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朋友之间的双向选择

背德忘友之辈

上一篇写了李白人的一些事,也写了李白和他的好基友们。

李白,杜甫,高适三人之间在青年时期是好友,一起度过了最穷困低微的日子,大家凑在一起写诗,登山,游湖,一起逛窑子。这样朴实无华的友情,也未曾经受住真正的考验。

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分化自己儿子唐肃宗军事力量,扶持另一个儿子永王,结果永王水平太差,被唐肃宗一个回合打成乱臣贼子。唐玄宗无奈被胜利的儿子接回去,老老实实当太上皇。

“唐肃宗要搞死亲兄弟永王。高适是唐肃宗的臣子,李白是永王的府邸旧臣。”

李白入狱,在狱中李白写诗向高适求情,高适最后装作不知道,又将三人署名的诗集,杜甫和李白名字改成群公,做了一次彻底的政治切割。曾经好基友走上陌路,晚年李白很是凄惨,但高适不闻不问,装作不知道。

高适的政治智慧无疑是超绝的,作为节度使一级的封疆大吏,态度比行为更重要,但是从个人道德节操来看,这人无疑是个无德背友之辈。

其实他们各自的代表诗句中,也反映了相应的人生抱负,此时就能看出,高适是一个想要出人头地,颇具野心的人,李白是一个知道自己能力的狂士,而杜甫则对民生疾苦体会最深。

  • 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物质过滤的朋友

有一阵子我出了一些事情,需要钱。就找到几个欠我钱的朋友,还有不欠我钱的朋友。

首先找不欠我钱的朋友,一个哥们没说什么就转钱,我告诉他打回去的时间。他也挺实在,说大家之间就是这个数,超出去你找我借,我也不搭理你,都有家庭不能瞎搞,这是脑子清晰,办事有谱的朋友。

另外一个兄弟,经济条件很一般,他问我做什么,我说有一个钱收不回来,你临时借我。指定个时间我给你,这哥们说我刚结婚,钱都给老婆管,不过我信用卡有十万块钱的额度,我给你套出来两万咋样,不够我再给你套,给我整笑了,我说不用了,没到这个地步,这是一个有性情的朋友。

另外找了两个欠我钱的,基本就是根据经济能力,能还多少还多少。这两个是有信用的朋友。

后来我别的钱回来了,就不需要这钱了,但是有一个小兄弟一直没表态,这位欠我钱是最久。我准备考验一下他,给他打电话,把难处说的很大,他说真的没有钱,后来考虑到他确实经济有限,我说这样吧,我有个账单要交,你给我转五百吧,让我应应急怎么样?

我往这么小的额度说,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你有难处我帮你了,我就想看你一个态度。但是他没理解到我的意思,说给我问问,第二天我打微信电话没接,我又打了两个还是没接。我最后确定这人以后就不是朋友了。

名家的朋友观

王志文和刘震云有一段专访很有意思,王志文问刘震云:

  • 王:我问一个比较笼统的一个问题啊,您别介意,根据您的生活经历那点儿感受,您觉得朋友关系可靠吗?
  • 刘:说朋友关系可靠的人本身就不可靠,因为朋友的关系的话,主体有两个,你和我。你我变量了,就有4个角色,你变了,我变了。
  • 今天遇到困难,很少有朋友关系能经受住这4个变量,道不同,这相应的,如果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非要搬到一股道上,其结果就是翻车,所以还是得听从各自内心和各自的利益分辨朋友的。
  • 怎么来分辨朋友呢?办法有两种,一种呢是物质过滤法,当你需要借钱的时候,人只有需要借钱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的朋友是多么的少,把朋友请密密麻麻的名单上过滤之后,剩下的能随时开口借钱的就是你的真朋友。现场的观众有3个以上可以在凌晨1点随时骚扰的朋友的人就是你的真朋友。
  • 其实真正的在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没事的时候才坐在一起。而不是有事的时候就一起,有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业务往来和利益交关嘛。
  • 我朋友在当导演的,说你到片场来玩玩,我到片场去,那里跟菜市场去一样,他们让我串一个角色就跟搬一个西瓜是一样的。
  • 我不是说我这个存心要跟谁接触,我是跟我觉得有意思的人,善良的人,眼见卓识的人,我从他身上能得到温暖和教育的,我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我也不认为的话,就这人,他有上千亿的资产,或者其他,就是说各行各业的翘楚,我重视的是温暖,像一句顶咛万句从我开始能有我的面,这些朋友的容远在天边,也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脑海,也在我的心田。

牛皮纸包的熟食

昨天老家发小给我发微信,说买了一大卷牛皮纸,他在抖音看有人将熟食铺在牛皮纸上面,我说这个如果喝酒是真棒啊,他秒懂我的。特别上新的买了一大卷,然后告诉我纸到位了,就等我回去。看到这个我会心一笑.

大家真的有什么必须要凑在一起要谈的事情吗? 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就是想凑一起坐一坐,谈什么都行,哪怕吹吹牛批,去ktv吼一吼。刘震云老师讲的很对,真正的在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没事的时候才坐在一起。而不是有事的时候就一起,有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业务往来和利益交关。

接受远去的朋友们

高适能不知道李白的境遇吗,李白能不知道高适的能力吗?李白以为高适会伸手帮助自己,结果高适没有。刘震云老师也讲了,如果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非要搬到一股道上,其结果就是翻车。

高适自从成为唐肃宗的重臣,就和李白走上了两条道路,李白没有变,他还在那条车道狂奔,但是高适走上了另一条更高的车道,杜甫无疑是二人中的另类。高适虽然和李白断交,但是晚年和杜甫仍然有往来,杜甫也知道高适和李白的事情,但是他没有去强求高适,因为有些事情发生了,注定就无法挽回。

现实世界利益和朋友之间情谊冲突,胜出的往往是利益,而不是朋友间的情谊。我们看身边也看得出,没有利益纠葛的朋友,往往能够善始善终。一起创业,一起奋斗的,最后分道扬镳居多。

梦醒十分的空寂

我年轻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和朋友反目成仇。当时年少轻狂,目中无人,如果人能够大气一些,做事情圆融一些,很多东西都可以避免。但是二十几岁的我不是现在的我,那时的我,就像一头没有大脑的蠢猪,导致一切都无可挽回。

我经常在半夜醒来,梦到和友人一起的岁月,恍惚之间来到童年和少年,在睡梦里我很快乐,一群无拘无束的野小子们在午夜压马路,在公园长椅喝啤酒,那些无惧嬉笑的梦太真实,以至于我不愿意醒来。

当我醒来就是余生的空寂,我知道这样空虚寂寞的梦醒,会在未来不停上演,我不停的幻想,如果当初一切都没发生该多好。

  • 高适不会做梦吗?
  • 李白不会做梦吗?
  • 杜甫不会做梦吗?
  • 他们梦醒会说什么呢?
  • 如果当初一切都没发生该多好。

积思成梦

李白被流放夜郎后,杜甫常常思念李白垂泪,日久积思成梦。写了梦李白二首。其中一句成了千古绝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接受朋友的离去

李白最后还是死了,病死他乡。我不知道高适最后怎么想,但是杜甫一定是很心痛,最珍贵的老友死了,死掉的李白不仅仅是李白自己,也代表着杜甫那些青年岁月也一起逝去,再也无法挽回,这痛将是余生的空寂。

 

将进酒,杯莫停

名士喝酒

昨天整理QQ音乐的歌单,发现有一个歌单名字叫“原声”,打开一看,陈涌海版本的《将进酒》,这一版本的将进酒百听不厌,扣人心弦。

 

 

背景是一位物理学家喝大了,抱着吉他在一位长辈面前放声高歌,有其他友人觉得有趣,就将过程拍下,传到网上,结果大火起来。

视频中古稀老人坐在那里含笑打拍,穿着衬衫牛仔裤的陈涌海抱着吉他弹唱,“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高昂的背景音乐,李白的诗词,无不让人血脉喷张。

粗暴的弹唱拍打,夹杂着陈涌海的阵阵嘶哑破音,让人恍恍惚惚的看到了一位当世李白,对着其他人劝酒;

  • 来来来,岑夫子,丹丘生,快喝快喝,不要放下酒杯,让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诸君倾耳细听,那些山珍海味的日子有什么可珍贵呢,我只希望自己醉生梦死不愿清醒过来。自古圣贤都是寂寞寥落的,只有那些豪饮的酒客才能流传下美名,当年陈王平乐观宴请的事情你们知道嘛,千杯万盏豪饮才是真正的快乐。不要说没有酒钱,快去把狐裘喝良马卖掉,全部换成美酒,让我们一起消除这万古不化的忧愁吧!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喝少了,唱不出这肆意纵情的豪迈,感情少了,弹不出深情之中的九曲回肠,一位是中年物理学家,一位是老年国家大师钱绍武先生,这顿酒喝的让人快乐。

喝酒这件事情,我最有发言权,从开始懵懵懂懂,恰同学少年一起醉酒,到当你想喝酒了,零零散散的凑不齐人,昔日谈笑风生的人们,有的因为一些事情成了仇敌,恨之如虎狼,有的人远居他方,有的人成家立业很难出来,有的人因为病痛再也无法拾起酒杯。这样的事情每件事我都遇到了,这种痛苦无法言喻,看到陈博导唱《将进酒》,感慨良多。

朋友突然脑出血住院 才三十多岁

李白喝酒

陈博导唱的将进酒是李白写的,人们总看到李白诗中恣肆豪迈,但是却不知道李白晚年非常凄凉,再也没有写出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雄阔的名句,反而诗句中的哀怨一日多过一日。昔日一起饮酒作诗的好友,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因为政治原因割席断义,有的只能在监狱外替李白无奈垂泪。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裁员,理由是“非廊庙器”,大概意思就是你不适合干这个,所以你回家吧。这次裁员对于李白的打击很大,他写下了《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时的李白虽然被裁员,内心还是充满希望的,相信自己会做出点事情来。

在这之后,李白,杜甫,高适三个志趣相近的人度过了一段友情岁月,三人泛舟渡江,登高望远,写诗唱和。

“赐金放还”后,整整13年,李白一直很不适应,一身所学无以为用。在他癫狂的日子,李白写了《将进酒》,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的。之后李白鼓励自己,又写了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游说江南的李唐宗室想要起兵勤王,最终无人响应,无奈李白避难庐山隐居。

756年安禄山叛乱后,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被大臣拥立为帝,史称唐肃宗。逃跑的唐玄宗在一个月后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太上皇。

唐玄宗出逃的恶果就是,国内军队支持儿子唐肃宗,无力对抗自己儿子的唐玄宗,开始了玩弄政治的帝王心术,那就是建立另一支军事力量对抗唐肃宗,所以任命永王李璘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总领南方军事力量。

桌面上一共坐着三位出棋人,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永王李璘。永王李璘深知李白才华,所以邀请李白下山,至此李白卷入一场王朝争权的政治风暴。

昔日一起写诗唱和的高适此时进入唐肃宗幕府,高适陈述“江东利害”,并说永王李璘“必败”。李白也在此刻下山进入永王李璘幕府,任职江淮兵马都督从事。而高适则被唐肃宗任命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来自命运的捉弄使人唏嘘,昔日密友从此分隔两个阵营,密友关系破裂的裂痕一点点被拉开。

永王李璘并没有该有的政治觉悟,他还把剿灭安禄山叛军作为首要任务,唐肃宗害怕永王威胁自己,就命令他返回蜀中,但是永王没有听令,而是率军直扑安史叛军的大本营幽州。

李璘把叛军作为目标,完全没有防御来自背后和身边的威胁,在奔赴幽州的路上,收到唐肃宗命令的地方势力纷纷反戈,而唐肃宗以“讨逆”之名对准李璘的时候,萌新永王就注定了失败。

757年,李璘兵败润州。十天后,逃至大庾岭的李璘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擒杀。至此老爷子唐玄宗的军事外援殆尽,无奈被儿子唐肃宗迎回,做了真正的太上皇。而永王,则被定义为某逆和叛国贼。

李白谋逆

李白加入永王阵营三个月,永王就扑街了,世人皆说永王谋逆。近距离接触永王的李白却知道,永王从头到尾都想的是剿灭安禄山,平定李唐乱世。

正直的大嘴吧李白,写了很多支持永王的诗;

  •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李白和很多旧友寻求帮助,希望洗脱自己和永王的罪名。他请求高适,出手相帮。

  •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高适并不敢为李白出言,相反,高适不仅没有帮助李白,还将自己诗文集中所有关于李白的内容删除,并且将他和李白杜甫的诗中,李白杜甫的名字改成“群公”。

真正朋友

杜甫对于李白的困难,无奈而又痛苦,无奈的是自己无法帮助朋友,痛苦的是李白被打为乱臣贼子,世上又有几个人懂呢?所以他写了很多诗;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最终李白被流放夜郎,晚年的李白再也写不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诗句,人们也忘记了诗仙李太白。

762年李白卒于当涂,享年62岁。爱喝酒的李白老爷子死了,人们甚至无法相信他是病死的,所以人们杜撰了一个,李白捉月醉酒而死的幻想。

临终歌

李白在《临终歌》中写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老爷子无力了,他说:老子飞不动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