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山城印象:立体的重庆在细节中生长

2025年4月29日 17:50

,这座以立体地形和魔幻交通闻名的城市,总能在细节中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无论便捷的交通网络,还是市井巷陌的烟火气息,都让这座城市充满故事。有很多细节我们很容易忽略却又往往很影响我们对一个地方的。我喜欢火车也喜欢坐,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看看当地的火车站。在我个人的旅居评价指数中,火车站便是一个城市旅居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本文中就来写写对周边站房的观察

重庆印象

垫江站:静谧中的诗意与现实

垫江站位于重庆东北部,低调的像一座被遗忘的驿站,在渝东北的暮色中独自矗立。

垫江高铁站
垫江

站前广场宽敞开阔,空旷得能听见风掠过的声音。只有两个小姐姐在广场上旁若无人地直播。

垫江高铁广场直播的小姐姐
垫江高铁广场直播的小姐姐

穿过广场可以直达对面的一片绿意盎然的文笔湖生态公园 —— 步道蜿蜒如绸带,樱花与黄角树交织成四季的屏风。候车的闲暇可在站外漫步,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然而走进站内,却陷入 “空腹困境”:除了几台自动售货机,再难寻到热食的踪迹。诺大的地下空间,空空如也,除了洗手间,真是啥也没有,售票大厅也是一个椅子也没有。可能是人流实在太少,当地文旅觉得不值得在这里放点垫江特产。这种 “站前公园美如画,站内餐饮冷如冰” 的反差,恰似当代县城发展的缩影。

垫江高铁站广场前文笔湖公园
垫江高铁站广场前文笔湖公园

不过垫江站旁边过了公交站再往前走没多远高山湾就有吃饭的地方,价格很便宜,菜的份量很大就是有点咸。

成都到垫江的高铁时刻表更让人哭笑不得。早班车 G1475 在 6:31 划破晨雾,回程末班车 G3481 在 18:15 收梢,掐指一算全天仅 5 趟列车。若贪恋垫江牡丹的娇艳,错过 了,便只能在县城过夜。这种 “白天看花海,晚上困围城” 的”末班车焦虑”在跨城通勤时尤为明显。让人想起那句调侃:”垫江的慢,是高铁都追不上的浪漫。”

江边在建的桥墩
江边在建的桥墩

万州高铁站:风景与市井的完美的融合

相比之下,‌万州站则显得”接地气”许多。

万州北站堪称重庆高铁枢纽中的“宝藏站点”。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郑渝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接入后将达到 7 台 15 线,成为重庆市主城区外最大的高铁站。

万州北站一角
万州北站一角

万州北站的出场自带 BGM。站房如鲲鹏展翅,站前广场樱花如云霞,远处长江如银链缠绕山间。更妙的是地下负1层别有洞天:重庆小面蒸腾的雾气、凉虾冰粉碰撞的脆响、万州格格和万州烤鱼飘出的椒香,香气在站内弥漫,构成了立体的挥之不去的美食地图。这些排档没有华丽装潢,却藏着江湖味道 —— 老板会热情地多舀一勺油辣子,食客们用塑料凳拼桌畅谈,仿佛把码头文化搬进了高铁站。川渝小吃、本地特色菜肴琳琅满目,价格亲民,这种市井气息在其他高铁站难得一见。更妙的是车站本身就像个观景台,凭窗远眺,层层叠叠的山城风貌尽收眼底。

万州北站高铁美食广场
万州北站高铁美食广场

重庆北站:高效与设计的典范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重庆北站堪称“交通界的MVP”。重庆北站站台规模为‌ 14 台 29 线,而且站台层设计合理,候车区座位居中,检票口分布在两侧,这种布局既避免了人流拥堵,又提升了通行效率。相比之下,成都东站的检票口集中在候车室内中部,高峰时段容易造成拥挤,候车区座位也相对紧张。

重庆北站候车大厅
重庆北站候车大厅

重庆北站的地下空间同样令人惊叹:负1层直达列车站台和出租车停靠点,负2层社会停车场可容纳 1300 余辆车辆,负 3 层连接南站房的城市通廊更是缩短了换乘时间。无论是乘坐高铁、地铁还是长途汽车,这里都能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了“快进快出”。

重庆北站地铁出口换乘层
重庆北站地铁出口换乘层

民心佳园夜市:秩序中的烟火气

如果说重庆的火锅是城市的灵魂,那么民心佳园夜市便是市井生活的缩影。民心佳园夜市的蜕变堪称城市治理中夜市治理的重庆范式。

重庆民心佳园附近夜市
重庆民心佳园附近夜市

这里曾因流动商贩无序经营饱受争议,但如今已焕然一新完成华丽转身。夜市摊位统一入驻,统一店招、分类垃圾桶、错峰经营制度让这里整洁有序。更值得称道的是 “摊主自治” 机制:商户代表组成管委会,制定《夜市公约》,违规者将被列入 “黑名单”。干净整洁的地面,整齐划一的排列和人性化的管理让游客既能畅享美食,又不必担心占道乱象。

重庆食光漫巷
重庆食光漫巷两侧都是路边摊

对比成都的”地摊经济”基本上还处在“打游击”状态,而且味道真心不好吃啊。而民心佳园通过 “疏堵结合”,既保留了江湖烟火气,又维护了居民权益。这种 “政府引导 + 市场运作 + 居民参与” 的治理模式,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样本。

夜市里的美味令人难忘:酥脆的土豆饼夹着折耳根和酸萝卜,贵州糯米团配脆哨,还有本地特色的蛋包洋芋……每一种小吃都藏着川渝人的味觉记忆。吃货都是貌美帅气,摊主们也热情好客,“李妹妹”的葱油饼摊位每天卖出 600 余个,而“向姐姐”的鸡嗉子耙耙凭借直播火遍全网。这里不仅是吃货的天堂,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征。

重庆的魅力,在细节中生长

重庆的高铁站,既是现代交通效率的体现,也是传统市井文化的延续。

从垫江站的诗意留白,到万州站的云端烟火气;从重庆北站高效的交通美学,到民心佳园的夜市规范秩序,这些碎片化的体验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真实面貌,拼接出立体的重庆。这座 8D 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轻轨穿楼、立交桥层叠的魔幻建筑,更藏在每一趟准时出发的列车、每一个热气腾腾的小摊里。 正如《重庆记忆》浮雕上凝固的吊脚楼与索道,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一座城市对民生温度的执着坚守,既拥抱现代文明,又珍视本土肌理,这就是山城印象,也永远是山城最动人的旋律。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重庆,不妨亲自走一走这些地方——它们或许不会登上旅游攻略的封面,也从不刻意讨好谁,却在每个角落都藏着打动人心的“重庆味道”。

在博物馆闲看李渔《闲情偶寄》里的生活观

2025年4月15日 17:42

图文/小沫

在金华博物馆,看李渔《闲情偶寄》里的生活观,总觉得是在物化女性。李渔是有才,但封建时代建立在压迫下的“琴棋书画”实在是让人郁闷。

李渔(1611-1680)
兰庆人,明未满初文学家,戏曲家、戏曲评论家,美学家,入清后弃仕从艺,在兰溪筑伊园,筑“李渔”坝。代表作:《笠翁十种曲》、《十二楼》、《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等作品。据传为突破礼法的奇书小说《肉蒲团》的作者。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展现的生活观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观点:

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主张生活美学需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反对过度雕琢,强调园林布局、居室设计应模仿自然天成之趣‌。例如窗栏设计讲究“借景”,使人工造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实用与审美的平衡‌
提倡器物设计需兼具功能性与美感,如饮馔部提到烹饪需注重“鲜”字,花露浇饭的细节体现对感官享受与实用性的兼顾‌。器玩部则强调“俭朴而近雅”,反对奢靡繁复‌。

日常生活中的雅趣发掘‌
认为生活之美存在于细微处,如种植部谈花草养护、颐养部论饮食养生,主张从平凡事物中体味情趣‌。例如以蔷薇花露增米饭香气,追求“诧为异种而讯之”的巧妙体验‌。

‌养心为养生之本‌
提出“乐不在外而在心”,强调心态平和与知足常乐。家庭是“第一乐地”,财富需“分财”助人以获快乐,体现儒家伦理与道家超脱的结合‌。

‌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将戏曲美学(如词曲部)延伸至生活领域,声容、居室等部均体现其“生活即艺术”的理念。例如梳妆美容讲究自然风韵,居室布置追求戏剧般的空间层次‌。

全书通过八部类(词曲、饮馔、颐养等)系统化呈现这种生活观,既有文人雅趣的提炼,也有市井智慧的总结,被誉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其本质是对明清易代后士人精神困境的回应——通过审美化生活重建精神家园‌。

东门市井劼人故居,秒回三十年代的民国风老成都

2024年12月24日 17:42

在街上闲逛,无意中发现某锂电池制造厂商在路边搭了很大的展台搞活动,扫码关注公众号并到展台各点位打卡就可以抽奖啥的。其中第一项就是拍三张现场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集 68 个赞,对于社恐而且很少发朋友圈的我来说,转发就几乎很难完成,更别说去要 68 个赞,哪里可能有 68 个无关的人会点这种赞?!于是只好默默地离开,年纪大了要学会享受孤独。

▲ 小姐姐在发表演讲(背台词),不知道拍摄的什么剧

,很多老街似乎拆得只剩下个名字,余下的西门有宽窄巷子,南门有锦里,东门好像少了些什么。如果非要找一个地方那可以是东门市井劼人故居,民国时期的公馆建筑群、灰砖青瓦的川西民居,传统而古老的拼接式门板,青石板铺设的路面,秒回三十年代的民国风老

有很多老物件,单卡收录机、黑白电视、算盘、方桌板凳、木制洗漱架、搪瓷洗脸盆。还有非遗糖画,10 块钱转一次,龙啊龙啊我要好多的龙啊。

▲ 非遗糖画,急招非遗传承人

东门市井是旧时光特色街区之一,街区有四川美食,可以市井赶场,也有传统休闲老茶馆以及年青人喜欢的咖啡馆。这里和李劼人故居“菱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劼人

李劼人(LiJieRen),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懒心、菱乐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1919 年赴法国留学,曾任《川报》总编辑,市副市长。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说成都》等。

劼人故居院子一角,有个小姐姐静静地坐在连廊上画着。

▲ 劼人故居回廊望主楼,中间有个小鱼池

李劼人故居,又名“菱窠”,始建于 1938 年,是李劼人为避日机轰炸所建的“疏散房子”。因房屋面临菱角堰,便题字“菱窠”,意即菱角堰旁的茅屋。1939 年春,李劼人举家搬迁于此。1960 年李劼人用稿费将主楼改建为瓦房,阁楼升高为宽敞的藏书楼。1962 年,李劼人去世后,家属将菱窠及李劼人历年所藏书籍、字画全部捐赠国家。1985 年,被公布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劼人故居主楼,二楼是书房
▲ 劼人故居小园有小姐姐在拍摄古装剧分镜

尘都的冬天大部分都是阴冷的天气,最不舒服的时候就是大冬天刮着风还下着绵绵细雨,雨丝携带的寒意像针尖一样扎入毛孔,真正入肉三分;而只要有阳光的日子便是节日,躲在屋里的人们便都出来透气,于是院子里草坪上都长满了人。东门市井坎下坎上坐满了喝茶的人。

很喜欢这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可以喝茶,也可以吃饭;既是闹市,更宜闲坐。

一壶花茶,三五知己,这一刻时光都为你慢下来

这里就是现实中重现的菱角堰了,没去看有没有种菱角。

▲ 菱角堰仿堰

深秋天台山国清寺怀古

2024年12月2日 16:42

文/小沫、AIGC 图/小沫

国清寺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据说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隋代高僧智者大师亲手所画的样式而建的,起初名为天台寺,后因智者大师曾说的“寺若成,国即清”遂改名为国清寺。智者大师在此创立了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后来鉴真东渡时也曾朝拜国清寺。

国清寺在宗教文化上,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而智者大师则完成了佛教和“中国化”,从而结束了佛教东传前五百年杂陈纷乱、南北混乱的历史,最终形成儒、释、道三家并存的中华文化。

一行到此水西流

这里有个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据说当时一行禅师为钻研天文算法千里求师,到达国清寺的时候本来东流的山涧之水也感动得改向西流。

走遍整个寺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寺庙里和合二仙的对谈,蕴含了处世之道的智慧,至今仍能教育后人。

寒山和拾得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其传说由来已久,在清代时,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圣、合圣, 在我国民间称为“和合二仙”。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国清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我们熟知的济公和尚也是开始在国清寺出家后来才去了灵隐寺的。唐贞元年间(公元 785—805 年),日本高僧最澄到天台山国清寺学习天台宗义理,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立了佛教天台宗。该宗教徒尊国清寺为祖庭,时时来华参谒,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十一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是为中韩天台宗祖师。

国清寺作为一个 5A 级景区,竟然不收门票

在国清寺内完全看不到商业化的痕迹,这里不但不收取任何门票,也没有求签烧香布施等消费提示,寺内提供的素斋基本都是寺内僧人自己种的,营养美味又健康,据说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而且只要 2 元就能管吃饱,还有免费普洱供游客饮酌,现在不对外供应斋饭了。作为国家 5A 级景区,国清寺能始终如一,真的是非常少见,堪称“旅游界的一股清流”。

国清寺高近 60 米的隋塔。隋塔又名“报恩塔”,由隋炀帝遣司马王弘为智者大师所建。隋塔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

南京,寻迹《一把青》

2024年11月6日 15:21

之行,除了瞻仰大屠杀遇难同胞,南京博物院买文创,便是带着明信片,踏上了寻迹《一把青》的道路。

在大方巷,找到了空军眷属居住过的南京仁爱东村,傍晚的大方巷,充满了沸腾的人间烟火气,哪有半点剧中人的足迹。

大方巷走到尽头,便是基督教江苏路堂,剧里郭轸和朱青结婚的地方。见我在对面拍照,停在路边的车子默契的移了个地方,想必平时定有很多来打卡的书迷。

赶着落日前坐公交车去朱青的学校金陵女大旧址,南师大随园校区门口走进去有个很大的草坪,夕阳里,仿佛看见郭轸开着飞机,明媚的小朱青在草坪上奔跑回眸。白衫蓝裙,不知名姓,黄昏好风景。

南京最后一站,辗转三趟车,去了玄武区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安静逛完,看到了当时的飞机、军服,意气风发的飞行员,一幕幕和电视剧重合。

在纪念碑上,一个个名字看过去,找到了林徽因的弟弟林恒的名字,官方介绍里称林徽因家族满门忠烈,听过无数次林觉民的绝笔信《与妻书》,踏上纪念碑的台阶,还是会被感动得落泪。跟志愿者要了留言册,寥寥无几的参观者,竟然大部分都与《一把青》有关。

还找到了历史上真切存在过的张大飞的名字,这个在齐邦媛 《巨流河》笔下的飞行员烈士。“想到当年张大飞自人群中向我走来,这一瞬间,我感到万声俱灭,再也不能忍受拥挤的人群。”齐邦媛将记忆和思念写进了《巨流河》,那个在人群中走来的少年,永远停在了抗战胜利前夕,停留在了信阳上空。 75岁的齐邦媛,曾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看到张大飞的名字失声痛哭。

离开的时候,看到有老人捧着菊花在门口的巨型雕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某个时空里,他是否也与这里纪念的人有关联?

南京,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

沱江南岸流滩坝

2024年10月3日 19:27

江河溪流众多,感觉随便找一块河滩都可以待上半天。

从沱江南岸沿滨江公路而上,岸边有许多的农家乐,这几日天气不太好,路边停车场也停满了休闲路人的车。南岸属于江阳区,滨江的两车道美丽乡村公路整修一新,边上还修建一条适合跑步、骑行的步道,很多地方还装上了路灯,停车场、公共厕所。北岸属于,从地图上看似乎仍然是老路。

的水电站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水电站有两处,一个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洞窝水电站,另一个就是位于沱江上的流滩坝水电站。流滩坝水电站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拦沱江河而铸,集发电、航运、灌溉于一体。水电站下游是一片宽阔平坦的礁石滩。

这一段沱江河道三百余米,每当枯水期的时候,水退礁石滩出,钓鱼爱好者和游人便可以下到河边各自乐趣。

择路下到河边,由于昨晚才下过雨,河滩上的斑鸠砂岩看上去很结实,踩一脚全是泥。河水还有些浑浊,丝毫不能阻挡钓鱼佬们的脚步。

岸边水草丰盛,有很多野生大叶铜钱草。河边浅滩上有很多鹅卵石,找一些有花纹的石头,或者用石头往江里打水漂都是不错的野趣。只要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当然,如果心在其它事情上,又或想着手机游戏,这些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