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周报 #12 – 那些不成文的内容

2025年2月23日 20:19

周报 #12 - 那些不成文的内容 - 第1张图片

不成文的内容,别误以为成人内容。

上一期周报停留在 2024 年 6 月,是什么原因让我在今天重启呢,是责任感,是我和陈仓颉的赌约,他说他草稿箱里已经有 4 篇,我一个字都没有,当然主要原因是标题中的“不成文的内容”。

过去写周报,是将其作为回顾一周的方式和载体,也有可能是过去数周甚至数月……最近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偶尔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候,脑海中冒出各种思考和想法,但很难扩展成长篇大论,用周报的方式记录下来,就是那些不成文的内容。

克制消费欲望

最近欲望很强烈,尤其是对数码电子产品。

春节期间和同学在电竞酒店一起玩 CSGO,玩到凌晨毫无困意,回南昌之后便想买一台电脑玩游戏,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想想自己不仅玩得菜,而且玩的时间少,如果真想玩,周六下楼去网吧玩两个小时也能让我满足;想买一台相机,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去公园、广场、湖边拍照,在各种各样的相机品牌中寻找了很久,最后想想自己手里的 iPhone 15 Pro Max 拍照也可以,犯不着买台相机,可能拍的最多的是我加班的场景。

如何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寻找合适的平替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最近也看到几个关于心理学的小视频,视频中说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买这件东西,那就不要买,如果是必需品,到了非买不可的程度,你不会犹豫,事实上前面提到的游戏本和相机,确实不是当下必需。

消费决策模型》中提到的 EBK 模型,从五个步骤(问题认知、收集信息、方案评估、选择、购买结果)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虽然做不到完全理性,但有必要在下单前理清一下自己的想法;凯文·凯利也提到过一个关于消费的观点:你为某样东西实际支付的价钱至少是标价的两倍,因为你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钱来设置、学习、维护和修理,以及最后的处理。不是所有的价格都体现在标签上,实际上是标价的2倍。也可以理解为两次消费,第一次是金钱上的消费,第二次是时间、精力上的消费,如果在可负担范围内且能够付出精力和时间,那可以购买。

哪吒2

时隔 5 个月,又去了电影院,朋友送的电影券,买了一张 IMAX 3D 的《哪吒 2》,但是似乎颜色有点不对劲,网上说那些海妖都是有颜色的,然而我看到的全是红色。

两个多小时看下来,全程无尿点,结尾留下彩蛋,意犹未尽,和之前看《速度与激情 10》的感觉类似,没看过瘾。结束之后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二刷、三刷,片中的细节太多了,场景、特效、打斗,以及每个人物角色的形象。

我不太擅长评价一部电影,也不太会写观后感,只能直白说出自己的感受,那就是两个字——刺激。

晚上 8 点的电影,结束时已经接近 11 点,由于是商场里的影院,商场早已关门,几十个人围在电梯前面等待电梯下楼,这个时候有一个孩子的家长火急火燎地询问工作人员应急通道在哪里,因为他的孩子不见了,电影院里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乘电梯下去了,但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是,应急通道下不去,走不了,要下去只能等电梯。我在旁边听着既无语又好笑,这么大一个电影院,应急通道四个字在墙上挂着,但是不能通行,有必要让消防部门来整治一顿。

文章·视频

  • 我如何使用Apple Notes做笔记:教你用 Obsidian、Notion 等笔记软件的文章非常多,但教你如何利用好 iOS 自带的备忘录的内容却很少。
  • 我看《哪吒》
  • PUMA 5.0:发哥的主题名字都很特别,要么是女星名,要么是品牌名。之前用过 Puma 主题,小清新的感觉,魔改了不少,最近又有了更新,但少了一点折腾的动力。
  • 勇闯南美毒窝!我们拍到了可卡因制作的全流程:食贫道这期视频太顶了,一档美食节目,居然让你看到了可卡因制作的全流程,尤其是饼哥号召其他人一起在制作田里尿尿,弹幕、播放量在这一刻猛增。

昨天去驾校报了 C1,正在逐步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今年拿到驾照,祝我好运。过去几周记录的内容很少,以至于今天写周报都像是在挤文字,明天做出改变,善用手机里的 Apple Notes。

周报 #12 – 那些不成文的内容》最先出现在印记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

2024年6月30日 22:31

周末两天,双休两天,睡觉两天,外卖两天,躺尸两天。这就是我近两天的状态,原本约好和同学吃饭,却因其他事情被鸽。南昌下了近一周的雨,想出门走走,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或美术馆逛逛,依然下雨、下雨、下雨,影响计划,也影响情绪。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 - 第1张图片

情绪调节的原则

在 Nesslabs 读到一篇文章,Principles of emotional regulation,情绪调节的原则。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家 James Gross 开发的情绪调节模型——emotion-generative process,以及在该模型下调节情绪的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明白如何调节情绪,则有必要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在 James 的模型中,情绪的产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Situation:情绪或情感反应都来自特定的情境,包括内部和外部。
  • Attention:注意力,即对于某情境所给予的关注,以及该关注的方向,会显著影响情绪反应。
  • Appraisal/Evaluation:对于情境的评价或评估,可以决定你可能引发的情绪反应。
  • Response:根据上面的情境、注意力、评估,产生的情绪反应。

介绍了两种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前者为前因策略,需要在情绪产生前进行,帮助改变对情境的思考和评估,以改变情绪影响。后者则应用于情绪发生之后,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由情绪引发的一系列行为。

但更重要的是在情绪产生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干预。选择环境,换一种环境可能会影响情绪的触发;改变情境,通过更改行动计划、调整事情安排等;引导注意力,或者说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投入到让你产生良好情绪的内容或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反应。

不管是事前还是事后,在情绪产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措施,帮助自己控制内在和外在的情绪反应。

说到情绪调节,想起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和我的经历也挺相似。

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其他人毕业旅行的照片,去川西、海南、香港,还有国外,各种地方,欢快地、开心地进行着毕业旅行。

我从1月份开始出来实习,中途除了过年7天假期,5月份20天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的长假,其余时间基本都在上班,偶尔有个一两天的休息。看着朋友圈里别人的生活,你说我羡慕吗,不羡慕是假的。羡慕他们在工作之前有旅行的机会、时间和金钱,而我则是想着每天晚上下班之后吃什么,明天有什么工作要做。都说要出去看看,多走走,大学有时间,但是没有钱,也舍不得,现在工作了有点钱,但是没时间。

有几天情绪十分低落,再加上天气不好,在附近的公园逛逛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再看到朋友圈里的分享,这应该是所谓的精神内耗吧。但是,既然选择了我要的方式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没有放纵的资本和资格,更应该脚踏实地。

我想,我多努力一些,我的家人就少辛苦一些。

博客的趋势

Pseudoyu 在他最新的文章中介绍了两年来内容、博客系统、评论系统、图床系统、统计系统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在Memos 广场 🎪看到不亦乐乎的memo推送,让我产生了一个思考,即博客的变化趋势。

昨晚到刚才,陆陆续续逛了一圈博友们的博客,感觉独立博客环境氛围越来越不大顺畅了。除了我本地网络环境原因无法访问的外,有的博客要么博客要登录要么评论要登录。以前还感慨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各个划地为界有我无他,现在看看独立博客,其实可能只是一种趋势而已,只不过大厂们做的更彻底和迅速些。

例如从博客系统上讲,大部分人选择现成的程序,WordPress、Hugo、Ghost等,但现在有更多的人尝试独立开发,不拘泥于“传统”和“大众”,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想法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博客系统;再如评论系统,像不亦乐乎说的,点个赞要登录,评论要登录,就差哪天变成阅读剩下内容需要登录或打开对应app,套路很熟悉,互联网大厂们经常干的事情,将互联网划分成独立的小岛,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但这其中也有许多原因,包括博客系统的不统一,导致评论系统也不一致,以及出于对垃圾评论的管控和隐私信息的保护,大家或多或少选择了需要通过 GitHub 或 Google 登录的评论系统,杜绝匿名评论。

我只是感慨,原本博客将各自独立的互联网岛屿重新连接在一起,现在这种趋势似乎已经不怎么明显。

有趣的事与物

  • 6月24日: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坐火车回南昌,看到外面的铁轨合并、分开、又合并、又分开,感觉非常奇妙,似乎火车一边前进,铁轨也在跟着变化。又想到人生有时候也像铁轨一般,比如大学毕业,时聚时散,没有不散场的宴席,聚散终有时。
  • 6月25日:互联网是个圈,博客圈更是个圈。去年9月份的事情,被图中的博主又记录在博客里,还记得和菜头的那句话。他不会出现在今早的科技新闻头条,但是我喜欢他的人生故事。就像我喜欢网友顺着19 年前的一款旧软件去找原作者这件事一样。因为它很温暖,也因为它很有力量。
  • 6月27日:在公司系统里提交毕业证之后,收到了公司人事发来的劳动合同。现在企业的劳动合同都改成电子版了吗,通过一个叫契约锁的软件提交,在上面签名。签之前,我觉得算半个社畜,半只牛马,签完之后就是真正的社畜牛马。
  • 6月27日:Netflix 可能要免费了。网飞考虑在欧洲和亚洲推出完全免费的观看方案,播放中途有广告,能否观看 4K 未知。
  • 6月29日:刚刚把房间和桌面收拾了一下,清爽、整洁了许多。然后发现得养成一个“物归原地”的习惯,每次用完某个东西都随手放在旁边,慢慢地旁边东西越来越多,就需要收拾了……
  • 6月30日:后羿真的不能射工作日吗?女娲为什么不能补星期天?愚公为什么不能把星期三移走?大禹能不能治治我的薪水?
  • 6月30日:下午看了一个多小时的 Gmail,清理了大量未读邮件,90%以上是未读的 newsletter,之前以为订阅了就会有时间读,但实际上打开的时间都没有。今天便做了一个计划,在取消订阅了几个不常读、不喜欢读的 newsletter 之后,以后每周日集中阅读这一周收到的更新,中途若有思考和笔记,则统一记录到 obsidian 上。博客不一样,下班之后打开 Netnewswire 就能随手翻翻看看。

这一周的内容就是上述这些,我希望以一种轻松、平静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每一周(或每几周/月),也希望订阅博客的朋友平静地看完我的分享,继续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只有扯淡。

背景图是我的 iPad 2021,以及 Twitter/X 主页。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最先出现在印记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

2024年6月30日 22:31

周末两天,双休两天,睡觉两天,外卖两天,躺尸两天。这就是我近两天的状态,原本约好和同学吃饭,却因其他事情被鸽。南昌下了近一周的雨,想出门走走,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或美术馆逛逛,依然下雨、下雨、下雨,影响计划,也影响情绪。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 - 第1张图片

情绪调节的原则

在 Nesslabs 读到一篇文章,Principles of emotional regulation,情绪调节的原则。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家 James Gross 开发的情绪调节模型——emotion-generative process,以及在该模型下调节情绪的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明白如何调节情绪,则有必要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在 James 的模型中,情绪的产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Situation:情绪或情感反应都来自特定的情境,包括内部和外部。
  • Attention:注意力,即对于某情境所给予的关注,以及该关注的方向,会显著影响情绪反应。
  • Appraisal/Evaluation:对于情境的评价或评估,可以决定你可能引发的情绪反应。
  • Response:根据上面的情境、注意力、评估,产生的情绪反应。

介绍了两种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前者为前因策略,需要在情绪产生前进行,帮助改变对情境的思考和评估,以改变情绪影响。后者则应用于情绪发生之后,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由情绪引发的一系列行为。

但更重要的是在情绪产生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干预。选择环境,换一种环境可能会影响情绪的触发;改变情境,通过更改行动计划、调整事情安排等;引导注意力,或者说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投入到让你产生良好情绪的内容或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反应。

不管是事前还是事后,在情绪产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措施,帮助自己控制内在和外在的情绪反应。

说到情绪调节,想起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和我的经历也挺相似。

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其他人毕业旅行的照片,去川西、海南、香港,还有国外,各种地方,欢快地、开心地进行着毕业旅行。

我从1月份开始出来实习,中途除了过年7天假期,5月份20天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的长假,其余时间基本都在上班,偶尔有个一两天的休息。看着朋友圈里别人的生活,你说我羡慕吗,不羡慕是假的。羡慕他们在工作之前有旅行的机会、时间和金钱,而我则是想着每天晚上下班之后吃什么,明天有什么工作要做。都说要出去看看,多走走,大学有时间,但是没有钱,也舍不得,现在工作了有点钱,但是没时间。

有几天情绪十分低落,再加上天气不好,在附近的公园逛逛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再看到朋友圈里的分享,这应该是所谓的精神内耗吧。但是,既然选择了我要的方式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没有放纵的资本和资格,更应该脚踏实地。

我想,我多努力一些,我的家人就少辛苦一些。

博客的趋势

Pseudoyu 在他最新的文章中介绍了两年来内容、博客系统、评论系统、图床系统、统计系统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在Memos 广场 🎪看到不亦乐乎的memo推送,让我产生了一个思考,即博客的变化趋势。

昨晚到刚才,陆陆续续逛了一圈博友们的博客,感觉独立博客环境氛围越来越不大顺畅了。除了我本地网络环境原因无法访问的外,有的博客要么博客要登录要么评论要登录。以前还感慨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各个划地为界有我无他,现在看看独立博客,其实可能只是一种趋势而已,只不过大厂们做的更彻底和迅速些。

例如从博客系统上讲,大部分人选择现成的程序,WordPress、Hugo、Ghost等,但现在有更多的人尝试独立开发,不拘泥于“传统”和“大众”,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想法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博客系统;再如评论系统,像不亦乐乎说的,点个赞要登录,评论要登录,就差哪天变成阅读剩下内容需要登录或打开对应app,套路很熟悉,互联网大厂们经常干的事情,将互联网划分成独立的小岛,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但这其中也有许多原因,包括博客系统的不统一,导致评论系统也不一致,以及出于对垃圾评论的管控和隐私信息的保护,大家或多或少选择了需要通过 GitHub 或 Google 登录的评论系统,杜绝匿名评论。

我只是感慨,原本博客将各自独立的互联网岛屿重新连接在一起,现在这种趋势似乎已经不怎么明显。

有趣的事与物

  • 6月24日:毕业典礼结束之后坐火车回南昌,看到外面的铁轨合并、分开、又合并、又分开,感觉非常奇妙,似乎火车一边前进,铁轨也在跟着变化。又想到人生有时候也像铁轨一般,比如大学毕业,时聚时散,没有不散场的宴席,聚散终有时。
  • 6月25日:互联网是个圈,博客圈更是个圈。去年9月份的事情,被图中的博主又记录在博客里,还记得和菜头的那句话。他不会出现在今早的科技新闻头条,但是我喜欢他的人生故事。就像我喜欢网友顺着19 年前的一款旧软件去找原作者这件事一样。因为它很温暖,也因为它很有力量。
  • 6月27日:在公司系统里提交毕业证之后,收到了公司人事发来的劳动合同。现在企业的劳动合同都改成电子版了吗,通过一个叫契约锁的软件提交,在上面签名。签之前,我觉得算半个社畜,半只牛马,签完之后就是真正的社畜牛马。
  • 6月27日:Netflix 可能要免费了。网飞考虑在欧洲和亚洲推出完全免费的观看方案,播放中途有广告,能否观看 4K 未知。
  • 6月29日:刚刚把房间和桌面收拾了一下,清爽、整洁了许多。然后发现得养成一个“物归原地”的习惯,每次用完某个东西都随手放在旁边,慢慢地旁边东西越来越多,就需要收拾了……
  • 6月30日:后羿真的不能射工作日吗?女娲为什么不能补星期天?愚公为什么不能把星期三移走?大禹能不能治治我的薪水?
  • 6月30日:下午看了一个多小时的 Gmail,清理了大量未读邮件,90%以上是未读的 newsletter,之前以为订阅了就会有时间读,但实际上打开的时间都没有。今天便做了一个计划,在取消订阅了几个不常读、不喜欢读的 newsletter 之后,以后每周日集中阅读这一周收到的更新,中途若有思考和笔记,则统一记录到 obsidian 上。博客不一样,下班之后打开 Netnewswire 就能随手翻翻看看。

这一周的内容就是上述这些,我希望以一种轻松、平静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每一周(或每几周/月),也希望订阅博客的朋友平静地看完我的分享,继续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只有扯淡。

背景图是我的 iPad 2021,以及 Twitter/X 主页。

周报 #11 – 情绪调节的原则》最先出现在印记

周报 #10 – 我毕业了

2024年6月23日 22:10

大学毕业其实并不值得一提,但是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必要写下来。

周报 #10 - 我毕业了 - 第1张图片

前段时间和在南昌的几个初中同学一起吃饭,后面一起去 KTV 唱歌,拍照、录视频,记录下短暂的相聚时刻,情不自禁地感慨到今年是我们认识的第10年,初中毕业的第7年,仿佛初中那三年就在昨天,但转眼间大学都毕业了。

我毕业了

昨天回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天气闷热,地点在田径馆,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再加上学校领导冗长的讲话,确实挺累挺折磨人。班上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到场,我们几个人穿着学士服,校长和院长从身边走过,给台下的同学拨穗。

而后领好毕业证和学位证,办理好相关手续,和辅导员道别,匆匆忙忙回到了南昌。在绿皮火车上,看着窗外的轨道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我们也大致如此,人生充满了聚散。

求学十六载,最后收获两张纸,两个证。但其中吃过的苦与乐、受过的教训和收获,它们无论如何也叙说不尽。如果我从这16年读书生涯中学到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人的学问——我都要感谢我的家人、恩师、同学和朋友。

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恰恰是新阶段学习的开始。

毕业快乐,迈向下一个人生征程。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Blocksy

直到现在,一旦有人需要搭建博客,我一如既往地推荐 WordPress,对于一部分喜欢折腾的人来说,WordPress 非常适合,自定义程度特别高,尤其是配上今天分享的 Blocksy 主题,会打造出不同的风格。

去年在 @FindBlog 频道做过推荐。官网说这是一款最具创新性、闪电般快速的 WordPress 主题,快速且轻量,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基于古腾堡编辑器,可以自由扩展定制。

Another
Jack

让我对这个主题感到惊讶的是使用它的站点。在 Another DayuJack\'s Space 两个博客中,使用的都是 Blocksy,但展现的效果截然不同。今天又看到 H.-H.\'s Blog 也使用了同样的主题,第一眼没有看出来,三种风格相差甚远,很难想象都是 WordPress 和 Blocksy,同样也能看出三人不同的审美风格。

周报 #10 - 我毕业了 - 第4张图片

应该是还没有更新内容,但是在关于页面可以了解到他的一些信息。

Blocksy 有免费版和付费版,浏览一下上面这三个博客,免费版足够使用,只需要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熟悉使用古腾堡编辑器,一样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How the internet became shit

互联网是如何变得糟糕的,不仅中国人抱怨中文互联网在加速崩塌,外国人也在抱怨互联网变得糟糕。

文章出自 BearBlog 的开发者 Herman,他在一次手机维修之后,重新安装了应用程序,但忘记安装广告拦截器,浏览新闻网站时遇到了铺天盖地般的广告,滑入的内容、动画横幅,以及附近的热辣女孩等广告……

不仅是广告,还有众多打着免费的旗号,但吸引完用户之后开始收费,甚至变得更加糟糕的产品。产品需要盈利,采用收费无可厚非,但如果一种产品的商业模式需要它们在吸引了人们之后最终变得糟糕,那我宁愿这种产品一开始就不存在。

On the other hand, I love the internet. It\\'s a place where people come to share ideas and digitally congregate. I see it as a bunch of campfires sprinkled throughout the darkness of cyberspace.

互联网变得糟糕,还有许多例子,但正如 Herman 所说,我们也热爱着互联网,这是一个人们分享想法和数字化聚集的地方,而人们分享的思想与观点,他将其比喻为散步在网络空间黑暗中的一堆堆营火。

不管互联网是否崩塌,是否变得糟糕,总有一堆又一堆的营火照亮着陌生的互联网空间。

The internet is a decentralised free-for-all, and there are obvious economic incentives to be exploited. I foresee communities becoming more exclusive, and I predict a future where curation and moderation are the hills that content sites and feeds live and die on.

网络世界是个无拘无束、人人为战的地带,在这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等待挖掘。我能看到未来社群会趋向封闭,成员之间壁垒分明。同时,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如何精选和管理内容将成为决定各大网站与资讯平台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有趣的事与物

  • 6月4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一直以为这句话出自某当代作家,因为风格听起来比较现代,没想到原文出自《世说新语》。
  • 6月6日:前几天 Apple 官方发邮件提醒我 Apple Music 免费使用6个月快结束了,我才想起来下载体验。用了几天,第一次感觉到如此纯粹的体验。非常纯粹的一款音乐软件,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听音乐,界面也非常简洁干净。过去一直用网易云音乐,经过这次对比,越发感觉网易云音乐臃肿不堪,塞了许多音乐以外的功能,尽管前段时间将首页进行了改版,更加专注音乐功能方面的更新,但还是觉得臃肿,直播、购物、测试等等,我感觉国内软件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特点或者趋势,总喜欢往社交的方面去延伸,比如网易云音乐的云村、微信读书的排行榜等等,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曲库丰富程度以及推荐质量还有待考察,不过我觉得 Apple Music 有望成为我第二款付费音乐软件,第一款是网易云音乐,从别人88会员那买了几次黑胶会员。
  • 6月7日:V2EX 上线了新功能:VXNA 是 V2EX 的一个新功能——博客聚合器。如果你有自己的博客网站,那么可以在 VXNA 节点申请被收录。如果被收录,那么就会被定期聚合到 V2EX 首页。
  • 6月8日:同学问我公司发了什么端午节福利,我说京东锦礼小程序上300元代金券,他问还有啥,我说还有两天加班。
  • 6月9日——2024年6月10日:加班。
  • 6月9日:下班,坐我师父的车回来,感觉腿都是软的,住在隔壁的同事室友叫我去吃烧烤,我说实在不想动了,明天还得去加班,婉拒。可能是今天把往常需要两天时间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觉得挺累,3月份加班到凌晨2点都没今天累。
  • 6月12日:缤纷快传,基于 Bitiful S4 对象存储的 “Simul-Transfer(即传即下)” 技术实现的大文件实时多人分享,Wetransfer 或 奶牛快传 的相似开源替代品。
  • 6月16日:昨天和朋友玩 switch,有趣!玩得最多的是《双人成行》,遇上几个关卡有点难过,我们俩互相帮对方。
  • 6月16日:《灿烂的花园》最新一集邀请了刘惜君来做客,在花房舞台上唱歌,但是似乎因为版权原因,YouTube 上唱歌的镜头没有声音。
  • 6月23日:在 Twitter/X 上发现一个英语学习网站——lingobell,像素风格,每天观看一个英语 vlog,可以跟着视频后面的字幕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还有相关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巩固。
  • 6月23日:在一篇 newsletter 中分享如何在15分钟内学会写 newsletter。首先要有内容日历,规划好自己的更新频率,一周一更、一月一更?通俗来讲就相当于一个 deadline,千万别学我,我的周报属于不定期更新;其次要有素材库,如要保持定期更新,则需要有拿得出手的内容,尝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细心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多多记录……

一不留神,距离上一期周报又过去了三个礼拜。这三周的内容就是上述这些,我希望以一种轻松、平静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每一周(或每几周/月),也希望订阅博客的朋友平静地看完我的分享,继续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只有扯淡。

背景图来自刚到手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周报 #10 – 我毕业了》最先出现在印记

周报 #09 – 灿烂的花园

2024年6月2日 21:18

周报 #09 - 灿烂的花园 - 第1张图片

终于等到了2024年第一篇周报,距上一次周报更新过去了近5个月,这5个月我从应届毕业生变成实习生,等6月份拿到毕业证,便成了公司的试用员工,再到7月转正之后就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关于工作,我不想说太多,也不敢说太多,概括来讲,前半个月忙碌、加班多,后半个月稍微轻松、加班少。

这一期周报把时间拉长,从去年12月25日到今天6月2日,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争取以后的每一期按时更新。

Quail

从本期周报开始,除了在博客进行更新,还会同步至 newsletter 平台 Quail,它最吸引我的是 markdown 编辑器,方便我直接复制写好的内容进行发布推送,界面简洁美观,功能不多,但胜在实用,支持绑定自定义域名。

尽管我的内容简陋,不足以作为一份 newsletter 供大家订阅,但我想将它作为一种 write in public 的形式,通过获得反馈来提升自己。

如果你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可以通过博客的 RSS 订阅、邮件订阅或者 Quail 及时收到更新(不定时更新)。

灿烂的花园

我一贯不太喜欢看综艺,尤其是用剧本安排的综艺节目,从头到尾都让我感到尴尬。原以为非常真实的《变形计》,后来被爆出有节目组安排的剧本,是否属实我不太清楚,但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最近看《灿烂的花园》是被张颂文所吸引。《狂飙》的爆红,让张颂文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芒果TV便邀请他制作了这一档综艺节目,在开拍前张颂文便说,如果安排他第一天做什么,第二天做什么,他直接走人,不拍了,“我的人生不是按剧本来的”。于是该综艺就相当于还原了张颂文本人的日常生活。

一名演员,一个喜爱植物的大众百姓,在自己的花园里栽花、浇水、做饭、招待朋友,和同行朋友切磋演技,在村里遛弯,和村民们闲聊等等。主角虽然是张颂文及其嘉宾朋友,但节目中发生的事情、接触的人都是普通大众,比如第一期中养羊的大叔、村子里晒太阳的大爷和大妈、赶集市场中的商贩、食客。

与其说是综艺,不如说这是一部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电视节目不要高高在上,要扎根人民。

iPhone 15 Pro Max

嘴上骂着库克多么无耻,每年挤牙膏般的更新,堪比金子般的内存和硬盘,但我还是入手了 iPhone 15 Pro Max 作为我的主力机使用,替换下来的荣耀30 Pro便成了备用机。

可以在 Twitter/X 查看真机上手照片。

近3个月的使用,我逐渐习惯了 iOS 与 Android/HarmonyOS 之间的差异,也在享受着 iOS 独有的优点。

相比较国内大部分 Android 手机无法安装 GMS 服务,导致使用不了部分国外软件,iOS 没有这类烦恼,只需拥有一个非国区 Apple ID,便可以下载所需软件。我使用 Twitter/X、Telegram、Instagram 较多,对于这类软件我便更加关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或许是因为标准统一,iOS 对于应用通知的推送非常及时,当我第一次使用 iPhone Xr,在没有开启代理的情况下,收到了 Twitter/X 的应用通知,那一瞬间我直接被震惊到了,因为在之前的荣耀30 Pro上,即使开启了代理,也无法收到国外应用的消息通知。

Android 开放的系统带来了各种有趣的应用软件,丰富了其庞大的应用生态市场,但也容易带来隐患;iOS 系统的封闭,好处是有统一的标准,应用上架标准、应用开发标准、消息推送标准,但30%的苹果税也是令人诟病。

从2022年使用 iPhone Xr 的 iOS16 开始,到即将发布的 iOS18,我觉得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 Android 和 iOS 在互相“借鉴”,这是好处也是坏处,用户不用购买对应的手机也能体验到类似的功能,但本质上创新越来越少,俗称炒冷饭。作为一个 iPhone 用户,以及前 Android/HarmonyOS 用户,以及一个半吊子数码发烧友,还是非常期待各自的系统能为用户带来让人震撼的惊喜。

最后,苹果太烧钱了,买了 iPhone 就想买 Apple Watch,于是我手腕上就有了 Apple Watch S9,今年绝不能让库克再拿走我的钱。

周报&周刊

博客圈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周报或者周刊,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大家乐于发布优质内容,丰富各自的阅读视野,用一句蹭热点的话来说,尽绵薄之力,防止中文互联网崩塌。

张颂文的《灿烂的花园》里有花草树木和动物,有人文对话,我们的周报和周刊也是各自《灿烂的花园》,各具特色的思考、分享,做一个勤奋的园丁,修剪花草,栽种果实。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灿烂的花园。

有趣的事与物

  • 2023年12月25日:记得一个脑筋急转弯,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我对于个人博客的搭建步骤也可以用三步来概括,注册域名、购买服务器、搭建博客,但当我们实际操作起来步骤远比想象的要多。今天写一篇从0到1的博客搭建教程,希望影响更多想写博客的人。
  • 2024年1月5日:写了一篇文章,《聊聊我的兼职》,分享我这几年兼职赚钱的经历,写博客不赚钱。
  • 2024年1月6日:虎鲸为什么不攻击人类,因为远古时期人类也生活在海洋里,和虎鲸是好朋友,以前人类也不叫人类,叫杠鲸。(Twitter/X
  • 2024年1月13日:之前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和女朋友的对话,写了一篇文章《互联网生存法则:不与他人争辩》,但想要在互联网生存,仅仅这一条还不够,最近又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整理出来,即《互联网生存法则: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 2024年1月27日:oh-my-foss-android,个人收集的实用、良心开源安卓软件
  • 2024年1月28日:在1月27日晚上10点10分左右,微信公众号上一篇文章阅读量破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足一提的里程碑,从2020年3月19日注册公众号以来,这是第一篇阅读量破万的文章,但说它不足一提,是因为借了微信红包封面的东风。分享在出现第一篇破万阅读量文章之后的一些思考
  • 2024年1月29日:一个从不写作的人,对任何非琐碎的事情都不会有完全成型的想法。And someone who never writes has no fully formed ideas about anything nontrivial.——Paul Graham
  • 2024年2月9日:LobeChat,使用 Docker 一键部署,还可以用 Vercel/Zeabur 搞,填上 OpenAI 的 API,或者第三方的 API,就可以畅玩 GPT-4,还能直接使用 DELL-3 文生图,好多插件。
  • 2024年2月10日:看公众号一篇文章说要尽可能的去多记录生活,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因为很多难忘的事情其实都很容易忘记,「我们对抗遗忘,其实是在不确定的当下,想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确定感。」(Twitter/X
  • 2024年2月12日:Wallos,一款开源的订阅服务跟踪工具。可以部署 Wallos 到自己的 VPS 中,用于跟踪管理付费订阅服务,可以直观了解所有订阅服务的费用、日期、支付方式等。支持中文,支持 Docker 一键部署。
  • 2024年2月13日:今天是春节假期在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明天下午就坐高铁回工作地。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5年前读高中的时候,周六晚上躺在床上,想到明天就要回学校,只有一个想法,好好睡一觉,明天早点起来多玩一会。
  • 2024年2月20日:L,.G.写了一期电子报《Vol.68 小胡哥哥》,他太会夸,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 2024年2月24日:推荐一个带有社交性质的书签网站——linkhut。在网站首页可以看到来自全球用户分享的书签,你也可以注册账号,将值得收藏的文章网页、工具网站添加进去。如果你没有这种习惯,也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发现优质内容的网站,看看别人的分享。网站程序是开源的,可以自行部署~
  • 2024年2月25日:有人说互联网和电子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会将书籍走向死亡,我却不这么认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上白纸的灵魂,它让我们寻回遗忘。——雷欧幻像
  • 2024年3月4日:今天换上了一款新的天气app,基于几何天气开发的 Breezy Weather,Material You 设计风格,非常好看,还可以使用彩云天气数据源。(3天之后买了 iPhone 15 Pro Max)
  • 2024年3月20日:最近接触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静态内容管理系统,即我们俗称的静态博客生成器,Publii。从2023年提交代码至今一年多,一直在保持更新和维护,使用和部署并不难,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使用文档。记录部署的整个过程,并对 Publii 做一番简单的介绍。
  • 2024年3月20日:you should enjoy 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and cherish every moment! Romanticise your life! Do whatever makes you happy and don’t let anyone take the joy of life away from you。享受生活中的小事并珍惜每一个时刻!浪漫化你的生活!做任何让你快乐的事,不要让任何人夺走你的生活乐趣。——《那些让我喜欢湾区(加州)的小事
  • 2024年3月23日:沉浸式翻译新推出的「沉浸式双语阅读」,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能够翻译标题的 RSS 阅读器,订阅英文内容,会将标题翻译成中文,在首页能看到不同 Feed 的更新。
  • 2024年3月24日:前几天看到有人讨论书签工具,刚好发现一个开源的服务——Linkwarden,颜值还挺高,可以创建分类、标签,使用官方提供的浏览器扩展一键添加书签,最后还可以转换成图片、PDF、Readable 格式进行阅读或分享。
  • 2024年4月6日:《评论与弹幕》,一直觉得弹幕是一个反人类的功能,尤其是某些网站在视频播放时自动打开弹幕,漫天弹幕飞来遮住了视频画面,碰上内容重复、颜色杂乱的弹幕,简直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伤害,遇上这类网站或软件,我会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设置,关闭自动弹出弹幕功能。
  • 2024年4月14日:作为数字公民的核心能力:批判性忽视。一种故意的忽视,它涉及选择性地过滤和屏蔽信息,以控制个人的信息环境并减少接触虚假和低质量信息的机会,我的理解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 2024年4月19日:“真正的自托管爱好者并不意味着要将awesome-selfhosted列表里面的项目折腾一堆,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将自托管项目用起来,并提高自己的生活效率。折腾的魅力并不仅仅局限于搭建完成那一刻的满足感,更在于折腾出来的玩意,让自己受益。”——《虚假的自托管爱好
  • 2024年4月25日:后天的努力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今天跟明天先休息。
  • 2024年5月2日:网友分享了一个免费下载apk文件的网站——apk.bot,嗯……和apkpure虽然没什么关系,不说完全一样,但确实长得很像,作为apkpure的替代还是挺不错的。目前还在持续优化网站的性能。
  • 2024年5月12日:《The Genius Design of Apple Park》,Apple Park 的建设旨在体现苹果公司的完美主义精神,展示公司产品开发的理念,并由史蒂夫·乔布斯以故事讲述者的身份主导,以激励和启发人们。设计理念强调了协作和创新的重要性,但现在的苹果公司,似乎离创新越来越远……
  • 2024年5月24日:买了一个收纳包,装一些数据线和插头,太多了。主要是type-c和lighting,外加一个Apple Watch充电线和剃须刀充电线。空间还挺大,充电宝、耳机、剃须刀装完绰绰有余,备用机也放进去。出远门或旅行的时候可以装好放行李箱里。
  • 2024年5月25日:分享一个动态屏保网站——8bitdash,可以任意更换背景,大部分都是动漫、像素风格,设置好参数之后直接全屏,非常精致。
  • 2024年5月27日:使用 Flarum 程序搭建了一个论坛,大伙尽情注册发帖,尽管提意见和建议,能搞则搞,搞不来的大家随意~
  • 2024年5月30日:作者用圆周率的数字造了一个时钟,作者发现在圆周率的前100,000位数字中,可以找到一天中的每一分钟的4位数字。所以就做了一个网页,在网页上显示当前时间,每分钟会滚动到对应的区域显示当前时间。
  • 2024年5月31日:使用 RSS 订阅微信公众号向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网友开发的 WeWe RSS 借助微信读书生成微信公众号 RSS 链接,支持 Docker 一键部署。更优雅的微信公众号订阅方式。

这几月的内容就是上述这些,我希望以一种轻松、平静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每一周(或每几周/月),也希望订阅博客的朋友平静地看完我的分享,继续热爱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只有扯淡。

背景图来自我拍摄的照片,南昌瑶湖湿地公园中的一座桥,设备是 iPhone 15 Pro Max。

周报 #09 – 灿烂的花园最先出现在印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