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解决树莓派官方系统在浏览器打开网页无法显示Emoji的问题

最近写了个《玄乎儿分光镜》,(体验地址 http://fangyuanxiaozhan.com:4000/register )可以基于八字,自动测算每天运势,非常适合放在树莓派运行,我的树莓派使用的是树莓派官方系统 raspberry pi os , 使用Chrome浏览器打开网页发现无法显示Emoji 经过一番查找后,发现只需运行以下命令,安装emoji sudo apt-get install fonts-noto-color-emoji 最后重新启动浏览器,即可!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5-09-14-12-37-show-emoji-in-raspberry-pi-os/

一拖再拖的四月月报

本该写在月底的月报,因为提前回老家被拖了,在老家因为懒也一直拖着没写,回到工作岗位,进入工作状态,这才姗姗动笔。

四月份的工作很忙,有时候晚上甚至搞到很晚,因此做自己事情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折腾

因为想要把用了好多年的HHBK拿出来用的时候,发现之前的连接线找不到了,而这个连接线还是很老的mini B接口,真的很难找到,于是又想着去改造成无线了。之前了解到一个YDKB的改装方案,但是价格要400多,就放弃了。这次在淘宝上一搜索,居然有一个100多块钱的方案,并且支持无线/蓝牙/USB三种模式,usb口也改成了type-c接口,这个价格同时还包含了锂电池,这么实惠的价格,立马就下单了。回来替换也很简单,就是把原来的主控板,换成这个新的主控板就好了,原先的usbhub口位置则是变成了开关按钮和模式切换的按键开口,usb-c在原来min b的位置也勉强能插上线,唯一的缺点就是键位模式设置没有设计在原来键位设置的地方,如果需要修改需要拆开键盘。总体,瑕不掩瑜,推荐尝试改造。

另外,上个月提到我使用Flutter做了一个memos的客户端,经过这个月的修改,和google play的封闭测试,目前已经正式上架google play。感兴趣可前往下载,链接: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me.isming.fymemos, 同时我也开源了代码,感兴趣可以去github查看,也欢迎贡献代码,链接: GitHub - sangmingming/fymemos: A memos client write in Flutter

清明节去了趟台州,徒步到仙居公盂村,还去了临海台州府城,天台国清寺庙,感兴趣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除了公盂这次徒步,还在月中去了一次苏州西山缥缈峰徒步,缥缈峰难度很低,感觉四五岁的小朋友也可以拿下。因为我们出发比较早,一趟畅通,爬完山之后居然还挺早,又在岛上去看了看东村古村和最佳夕阳观赏点(天气不好,看不到夕阳😂)。

接近月底的周末,因为五一要补一天班,周末只有一天,因此选择在上海找个地方露营。前往广富林郊野公园,发现公园装了收费杆,只有七号门可以进,并且排了很长的队,最终只好在附近找了个农田露营。

这个月主要在看《芯片战争》,看完了余盛的版本,同时这个名字的书还有一个美国的版本,在微信读书看了一小部分,发现其中对于中国的部分有删改,于是又找来了台湾版的译本《晶片战争》,看了一部分。篇幅上来说,余盛版本的更长,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篇幅比较长,其中关于中国的介绍是比较乐观的,比如中芯国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的介绍。而台湾版本的,对于中国的部分不多,评价更加中性,但是因为内容是繁体字,其中很多名词和大陆的说法都不同,看的很慢。对于两本书一起辩证看的,对于我们了解芯片的发展和战争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芯片的设计和生产,涉及到的配套和供应链也很多,而被封锁的中国想要突围,仍然任重道远。

电视剧这个月居然看了两部,首先是王宝强主演的《棋士》,感觉还挺不错的,可以看看。

另外老婆在看一个叫《无忧渡》的电视剧,也跟着一起看完了,这部剧典型的俊男靓女片,男女主都有主角光环,同类型的片子还是《唐朝诡事录》更好看一点。

而看了两部剧的代价就是本来会有点时间练字和看书,被看剧给挤占了,因此以后还是要少看剧。

杂项

看到有网友在玩Slowly这样一个笔友软件,于是也去注册完了完。这个软件基于邮票和根据距离限制邮件送达的时间的设计很有意思。在上面写了公开信,也与几个人有了邮件往来。而每次写信,都要借助翻译软件来优化英语内容,或许也能间接学学英语。立个Flag,在上面找到一两个长期笔友,借此提高一下英语表达的水平。

总结

生活一直在继续,工作繁忙也要抽空多出去多走走。虽然拖了几天但还是把终结补上了,哈哈。也感谢你看到了这里。

看完评论一下吧

今日爆火的高仿Manus的开源软件Suna使用成本

最近有个高仿Manus的真开源项目Suna,开发者号称在一个小别墅,3周完成了开发,开发者拿着香蕉麦克风,兴致勃勃的发了个小视频。 视频地址: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96300307304038939/ Suna开源地址为 : https://github.com/kortix-ai/suna 2025年4月25日已经登顶Github Trending榜第一名,这下不得不品了 这个项目依赖了很多在线服务,我投入了3个多小时才把这个项目运行起来,运行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我本地部署后,项目默认调用 claude-3-7-sonnet-20250219 模型,一个任务消耗了0.89刀的token 目前的行情,往Claude充值5刀,要额外缴0.33元的税 换算下来,一个搜集新闻的任务,光是token就要消耗0.94刀,如果算上虚拟机和数据库的计费,一美刀是不够的。 回顾Manus前段时间的新闻,消耗100万刀的token,融资7500万美元,团队成员应该还是可以过的很滋润。 小结 AI应用领域依然是出于大力出奇迹的阶段,用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开发者们把产品展示到用户眼前。 现阶段,普通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覆盖每个任务1美元的成本,而企业用户付费能力强,但往往需要兼容老系统,企业需要在不改造已有系统的前提下,让大模型替代人工操作,降低机械性工作的人工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率。 我认为Suna的意义在于创造需求,让一部分人以成本价体验到目前最好用的AI产品,好的产品形态,会不断拉高AI产品的产品力上限。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4-25-17-17-28-suna/

Chrome浏览器在http网页上支持打开麦克风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在http服务使用麦克风,Chrome浏览器默认禁止了http网页使用麦克风,如果需要在本地浏览器允许麦克风,需要将ip写入浏览器,方法如下 chrome://flags/#unsafely-treat-insecure-origin-as-secure 修改完成后,重启浏览器即可!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4-20-12-55-17-treat-insecure-for-audio/

《树莓派不吃灰》031:基于Dufs在树莓派搭建基于Web的支持读写的网盘,顺带白送一个webdav服务

今天需要给同事发一个超大号的视频文件,于是我同事给我发了一个网址,可以直接上传文件给他,我感觉这个网页很有趣,完全可以私有化部署到树莓派上,当一个内网文件管理器使用。 Dufs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sigoden/dufs 一键起飞:直接使用Docker启动 进入自己想要开启服务的目录,运行以下命令即可 sudo docker run -v `pwd`:/data -p 15000:5000 --rm -it sigoden/dufs /data -A 启动后,可以对电脑里所有的文件进行实时查看 支持在线编辑文件 通过Chrome浏览器的能力,可以直接进行视频在线播放 如果共享空间给别人,可以设置禁止删除 sudo docker run -v `pwd`:/data -p 15000:5000 --rm sigoden/dufs /data --allow-upload 实用小攻略:搭建办公室共享空间 如果想做成长期的服务,比如在办公室里的树莓派上创建一个文件夹,比如/home/zhaoolee/share,用于和同事们共享资源,可以上传,可以下载,但不允许删除,可以这样配置(Docker开机启动命令: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 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 mkdir /home/zhaoolee/share # 创建共享服务 sudo docker run -d \ --name dufs-server \ -v /home/zhaoolee/share:/data […]

如何玩转esp32

资料路径:www.waveshare.net/wiki/ESP32-S3-LCD-1.47 解决占用 ➜ ~ lsof | grep /dev/cu.usbmodem2020_12_222 screen 46572 zhaoolee 5u CHR 9,3 0t8 987 /dev/cu.usbmodem2020_12_222 ➜ ~ kill 46572 ➜ ~ lsof | grep /dev/cu.usbmodem2020_12_222 ➜ ~ 刷机流程 左侧Reset 右侧Boot 用 USB 线连接 ESP32-S3 到 Mac 进入 Bootloader 模式 (如果 ESP32-S3 没有反应): 按住 BOOT 按钮 按 RESET 按钮 松开 RESET 再松开 BOOT 打开 […]

比尔盖茨庆祝微软50周年回忆博客(附原文翻译以及Windows纪念壁纸下载)

今年是微软诞生50周年,比尔盖茨写了这篇回忆文章,介绍了他怎么会创立这家公司,文末给出了微软第一个产品 Altair BASIC 的PDF版源码以及纪念壁纸的下载地址 Celebrate 50 years of Microsoft with the company’s original source code 原文链接:https://www.gatesnotes.com/meet-bill/source-code/reader/microsoft-original-source-code 文章所在的网站为「盖茨笔记 gatesnotes.com」,里面的网页内容用了很炫酷的特效(防爬虫效果很好),普通的翻译软件翻译的排版效果很差,本篇文章直接对照图文做一下翻译,也写一些个人思考,算是抛玉引砖,雅俗共赏。 在微软公司发布Office, Windows95, Xbox, AI 之前,有一款产品,名为「阿尔泰 BASIC」 我写过的最酷的代码 1975年,我和保罗·艾伦创建了微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愿景:每张桌子上,每个家庭中都有一台计算机。 五十年后的今天,微软继续创新,寻找让生活更轻松、工作更高效的新方式。能够走过50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我们无法完成这一切,没有像史蒂夫·巴尔默和萨提亚·纳德拉这样的杰出领导人,以及曾在微软工作的许多员工。 虽然我很高兴庆祝这一周年纪念,但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同时,也有些许苦涩。我总是喜欢回顾微软的历史,幻想它的未来。但也很难相信,像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 就像昨天一样,保罗和我还在哈佛的计算机实验室里,趴在PDP-10旁,写下将成为我们公司第一款产品的代码。 图片左侧的杂志内容来自《Popular Electronics》(《大众电子》)杂志。这是1975年1月的刊物,其中的一篇文章介绍了“Altair 8800”——一款由MITS公司生产的微型计算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正是因为这台计算机而深受启发,并决定为其开发BASIC编程语言的解释器,这也是微软创立的起点。 这篇文章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可以说它间接推动了微软的诞生,因此盖茨在图文中提到这本杂志封面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盖茨回顾自己与保罗·艾伦共同创办微软的初衷之一。 现在计算机纸质杂志基本越来越少,不过倒也有平替,比如 https://news.ycombinator.com/ 那段代码一直是我写过的最酷的代码,直到今天你都可以在本页底部看到它。 微软的故事从一件事开始,那就是一本杂志。1975年1月的《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封面上展示了Altair 8800。Altair 8800是由一家名为MITS的小电子公司创造的,它是一个开创性的个人计算机套件,承诺将计算机技术带给爱好者。当保罗和我看到这个封面时,我们知道两件事:个人电脑革命即将到来,我们想要在这个行业的起点抓住机会。 当时,个人计算机几乎是不存在的。保罗和我知道,创造能够让人们编程Altair的软件,可以革新人们与这些机器的互动方式。所以,我们联系了MITS的创始人Ed Roberts,并告诉他,我们有一版可以让Altair 8800运行的BASIC编程语言。 问题只有一个:我们并没有这段代码。 我们得开始动手工作了。 很经典的创业操作,先联系对方,说自己有对方需要的商品,如果对方愿意沟通,就做一个出来。 BASIC语言的基础 1964年,两位达特茅斯学院的教授发明了BASIC,旨在让没有计算机经验的人易于学习。只需少量的学习或技术能力,任何人都可以用BASIC编写自己的软件——从支票簿平衡程序到井字游戏都可以。BASIC是保罗和我学到的第一门语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计算机语言如BASIC与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的作用相同。就像你可以用英语在咖啡馆点咖啡一样,你也可以用BASIC告诉计算机运行程序、解决数学问题或执行其他任务。 编程技术也是向着越来越简单的方向发展,屏蔽越来越多的底层细节,Java屏蔽了跨平台的复杂性,Python屏蔽了占据不同字节数的变量差异,AI屏蔽了编程语言本身的存在。 翻译BASIC 有一个问题:计算机不讲BASIC语言。它们讲的语言复杂且不直观,编程非常困难。为了弥补这一差距,保罗和我决定创建一个BASIC解释器,它能在程序运行时逐行将代码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指令。 我们曾考虑过创建一个类似的工具,叫做编译器,它将整个程序翻译并一次性运行。但我们认为,逐行解释器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更有帮助,因为它能够即时反馈代码,帮助程序员在出现错误时立即修正。 没有什么比当你发现自己的方法有效时更好的感觉了。 程序员都是懒人,越好用,越流行;Python和JavaScript这两种极其流行的编程语言,也是直接把代码丢给解释器,让编码步骤变得更简单,好用的东西,才更容易流行起来。 […]

开发小语种输入法能不能赚钱?

[TOC] 目前Window(微软输入法), macOS(自带), iPhone(自带), 安卓(谷歌输入法)操作系统都支持小语种的字符录入。 1. 当前互联网各类语言使用量的统计 语言 使用量 English 49.2% Spanish 6.0% German 5.7% Japanese 5.1% French 4.4% Portuguese 3.9% Russian 3.9% Italian 2.7% Dutch, Flemish 2.2% Polish 1.8% Turkish 1.7% Persian 1.2% Chinese 1.2% Indonesian 1.1% Vietnamese 1.1% Czech 1.0% Korean 0.8% Ukrainian 0.6% Hungarian 0.6% Arabic 0.5% Swedish 0.5% Romanian 0.5% Greek […]

sqlite迁移到mysql实用教程!以Github 60k的CMS项目Strapi迁移数据库为例

安装Python依赖包 https://pypi.org/project/sqlite3-to-mysql/ 开始进行迁移 sqlite3mysql -f .tmp/data.db --mysql-database 数据库名 --mysql-user 数据库登录用户名 --mysql-host 1**.4*.**2.*5 --mysql-password "数据库密码" 迁移成功! 将Strapi的数据库类型,从sqlite改为迁移后的mysql数据库信息 在strapi中安装mysql相关的库 npm install mysql2 --save 重启项目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3-04-10-02-19-sqlite-to-mysql/

桌面玄修小硬件EasyBar招股书

[TOC] 外形 长条形状 https://busy.bar/ 界面主体使用透明棱镜 顶部有个按压区,按下去可以模拟敲木鱼。 目标人群 1. 内容创作者(UP 主,youtuber) 2. 玄修的打工人(大模型占卜) 3. 游戏爱好者 4. (待定)影视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 1. Easy Bar! 与 https://busy.bar/ 相反,当检测到某个喜欢的 UP主或 Youtuber更新时,显示 Easy 状态(绿色),可以放松一下,刷视频了! https://docs.rsshub.app/routes/social-media 触发事件扩展:检测 Steam 用户玩某款游戏(某某某又在打DOTA!); 2. AI每日自动算命,根据生辰八字,计算今日运势,屏幕动展示对应的装饰(搞搞玄学) 3. UP主整活儿,实时显示符合音频的表情包 类似半佛仙人的文本配表情包: https://space.bilibili.com/37663924 屏幕如果是横屏的,可以同时放三张图 4. 西海岸英语字幕 斯派克英语配音vlog: https://space.bilibili.com/1780857798 把s**t, f**k 当标点符号的神人up主,不过套路比较固定,加一些提示词,推给1.5b或许就能实现60分的效果。 5. 我和别人不一样:播放3个推特人物的最新post,或者三条热门推特 解决国人看不了热门推特的烦恼 。 付费功能:支持订阅更多数量的账号,支持多语言翻译 https://trends24.in/australia/ 推特官方趋势 https://x.com/i/trends 6. 打网游卡顿的时候,查看当前网络延迟,与其怪自己手残,不如骂延迟 […]

noVNC配合OpenManus实现

安装zsh sudo apt install zsh -y 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hmyzsh/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最佳选择:XFCE 轻量级,占用资源少,适用于远程桌面 默认使用 Xorg,无需额外配置,兼容所有 VNC 服务器 远程操作流畅,即使网络带宽较低也能保持较好体验 安装 XFCE sudo apt update -y sudo apt install xfce4 xfce4-goodies -y 登出当前用户,选择桌面环境后,登录 配置VNC sudo apt-get install -y tightvncserver 设置 VNC 密码 vncpasswd 启动 VNC 服务器 vncserver -localhost no -geometry 1280x800 -depth 24 安装noVNC cd /opt sudo […]

解决macOS版zerotier报错Waiting for ZeroTier system service的问题

今天忽然发现macOS版Zerotier无法连接到服务器了,显示如下图所示,使用官方最新版apk重装也不好使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关闭Zerotier图形化界面客户端,然后删一个文件,然后启动Zerotier客户端,系统会要求输入密码,然后就顺利运行了 cd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ZeroTier/One rm authtoken.secret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4-10-09-55-36-zerotier/

老鼠

昨天跟老板去了学校的一个生物医学的中心,正好参观了那边的老鼠房。

老鼠房就是集中饲养实验用动物的地方。我虽然知道做生物医学的人大多用老鼠,也知道老鼠房,但是我从来不愿意去打听,更不用说是参观了。生物课题周期长,复现难,出成果更是以数年为计算单位,是我一点也不愿意沾染的领域。奈何现在的老板做相关课题,也就摊上了参观这档子事。

一开门就是浓烈扑鼻的鱼虾的味道,直冲脑门。他们纷纷解释说是老鼠食物的味道,真是一秒也不能忍受,太令人作呕了。合理怀疑不只是鱼虾,养动物再干净多少有些体味的。老鼠在小盒子里,密密麻麻放满了架子。介绍的老师说:这就是老鼠的旅馆,没什么的。

外面走廊上正好路过两架空盒子,送去清洗房——谁家好“旅馆”住两天要你命?

我没害过老鼠,但目前有两只为我而死。第一只因为我发明了一种测试的方法,老板让我去眼角膜上试试。找了合作的眼科中心的老师,那天他拿出来一只老鼠,一捏一挤,取了它的眼睛。活的眼角膜剥出来,养在培养皿里,我不过试了两三分钟,就发现检测方法不能适用活体眼角膜。没有数据,也无进展。

第二只依然是为了试用我发明的那劳什子检测方法。这回阵仗可大,五个人围着。做手术的医生把老鼠脑子用电锯切开,助手在旁边吸血水递工具,乒乒乓乓忙了一下午。显微镜递给我,让我看耳蜗找到了,老鼠全麻着,脑壳开着,躺在手术台上,身体还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我连好电极,让医生帮我把电极插进去,医生满头满身都是汗,没好气地直接走了:你要插什么,弄什么,自己弄去,反正要找的地方也都已经给你找到了。

助手捧着毛巾水,急急追出去照顾医生。100微米粗细的电极插老鼠耳蜗,我插了两遍,一看到老鼠微微眯着眼看我,血淋淋躺着,实在手抖的厉害。最后让电极制作组的男博士做了这个固定电极的工作,我去电脑上控制测试了。

结果还算好,这只老鼠没白死。

为我而死的老鼠目前也只有这两只。我爱养动物,实在下不去手。但我读博时有位生物的好友S,最爱在吃午饭的时候跟我细数今天杀了多少老鼠,怎么杀的,如何敲掉老鼠前指后趾标记号码。我不爱听,她恶趣味,偏要细说。她做基因工程,经常提到过修改某基因的老鼠确实变聪明了。

去过老鼠房之后,忍不住问起另一位还在日本做生物的好友L,是不是老鼠房都这么大味道。她说她那边还行。又说自己下个月要去英国一个月,老鼠还没找到人照顾。我想起家里鹦鹉:要是我还在日本,可以帮你养。

她:我有四百个老鼠。

我:…

看来她也杀了不少,只是不说。倒显得我矫情了,对于生物人而言不过是样品而已。

 

草长樱飞的三月月报

三月草长莺飞,各种花绽放,柳树披上新芽,这么好的季节,当然就要多多的户外徒步了。那么就来跟我一起看看我的三月吧。

折腾

工作上面不忙,因此空闲时间比较多,就开始重新学习Flutter,但是单纯的看别人的代码和教程,总还是不算真正的学会,于是自己也想写点东西。之前在用Moememos这个Android客户端,体验还不错,但是他对于文本格式的支持不全,tag都没有渲染,于是就自己动手也做了个Memos的客户端。因为是用Flutter写的,随手就起了个FyMemos 这个名字。 同时为了上架,又重新用家人的身份信息注册了个Google Play的开发者账号(别问我为啥不用自己的,说多了都是泪)。而谷歌从2023年开始,新注册的个人开发者上架应用加了很多的限制,需要先有12个人封闭测试两个星期才能够正式对外发布,因此现在还在封闭测试的状态。如果有感兴趣想体验一下的,欢迎发Gmail邮箱给我进入测试用户组。 因为是使用Flutter编写的,其实Windows,Linux, iPhone都是支持的,但是苹果开发者账号没有,其他可以打包的就等后面功能稳定了继续折腾。

文首也说了,三月万物复苏,适合出行,因此这个月的每个周末都户外了,除了外出露营的一周之外,其余几周都去爬山了。 首先是月初前往苏州东山岛,爬上莫厘峰,这里山上栽了许多枇杷树,适合枇杷成熟过来。

月中去杭州富阳,本来准备去拔山看樱花在茶园盛开的美景,结果樱花的花苞都还没有开。不过富阳的环境很好,呆了两天也很值。因为时间有限,没有去什么收费景区,爬山之后的第二天就沿着富春江自驾转了转,其中东梓关村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个古村落,但是没怎么开发,保留了一些原始风貌。村中一些新的自建房也是经过设计师设计的,跟原有的建筑比较协调。

22号,前往苏州走了灵白线,天气很好,人超多,之前爬山从未遇到过这么多人。而这条线的难度也是很大的,有几个地方的坡度相当大,爬下来也是很累。

月底这周,仍然是去了苏州,走了光福小三尖,因为有小孩也就只能走三尖。这里的花特别的美,桃花,樱花,油菜花,全都有,全都盛开,可惜没带相机,照片没拍多少。而难度相比于灵白线低了很多很多,推荐新手尝试。

周周爬山也没新意了,于是找了个周末去露营,因为淀山湖在养草没法去,就在太浦河边找了个地方喝茶,看船。

另外再发发拍的一些花吧。

看完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他是个体心理学的鼻祖,不少作品比如《被讨厌的勇气》都是根据他的作品内容来创作的。这本书中他主要论述,人的一生都在探寻“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他/她”的关系这三大议题,书本中讨论了儿童性格的形成,家庭,工作婚姻等话题,读了一遍之后很多东西都不太记得了,有必要回头再来研读一下。

另外这个月收到了《读库2502》,目前读完了其中和西游相关的两篇内容。分别是对原著进行解读的“西游记的暗黑属性”,原著其实我没有看过,关于西游的记忆主要还是靠86版的电视剧,通过这个文章的解读,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西游。而最近还在跟的还有刘飞和潇磊的半拿铁西游篇,他们的内容是比较诙谐有趣的,感兴趣的也可以听听。另一篇文章“千人千面”这是对于《黑神话悟空》的剧情介绍,因为之前玩的时候忙于打怪,对于剧情的部分,很多都被略过了,也算是补了一课。

影音这块,这个月居然都没有看,所能一提的也只有看了一些B站的旅行和徒步VLog。

杂项

身体很久不动,之前去徒步都有点跟不上。于是这个月下了决心去跑步,到目前为止跑了有5,6次,勉强五公里可以一口气跑完了。同时去徒步也更轻松一点了,值得后面继续坚持。

另外周末回家,高速上跟车太近,又急刹,结果被后车追尾,所幸问题不大,也是第一次发生跟其他车辆的事故,希望不会有下次了。

总结

春天是美好的,花在盛放,草木在发芽,我们也要多出去感受大自然,四月份继续往外走,另外还要向上生长。

看完评论一下吧

减少复制粘贴,充分使用ChatGPT官方客户端协作VScode写代码

ChatGPT每月20刀的钱既然已经交了,就应该充分利用一下,我们可以通过ChatGPT官方的客户端,直接与VsCode等各类软件协作,自动修改任何工程的代码。 支持多文件编辑 ChatGPT与VSCode协作实际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用户可以使用最新的opeanAI模型,而且不用考虑token计量的问题,因为每月20刀的费用已经包括了。 从用户体验的方面考虑,ChatGPT客户端直接读取代码文件,比用户拖拽上传代码文件要好的多,而且修改可以一键Apply, 避免了修改后,再粘贴回来的麻烦。 支持的App列表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3-19-11-08-47-chatgpt-vscode/

使用uv更快速地管理Python项目

对于Python初学者而言,只要掌握了pip(管理依赖包)和python(运行代码) 两个命令,就能用很少的代码,编写并运行脚本; 但从工程化的角度来看,每个工程的Python版本和对应的依赖包版本,应该是相互隔离的,为了解决Python工程化的问题,uv应运而生 安装UV macOS 和 Linux安装命令 curl -LsSf https://astral.sh/uv/install.sh | sh windows版 powershell -ExecutionPolicy ByPass -c "irm https://astral.sh/uv/install.ps1 | iex" 使用Python3.13创建一个工程 mkdir yiyan_requests cd yiyan_requests uv python install 3.13 uv init -p 3.13 此时在yiyan_requests 文件夹下会生成 main.py , pyproject.toml 两个重要的文件 其中工程文件pyproject.toml 的内容为 [project] name = "yiyan-requests" version = "0.1.0" description = "Add your description here" […]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个和善的老婆婆,她总是在厚厚的外衣上裹一条花格子围裙,头上戴着一顶小帽子用于遮盖日益稀疏的银发。印象中外婆个子小小的,也有点驼背。我对她的回忆并不多,不同于很多由隔辈老人带大的孩子,我的父母早早就来到了城市打拼,我没怎么见过外婆。

外婆的出现大多在冬季,我的母亲有两个哥哥,他们会轮流把外婆接到家里照顾,我们家也有时接外婆来家里住。很小的时候,父母白天在外面工作,外婆那时候身子还硬朗,她给我做菜。我有一次和外婆闹了很大的别扭,因为我喜欢吃青菜炒金针菇,但是没有金针菇,大体是这样的事情,太久远有些记不清了。因为吵了架,外婆后来就做了有金针菇的版本给我。

现在想想,还是太小了,也不懂事。

外婆来到城市里面,方言不通,周围也没有什么玩得来的老人朋友。她就总是看电视,不然就我们俩一起玩。有一年过年,父亲买了很多年货,其中有一只鸡,迟迟没有杀,我养了起来,每天喂大米和青菜,还强迫带出去散步。我每次带鸡出去,外婆总是跟着看,说鸡要被我折腾坏了。

后来记不清是过了元宵,还是出了正月,父亲还是把鸡杀了红烧了。

他说鸡比买来的时候还瘦。我一口也没吃。

又一年,金粉世家正在热播。我和外婆一起追完了整个剧,外婆一看见刘亦菲饰演的白秀珠出场,就会跟我说这是坏女人。外婆不识字,我特别爱跟她一起看电视剧,聊剧情聊得热火朝天。

不看电视的时候,外婆总是背着手站在马路边,四处走走看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过年的时候,在父母的百般推辞下,外婆还是会偷偷给我压岁钱。我的外公很年轻的时候参加新四军失去了一条腿,听说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坐火车去北京找首长,虽然最后一次找到了,回来没多久就去世了。所以外婆一直在乡下领着普通的津贴,我也不知道她怎么攒到这些压岁钱。

我渐渐长大,外婆就不怎么来城里住了,据说是身体不好,不太好到处跑。

我很少过年回父母乡下的老家,回乡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均摊到母亲这头,就更是只有一两次回去见到外婆了。主要是我回去了,谁也不认识,什么都不懂,真的很想回自己家。

现在想起来,外婆来我们家的时候也许是一样的感觉吧。

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是在南京小舅舅家。小舅舅把外婆接到南京住,我去日本读书前过年去了一次他家。外婆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她缩得好小好小,比我还矮,眼睛愈发的浑浊。皮肤也褶皱得更厉害了。我记得小时候她常常伸出皱巴巴的手背,放在阳光下和我对比,然后用手掌搓一搓手背,咧嘴对我笑,那时候她的眼睛亮亮的。

外婆把我带到她的小房间,坚持要给我偷偷塞压岁钱。我跟母亲说了,她说收了吧,没事。

外婆是2021年平安夜前走的,那时我刚到美国没几个月,一直联系不上母亲,后来才得知的。

前两天读到汪曾祺写的《我的母亲》,虽然我不是作家,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如果我不写下来,我的外婆就好像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有点后悔为什么不早点问她更多的事情,以至于她的姓名也未曾得知。

转瞬即逝的二月月报

不知道是因为2月比较短还是因为春节刚回来没多久,感觉二月很快就过完了。如此的快以至于这个月感觉都还没做什么就结束了,现在就来对本月做个回顾吧。

折腾

这个月对于博客的足迹功能做了一些优化,一是给去过的城市或者国家加了地图mask,对于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了解。另外对于标记点过于密的问题,也借助chatgpt,做了优化,根据地图的放大级别来把一些点进行合并,这个后面倒是可以写文章再详细说说,另外就是地图的展示还有优化的空间。

购物

这个月购买了种草很久的ChromeBook,在闲鱼淘了个联想的Duet5,支持平板和桌面两种模式,可以安装Linux应用和Android应用,除了性能比较差之外真是程序员的理想装备。但是国内使用加上版本兼容等等,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体验还是会差一点。而对于一个13寸的大平板,并且只要1000多块钱,这都不是事。到目前为止还没完全驯服,后面使用一段时间再来分享折腾的一些过程。

另外之前使用了几年的手环屏幕和手环本体开胶了,于是乎就趁着有国补,买了个小米Watch 4S,小米这款的外形和华为、OPPO的相比都不够好看,但是因为手机是小米的,之前的一些数据也是在小米的APP里面,还是决定买了小米的。因为esim款是皮质的表带,因此选了它,但是用了半个月感觉也没必要开通esim。功能方面,比之前的手环要多了不少,但是不能安装app,所以本质上还是一个大号手环,另外运动记录不能导出,所以对于非小米手机用户,我是不推荐啦。

对手表爱不释手的小朋友

因为大年初七才从老家回来,这个月也只出去了一次。带着娃去了嘉兴的南北湖风景区,徒步8公里,走了谈仙岭古道,怕了嘉兴最高峰 高阳山。因为当天后面下了小雨,南北湖也没去看。

前一段是比较原始的攀爬路段,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比较陡峭,后面回程则是车行道,以及部分谈仙岭古道。在其中的云釉古庵看到了好看的梅花。

月初带这娃去看了哪吒二,娃第一次去电影院,也是我时隔多年再次走进电影院。

哪吒

之前多次尝试带她去看电影均失败,这次因为提前给她看了哪吒第一部,剧情不错,画面她也喜欢,这就顺利把他带进影院了。而哪吒确实也是部不错的片子,再加上同期有没有别的能打的电影,干到100亿票房,确实是很厉害。

周末还带娃去看了个狮子王情景剧表演,表演不到一个小时,剧情没新意,相比于迪士尼的电影狮子王真是差远了,但现场却还是爆满的,如果不是因为在各个幼儿园推广,估计不会有这么多人。另外就是虽然剧情没啥意思,但是现场的很多小朋友看得却是津津有味。

在午休和晚上的时候,这个月把赵本山的新剧《鹊刀门传奇第二部》给看完了,这个剧仍然延续第一部的高效,无厘头,无法在春晚看到赵本山表演,在这里算是重新获得赵氏表演的满足。

文字内容,读库2501看了一部分,其中的电力往事,金谷,英语走出中世纪都还挺有趣的。其他的书籍,最近倒是没看多少,这里也就不说了。

总结

匆匆而过的二月,感觉没做什么事情就结束了,写完之后发现倒也不是什么都没做,那么就这样结束这个月吧。

看完评论一下吧

全球人类访问deepseek可以少敲几个字符了

今天用 ai.com 访问chatgpt发现被重定向到了 chat.deepseek.com , 开始我还以为是局域网有人整活儿,搞了DNS污染,后面在新加坡服务器检测了一下,发现真的是 ai.com 被重定向到了 chat.deepseek.com ! 检测命令 curl -I -L https://ai.com 检测结果 ~# curl -I -L https://ai.com HTTP/2 302 date: Sun, 09 Feb 2025 08:45:01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43 location: https://chat.deepseek.com/ cache-control: private, max-age=0, no-store, no-cache, must-revalidate, post-check=0, pre-check=0 expires: Thu, 01 Jan 1970 00:00:01 GMT report-to: {"endpoints":[{"url":"https:\/\/a.nel.cloudflare.com\/report\/v4?s=D6f1H%2BrCAV8gvhaa3J1WKma2BJ1qGRwmdMH9b4UulIpbjn5SPa54jtW5ZLOwDD2MCWKU4SaEhK1LGSMC1xw1SVY7Krk6dB60P8xGrVP7eTjs2t9R5QwO%2FoE%3D"}],"group":"cf-nel","max_age":604800} nel: {"success_fraction":0,"report_to":"cf-nel","max_age":604800} […]

洛杉矶游记

要写洛杉矶游记,确实是有些踟蹰的。相比纽约,洛杉矶的冲击感小了一些。

冲着好莱坞的环球影城去的,回味起来感觉游玩体验最好的也就是环球影城了。买express速通,所以不用怎么排队。不像在日本,什么都要预约,还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的那种。好莱坞环球几乎前一天就能买第二天的速通票。侧面说明洛杉矶喜欢环球影城的人不多?或者说游客不多?

实际到了园区,停车以后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愿意多花点停车费,就可以停在园区门口。哈利波特的园区是熟悉的配方,但面积比大阪的小。禁忌之旅比日本的刺激好多,动作幅度很大,各种翻过来颠过去,有点点吓人。

过完春节方动笔的一月月报

月初是元旦,月尾是新年。新年第一个月,工作走上正轨,满足小朋友去北京的愿望,以下是详细内容。

工作

十二月进入新的团队,目前算是融入完成。并且答应了老板时间线,结果是我们在年前答应的时间线根本就完成不了,同时设计也跟不上,到目前为止是拖了一周又一周,希望二月结束,应用能够达到上线状态。

这个月初是元旦,月尾是农历新年,因此只有月初去北京玩了一趟,后面就期盼着春节的到来,于24号开车回了池州老家准备过年。在家里仍然继续上班也就没有去哪里玩。

关于月初北京的行程,算是把北京的各个景点都打卡了一遍,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而这个月是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生日了,以前没有办过生日宴,这次决定给她搞个生日聚会,花了几天时间策划,买了些道具,准备了一些套圈、智力题之类的游戏,带着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开心的玩了一天。

因为工作比较忙,书和影视内容看的都比较少。

书这块在看余晟的《正则指引》,断断续续的看,才看到第六章,基本是把正则表达式的语法了解清楚,而应用到各种语言的内容和涉及不多。这本书多年前就翻过,因为前段时间的需求涉及到正则表达式,于是就想着再看看,关于正则的各方面介绍的都不错,推荐对于正则感兴趣的读一读。

影视方面,首先是把《人生切割术》第二季的前两集看完了,因为已经过了好长时间,对于第一季的很多内容已经有点忘记了,推荐看的时候还是把第一季先补补。

爱奇艺的新剧《漂白》也刷完了,看豆瓣上面评分挺低的,这个片子还涉及到抄袭,看的过程中确实很多地方设计的不够严谨,但是剧情还可以,值得一看,但是血腥和恶心的画面挺多的,不适合小朋友在旁边的时候观看。

再有归到阳历一月份的就是《央视25年春晚》,几个分会场感觉挺有意思的,武汉的《counting star》好听,王菲的《这世界赠予我的》也好听,其他的话感觉没啥心意,很多节目给人嘎然而知的感觉。但是这也是小朋友要看,陪着她一起看到零点的晚会了,也是一场家庭共同的活动吧。

《哪吒二》在大年初一上映,在老家的我们就陪伴小朋友一起看了哪吒第一部,几个小孩对于哪吒是真的喜欢。今天就带着小朋友去了电影院把《哪吒二》给补上了,小朋友第一次去影院看电影,之前一直不愿意去电影院,去了一次感觉还不错,这是属于二月了,就放到以后再写把。

后记

这个月比较忙碌,学习和看书的时间都少了很多。关于提笔写月报,春节期间用手机写了几个字,但是因为懒惰最终也是没写完。节后开工第一天,算是匆匆写完,给自己一个交代。农历新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新的一年,春节假期结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征程。这就祝大家开工大吉吧。

看完评论一下吧

春节分流抢票图文攻略

最近春节回家抢票,发现在官方App只能同时只能抢一个车次的票,而且在放票的瞬间,会立刻进入排队状态,不能退出界面,即使其它车次有票,也没机会抢,而且排队还不一定确保能卖到票,非常折磨人。 最骚的是12306的iOS版App会在整点抢票时,疯狂验证人脸,甚至进入重新登陆的界面,买票人心态直接起飞。 朋友推荐了一个可以支持分流抢票的免费工具,官网 https://www.bypass.cn/ 今天早上试了一下,顺利抢到了返程的票,分享一下: 一张图就讲清楚使用方法: 首先通过12306手机App扫码,或账号密码登录软件 选择出发地,目的地,时间,然后查询车票 找到合适的车次后,右键选择「预定所选车次」 选择乘客(乘客信息在12306官方App填好,这个软件可以自动拉取),选择席别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开始抢票按钮,开始抢票 等抢票成功,右下角会弹窗「抢票成功」 最后我们到12306官方App对车票订单进行付款即可 小结 这个软件的优势是分流抢票,也就是添加多个车次,同时刷票,一旦有票,立刻自动下单,这是完全合法的;另外也包含了校正时间,使用cdn加速的功能,对比纯人工点击,明显有更大的抢票优势。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票。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5-01-19-14-45-31-bypass/

2025年如何解封Claude账号?三天解封Claude账号的经验

2025年1月8日,我Claude账号被封禁了,经过申诉,以及三天漫长的等待,终于恢复了账号,本文聊一下Claude账号解封的技巧。 账号解封的图 事情的起因是,我在2025年1月7日为了解决一个安卓的Xposed的问题,上传了几个大文件给Claude分析,Claude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修改建议,反复几次,把Claude一段时间内的token用尽了,我第二天打开Claude,发现客户端自动退出了,我尝试重新登陆,虽然邮箱依然收到了登录验证邮件,但登录界面显示了如下警告 最骚的是,Claude关门的时候,把窗户也带上了,也就是把api 的 token也搞失效了,我也无法通过第三方客户端使用Claude的服务 接下来是我的申诉之路 首先进入通过以下url https://support.anthropic.com/en/articles/8241253-trust-and-safety-warnings-and-appeals 提交后完成后,邮箱会收到回执 我写的内容如下 Message Dear anthropic, I am writing to formally express my concern and appeal the recent suspension of my account zhaoolee@gmail.com . My account, which contains personal a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was suspended without prior notification or explanation. I am a singapore android developer, use claude […]

吾爱破解网友封装的Windows控制安卓神器Scrcpy图形化界面一键整合包

Scrcpy是一款支持镜像控制安卓的开源软件,https://github.com/Genymobile/scrcpy 在github有116k 数量的star,这个软件功能丰富但并没有提供一个GUI界面,于是吾爱的某个老哥就写了一个界面,收到各界网友广泛好评,但GUI界面本身没有带scrcpy本体,于是我做了个进一步的整合包,下载双击即可使用,而且支持arm和x86两种架构cpu的windows,特别arm版适合Mac M系虚拟机使用 亲测运行在普通x86平台的Windows11 亲测运行在普通arm平台的Windows(macOS M1芯片虚拟机) 完美整合包 小结 给一个有潜力的系统做GUI界面,或许是每个工程师都避不开的工作,也是稳定的商业模式。 AI生图时代,有为Stable Diffusion生图模型套界面的 Stable Diffusion WebUI 和 ConfyUI, 有为文生文模型套界面的NextChat;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为安卓做界面优化的MIUI。在更洪荒的PC时代,QQ秀,付费皮肤,也是广义的套壳,给了工程师们赚到钱的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工程师而言,给有潜力的系统,开发好用的GUI交互界面,是在技术论坛获取关注,获得更好机会的重要方式。 对于工程师而言,其实品味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如果大家都开发GUI, 更有品味的软件往往可以买更高的价格,就像Apple,软件搭配硬件,把内存与硬盘卖出金子般的价格。 The only problem with Microsoft is they just have no taste. They have absolutely no taste. And I don’t mean that in a small way, I mean that in a big way, in the […]

一年结束的十二月月报

十二月也到了尾声,这一年也算结束了,不过在我看来过了农历新年才算一年过完。这个月重新回到职场,到目前为止算是重新适应工作,除此外,也还看了一些书,去爬了两次山,看了一些剧。

工作

工作不好找,基本没什么面试机会,最后还是经前同事内推,一起去了以前同事的创业项目。经过这几天上班,已经熟悉了环境,工作就此走上正轨,希望后面这个创业项目能够成功。

折腾

因为在家工作的原因,最近一直想做个工具,一方面想要做个习惯打卡,另一方面想要做个番茄钟。找到家里有个吃灰多年的Android Thing开发板,于是开干。

首先是使用了windsurf,让它帮我使用Rust写了个Api服务,完整实现了基于jwt的用户登录和token功能,并且实现了习惯的创建和每日打开记录功能。之后又使用docker打包,做成了docker镜像,在我的Nas里面完成了部署。所有的代码和build脚本都在github,感兴趣的可以查看,https://github.com/sangmingming/rust-todo

另外又让AI帮忙,写了一个在Android thing上运行的应用,另外淘宝买了个小喇叭连上去用来播放白噪音,目前基本功能已经满足使用,后续还可以慢慢添加新功能。

这个月出去爬了两次山,一次是月初去宁波四明山和溪口,详见四明山赏秋蜘蛛岭徒步小记。另一次则是周末开车去爬了苏州的穹窿山,走了个爱心线。

附近这种爱心线还挺多的,徒步的人也很多,一般距离就6到8千米,海拔的提升最多三四百米,带着小朋友一起爬不吃力。

之前朋友送了两张上博埃及展的门票,一直拖着没去,这个月快到期了,于是周末还是去转了转。虽然这个展已经开了好几个月了,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拍了一些照片,但是到现在还在相机里面躺着还没有导出,对于这个展览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旅行漫记的上博埃及文明展,他写的是很详细。看完之后又去南京路转了转,自从搬家之后,差不多有两三年没有来这边了,南京路的店铺都换了不少了,以前的几个大的服装店关了,倒是名创优品和popmart的主题店很显眼。

这个月跟着媳妇看了《猎罪图鉴二》,其中的案件还算有意思,但是几个男主炒CP真实让我这个钢铁直男受不了,所以现在的剧都已经开始gay里gay气了吗。

另外周末在家还看了《怪兽电力公司》,虽然是20多年前的动画了,但是剧情和创意还是很精彩,唯一美中不足的点要数,小朋友被吓哭了🤣。

书籍的话,看完了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的来往信件《两地书》,书中感受到的鲁迅和他小说中的鲁迅真的很不同,写信的鲁迅经常是个话痨,也很风趣,也很细心,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从起初的谈论政治,到后面开始互相挂念等等。真的让人感受到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其余时间,则是在看余晟的《正则指引》,以及《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就不题感受了。

后记

此时已是年底,到此本月的月报也算是草草写完。这几天已经有很多人的年度总结,而各个平台也已经开始了年度总结的活动了,而作为拖延症晚期患者的我,年度总结还需要再拖一拖,后面还需要花点时间想想这一年到底做了什么,来年想要做什么。

到此这一年就结束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喽🎆🎇。

看完评论一下吧

明天会更好

岁月匆匆如流水,流年不尽影难追。

在无数个“转眼间”,今年已经悄悄溜走。一年年漫无目的过着,没有长进,我好像已经已经跟不上时间的脚步了。

十二月杂记

十二月的主题是冷,早上起不来,下班只想回家窝着。所以,这个月基本就是上下班,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了。
月中,想着快过年了,我们俩到市场备了些了些“年货”。自选肉和口味,17块一斤,老板给装好。前后去了两次,装了六百多的香肠,三四百的腊肉。阿木感叹:“以后靠自己也能吃上香肠腊肉了。”

*店里已经装好的香肠

阿木的妹妹突然告诉我们他们买房了,之前看的几套房都卖出了,这次看上就直接定了,这也算是本月值得记录的一大喜事。今年他们结了婚,买了房,生活趋于稳定了,希望他们更上一层楼,日子红火。

想起阿木之前抱怨我不懂得送一些小小的惊喜,趁着月底“双旦”临近,送了些小礼物,她开心得快蹦起来了。想起来也是,今年基本上就没怎么送她小礼物,或许是天天上班下班,慢慢磨灭了生活的热情,但更多的是自己懈怠了生活。来年,应该更加饱含热情的去对待生活,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如何回应你。

十一月日常

11月写了记录但没发,自己审查了一遍,发现大部分文字传达的情绪比较低落。青年人应该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应该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截取了一部分内容发布,原文就留着提醒自己吧。逆来顺受、积极面对,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金色银杏叶漫天飞舞,又到了呼吸带着伤痛的日子,已经很少出门,今日PM147ug/m³。
冬日的阳光在这个盆地显得尤为珍贵,一到出太阳的日子,户外的空地上便长满了“野生”的人。

**成都三圣乡凝神湖

冬天在外面逛太冷,到宜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宜家随手拍

 

至此,2024全篇完结。

2025对于我来说将会是重要的一年、充满希望的一年。可以预见会有一些困难,但无论怎样,积极面对。

祝你我,明天会更好!

《树莓派不吃灰》030:Update kuma监控线上服务,服务预警通知到Telegram

Update kuma是一个监控系统,可以监听各类服务的运行,当服务出问题时,会进行告警。 通过Telegram机器人Hook通知到Telegram群组 创建一个机器人 自建一个群,将自建的机器人加入到群组; 通过 机器人 @username_to_id_bot 获取群组的id , 格式为-10********24 注意开头有-符号 至此,我们凑齐了发消息所需的两条关键信息, 登录树莓派,一行命令启动服务 sudo docker run -d --restart=always -p 3001:3001 -v uptime-kuma:/app/data --name uptime-kuma louislam/uptime-kuma:1 添加Monitor 测试收到的消息 如果服务出了问题,Telegram群组将会收到消息,恢复后,也会收到消息 中断的事件,也会在kuma中自动记录 另外Kuma也支持各种类型的推送,飞书,Server酱这些都支持,按照喜好添加推送源就好 小结 kuma 属于很实用的工具,他可以监听web服务,也可以监听后端API,并且自动做出统计,如果你有自己的web服务,kuma 可以在服务挂掉的时候,快速通知到你。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2-22-12-42-57-kuma/

凛冬将至

11月日常

金色银杏叶漫天飞舞,又到了呼吸带着伤痛的日子,已经很少出门,今日PM147ug/m³。
冬日的阳光在这个盆地显得尤为珍贵,一到出太阳的日子,户外的空地上便长满了“野生”的人。

**成都三圣乡凝神湖

 

*文殊院

冬天在外面逛太冷,到宜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宜家随手拍

一转眼一年又只剩一个多月了,很多事情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完全没有着落,最近几个月老是做噩梦,搞得心神不安。又要回家过年了,每年过年都让人恐惧,乱七八糟的家,乱七八糟的人,乱七八糟的事。这几年只有在外公外婆家比较自在,在其他地方感觉自己就行是局外人。
我很羡慕能回家一家子其乐融融过年的人,但对于我来说,过年是场煎熬。

折叠区块-碎碎念

前两年在婆婆家过年,和爹一起,他总爱念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谁谁谁又挣了大钱、你那破工作到底是在干啥?还不如推个小车去做小吃,别人谁谁谁推个小车都能月入好几万、你一天到晚都想着上那破班,要自己想着干点啥才行。我总是语塞,当初我又是贷款交学费,又是兼职赚生活费换来的工作,在他眼里还是一文不值。
他总是说现在改了,不爱打牌了,但只要有人给他打电话他就匆匆忙忙赶去了。不过好在我现在已经不怕黑了,不用在麻将桌旁睡觉了。
以前我体谅他工作不易,处处忍受。年初实在生气和他吵了几句,说了几句我这些年憋在心里的话,他嚷嚷着要跟我断绝父子关系。大半年来,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不接,其实我也知道,他只是以此为借口不理我,因为他知道我结婚买房要找他要钱,他不想出钱罢了。当初他们俩离婚,想我去要挟我妈,但我没帮他,这事这么多年了他仍耿耿于怀,现在轮到我有求于他了,这一定要好好报复下。
现在我越来越不想找他了,当初512地震期间,我妈踹了床一脚,他翻身起来就跑了,我知道他是一个自私且言而无信的人,这次他不会帮我。或许等需要我的时候,他自然回来找我。
但他是个好老师,他以身示范教给我许多,至少现在的我忌赌、更加言而有信。

在我妈那边也没好多少,呆在她那边也不自在,毕竟现在我已经是“外人”了。很多时候我更想在我自己的窝里呆着,哪里都不去,两边都不得罪。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过年会更加寒冷,除了逆来顺受积极面对,别无他法。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解决macOS版Claude Desktop无法读取本地文件的问题

可以通过 ~/Library/Logs/Claude/ 里面的mcp.log 和 mcp-server-filesystem.log 查看log 最终的配置 { "mcpServers": { "filesystem": { "command": "/bin/bash", "args": [ "-c", "source ~/.nvm/nvm.sh && nvm exec 20.11.0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filesystem /Users/zhaoolee" ] } } } 成功读到: 我遇到问题的原因是,使用了nvm管理node.js的版本,但是Claude Desktop却无法使用nvm, 一直使用系统默认的node.js V14作为运行环境,导致@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filesystem 无法正常运行,后面我通过log定位了问题,修改运行命令,强制让claude Desktop的启动命令使用nvm提供的node.js版本,问题就解决了!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2-02-15-12-32-mcp-claude/

中年失业的十一月月报

十一月也到了尾声,这个月真的是跌宕起伏,首先见证了同学的新婚大喜,听闻了川普的胜选,错过了比特币的大涨,当然也有突然到来的被裁员,和就业环境的寒意。虽然如此,还是出去玩了几趟,看了一些书。

失业和找工作

公司状况不太好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这段时间的需求也不大多,特朗普刚刚竞选结束,技术Leader就跟我们说要裁员,随后HR火速走流程,也就两三天电脑就锁了,进入失业状态。

复习了一周后就开始投简历了,首先找朋友内推和脉脉聊投了几家大厂。由于年龄不小,学校也非重点院校,加上最近这一两段的工作经历又比较杂,真的是Buff叠满,意料中的这几家都没通过简历筛选。

而后跟朋友聊天,他们目前所在的公司在人员招聘方面也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公司的经营状态其实也都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公司也都卡薪资卡年龄。所幸的是,裁员大礼包支撑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慢慢去找,不要那么的焦虑。

月初回安徽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绕道合肥一起去母校转了一圈,合肥这几年的变化挺大的。

学校除了改了名称,其他方面感觉变化倒是不大,最大感受就是学校里面的电瓶车真的是很多。

十月份的时候跟朋友约了几次出去爬山,但是因为一到周末就刮风下雨,不断的被延后,这个月终于成行了。在月中,和朋友一起分别带着各自的小朋友,前往苏州旺山,这条线路倒是不太累,总长度只有不到9公里。

虽然预报没有雨,但是当天还是下着小雨。但总体不耽误我们徒步爬山,旺山上面的徒步团也挺多的。这里离太湖不远,风景也还不错,山里有座乾元寺庙,去其中拜拜佛,保佑找点早到工作。

而上周末天气也是很不错,于是跑到了之前很多人推荐的号称小塞尔达的神仙湖公园转了转。这个湖为坑矿改造,湖水碧绿,湖中间有小的起伏可以走过去,过去转转挺不错,就是开车过去要两个小时体验不太好。

这个月周末出去的比例和之前相比还更高了,因为失业所以基本整天呆在家里,因此到周末还是要出去多走走看看。

这个月看了几集的《守护解放西5》,其中的案件真的挺有意思的,作为下饭榨菜挺不错,其中的一些案件呢也是能够了解到警官办案的辛苦和嫌疑人的无厘头。

上个月开始看的《原则》终于看完了,看完之后发现这本书还有对应的实践书,也找到看了看不过还没看完。另外达利欧还基于他的书做了一个介绍原则的视频,这个视频用30分钟的介绍了他的原则,以及他的走向成功的五步骤法。

马伯庸今年的新书《食南之徒》也花了几天看完了,因为内容很精彩,所以看的很快。按照马亲王在书尾的介绍,这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去展开,扩充成为一本涉及到南越国王死亡真相的悬疑小说,而其中有穿插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描写,让人读的酣畅淋漓。

前几天提过一本《鱼不存在》也是在孟岩播客推荐之后看的,这本书的题材和叙事方式都很神奇,之前写过文章,这里再多说了。

后记

因为要找工作的原因,这个月跟不少朋友或者微信或者线下聊天,感觉比我这半年跟别人聊的还多。聊了之后也还是感觉整体的行情不好,需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了。

而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里,裁员的也不是我一个,其他群友也有被裁的。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应该调整心态,说不清过完年一切会好一点呢。

每日的复习和刷题其实还是挺难坚持下去的,而余下的时间还是要多看书,有空了出去走走,以及多跟别人交流。

共勉之。

看完评论一下吧

2024.11.28 23:19

开咖啡馆的第二大好处——可以随意安排作息时间,这几天暂时失效了。因为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在装修,8点钟机器开始轰鸣,老小区红砖楼板的结构随之颤抖。解决办法就只能是我自己早睡一会了。我没去打听,仅凭瞎猜,大概反正也不买新房了,索性春节前把老房子装修一新算是提高生活品质吧。这个不太好评价,虽然我对未来的经济环境预期不佳,不过一般人总不至于倾家荡产去搞装修;把钱投在日常生活里,倒比这个时候搞投资要好得多。说到投资,有朋友跟我说看到好多新店开张,怎么还能讲经济环境不好呢?此言可就差矣,君不见这许多人,要么是原来的生计眼瞅着不行了才换条道儿试试,要么是想安顿但从毕了业就从来没机会安顿下来,误以为开家小店或许是条出路……真心祝福,但我实在乐观不起来。向来后知后觉的老街坊们都像是有了勒紧腰带的觉悟,那些在经济活动中活跃敏感的市场消费主力,还能热情高涨地持续支持新开的店铺吗?

fin.

开源网络延迟检测时钟,小而美的极客好物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uringbirds/ping-clock 一个检测网络延迟的神奇好物,时钟可以连接wifi网络,内部程序通过ping指令,向一个网络地址轮询发请求,收到响应后,计算网络延迟; 长指针负责显示实时的网络延迟。 短指针会跟随长指针的顺时针的最大角度摆动,然后逆时针缓慢回位。 如果长短指针的角度差别过大,说明网络不稳定。 这种带时钟的实物小摆件很适合放在桌面上,或者作为充电宝这类小物件的溢价硬件功能。 这种ping时钟适合做成App,运行在老旧的智能手表或手环上,屏幕显示延迟信息足矣,同时把各类美术风格的表盘变换,延展为增值服务。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1-16-14-51-47-clock-network/

部署并启用redis 为Python经典框架fastapi长耗时接口添加缓存支持的步骤

创建redis配置文件 mkdir -p /opt/redis/dev/ touch /opt/redis/dev/redis.conf 将以下内容写入 /opt/redis/dev/redis.conf save 60 1 loglevel warning maxmemory 512mb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requirepass 认证密码 创建dev环境的redis docker volume create env_dev_persistent_storage docker run --name env-dev-redis \ -v env_dev_persistent_storage:/data \ -v /opt/redis/dev/redis.conf:/usr/local/etc/redis/redis.conf \ --restart=unless-stopped \ -p 16390:6379 \ -d redis:7.2 \ redis-server /usr/local/etc/redis/redis.conf 一个基于fastapi的测试脚本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Depends from fastapi_cache import FastAPICache […]

安卓抓包的预习参考教程收集

参考 雷电模拟器 https://crifan.github.io/app_capture_package_tool_charles/website/function_related_summary/ 抖音降级http https://blog.csdn.net/jmm18363027827/article/details/132217390 hoo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lmtxdTh_I&ab_channel=%E5%96%9C%E7%BE%8A%E7%BE%8A%E9%80%86%E5%90%91 摧毁基础设施 https://bbs.kanxue.com/thread-272358.htm 绕过 SSL pinning https://geeeez.github.io/posts/%E5%A6%82%E4%BD%95%E7%BB%95%E8%BF%87app%E7%9A%84ssl-pinning/ 四种方法(但是无图无真相) https://www.cnblogs.com/MaoheLaoXu/p/17175524.html 抖音电商 https://github.com/VideoData/DY-Data/tree/main/%E6%8A%96%E9%9F%B3%E7%94%B5%E5%95%86Api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1-07-09-46-34-android-data/

十月杂记

十月是在假期中开始的,不上班的日子空气都是香甜的。

阿尔沟

今年国庆节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去了趟汶川阿尔沟。出发得早,避开了早上的堵车,返程回来也比较早,但仍然遭遇了堵车。节假日大家都在高速当龙的传人,堵成一条长龙。

阿尔沟最高海拔4300,有个高山湖“龙池”,景色非常哇塞。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是大雾,越往上走雾越大,半山处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我俩想着这么大雾上去了也白搭,温度也下降得厉害,我又不抗冻,在爬到2/3时掉头折返了。别人第二天去天气就很好,见到了龙池,嗨,这就是运气。

点击展开图片

*山脚位置的雾

这地方想登顶还是要些实力,3000海拔开始,登顶4300,往返10KM,中途没厕所,自己在路旁找小树林。像我这种缺乏锻炼的,下山后腿疼了两天。

*图来自小红书,当天天气也是如此

凤栖山

闲着没事去街子古镇后面的凤栖山逛了下。和其他景区差不多,一个小山上修了一圈步道,建了个寺庙,附近太多这样的了,大同小异。在这周围的话可以来逛逛,跑太远就不是很值了。

急诊见闻

亲戚因突发脑出血送到了省医院,木爹安排我俩去看看能否帮上忙。在急诊呆了半晚,感受了下世间的无常。

亲戚不抽烟不喝酒不肥胖,正是壮年。蹲了一会儿起来突然觉得头晕,不久就不省人事了。老家初诊脑出血,急忙送往省医院,但因路上堵车也耽搁了五六小时了。

在等候期间,救护车一辆辆的来,医护人员一个个的往急诊室推。急诊室门内在从死神手里抢人,门外则是一双双通红的眼睛。

人呐,还是太脆弱了。

 

看乐子

京东找了个拳师代言,遭到许多网友抵制。京东的操作也让人看不懂,一波波火上浇油,似乎自己想整死自己,让人直呼666。更讽刺的是一线员工三次降薪,拍脑门决定事情的那群人福利涨了又涨。

女的打拳就大多数就是想要点好处,这次男人们团结起来,目的只有一个,要狗东死。

果然,男的在一起,要么搞黄色,要么红色。

 

游戏

目前,我最常玩的游戏PUBG已经突破2100小时,其他能统计到的游戏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一千小时了。

前几年一个人的时候,每天下班吃完饭就和朋友打游戏,打到11点睡觉。虽然这些年已经控制了一些,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玩游戏。木哥没说啥,有时候让我去打游戏,估计是觉得我上班回家反正没事干,和朋友打打游戏也算放松吧。

我在想,或许能多和木哥出去走走,多培养点其他爱好。

闲鱼买年费会员靠谱吗:年轻人的第一次被诈骗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在闲鱼上购买低价迅雷年费会员被骗的经历。他明知低价会员存在风险,但因侥幸心理仍决定购买,并最终遭遇退款。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被骗的心理过程及对诈骗手法的认识,分析了骗子的常见特征,并提出了识别此类卖家的方法。作者还计划通过闲鱼平台和政府投诉途径维权,并记录其过程中所学,以帮助他人识别和防范类似骗局。

加班导致肥胖的思考

我的主业是程序员,最近加班很多,体重两个月涨了10斤以上。 人一旦开始加班,往往就分不清是真饿了,还太累了,大脑会不停的索要糖分,升糖慢的食物,根本无法满足大脑的需求,如果大脑急需思考耗能,血糖迟迟升不上去,就会感觉暴躁。 唯有高盐,高油,高糖,才能缓解疲劳,快速升糖,但程序员这个行业特殊的点在于,你要一直在工位不动,才有产出,不胖简直天理不容。 心脏的体积不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大,泵血能力是有限的,体重增加,心脏就要超负荷运转,而且过多的油脂也容易堵塞血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脂肪肝,脂肪肝会让人更容易疲劳,基础代谢下降,免疫力降低,健康水平螺旋下降。 不管信奉什么主义,人生归根到底是比命长的游戏,如果肥胖导致了脂肪肝,饮食什么的就没得选了,周末想做什么也没得选,人一旦开始没得选,生活质量就急剧降低了。 现在大多数打工人都是无偿加班,想混个调休都要写好几份申请,赚的这点工资,真的很难治好脂肪肝以及并发症,打工导致肥胖,提升患脂肪肝的风险,图什么呢?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进,无论未来有多艰难,还是要留有健康的筹码,大多数程序员35岁就会面临失业,这个与肯不肯加班无关,根本没得选,我希望到了那个时候,起码有个健康的身体,以及还算学得进去的头脑。人与疾病做斗争是最痛苦的,因为成功了不会带来增量,而失败的代价又无比沉重。 总结 多吃蔬果,少喝奶茶;多逛超市,少点外卖;多站立,少躺卧;多睡觉,少熬夜;如果实在累了,多摆烂,少自强;虽然大家都在喊吾辈当自强,但自强的前提是健康活着。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1-04-16-35-17-obesity/

姗姗来迟的十月月报

本来准备一号就写的十月月报,然而在路上写了几笔就放下了,拖到了3号才写出来。本月主要介绍国庆出行,观看小宇宙播客漫游日,买了新NAS等。

国庆节回了一趟媳妇老家,在安庆附近,周边玩的很多,之前已经去过了不少地方,也是担心人多,这次只去了安庆看了博物馆和附近新开的集贤时空,之前的文章都写过.另外去亲戚家的时候,发现周围有个石屋寺,便开车去看了一下顺便爬了那边的大青山,听家长说这个寺庙不是每天都开的,因此我们过去的时候并不太热闹,正殿的门也都是关上的.大青山名字很大,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山,爬到山顶可以看到远处的长江和长江大桥风景倒是还不错。以下是在那边拍的几张照片。

国庆回去之前就已经购买了一些木工的工具,于是国庆在家的几天用家里的旧木头做了个丑木凳,木工还未能入门,下次回家继续练习。

其余的几个周末,上海基本都是阴雨天,本来计划的外出爬山也只能作罢。而其中的某一个周末,小宇宙在上生新所举行播客漫游日,这个地方没有去过,便带着老婆小孩前往打卡,即参与了小宇宙的活动,也打卡了这边有名的茑屋书店。

小宇宙的活动搞得很不错,现场气氛很浓,有播客主播现场开讲,围了许多观众,非常热闹,而一些专场因为没有提前预约因此没有机会去旁听。

这个活动利用手机的NFC功能来进行现场互动,包括展示个人信息,交换贴纸等,很有意思。另外还设置了几个打卡点进行电子印章打开收集贴纸,这个形式也挺新颖的。在现场通过NFC获取个人数据大屏展示,很有意思,我的播客收听记录如下。

折腾

趁着双十一终于入手了一台成品NAS,型号为TS464C2,详情点击链接了解,除了稳文中提到的服务外,另外和搭建了AlistSun-Panel,前者主要为了接入阿里云盘到NAS,后者则是将众多的内网服务统一放大一个页面上去,它还支持内外网不同的链接,目前使用下来体验不错,下面是我的导航页展示。

另外为了给娃腾个书桌,我在用的桌子给娃了,自己换了一个更大一点的松木桌,不过要提醒大家,淘宝上面400以下的松木桌子购买需慎重,这个油漆气味是真不小。弄了新桌子,电脑,路由器等等各种线路也重新整理了一下。

之前使用Google Sheets也只是简单使用了它的表格功能,最近想要做一个数据统计功能,就问了一下ChatGpt,结果发现Google Sheets可以自己写脚本来更新数据以及和表格进行交互,而最后借助于GPT也实现了相关功能,只能大呼一声牛逼。虽然最近几年各种的airtable,多维表格很流行,看起来他们能够实现的功能,大多数通过Google Sheets依然能够实现,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Google Apps Script,语法基本和JavaScript差不多。

之前立的学习英语的Flag,这个月坚持了十天就放弃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多邻国不太合适,过于简单并且这个方式感觉不太适合我,后面需要找找别的方式学习。

Android源码方面,这个月分析了广播接收器相关和消息循环相关的代码,后面因为更新Android源码到Android 15以及更新Asfp导致新代码阅读有点问题,后面10天内就没有看代码了。

另外业余时间,这个学还开始看了看Rust,这是一门性能媲美C++的语言,它又通过所有权来解决了内存回收的问题,目前还只是了解了一些基础语法、一些基本的使用,后面需要继续学习。为什么要学它呢,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引入了它,Android系统源码中也能够看到Rust的身影,很多的系统模块未来也会采用它来进行开发。

这个月影视的主题是漫威,周末下雨待在家的时间把复仇者联盟四部,钢铁侠两部,雷神四部,重新看了一遍,大人小孩都喜欢。之前有的部分并没看,有些剧情因为隔了很久都忘记了,这次算是重新温习了一遍。

《逆行人生》上线了流媒体平台,也抽空看了一下,同样作为大龄程序员,有家要养,看得我鸭梨山大。但是电影部分的内容倒是不大真实,现在的就业环境确实差,但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的程度。另外外卖这个行业也不如电影中这么卷,在某天路上与外卖员闲聊后,甚至我都有了去体验一下的冲动,但是听说众包都是垃圾单,还没开始就直接放弃了。

《读库2404》中的文章还有许多没看,这个月看了其中的《我在郑州跑代驾》和《我在上海开出租》,《我在郑州跑代驾》为作者找不到工作后通过代驾赚钱的经历,其中了解到了赚钱的艰辛,《我在上海开出租》则更多是关于从司机的视角看到的乘客众生相。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不过也是了解行业侧面的机会。

上个月看了一半的《简读中国史》看完之后,这个月开始看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创作的《原则》一书。这本书也算是一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了。目前已经看完他的经历介绍和生活原则的部分,从他的经历了解了他如何白手起家以及他经历的挫折,以及他如达达成现在的成就。这本书就是他介绍的他的帮助他成功的一些践行原则,从目前已经看的部分我的最大感悟就是,做人做事要保持谦逊和心胸开阔,做事情可以遵循五步流程,从而不断的通过失败和问题来驱动自己进步,与人相处要理解人与人的不同。而他所说的原则,其实很多方面可以看到和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大厂所提倡的文化观或者企业价值其实有很多相似点。目前我对于本书的理解还比较粗浅,仍需要等待读完一遍之后再次进行研读。

总结

在农村待在的国庆节是放松闲适的,回到城市后又进入紧张的工作当中。月初的股市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当头棒喝,而其后则算是恢复其常态。折腾没有尽头,入了NAS,算是集齐了中年人三宝(NAS,路由,充电头)。

这是我的第五个月月报,感谢你的浏览,下月再会。

看完评论一下吧

低成本的创业引流项目:极简主义的野兽派个人空间

最近发现了一个极简主义的网站,可以放置一些网址以及网址说明,也能支持写一点简单CSS,其它的什么都做不了. https://lynx.boo/ 编辑界面如图所示 比如我用zhaoolee做为个人标识,我的个人主页就是 https://lynx.boo/zhaoolee , 如果我想编辑内容,访问 https://lynx.boo/zhaoolee/edit 即可,如果更换了浏览器,需要用邮箱做身份认证,才能继续编辑,最终渲染出来的效果如图所示: 这个项目在Hacker News上作宣传,目标用户也是各类计算机从业人员,虽然宣传说是极简,但依然在底部留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链接,后续可能会换成新产品的链接,新产品就可以获得自然的流量。 作者很讨巧,个人空间项目的成本很低,甚至无法上传图片,主页访问一次的流量只有几KB, 问就是极简风,也确实控制了成本,而且这些链接和说明信息都是人类亲手创建的,比GPT生成的数据要有价值的多。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也是一比财富,如果有天网站倒闭了,这些数据如果被出售,也能卖个好价钱。 每个用户链接的地址,都是用户亲手填写创建的,没什么规律,所以爬虫也很难爬,好的防爬策略能有效控制网站被盗刷数据。并且作者加了cloudflare的免费防火墙,如果被攻击,可以自动防住。 网站的开发成本很低,只有一个编辑页和展示页,编辑页是一个表单,展示页是极简风,开发量更小,网站的账户认证系统依靠的是邮箱认证链接,没有接任何的短信服务,或第三方认证服务,这样成本低,又可靠。唯一的问题就是邮件容易被视为垃圾邮件,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加,gmail这种知名服务会通过机器学习认可发件源地址。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1-03-14-45-14-lynx_boo/

博客五周年记

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建立博客五年来的成长经历和心态变化。作者回顾了从初创博客到参与AI项目、组建团队、独自应对前端开发的过程,重拾对创造的热情。尽管生活安逸带来惰性,但作者在项目中找到了坚持和自我激励的动力,并完成了多个目标。同时,作者反思了现代生活的压力与意义,认为写博客能记录成长,激励探索新事物,是赋予生活意义的重要部分。最终,作者决定博客应回归写作和分享本质。

创业思考:5美元是西半球每月订阅的甜品价格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产品,域名为 https://new.750words.com/ , 顾名思义,就是让用户每天写一篇超过750个单词的文章进行打卡。 主页会显示每个用户的打卡,包括文章耗时多少,写了多少单词,如果是早晨写,就会有一只雄鸡 🐓 , 如果是晚上写,就会显示一直猫头鹰 🦉 每当完成一篇文章,编辑器都会触发一个烟花特效,并在邮件里收到一个虚拟的勋章 他们一直是免费服务,也没有广告,最近开始发展付费会员业务,截止2024年10月19日,有4639个付费用户,他们的定价是月费5美元,年费50美元; 我感觉这个定价很有趣,因为Medium的付费会员也是每月5美元,年费50美元,或许有时间写长文,读长文的人群,能接受的付费就是每月5美元。 我觉得这个750Word的服务对于英语母语者的吸引力有限,但是对于练习写作的非母语者很实用,配合 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grammarly-ai-writing-and/kbfnbcaeplbcioakkpcpgfkobkghlhen Grammarly 扩展工具,可以写完后,直接进行纠错,实时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以前简书也搞过每月坚持写作打卡的活动,但最后产出的文章质量真的堪忧;现在AI可以极低的成本产生各类文章,如果一个平台想保证高质量的文章,要改成付费写文章,这样才能通过提高成本,拦截质量差的AI文章。 V2EX.COM 目前也是发评论要消耗虚拟铜币,铜币需要付费购买或签到获取,目前V2EX的内容质量在国内应该是最好的。 随着China影响力的提高,可以模仿750 words的模式,搞个750个汉字打卡的创业项目,服务只针对海外用户,用户量或许不会很大,但作为个人项目应该能覆盖成本,运气好能小赚。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0-19-18-13-39-english-writing/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
和很多人一样,知道“司徒雷登”这四个字来源于毛主席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

除此之外,对司徒雷登这个人,我们知之甚少。

前不久,我偶然读到一篇关于当年燕京大学筹建选址的文章,里面提到司徒雷登为了争取一个风景极佳的的地块作为校园,亲自找到陕西督军陈树藩,商量购买事宜。这块地本是陈树藩的父亲打算用来建祠堂的,断不可出售。结果陈树藩不仅应允,而且以极低的价格转让,成为美谈。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对司徒雷登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产生了兴趣。究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毛主席亲自写一篇指名道姓的文章?他与中国的渊源如何?

这些问题在司徒雷登的自传《在华五十年》里都有详细的解答。

所以,我就从孔夫子旧书网购买了一本,前后花了两周时间读完,现在写篇简单的读后感。

司徒雷登的一生,历经多个角色:传教士的儿子、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

作为传教士的儿子,他很自然的出生在了中国,从此一生与中国结缘。然而他的主要求学经历又是在美国,这就注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所有的一切都准确无误的表明:司徒雷登是一个美国人。

作为传教士,他也是合格的。实事求是地说,明清时期的传教士为旧社会中国带来了科学技术和民主观念,是值得肯定的。在传教过程中,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深感这个国家的落后与愚昧,也切切实实希望通过一番作为改变现状。

作为教育家,这是他的人生高光时刻,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身份。参与创办燕京大学,并长期担任校务长,让他在华传教事业上升了不止一个高度。凭借传教士的身份,他身体力行四处筹款,使得燕京大学在当时有实力成为全国最好的高校之一。充足的经费,优秀的教师队伍,完善的设备,美丽的环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先进理念的知识分子,成为那个年代救亡图存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

作为外交官,他无疑是非常沮丧的。关于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那一段经历,可以说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他从另一个视角描述了解放战争前夕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很可惜,司徒雷登站错了队伍,虽然他跟很多中共官员有不错的私交,但自始至终他都坚定不移和蒋介石及国民党站在一起,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毛主席会写那篇著名的文章,因为司徒雷登的确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执行者和代言人。那个时代,国民党是中华民国政权的执政者,是受国际认可的官方。二战后,中华民国与同盟国平起平坐,参与战后秩序的维护,接受美国的大量资助。美国希望扶持国民党政权,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但关键在于彼时国民党虽然坐在正统的位置,但已然腐朽到极致,就连司徒雷登都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但积重难返,无法破解。最终,蒋介石丢失了政权,仓皇逃跑至台湾。

司徒雷登和蒋介石私交非常好,这不仅是因为工作的缘故,还因为蒋介石本身就是一个基督徒。

所以,当蒋介石溃败后,司徒雷登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远涉重洋被带到了杭州,他的出生地,安葬于半山安贤园文星苑。虽然没能实现他葬在燕京大学的遗愿,但能回到中国,也算是为他一生划上完整的句号。

 

折腾的九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来到十月,温度也直线下降,已到了冬天的开端。

九月初,阿木的妹妹结婚了。大家一起忙前忙后,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仪式。
结束后算了下整场婚礼花费,竟然达到了二十多万,让我感到有点震惊。我表姐结婚,桌数应该差不多,花费只有一半。朋友结婚则打算一切从简,在县城老家办,接亲到家直接开席,算下来估计几万搞定,省下的钱以后小两口过日子。举办地、酒菜、住宿存在差异,一个地方节约一千,十个地方就是一万。
每个人想法不同,有的人认为一生只有一次,理应尽善尽美。有的人则认为节约下来钱装到腰包才是王道,日后用到钱的地方还多。还是没钱惹的祸哦~

*布置婚房

*婚礼前夕

九月中,回阿木老家了,木妈老家房子的采光被村委会修公示墙阻挡,木妈多次沟通要求拆除影响采光的部分,但毫无效果,只得我俩去找负责人处理了。
先投诉到了乡上,村委会负责人态度仍旧很消极,不出面处理,乡上调解员和稀泥。过程艰难,村上和乡上都在摆烂,一副你爱咋咋地吧的态度,反正消耗的是我们精力。
不过想想也是,村里大多是还是老人为主,他们不懂维权,更多想的是还要生活在这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自己吃点亏就算了。长此以往,一些人就习惯了,傲慢起来了,反正你也不能拿我咋滴。
权力这个东西啊,让人着迷哦~
可惜,遇到了我们俩铁头娃。不争馒头争口气,那我们跟着往上投诉。投诉到省级后,没几天就达成了我们诉求。速度快到令人惊叹,原来他们也是能有这么高的效率哦~
我的好友“比利”没在村里呆过,之前经常跟我说乡村人与人之间和谐之类的话,我给他详细讲了不少例子,现在他倒是说我“出淤泥不染”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可不是诗中那样惬意,我花了二十多年了,才一只脚走出大山,难哦~

*山里的风景

九月中下旬,帮好友“比利”搬入新家,结束了租房的日子,恭喜这个B。小两口从此有个窝了,希望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比利的家

九月下旬给电脑折腾了下分体水,想了许久还是打算尝试下,折腾了几天装上发现存在兼容问题,用了没多久就拆了恢复风冷了。机箱是20L的小机箱,上双240冷排刚合适,水泵只能硬塞到电源下面,空间太小,简直是折磨。考虑到经常拆卸硬件和漏液风险,还是老实用风冷吧,罢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就这样了,不折腾了,有这时间折腾还不如陪阿木去逛逛公园。

*水冷测试

如何让魔法路由器为特定设备解除魔法

我有一个魔法路由器,接入这个魔法路由器后,可以让我畅通无阻的安装各类海外的开发依赖包。 我有一个树莓派,也接入了魔法路由器,树莓派可以7×24小时进行PT做种刷魔力,参考 《树莓派不吃灰》022:搭建qBittorrent Web UI为PT站7×24小时做种,持续获取魔力值 但是PT站的规则很苛刻,如果我的树莓派流量被魔法加持,就会被判定为盒子,享受不到全站促销刷上传流量,白嫖全站资源的优惠政策。 魔法路由器每月的魔法流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被PT狂刷,可能国庆小长假还没过完,10月份的流量就见底了。 家庭里有智能电视,有PS5游戏机,我希望PS5走魔法流量,智能电视不走魔法流量,这样也需要在魔法路由器进行相应的设置。 如果你的路由器没有魔法,可以搞个类似R4S的魔法盒子,然后将R4S的WAN口接网线,Lan口接路由器,然后将路由器设置为AP模式即可。 设置的方法 首先将需要排除魔法流量的设备IP进行固定,然将固定后的IP填入覆写设置,规则设置,自定义规则的底部即可,比如我需要排除流量的设备IP为 192.168.11.217 , 则使用以下规则设置直连 - SRC-IP-CIDR,192.168.11.217/32,DIRECT - IP-CIDR,192.168.11.217/32,DIRECT 设置完成后,记得保存设置,应用设置。 重启魔法路由器,重启被固定IP的设备。 小结 大陆的程序员,总是能学到很多带劲儿的魔法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还与时俱进,没有哪个国家的程序员比中国程序员更懂魔法。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10-03-14-21-48-pt-proxy/

九月月报-向上冲向前进

九月学生开学,台风来袭,合肥地震,股票上涨。开了一夜的车到达皖南农村后,稍作休息,有空来写一写九月的月报。

游玩

九月没有出远门去玩,月初周末去了一次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转了一下,这里是鸟类保护生态园,但是确没看到什么鸟,里面的一些设施也有一些荒废,不过环境还不错,到这露营还不错。另外回程在江边看日落,夕阳下的长江大桥很美。

扬子鳄繁衍地但是没看到鳄 黑天鹅与鹅 落日下的飞机 后面,就跟朋友在松江随便找个路边绿地露营,感觉也不错。这点来说松江的绿化和环境是真不错。 路边绿地风景 中秋节,赶回老家,得以躲过台风“贝碧嘉”。在老家就是在田里转一转。抽了半天去了一趟邻县的沱湖,虽说离得不算远,但是长大几十岁之前也未曾来过。来的时间不是很好,荷花都没了,湖面也不是很好看。这里也盛产大闸蟹,没有阳澄湖出名,不过也很不错。湖边街道两边许多店铺出售蟹,因为蟹还每到丰收季节,于是买了一些母蟹晚上大吃一顿。 沱湖 沱湖残荷 后半个月因为又有台风普拉桑,后面就一直未出门喽。

这个月仍然继续在阅读Android源码,Activity启动重新完整分析了,wms,IMS等代码也有所分析,相关内容也整理成了博文,共有10篇相关博文,感兴趣的可以访问查看Android源码解析

另外最近突然又想学学英语,就下载了多邻国,目前坚持一周了。应用内容还算比较简单,不过游戏化的内容,加上一些激励设计,还挺有意思的。英语学了很多年了,每次都半途而废,立个flag,希望能坚持下去。

投资

美联储降息,国内降存款准备金,降房贷利率等等新政策。全球证券市场和虚拟币基本都上涨了一波。其中虚拟币短期呢波动巨大,一直想要等到回调上车,也没等到机会,只好等下一次机会了。而山寨币,则是币圈暴富的秘籍,但是波动巨大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而A股,之前买股票一直亏损后,就转投指数基金了,之前的亏损在经历这次上涨总算是浮盈了,一些条件单也出掉落袋为安了。各个群里的群友这几天还在杀入,我却也是未加仓,虽然说大水漫灌,但是经济环境似乎并不会很快变化,如果说是牛市来了,那也与我无关。

本月阅读不多,上个月未读完的《西藏西藏》给读完了。又新开始读了一本《简读中国史》,以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史,另外把中国的不同朝代放到一起分析,分析封建制度的演进变化,目前还没读完,不敢评价说书多好,但是这样的分析视角却是便于我们去更好的认识历史。

电视剧看了一个《月光花谋杀案》,是我喜欢的侦探案件,六集的长度,也不至于花很多时间。剧中小说以剧中案件为基础创作,以小说来引导剧中案件的调查,形式新颖,推荐一看。 电影看了两个。《默杀》和《第二十条》,这两部剧的共同点都是有校园暴力,不过前者是以这个为主线,讨论人性。而后者,则是有一定的喜剧成分,但是讨论的是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最后升华了主题。

尾声

台风是强烈的,股票是上涨的,生活是平淡的,九月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喜迎国庆,也祝福十月股票继续大涨。

这是我的第四个月月报,下个月再见。最后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看完评论一下吧

123云盘也开始收割了,事实证明靠免费来吸引用户然后再收割这招太好用

这篇文章介绍了123云盘从提供免费不限速下载服务吸引用户,到逐步限制下载速度并推出收费会员制度的过程。作者指出网盘业务成本高昂,特别是带宽费用,导致许多平台在初期积累用户后,逐步通过限速和收费计划来盈利。文章还提到类似的策略屡试不爽,尤其是在网盘行业。作者以自身经验分享了对123云盘转变为收费服务的看法,认为这种方式虽然常见但无奈。

每天一个吹B小知识,让Vim再次伟大!vim粘贴Python代码并保持格式缩进的技巧

Vim可以不使用鼠标,完全用键盘操作,对系统资源占用小,打开大文件毫无压力,当键盘命令变成肌肉记忆以后,操作速度极快,当然最重要的是,服务器默认都安装 Vi 或 Vim。如果你需要到服务器修改文件内容,Vim是最方便的工具。 但是,当我们通过 Vim 往服务器的文件粘贴代码时,可能会遇到格式缩进混乱的情况 如果粘贴的是Python这种对缩进极其严格的代码,简直是灾难! 解决方案 当需要粘贴代码时,使用粘贴模式: 在正常模式下,输入: :set paste 然后按 i 进入插入模式,粘贴你的代码。完成后,退出插入模式并关闭粘贴模式: :set nopaste 自动切换vim粘贴模式的配置 懒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想要vim自动切换粘贴模式: 我们可以在 .vimrc 文件中添加以下配置,使Vim在粘贴时自动进入粘贴模式: let &t_SI .= "\<Esc>[?2004h" let &t_EI .= "\<Esc>[?2004l" inoremap <special> <expr> <Esc>[200~ XTermPasteBegin() function! XTermPasteBegin() set pastetoggle=<Esc>[201~ set paste return "" endfunction 当前用户的的.vimrc文件一般存在于用户目录下,也就是 ~/.vimrc , 如果 .vimrc文件不存在可以自己新建 配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忘记set paste了 小结 vim让代码写起来像打游戏一样,仅仅通过键盘按键,就能实现大量的高效的操作,通过ssh能在服务器实现复杂的编程,通过在vim中输入 :help […]

野路子, 绕过简书Markdown图片上传失败,顺利发布文章

如果往简书添加一段Markdown文本 Medium 可以通过Feed订阅作者的图文,比如我的用户名为 @zhaoolee ![img](https://cdn.fangyuanxiaozhan.com/assets/1726981045434eWasFjCM.png) 简书会尝试将图片信息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但是简书的 upload_images/fetch 接口已经挂了, 所以根本无法上传成功。 如果一定要发布文章,又不想手动上传图片到简书,可以将markdown的内容改为 Medium 可以通过Feed订阅作者的图文,比如我的用户名为 @zhaoolee [img](https://cdn.fangyuanxiaozhan.com/assets/1726981045434eWasFjCM.png) 也就是将图片的 ! 移除掉,将图片转换为超链接的格式,这样就能上传成功了,发布后的的效果如图所示,会保留一个图片的超链接,用户点击即可查看图片。 小结 Markdown是html的精简版,本身包含了图片信息,本文所做的就是将图片转换为超链接,很多博客平台都支持了用户写markdown格式,但为了让用户内容能留在自己平台,就会将图片转储到自家服务器,这无可厚非,但简书的扯淡之处在于,他转储失败后没有做好回退,直接把用户原本的图片地址信息给整没了! 简书自从搞了简书钻,大量的营销号涌入,导致平台的大量营销号涌入,而能产生高质量作品的原创用户不断流失,来了一波经典的劣币驱逐良币。 简书如果不想关站大吉,可以效仿v2ex, 如果用户将Markdown粘贴到平台编辑器,则默认支持用户使用外链图片,如果用户想使用平台的图床资源,请额外付费,这样能降低成本,也能拉高平台使用门槛,过滤掉一些营销号。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09-23-09-38-08-jianshu-img/

通过Github Actions将Medium新博客Feed自动更新到github主页

Medium 可以通过Feed订阅作者的图文,比如我的用户名为 @zhaoolee 那我的专属feed链接就是 https://medium.com/feed/@zhaoolee 而我的Gihub 的用户名也是zhaoolee, 我只需建立一个名为zhaoolee的仓库 https://github.com/zhaoolee/zhaoolee ,并在main.py中写如下代码 import feedparser import time import os import r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import pytz def get_link_info(feed_url, num): feed = feedparser.parse(feed_url) entries = feed.entries[:num] return "\n".join(f"- [{entry.title}]({entry.link})" for entry in entries) def update_readme(insert_info): readme_path = os.path.join(os.getcwd(), "README.md") with open(readme_path, 'r', encoding='utf-8') as f: content = f.read() […]

提升Docker使用幸福感,为禅道优雅设置Docker重启策略

遇到一个服务意外停止的小问题 我最近用Docker搭建了一个两个postgis数据库,一个用于测试环境,一个用于生产环境,后面调整Docker配置时,重启了Docker ,发现测试环境的数据库挂掉了,而生产环境的数据库正常运行 我排查了一下,发现是两个服务的重启策略不同 查看容器当前重启策略的命令如下 docker inspect --format='{{.HostConfig.RestartPolicy.Name}}' container_name_or_id 于是我将测试环境容器 testpostgis 的重启策略也设置成了 unless-stopped docker update --restart unless-stopped container_name_or_id 完美搞定! 改良运行方式,优雅使用开源项目禅道 如果你也使用禅道做需求管理,你会发现官方给的运行命令,如果遇到Docker重启的情况,禅道就需求手动重启,如果使用 unless-stopped参数,你就可以让禅道在重启Docker或重启服务器后,自动恢复服务 禅道Docker启动文档 https://www.zentao.net/book/zentaopms/docker-1111.html 使用unless-stop配合docker开机自启,能减少很多运维风险。 重启策略有四个 no (不重启) 这是默认的重启策略,适用于数据分析脚本: 比如一个每晚运行的Python脚本,用于处理日志文件并生成报告。脚本运行完毕后自然退出,无需重启。 on-failure (失败时重启): 适用于定时任务服务: 如cron作业调度器,预期能正常运行并退出,但如果因意外错误崩溃,则需要重启以确保后续任务能够执行。 always (总是重启): 适用于Web服务器: 如Nginx需要24/7不间断运行以服务网站访问。 unless-stopped (除非停止否则总是重启): 适用于开发环境的数据库: 开发者可能需要频繁修改配置或数据,可以手动停止而不是每次都删除容器。 小结 掌握了这些重启策略,可以让我们使用Docker运行服务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即使遇到Docker重启,服务器重启这种事件,也可以有条不紊的恢复各种服务。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09-21-18-09-55-zentao-docker-restart/

一次被Windows Server调教的奇妙经历!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使用 Linux?

今天遇到一个很大的乐子,我打算通过Docker往一个Windows Server 2019上部署本地大模型,然后发现Windows Server 2019无法直接安装Docker Desktop, 查阅各种资料后发现要启动容器化技术 启用后,Windows Server 2019提示必须重启才能完成安装过程,为了完成安装,我只能选择重启,然后精彩的就来了。 重启后,我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Microsoft Remote Desktop连接,我开始以为是Windows重启比较慢,然后等了半小时,依然没有连上,于是我找机房值班的管理员,希望排查下问题,最后的结论是:蓝屏了! Windows Server 2019作为一个服务器系统,居然直接就蓝屏了,导致服务完全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远程的恢复手段,只能让机房人员实地重启。 然后经过一轮排查,我初步认为可能是主板没有启用Hyper V导致的,于是远程指挥机房管理员,启动了Hyper V,并禁用了主板安全。然后让管理员保存BIOS设置,重启! Windows Server 2019还是给了我更多的惊喜,保存BIOS设置后,重启依然蓝屏,然后拔电源重启,就可以启动成功了,我这时候只能用奇迹形容。 此刻,一种名为好奇的病感染了我,我尝试搞懂其中的原理,于是我通过Microsoft Remote Destkop重新下发了重启指令,看看是不是彻底解决了问题 微软这家公司,总是能给予狂妄的人正确的绝望;没错!重启后Windows Server 2019它又蓝屏了,我此刻脑中同时出现了两个词,第一个是「精彩」,第二个是「狗微软」 然后我告诉机房管理员大哥,多重启几次试试,后面发现只有「拔电源重启,才能避免蓝屏」,进入系统,真的处处是知识点。 本篇文章可以贡献几个无意义但能提升生活品质的知识: 没事不要碰Windows server 2019 ,更不要随便重启 如果Windows Server 2019蓝屏,请尝试拔电源后再开机 想玩容器化,请选择Linux操作系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对以上问题的来源有个猜测,这台机器被太多人使用,也安装了各种软件驱动,甚至有Epic的游戏咨询会在Windows Server 2019发弹窗,这些驱动狠可能存在问题,导致Windows重启命令总是失败,然后蓝屏,最后只能通过断电,再开机,才能启动这台机器,但这机器不在身边,不好排查,只能未来某个时间把机器从机房搬出来,检查驱动了 最近有篇文章写: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使用 Linux? https://world.hey.com/dhh/why-don-t-more-people-use-linux-33b75f53 文章的观点是,Linux少有人用,是因为Linux学习门槛高,而不是Linux不够好;锻炼有益人体,但锻炼少有人做;阅读使人精神提升,但少有人做;垃圾食品对人体有害,但巨多人喜欢吃。 对于计算机爱好者而言,Linux能提供长期价值,让人对计算机有更深入的理解,进入更高的境界。 在服务器领域,Linux是统治级的存在; 服务器的第一要义是安全稳定,正是因为Linux有一定的学习门槛,所以不了解Linux的人,就没能力Linux服务端乱搞,正是因为没人乱搞,Linux服务器才稳定安全。 反观Windows Server 2019, 基本所有人都能随意双击安装驱动,导致Windows Server 2019直接重启蓝屏了。 小结 […]

2024年9月还可以用的Docker镜像代理站

docker proxy https://dockerproxy.net/ 网站作者有个仓库 https://github.com/stilleshan/dockerfiles 收集各种Dockerfile文件 dockerhub icu https://dockerhub.icu 顾名思义,dockerhub进了icu 为Docker配置镜像源, 修改 /etc/docker/daemon.json 文件 { "registry-mirrors": [ "https://dockerproxy.com", "https://dockerhub.icu", ] } 长远来看,代理不是长久之计,有条件,还是推荐直接走代理https://v2fy.com/p/2024-06-16-10-23-44-docker-proxy/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09-19-14-43-57-docker-mirror/

在有固定IP的服务器上快速搭建gitlab-ce

创建配置文件夹 mkdir -p ~/opt/gitlab/config mkdir ~/opt/gitlab/logs mkdir ~/opt/gitlab/data mkdir ~/opt/gitlab/docker-compose-start 写入配置文件 cat << 'EOF' > /home/u****d/opt/gitlab/docker-compose-start/docker-compose.yml services: gitlab: image: gitlab/gitlab-ce:17.1.6-ce.0 restart: always hostname: 1**.1**.2*.3*(服务器ip) environment: GITLAB_OMNIBUS_CONFIG: | gitlab_rails['gitlab_shell_ssh_port'] = 12222 ports: - '18082:80' - '12222:22' volumes: - /home/u****d/opt/gitlab/config:/etc/gitlab - /home/u****d/opt/gitlab/logs:/var/log/gitlab - /home/u****d/opt/gitlab/data:/var/opt/gitlab EOF 运行 sudo docker-compose up -d 运行成功后可以通过 sudo cat ~/opt/gitlab/config/initial_root_password 查看root用户的登录密码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08-31-13-11-03-gitlab-ce/

如何三行命令完成git仓库搬家,完美镜像仓库

最近需要将gitlab的服务搬家到一个商业化的代码托管服务,开始用分支推送,发现漏掉了一些分支,一轮折腾后,发现有一个很棒的搬家方法,简单快捷,特来分享一波 # 将仓库信息镜像到本地,并进入对应文件夹 git clone --mirror 旧仓库https完整地址 旧仓库名-mirror && cd 旧仓库名-mirror # 设置新仓库地址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新仓库https完整地址 # 将仓库推送到新仓库 git push --mirror 完成仓库搬家!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 https://v2fy.com/p/2024-08-29-19-05-47-git-mirror/

美式橄榄球

前几周无意中看到学校(虎虎队)要和我之前的学校(牛牛队)打橄榄球比赛。附近有一个学校自己的很豪华的比赛场馆,我从来没去过。既然牵涉到我呆过的两个学校,不论谁赢,都还能接受,我决定去凑个热闹,体验一下美式橄榄球。

买了票,去的时候有点迟了,已经开场了。在马路边上远远就听到主持人喊:M-I-Z-,现场观众山呼海啸:Z-O-U-

这口号是学校的名字。虽然细想有点傻,然而这么多人一起喊,衬得主场的气势非凡。

进去以后发现球馆里吃喝小店俱全,我们上到自己的位置,在一片真球迷之中坐了下来。比分已经是3:0了。三分应该是直接踢进了杆子里面。

没一会儿牛牛(蓝色)开始进攻,我们虎虎三次防守成功以后,现场居然开始播放小号的诙谐小曲(Blasterjaxx & Timmy Trumpet – Narco),学生方阵随节奏甩动手花,观众跟着节奏打拍子。很喜欢这段小号的音乐。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环节,真的很有意思,感觉防守成功比赢球还快活!

touch down,也就进攻抵达对方底线,得六分。虎虎很快就得分了,这时烟花炸开,主持人喊M-I-Z-,观众回应:Z-O-U-。还有旗手队伍绕着场地跑一圈。学生方阵,啦啦队,管乐队各种庆祝。

主场也太压迫人了,牛牛队得有多大的压力啊。

比赛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这是两个学校的卡通形象,感觉牛牛憨态可掬,老实人被欺负的样子。

实际上也是如此,两个学校队伍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牛队员总是抱着球往前硬冲。虎队员还挺有策略,会向后回传,然后再横向突进。最后本校以38:0击败了牛牛。好惨的牛牛!

因为胜利了,还要点亮学校的行政楼穹顶,图中红圈处。

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晚还在学校。学校就是市中心,晚上还挺热闹的,毕竟大家看完球赛,都在街上吃喝玩乐。路过学校的一处标志建筑,晚上亮灯看别有一番风味。第一次看球赛,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主要是现场氛围太棒啦。

 

回皖北农村观察随记

老家在皖北农村,一年回不了几次,上次过年回去的,这次中秋想着回家看看老爹,就回去看了看。正好也记录一下回去的所看所感。

中秋节的节味是越来越淡了,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外打工,现在这个节点跟过年比农村依然很冷清。但是跟平时比还人还要多一点点,因为有些住在县城的人,中秋这天还跑回来过节了。

现在大部分人家里的地都承包出去了,还能干活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只剩老弱病,以及带着小孩上学的部分发家庭。

农村的教育

我们村里的小学已经关闭好多年了,附近几个村的基本也都关的差不多了。我以前上的镇子上的初中,以前人多的时候一个年级差不多上千人,现在在那边上学的小妹说,一个年级也就200多人。我想原因是有两方面,一是不少像我这样的,在外地生活的,家里小孩也就不在当地就学了。另一方面是,县城的教育扩张,县城内新建了不少学校,下面农村的居民只要购房就可以在县城上学,不少亲戚家的小孩就为了上学在县城买房了,如此带动了县城的房市,也使得农村的教育更加的衰败。

环境

村子里面的水沟,原先都是互相联通,最后可以连接到更大的河流。而最近十几年的农村建房填沟,导致了水面的面积越来越小,也不能互相联通。叠加上之前的各种乱扔垃圾,现在大部分的水面都飘满了浮萍,浮萍之下也都是黑水。

不少养殖户的污水,以及各种排泄物直接流入水沟,缺少监督和管理。这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一打原因,而前几年政府所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在附近几个村子还没有能够见到。

当然也有在变好的方面,目前各个村子都放置了垃圾桶,定期有垃圾车过来统一收走垃圾。政府补贴给每个村子找了个村民来打扫各村子的垃圾,每个月能拿到一点钱,这样一来村子的各条路边也都鲜有垃圾踪影。

经济

排除出去打工的人,留在村里的人想要挣点钱还是挺难的。大部分的土地,目前是一小部分人承包的,这样其他人没有土地的束缚都能安心在外工作。而留下大规模承包土地,一方面可以大规模种植提高收益,另外还有部分政府补贴。

在田地里走了一圈,而且在附近乡镇也看过,大部分的农田都种植了玉米。这几年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这样,秋季种植小麦,收完小麦种植玉米,这两种都很方便机械收割。而今年,由于夏季下雨较少,玉米的收成不是很好,玉米长得不够饱满,而已经获悉的玉米收购价格也不是很好。部分村民已经准备把玉米卖去做青储,收购商会把玉米连秸秆一起收走,免去农民的许多麻烦。

除了种植,部分家里有空间的村民还会选择在家养殖,目前我们村养羊的最多。目前羊都是圈养的,会选择到附近割草喂养,最近县城有草坪种植者会定期割草,于是大家便前往拉草喂养。如此一来,即帮忙处理了割下来的草,又不用找地方割草了。但是大家的羊养的却又不太好,以我父亲养的为例,生下来的小羊羔死了不少,再加上大羊也因为生病死了一两只,导致养了一年多,花钱买了不少羊,但是却没几只羊能卖出去。而想要考养殖挣到点钱,还是挺难的,饲料,买羊,给羊治病的各种花费都不少。

而剩下还有几个为了小孩的教育留在农村的青壮年呢,一般都会想点办法,到县城或者在乡镇上做点生意。我的表哥一家选择了在乡镇上面卖水果,表面上看是在家陪伴小孩,但是每天在摊位上忙碌,又有多少时间能够陪伴小孩呢。

基础设施

由于农村的居住点分散,农村的基础设置建设天然比城市要差很多。不过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基础设施倒是有了一些提升。电力和通信这两块已经很多年很稳了,光纤也都通到了各个村子。

前两年,我们村也通了自来水。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宁愿自己抽地下水而不愿意使用自来水,许多人还是对自来水不够信任。自来水的水质和稳定性还不够让人信任。但是目前抽取的地下水也越来越差,不过滤也难以直接使用,不少人选择去乡镇购买按量计费的直饮水。还是希望当地水厂能够提高水质和服务,以免大家不用,进而导致水厂无法提供稳定服务。

最近呢,村里也通上了燃气管道,这样看起来大家就可以使用天然气了。但是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都预装了天然气入户管道,农村需要各家接入时候铺设入户管道。据介绍安装天然气大约需要两千三百元,大部分人都被这个价格所劝退。对此我觉得,提高初期的燃气价格反倒是比一次性收这么多安装费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家门口的道路是县道,是十来年前修的柏油路,目前是有城乡公交经过。然而之前经常有超载货车经过,再加上养护不好,目前路面已经坑坑洼洼,很多路段破损不堪。这只能归因于贫穷,经济落后,县里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护道路。

新农村

隔壁的村里,靠近县道的部分居然搞起了新农村。具体搞了什么呢,就是把靠近路边的房子全都刷白了,路边的东西都清理掉了,还种了树,建了围栏。

另外还建了小公园,这公园是真的小,村民说,这个就是浪费钱,在这公园里转还不如去农田里面转一圈呢。

也有好的地方,就是新建了卫生所,大家看个小病会更加方便。

新农村,我想,出发点还是好的,但是实践的太过粗糙,太过注重表面工程。一个是建设的下水道之类的设施太过劣质,窨井盖还没用多久已经烂掉了。另外就是并没有考虑村民的使用需求,没有 把钱花到刀刃上。

总结

皖北的农村,可能跟很多的农村也类似,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基础设置也在慢慢的建设,但是人居环境仍然有很大提高的空间。而相比之下,之前去过的浙江农村环境则是要好很多,我们这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在外的游子,也希望家乡能够越来越好。

看完评论一下吧

聊一聊Apple新品:iPhone16、Apple Watch S10、AirPods深度解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苹果2024年秋季发布会上推出的三款新品:Apple Watch S10、AirPods 4和iPhone 16。Apple Watch S10外观升级,屏幕增大至46mm,改进广视角OLED屏幕,但续航问题仍未改善。AirPods 4新增半入耳式主动降噪功能,但不支持U1芯片,降噪效果逊于Pro版本。iPhone 16和16 Pro系列在摄像头、芯片和AI功能上有多项升级,特别是支持4K 120fps杜比视界和抗反射镜头涂层,Pro版专为视频创作者设计。

红色的八月

八月的主题色,是高温的红色。

秋老虎一到,高温警报不断,早上起床去上班都变成了一种折磨。室外多待一会儿就会感觉快被蒸熟,气温显示39度,但感觉今年的39度比往年的39度更有威力。

伴随高温的是限电,公司物业午间两小时不供冷,商场的温度明显也比往常高了许多。忍着吧~

 

阴天出去爬山,走了两公里就折返了,即使是树荫下的热浪也让人烦躁,更别说没树的路段了。

山间小河里的水倒是挺凉快,人也挺多。玩水半小时,回家一看,已经晒成两个颜色。够毒辣!

 

*还在建设的露营地,看起来不错。

 

*村里小卖部,老人们在里面打麻将。

 

*路过村里的彩绘樯,匆匆给木哥拍了一张

 
 

月底黑猴发布,“国产3A游戏”的热度也很高。在B站看了些游戏片段,感觉不错,看来还是能做出属于自己的3A的。而某些公司还在搞首充、开会员享特权、仅需888神器抱回家。唉~

我对单机剧情没什么兴趣,只有战地1、GTA5的剧情玩了一点点,但《云宫讯音》响起那一刻,我还是决定要静下心完整体验一下黑猴。

 

8月高温,服役了7年的EVGA 650 G3电源也出现了功率衰减,在输入达到550W时会直接死机。好嘛,过保半年,代工厂振华还真是会掐时间。

再换650W略显抠搜,750W没有什么好电源,最终换了TT GF1 850W ATX3.0,这下2030年之前都不会换电源了。

打算研究下AI视频,月底又换了张显卡,A卡转N卡,抛弃红色阵营了。

 

八月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八月月报-折腾不停歇

8月将结束,秋天已经到来,酷暑还未结束。把小朋友送到学校,才有时间又来回顾一个月。如题所示,博客折腾了许多,也体验了一下黑神话,详细见下文。

黑神话:悟空

悟空上线,全网热议,每个群里都有人在讨论,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玩。对于这种现象级的国产三A大作,肯定要支持一下。然而,却没时间玩,这十来天也只玩了一小会,牯护院打过去了,广智打了十几把还没过,就暂时搁置下来了。之前电脑上的游戏主要是玩回合制的比较多,这个类型的游戏之前很少,种种原因,觉得难度还挺大。 游戏画面精美,里面的碑文都能够清晰可见汉字,值得夸赞。各种建筑据说是按照很多中国的古建筑建模,即使是我这种游戏手残党也值得进入游戏游山玩水。

玩水

这个月带着娃出去完了两趟,一次是莫干山玩水,浙江多山水,适宜夏季游玩,高温天泡在水里清凉许多,详见之前博文

后又带着小孩跑到金山城市沙滩玩了一天水。所周知,上海的海边都是滩涂,金山城市沙滩和奉闲碧海金沙都是人造的,水域也都是人工围起来过滤的。虽然比不上山东三亚的沙滩,但是小朋友仍然热情满满,玩了一天到了离开仍然依依不舍。

折腾

博客自从21年用Hugo重新搭建之后,一直没怎么修改过。这个月有空就想着改改,主题修改了,还加了个足迹地图,更新了自我介绍,支持mermaid图表渲染支持,以及其他的一些小功能,详见之前的文章。不过改版的风格仍然还是简洁风,博客还是以内容为主。 另外博客域名原先是在godaddy注册的,DNS又用了阿里云的服务,而域名即将到期,续费时候发现居然一年价格差不多要200多块人民币,而比较了一下Cloudflare一年只要100多,可以省差不多100块,于是便把域名转移到了Cloudflare。迁移还比较简单,把隐私DNS关掉,从Godaddy拿到转出Code,到Cloudflare接收,并付掉一年的费用即可。 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域名的DNS也迁移到了Cloudflare,用上了Cloudflare的代理功能,不知道最近大家访问博客是否有变更快呢。在迁移过程中踩了个坑,对于使用了Cloudflare代理的网站,默认的SSL加密模式为Flexible(灵活),也就是用户用户到Cloudflare为https,而Cloudflare到源站为http。对于源站本来已经是https的情况下这样访问就会报错,这个时候有两种做法,可以把源站的https关掉,或者使用Cloudflare的full模式(完全)。为了更加安全我是用了Full模式。我使用的Vercel提供的静态站点服务,对于可以自己设置证书的,也可以使用Cloudflare的Full (strict)模式,也就是严格安全,源站使用Cloudflare签发的证书,Cloudflare会验证源站点证书,这个会更加安全。 除了博客之外,还把自己家里的内网服务重新折腾了一下。首先是搭建对外访问的VPN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无感翻墙回家,当然最后试了几种方案都失败了,就不详术了。另外就是借助Lucky,给对外暴露的内网服务实现了SSL证书自动签名续签,以及在家中OpenWrt搭建了vaultwarden密码管理服务,已运行十余天,目前没啥问题,详见博文

Android开发乃是老本行,最近工作不太忙,想起来把系统源码拿出来读一读,希望对于系统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目前进度读完Activity启动,ContentProvider代码,应用进程启动过程。对于系统代码来说,已读的部分也只是冰山一角,后面几个月仍然需要继续努力。目前读完的部分,还只写了三四篇博文,其他部分或有草草的笔记,或是缺少流程图类图,还无法成文,仍需继续等待整理。 写成文章有几个好处,首先成文不同与笔记,需多次整理自己的行文,有助于发现自己的疏漏。另外因为写给别人看,更加需要时序图,流程图之类的图形来便于理解,在画图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自己对相关代码的理解。最后,写成文章发布到网络,也便于与网友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因此后续看代码,仍有必要继续写成文章发布到博客中来。

这个月在看一部电视剧«唐朝诡事录»,看完了第一部,又在看第二部。大部头的电视剧看着挺累的,比较耗费时间,不过这个剧的特点是几集就是一个案子所以又不是太累。剧情总体还不错,有推理有细节。槽点嘛,就是太子和公主的权力争夺太假太扯淡了。

电影看了个«云边有个小卖部»,剧情给我的感觉是伪奋斗,伪喜剧,要不是家人要看差点就半途不看了。不过这个村里风景很美,种草了宁波奉化那边的山村,想去看看。

另外还看了个电影《朝云暮雨》,范伟和周冬雨饰演两个从监狱里面出来的人,两个人相互救赎,最后以一个成为植物人,范伟来照顾周冬雨结束。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剧中的结局在我看来是一种悲剧结尾,但是在主人公来说可能又是一种好的结局。这个剧的故事还不错,值得推荐一看。这部剧在黄山黟县拍摄,风景也很棒,值得一去。

因为总的时间是有限的,看剧花费了很多时间,看书的时间就少了很多。这个月只看了两本书,一本是«西藏西藏»,虽然还只看了一半,但是对西藏已是神往。作者介绍了他在西藏各处的经历以及所见美景,搭配着相关照片,带我们领略西藏的人文。

另一本是逛书店意外所得,漫画版本的曼昆《经济学原理》,因为是漫画,读起来更容易,又配有案例,生动易于理解,仅几个小时就把第一册读完,遂激情下单,把七本全买了回来慢慢看。如果有读者对于经济学有兴趣,不妨也可以找找这个书来看看。

尾声

八月还算充实,这样挺好。最近一次吃饭,听人提到人生由四个部分组成,过去,未来,成就,意图,觉得值得思考。我们可以通过未来做的事来实现我们的意图,对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当应该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意图),以便走到人生终点回望来路不留遗憾。

看完评论一下吧

六、七月杂记

今年立了个小目标,打算每月都写个“月记”,算是记录下生活。日子一天天重复过得太快,也算留点记录。

一直觉得又没发生什么大事,小破事有啥好记录的。但到最近才明白,日子不就是应该如此平淡么,需要“在平淡的日子感受快乐”,这就是稳稳的幸福啊。

我以前不爱分享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发表自己意见,现在慢慢尝试去改变一些吧。以后再看这些记录,看到往年今日,或许也会会心一笑呢。

六月

六月初在期待无线电协会发呼号。

大家在群里天天问,讨论如何上中继,如何通过卫星反射信号通联到国外的HAM。群里有比较杠的朋友,不懂又硬要杠,有些对话也略有火药味。

呼号下来后中继上热闹了几天,我也守听了两三次,听到大家在生涩的通联,还挺乐呵。我比较“自闭”从来没向外发出过信号,后面也没咋守听了,好像考了证拿了呼号也没啥用。另外,证貌似还需要年审,一年会费一百。

 

又去乐山溜达了一圈。

路过乐山苏稽古镇小巷子里的一处打卡点,去太早了还没开门。要是我有这么一处宅子,种点花花草草、做点小生意,那岂不美哉?

 

趁着618,首先是把车的油水全换了。

换机油、变速箱油不难,自己也能搞定,要举升机或地沟才能操作,所以去外面换的。防冻液是自己换的,从机舱摸到水箱下的放水阀,放干净再加新的即可。加了纯净水进去,跑了几百公里。

第二次放,我想着节温器没开的话,缸套里的水不也出不来么,启动发动机让节温器打开了不就能放得干干净净?几分钟我突然意识到:冷却液都没了,那直接迅速高温拉缸了啊!好在怠速时间不久且润滑良好,目前没有感知到问题。马大哈!

 

打算换掉喇叭顺便再做个隔音。

在钣金处加了些止震板和高密度棉,一点点加上去压实贴紧。止震板作用是防止钣金共振,高密度棉能吸收一部分声音。一番操作下来,有些作用,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还是戴上降噪耳机。

搞到了俩小米Sound音箱的箱体,听了下中音还行,给塞进中控里当中音喇叭了。

新买的喇叭整体尺寸更大,在加了转接环的情况下依然顶玻璃,只能通过一点点加尼龙垫片去调整。来来回回拆装了四五次,心态爆炸。好在,效果还是有的,但肯定比不上车厂专业音频工程师调教出的效果。

 

 

车顶收音机天线位置很好,拿来做手台天线岂不美哉?

上网查询有人这么干过了,但是说得不明所以。实践出真知,自己动手试试!

自己手搓了个M5转SMA-J接头,接上天线一试,发现自己又属于瞎搞了。没仪器测试,天分仪太贵了,后面买个万用表测下试试,貌似是还有根线接地了。

有时候会想,这破车值得这么折腾么?但又一想,不破还折腾它干啥呢?新车我还舍不得拆呢,后面也许还会折腾功放吧。

这就像我破烂的人生,没钱没房,不也在折腾吗?能通过折腾,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也算是种快乐吧。

↑ ↑ ↑ 后面打算朝着这个方向改,但不打算越违规线,不能过审备案的就不搞了。别人是收车便宜重金改,我恰恰搞反了。

 

七月

七月初回了趟我大哥家,去当了两天跑山猪,舒畅!

 

 

又又又换了个机箱。

这次又看上了乔思伯的Z20机箱,售价398。20L体积,能塞下全尺寸ATX电源、160MM高的风冷、360MM长显卡,甚是喜欢。

今年已经换了三个机箱了,应该是最后一个了,钱全花在刀把上了。

昨天买了块主板还没到货,但新主板的显卡槽在第二个PCIE位置,估计底部风扇放不下了,又能发挥奇思妙想折腾几天了。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有几天就到八月了,2024已过了大半了。

同龄好友貌似进步都很大,有的结婚有的当爹,只有我还在一天到晚嘻嘻哈哈,折腾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五月杂记

上一次更新文章还是在上一次,两篇草稿删删改改仍是半成品。总觉得很多事情都没必要,以前有些爱好也慢慢不想去弄了。感觉进入了一种蛮奇怪的循环,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天天就这么过,转眼间半年又过去了。

五月初劳动节,就去了一趟仙人掌音乐节,以前没去过所谓的音乐节什么的,去凑个热闹。门票四百左右,是女朋友俩妹妹给我们买的。

到场一看,好家伙一片泥地,都可以插秧了。找了个坡,铺上野餐垫坐上,看下面的人群蹦蹦跳跳。

下午的氛围感觉不是很好,挺期待“房东的猫”,结果她俩蛮害羞的,感觉跟朋友在KTV那种感觉差不多。。

越看越困,倒头在垫子上睡了一个多小时。我大哥发出疑问:“这你也能睡得着!?”

  • 睡醒拍的

 

到晚上,台湾乐队告五人登场。

一登场气氛就起来了,上面唱唱跳跳,下面人潮涌动。不得不说,这个乐队比之前的好太多了,全场最佳!

  • 告五人

 

五月中旬去考了个电台执照,现在等着下呼号。新爱好,浅玩下无线电。同届考试的竟然还有成都的另一个博主:大猪哥。之前看过他博客,对头像有点映像,也蛮巧。

  • 无线电协会寄来的执照

 

  • 宽窄巷子旁边的  枣子巷

 

  • 响石潭锐哥 拍了张三角梅照片很好看 ,我觉得这株三角梅也不错,路过咔嚓一张。

 

六月一到,半年已过。去年对今年充满期待,如今半年已过,远没达到预期。很多事情虽然念念不忘,但还没得到回响。

乐观和爱是生活的解药,只要生活是在变好,慢一些也无妨。

无题杂记

转瞬间又混过了一年,在高度重复的日子里,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这一年里,我自己进步不大,但仍算向前在走,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家里老人年中因多年饮酒引发脑梗,到现在已经卧床半年。在另一位老人的照顾下,年前也还算精神,年后状态令人担忧。

放假后见了多年未见的舅舅。这个男孩儿曾是我小时候的偶像,我的“第一辆车”就是舅舅手工给我打造的。三颗滚珠轴承加两块木板,些许木头棒子,这就成了我童年的快乐。
自从我离家读书,我和舅舅这十年间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四年前的一个晚上,舅舅突然来找我,跟我说了很多人生道理。这时候我只觉得他可能有心事。
在我映像中,舅舅应该是有些许胖的、爱笑的人,现在不知道为啥变得有些沉默了,开朗阳光的笑容也消失不见。我在想,或许是时间让这个曾经开朗的男孩变成了沉默的男人。
直到除夕晚上送舅舅回家,喝了酒的舅舅道出了真相。或许是这些年,来自家庭的压力、质疑击碎了那个少年的心。此刻车灯下的乡间水泥路似乎有些模糊了,我看不清现在的路,更看不清后面的路。不知在弟弟妹妹眼中的我,那个有些癫兮兮的哥哥是否也变了。

年后,双方父母见了面,聊了下买房结婚的事情,收效甚微。双方都是组合家庭,都有自己想法,处处碰壁,我就像那被踢的皮球。没钱可真难啊!
不过也有一丝光亮,来自女友的妈妈,一位坚强的女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对这位拥有“美丽心灵”的女士好。当然,我肯定也会竭尽所能,尽量不让对我有期望的人失望。

年后去自贡看了灯会,人比灯多,这也算过年出去玩了吧。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它。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乐观奋斗的青春万岁!”

成都?尘堵!

又到每年雾霾季,每年这个时候都宛如人间仙境,呼吸都带着伤痛。

出太阳的好日子

 

 

昨天看到AQI,跃居世界第三,遥遥领先!今天稍有下降,但仍然在第七位。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 地形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形相对闭塞,因此容易产生雾霾天气。
  • 气象条件,秋冬季成都风小雨少,大气稳定,更是让雾霾天气出现频繁。
  • 近地面湿度比较大,空气中的颗粒物聚集,凝结。
  • 汽车保有量大。
  • 某石化。

地理条件无法改变,生产生活不太可能因为雾霾停下。目前来看,这些问题似乎都无解。

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尽量少开车、戴好口罩以及“尽快适应”。

如果你近期有到“雪山下的城市”来旅游的计划,建议避开市区或者等到明年再来。

PM2.5 关窗室内测得

周末小记

周末,又去我大哥的好朋友家去“进货”了,每次去都要薅别人的菜。
她们家在城市的边缘,据说已经快被占了。家里种着不少面积的玫瑰花、栀子花。


*算下来大概五毛一朵,辛苦钱。




* 喵桑:讨厌你这种没有边际感的人。

在家搭建VaultWarden密码管理服务

每个人都有很多密码,有人用脑记,有人用纸记,也有很多的工具帮我们记。之前我一直使用Keepass,在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平时输入密码的场景最多的是网页中,目前keepass的网页插件只能说是能用的程度。前段时间给openwrt上面装上了docker,也想着在家搭一个密码管理服务,于是说干就干了。

密码服务能够个人搭建的就是Bitwarden了,因为在自家的树莓派上运行,因此选择了基于Rust的VaultWarden,毕竟资源消耗更少,性能也会更好点吧,它兼容Bitwarden,因此所有的客户端和浏览器插件都通用。 因为是在家里搭建要保证在外的时候,密码服务也能正常工作,因为已经有公网ip了,所以需要弄一个DDNS。因为搭建VaultWarden需要https,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lucky这个很好用的国产软件,索性把家里的DDNS和端口转发都换成了Lucky。

具体的流程就是首先在openwrt上面下载vaultwarden的镜像,因为国内docker默认镜像源用不了,所以我是用了github的镜像源:

1
docker pull ghcr.io/dani-garcia/vaultwarden:latest

之后在本地创建一个文件用来保存运行相关的环境变量:

ROCKET_PORT=1089
.....

当然了,也可以选择在运行docker的时候通过命令行带着,但是因为要加的变量很多,我就弄了个文件放。另外本地也要选择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vaultwarden的数据。

1
docker run -d --name vaultwarden -v /data/vw-data:/data --network host --env-file /user/sam/env --restart unless-stopped ghcr.io/dani-garcia/vaultwarden:latest

我这里的配置是通过环境变量指定了端口,然后docker里面使用宿主机的网络,而不是像官网文档那样用了桥接,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在openwrt里面停了重启发现网卡被占用启动不了。按照如上步骤即可完成vaultwarden的启动了。

但是这样服务还是不能使用,因为没有https服务,vaultwarden还无法完成身份认证。因此需要使用lucky了,我们可以选择把它安装在openwrt上,也可以安装到docker里面,而我发现我华硕路由器的koolshare软件中心里面就有,遂决定把他放到路由器里面。

安装完lucky后,首先是到自己的域名解析服务商那里把二级域名弄好,因为自动申请证书和DDNS都需要,DNS最好使用Cloudflare,阿里云,DNSPod等几家可以通过api修改解析,lucky里面又内置了的,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搞好之后,就可以去lucky里面先弄证书自动申请了,当然有证书的可以直接添加进去,我这里用了ACME申请Let's Encrypt证书。入口在“安全管理里面”点击添加证书,更加具体的可以看官方文档,这里搞好之后,后面设置端口转发或者设置web服务的时候都会使用这个证书。

搞完SSL证书,我想到我这里其实不需要通过端口转发来实现,完全可以通过Lucky的web服务功能来做,于是就创建一条web服务的规则,如下:

监听端口为对外暴露的端口,TLS启用就开启网站的HTTPS功能,前提也要先配置好证书才能打开。默认规则中服务类型选择反向代理,目标地址就是我们的服务的地址,例如http://192.168.1.10:1089,万事大吉打开,这样有些header都能正确的传过去。

这一切都搞完,就可以去浏览起打开注册用户了。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注册完之后把注册功能给关掉,做法就是修改环境变量。

SIGNUPS_ALLOWED=false

另外,Admin页面也是默认关闭的,我自认为没有必要打开,因此就保留了原样。为了方便起见,把邮箱SMTP功能配置上,这样就可以去验证邮箱使用邮箱验证登录,同时主密码忘记提示词也可以发送到邮箱。配置上DOMAIN,记得要带上前面的https和后面的端口,这样就可以使用webauth了。一切 就绪,就可以去重新启动docker了。

1
2
3
docker stop vaultwarden
docker rm vaultwarden
docker run -d --name vaultwarden -v /data/vw-data:/data --network host --env-file /env --restart unless-stopped ghcr.io/dani-garcia/vaultwarden:latest

虽然把之前的docker容器删掉了,但是因为数据是映射到本地目录的,所以都还在。

前面这些搞完之后,为了数据的安全,我们还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我是把阿里云盘挂载到本地了,因此直接把数据文件拷贝过去就实现了远程备份。为了足够高的安全,我是备份了两份,一份在阿里云盘,一份放到家里的另一块硬盘上。具体通过crontab每天定时执行脚本,把数据目录压缩,放置到对应的目录,备份的时候会把最老的那一个备份删掉。脚本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bin/bash

SRC_DIR=/mnt/sda1/vw-data/
LOG_FILE=/mnt/sda1/log/Error_Log_$(date +%Y%m%d).log
MAX_NUM=10
NOTIFY_URL=https://sctapi.ftqq.com/[apikey].send
DEST_ALIYUN=/mnt/aliyundriver/backup/vaultwarden
DEST_SDB=/mnt/sdb1/backup/vaultwarden


function notify {
 curl --data-urlencode "title=${1}" "${NOTIFY_URL}"
}


function log {
 echo "$(date +'%Y-%m-%d %H:%M:%S') $1" >> ${LOG_FILE}
 notify "$1"

}

function compress {
 if [ ! -d "${DEST_SDB}" ]; then
 log "错误:第二块硬盘不存在,无法进行备份"
 return
 fi
 dest_file=${DEST_SDB}/vw_backup_$(date +%Y%m%d).zip
 7z a -tzip ${dest_file} ${SRC_DIR} > /dev/null 2>&1
 if [ $? -eq 0 ]; then
 echo "压缩完成,文件存在${dest_file}"
 if [ ! -d "${DEST_ALIYUN}" ];then
 log "错误:阿里云目录未挂载,请检查"
 return
 fi
 cp ${dest_file} ${DEST_ALIYUN}/
 else
 log "错误:压缩出现错误"
 return
 fi
 notify "今日备份成功$(date +%Y%m%d)"
}

function delete_old_archives {
 num=$(ls -l ${1} | grep "^-" | wc -l)
 echo $num
 while [ ${num} -gt ${MAX_NUM} ]
 do
 file=$(ls -rt ${1}/vw_backup_*.zip | head -n 1)
 if [ -n "${file}" ];then
 rm -f "${file}"
 echo "删除旧文件${file}"
 else
 echo "没有找到旧文件"
 break
 fi
 let num--
 done
}

function main {
 compress
 delete_old_archives "${DEST_ALIYUN}"
 delete_old_archives "${DEST_SDB}"
}

main

这样一通操作下来,自认为安全方面是有保障了,只是比之前的全部本地稍微差一点点。vaultwarden也提供了比较全的导入导出功能,因此我原来的keepass数据可以很容易到导入,基本做到了无缝切换。使用了两天下来,网页端的自动填充功能确实要强大很多。同时内置了OTP功能,一些需要二次验证的服务,可以自动把OTP Code输入了,这个后面可以把原来用的一些转移过来。唯独的问题是,vaultwarden的OTP code无法放到vaultwarden中去。

本来打算这个服务搭好之后,让老婆也一起用,提高全家账号的安全性,然而她却说用不上,手机上基本不需要输入密码,没必要多记一个密码了。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确实是,短信登录加上微信登录已经解决了大部分场景,密码管理服务对他们来说只是伪需求。也可能只对于我们这一小部分爱折腾的人才比较有点用吧。

搭建这个服务,参考了不少网上的内容。关于docker的使用和shell脚本的编写,也多亏了GPT。最后在列出一些参考了的资料:

  1. Vaultwarden wiki 中文版
  2. 自建 vaultwarden / bitwarden_rs 密码管理器
  3. Lucky使用指南

看完评论一下吧

7月小记-可能是破财消灾吧

七月即将结束,就在动笔前,一次爆胎为这个月定了调。这个月梅雨刚走,又来高温,除了上半个月出去玩了一趟,后面基本就在家待着,靠空调续命。

游玩

月初带着老婆小孩到山东玩了一趟,沿着沈海公路北上,经过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一路上看海玩水,大人小孩都开心,山东半岛的海鲜价格也还比较实惠,吃的也很爽。具体可以看之前的博客文章👈

回上海之后,就开始一直高温,便一直待在家里。周末去了一次浦东的金海湿地公园,去时阴天,到了却是大晴天,热的全身出汗,待了一会便大道回家了。

车损

这个月可谓是运势不佳,月初去山东玩,在海边倒车撞上了渔船的螺旋桨,因为报案问题,保险又不全赔,4s店给解决了,好奇的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今天,就在刚刚,送家人去地铁站,出门时候自信的一把出车位,结果轮胎被边上花坛的水泥围栏给刮破了,换个胎又要2000元。回想起去年刚提车没多久,就在小区因为边上的围栏把轮胎给弄坏了,这又来一次,真是伤心。

一年干坏两个胎,老婆听了直接建议我把车给卖掉了。当初没买车的时候想买车,买车了之后又遇到各种问题,小区里面停车位紧张,车位不好停,经常因此而避免晚上出门,或者近距离就选择了其他的出行方式了。再加上车技不佳,经常倒车就剐蹭到了,如果不是贴了车衣,可能车漆也都不能看了。当然买车也有好处,出去玩可以做到说走就走,安排更灵活。但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却是很难说。

折腾

为了看Android的源码,再一次给电脑上装上了WIndows&Ubuntu的双系统。缘由是为了编译Android系统,起初打算在windows下面使用虚拟机,但是虚拟机挂载虚拟硬盘出现了问题,最后索性还是装个双系统。之前装双系统是和windows放在同一块硬盘上的,这样有个问题,占用1T的总空间不够两个系统用的,如果linux不想要了,windows很难恢复。 这次就选择拿了一块移动硬盘来安装ubuntu,这样windows的硬盘上面有windows的efi引导分区,移动硬盘上有ubuntu的引导分区,只需要在开机的时候选择启动分区就可以进入windows或者ubuntu了,移动硬盘拔掉也不影响windows的使用。

装完系统,把android的编译环境搞好,开始编译系统。顺便把Edge浏览器装上去,obsidian,Fcitx5,等工具也都装上,这样搞下来,除了不能使用微信聊天,不能玩游戏,在linux下面其他的事情也都可以很顺畅的完成。要说缺点,也是有的,刚刚开机的时候还是有点卡的,有些应用使用比windows下面也要卡一点,不知道是因为intel大小核的问题还是因为这个移动硬盘不是固态硬盘。

另外就是最主要的事情了,编译Android系统,花了几天的时间也终于把系统搞好,模拟器运行的镜像编译,以及导入到Android studio阅读源码。

月初出去玩,打算的很好,晚上的时候可以看看书或者做一些工作,然后一天玩下来还是挺累的,就没怎么看书。后面的时间,就看了两本书,以及《读库2403》的一篇文章。

第一本书是之前看过的电视剧《人生复本》的原著,电视剧我没看完,书的内容相比电视剧更加的紧凑,书的内容也挺精彩的。我的感觉是,电视剧把书的精华的东西都拿过去了,同时电视剧又对剧情增加了很多的扩充,可能这样方便电视剧能够拍更多季,期待后面新的电视剧的剧集。

第二本书是《夜航西飞》,这本书之前是池建强推荐过的,已经在我的微信读书书架躺了一年,刚好最近没有什么别的书,便花了几天给读完了。这本书由柏瑞尔·马卡姆编写,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童年到完成独自飞跃大西洋的经历,书中讲述了她在非洲度过的童年、参与狩猎、训练赛马、驾驶飞机等等各种经历。我们通过柏瑞尔的实际,了解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同时,也能看到一位女飞行员对于飞行梦想和个人新生,勇敢面对人生的思考。

读库中看了 看懂《沙丘》这篇长文,之前只了解《沙丘》是一部有名的科幻小说,之前看过《沙丘》第一部的电影,第二部还没有看。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原来《沙丘》是非常出名的小说,而且有很多科幻小说中还有借鉴沙丘的部分。同时通过作者的解析又了解到《沙丘》其实不仅仅是科幻,而且继续还有中世纪战争的影子,以及解读出了地球其实也是沙丘。通过这个解析,之前看电影时候的很多迷惑感觉霍然开朗。

关于影视,最近看了迷雾剧场的《错对》,一部悬疑,案件侦探的剧,由一个案件,从而引出另一个案件,构思还不错。但是剧中女警察最后离婚还是看不懂。

另外就是这几天开始看Android系统的源码,刚刚差不多把Activity启动看完了。虽然系统的代码越来越多,但是整体上核心的流程变化倒是不大,抓住主线,关注核心代码,看起来还不算太累。后面继续加油,争取这次能把核心模块的流程都看一遍。

七月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出去玩很开心,但是修车花钱很不开心。后面还是要小心,不能让车子遭罪了。也希望八月份能有好运势,事事如意吧。

最后以《夜航西飞》最后的一句话结尾吧: 我要是能从”银欧“走出来就好了,直到这愿望失却了意义,而时间继续前行,战胜一路上与之相逢的许多事情。

看完评论一下吧

记第一次事故车险出险

提车接近一年,月初刚刚带着家人一起去山东自驾,路上自己倒车撞到渔船螺旋桨把后挡风玻璃撞碎了,才有了这次出险记录,也是人生第一次车险出险,有损失,也长记性。

平时小擦小碰都当没看到,之前一次自己把底漆都刮掉了,就自己用补漆笔补一补完事。这样做也都是担心第二年保险涨价,车友群里保险涨价的不在少数,新能源车保险价格又比较贵,而我上个月续保也是因为有违章保险未降价。因此撞到后第一时间没有想着去报案,而是联系了当地的维修店。到店了解到需要订货便联系了上海的小鹏服务中心,问了报价之后觉得还是要走保险,但是啥也没做。

在第二天回上海途中,小鹏之前联系的售后告知需要先到保险公司报案,然后就照做了,但是分配的查勘员竟然是途经地的查勘员。对方以没办法现场查勘,没有事发后立即报案,没有事故认定为由,需要免赔30%,也就是说修车费用我需要自掏腰包30%。打电话给上海的太平洋被推卸责任,小鹏的人听闻我不在上海后说上海是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录像辅助佐证的,然而查探员仍然不认同,告知我需要回到事发地找交警开事故证明方可。对于已经跑了几百公里路的我来说这是不太可能的,只好妥协接受免赔30%。

回到上海到小鹏店里定损,负责定损的员工告知我可通过行车记录仪佐证,我心里暗喜难道有转机。然而没想到过了两个小时就接到太平洋的人的电话,说我是否之前同意了异地勘察的免赔30%,他说已有这个意见无法修改。 后又接到小鹏工作人员电话说定损会定挡风玻璃加上后面的漆面,但是漆面面积很小就不修了。想想这样也可以,就接受了。 最后理赔下来,定损2650元,实际赔付1855元。而后挡之前告知的价格是2300,就很纳闷了,不知道是小鹏给我打折了还是怎么地,就没问了。 过了几天,挡风玻璃换好了,之前门把手收不回去的问题也修好了,小鹏还给车子把电充满,把车子送回来了。回来后,去车衣店,把掉漆的这块地方补一下车衣,漆面就由它吧。此事算是完结。 回头来看,处理这是事故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最先是倒车的时候不能只看倒车影像,这次就是因为螺旋桨在摄像头和雷达盲区之外。其次是撞到之后没有报案,也没有现场拍照,为后续理赔留下了大麻烦。然后是,在跟上海的售后沟通过程中起初没告知对方我当前在外地,引起异地报案存在免赔的问题。最后是,在勘察员的威吓下低头同意了免赔,否则等到回上海处理可能又是另一番结果。

吃一堑长一智,下一次即使是单车事故也要及时拍照,并且视情况报警或者打电话到保险公司报案。开车的时候也要更小心了,特别是倒车时候倒车影像,内后视镜,后视镜等等都要仔细观察。同时遇到自己不清楚的要多多问,在案发地的修理厂,如果当时问清楚了,当场就报案,即使是要交警开事故证明,也会更容易一点。还有就是找别人办事时候要讲清楚,比如最初跟我对接的小鹏上海的人,他就以为我在在上海,事故也在上海,可能告知他是在外地发生的事故,说不定就能更早得到更多建议。 总之呢,希望下次不要再出事故,也希望我的事故能够给其他没出过险的车友一个提醒,避免下次万一出险了,别像我这样这么麻烦。

看完评论一下吧

六月小记

不知不觉,六月已到月底,2024年已经过半。工作上无所事事,又是摸鱼的一个月,博客也没有写一篇,想着还是要记一点东西,不然就这样又苟过一个月,又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忆。

手术

手术实际上是五月底所做,做的是卵圆孔闭合手术。发现卵圆孔未闭合的原因是一直有头痛的症状,发现了上海六院有一个头痛整合门诊,结果查到了别的都没有问题,唯独卵圆孔未闭合,很有可能就是因此引起的头痛,遂进行了该手术。因为是微创手术,回家一个多星期伤口差不多就回复了,正常生活没啥影响。但是现在是夏天,术后严禁烟酒,不能喝啤酒就太难受了,只好各种法子的气泡水加冰加饮料折腾喝。另外就是不能剧烈运动,这段时间一直在家窝着,也不太敢开车出门。

手术的费用方面,医院的费用加上院外买的药总共5万元,医保覆盖了大部分,公司的商业保险覆盖了其他的部分,甚至医保个人支付的部分也给报掉了,变相的把个人医保余额给取现,因此来说保险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出行

因为需要静养的原因,再加上下半个月上海进入梅雨季节天天下雨,这个月机会没有出门。趁着周末在上海转了两次。一次是跟着朋友一起驾车到奉贤看海,走一走上海最美公路塘下公路。碧海金沙没有去,其他地方,也只能在堤岸上看看,海水不好看,并且也不能翻越堤坝过去。往塘下公路去的路两边水杉树好看,但是因为小朋友要睡着了,开了一会就返程了。

另一次今天,趁着今天没雨开到了青浦,逛了一下练塘古镇和金泽古镇。两个古镇都是商业化比较少的,练塘古镇就一条河和几座桥,外加陈云纪念馆,金泽古镇要更大一点。古镇皆为一条主河,河两边为民宅和店铺,河中偶尔还有一些小船,金泽是有游船的,因为饭点到达便未乘船游玩。除此之外金泽古镇还有两座小庙,为小镇更添几分热闹。但是总体而言两个地方人流都不太多。周末过来转转还不错。看完古镇又前往淀山湖吹吹风,之后惬意的回家了。

养鱼

之前给小朋友养了几只小螃蟹因为死了一只其他的怕是养不活,便全部放生了。看着网上别人养鱼手痒痒,就想着带小朋友一起养养鱼。说干就干,趁着6.18把鱼缸,水草泥,鱼缸灯等一堆东西火速买齐,收到快递后第一时间把缸给开了,当天又带着小朋友去花鸟市场买了几只斑马鱼放进去。随后几天又放了几条孔雀鱼,然而放完孔雀鱼当夜,就有两条孔雀鱼跳缸而亡。如今已过一周余,缸内已经开始长起了藻,缸内不只哪条鱼生了两只小鱼。每条小朋友来喂鱼,看鱼,给大人小孩都是找来了很多的事情干。

折腾

家里目前是用一个树莓派插了个硬盘盒,树莓派刷的openwrt,这样实现了家庭的全局科学上网,以及简单的NAS功能。但是之前自己编译的openwrt因为选择的kernel的版本的原因,许多的软件装不了,想要装docker扩展更多的功能也不行。

突然又想再折腾一下,遂重新拉了一下 ImmortalWrt 23.05.2 r27625-416c8c5c91 的openwrt,顺便把rom size改大到SD卡的剩余可用大小,这样之后根目录下面就有更大的空间方便安装更多的软件或者docker容器。

之后又分别安装了Jellyfin, Navidrome,FreshRss实现了视频,电影,RSS订阅的服务。如此下来家庭环境下就有了更好的影音体验。唯独不足的是硬盘只有2TB,拷了一些电影之后就快满了,而把另一块放到一起弄Raid0或者JBOB, Jellyfin的识别有问题,又或者拷贝大文件磁盘就Down了。想一想再要折腾就要买成品NAS或者自己买硬件组装,反正是不能用USB硬盘盒了。

读了两本书,一本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以太白金星的视角来写西游记,写出了官场职场的人情世故,相当精彩。另一本是刘易斯的《大空头》,详细记叙了在08年次贷危机前,巴黎,艾斯曼等人做空次级贷款的故事,书中有次贷是什么的记叙,有他们如何发现次级贷款存在问题的记叙,还有贪婪和傲慢的华尔街投行们。这两本书都很值得 一看。

陪着老婆看完了两部爽剧,一个是美剧《布里奇顿家族》,一个是中国的古装爽剧《墨雨云间》,两种不同的爽剧,皆有主人公甜甜的爱情,都是下饭的好东西。另外还开始看《人生复本》, Apple TV出品,内容是关于多重宇宙的,刚看了两集也不错,另外这个是根据同名的书改编的,准备先去看看书。

总体来说,这是摸鱼的一个月,工作上没做啥事情,上班时间把南大的操作系统课给刷完了,JYY讲的很精彩,关于系统调用,内核态等等各种东西,让我在看java虚拟机和协程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感觉更通顺。这种讲的比较好的基础类课程还是值得我们去刷一刷的。

好的,这个月就这样结束喽。

看完评论一下吧

记国产手机无法在Chrome使用Passkey问题解决

众所周知,在国产Android系统上面,Google play service是被阉割掉的。部分厂商提供了打开google play service的选项,让我们可以登录google 账号,使用Google play store,以及部分的Google 云服务,但是Google password manager以及Credential Api确是没有的。在Android手机上面,Passkey是依赖于GMS和 Credential Manager API的,因此,国行手机上面也就没法使用passkeykey。不过使用Chrome浏览器的话,还是能够使用Passkey的,这是因为Chrome提供了相关的实现。然而,前几日Chrome升级后,我的Passkey突然就不能使用了。

首先尝试了重新卸载重装Chrome,手机的google账号管理里面测试passkey等等,结果还是不行。最后只得尝试在Google搜索,找了很多,发现了这样一个页面How do I use Passkeys in Google Chrome on Android?, 其中介绍的是如何在android手机上使用1password。其中关于chrome的flag部分引起来我的注意,因为Android 14后开始支持使用除了google password外其他的应用提供的passkey功能,所以我猜想可能是因为这个,google 最近改动了chrome关于passkey的逻辑,默认会使用手机系统的Credential Management Api而不是Chrome自己内置的Api。尝试了一下把这个Flag改为Disabled, 重启一下Chrome,Passkey又工作正常了。

操作方法为Chome地址栏中输入:

chrome://flags

然后搜索Passkey,出现这个条目之后,修改其设置。

另外还要说一下,虽然Chrome中的passkey使用问题解决了,但是因为手机内没有Credential Manager Api,应用还是没法使用passkey的。除此之外,通过手机扫码,让电脑使用passkey的时候,也会一直处在连接中,最后也会失败,目前这个也无解。因此,如果想要顺畅的使用Passkey只要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方式是换iPhone,另一个方法是买一个海外版的Android手机,比如Google 的Pixel,三星,或者尝试一下海外版本的ROM。

看完评论一下吧

我的个人密码存储与管理

作为一个网民,使用每个服务都需要注册账号,而注册账号就需要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在早期,我会将所有的密码都设置成相同的,这样方便自己记忆,每次输入密码也都很方便。

很久之前的一个同事,他会将自己的所有密码都记在一个小本本上。彼时,一些使用iPhone的朋友已经开始使用1Password来存储自己的密码了。而我,作为一个坚定的Android用户,此时还没有使用过任何的密码管理软件的。

直到某一天,Chrome提醒我我的密码已经泄露不安全了。此时便开始研究适合我的密码管理软件。 最终选择了Keepass作为我的密码管理软件。

经过几年的使用,使用的软件终于稳定下来了,在此分享一下。

目前我需要查看软件的平台有三个Mac 电脑, Windows台式机,以及我的Android手机。 Android手机我使用的是:Keepass2Android ,windows和mac下使用的是 KeePassXC。密码库是一个kepass文件,可以理解为一个加密数据库,必须通过主密钥才能打开。客户端本身不提供密码的多平台同步功能,我本人使用了坚果云来存储kepass文件,Android手机上keepass2Android通过webdav访问和同步密码库, 电脑上使用坚果云的客户端来同步密码文件。

密码管理工具首先能满足的功能就是创建密码,三个平台的客户端都能自动的生成密码,并且允许配置密码的字符,长度,密码安全等级检查,软件也支持过滤弱密码。

一个做的比较差的密码管理工具,是需要用户在每次输入密码的时候都打开密码管理工具,来复制密码回去再进行粘贴的。这方面1Password做的是最好的,有很多的自动输入或者选择来提高易用性。kepass的客户端当然也是有的。

Android客户端首先是支持Android系统的自动填充服务的,Android 8.0以后的手机就支持,需要在系统设置中设置自动填充服务为Keepass2Android,同时密码保存的时候要保存当前这个应用的package name这样才能自动填充对应的密码。当然也可以先搜索到这个密码后,软件会保存package name,下一次就可以自动选中这一条密码了。对于不支持自动填充服务的手机,或者应用开发者关闭了自动填充,也可以输入的时候把输入法切换为keepass2Android(前提需要在系统的输入法中启用keepass2Android的输入法)。

对于电脑上面,可以通过浏览器插件来实现密码的自动填充,目前edge,firefox,chrome都有对应的插件,可以在上面的链接中找到。对于网页的自动填充,还需要在创建密码的时候,把网址填到密码信息中。

国内的大部分账号目前都是短信验证码登录,用不到密码。另外一些银行或者金融类的限制了自动填充,甚至自己写了个键盘,还是只能切到密码管理器去看密码再回来手动输入进来,短期内也不会有所改善。

总体来说,目前大部分的重要密码都保存到了keepass中,文件也是自己管理,比1password这种托管的更放心一点。目前海外已经开始使用passkey来替代密码,相信未来密码的使用会越来越少。

看完评论一下吧

储蓄卡还会到期?学校学费卡到期,我在银行被硬控2小时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会发一张学费卡,这个学费卡我从上大学到工作一直在用,直到昨天上午用云闪付转钱的时候提示“银行卡已经到期”,我:???

简单查了一下,储蓄卡有效期大概都是十年左右。不管因为什么,反正它确实到期了。(其实我都不知道储蓄卡会到期这件事,我一直以为只

夏季旅行

最近老板回密歇根十天,既然老板不在了就等于不用上班了。我决定出游四天三晚,在美国七月四独立日前旅游回来,就可以完美错峰旅游啦。

有一年,夜里沿着伊利湖开车,发现头顶有银河,就下了高速,找到一个地方看星星。那是极美的星空,伸手不见五指,头上群星璀璨,既害怕,又梦幻。可惜当时只有一个手机,也没拍出来好的感觉。

决定了!这次出游的主题就是拍摄星空。

用光污染地图找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了马克吐温国家森林公园,光污染接近二级。住在附近Bass river resort的小木屋。确定之后行程后,就在B&H上购买了唯卓仕新出的Z卡口,16mm,1.8镜头。

度假村真的很棒,有马场,露营地,房车营地,还有各种大小的森林小木屋。我们住的是最小的木屋,只要99刀每晚,这个已经低于外面三星快捷酒店了。我们本来以为条件会比较差,谁知道去了发现屋子干净整洁,已经预先开了一整天空调,还有很棒的独立卫浴。我们在门口的烧烤架子上搞起了烤羊排烤鸡翅。煤炭是在度假村的商店买的,肉食都是在家预先腌好带来的。除了我们小木屋,周围的其他人也在烧烤,林间青烟袅袅,到处都香喷喷。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烧烤。家门口有一座宝盖山(其实就是土坡),山上有很多野坟,还有些是清朝的坟了。那时候真的非常离谱,我经常周末跟小伙伴在坟头烧烤。没错,坟头烧烤。因为坟头有个竖着的石头和一个平台,很适合烧烤。我们会带很多火腿肠玉米红薯上山,然后开始收集枯叶,小树枝,大树枝。把报纸放在最下面,上面撒点枯叶,在搭起小树枝架子,最后往上面放大树枝。点燃纸以后,火就可以慢慢生起来了。这样的方法,我最初是不会的。一位小学同学的爷爷住在山上,有一回过来看我们烧烤,点不着火,就教我们。我才知道树枝没办法直接点燃,有潮气,需要从纸开始一级级引火。

没想到来了美国,才头一次用上了这个技能。

店铺里只有煤块卖,还有些助燃的液体。我们都买了,放到烧烤架子上,撒些液体在煤上,火是烧起来了,液体用尽,火也就灭了。只使用过电烤炉的老公,开了很久的车累了,一脸懵逼。

我让他去睡了,自己在附近捡了叶子树枝碎木头。按着小时候的方法把火烧起来了,开始烤羊排。真的很满足。虽然又把头发燎了一些(小时候也经常烧到头发),我好爱玩火!


来时路上我们驱车顺路去看了一个溪流公园(Maramec Spring Park),那儿有漂亮的小瀑布。溪水的颜色好美,远看幽蓝,近看似雾似纱,游鱼影影绰绰。溪流很长,我们只走了其中一小段。瀑布清隽,深潭静谧,真是散步的好去处。溪流里面有的区域密集养殖了鲈鱼,其他区域则开放给大家钓鱼(收费的)。有钓鱼许可的人都会带个渔帽,上面挂个日期标签。沿岸稀疏的钓鱼人,好不悠闲,这也许就是我爸的理想养老生活吧。

阴天和太阳出来的时候不尽相同。金色的阳光洒在澄澈的溪水上,深夏的绿林投在水面,水下墨绿的柔软水草轻轻摇晃,蓝天白云倒映着,种种镜像被微风揉碎,溶在水中,水体的色彩变幻莫测起来。

公园内还有些石头砌的高炉,我说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像幻兽帕鲁里面我们三家炼铁的炉子。沿着公园内的历史古道开车游览才发现这里以前果然是炼铁的,地上的石头都红红的,看得出是铁矿石。之前在学校地理系玩的时候,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密苏里地图。不同于普通地图,没有标注城市,反而是标注了高低地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南方向的一座iron mountain。山如其名,确实是一座铁山,遍布铁矿石。我们一查地图,所在地果然已经几乎在铁山。我还有点奇怪,这种地方竟然没有兴起匹兹堡一样的重要城市,果然还是因为没有水,交通不便吧。


小木屋的第一夜就是晴夜,我们兴冲冲的带上相近三脚架出发了。网不太好,大概查了下附近的光污染更小的区域,准备上密苏里八号公路,正好路中段有个观景点可以停车。已经考虑了光污染、月相和天气,本以为万无一失,可是森林的树实在是太多,有些遮挡银河了。十一点以后银河慢慢升上来,大概在十二点半银河升到树林的上方,才拍出了不错的片子。这张银拱是单张无堆栈接片而成。1.8光圈全开,快门20秒,轻微后期。

不接片,即使是单张也非常美丽。这张是无后期直出银心。

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头顶银河璀璨,天蝎座和银心跌落在路的尽头。肉眼不如相机能看到这么多星云,也很绚烂了。拿着天文通APP辨认了好多星座,还是蛮有趣的。

周围荒无一人。远处有狼叫,近处有莫名其妙的虫子和鸟类的怪叫,仔细听有点吓人。我老公则是在每次有车经过的时候,很害怕别人靠近停车,持枪抢劫什么的。

后续又找了几个地方都不如第一个点。第二天又去了这个点,因为远方有雷暴闪电,影响了星星可见度,不如第一夜。


第二天白天我们去了大象岩(Elephant Rocks State Park)和Johnson’s Shut-Ins State Park。

Shut-ins 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指的是一个地方,河水被大石分成许多小溪流,因为水不深,自然形成水上公园。Johnson一家三代是最早在这儿建立农场的人。后来被圣路易居民Joseph Desloge买下,于1955年捐为州立公园

——《Elephant Rocks and Johnson Shut-ins一日游》

大象岩很多石头圆滚滚的好大一块,散落在地表,令人称奇,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里弄来的呢?仔细看石头的介绍竟然是大自然自己形成的,当还真是鬼斧神工。入口处的一篇岩石山,爬上去以后,下面就是深潭,我看着有点恐高,风又很大。旁边立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swimming”,我???一个美国女的路过,指着木牌和朋友说笑,原来是”no swimming”, no被人抠掉了。

shut-ins很有趣。我们本来整理了泳衣,谁想出门忘了拿上包。开车到了地方,别人大人小孩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我俩拿着相机,在岸上眼巴巴望着。最后决定把裤腿卷起来下去趟一下水。

这一趟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公非要带我爬到最前面去。我本来就是个矮子,还不会水,还不会爬石头,还带着昂贵相机!石头烫手,水里又要找路,既不能太深,又不能被冲走,一番岩石探险,比起穿泳衣的坦荡,多了好多挑战。有个很深的水洞,几个孩子在那轮流跳水,我在那真是进退不得,俩妹子看我表演前前后后不下水挑战,最后老公拉了一把,扒拉着石头终于过去了。

当时又着急又后悔,作为一个没什么运动细胞的人,从来不会把自己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来了美国以后,人都变得冒进了。事后回想又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泳衣才更惊险有趣。


第三天有些雷阵雨,不过都是一阵一阵的。我们趁不下雨的时候去参加了漂流。这个度假村倚着溪流浅滩建造。提供游泳圈筏子、皮划艇和老式木划艇三种漂流工具。蓝色的游泳圈筏子是现在很流行的,单人的话使用皮划艇更合适。因为我有小时候在运河划船的技能,就选了老式木划艇六英里漂流项目。

工作人员开车带我们去溪流的上游,水非常浅,只到脚脖子。我们把船拉进水里,刚踩上去就翻了。只好求助四个光膀子帅哥工作人员,他们帮我们把船里的水倒出来,看我俩还在那四体不勤地折腾,就说让我们坐进去,推我们入水:真是求之不得!

顺利入水以后,感觉好起来了。

本来以为只是顺水飘荡一下,竟然有点难。第一个弯道没控制好,直接教我做人。撞在岸边横斜的大树干上,为了人不被撞飞,我紧急下腰仰面躺在船上,腰背都受了点轻微伤。后面的弯道有了经验,渐入佳境了。

其他几组漂流的人甚至带了一箱啤酒,篝火、音响,遇到浅滩就停下来,上岸party。

还有爸爸带着三个孩子,孩子坐在游泳圈筏子里玩水,爸爸踩在水里推。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是唯一一组认真漂流的人。我们一路超车,超过所有人,最先到达了下游度假村的上岸点。四个小伙问我们要不要再来一圈:不不不,够了。

漂流结束,胳膊都有点累了。回到小木屋,美美睡了一觉。直到巨大的雷声把人震起来,我们随意吃了点,玩起了桌游。之前看到度假村的宣传,心动骑马和漂流。事实证明只漂流就有些吃不消了,为了不摔断脖子,就放弃了骑马的想法。本来还规划了去看度假村附近有名的溶洞,谁知道快要接近七月四,溶洞竟然放假了关闭了。看看这个景区,像话么,放假的时候关门。

不过我们也累了,第四天就开车回家了。我们走之前的一晚很多房车都聚集过来了,露营的帐篷也陆陆续续搭起来了,一些人带了彩灯条,还拼成国旗的样子。水边到处是萤火虫,星星点点,夏夜的氛围一下子就渲染出来了。美国人好像就爱开个房车往荒郊野岭钻,和日本太不一样,真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旅游方式。

这样的夏季旅行还是第一次,很多新奇的体验,我觉得很满意。银河拍摄大成功。

 

 

记录片《迷失东京》观后感

在影视飓风的推荐下,去看了食贫道的纪录片。由台湾纪录片《何以当归》入坑,看完只觉得不过瘾,又看了日本纪录片《迷失东京》。看完以后感觉真的是艺术品,感触也很多。我本意是想看看一个九天的纪录片,能有多深刻,能不能让我这个久居日本的人也觉得很好。

看完之后发现,是我小丑了。

我在日本只是生活,而发掘和拍摄是他们的工作。

片子采访了很多人物,包括带着三个孩子的妈妈做陪酒女、应援偶像团体的老头、喜欢玩パチンコ(日本版老虎机)的人,当然还有AV男女优、黑道大哥。我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屑,这些人,在日本根本不是主流,如果他想通过采访这些人攻击日本社会,那真是不太高明。

中间的节点上,流浪汉大爷说的:镜头聚焦的人是明星,镜头之外的人才是民众。真是个流浪汉哲学家。影片的制作者,仿佛在和我这样质疑采访对象的人对话。整个片子也因为这样的立意,变得有意义起来。我所生活和熟知的日本,一直都是镜头聚焦的那一个。深夜常有人醉倒街头,パチンコ的店也随处可见,繁华的市中心总伴着一条街的案内所,偏远的车站张贴着暴力团伙的悬赏。而我早已视若无睹。

曾经我的生活一直是干净整洁的校园,觥筹交错的学会,每天的烦恼是去哪个食堂吃饭。直到离开了学校,来到奈良乡下生活,我发现不是每个学校都那样精致。我好像第一次直视日本有这么多的不好的事情和贫穷的人。就好像在看变魔术正高兴,突然有人扯开了布。

其实我一直非常感谢日本,刚来美国的头两年,我还是会经常梦到自己回到日本的家,安静舒服的一个人的小房间,还带一个院子。日本之于我,有很多意义。我从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略通人事的社会人。学会了很多技术,也学到了很多原则。可以说没有日本的留学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的行事风格也依然带着日本的印记。

那么为什么逃离日本呢?

纪录片里有一段采访夜里陪酒的母亲,问她孩子长大了离开自己怎么办。她说希望不要给孩子添麻烦,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不要墓碑,骨灰扬到大海里就好。看着她几欲落泪的眼眸,屏幕前的我倒是确确实实落了几滴泪。包括最后独居死亡的老人,整个纪录片都强调了日本人的孤独。

很多人也经常提到这样的话题,说日本人怎么怎么冷漠,变态,孤独。我想说不论分析二战、资源贫乏、岛国什么什么的,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日本,人与人主动切断了联系。而物欲的缺失,则是人与物切断了联系。这样的主动并非开悟,相反,是因为惶恐。可以是对未知的惶恐,也可以是对失去的惶恐,没有勇气,所以选择了切割。

只要在日本,就生活在恐惧之下。

我怕我被这种恐惧吞没 。一个外来者是很难理解日本的恐惧的,如果共情了,多多少少就是被同化了。

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一个外国人的同时,做日本人。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我翻译一下:要么,在日本永远做外国人,不参与他们的社会、不遵守他们的规则;要么,就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人。没有中间地带。也许会有一个时间上的过渡期,三年五载,或者更长,日本社会会给你很长时间去思考,直到想清楚选什么为止。

我做不了日本人。我也做不了日本的外国人。所以我逃跑了。

经历过留学的人,很多时候被解读为更成熟独立,有很多优点。当然我特指的是家境普通的留学人。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往往从不提及为什么。好像男人和女人躺在一个床上睡一觉,天亮了就有小孩。只要离开家远了,人就会独立?其实留学并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开玩笑地打个比方,就像很多小说里“重生了,一觉醒来我变成…”。什么都懂,但又是个婴儿。如同一个空投包,降落在全新的土地上,别人有时候用婴儿的态度对待你,有时候又对你有着符合实际年龄的要求。对大部分事情,以为自己心里门清的同时,长期保持着客观意义上的稀里糊涂。

我曾看过有人采访一个会很多种语言,又会很多方言的人,让她表演了,大家啧啧称奇。

她却说:会很多语言是生活的烙印。

 

 

 

纽约散记(五)百老汇音乐剧

我们下榻在纽约的珍珠酒店(The Pearl Hotel)。这个酒店坐落在传说中的百老汇街上。酒店出门左手就是音乐剧“芝加哥”(Chicago)的剧院,对门则是“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音乐剧的剧院。当然,在我们入住之前是一无所知的。对于这两座剧院,我们虽然每天出入都能看到,却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有一天晚上回来,对门的“摩门经”排队入场,直接排到路口。我们觉得很奇怪,所以顺便又搜了一下隔壁画满了黑丝美女招贴画的“芝加哥”。这才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所谓的百老汇,不是一个剧院(我以前的认知是一个剧院),而是一条街,而且就是我们住的街。街上有很多座小剧院,这些剧院每天晚上七点开始,专门演自己的一个剧。

为一场戏,打造一座剧院。

原来这就是百老汇。

本着凑热闹的心态,想着来都来了,虽然平时从来不看音乐剧,要不要去看一下呢?查了一下票价还挺贵的,如果位置好一点的话得150刀以上了。不仅犹豫不决要不要去看,而且还犹豫不决看哪个音乐剧。其实刚从纽约的机场出来就被各种大幅广告吸引了。广告的内容竟然是狮子王,阿拉丁,哈利波特的音乐剧。我们当时忍不住吐槽,能打得起这种广告,肯定赚的超级多。纽约的精神世界竟然这么丰富,支柱产业是音乐剧?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芝加哥”是最经久不衰的一部。但是因为故事情节古早,颇有些叫好不叫座。人气最高,评价最高的是“汉密尔顿”(Hamilton)。汉密尔顿的剧院就是上图这个,我们还曾经路过。这些剧院的特点就是有一排排的小灯泡,很有美国繁荣旧时代的味道。可是汉密尔顿居然是说唱美国建国历史,再怎么好评,都有点不想看。一是怕听不懂,台词太快太密;二是对美国建国史这种题材没有兴趣。

我老公极力怂恿一起去看“魔法坏女巫(Wicked)”,因为他对魔法什么的感兴趣,而且听起来会比较小朋友向,容易看懂。我看了一下发现是《绿野仙踪》的续写。我小时候看过《绿野仙踪》的小说和电影,都很喜欢。于是我们订票去看了。

落座的时候已经快开场了。这个音乐剧真是不拖泥带水,说几点开始就直接开始了。我们坐的还比较靠前(买了最贵的票)。开场以后就不能拍照录像了。群众演员蹦蹦跳跳上场,还有些有杂技功底的表演。我最惊讶的是,每个人都能开口唱两句,唱的还特别好。

舞台效果和故事都很吸引人,音乐更是让我大受震撼。观众席前低处站着个指挥,他指挥台上的众多演员唱歌,还指挥隐藏在舞台下方的现场乐队演奏。主演的唱功太厉害了,尤其是饰演主角坏女巫的绿色女巫,只能用牛逼来形容。第一次她的唱功引起我的注意是曲目The Wizard and I,这首一出来我就满头问号:卧槽,这演戏的唱歌这么牛逼么?!这可都是现场全开麦,她唱歌的时候情绪饱满,引人入胜。上半幕结尾高潮的时候,她乘坐扫帚飞到了剧院的顶上,同时唱歌(曲目:Defying Gravity),那声音直接贯穿真个大剧院,把我的天灵盖都掀了。

从表演到唱功都让我感觉自己是个乡下人,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令人震撼的现场表演,头一次看到。

男主完全是一个大帅哥。然后跳舞杂技什么都来,还唱歌好。普通人可能只要会其中一样,哪怕只是单纯的长得帅就已经有饭吃了,这个音乐剧竟然汇集了这么多能人。而且是现场表演,这种沉浸式体验绝对是荧幕给不了的。整个音乐剧,我最喜欢的曲目是Wonderful,一首反派的曲子,诙谐幽默的曲风深得我心。Popular是一个比较广受喜爱的曲子,我也挺喜欢的。

最后当然是大快人心的快乐结局,所有人都欢呼尖叫鼓掌,幕布拉起来,演员们一组组谢幕,再集体谢幕。看完真是满满感动,仿佛和演员一起走了一遍不一样的人生。出门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幸好来看了,错过实在可惜。

虽然已经夜里十点多,外面街上人潮涌动,不只是这座剧院,各个剧场都散场了。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片区看起来这么有活力,甚至有美国难得的夜生活。出租车等在剧院门口吆喝生意,满街零食小吃奶茶店都等着顾客来买夜宵,各式酒吧更不消说。旁边的时代广场街头杂耍不断,琳琅满目的发光大屏幕把街头照的如同白昼,热闹还更甚白昼。也不知道纽约是如何有这么多闲人,撑起每天晚上场场爆满的这么多剧院。不论什么地方,如果有这种每天晚上固定的人潮,哪怕在街头卖狗屎都能赚钱。

体验过林肯中心的小提琴演奏会和这场百老汇的音乐剧,我深深的感受到纽约作为“艺术之都”的魅力。白天走在百老汇附近的街上,很多小店里面都有奇装异服的群演刚散场或是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附近的酒吧也在看板上写着今天晚上的表演项目,或是爵士音乐,或是脱口秀。一些小剧院则打着广告,推出自己最新研发的音乐剧。如此繁荣的景象,必定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托举。你很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找到纯粹靠艺术就能吃上饭的城市,纽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无二的。

纽约散记(四)地标2

[第五大道]

准备去帝国大厦看日落的时候,尚未意识到附近的街道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五大道。当时还以为只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以至于路过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时,只是感觉那里有好多人,甚至都没走过去看一眼。

这个标牌写着世界上最大的Macy百货,所以拍了一下。看来广告还是很重要的。

这个店很大,路上也有好几家这种店。写着日语,我很费解,日本没有这个品牌。查了一下发现是地地道道的英国品牌,那你为啥写日语呢?

第五大道上有好几栋这种连着的小楼,而且它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只是门楼上的雕塑略有不同,在高楼大厦之中显得格格不入。目测是很久以前,第五大道成为商业街之后建造的,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周围的街道俱是高楼,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天空只剩细细长长的蓝色小条。

 

[帝国大厦]

到帝国大厦的时候,天色尚早,还没到预约的参观时间,所以在周围溜达了一下。帝国大厦始建于美国国力鼎盛的时候,102层仅花费一年零45天落成。在1931年-1972年期间保持全球最高建筑的记录。

2001年911事件中,世界贸易中心双厦相继倒塌之后,帝国大厦再度成为纽约最高建筑,也是首座两度(1931年、2001年)成为纽约市最高建筑的大楼。在2014年时被重建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超越,成为纽约市最第二高建筑。帝国大厦原本总高381米,19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其尖顶高度加至443.2米。

上到80层室内观景台的时候已经开始落日,但是由于人流大,需要排队,暂时不能直接去86层的户外观景台。

室内观景就已经非常美丽了,很多参观者在这里流连忘返。上楼的电梯排起了长队,有些人就干脆放弃了。图中环形的海湾,抱着两个个小岛,那就是之前参观的自由女神像的所在了。

事实证明放弃上楼是正确的,日落时刻,即使费劲上了86楼的户外天台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人实在太多了,没法挤到护栏边上。所以就只能拍别人手机咯。这也是唯二深感需要长焦镜头的时刻。

太阳落下去之后,城市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人群也略微有些松动,终于能靠近围栏好好观赏景色了。

这个三角形的街角就是刚刚在楼下看到的世界上最大的macy商场。

天色更沉的时候,灯光就显得璀璨起来了。天边还有些云霞,是落日余晖。

另一方向清晰可见夜色下的海港和自由女神像小岛。

建议参观的话稍微早一点上去,不要卡日落时分,电梯排队的人太多了,可能赶不及日落。

 

[无畏号军舰博物馆]

无畏号航空母舰 是埃塞克斯级(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舰,于1943年下水。 它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一艘回收船。该博物馆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被提议作为保护无畏号的一种方式,并于 1982 年 8 月 3 日开放。博物馆以每年 50,000 美元的价格向市政府租用86号码头 33 年,用于停靠军舰博物馆。

登上舰船以后,进入三楼,大厅入口处有一搜乐高还原的舰船本体。上面还有很多小人呢。

内部有很多关于几次战争的讲解,一些当年的文物。这个直升机的造型还挺奇特的,不同于平时见到的直升机。

看了说明才知道这个直升机是一个救援机。

军舰的内部也有很多内容可以参观,厨房、休息室、下锚的舱还有炮台机枪台,各种东西。看看船员们的小床也太逼仄了,当兵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不仅狭窄,还是吊床,真不知道怎么睡。

上到甲板上就可以看到停放的许多飞机了。都是真飞机。

参观船长的房间,也不过这么点大,好在船长还能有一个正经的像床一样的床。

透过某个船舱看到有个妹子在拍岸边的城市。

厅内还有一些旧照片的展览,这张照片我很喜欢,因为很大,对着画面坐在这里,就能想象当初这个船服役的样子,明明只是黑白老照片,却仿佛定格了阳光与海风。图片上的文字说明这是船1944年去夏威夷珍珠港修整时拍摄。

还有很多照片就不一一放出来了。我本来对于参观军舰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去看了以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也算是了解一些历史。确实没见过航空母舰,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

我们参观完军舰,准备去吃一个中国菜烤鱼,下了公交就看到了这个圣巴德利爵主教座堂St. Patrick’s Cathedral。教堂工程开始于1858年,但是受到美国内战的耽搁,1865年重新开工。座堂完成于1878年,1879年5月25日祝圣,以其巨大的体量高耸在当时的曼哈顿中城。

作为一个哥特建筑,在如今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已经算不得耸立了。但我们还是被教堂繁复的花纹,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在不了解这是什么的情况下,就走进去参观了。里面正在举办某种仪式,有一个牧师在上面唱经,下面的信众起立附和。围绕着座位外侧,则是游人在到处溜达。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

不需要门票即可入内,里面雕梁画栋,非常震撼,甚至还有“圣水”(其实就是个可以打水的大方桶)。

 

[中央火车站]

步行即可抵达著名的中央火车站。实际上美国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客运铁路网络,主要交通都是靠飞机和公路。现存的铁路也是货运为主,客运火车非常慢,有时还要给货运车让路。所以火车站内部人群稀稀落落。尽管如此,纽约中央火车站也是现存的美国的最大火车站,气派的大厅,可以让人想象十八九世纪时候繁华的景象。

火车站的穹顶有一些雕塑和绘制的星座。拍下照片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止星座,甚至还画了小星星,当真是想把银河搬到上面。

纽约散记(三)地标1

[时代广场]

抵达纽约的第二天正好就是晴天。我们住在百老汇街上,离时代广场很近,所以出门坐地铁的时候就过去转了转。

时代广场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很多高楼电子屏广告。

居然有个小哥在这里跑步也是挺离谱的….

有一些座位,可以坐人。还有一些表演团体,比如女团什么的,以时代广场为背景在录制。

到了晚上时代广场就是另一副模样了,人比白天更多更热闹。网红直播,杂耍表演,什么都有。不同于美国其他城市天黑就要回家,纽约,尤其是时代广场晚上的夜生活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大的安全问题。

第一天下雨,抵达宾馆的时候,在路口看到写着时代广场禁枪的标牌,可是有人贴了一个Doge打枪的表情包,还挺有意思的。

时代广场确实有一块地段位置都很显眼的屏幕,就是著名的按时间收费屏幕。好像是20刀一分钟,扫码上传自己的素材就可以。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些生日祝福,也有应援自己喜欢的偶像的。虽然说时代广场多的是屏幕,说自己的素材“上过时代广场大屏幕”有些吹嘘的成分,但是这么多人流量,又是地标,打特殊意义的个人广告还挺棒的。

 

[华尔街]

我们坐地铁到了华尔街,从地铁口出来最先引入眼帘的竟然是个教堂。后来晚上回宾馆查了一下,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

走过几个街区,到了教堂反面,更震撼,不是说教堂的规模多大,而是教堂看起来很古旧,和周围林立的大楼不是一个画风,就好像大城市中的神秘古堡。

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在华尔街上。

很多楼的楼间距非常近,只能看到狭窄如线的天空。漫步其中好像时间回溯,梦回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那个时代。华尔街附近的街道,可能因为靠近港口,更干净。也可能只是因为人流两没有时代广场附近大吧。

著名的华尔街金牛。其实就在一个小路口,看起来也还好,没有那么地标的感觉。很多人排队合影,已经有点影响交通了。

我觉得很奇怪的就是Wall Street按照直译,应该叫做“墙街”,翻译成“华尔”,一下再高大上了许多,也不知道哪个人才弄的。我也是来了纽约才后知后觉的发现“百老汇”就是broadway,直译宽街。翻译前辈们真是把对他国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到了极致。

 

[911纪念馆]

在911纪念馆附近吃了一个印度料理。店就在街角,味道不错,装潢也很有印度风情。印度老板很热情,还招呼我们下次一定要再来。也不知道是真的看不出,还是装的。我们一身游客行头,哪有回头生意。

911事件中炸毁的大厦已经被挖成大坑,做成水池和喷泉。从这两张照片就可以看出我需要一个广角镜头。这次旅行因为是城市风光居多,又是高楼大厦的,深深感受到没有广角的痛苦:退无可退。

趴在水池边上的小孩子。下面估计刻的是遇难的人名。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有一个很常见的团结国家人民情绪的手法,就是渲染苦难,不断刻画共同的苦难记忆会加深人群的共同体的感觉。不论是哪个国家的故事,我都不太感冒。苦难就是苦难,死亡即是死亡本身。除了亲历,其他都是在消费苦难。

 

[自由女神像]

到了港口边上,我们坐船准备登岛看自由女神像。船可以带游客去两个岛: Ellis岛上是移民博物馆,自由岛上是自由女神像。

船靠近自由岛,已经清晰可见自由女神像。正好有海鸥飞过。人群都举着手机相机在拍照。我在这次旅游中有两个时刻深深觉得自己需要一个长焦镜头,这就是其中之一:没有长焦真的很难绕过人群拍摄。

下了船就可以近距离拍摄了。港口有一些木桩,海鸥双目如炬,丝毫不畏惧人群,气定神闲的一鸟一个桩子排排站。还有两鸟为抢夺一个木桩而打架的。背对自由女神像的鸟兄看起来很不屑。

回望曼哈顿,繁华的都市做背景,他也是一只有故事的鸟。

自由女神像正面。变绿是因为这本来是一座铜像,氧化成铜绿了。我发现这条知识竟然被做成牌子放在雕像下的路旁科普。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也要科普?

回望纽约曼哈顿。左侧就是Ellis岛,上面的红顶建筑是移民博物馆。我们也去玩了一下,博物馆里都是纽约如何发展的历史知识。看到竟然还有中国的戏份,就仔细看了看。结果感觉是满嘴喷粪。英国德国移民就是贡献和奋斗,帮助印第安人。到了中国广东移民这里就是各种非法,破坏社会稳定。华裔在这个国家的定位可见一斑。

在Ellis岛上有一处娴静的小广场,没什么人,景致很不错,野鸭子靠着水岸闲闲游着,有时还会飞一飞。相比于城内的逼仄,这两个小岛倒是难得的清净美丽,可惜要花钱才能上来玩。

旷野

前两天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用line联系了以前的日本同学佐佐木。他发表的某篇文章上,那种样品的TEM 拍的很清楚。我想问问他怎么拍的,因为我最近拍的很糊。

 

他很快回复我了,详细的跟我说了样品的制备方法,还画了小图。日本人还是那么喜欢画小图。

我们稍微聊了聊近况。去年六月我回大阪参加同窗会,他没去,因为在越南。博士毕业后,他在日本的公司上班,很快就被外派到越南了。他给我发了女儿的照片,都已经能走能跳了。问起上班如何,说是挺无聊的。可惜学术界不稳定也没钱,所以还是上班了。

佐佐木也是很聪明的人,他做实验也很较真执着。

我们组当时正值鼎盛的时候,除了一众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三个日本男生博士生。另外还有我,还有两个泰国女生博士生。去年去参加同窗会的时候,才知道另一个日本博士上村竟走了完全不一样的路。毕业后他在老板的介绍下再阪大内继续做博后,他本是研究锂电池的。只做了一年,为了复兴日本经济,竟然加入了政府部门。过得很不如意就是了,毕竟政府那种地方,没几个上班的是像他一样真的为了“日本经济复兴”的。

大家说起这事,都觉得很离谱。但想想这种事情发生在上村身上,倒也合理。他本来就是古板又理想主义的人。

另一位博士熊谷听说是去东京上班去了。他的家境应当是很殷实的。他读书的时候就说过家里有神户买的新别墅,请了设计师,要去看装修。又或者开车去小野原附近,只是为了跑步。我就住在小野原,走路的话只要二十分钟。我说你怎么不跑步去小野原,他说有坡,跑步要平地。

泰国女生A毕业后去比利时做了一年博后。她本来就是University of Bath读的硕士,一直想回欧洲那边。谁知道只做了几个月博后,说是遇到了真爱,家里做建材生意的泰国人,就回泰国结婚了。她家在泰国是买卖土地做商场的,弟弟已经去了新加坡谷歌,没有人继承家业。正好和建材少爷结婚就能有人管家业了。

我问她:学术梦想呢?

她说:没办法,你知道自己遇到了对的人。

真特么狗血。

另一位泰国女生B,虽然还在日本做博后。但全是因为男友还在日本,也做上了助教,纯粹是陪着。几个月前跟我跟我说学术理想准备放弃了,没兴趣了。她之前毕业后在日本材料研究所NIMS做了一两年,有心碎的经历。可以理解。

谁没有心碎回忆呢,谁没被骗过呢。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我接触一些中国人同行的时候,大家聊的多的都是多少文章,什么本子基金,教职上岸。仿佛做这行,多少岁没达到什么标准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如果按照那样的标准,我大概是一个Loser。可是每当我看看周围的其他朋友,又会觉得人生很宽广。读完博士也不只有当上教授做科研一条道路。没有来由的, 所谓的人生不过是被一个个念头驱动着,想做什么就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