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儿子入托 时间得以宽裕

小家伙在幼儿园

这周是儿子在幼儿园托班的第七周,以幼儿园学期来讲是第八周,因生病推迟了几天入园,不过为期两天的开学活动有幸带他去体验一番。儿子入园算是顺利,与我们的预想一样,入园当天不哭不闹,背着小书包开开心心就去了,且能与其他小朋友玩成一片。带他入园的当天,还是看到有蛮多小朋友因来到陌生环境而哭闹;托班中的小朋友基本没有达到3岁,幼师、生活老师的配备数量相比其他班多得多,抱的抱哄的哄玩的玩。

老师说一两周后小朋友应该会有所厌倦,话说以幼师的经验还是挺了解这些小朋友的,慢慢发现要送他去幼儿园时会出现一些不情愿的小情绪,不过仅此而已,到了班里还是开开心心的;BB分离焦虑是不存在的,反倒我们起初会担心与不舍,当然现在我和他妈已是无感了~

这段时间下来,起初的一些顾虑也打消了,老婆坚持送他去托班是对的;小家伙在幼儿园刷的经验不少,学会东西挺多,沟通、自理和认知能力都有小升级,话变得多且尚有逻辑,儿歌能唱个几首,不过尿片还没戒掉,还需努力引导。老师每天会在班级群里发小朋友们的照片视频,几乎涵盖小朋友的所有活动;还有本《家园联系手册》,老师会在里面记录儿子的情况,家长也要在里头每周写一次,写下孩子在家里的变化表现以及意愿要求,当然,都是孩子妈在写。

在幼儿园的这段期间也没少折腾,儿子得了两次感冒,第一次感冒鼻涕鼻塞,加上自己不会擤鼻涕,导致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期间每周耳镜复查,两周后好了结果又感冒~不管是老师还是我们都有教他如何擤鼻涕,教的过程中可能会一点,过后就不会了且不主动要求清理鼻涕,没办法孩子还小,为此专门买了擤鼻器和喷雾帮他清理,搞得他对擤鼻器有些心里阴影~

幼儿园小朋友多病原体也多,短期内反复感染,常带他往医院跑,人家儿科医生都能认出他来了。这段时间接触这么多病原体,免疫系统交这么多学费学习防御,免疫系统得董事生产抗体呀,希望儿子的防御库丰富强大起来呀!~玩笑~

孩子白天交给幼儿园老师,且离家近接送起来也方便,因此我们的时间精力方面也宽裕许多。这个年龄段就送他去托班的原因之一是没人带孩子,虽然父母会过来帮忙但有时老家有什么事他们需要回去,为带小孩又要急着赶过来,俩老来回太折腾了;而现在他们可以自由意愿,可在我这也可在我弟那,更可以在老家麻将钓鱼广场舞;话说我爸妈在这边几乎没什么圈子,娱乐方面便少许多,所以老爸把他的雅马哈电子琴带了过来,我妈则结识了跳广场舞的“舞者”们。讲真,如果我们这一代没有长辈帮忙,真的会没辙! 

再迎新成员 得宝

自从进宝来到家里,老婆正式成为了铲屎官,真的唯独她任此职,对进宝悉心照顾呵护有佳,而我们只是负责撸兔。“花在它身上的时间比你儿子还多”,这是玩笑话,但也算是非常贴切;关于兔圈的知识她已非常了解且透彻,加了不少微信、小红书各路兔友群,看群人数还挺多。

前不久她帮进宝剃毛时不小心弄伤了它的腿(电动剃毛器靠太近剃秃了一个口子,弄破了些皮组织但没有出血,不过进宝受到惊吓),为此她对我说很内疚很难过很想哭,得一顿安慰,可见她对进宝真的很上心。自岳母走后,不难看出她的一部分心思落在了进宝身上;我特地去网上搜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感转移”,所以在一段时间里进宝将成为寄托情感的替代承载者。

上周老婆给进宝布置了一个比原来更大三倍的窝房,原来是为了迎接新伙伴——得宝,英文 Tempo;是一只侏儒兔,2月26日生日,怪可爱的,就在今天上午我和她去十二公里外的宠物医院,买卖双方约定的地点,把它接了回来;顺便给进宝做了一次体检,并询问了兽医何时可以把进宝给阉了,答复是不急,蛋蛋还没长大。

进宝生日是去年11月7日,转眼尽五个月大,已经开始稍有安哥拉成年兔的样子了,耳朵慢慢变垂耳毛变长,变化还是挺大的。进宝以前样貌传送门~

Mate70 Pro 优享版

老婆年初说过要把手机换成 Android,原因是 iPhone 15 Pro 电池不耐用。自我N年前认识她时一直用的就是苹果,迭代了好几部,这牌子手机就这样心里应该有点数,可能是被谁安利了吧。

我向她推荐过几家品牌旗舰,其中最中意华为 Mate70 Pro ,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定时在京东抢,根本抢不到,线下体验店也是始终缺货。很多人认为是饥饿营销,我觉得这种大众化的电子产品没必要,根本原因更趋于产能和芯片供应链问题,迫于无奈。

因为买不到,换手机念头就不了了之,倒是趁国补买了华为 WATCH GT5,不到1100元。直到本周三逛万达顺便去华为体验店,问了圈说是有 Mate70 Pro 优享版,比标准版便宜300块,店员说参数保持一致,区别是处理器降频,网上搜罗了一下,给的信息也大致如此。对于老婆来说,性能基本过剩,处理器降不降频对她毫无影响,6699元拿下512G 云杉绿!

老婆对 Mate70 Pro 优享版初体验下来,对其评价是设置和广告让她眼花缭乱,这评价中肯;其实我已经帮关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包括她用不到的功能、信息流和广告,试了小会还是可以接受的,慢慢习惯吧。还有个事,居然配备100W充电头,在各路手机厂商不给充电头的当下,这操作挺让我意想不到的。

我的手机也顺理地从 iPhone 14 Pro 深空黑 荣升至 iPhone 15 Pro 白色钛金属,接盘侠合理且稳定!闲置的128G 14Pro进行了回收处理,找了咸鱼、转转和京东爱回收,最终在爱回收下单;收官回收价格是我意想不到的,自己喜欢半包手机壳,没包住的边框都掉漆了,而且有一角细小块磕陷,在京东下单在线评估价格为3260元也欣然接受,待回收员上门验机后告诉我,属于正常使用痕迹,其他都很完美,敲定价格3560元;不知是亏还是赚了,反正当时心挺乐的,罢了~

Folo 移动客户端

自从有了 Follow 后,就全靠它来看博友们的更新,自建的 FreshRSS 都荒废了,有一纳闷就是何时出移动端,这下不就来了吗;Follow 在三月底的一次版本更新中把名称改为了 Folo,便好奇搜索起来,并翻看 X 上的 Follow 官方帖子,发现已经推出了移动端且上架了苹果 App Store,目前只有 iOS 版,Android 版看样子要晚些时候再推出;不过大佬们可以参考 Folo Mobile App in GitHub 来尝鲜安卓版本。

整体体验下来还不错,目前语言项只有英文一项,不过问题不大,有个功能特别喜欢就是“AI Summary”,开启该功能后,进入文章就能看到 AI 生成的当前文章概要,感兴趣的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去体验一下。

在今时今日 Follow 真的好用(了)吗?

首先给不知道情况的人介绍一下,Follow 是一个开源的阅读器,对于资深网民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 Google Reader 的升级版。对于新一点的网民,你可以认为他是可以自己加源,无审核的 无觅、摸鱼kik、即刻、今日热榜。


Follow 的历史与背景

Follow 的再次翻红,我感觉和大家厌倦了大数据精准推送和移动互联网下APP们的割裂有不小的关系。

原来的网页时代是我想看什么,我就去订阅什么。
后来大数据算法推送来了,变成了系统根据大数据推测的偏好,只推荐特定题材,用户在系统中只能看到这些内容。
随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APP开始相互屏蔽,你要看别人的B站,你得去B站,你要看别人的微博,你得去微博,看公众号要开微信,看小红书需要小红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SSHub 项目诞生了。RSSHub 允许用户订阅微博、微信、小红书等不同平台的信息,摆脱算法推送和APP隔离带来的困扰,使信息获取更加个性化。让你获取信息可以自己定制,不再受算法的狂轰乱炸,也不用在为了那些 APP 之间的信息隔离而烦恼。随着RSSHUB社区的壮大,大佬又将 RSS 阅读器进化到下一个形态,推出“万物皆可订阅”的 Follow 工具。

Follow 背靠 RSSHUb ,依托广大开发者,志愿者,成为了一个试图聚合一切信息的工具。打破传统 RSS 阅读器仅能订阅传统网页订阅源的限制,打造一个开放内容共享社区。

在上上周 Follow 开始了公测,正式进入 Beta 阶段。
不过功能上有限制,默认只能订阅 5 个订阅源,想要使用全部功能,还是需要邀请码。

作为从 Alpha 测试阶段就用过来的人,我对目前的 Follow 的评价是:
这是一款好用的阅读器,但本质上它也只是款好用的阅读器。

Follow 的优点

Follow的订阅源非常丰富

依靠 RSSHUB 项目、Check 酱项目,Follow 可以订阅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 RSS 网页,微博,B站,小红书,推特,脸书,INS,油管,基本除了小众微信公众号还有点困难外,大部分平台都可以订阅。

用户可以订阅其他 Follow 用户分享的订阅列表

你可以订阅其他 Follow 用户的订阅源,你也可以分享自己整理的订阅列表,便于快速找到同好,发现更多信息来源。

Follow 支持语音朗读

支持TTS 文字转语音,使用广受好评的微软 Edge 接口。对于有些长文可以让阅读器读给你听。

Follow 的颜值挺高的

谁不喜欢一个分类清晰,简洁而现代的界面呢。
文章、社交媒体、图片、视频、音频、通知,六大类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文章是传统两栏模式,社交媒体是信息流模式,图片是壁纸墙模式,视频资源是画廊模式。
还支持自定义 CSS 不满意界面可以自己改。

Follow 的代币激励机制

引入了一种名为 ⚡️Power 币的代币系统,可用于在 Follow 平台上购买服务和打赏。
订阅源和创作者可以在 Follow 上认领自己的内容源,活跃使用用户可以获得代币奖励。
代币可以解锁 Follow 更多的高级功能,读者可以给优秀的订阅源打赏 ⚡️Power 币,
从而让优质的内容创作者能因此获得经济回报,激励持续创作。

打通了不少应用的集成

例如,支持一键保存到 Eagle 以便于图片收集,支持 Readwise 以方便做笔记,还兼容 Instapaper、Omnivore 等稍后阅读工具。

Follow 我目前遇到的几个问题

卡顿

随着 Follow 的公测,大量用户的涌入,Follow 的网络质量每况日下,原来2秒内完成刷新的界面,变成了持续几分钟的刷新。虽然这可能也和我订阅的东西有点多有一点关系。随着公测开启,Follow 明显一天天的变卡顿了。当然这个是可以解决的,毕竟只要资源堆够,没有卡的服务。

Follow 依赖中心化网络

目前 Follow 阅读器的内容都是从 Follow 自己的服务器上拉取到本地的。
也就是信息的流向是:网站→→订阅源(比如网站自己提供的 RSS,公用 or 自建的 RSSHUB 服务)→→ follow 服务 →→follow 阅读器。基本上等于 Inoreader 、Feedly 去掉网页端,只留下客户端。
这里有个好处,一些在本地可能无法直接访问的资源,经过 Follow 服务这么一中转,就可以看到了。

问题在于集中请求的模式更容易触发源站的反爬措施。虽然 Follow 使用拥有多个节点的分布式网络来做请求。但不少网站都有奇奇怪怪的限制,比如一些站点会屏蔽境外IP,而另一些网站又会屏蔽国内IP,亦或者有些站点针对中国、美国、欧盟的法规分别显示了不同的内容。所有一些站点处于,能订阅但看不见里面图片,或者走自己建的 RSSHUB + 传统RSS阅读器能看到比 Follow 里更多内容的状态。

更关键的是:Follow 没有本地请求订阅源的功能,如果 Follow 的服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炸了,那阅读器就是个只能看之前本地已缓存内容的本地阅读器了。作为一款看不到清晰明确盈利方式的开源阅读器,如何保证服务的可持续性,不得不打一个问号。

Follow 会将 RSS 订阅私有化

当你使用 RSSHub 的默认 demo 站,而不是自建站时,类似https://rsshub.app/weibo/user/ XXXXX的订阅地址会被转化为rsshub://weibo/user/XXXXX这种 RSShub 路由形式。也就是说, Follow 导出的 OPML 文件可能会无法直接在其他 RSS 阅读器中使用。这种中心化、私有协议表示形式,感觉 Follow 正在逐渐偏离 RSS 所代表的开放性与去中心化互联网精神。

信息如何在 Follow 里归类整理

Follow 目前主要通过集成第三方知识管理工具实现专业资源分类,Follow 自身也有过滤器但功能较简陋。以至于我现在不少于源都是先用FreshRSS订阅/生成,经过过滤器,脚本处理,生成自定义查询,然后再交给 Follow 订阅阅读。

follow 的集成了不少工具,Eagle、ReadWise、Instapaper、Omnivore、Outline、Obsidian…
但是这部分还需要完善,现在的这个集成只是很简单的将资源传递过去。并没有打通 Follow 和这些工具之间的信息流。

以 Eagle 举例

  • 这是使用 Eagle 浏览器扩展采集图片时的流程

在网页上看到值得保存的图片 → 右键 → 选保存到 Eagle → 弹出窗口 → 预览图片 → 选择保存库,评分、分类、加tag、写简介 → 保存 → 网页内继续阅读。
是一个很流畅的过程,不需要脱离浏览器。

以 Eagle 举例

  • 这是使用 Follow 采集图片时的流程

在 Follow 看到图片 → 打开 Eagle → 切换到对应的保存库 → 切回 Follow → 右键 → 选保存到 Eagle → 切回 Eagle 给图片评分、分类、加tag、写简介 → 再切回 Follow → 继续阅读。
整个过程来回切换软件,一点也不优雅。

Follow 里的订阅源如何持续更新

虽然才刚刚进入 beta 阶段,但是不少订阅源的维护已经开始陷入停滞,连我自己都开始弃坑部分订阅源的维护。更坑的地方是,当某个订阅源失效时,你会发现你无法直接修改订阅地址,只能取消订阅后重新订阅。虽然代币的激励政策可能会吸引到很多订阅源维护者,但开源项目维护者激励是个永恒的难题。维护订阅源带来的收益并不能吸引到全职维护者。而对于兼职维护者 GitHub 上的大量开源项目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Follow 没有类似 feed43、RssEverything 的可视化订阅源生成工具。也没有类似 TinyTinyRSS、FreshRss 的全文抓取能力和原文 CSS 选择器。
如果想要订阅网站不提供直接的RSS订阅,RSSHUB 上又没人提供订阅源,一般用户想自己实现订阅的门槛很高。

Follow 要么从程序设计上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也许AI是一个途径?),要么提供一种易学易懂的模块让用户可以自己去手动设置订阅源。虽然从整体性能来看,低代码模式可能会影响执行效率。但对于没有编程能力的普通用户来说,无法方便的自行设置订阅源,这就足够劝退了。

现在的 Follow 只是一个类似 RSSHub Radar + RSSHUB + 阅读器的东西。 订阅一切的能力还是依靠 RSSHUB 上大量志愿者维护的订阅源。更多是一个传统订阅器上附加了一些功能。

建议 Follow 还是尽早探索商业化路径吧,指望代币、空投来激励维护者持续性还是较差的。

安利几个我自己维护的 Follow 订阅源和列表

新闻AI翻译合集

聚合了英国BBC新闻、美联社新闻(中性)、美国ABC新闻(偏民主党)、美国福克斯新闻(偏共和党)、日本放送协会(日本NHK 中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彭博社等多个新闻媒体的 AI翻译简略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标准规范发布

就是Wallpaper壁纸网站的人像订阅,当然是只包含 SFW 和 Sketchy 分级的壁纸。NSFW 分类就算了吧。

Wallpaper 壁纸每日Top list

The post 在今时今日 Follow 真的好用(了)吗? appeared first on 秋风于渭水.

加入Follow

凡事越着急越没用,之前费老大劲儿在各种论坛、博客、搜索、X、discord找邀请码,一无所获。正当我要准备放弃的时候,热心的童鞋@acevs第一个送我一个邀请码,非常非常感谢,同时我也会将这束光传承下去的。刚开始弄,先把freshrss订阅的feed转移过去,不清楚这个东西是不是在不同平台同步更新feed的,若是的话,我可以省一个网站了。在个人资料——唯一标识,不限制ID长短,这个很不错,趁现在用的人少可以抢注。然后就是认证,很高级哈,我得弄下。

20241004193410.jpg
follow@hjyl

这种认证方式是不是有点草率了,如果别人复制这段,放到自己博客上,是不是也可以?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如无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 皇家元林
本文链接: 加入Follow

你好,follow

感谢diygod让我使用上了这款体验感非常强的神器。

关于

Follow是rsshub开源作者的又一款项目,作者的定义是下一代信息浏览器。

介绍

欢迎使用 Follow!此软件旨在让您在一个地方关注您喜爱的网站、博客、社交媒体帐户、播客和通知。它被设计为一个现代、快速且方便的一体化信息中心。

AI:Follow 利用先进的 AI 来协助您的运营。除了基本的 AI 翻译、摘要和推荐之外,它还提供每日两次的 AI 报告,以突出显示您订阅中的关键信息。此外,它还提供根据您的订阅构建的个性化 AI 知识库。

区块链:Follow采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活跃用户和优秀创作者的激励机制,用户通过持有和使用Power Token可以获得更多服务和福利,创作者通过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可以获得更多奖励。

社交:Follow 也是一个社交平台,您可以关注其他用户、分享您的订阅并发现新内容。它还提供订阅列表同步功能,让您的朋友同步您的订阅。

支持的平台:关注适用于 Windows、macOS、Linux 和浏览器的桌面版;关注适用于 Android 和 iOS 的移动版(即将推出)。

体验

让我体验感最大的就是不用输入rss地址,直接输入网址自动获取,还可以看见订阅你博客的人数(前提是使用follow订阅)

图片模式很爽,壁纸、摄影等等,我把订阅的阿里云网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真的很不错。

视频里面可以添加B站、YouTube等等,可以直接在线观看,爽爆了。

还有社交、音频等等,我都还没体验过,就前面的这些,我都体验不过来咯。

总结

Follow是目前在我看来,非常完美的信息聚合神器。它的使用方法需要邀请码来实现,每次邀请一人需要花费100Power。每天登录可获得20power,所以说,5天可以邀请一人。

之前对于rss订阅,在我的理解方式里是聚合文章,主要是为了查看博友文章。Follow的出现,让我打开了一座新大门。
话不多说,赶紧体验吧,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刚刚翻了翻在 Twitter 上和 DIYgod 的私信,他于7月31日送我一枚邀请码,我至今已使用 Follow 5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猜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内测用户,其他人还在苦苦等待邀请码,而我却早早用上,今天简要分享我的使用体验与感受。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张图片

RSS 与我

我已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 RSS 及 RSS 阅读器,最早的印象来自它的图标,一个向右倾斜 45° 的 Wi-Fi 图标。最早使用的 RSS 服务是 Inoreader,除了免费账户150个订阅源限制,基本上没有缺点,但对于轻度或中度用户来说,150个订阅源足够,并不是说订阅越多越好,重点在于对信息的取舍,你关注什么内容固然重要,但放弃什么内容也是一种选择。

最初仅仅用来订阅博客,每天早上打开电脑就直奔 Inoreader,刷新一遍,读一读更新内容,后来订阅了一些资讯网站,比如少数派、IT之家。再接触到 RSSHub,一个让网站 RSSible 的工具,扩宽了我的订阅源。

直到使用 Follow 之前,我使用的是自建 FreshRSS 服务与 NetNewsWire 阅读器。

传统的 RSS 阅读器

我在之前的文章《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RSS阅读》和《如何订阅一个博客?》都介绍过几款较为流行的 RSS 服务,包括在线网页服务以及客户端软件,这些似乎都可以被归类为传统的 RSS 阅读器,不管是通过 FreshRSS 同步,还是本地保存,本质都是输入 RSS 地址进行订阅,支持导入和导出 OPML 文件。

功能大多类似,比如抓取全文内容,即使 RSS 源只提供摘要,也能在阅读器里查看全文,再比如给你推荐感兴趣的订阅源、收藏喜欢的文章等等。Readwise Reader 似乎与笔记软件结合,可以一边阅读文章,一边划线、做笔记,我没有用过,暂不进行讨论。

也正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为了引导读者进入原网站进行阅读,而取消 RSS,使用 RSS 的人也越来越少,RSS 和 RSS 阅读器似乎成了被时代遗弃的产物。

新兴的 RSS 阅读器——Follow

传统 RSS 阅读器提供的功能,Follow 都有,传统工具没有的功能,Follow 添加的十分巧妙、有趣。

RSSHub 和 Follow 来自于同一个开发团队,两者一起使用,堪称绝配。因此 Follow 上少不了 RSSHub 的影子,点击 Follow 左上角的加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域名查找对应的 RSS 源,也可以通过输入 RSSHub 路由订阅由 RSSHub 生成的源。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2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3张图片

如果实在不知道订阅什么(说明你不适合使用 RSS 服务),下方的“热门”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再或者,直接订阅我的博客,设置分类为“特别关心”。

毕竟 P 站都摆在那了,再不懂就说不过去了,感谢贡献者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4张图片

Follow 提供文章以外的多种形式。

  • 文章。适合博客、newsletter 等长篇内容网站;
  • 社交。适合订阅 Twitter、微博等社交媒体,关注某个人或某个关键词的时间线;
  • 图片。适合订阅 Instagram、Tumblr 等图片网站;
  • 视频。除了上面提到的 P 站,YouTube、哔哩哔哩都是可以订阅的;
  • 播客。我对播客了解甚少,订阅某一档播客之后,可以直接在 Follow 中收听;
  • 通知。适合订阅某个软件、服务的更新通知,简短快捷。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5张图片

简单来说,RSSHub 提供源,Follow 提供阅读的形式。思维发散一下,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比如下面我使用图片形式订阅 Twitter 上的壁纸分享账号和 Telegram 上的影视资源分享频道。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6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7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8张图片

一个简单的壁纸墙、影视库就呈现在眼前。剧荒了,刷一刷,壁纸厌倦了,刷一刷。

使用视频形式订阅了几个Up主,不用跳转到原网站,也能直接观看视频。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9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0张图片

对于喜欢边看视频边发弹幕讨论的人来说,就不太友好,无法发弹幕和评论,但对我来说简直不要太爽,因为我看视频不喜欢评论和弹幕来影响我的观看体验。

Feedly 上使用了 AI 功能,具体什么用途我也搞不懂,但是 Follow 上的 AI 倒是有挺大用处。主要体现在“自动化”上,通过设置相应的条件,执行某个动作,其中就有“使用 AI 生成摘要”、“翻译”,我猜翻译也使用了 AI 加成。

我目前只设置了一项,即当标题是英文,则自动将其翻译成中文,类似 Buzzing.cc 的用母语阅读新闻,其中用到了正则表达式,我不会写,幸好有 Perplexity.ai 代劳,这叫 AI helps AI。最后隔空喊话 Follow 开发团队,是否有正文双语翻译功能?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1张图片

如果仅仅是加上 AI,也并没有非常吸引人,反而还会被人说成“跟风”,但如果加上轻社交,体验又不一样了。

或许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偷窥欲,使用者可以查看其他用户订阅的内容,甚至直接订阅他的订阅。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2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3张图片

或许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成就感,在阅读界面上方,展现了当前文章有多少人阅读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4张图片

又或许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撒币感,接入了 Web3,使用代币 Power,成为金主爸爸,给你喜欢的作者打赏和充电,以及生成邀请码。欢迎大家做我的金主爸爸。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5张图片

如何让别人知道这是你的源,方便直接打赏给你呢,Follow 提供了 claim 功能,只需要在 RSS 中添加相应内容,即可将其认证为自己的源。比如我的博客、Telegram 频道、Twitter 账号,均已认证,名称旁边有个小金标,多好看,多酷,不愧是全宇宙最帅的 DIYgod,这都被他考虑到了。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6张图片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7张图片

如何简单、快捷、高效地 claim 呢?移步至槿呈Twitter 分享,他已经介绍得足够详细,有问题找他,解决不了再找 AI,这叫 AI helps RSS

紧接着就可以在阅读的末尾看到金主爸爸的头像。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 - 第18张图片

据小道消息,目前 Follow 还处于 Alpha 阶段,存在许多 bug,便采用邀请制度,但也在慢慢扩大内测范围,已经有资格的用户每5天即可生成一个邀请码,即使邀请码不易获得,但不建议大家花钱购买,也不建议大家将其售卖,我的朋友槿呈说找他要邀请码的人已经排到了猴年马月,可以尝试继续找他,当然也可以找我,通过 Telegram 和 Twitter 私信、电子邮件联系,先到先得,再或者继续骚扰下 DIYgod,多夸夸他,或许就有了呢。看到 Twitter、Telegram 上有许多人在等待 Follow 邀请码,突然间觉得 RSS 不单单是我们博客圈的小众爱好,或许 RSS 将迎来又一春。

由于 PC 端存在 bug,无法加载中文语言包,上述内容和截图都基于 Web 版 Follow,客户端上还有更多有趣的功能,不再一一叙述,留给自己去挖掘。

《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Follow 也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开发者在下一次更新中会带来什么口味的功能。

使用 Follow 的第 50 天:RSS 迎来又一春?》最先出现在印记

给网站增加了 DIŸgöd 的 follow(Description 方式)

为什么我写了好几篇

为 follow 增加 claim 的方式有三种,我最初选择使用方式一,但增加 Content 后无效,经思考,估计方式一不支持 Atom 格式 Feed(个人猜测)。

为 follow 增加 claim 的方式

follow.is 是 DIYgod 的新产品,其中可以 Claim 一个 Feed 为自己的,据说为 follow 增加 claim 后可以支持打赏。

增加方式有三种:

  1. Content

    在 Feed 最新内容中增加如下文字: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41342818708527123) belongs to me (userId:41447029693323264). Join me in enjoying RSS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2. Description

    在 Feed 的 xml 文件中,增加 Description 标签,内容如下:

    <description>feedId:41342818708527123+userId:41447029693323264</description>
    
  3. 在 Feed 中增加如下内容:

    <follow_challenge>
       <feedId>41342818708527123</feedId>
       <userId>41447029693323264</userId>
    </follow_challenge>
    

Pelican 增加 claim 的方式

由于 Pelican 实现 Feed 的方式是采用 Django 的 feedgenerator 工具库(依赖一个成熟项目的组件是非常聪明的做法)。经查看源码,发现 feedgenerator 支持新增节点,但不太支持修改 Feed 节点,于是,对于此场景较好的方式是手动搞定,搞定方式嘛,新增一个 Pelican Plugin 来处理或者新增一个后处理步骤(比如一个脚本),在其中处理一下 Feed 的 XML 文件内容即可,原理都差不多,采用 Pelican Plugin 方式的好处是可以较方便获取文件路径。

Pelican 实现 claim 插件源码

给网站增加了 DIŸgöd 的 follow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55490470857612288) belongs to me (userId:41447029693323264). Join me in enjoying RSS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