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和日本相关的东西

在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广州人的记忆之中,小时候家里的那个电视机基本都是日本产的。这些日本产的电视机,要不是通过水货的方式进来,要不是通过香港的亲戚朋友带回来。为什么我会知道第一条呢?因为现在我的工作地点是东莞麻涌,那是一个水乡,水路非常的发达,临近狮子羊。以前麻涌的一个本地阿姨曾经跟我说,她家的很多东西都是当年通过第一种方式带回来的,而他们的很多本地人干的就是这种生意。

小时候我家的彩色电视机是日立的,液化石油气热水器也是日立的。小时候,我就只看到那里有一串的英文,不知道是什么,家长们只会跟我说日立、乐声之类。这些日立、乐声都是香港的称呼。过了好多年,上小学了,识字了,在百货商场也看到了这些牌子,但是那里标出来的不是乐声。乐声实际上就是Panasonic,在国内我们称呼为松下。日立现在在我们的大型商场里见得不多。我家的电视现在用的是Sharp,之前那个也是。再之前我们用的是康佳。我不知道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广州以外的那些国内城市,他们家庭里用的电视机是什么牌子的。在创维、TCL、康佳这些国内品牌起来之前,广州人的电视机基本都是日本产的。我家的第1个VCD机是Sharp,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Sharp是什么,估计那个VCD机是一个贴牌的假冒货,所以存活的时间没多长。我家的那个录像机更短命,据说是我们中奖了,其他人都买同一个牌子同一批货,就我家那个买回来就没好过多长时间。外婆家的那个收录机就是Panasonic的,也就是大人称呼的乐声。

为什么会说起这个呢?因为在《水饺皇后》里,有两次镜头给到了楼顶的Sharp广告牌,那里有英文也有中文,英文写的是Sharp,中文写的是声宝。因为是繁体字,所以我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但是我一眼就认出英文了,到后来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我才发现那里写的不是夏普。那里写的是什么呢?后来我才去查资料,发现原来香港称呼夏普为声宝。现在,他们的丰泽电器依然在卖着声宝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窗式空调机。就价格而言,声宝的微波炉不贵,跟国产的格兰仕、美的差不多,但现在的广州,在大型的商店里,又或者在网上商城里,我们极少看到夏普除了电视机以外的其它产品,就更不用说窗式空调了。

《水饺皇后》里面有一个镜头是臧姑娘的女儿们偷偷在包租婆的门口看电视。黑白电视里正播放着动画片,通过画面和音乐,我都马上认出是《飘零燕》。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我在翡翠台星期六还是星期天早上10点多的时候,看过彩色版的《飘零燕》。在某个暑假,在某个央视频道早上8点多的时候,我也看过彩色版的《飘零燕》。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说的是粤语,一个说的是普通话。我不知道《飘零燕》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九十年代在看,但那个动画片1977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吗?电影里的那个电视机是黑白的,但实际上1977年的《飘零燕》是不是实际上是彩色的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在别人家门口或别人家的窗户偷看人家的电视。以前还能这么偷看,现在几乎不可能了,因为现在的新住宅一楼通常都没有人居住,居住也不会开门。一楼通常是架空层、停车场、大堂之类的东西。

我有过更多的记忆交汇,我当然会咀嚼联想出更多。

行公司七八次

以前的无线电视翡翠台会给他们的几乎每一部动画片都配上粤语主题曲。可以这么说,对小孩来说,那个动画片的主题曲比电视剧的主题曲更让我们上头,朗朗上口的歌词一定很简单,而且通常都会跟那部动画片很搭。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些对小孩来说是羞涩难懂的,或者准确的来说不是羞涩,是还没到那个可以理解的程度,比如97版的《天龙八部》主题曲《难念的经》里面的歌词。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会有一些理解困难。外加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用的不是一般的繁体字,而是某种特殊字体。本来听上去就不知道在说什么,那个字又看不清,到底是什么,所以当年我为了把《难念的经》的歌词抄写下来,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做这种事情,完全没有难度,在但在我还是个小学生的那个时代,这很难。那个时候,为了把歌词写下来,我拿了个录音机,把那首歌录下来,反复听,把能写会写的字都写下来,那些不会的字就每天晚上蹲在电视机旁边盯着那个歌词。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数码相机,不是人人家里都会有胶卷照相机(我家就没有),所以除了每天晚上蹲在那里,实在没有其它办法。多年以后,当我再去研究那首歌的歌词,我依然觉得的确难度很大。最大的难度我觉得是他们那个MV所用的那个繁体字的字体就像古文一样。

相比之下,动画片的主题曲就没有这么多问题。用的都是很简单的词语、很直白的意思。《樱桃小丸子》的其中一首主题曲叫《小丸子的心事》,其中有一个句歌词是“盼望我每一月 行公司七八次”。这里的公司意思是百货公司。我大概是小学高年级的时候遇到小丸子这部动画片的,那个时候的我们都知道百货公司是什么,知道百货商场是什么,超级商场对我们来说是很超级的事情、是非常高大上的事情。因为以前的百货公司都是一条一条的柜台,柜台的后面是售货员。只有货架没有售货员的超市对我们来说是很高端的东西,尤其是当时天河城负1楼的吉之岛的未来超市,那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对小孩来说,如果每个月都能逛七八次百货公司,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哪怕你只是到那里逛一逛,什么都没买,也是挺过瘾的,但通常来说,不可能逛七八次一个东西都不买。光是去看看那些琳琅满目的货品,哪怕真的不能带回家,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空调,起码在我小学的时候,我家附近的那片区域,家里有装空调的人不会超过三成,但是百货公司,很早以前就有空调了,哪怕没有空调,也会有风扇,所以逛那些地方很舒服。如果逛的时候,家长还给我们买些什么,那就更让人开心。小时候我住的那片区域,附近没有大型的百货公司,后来沙园有了一个百货公司,我感觉挺大,有好几层楼。我学游泳时穿的那个泳衣就是在那里买的。那个地方记忆之中我并没有买太多东西。暑假的时候晚上有空,我就恨不得我妈带我去逛。只是逛一逛都会很开心。通常走的时候我们会从一个侧门出去,那个侧门的门口放着好几个卖冰激凌的冰箱。所以走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带着冰淇淋一起走。现在我也不记得,到底是逛百货公司让我高兴,还是离开时的那个冰淇淋让我高兴。

随着百货公司和超级商场一个又一个消失,那些从前的快乐都只能成为记忆……

翡翠台被插播广告

星期六居然没有出门,虽然实际上星期六的白天根本没有下雨,上午的阳光还很好。之所以没有出门,首先是因为当我淘宝的任务还没做完的时候,就被奥运冠军在香港的表演直播给吸引住了。那个直播直接持续到大概中午12点多。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凤凰卫视看到的,显然视频源本身说的是粤语,先主持人是TVB的,因为他们的衣服胸前有TVB的标志。凤凰卫视只是在某些新闻时段转播那个节目,让我觉得恶心的是,本来视频讲的是粤语,但是凤凰卫视却要把那翻译为普通话,而且是有些翻译有些不翻译。翻译这种事情,对于完全懂的人来说,永远是个折磨,与其听折腾的要死的双语,还不如直接转到翡翠台。

上一次看翡翠台我已经彻底不记得到底什么时候的事了。现在广州有线电视的翡翠台已经是高清的,至于明珠台是不是高清的,我还没去看过。我偶尔也去看翡翠台的时候,当时的翡翠台虽然有线电视国内的频道基本上都是高清,但翡翠台还只是标清,所以转过去看很不舒服。据我所知,其实凤凰卫视也有高清频道,为什么有线电视上的凤凰卫视一直都只是用标清的频道呢?因为我知道其它电视台都是高清的,所以当我爸一天到晚都看凤凰卫视的时候,我觉得很不舒服,因为其它电视台都是高清,看凤凰卫视的时候我感觉是不是我的眼睛有问题。我爸肯定看不出区别,因为他有老花近视散光,可能还加上一些白内障,所以高清和标清对他来说可能没有区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是有点讨厌看凤凰卫视。

在凤凰卫视看那个节目没几分钟我就马上转到了翡翠台。那个节目过上一段时间就会播一下广告,好久都不看翡翠台,所以我根本不知道翡翠台现在的广告是怎样的。在看第一个间隔的广告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广告怎么都那么的奇怪,最后的那些部分都被砍掉了。可能砍掉的时间不多,但是你能明显能感觉到是被砍掉的,因为某些话还没说完,某些音乐还没播完,某些字幕之类的东西一闪而过,人肯定来不及看。正常的电视导播不会出现这么低级的错误,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这些广告不是翡翠台自己的,而是有线电视插播上去的。之所以有这个猜测,是因为的确翡翠台的广告时间广电插播了自己的广告。广电的广告肯定不可能完全和翡翠台的对上,所以他就直接不播广告翡翠台的广告了,直接把翡翠台的那些公益广告剪下来连起来,和广电自己的广告连起来,成为翡翠台广告时间播放的内容。作为翡翠台以前的老观众,我知道翡翠台的公益广告是很多的,但除了公益广告以外,他们的其它广告也是挺好看的,哪怕是纯粹的商业广告,又或者是他们其它节目的预告。广电插进去的广告你会觉得非常的low,非常无语,而且一看就知道,那是广电插进去的广告。当我还看翡翠台的时候,当时的广电还不叫广电叫,广州有线电视,后来又叫珠江宽频。一开始的时候有线电视是完全不插播自己的广告了,有可能会把视频源截掉,通常播放的是迎客松,因为非常有可能那个节目的某个部分不允许播放,但他不会在翡翠台广告时段插播有线电视自己的广告。珠江宽频时代的确翡翠台和明珠台都有插播珠江宽频的某些广告,但数量不算太多。现在是广电时代,广电插播的那些东西、那些质量,简直让人觉得无语。如果我有渠道,我有在线观看的方式,直接看翡翠台,我一定不会选择在广电的有线电视上看翡翠台。因为插播的那些东西,实在让人反胃口,尤其是当你知道那是广电插播的时候。

那个节目,让我们到中午12点都还没出门,之后我和我妈在家里又磨叽了一下。不断的刷着手机,天气预报说12点有雨,14点有雨,16点有雨,18点有雨,结果到傍晚的时候,才终于下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下了很短时间之后就停了。

于是,整个周六就变成了窝在家里,哪都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