观音”。

日光二荒山神社面积达3400公顷,在日本所有神社中仅次于伊势神宫。以日光的神社与寺院的一部分而于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之列。

DSC05252.jpg

阳光扑面而来,闪烁的光芒涌着层叠的色彩。 树叶梭梭摇动,伴随着秋风涟漪似的漾过来。

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睛,阳光洒进了身体,在眼里漫着、漫着,一直漫进我的胸怀。

DSC05298.jpg
DSC05277.jpg

輪王寺 红叶

“和电视里的风景一样美丽”,我们循着声音进入了拥有1250 年历史的日式庭院。

DSC05108.jpg
DSC05136.jpg
DSC05141.jpg

逍遥园是池泉回游式的设计,是典型的日本庭院。所谓“池泉回游式”,就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环绕水池造景的设计。之前写过的栗林公园(香川县高松市)也是采用池泉回游式的设计。

与栗林公园不同的是,逍遥园占地面积不大,却种植了所有日光山地区共19种的枫树和槭树。正因为如此,逍遥园最著名的就是秋天的红叶。每当红叶正当时,逍遥园都会展开晚上赏红叶的游园活动。

我们在这里走走停停,驻足欣赏这秋日一景。

路边

秋日的日光,到处散发着悠闲的气息。我们不知不觉中远离了观光的人群,走到一处岔路上。

DSC05328.jpg

一位年轻人在车站旁在找寻着什么,我趁机按下了快门。当我准备放下相机的时候,才知道他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她。

DSC05347.jpg

我们继续向前,阳光洒在这条山路上,宛如步入到了梦幻世界。

DSC05379.jpg

路上偶然发现了一簇红叶,这在晚秋的日光似乎已经不多见了。借着阳光正好,我也趁机为友人拍了一张照片。

神桥

临近傍晚回程的时候,我们才和神桥相遇。遥遥望去,即便是未做攻略的我们,也能看出那座在人群的簇拥下的桥,非同寻常。

DSC05184.jpg

我们循着人群,走到神桥正面,终于看到了神桥的全貌。

DSC05423.jpg

虽然已是黄昏,但在夕阳的照射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秋叶、神桥和流水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卷。

笔者注:神桥位于日本栃木县日光市上钵石町,是一座横跨大谷川的朱红色木造反桥,为世界遗产“日光的神社与寺院”的组成遗产之一,亦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神桥不仅是日光社寺的入口,也被认为是日光的象征与大门,更有栃木县最美桥梁的美称。

尾声

诚然没做攻略的旅行难免会有很多遗憾,但是那种随意漫步的旅程会更令人心情舒畅。

正是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攻略、不带目的的步行,所以每到一处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

虽然没有在最恰当的时间来日光欣赏到最美的秋色,但此时此刻对于我来说仍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我想,在冰冷的城市夹缝拼命生存、倍感疲惫之时,试着走到离大自然更近的地方,找寻到属于自己心中美景的那一刻,或许会豁然开朗吧。

后记

本文11月撰写就初步完成,但是由于未及时保存,部分文稿丢失。再加上中途种种事宜,耽误到年末才得以空闲收尾。

虽然已是冬日,秋日的日光已经不再应景,但是还是感谢你能耐心看到这里。

如无特殊说明,照片均为索尼 A7M4 拍摄,后期使用Affinity Photo做修改。

我的日本浮生还在继续,欢迎订阅我的Newsletter,亦或访问我的博客,以便下次更新时能第一时间看到。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2022:我的年度好物分享

写在前面

2022年是我在日本的第二年了。当初跟家里说的是“出来走走”,没想到一晃已有两载。

每到年末,我都会盘点我今年的消费情况,并且将其中高频使用且体验感好的产品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今年也不例外。

生活杂物篇

一泽信三郎 帆布包

IMG_5138.jpg

今年去京都旅游的时候,慕名而去。或许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帆布包”。一泽信三郎于1905年创立,迄今已有115年历史。每只包都由匠人手工缝制,一百年来品质如一。

一泽信三郎的帆布包有三种logo,分别代表的三种不同的产品线。白底绿字的“信三郎帆布”通常用在纯棉帆布制品上;深蓝色底白字的“信三郎布包”通常附着在带有染色图案的帆布和麻帆布产品上;而白底黑字红框的“一澤帆布製”则是附在最经典的包款上。

image.png

一泽信三郎由于使用了高密度的20支帆布,因此和普通帆布包的最大区别是硬度更高,因此可以长久保持包的初始形状,不易变形。款式基本上也比较简单,很好搭配。

就像网友说的“一泽信三郎只有拿在手里看到实物才知道值不值",在店里体验过后,是能体会到这个价格是能够匹配产品的,所以没有过多犹豫就购买了。

我购买了上图中的手提袋(第一排左三/京都限定款印花)现在这只包已经成了每天通勤必备的包,做工很扎实,诸如底部铆钉防刮蹭的小细节处理的很好。不过感觉他家的款式更适合女生使用,想找到一款适合男生的不太容易。

北面紫标 Mountain Parka

image.png

如果说在日本本土服装品牌种,有什么男女皆可、万能百搭的衣服,我一定会推荐这件Big Mountain Parka。

Mountain Parka是我今年穿着频率最高的衣服,没有之一。“太好穿了”是我对这件衣服的最高评价。

稍显宽大的版型,几乎适合任何身材的人进行穿着;腰部自带的松紧扣也可以让你随心所欲的调整;多口袋的设计提供了足够多储物空间;当家的65/35面料也具备一定的抗水性,足以应对城市通勤的天气。

Mountain Parka作为北面紫标最具代表产品,每年都会在经典版型上稍加修改(比如新增个颜色/口袋)进行售卖,虽然看上去很没诚意,但是每年都会日本人受到追捧,足以证明其价值。

飞利浦 剃须刀 S7786

image.png

之前使用的是博朗7系列,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难用了,刮胡子皮肤会泛红不说,胡子还很难清理干净。今年趁着亚马逊年中折扣的时候买了飞利浦7000系列,使用体验极佳。

对比博朗的轰鸣声,飞利浦启动时简直像轻柔的鸟语,亲肤图层的设计也没了对皮肤的刺激。处理胡子也很彻底,用完后直接放进无线清洁中心里,整个流程行云流水,方便快捷。

唯一要吐槽的是“智联APP”功能,简直是为了智能而智能的产物,连接困难不说,连上了除了能看历史使用时间之外,几乎毫无用处。

Snow Peak 钛制系列

image.png

今年618趁着日本雪峰全场8折,购置了一些之前就想剁手的产品。

雪峰不锈钢双层保温杯: 双层真空锻造,保温效果可以让冰块融化的更慢,持续保持冷饮的口感。也可以作罐装饮料/啤酒的保温杯使用,直接把罐装饮料放在杯中就可以了。其它的小细节也不错:杯子的中下部分做了涂层处理,不会直接触摸到不锈钢杯体;底部做了橡胶的防滑处理,放在桌子上不易滑动。

雪峰钛制餐具: 雪峰作为户外用品的老大,当家产品就是钛制品。钛金属是一种完全对人体无毒害的金属,钛表面是一层氧化薄膜,不会感到有金属制品的铁锈味,也不会使饮料产生异味,可以品味到很清爽的味道,因此作为餐具再适合不过。

这套餐具使用下来感觉不错,已经取代了之前双立人的餐具。相较不锈钢餐具而言,钛制品很轻盈,也很容易清理。美中不足的是容易在陶瓷制品上留下痕迹,需要注意。

三菱M5-5000(Kurutoga Dive)自动铅笔

photo_2022-12-09_01-45-17.jpg

三菱目前最高端的自动铅笔型号,因为一直是数量限定,所以号称“倒狗快乐笔”。今年是产品贩卖以来的第二次发售,新增了月夜蓝(Moon Light Blue)和瀑布蓝(Cascade Blue)两个限定颜色。

我有幸原价入手了瀑布蓝的M5-5000,笔杆是树脂材料,表面为可自动修复的金属涂层,在灯光照射下可呈现不同的细腻光泽。笔帽采用了磁吸模块,插拔的手感非常好。

这款笔作为三菱自动铅笔的最高端型号,搭载了“双自动技术”,即自动出铅+自动旋转。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会自动转动笔芯,书写均匀。同时也会自动出铅,无需使用者按动。

此外,在自动出铅的基础上,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设置,调整高中低三档的出铅长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只内外兼具的好笔。轻盈的手感和技术的加成产生的细微变化在一点点影响着使用者,在习惯使用M5-5000后,再使用其它铅笔,就很难回到那种自如的感觉。

三菱M5-5000发售价为5500日元,如果你经常使用自动铅笔并且原价入手,非常值得推荐。

TRAVELER'S FACTORY手账

image.png

旅行者手账,每个皮套均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手工制作。拜访过位于中目黑的工厂店后,果断买下了一本作为回归手记的尝试。

于其说买手账,不如说买了个皮质封面,因为里面的内页完全随自己的心意购买,店里提供至少十几种样式的内页选择。通过自已的随意搭配后,用皮绳可以将各种样式的内页固定起来,完成自己的私人定制。

我使用这本几个月后,彻底摆脱了Day One电子日记。摆脱学生时代太久,回归纸质书写有时候会有很奇妙的感觉,笔和纸摩擦的真实触感是Day One无法给与的。

电子产品篇

SONY A7IV 相机

photo_2022-12-09_01-50-35.jpg

本年度最高昂、也是最值得的电子产品消费。之前工作时因为镜头群的原因,所以一直使用的是佳能单反相机,这次借着换机的机会,想尝试一下索尼的相机。

使用半年的时间,拍了不少自己还算满意的照片,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濑户内海的夏天》《北海道的夏日浪漫》。

虽然诸如4K裁切的槽点也真是不少,但是对于我来说,以比原价还低的价格入手(跟日本人疯狂砍价)、相对实惠的第三方镜头群、拍照/视频比较均衡这些点都令我很满意。

我依稀记得大学第一堂摄影课老师说过的话:“决定摄影的是相机后面的人,而不是相机本身”,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并不是什么相机器材党,适合自己就足够了。

索尼 WH-1000XM5

alt text

在真正购买之前,我去店内多次试戴过 WH-1000XM5 ,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夹头了。同时我对比店铺里的QC700等产品,能明显感觉到没有1000XM5舒适。

经过几个月的体验之后,对于我之前使用的QC35来说,1000XM5的升级跨度很大,物有所值。不足之处当然也有,譬如黑色很容易粘指纹、这一代耳机无法折叠收纳等,不过对我影响不大。

毫无惊艳的iPhone 14 Pro

image.png

毫无惊艳的iPhone 14 Pro是好物吗?我会回答是。出于iPhone12续航的无奈和无法摆脱的苹果生态,权衡之下我还是更新换代成了iPhone 14 Pro。

iPhone 14 系列在日本仍然火爆,以至于我等待了一个月之久才拿到手里。刚上手时,不得不承认灵动岛给我了短暂的新鲜感,即便新鲜过后仍趋于平庸。

但是回想起至今的使用感受,高刷和像素带来的巨大提升都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以至于再换回其它手机体验时,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我承认iPhone 14 Pro没啥值得吹的地方,但是作为每天最高频使用的电子产品,仍可以算是我的年度好物。

Yubikey

image.png

很多人说 Yubikey 是一个「你觉得它会很有用,实际上好像也没那么有用」的东西,实则不然。国外的主流网站一直在推进FIDO物理密钥的进程,Apple ID 也将在明年年初支持Yubikey等密钥登录。

趁着CF的活动入手了几个 Yubikey,平均下来90元一个,算是相当不错的价格了。日常使用下来也算方便,NFC在移动端一贴即可登录。

Yubikey除去物理密钥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可以通过长按/短按按钮实现自动输入自己预设的密码。配合Yubico Authenticator软件还可以在Yubikey上存储2FA验证码。

账户安全是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账户泄露等情况发生仍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数字化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不介意多一个保障账户安全的手段。

总结

对比去年的好物推荐,今年在消费上指向性更加明确,但是消费成本也明显提高了不少。受到日本人购物思维的影响,我也不再依赖于互联网,而是开始更习惯于先去去线下实体店实际体验过后再决定购买。

通过跟店员的简单交流和实际体验,更能直观地了解到商品的一些特点和适合的人群,也更容易判断是不是真的“值得购买”。和收到货物时的喜悦相比,我现在更享受购物的过程和相谈的快乐。

回顾这一年的消费,我的无意义消费变得少了,有价值的东西变多了。今后我仍会会慎重的考虑每笔消费,不让厂商创造的价值左右我的购买倾向。

再见2022,你好2023。

*由于消费观、经济情况、个人需求的因素,好物对于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适合我的“好物”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好物,所以请大家按需购买。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游荡在涉谷万圣节

想去又不敢去的万圣节

去年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放弃。那次的万圣节也是热闹非凡,但当晚就出现了电车纵火、恶意伤人的事件,至今还记忆犹新。

今年的疫情稍有缓解,本已经决定去逛,然而隔壁的韩国万圣节踩踏事件又让我着实犹豫了一阵。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在大家的怂恿下,来到了涉谷。

人,还是人

一出车站,迎来的就是人山人海。

DSC04732.jpg

涉谷站门口作为亚洲人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平日里就人满为患,再加上万圣节的加成,简直人多的走不动。

DSC04662.jpg

还好路口附近有大量警察值守,用大喇叭指挥交通,大家也比较听话,我们很快就通过了这个路口。

DSC04605.jpg

我们最先遇到了大量的纸牌屋面具人,他们好像是有组织的行动,我在他们撤离行动中蹭到了一张合影。(图上不是我)

DSC04621.jpg

这马面人站在日本霓虹灯的街头,也太赛博朋克了!小哥哥还非常配合我拍照。

DSC04630.jpg

碰见了中国汉服-大白和他全副武装的朋友。我赶紧上去出示了我从网上找的红码,他们也非常激动,直接把我按住做核酸,大家都很入戏,哈哈。

DSC04656.jpg

在涉谷的万圣节中,中国人绝对有一席之地。蔡徐坤已经火到日本了,很多日本人和欧美人排队找他合照。

DSC04659.jpg

这位一看也是中国人。口罩上写的是:“你相信吗?带着口罩也可以吃饭呦”。清朝僵尸+口罩元素把嘲讽值直接拉满。

DSC04641.jpg

日本驰名飞机杯品牌TENGA居然也有人COS。后面还看见了他好几次,都在跟其它角色进行跨次元互动。

DSC04633.jpg

这位应该是我今天看到最重磅的了。由于身体太过裸露,警察实在看不下去了,让他穿上衣服。

但是他很不情愿,因此穿的很慢。警察一脸无奈的催促他赶紧穿好衣服,一边劝围观的大家快走。

然而根本每人配合,大家都拿出手机拍他穿衣服。警察在一旁等他穿好衣服好,直接带走了他。

DSC04625.jpg

可能是人气选手之一,他准备的道具十分丰富,刀、麻袋(里面甚至露出一双脚),变换各种姿势配合大家拍照。

一位父亲抱着孩子想跟他合影,孩子一看他直接吓哭了,吓得这位人气选手赶紧退开了。

DSC04704.jpg

在一旁的小巷子,发现了今天最酷的小姐姐。趁着人少,我赶紧征求了拍照许可,和她拍了几张合照。

DSC04628.jpg
DSC04644.jpg
DSC04690.jpg
DSC04675.jpg
DSC04648.jpg
DSC04676.jpg
DSC04663.jpg
DSC04666.jpg

尾声

在茫茫夜色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万圣节之旅。在这之前,我无论如何不会想到第一次参加万圣节的活动是在异国他乡。

DSC04616.jpg

游荡在涉谷,我最大的感受是文化的包容性和大家对生活保持的积极态度。

生活中的日本人还是比较严肃认真的,除了在傍晚的酒场,很少能见到他们放纵感情。

但在万圣节,在自由的涉谷,无论国籍和文化差异,大家都能够放松下来,投入到万圣节欢乐的氛围中去。

在这里,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奇艺服装,更能看到各国文化的融合,看到这个自由开放国度展现的冰山一角。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北海道的夏日浪漫

突发奇想的旅行

8月的东京,酷暑难耐。伴随着高温天气的是愈来愈严重的新冠疫情,每天都有上万的人被感染。

因此,我们开启了“东京逃离计划”。

我们的第一站是濑户内海,领略了一番荒岛风情后,整个人也被太阳晒黑了5度。在旅行尾声时,我们突发奇想,想要去最低气温18°的北海道避暑。

于是乎,毫无准备的我们开启了“东京逃离计划”第二站,北海道。

神威岬(かむいみさき)

可能是北海道夏天最值得推荐的景点之一,日本旅游网站评分4.4分,谷歌地图4.6分。神威岬隶属于ニセコ積丹小樽海岸国定公園的一部分,位于北海道斜谷郡斜谷町,是非常小众的旅游景点。

神威岬交通方面很不便利,从札幌出发到神威岬大约105公里,乘坐公交车需要3.5-4小时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神威岬往返需要至少40分钟,而往返的大巴车非常之少,从神威岬最晚一班返回札幌的公交车是下午3点钟左右,所以如果乘公共交通前往的话游玩时间有些紧张。建议有条件的话驱车前往。

我们因为还没拿下日本驾照,因此只能早早启程赶路。有趣的是在大巴车上碰到了一位也爱好摄影的日本爷爷,看到我们随身的相机,便主动地跟我们聊起自己的用的相机。 他说自己喜欢一个人带着相机四处走走,拍下美丽的风景。虽然他的相机已经很旧了,但一直陪伴着他,就像自己的朋友。 他看到我们的相机,鼓励我们多多拍照,用相机留下那刹那属于自己的瞬间。

DSC02753.jpg

旅行最大的乐趣是遇见不同的人,聊不同的故事。我们说说笑笑,几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到达了大巴车的落客点,神威岬公交车站。

和老爷爷暂作分别,我们向神威岬入口进发。

DSC01969.jpg

先映入眼帘的处于群山环绕中的停车场,而神威岬的入口在停车场的左侧。

神威岬是免费的旅游景点,但是卫生清洁工作是由志愿者进行的,因此在门口设立了一个捐款箱,不管募捐面额多大,都可以投进去表一份心意。

DSC02164.jpg

入口处可以看到“女人禁地:神威岬”的牌子。

关于这个禁制的由来,还有个神奇的上古传说。此处原住民酋长的女儿为追求源义经不得,悲愤难耐而在此跃身纵入大海,身体化为突起的岩石。她的怨恨和执念会诅咒来此处的女人,还会颠覆所有经过此处载有女人的船,因此禁止女性来此。

幕府时期,梨本弥五郎受命开拓虾夷地(北海道)时破除了这一传说。现在,女性游客也可以进入此处观赏神威岬的美景。

DSC02186.jpg

踏入神威岬的第一步,猛烈的海风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海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DSC02193.jpg
DSC02203.jpg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虽然山路只有短短几百米,走起来却是崎岖起伏,颇费体力。但当你走到山坡高处,俯瞰这海水时,这一切都感到很值得。

这里海水的颜色被称为“积丹蓝”,由近而远,清澈的碧蓝的海水犹如朗姆酒鸡尾酒,很有特点。面向广阔的大海,吹着自然的海风,那一刻的心情很畅快。

DSC02574.jpg
DSC02196.jpg

我们继续顺着小路前行,可以遥望到前方的灯塔,那里是达神威岬的尽头。

DSC02614.jpg
DSC02166.jpg

山路两侧是一望无边的日本海,前方则是茕然立于波涛之上的神威岩。短短的山路,一步一景,颇为壮观。

DSC02463.jpg

抵达神威岬的尽头,大海跃入眼中那一刹那,那种震撼久久不能消散。在太阳的照耀下,海浪阵阵,随风拍打着巍然耸立的神威岩,海鸟也在此盘旋。

DSC02732.jpg

山崖的一隅还能看到很多日本人祈福时抛出的硬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硬币大多都是5日元。

因为日语中“5日元”的读法和“缘”的读法一样,为了讨个好彩头,所以基本以金额为主。从这点来看,硬币祈福的“传统”中日两国都是一致的。

DSC02085.jpg
DSC02262.jpg

回程时的惊鸿一瞥,一只海鸥跃然海上。

小樽

DSC02581.jpg

因为回程时巴士停留小樽,我们索性也在此下车,借此机会领略下夜晚的小樽。这次的夜晚之行没有目的,随意漫步。

走在小樽运河旁,时间仿佛变慢,一切都变得悠闲。

情侣有说有笑的自拍、店家笑容可掬地招呼客人、河边弹吉他的吉他手还有摇曳的路灯……

没有游客的嘈杂,月亮也适逢其时的躲在了云里,小樽一切的一切,回归了它最初的样子。

頭大仏(あたまだいぶつ)

位于真駒内滝野霊園(开放墓地)中。虽然大佛从一开始就存在,但大佛殿是由安藤忠雄设计的。由于从大佛殿外面看,只能看到圆山中心的大佛头,因此得名为"头大佛"。 大佛周围的山上种植了15万株薰衣草,从7月中旬到7月下旬都是盛开的季节。

除了头大佛之外,公园的壮观景观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两旁有很多座摩艾雕像(复活节石像),每座高9.5米,重达120吨,甚至还有英国世界遗产“巨石阵“的复制品。

“头大佛”虽然是非常小众的景点,但是作为艺术设计来说非常震撼,强烈推荐朋友们有机会来看看。

DSC04222.jpg

刚步入园区就能看到巨大的摩艾雕像排列在一起,守护整个园区。

DSC03941.jpg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摩艾雕像也戴上了巨幅口罩,以此呼吁大家自觉配戴口罩进园。

DSC04202.jpg

摩艾雕像对面就是头大佛了,所谓“隐佛即显佛”,远望仅仅可以看到佛头的一部分,只有找寻入口才能一窥全貌。

DSC04226.jpg

由于正值八月,薰衣草已经是末期,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角度拍到薰衣草和大佛的景色了,有些遗憾。

DSC03977.jpg

继续前行,来到头大佛的正前方。大佛殿的入口是一个长方形的低沿水池,天气好的话可以在水中看到云朵飘过。

DSC04231.jpg

倒影随着时间、天气而千变万化,每个人来到这里都能看到不同的样子。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alt text

进入大殿,就能一睹大佛的全貌。在巨大的佛像面前,自己似乎异常渺小。

DSC04411.jpg

佛殿中笼罩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场,人们变得安静而虔诚。

DSC04364.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殿的角落,有两尊来自中国的“无头”菩提。 牌子上写着“場内の仏像は中国より渡来した物で、この二体は文化大革命を経て毀損た仏像を粗末にすることのないようここに安置し祭祀するものです。” 这两尊佛像由中国渡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被损毁,为了保护佛像不继续被破坏而安置于此。

DSC04458.jpg
DSC04426.jpg

真駒内滝野霊園内还有很多其它零零散散的石像可供观赏,我们在这片复刻版巨石阵附近稍作停留,便结束了今日的行程。

出发!花海之旅

朋友说夏天来到北海道除了避暑,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去富良野赏花。

于是乎第二日,我们踏上了这次的寻花之旅。

必须要提前说明的是,这次的寻花之旅有惊喜也有失落,所谓的花田和花海很普通,反倒是沿途的风景颇为不错。

DSC03529.jpg
DSC02618.jpg

我们选择在札幌站搭乘薰衣草特快专列,前往这一片繁花胜地。

这趟车只有夏天才会开通的,从札幌直达富良野站,全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列车很复古,只有短短几节,两侧的窗户没有玻璃,专门用于欣赏沿途风光。

有意思的是,乘坐这辆列车的人都会得到一张乘车纪念卡,并且沿途的行人都会驻足对这辆列车拍照、挥手,很有仪式感。

DSC02623.jpg

抵达美马牛站后,我们还需步行20多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 四季彩之丘。

DSC02663.jpg
DSC03157.jpg
DSC03462.jpg

无需任何滤镜,沿途的风景就是最日系的存在。

四季彩之丘(组图)

展望花田 四季彩之丘(日文:展望花畑 四季彩の丘),通常被简称为四季彩之丘,是位于日本北海道上川郡美瑛町的一个观光花园,由“With You公司”(有限会社ウィズユー)营运。 花园位于美瑛的“景观道路”的一座小山丘上,占地15公顷,在每年4月至10月间依据季节种植薰衣草、鲁冰花、大波斯菊、向日葵等各样花草,全年种植的种类约在30种,让整座山丘随时保持五颜六色的多样色彩。在冬季,由于积雪的缘故,改设为雪地体验场地。

DSC03260.jpg
DSC03254.jpg
DSC03212.jpg
DSC03286.jpg
DSC03313.jpg
DSC03295.jpg
DSC03296.jpg
DSC03354.jpg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薰衣草等花的花期已过,所以部分花并不是满开的状态,略有遗憾。

对于我来说,花海固然美丽,但是也算不上什么“绝景”,并没有期待中那么梦幻。

富田农场

富田农场(日文:ファーム富田)是位于日本北海道空知郡中富良野町北星地区(实际位置介于上富良野町及中富良野町之间)一个种植花卉的农场,以大面积的薰衣草花田闻名,亦有种植其他各类花卉,如罂粟花、菊花等。农场内建有设施,制作各类花卉成品。由于花田的面积相当广阔,且颜色鲜艳,近年农场更成为旅游热点,是旅游北海道人士必到之处。

image.png

四季彩之丘观赏完后,我们又重新达成列车,抵达了富田农场。园内有几大花田,种植的花朵各不相同,供大家参考。

DSC03548.jpg

富田农场的前面是一条河,园区内外都有售卖当地产的哈密瓜和薰衣草冰淇淋。哈密瓜的价格略贵,但是非常非常非常甜,很多游客会买上完整的一个带回家分享给家人们。

DSC03572.jpg
alt text

与四季彩之丘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

tips:由于富田农场是免门票的,而且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所以如果想夏季来北海道赏花的话,还是优先推荐富田农场。

青池(青い池)

alt text
alt text

青池位于北海道美瑛川左岸,因拦截火山岩浆修建的水坝截流而成,在阳光下,池水会反映出蓝色,故而得名。

青池本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水池,让“青池”在全球一举成名的则是苹果公司。2012年,苹果公司发售的MacBook Pro的其中一款屏保壁纸采用了青池风景照片,让名不见经传的青池走向了世界。

由于青池水中含有火山灰中丰富的矿物质和土砂质成分,所以在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青(蓝)色,因此每个人所见到的青池都会有所不同。

alt text

青池不大,几分钟就可以沿湖走完一周。这里由于较为偏远,所以有时候会有熊出没,图为美瑛町树立的警示牌。

alt text

天色逐晚,我们踏上了回程的列车。令人惊喜的是,黄昏出现了火烧云,格外梦幻。不经意间的美景,或许才是最惊艳的。

藻岩山(もいわ山)

2015年,札幌市夜景被夜景观光会议局评选为“日本新三大夜景”之一,2018年在第二次认证中也名列第二。此次在2022年实施的第三次认证中也被选为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北九州市、第三名的长崎市一起第三次被认证为“日本新三大夜景”。

上次来北海道,看过了小樽和函馆的夜景,但由于时间原因没能一睹札幌的夜景,始终是我的遗憾。借着这次机会,我们特地提前看了天气,早早地来到藻岩山上静候夜幕的降临。

DSC03672.jpg
DSC03664.jpg

黄昏开始降临的时候,对面的山峰在夕阳的映射下格外迷人。山上的游客也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看着远处慢慢沉下去的落日,感叹眼前被染上余晖的山峰。

DSC03862.jpg
DSC03876.jpg

当夜幕还未完全降临,远处灯光微动的时候,整个札幌一览无余。城市的建筑慢慢亮起,仿佛在互相呼应。

我们在拍照之后收起了设备,专心的享受这属于自己的札幌夜景。我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早已思绪万千。

尾声

DSC04199.jpg

如果提起北海道,或许多数人会想起一个漫天大雪、洁白无瑕的北海道。

但对于本地人来说,大雪纷飞的冬季是属于游客的,而花开烂漫的夏季,才是属于北海道自己的浪漫。

写于2022年10月10日凌晨5点,失眠的日子。

续章

「东京逃离计划」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我的日本生活还将继续。期待和你的下次会面。


欢迎订阅我的Newsletter,亦或访问我的博客,以便下次更新时能第一时间看到。


如无特殊说明,照片均为索尼 A7M4 拍摄,后期略有修改。 全网首发少数派,保留所有权利,禁止一切转发。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濑户内海的夏天

突发奇想的旅行

8月的东京,酷暑难耐。伴随着高温天气的是愈来愈严重的新冠疫情,每天都有上万的人被感染。

因此,我们开启了“东京逃离计划”。

我们的第一站是濑户内海,三年一次的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正在举行,不容错过。

抵达高松机场

由于艺术节的展览大多数在岛屿上,基本都需要从高松港口乘船出发,因此我们选择在高松宿泊。

我们上午从东京成田机场出发,经过一小时的航行,抵达了目的地高松。

alt text
iPhone 12 拍摄 略有修改

高松位于日本四国地方东北部香川县中部临濑户内海,是一座港口城市。脱离了东京的熙熙攘攘,悠闲地漫步高松街头,此刻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日本。

alt text

栗林公园

栗林公园是高松市的都市公园、日本庭园。被指定为国之特别名胜,也是高松历史文化道的一部分。 在2009年3月16日发售的米其林观光指南中,作为“值得专程探访的景点”获得最高等级的3星评价。

由于我们的住宿地点就在栗林公园隔壁,所以我们放下行李稍作休整,便准备来公园看看。

进园时天色已晚,偌大的公园里空无一人,直接承包了整个园区。

DSC00791.jpg

天空中的云敞开了一个口子,太阳光从中倾泻下来。

DSC00817.jpg

栗林公园虽然名字叫做“栗林”,但实际上园内并没有种植栗树,而是植有约1400棵的松树。这种日式庭院中随处可见精致的景观树,这种树木需要长期专门的护理,才能达到和庭院主景形成对比,加深景深的效果。

DSC00863.jpg

栗林公园,可谓一步一景。行进中庭,缘分让我们遇到了两只丹顶鹤。

DSC00822.jpg

游人和丹顶鹤之间相映成趣,我有幸用相机抓拍到了这一瞬间。

如果白天来的早的话,公园还提供乘船游览活动,泛舟而上,近赏美景。

DSC00853.jpg

日式庭院的禅意无处不在,而路人模特也很配合,随手拍几张就很有感觉。

DSC00922.jpg

天色逐晚,随着园内结束营业的播报,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虽然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游览了70公顷园区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经能体会到日式庭院包涵的禅意寂静之美。脱离纷纷攘攘的人群,步入园中享受片刻内心的宁静,何乐而不为呢。

濑户内海跳岛之旅

第二天,正式开启我们的濑户内海跳岛之旅。

下面简单介绍下我们的行程规划以及艺术节,仅供参考。

濑户内海艺术节一届分为春、夏、秋三个展期。[注:2022年的时间为春(4/14-5/18),夏(8/5-9/4),秋(9/29-11/6)] 会场包括直岛、丰岛、女木岛、男木岛、小豆岛、大岛、 犬岛 、沙弥岛(春会期)、本岛(秋会期)、高见岛(秋会期)、粟岛(秋会期)、伊吹岛(秋会期)、高松港周边、宇野港周边。

image.png

如图所示,我们计划以高松港为起点,以每天周游一个岛的进度进行参观和游玩。

因为濑户内海艺术节期间,客船会增加很多班次,很方便。官方提供一个APP,可以在上面进行网络购票(支持支付宝),查询岛屿信息以及打卡艺术作品。

由于岛上的艺术设置和景点都是零星分散的,如果没有驾照的话,很难一天内逛完岛上的景点。

虽然大型岛上可以呼叫出租车到指定地点接你,但是叫车的话有语言门槛,加之地方方言有点严重,所以对于海外游客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岛上也有公共巴士乘坐,但是班次很少,不太方便。比较推荐租赁基本上每个岛都有的电动自行车,省钱省力,也比较自由。

小豆岛

今天的目的地的小豆岛,是最近几个岛屿中面积最大的。

DSC01106.jpg

应该是每个登上小豆岛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艺术作品,名字叫“太阳的礼物”。由闪闪发亮的橄榄王冠组成,透过金色的圆环可以眺望大海。

DSC01155.jpg

天使之路,由潮起潮落而时隐时现的沙路。通过小豆岛旁边的弁天岛可联结四个岛屿。

一天之中只有两次机会能够漫步走过「天使之路」,是在上午和下午的两次退潮时分。

据说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携手踱步而过,会有天使降临,来协助实现我们的愿望。是全国精选认定的求婚最佳浪漫宝地「恋人的圣地」之一。

DSC00983.jpg

海边嬉戏的小女孩和老奶奶。

DSC01032.jpg

母亲和两个孩子漫步海边。

DSC01059.jpg

中山千枚田位于小豆岛的中央部,是被选为日本梯田百选之一的景点。

88,000㎡的范围内,能眺望到排列着大大小小800块梯田形成的壮观景象。梯田在水稻成长的4月下旬到9月下旬最值得一看。7月将举行被称为“中山送虫”的传统仪式,届时火把会照亮一方景色,如梦如幻。

中山千枚田的魅力不仅是其景色,千枚田做种植的稻米是引流自“汤舟山”上流下的名水“汤船之水”灌溉而培育的高级名品。

DSC01218.jpg

这里的游客非常之少,漫步在提田间,有种进入动漫世界的奇幻感。

DSC01275.jpg

天色渐晚,正当我们准备返程的时候,未想到在这里还偶遇了一位当地的老爷爷,非常热情的跟我们交谈,介绍当地“中山送虫”的风俗特色,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后还带我们看有中文介绍的展示牌子。

临别时,老爷爷还用中文说了“再见。”如今时隔一个月回想起来,还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奇妙经历。

直岛

第三天,我们的目的是与艺术共生之岛-直岛。

直岛是一个周长16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的小岛,作为现代艺术的圣地,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从高松港乘坐渡轮约60分钟即到,沿途景色不错。

DSC01313.jpg

红南瓜,日本经典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这是渡轮进入直岛宫之浦港时首先看到的东西。根据草间弥生的说法,一束红色的太阳光在宇宙的外围搜寻,最后在直岛附近的海面上蜕变成了这个红色的南瓜。

DSC01307.jpg

港口附近迎着太阳划船的日本人。

DSC01321.jpg

继“海之驿站(直岛)”和“红南瓜”之后,在直岛出海门户的宫浦港周边设置的全新的地标。作者提出在27座岛屿构成的直岛上建设“第28座岛屿”的概念,打造出漂浮在海面、如海市蜃楼般的“浮岛景象”,展现其轻快、漂浮感的形态特征。

孩子们在里面旋转跳跃,好不愉快。正是这种活力,带给曾经人烟罕至的直岛一个重生绽放的机会。

DSC01341.jpg

路边很有年代感的汽车和房子。

地中美术馆(组图)

DSC01383.jpg
DSC01399.jpg
DSC01404.jpg
DSC01415.jpg

地中美术馆,是直岛最出名的场所之一,由安藤忠雄设计,是一座嵌入地下的美术馆。它位于一座山上,建筑整体埋在地下,只在山顶挖出不规则形状的天窗。

馆内禁止摄影,因此只能拍摄外表走廊部分。即便是走廊,也可以领略到光与结构的完美融合,非常推荐。

馆内阵列有5幅克劳德·莫奈晚年执笔的《睡莲》系列作品,参观者可以在自然光线下欣赏这些作品。房间的尺寸、设计风格、使用材料的选定都是为了让莫奈的绘画与美术馆融为一体。

馆内还有一个面朝着大海的餐厅,隔着餐厅的落地玻璃,看着海,品尝当地限定的濑户内海饮品, 心情会豁然开朗。

Hiroshi Sugimoto 画廊:时间回廊 (组图)

DSC01449.jpg
DSC01493.jpg
DSC01497.jpg

杉本博司的作品展。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在东京,于1970年移居美国,自1974年以来一直居住在纽约。

杉本博司活跃在许多领域,包括摄影、雕塑、装置艺术、戏剧、建筑、景观建筑和烹饪。

DSC01500.jpg
DSC01503.jpg

倍乐生之家美术馆的馆外部分,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艺术作品之一,时光回廊。

流动的水和艺术装置主题动静结合,表现出时间的两面性,流逝和停滞。

李禹焕美术馆 (组图)

李禹焕美术馆是由目前主要活跃在欧洲,享有国际盛名的艺术家李禹焕和建筑家安藤忠雄共同合作的美术馆。

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半地下结构的建筑中,展出了李禹焕从70年代至今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其作品与安藤忠雄的建筑相呼应,在空间中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效果。

美术馆安静地坐落于被大海和山脉围绕的山谷之中,大自然、建筑物和艺术作品相互呼应,让我们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时间来安静地思考我们的原点所在。

DSC01687.jpg
DSC01612.jpg
DSC01614.jpg

这个艺术馆有些太抽象,以至于官方发文问”大家知道美术馆入口在哪里吗”。

馆内禁止拍照,馆外装置可拍。

值得一去,里面的作品可能需要时间沉淀才能理解。

其它

DSC01439.jpg

△海上神社

直岛真的是很值得游玩的一个岛,也是我最喜欢的岛。不管你喜不喜欢艺术,这个岛都可以满足你的一切幻想。

限于本文的篇幅,只能给着重书写几个地方,见谅。

丰岛

魅力无穷的岛屿。

丰岛隶属香川县正津郡土庄町,位于直岛和小豆岛之间,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人。 岛的中央有可以眺望濑户内海的檀山,还有清水灵泉涌出的"唐櫃清水"滋润着梯田。

丰岛美术馆(组图)

"丰岛美术馆"建在可以俯瞰濑户内海的丰岛唐柜的一座小山丘上,由艺术家内藤礼和建筑师西泽立卫共同设计。

在广阔场地的一角建立了一座水滴状的建筑,让曾经是休耕地的梯田与当地居民一起得到再生。

在面积约40×60m、最高高度4.3m的混凝土壳结构空间中没有1根柱梁。从天花板上的2个开口处直接吸收周围的风、声音和光,是自然与建筑相呼应的有机空间。 在其内部空间内,"泉"经过一整天而诞生。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其风景传达出无限表情。

DSC01795.jpg
DSC01800.jpg

由于馆内禁止拍照,所以无法为大家展示内部结构。

馆内是一片寂静的空间,很多游客在这里平躺冥想。

地面上会流动经过一整天从四面八方涌出水的“泉”。

DSC01756.jpg

从两个开口处与光、风、鸟声、有时还有雨、雪以及昆虫们相连,并产生共鸣,不断向参观者传达无限的表情。

当静静地置身于这个空间,感受与自然融合时,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地球上生命的喜悦。

DSC01792.jpg

△丰岛美术馆咖啡厅 可拍照,提供一些艺术产品周边售卖。

最美海岸公路(组图)

在丰岛美术馆前,有一条公路被誉为“最美海上公路。”

DSC01835.jpg
DSC01680.jpg
DSC01778.jpg
DSC01783.jpg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游客骤减,也因此这里的景色美得宁静而纯粹。

沿着海边公路漫步,海天一色,治愈的风扑面而来。

其它装置

DSC01772.jpg

△无胜者─多个篮球

创造一个岛上居民和游客都能快乐打篮球的场所。因为有许多篮框,所以能依照自己喜欢的规则自由发挥,随意打球。

可能是我停留最久的项目之一,玩的不亦可乎。

image.png

△心脏声的档案馆 (iPhone 12 拍摄)

为了留存住人们曾经存在于这个世上的证据,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自2008年起便一直致力于一个收集心脏声的项目。

"心脏声的档案馆"是一家小型美术馆,永久保存着他迄今为止收集到的心脏声,可以在这里聆听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心脏声。

走进昏暗的展示厅,耳边只能听到放大了几十倍的随机心跳声,展厅中央的灯泡也会随着心跳的节奏,产生明暗变化。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我在这里录制了我的心跳声,以此证明我曾来过,有缘者或许会听到。

DSC01879.jpg

△你的第一种颜色(Your First Color)

步入一座不起眼小楼,进入一个漆黑的房间,只有一扇小窗户和一个大圆屏风。

在圆形的屏幕上观看各种颜色的交融和变化。

尾声

随后我们还去了男木岛、女木岛,但是炎热的天气让我们提前结束了当天的行程,在此不再赘述。

濑户内海大大小小的岛屿很多,岛上生活的绝大多都是孤独的老人。

三年一度的艺术节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这些老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DSC01988.jpg

虽说东京是繁华的大都市,但那只是日本光鲜亮丽的一面,是人为的、刻意的、物质欲望泛滥的世界。

真正的日本绝非如此一面,那种纯粹的、古朴的的东西,正在濑户内海熠熠生辉。

即便现在已经回到东京,我仍然不会遗忘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濑户内海蓝。

2022年9月30日,写于台风前夕。

续章

“东京逃离计划”还未停止。结束濑户内海的行程后,和友人告别,我们又踏上了北海道的纳凉之旅。

那里有更独特的景色和故事等着我们。


欢迎订阅我的Newsletter,以便下次更新时能第一时间看到。


如无特殊说明,照片均为索尼A7M4拍摄,后期略有修改。 保留所有权利,禁止一切转发。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日本浮生录:东京电玩展流水账

写在前面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东京电玩展时隔两年后终于迎来了线下展会。和小伙伴一拍即合后,周日一早就直奔千叶幕张展会。

DSC04476.jpg

离着很远就能看到门口的广告牌和密密麻麻等待进场的人群。今年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ゲームは、絶対、止まらない”,绝对不能停止游戏。

经过简单的测温和安检,我们正式进入了会场。下面简单写写看展的流水账,以及部分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SONY A74拍摄,后期略做修改。

体验的游戏

由于我们并不是第一批次进入的会场,所以大部分游戏需要等待90-120分钟左右。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选择一些试玩项目,有些遗憾。

Steam Deck

DSC04557.jpg

由于 Steam Deck 目前在日本、台湾、香港进行发售,因此 Steam 在本次电玩展不惜血本,设置了非常庞大的 Steam Deck 试玩区。展区在炫酷的灯光加持下,有一种蒸汽朋克的感觉。

我们经过大约90分钟的排队,进入了试玩展区。每位玩家可以自由拿取陈列架上的 Steam Deck 进行体验,时长 15 分钟。体验区设置了懒人沙发和普通的桌椅,玩家可以自由选择。

DSC04585.jpg

拿到 Steam Deck 的第一感觉是很轻,这也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 Steam Deck 在掌机中绝对算得上大号,但是669克的重量对于这个体积来说,还是给了我一些出乎意料的惊喜。

机身本身预装了很多游戏,艾尔登法环、蜘蛛侠、Stray等等。我先是体验了一下蜘蛛侠:虽说画面挺流畅,按键手感也不错,震动反馈也比较有力, 但是这种3A大作在这款小屏幕上画质谈不上出色,遂切出去打开了Stray。

接下来的体验时间全部给了Stray。很明显 Steam Deck 更适合这种精致的“小游戏”,互动很方便,随时开始也能随时放下,打发时间再好不过。

这十多分钟我很快乐,一直在和我的猫同伴在游戏里探索。直到快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游戏突然开始卡顿,并且越来越严重,最后游戏画面干脆直接卡死不动了。

不知道我这个是否是个例,但是感觉 Steam Deck 应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较高昂的售价,也注定这款游戏机不会成为非常大众的产品。

模拟山羊3

在《双人成行》的隔壁,很小的区域,有4台PS5供玩家试玩。

DSC04595.jpg

排队50分钟,终于玩到了今年冬季即将发售的《模拟山羊3》。P.S.虽然是叫《模拟山羊3》,但其实是模拟山羊的第二部作品。

本作还是延续了上一作的无厘头世界观,可以让玩家酣畅淋漓的在开放世界里自由发挥,尽情破坏。(好像也是有主线的,但是谁会在意呢。)

游戏开始后会自动计时,体验时间一到就会自动提示并且返回主界面。总体玩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轻松愉快的解压游戏,没有过多繁重的任务线设置。

学生开发游戏

在游戏专门学校展区的角落体验到的,无需排队即可畅玩。游戏名字叫做ZiPrate,是HAL大阪学校的学生开发制作的,还获得了今年日本游戏大赛的优秀奖。

DSC04484.jpg

游戏设备是学校提供的外星人笔记本电脑,附带XBOX手柄操作。我游玩了前三关,能感觉到是一款游戏思路非常成熟的小游戏。这是一款益智类的游戏,主要通过拉动拉链交互,促使小精灵通过拉链时变色,以此达到吞并同色精灵球的目的。

游戏虽小,但是深入浅出,很有意思。游戏还充分利用了xobx手柄的游戏回馈,在拉开拉链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手柄的震动。虽然作者是日本的专门学校的学生,但是游戏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了。

DSC04483.jpg

电玩展的小姐姐们

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专职的cos小姐姐,只要看到有人拿起相机/手机,都会很积极地面向你配合拍照,体验感不要太好。

多图预警,下面是痴汉环节:)

DSC04481.jpg

中间的小姐姐颜值不要太太太高! 欢迎大家关注她的推特

DSC04522.jpg

华为展区的小姐姐们。感觉是唯一穿搭风格是偏商务风的展台。

DSC04534.jpg

《双人成行》展区的小姐姐,非常可爱,换了多个POSE配合我拍照。

DSC04536.jpg

《黑道圣徒》展区的小哥哥,很酷,动作很有活力,我猜头盔下一定是个有趣的灵魂。

DSC04587.jpg

索尼XPERIA手机展台的小姐姐。双马尾的可爱风。

DSC04549.jpg

《海绵宝宝》展区的小姐姐。这游戏宣传片看起来很有意思,感觉可以关注一波。

DSC04592.jpg

YGG JAPAN 的小姐姐,拍照以后还送了我NFT。

DSC04545.jpg

恋来い温泉物語VR展区的小姐姐,一直待在温泉里跟大家打招呼,这很日本。

展区篇

来参加的公司很多,分享一部分有意思的展区给大家。

DSC04518.jpg

字节跳动的TIKTOK展区,很多短视频名人在接受采访,旁边有专业的转播人员,应该也在同步参加线上展示。

DSC04494.jpg

《卧龙:苍天陨落》展区。《仁王》系列开发团队Team NINJA倾情打造的暗黑三国诛死游戏。本来很想体验,但是线下的体验版是网络DEMO的阉割版,并且排队人数很多,遂放弃。

DSC04502.jpg

世嘉展区,巨大的索尼克。展台左边可以跟索尼克合影,中间在播放如龙的宣传动画。游戏很日本,很多日本人驻足于此拍照。

DSC04535.jpg

WB展区,在播放霍格沃茨的宣传动画,不提供试玩。个人感觉这作大概率会暴雷,但是估计还是会买,毕竟是曾经的青春。

DSC04559.jpg

网易《第五人格》对战区。《第五人格》在日本非常火爆,跟众多日本动漫IP进行过联名,比如柯南,P5等等。

DSC04567.jpg

《生化危机7》展区。虽然是已经发售的游戏,但是排队体验游戏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DSC04519.jpg

科乐美,FUCK YOU。

DSC04581.jpg

META的VR眼镜和太空狼人杀的合作展区,这个也太可爱了!

DSC04573.jpg

《怪物猎人》展区,这游戏在日本太火了,以至于发售这么久还有一堆人排队试玩。

DSC04596.jpg

因特尔展区、赛睿展区。右边那个游戏没玩过,欢迎留言帮我科普~

总结

其实我算不上什么资深玩家,技术很菜,也没什么擅长的游戏。东京电玩展很友好,对于我这个不是很精通游戏的业余玩家来说,也一样能得到很大的快乐和参与感。

据官方统计,本次电玩展有13万8192人参加。纵使新冠疫情的存在影响了全世界,也没有妨碍日本玩家对游戏的热情,因为游戏总是能给大家应有的乐趣。

ゲームは、絶対、止まらない。

2022年9月19日,写于「ナンマドル」台风过境前夕。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新一代索尼降噪耳机主观体验

写在前面

第一次接触降噪耳机,还是大学时候购买的的 Bose QC35。 我还依稀记得刚戴上 QC35 时的瞬间,那一刻仿佛世界都安静了。我很感谢 QC35,因为它让我在嘈杂的大学宿舍找到了一丝宁静,在喧闹的深夜拥有片刻自己的空间。

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AirPods Pro 成为了我通勤时期的最佳伴侣。在公司和家之间,AirPods Pro 的降噪让我在奔波中能获得一丝小憩。从那时候开始,头戴式耳机似乎已经离我远去,直到今年的索尼发布了新款WH-1000XM5。看过了很多评测后,终于点下了点击付款的按钮,让它成为我的第一款索尼耳机。

一些参数

索尼WH-1000XM5头戴式降噪耳机在外观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整体观感简洁干练、更具年轻化气质。功能配置上,搭载集成处理器V1+HD降噪处理器QN1双芯,内置8颗麦克风单元,支持AI智能降噪,自动检测降噪场景,自动切换预设的环境声和降噪方案;还支持20级环境声自由调节,DNN深度神经网络通话降噪功能。

使用体验

舒适感

最终吸引我购买 WH-1000XM5 的重要理由之一是舒适感。

在真正购买之前,我去店内多次试戴过 WH-1000XM5 ,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夹头了。同时我对比店铺里的QC700等产品,能明显感觉到没有1000XM5舒适。

的确,这一代的1000XM5由于取消了折叠的设计,头梁变细了也变圆润了,所以拥有了更舒适的头梁设计。另外耳机罩部分也变大也一些,材质变成了柔软的皮革,在提高物理噪音隔绝的同时,也提升了一些舒适感。

耳机交互

左侧耳机部分设置了开机键(小键)和模式切换键(大键),由于习惯问题,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总把大按键当作开机键,等半天还没听到开机提示音的情况时有发生。

右侧耳机提供了音量调节、切换歌曲等手势操作。音量调节是单手指调节,而切换降噪模式则是双指操作。刚开始容易混淆,但习惯后可以比较顺畅的操作下来,但是偶尔还是有识别不到的情况发生。

另外,捂住右侧耳机可以切换成通透模式,说话也可以自动切换通透模式,这个功能非常灵敏,很好用。

最后,耳机的交互提示终于取消了上一代人声提示,变成了提示音。我终于从QC的人工智障阴影中逃离出来了。

APP设计

索尼自带的Headphones软件可以和耳机联动,进一步对耳机进行调节。

该软件可以学习用户的地理定位,记录用户经常出入的地点,从而自动调节模式。这模式抛开用户隐私问题不谈,如果不是经常佩戴耳机出门的用户,应该大概率使用不到此功能。

另外,该软件还自带徽章系统,通过用户长期使用耳机可以解锁更多的徽章。但是徽章系统非常单薄,徽章设计完全是圈套模板而成,对用户毫无吸引力,可能反倒是败笔。

降噪

降噪耳机最应该谈的降噪,我想最后说。降噪耳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了,进步的空间可能也不大了。1000XM5跟XM4的降噪效果差距微乎其微,如果说稍微有点区别可能还是心理作用作祟。

很遗憾的是这一代的降噪芯片仍然没有升级,还是QN1降噪处理器。虽然1000XM5有八个噪声传感器,是上一代的两倍,但是感知真的不强。

1000XM5的降噪改变可能体现的微小的细节上。比如通话质量确实提升了不少,变得能用了;全新的风噪降低结构也使得耳机的抗风噪效果也比上一代好了许多。

另外开启降噪模式以后,降噪会循循渐进了,不会一下子切换到最高降噪,而是一点点的提升降噪效果。

总结

我入手1000XM5的价格是38000日币,约合人民币1900左右。按照索尼的跳水价格应该还能再降价。相较于上代产品来说,似乎没什么巨大提升,所以上代用户不必着急升级。强烈建议想入手的朋友多去实体店试听体验,毕竟合适自己的耳机才是最好的耳机。

对于我来说,1000XM5是物有所值的,从QC35到1000XM5的跨度很大,有很大的提升感。我不在乎耳机的音质如何,我只在乎当戴上1000XM5的时候,我感受到的片刻宁静。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那些年用过的笔:日系自动铅笔推荐

本文共计1404字,阅读时长预计需要2分30秒。

写在前面

日本是自动铅笔大国,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自动铅笔。强大的市场需求导致文具厂商内卷严重,每年都在推陈出新。来日本一年之久,也用过不少日系自动铅笔,有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因此简单写写日系自动铅笔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是自己觉得好用的铅笔安利。本文着重于价格相对平价的自动铅笔,红环600等非日系、价格较高的产品不包含在内。本文仅是主观体验,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

由于日系自动铅笔本身偏贵,所以更强调功能性,以下关键词是筛选日系自动铅笔的小科普。

自动铅笔的自动转芯

自动转芯指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铅芯会自动旋转,防止出现书写笔触粗细不匀的情况。

自动铅笔的转速

目前自动转芯有1倍速和2倍速之分,2倍速会比1倍速的铅芯更均匀,尤其是在使用2B铅芯的时候更为明显。

自动铅笔的伸缩防断

顾名思义,笔尖处会伸缩以防止铅芯断裂。

三菱 Kuru Toga Advance M5-5591

image.png
  • 参考价:38元
  • 功能性:2倍速自动转芯、伸缩防断
  • 材质:笔头、笔尾、笔夹为金属材质,其余部分为塑料材质。
  • 主观评价:价格较低的自转铅笔。书写时笔尖会轻微收缩,影响不大。笔握处未做防滑处理,为硬质塑料,长时间书写容易疲劳。此笔为Kuru Toga 的升级版本,区别是笔夹和笔尾换成了金属材质。

三菱 Kuru Toga Advance M5-1030

image.png
  • 参考价:72元
  • 功能性:2倍速自动转芯、伸缩防断、低重心
  • 材质:全金属外壳,内部塑料结构
  • 主观评价:本品为2021年日本文具赏第三名,也是我本人推荐的性价比款。 M5-1030 用料扎实,金属外壳很有质感,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掉漆。低重心的设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时间书写的疲劳感。 M5-1030是集三菱制笔技术为一身的自动铅笔,也是最能和普通自动铅笔拉开差距的款式,推荐尝试。美中不足是笔握处是网眼设计,容易进灰,不易清洁。

三菱 Uni Alpha Gel M5-1009GG

image.png
  • 参考价:72元
  • 功能性:1倍速自动转芯、伸缩防断、低重心、防疲劳、两种模式
  • 材质:塑料结构
  • 主观评价:本品为2022年日本文具赏自动铅笔大赏。可以在转芯/不转芯之间任意切换,以适用不同书写场合。笔握处使用了GEL硅胶,握感十分软弹,充分吸收手指压力,缓解疲劳。真的很舒服,推荐大量书写的学生党使用。缺点有两点,硅胶笔握容易沾灰,1倍速转芯,没有2倍速笔画均匀。

百乐(PILOT)摇摇乐 HFME-20R

image.png
  • 参考价:28元
  • 功能性:摇摇乐出铅芯、笔尖可伸缩
  • 材质:塑料结构
  • 主观评价:特点是上下摇动自动出铅。配色非常多,深受日本女生喜爱。缺点是浅色的橡胶笔握使用久了会变黄,深色笔握又不是很好看。

百乐 S20 桦木自动铅笔

image.png
  • 参考价:102元
  • 功能性:摇摇乐出铅芯、笔尖可伸缩、笔帽可记录铅芯硬度、低重心设计
  • 材质:桦木笔杆、黄铜咬嘴、铝制中环
  • 主观评价:百乐的百元档自动铅笔,特点是使用的材质出众。木制笔杆会随着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变化,每根笔都会变得独一无二。自带笔盒,适合送礼。缺点是没有自转等科技加持,单纯强调材质。

白金MSD1500 小胖子

image.png
  • 参考价:107元
  • 功能性:铅芯刻度提醒、笔夹可拆卸
  • 材质:笔壳铝合金氧化处理、金属材质笔芯收纳
  • 主观评价:笔尖为制图设计,具备灰度标记环,使用需注意防摔。笔握较粗,有防滑处理。笔握设计的也较为圆滑,不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百元档不错的选择,用料和做工出众,很多画师喜欢使用这款笔。缺点是作为专业自动铅笔没有配备疏通针。

写在后面

作为入门的百元档自动铅笔,虽然比普通自动铅笔稍贵,但是一旦购买,使用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如果各位有百元档其它的自动铅笔推荐,也欢迎积极留言,我购买使用后也会第一时间更新本文。 另外限于本篇的价格定位,诸如派通(Pentel)PP3003等价格更高的自动铅笔会在《那些年用过的笔:日系自动铅笔推荐》高端篇进行推荐,敬请期待。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绘马:承载回忆和未来

绘马,是日本神社和寺院的标志物品之一,是一种用木板制作,用来祈福的牌子。现在的绘马样式多种多样,每个神社会根据自身特点来制作相应的图片,每年的款式也会有所变化。

在日本,我看过大大小小无数个神社,自然也看过无数绘马,早就习以为常。直到五一黄金周,闲暇之余到访了大洗磯前神社,那一刻,我见识到了与众不同的绘马,也看到了绘马背后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碎片。

IMG_6456.jpg

巡礼篇

IMG_6458.jpg
IMG_6459.jpg
IMG_6460.jpg

迄今为止Zero桑已经来大洗巡礼72回目了,最近一次是2022年的1月9日。可能是我从来没坚持做一件事如此之久吧,这对于我来说是很震惊的数字,以至于我把他(她)的绘马全看了一遍。他的绘马就好像他的日记一样,记载着他和大洗磯前神社的所有记忆。あんこう祭り(鮟鱇祭)、新年、动漫人物的生日……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他每个人生时刻。

看他的绘马会有很奇妙的感觉,好像在翻阅一个陌生人的心路历程。他很乐观,每次都在期待下次的祭り、新年或者下一个到来的契机。

人生篇

IMG_6479.jpg
IMG_6480.jpg
IMG_6467.jpg

看到这块绘马,E桑应该已经顺利成为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员了。2020年,他通过了飞行员的两次考试,还在期待21年的第三次考试通过。下一块绘马,可以看到他的第三次考试全部合格了,达成了他的最大愿望。写下“合格”两个大字的他应该很憧憬他的飞行员生活吧。

他的人生梦想,放置于神社中不起眼的角落,却在我眼中却熠熠发光。绘马和神社,见证了他的成长,或许也会成为他多年以后的珍贵回忆。而我,一个陌生的见证者,在另外一个时间点也见证了他的故事。

祈愿篇

IMG_6465.jpg
IMG_6474.jpg
IMG_6464.jpg

新冠病毒消失、平安无事、考试合格……绘马承载着大家的每一个希望,或大或小,或平凡或不凡。

手绘篇

IMG_6477.jpg
IMG_6472.jpg
IMG_6473.jpg

大洗是《少女与战车》的原型与取景地,所以来这里打卡的人很多,人均漫画高手。


这样精美的绘马还有很多,有时候到底是手绘还是打印的的图片,傻傻的分不清。 不论绘画水平如何,每个绘马就像一枚碎片,被书写者精心打扮,放置于此处,成为一段尘封的记忆。我作为旁观者,欣赏了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片段,足矣。

日出,大洗磯前神社面向大海,寄托着每个人的希望,巍然屹立。

2022.5.13 深夜。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2021年:我的年度好物分享

2021年一整年都是在日本度过的,因此购物的需求差异性很大,不再专一于某一品类的尝鲜,而是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都要跟风一下。跟国内方便快捷的淘宝购物不同,日本的购物大多依赖于线下购物或者官网邮送。回想起这一年来,我买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冤枉钱花了着实不少,但是称心如意的东西却不多。总结这一年来购买的东西,筛筛选选,是对大家的好物安利,也同时算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记录。

以下分享的东西可能五花八门,但都是我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过后觉得好用的东西,安利的同时会简单说说推荐理由,仅供大家参考。

New Balance 990 V3

参考入手价:1758元

1641727512195.jpg

与国内的球鞋潮流截然相反的是,日本街头很少能看到Yeezy和Air Jordan之类球鞋,大家穿着更多的是普通休闲鞋和正装鞋。New Balance这个品牌似乎能完美融入日系穿搭,街上随处可见。

坦白地讲,990 V3是我跟风入手的众多鞋款之一。但自从入手之后,穿着频率最多的就是它。一方面来说,这鞋非常百搭,可以和几乎任何裤子在一起进行搭配而不显得突兀。另一方面来说,990 V3没有Yeezy的那种软糯,能够给足底足够的支撑,包裹感也非常强,很适合长时间的步行。

当然,这双鞋也同样具有缺点。比如9系列价格偏高(国内会便宜很多),采用的碳纤维的中底不能沾水,否则很容易烂底。

Hoka OneOne KAHA GTX

参考入手价:2095元

1641727521910.jpg

这鞋其实是为了年末的北海道之行准备的。在做攻略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一双能防水且能防滑的鞋,故而买了这双Gore-Tex+Vibram鞋底加持的户外徒步鞋。

经过北海道“狂风暴雨”似的实战,我对这双鞋的喜爱仅次于上述的990 V3。

在结冰的道路上,5 毫米凹槽的 Vibram鞋底可以给到足够的抓地力(同行的小伙伴已经滑倒N次了);在积雪很厚的情况下,Gore-Tex面料可以让你踏进雪地而没有任何进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它具备其它户外鞋不具备的轻盈以及舒适度。

这双鞋除去鞋头的溢胶之外,几乎让我挑不出任何毛病。我是在日本atmos原价购买的,但是在国内平台价格低很多,强烈推荐大家去体验试穿。

Marshall Kilburn II 蓝牙音箱

参考入手价:2194元

1641727533744.jpg

作为半个“数码博主”,推荐了两双鞋以后,终于开始推荐数码产品了。

吸引我购买马歇尔音响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它的颜值。正面是一块金属网罩面板 ,面板上有标志性的签名 logo 。侧方和背面,则是手工皮革包裹木质箱体 。有味儿了。

使用下来体验非常好。抛开它本身的装饰属性不谈,音质在这个价位来看属于中上级别,另外音响可以蓝牙连接,也可以插线连接电脑,实用性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在使用Marshall的过程中,总是让你感觉生活有一种“仪式感”。物理旋钮的设计产生的反馈非常奇妙,让你和音响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Go Pro HERO9 Black

参考入手价:3000元

1641727538899.jpg

运动相机其实一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喜欢摄影相关的东西,并且已经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那么Go Pro 还是值得推荐的。

我最初购买Go Pro 的理由是希望有一台便携的副机位可以让我有更多的画面产出,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素材进行挑选。

Go Pro 9确实相比上代有了不错的革新,续航更长了,前置屏幕更方便拍摄了,传感器更大了,画质也就提升了。对于我来说,Go Pro能记录我出行拍摄的花絮,能用超广角更方便的记录景色,能拍摄一张足够容纳多人的合照,它发挥了它的自我价值,是本年度我的好物之一。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Go Pro即使现在革新到了第十代,有很多毛病仍然没有任何改善。比如我拿到的这台机器前置显示屏有明显的漏光,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它的品控可见一斑。在大疆OSMO奋起直追的当下,Go Pro确实被迫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是要想保住运动相机的地位做的还远远不够。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场合来使用这台相机,那么还是需要慎重考虑入手。

吉利鸭(KBDucky)ZERO燕尾服有线108键 机械键盘

参考入手价:439元

1641727544913.jpg

年度性价比之选。替换了之前罗技G512无线版,除了没有灯和无线之外,各方面吊打价值800多的G512。

Cherry茶轴,支持Mac,小键盘支持鼠标操作,PBT键帽,处处随心。

Anker PowerCore Magnetic 5000

参考入手价:247元

1641727564918.jpg

这个版本好像是国外的版本,国内类似的充电宝售价看起来要便宜很多。这款充电宝主打的是无线充电,最高支持5W充电。数据看上去挺鸡肋,但是日常使用的话还是挺香的。

短期旅行或者平时出门应急的话,能够给我的iPhone 12充1.5次电左右,虽然充电非常之慢,但是不得不说不带数据线出门、揣在口袋里用的时候直接磁力吸附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对比了下朋友的苹果原装充电宝,充电速度上快上一丢丢,冲的次数比原装的多。

巅峰设计 Peak Design CUFF

参考入手价:228元

1641727554967.jpg

巅峰设计家的相机手腕带,搭配快速连接系统,可以实现相机的快速拆卸。手腕带自带的自动收紧功能非常实用,可以有效的防止相机发生脱手的情况。

个人认为Peak Design的产品溢价明显,但是一旦适应他家的快挂等生态链产品,就很难离开这个品牌了。这款手腕带自从购买后就一直在使用,价格比肩带便宜,适合想体验Peak Design产品的朋友们。

其它的杂七杂八

今年还买了一些东西或许值得推荐,但是由于并不适合所有人(需求较小),因此就不在长篇赘述,在这里进行简单的产品罗列,大家可以按需参考。

科颜氏高保湿面霜

保湿效果好,容易推开。质地很细腻,容易吸收。

戴森吹风机

精致外观,做工精良,手感非常好。由于马达内置在手柄,重心在手上,长时间握持会相对轻松。自带三档风力调节+三档热度调节,吹风随心所欲。

小米 毛球修剪器去毛球器

提供续航180分,颜值高,价格低。小巧精致。应该是米家杂货铺里面相当有性价比的好物了。

滴答清单

我几乎用了所有市面上的效率软件,兜兜转转还是又回到了滴答清单。滴答清单提供了可以提供的所有记录方式,高效快捷。

ROYCE 生巧克力

目前吃过口感最好的巧克力,入口即化。

总结

3200字,历时两天的好物分享/剁手总结终于告一段落了。写剁手总结的同时,尽可能的回顾了我2021年购买过的东西,现在看来,只有大概10%让我觉得有购买的价值。

无效的购物实在太多了,冲动消费在2021年里占据了主导。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仍旧会在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前面驻足,对一个又一个华丽的宣传广告产生兴趣,一次又一次的创造着本来不属于我的产品使用场景。理所当然的买下当下所爱,确实满足了我那时的欲望。我不会后悔、也没必要后悔买下的所有商品,但也许今后会更加慎重的考虑未来的每笔消费,不再让厂商创造的价值左右我的购买倾向。

再见,2021。你好,2022。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