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Svelte和Sapper实战

评分

⭐⭐⭐⭐⭐ ⭐⭐⭐ 8 / 10

评论

川流的作者李大毛没有猫在群里招募为新网站写前端的人,我报名后了解到其技术栈是 Serverless 和 Svelte 和 SvelteKit。我大约在几年前在 daily.dev 上常看到大家拿 Svelte 与 React 和 VUE 对比,但也有一些认为 Svelte 也有其不足,由于当时其位列前端三大方案之后,我未作细节关注。

这几年我都没有涉足编程技术,在大体尝试 Svelte 官方例子后,得知 SvelteKit 就是之前的 Sapper,让我想到了这本书。虽然 Svelte 出现的比较晚,在营销方面也没有很多突破,但它的思路确实比虚拟 DOM 更新颖,服务端编译也为它带来了比较优势——更小的打包尺寸和更好的性能。

我相信系统性优势是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我也认识到 jQuery 存在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

说到此忍不住吐槽国内的技术生态,今日还看到v2ex一个帖子,说国内技术环境常年不变 centos7 java1.8 mysql 5.7,其实不全是,常年不变的算不上以技术为竞争壁垒的公司。仅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面构建竞争壁垒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国内某些“厂”,之所以常年使用固定的开发环境,是因为它赚钱核心并不在此(使用更新的开发平台、更新版本的编程语言、性能更高的数据库),也不想在软件研发上作小白鼠做无谓的投入。这是一种很油滑作呕的策略,只从外部吸收索取,不回报,拿着多个开源项目,自己改吧改吧生成自主掌握技术。也许商业上算成功的,但对技术社区没有实质贡献。

这本书的可读之处,不仅在于它对 Svelte 体系的介绍,更在于作者的深厚功力,可以学到一个工作三四十年的技术大拿的思维方式和对技术周期的认知。

Svelte 是否是 React 的颠覆者呢,从影响力上算不上,但它确实是一种 Smart 的范式,喜欢的人自然喜欢,我也见过太多的新技术,但 Svelte 来说,它不仅仅是前端框架中一个新的 V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