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妳相信奇迹吗?

昨天,女儿问我相不相信奇迹。我知道她的意思——最近她成绩特别不稳定,高考很快就到了,她担心自己来不及提升成绩达到自己原本的预期。

虽然知道她的心思,我还是要说,我不相信奇迹——那种预先期待的奇迹,多半也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完全不相信。即便它确实存在在某处,但是指望着小概率事件过活,就是人堕落的开始。

不过另一方面,当妳不相信奇迹,不期待那种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妳却就此拥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这里加引号,是对创造「奇迹」之人的尊重。

fin.

Jan.6 – Jan.12 自己是最好骗的,也是最难骗的

天气很好,想着能出门逛逛,但忙了一周又需要在家呆着休息。所谓的休息,就是在书房的阳光下,继续剪辑播客内容。

Humachine暂停了两周,因为播客真的做到日更,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比起坚持写作,播客能够带来的及时反馈和内容表达,要更加容易。写作太容易陷入到切断「感-应」的模式之中,沉迷在大量的自我对话的「知」里,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当然,如果在没有「回应」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是在对内索求,这是一种自我关注的必要时刻——我把这个过程中称之为「自洽」。

曾在《写博客的目的性与社交的目的性》的留言里,我提到过「自洽」。

自洽和他恰,以及续恰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自洽是属于自己的规则,他恰是在别人眼里的,续恰是能不能把自己的承诺延续。只有真正做到三恰,我们才能说这个人是行知合一的,否则独角戏并不会被人记住。

这个话题很大,一直没能展开,可以在这里写个引子。

大部分人,都是以「自洽」的方式在活,只要自己标准合理,就可以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及约束他人的行为。这里需要着重解释一下,并不是指「自洽」系统就会发生用自己标准约束他人的情况,是「只有自洽」系统人,因为无法达到「他恰」,而用了自己的标准去定夺所有人和事。

他人也是观察我们的评判者,我们可以不接受他们的评价,但事实上我们也无法改变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所以他恰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标准」。你逢人就说你很有想法,可以每天写一部小说,你有充分的自洽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在他人眼里,你又拿不出你所谓的小说,于是你收拢了规则,将自洽完全覆盖他恰。这个时候,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完成了那些所谓的日更小说。

然后才是续恰,续恰看上去更难,因为你需要为自己的自洽和他恰做出一个长期的「心口合一」的状态。续恰往往在契约关系里最容易呈现,履行一份契约的义务,就是续恰的核心——同样的,当自洽也有一套自己对自己的「契约」时,续恰就变得抽象起来,你既可以履行对自己的期待,也可以通过自洽不断地违约,就算在他恰的眼里看到你不断地找借口,你仍然可以躲进自己的自洽系统,把一切的行为解释都指向「关你屁事」。

因此,我觉得自洽才是最难的——当自己作为自己的行为评判者,他可以用自洽非常轻松地骗过,也会因为无法无视他恰和续恰的存在,而变成了最难骗的那个「人」。

别说给别人一个交代了,很多人对自己都很难有个「交代」。


最近播客在聊什么?(操怎么这么多了)

星座运势的内容自动跳过,需要查看的可以关注小宇宙。目前2025年星座运势已经发布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今晚发布白羊座。

17|你更愿听「好听的假话」还是「难听的真话」?

  •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斥着「难听的真话」和「好听的假话」,你更愿意听哪种?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学会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18|聊点八卦——如何渣得明明白白?

  • 渣男渣女能渣得明白,是种能力,而且每个人都有「渣」的部分,却总是覆盖在被人「不好」这个看似合理的规则之中。

19|拜托!「学人精」不要再学我了!

  • 我们其实从小就是从「学」开始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人家整天看书学习,再看看你,你能不能学学人家」,怎么滴?学了就能成功——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小最早接触的「成功学」吧!

21|今年过年不送礼,送礼送到心趴上

  • 送礼是一个双方标准很容易又信息差的事情,如果我能找对方直接问清楚希望收到什么礼物,这会不会是一种「不礼貌」或者「尴尬」?

22|你是一个敢好好告别的人吗?

  • 你曾经有过那种不欢而散的关系吗?在没有好好告别之时,就主动或是被动结束了一段关系。你现在对这段关系还会耿耿于怀吗?

23|年轻人想赚钱?那就搞搞副业呗!

  • 当代年轻人,搞钱已经不是个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怎么搞钱,就越来越内卷、越来越难,今天就来聊聊搞钱的话题——或许能为你打开一些搞钱思路。

24|聊点八卦——走进留学生的花花世界

  • 聊聊对留学生们的刻板偏见,比起刻盘偏见,更重要的是来聊聊留学生花花世界的奇葩故事,拆解一下背后的底层逻辑。

25|这操蛋的人生啊,到底还要不要努力?

  • 夸一个人努力,都快要成「讽刺」了,你难道没有「努力PTSD」吗?

26|别再把原生家庭当成人生的最终解释权了!

  • 很多人总是会盯着那些已经发生的过往,外归因给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以至于未来要如何都被这些外归因所决定了。但是活着这件事,到底是原生家庭的事,还是我们自己的事?

27|上海、宁波、重庆的纯地域鄙视聊天会

  • 对,这期节目就是在骂另一个做播客的所谓「文化人」。
  • 如果把(上海的)契约文明这个概念抽取出来,通过对比其他文明形态获得“高贵感”,本身这件事情就值得考究——那因为契约文明诞生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朝圣形成的旅游模式,难道就比因为美食来重庆打卡的消费者要“高级”?这显然是个明显的逻辑谬误。 ——《城市文化底蕴——自嗨的伪命题》

28|陪酒女能比我们看到更「里」的世界

  • 虽然我们本期聊了很多陪酒女的职业心酸,但也从另一个视角,来聊聊那些游走在声色场所的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许他们想要的是生活里已经没人在为他们提供的东西——「情绪价值」和能量平衡。

30|30岁,我打败了自己的年龄焦虑

  • 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三十而立」或许是一个外在的标准,你愿不愿意接受,你想不想要「立」,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事情。

32|成为职场高玩的第一步——学会摸鱼

  • 起因是,莫比乌斯被收录进了一个叫做「996忍者」的网站,我点进去看了看觉得还蛮有趣,就做了这期节目。
  • 值得后面为这个网站,和我观察到的内核花时间好好聊聊。
  • 我们过去是员工,现在是开工作室的「资本家」(结果却是我们奴役我们自己)。曾经工作室也有7个员工至多呢!看看身份转变后,我们替打工者总结出来的「摸鱼指南」。

原来最近做了这么多事情啊……

但凡有结果的事,干嘛要证明自己正在努力?

很早以前跟助理说过一件事:那些在朋友圈特定时间,拍一张正在加班的照片,甚至是离开写字楼拍拍城市光害的夜空(且一定要把公司logo也不经意拍进去)的,其实都是在通过证明「努力」的方式对抗「结果导向」。

这句话虽然不那么好听,但现实比它可更难听。不就是因为没有结果,才疯狂地证明自己正在努力嘛。

说实话,谁现在夸我「努力」,我都得有点PTSD,比「努力」更狠的,是「你尽力了」,这句话如同宣告死亡——你就这点能力了,还是别折腾了。

很多人会搞错一件事,认为「努力」就等于「坚持」。但说实话,坚持可以努力要孤独和痛苦多了,努力就跟「秘密」一样,只有当第三个人知道你在努力的时候,它才能称之为努力,而坚持是自我审视的结果,就算每天都在证明自己正在坚持,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这种坚持到底是不是在「正确的路径」上面,自己是不是在「尽全力」地努力。

当然,上述我嘲讽的,是「无效的努力」,当努力是用来覆盖「结果」的时候,这种努力就变成了内卷式的自洽系统,就好像考试前看的那几页书,带来的心理安慰一样,是什么不重要,因为结果一旦发生,人们仍然可以用「我这么辛苦的努力」来自我麻痹。

在播客里,我们揭穿那些虚伪「努力」背后的底层逻辑和真实意图。希望你能在2025年,找到真正的努力方向和方法论。

25|这操蛋的人生啊,到底还要不要努力?

同心筑梦 并肩追梦 携手圆梦——X年X班优秀班集体评选展示

2024年04月24日 13:10更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43张笑脸明媚可爱,43颗童心团结向上。这里以育人十项引领成长,这里的强国少年光芒万丈。这里是一年X班,今天我带着大家见证X班的成长故事

在学校育人十项理念的引领下、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育下,X班全体同学拼搏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礼貌、感恩——同建友爱家庭
X班团结友爱。从班级管理到班风养成,“礼貌”渗透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尊重他人,约束自己”,同学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努力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饮水思源、受施图报,感恩是同学们共同的追求,感恩伙伴的陪伴、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学校的培养。时刻牢记X班是我家,辉煌靠大家。温情的相守与陪伴中,家中没有矛盾只有爱。

二、爱心、责任——共做班级主人
人人有岗位、人人要负责。立足岗位,同学们用爱履行责任,用责任铸就班魂,大家各司其职、班级井井有条,不仅践行育人十项之“责任”,更是自我管理的生动尝试。

注意:回复刷新 后方可查看!

【原创文章】回首过往 星光闪烁 心怀热爱 躬耕不辍——23-24-1一年级期末总结

2024年04月24日 13:06更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一年级组(你们最爱的)组长格子老师

享受过秋日的和煦暖风,体验着冬日的粉妆玉砌,忙碌、紧张、汗水、泪水、喜悦、收获……留给我们太多记忆的第一学期即将结束。2023年8月30日,XX学校一年级迎来了806名可爱的小萌新,在区管委会的带领下、在学校领导关怀帮助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小萌新们像沐浴阳光雨露的小树般茁壮成长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努力奋斗从不是空话,它存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下面,我想用五句话总结本学期工作。

一、志和越山海 聚力共前行——我们是彼此陪伴的家人
欢乐和谐、蓬勃向上,是我们组的青春底色。作为学校第一大组,一年级共有19个教学班、806名学生,行政组共有32名教师。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中流砥柱,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树木成于林,星辰耀星河。我们携手共进,挨过了学期初的阵痛,挺过了学期中的疲惫,终于在11月中上旬,迎来年级整体平稳、班级秩序井然、学生行为习惯初步养成的良好局面。过程中,我们流过泪、洒过汗、想过放弃,但我们咬牙坚持终迎来了收获。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暖心的拥抱,家长真挚的感谢、全情的支持,校领导无私的包容、充分的信任,让我们心间犹如三月阳光普照,暖意融融。团队伙伴一次次出谋划策、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勇挑重担,让我们在奋进的路上如石榴籽一般,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彼此陪伴、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二、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我们是相互协作的伙伴
做事贵在善始善终。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又有了新的探索,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精彩入学礼,满满仪式感
入学礼当天,小萌新们在红毯、击鼓明志、学习拜师礼、朱砂启智、书写人字等活动中感受着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荣耀与自豪。为了让小萌新们尽早适应校园生活,班主任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给小萌新们讲解文明礼仪、站队、上课、发言、课间纪律等日常行为规范。他们用耐心的指导,细致的关注,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二)坚守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
零起点教学既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更是对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苦用心。适应周,一年级组设计特色课表,课上老师们放缓教学节奏,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加强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引导,真正为学生可持续成功与恒久幸福人生留足后劲。

注意:回复刷新 后方可查看!

2023年的第一场雪

一年过去,冬雪如絮,纷纷扬扬地洒落,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窗外的世界变得洁白无瑕,宁静而纯净。雪花温柔地覆盖了城市的街道,遮掩了地面的尘土与喧嚣

在清晨的微光中,人们迎着寒风,踏着积雪,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的热情与执着重新显露了黑色的路面和人行道,让城市恢复了往日的色彩。那些为生活奔波、为梦想努力善良可亲的人们,在新的一天里开始了新的征程。

洁白的雪花似乎让世界重回旧日的模样,但这份静谧又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白色或许是一种遗忘的颜色,但在这片纯白的世界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看到了希望梦想力量

周岭《认知觉醒》书摘

1. 三重大脑: 理智脑(主管认知)、 情绪脑(主管情绪)、 本能脑(主管本能)。

2.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3.焦虑根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 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4.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想要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5. 变聪明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6.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