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为什么非得用那个水龙头
昨天说道家里水龙头的问题。除了换水龙头,貌似真的没有任何解决的方案。其实如果姑息处理的话,也不是不行。直接用绳子把水龙头固定,只要固定得当,水龙头的那个缝隙就不会产生共振,水管也不会轰鸣。虽然水龙头依然会一直漏水,但是那个漏水也只是点滴状的,平时家里也要用水,所以那个水可以用掉,不会浪费。如果平时要用比较多水的话,就用其它水龙头。洗手间共有4个水龙头,一个是马桶的进水口,那个也荒废了起码20年。一直以来,马桶都是手动冲水的。那个马桶是商品房自带的马桶,质量不怎么好,我不记得多长时间没用了。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我妈觉得那个马桶很费水,后来发现。冲水的开关根本止不住,所以直接就不用马桶的冲水功能,完全人工操作。但这个人工冲水在新冠疫情期间,很不科学。理论上要盖上马桶盖再冲水,人工冲水一定会把里面的那些东西冲上来。
我跟我妈都觉得,直接把水龙头绑死,而且是以某个恰当的方式绑死就可以解决共振的问题,但关键是我爸永远是那种他觉得他用水,他就只开那个水龙头的人,洗手间除了漏水的那个水龙头,还有洗手盆、热水器的水龙头可以用。洗手盆的水龙头要接到洗手盆的下面有点困难,但如果要用水,直接开热水器的就可以,热水器是那种不开天然气和抽风机就不会加热的类型,所以只开热水器的水龙头,跟用其它水龙头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就在于热水器连接着花洒头,几乎可以把水引到洗手间的任何一个地方。明明花洒头就很方便,但我爸就是不用,他就是硬要打开那个已经被我或者我妈绑死的水龙头。那个绑一旦松开,哪怕那个绳子貌似还在那个地方,看上去还是结实的,但肯定会发生轰鸣。为什么洗手盆下面的那些水桶接水就必须得用那个水龙头呢,我跟我妈都完全不能理解我爸这种操作。他的这种操作被我们骂过无数那么多遍,但他还那么做。我跟我妈都没法没办法理解我爸脑子到底是什么回路。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给他强调,那个轰鸣声不仅仅是那个水龙头的问题,因为把手放在家里任何一个水龙头上,当那个地方轰鸣,其它水龙头也在震动,这就意味着,家里的整条水管都在受那个东西的影响。我爸也从来没有给我跟我妈解释过,为什么他非得要用那个水龙头放水。一周我才回家一遍,在周末。基本上每个周末,我都是被那个水龙头吵醒的。如果只开一个水龙头,可能那个水龙头不会响,但如果家里两个或者以上的水龙头同时开,基本上那个没有被绑死的水龙头就会轰鸣。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我爸故意要给大家制造这种麻烦,他用其它方式取水,其实一点都不麻烦。
我真心不知道我爸到底是怎么想的,同时我也不想知道我爸为什么会那么想。
生活上从来都很糊涂
2024年很多个周末、很多个法定节假日都下雨无法出门,但是这个国庆假期却是个例外,每天天气都很好,每天都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白云的几率还低一点,基本上都是大蓝天,而且相对于之前来说温度不高,更准确的来说是在国庆假期之前新一波的冷空气直接关照了我们。所以国庆假期的前6天,每天我都和我妈出门到处去,但因为天天都出门,经常会有种不知道要去哪里的烦恼。感觉好久都没有试过这么舒服。这个龙年真是在国庆这个假期里给足了我们面子。之前有过洪水、地震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是那些不好事情的额度已经在今年的较早时候全部都花光了,接下来就只有好事情。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跟往常的周日一样,我都不出门,因为晚饭要早吃,然后早点自己搭车回单位,让我有点喜出望外的是地铁和公交的人都不算特别多。可能外地的人在我7日傍晚回单位之前已经离开,那些不在那个时间出发的人,可能会想着再请一天假,就可以错峰避开人流。
10月7日最让我觉得糟心的是马上就要吃晚饭离开之前我收拾东西,打算把之前买的麦片带回单位。因为单位发了上半年妇女用品的费用,放在嘉荣的购物卡上,所以7月20日那天我跟我妈去了南岗的嘉荣买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我的麦片。通常来说,那明明是我的东西就应该堆在那里放在显眼的位置,但是从麦片到家以后我几乎就没有见过,也没有人跟我说到底放哪里了。国庆假期的某一天,我爸突然问我,那个麦片是不是要拿走的,我说是。但是,当我在厨房翻找东西的时候,却找不到我的麦片,放在厨房了还是放在客厅呢?我爸问了我在找什么以后,他从放米的旁边拿出一个打了结的塑料袋子。我不知道那个袋子之前装过什么的,反正肯定是很有历史了。理论上我的燕麦片不可能挤压成那个形状,当我打开外面那个白色的塑料袋以后,我直接傻眼了。燕麦片原装的塑料袋子已经被剪开,袋子的开口处捆了一些红绳。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我一直就没有发现燕麦片,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爸根本没有看那袋是什么东西,他觉得是米,所以就收起来了,所以我不知道燕麦片在哪里,估计我妈也不知道燕麦片在哪里。因为把燕麦片买回家的时候,我单位还有存货,所以我没有马上拿走。我爸不知道那袋是什么东西,他也完全不看袋子上写的是什么,关键是燕麦片还有一部分袋子是透明的,明明能看到里面的不是大米,但他依然迷糊地直接把袋子给剪开了。剪开了,打开发现不是大米的时候,他又用他觉得的方式把那个东西给包起来。据我的推测,那袋燕麦片已经被剪开很久,但是从他剪开到我主动去找燕麦片期间,他从来没有跟我或者我妈说过他干了这种事。如果是米被打开了,这么操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我的燕麦片是即食燕麦片,不能再洗了。首先,我对我爸的捆扎技术完全不信任,其次,开口的燕麦片放在放米的那个柜子里。那个地方本来就有点潮湿,另外可能还会有一些粮食害虫。看到那袋开口的燕麦片的时候,我直接发飙了。我爸平时拿着他自己的手机看的那些资料,字体比药瓶上的字还小,但他依然能看清,但是燕麦片那个包装袋上燕麦片那三个字足有5厘米那么大,他却视而不见。不看字,也不理会里面到底是什么。同样体积的大米怎么可能是那个重量呢?我买了一包燕麦片只有1.5公斤,同样体积的大米,估计会在3公斤左右。我那1.5公斤的燕麦片的价格,如果按照我们平时吃的那个大米价格折算,等于7公斤大米。
我爸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以至于过上一段时间我妈就会给我吐槽说我刚出生的时候我妈没奶,所以我需要吃奶粉,但我爸拿着那些券去指定地点兑换的时候,却把较小婴的奶粉兑成了较大婴的奶粉,以至于我出生的第1个月,基本可以说没有设摄入到营养,一个月后去复诊,医生惊讶地说,这小孩怎么没长?几十年前是这个样子,几十年后我爸依然是这个样子。
反正那袋燕麦片我是不会带走了,我直接当那几十块钱没有存在过。那个东西要怎么处理,我爸得自行解决。
没有优点?
在开始这篇之前,我努力地想了好久,脑子里几乎没有存下我爸的记忆。又或者准确来说,是我爸好的那方面的记忆。
我爸到底有什么优点呢?不抽烟不喝酒?我从来没见过我爸抽烟,在我小的时候我爸喝酒,好像还是挺能喝的那种,但实际上能不能喝我不知道。反正小的时候,在外面吃席,我拿了酒,尝了一点点,然后把余下的丢给我爸。我家没有酒,除了做菜用的那些。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尝试各种啤酒,所以家里可能会有一点,但那个不是用来当饮料的,我只是尝试一下,喝过一次以后就不会有第二次了。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我爸,看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的脑子里就只有中国汉字。一个人的时候,他只会想中国汉字,但是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会高谈阔论起某些不应该讨论的事情。每到那个时候,我妈就会制止他。如果那只是亲戚朋友之间,在一个封闭的场所还好一点,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我妈就更加要制止他了。至于那些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我不知道,我妈也不知道,我妈猜是我爸睡觉之前会听收音机,但是那个收音机从来都不好,沙沙的声音比正常的那个还要大,另外的那些就是通过看凤凰卫视。凤凰卫视的内容肯定是经过审核的,但我爸接收了内容以后会不会进行添油加醋不知道。男人在一起,就必须得聊那些东西吗?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应该聊些什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女人在一起应该聊些什么。我觉得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总少不了聊好吃好玩好看的。有些时候,男的女的在一起,就会谈起孩子的教育,还有各种兴趣班,价格之类的东西。显然这些话题我爸全部都一窍不通,别说我爸一窍不通,连我自己也一窍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不成为社恐?我肯定是一个社恐,但是我爸是不是一个社恐我不知道。成为社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知道如何加入别人的话题,因为我对那些东西一无所知,他们也不了解我熟悉的那些东西,但非常有可能我爸在别人面前会装出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
据说以前我爸的工资是全部都上缴给我妈的,我妈把控一切。大概因为这样,所以我爸觉得自己不留私房钱,也就没有任何购买的义务,所以他从来不会给我买礼物。当我提出某些需求的时候,比如我要吃个雪糕,去买个文具的时候,他会二话不说给钱。记忆之中,我从来没有叫我爸给我买过玩具,大概因为那个时候我默认钱都在我妈那里,而且如果我妈不允许,我爸也买不成。不会主动给我买玩具买衣服买各种好吃好喝的,所以我可以对这个爸爸有什么样的期待呢?他从来就不会给我带来任何的惊喜。从来不打我,也从来不骂我,这算是我爸的优点吗?但是我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当别人在炫耀自己的爸爸的时候,我真想挖个洞钻进去,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我爸的优点在哪里。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当别人用一个词描述我爸的时候,会用“老实”这个词。根据我妈的解释,老实就意味着这人没有优点。
我爸只为几件事找我
基本上我爸找我只有几件事。
第一个是他的中性笔写完了,要我上网给他买。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发现网上买的那些中性笔容量要比超市的那些多很多,而且还便宜。以前他还会挣扎着说要把钱还给我,但后来直接就没有这一条了。第二个就是他发现手机收到短信说没有话费了,让我给他充值。现在他的移动卡索属于一个坏卡的状态,手机根本检测不到那个电话卡,所以他的电话卡到底剩多少钱,根本不知道。前段时间一直没跟他说要去换卡,是因为气温太高了,过一些时候等天气凉一点,大概我就会催促他去换卡。换卡只能本人拿着身份证去移动的点换卡,幸好我路过离我家只有几百米的那个移动店说可以换卡。如果那个不行的话,就得去离家1公里多的地方换。以前还有一条,家里没米了,他会叫我买米。因为他总觉得我打了个电话就可以把米买回来。他是那种不把米吃光不叫你去买的人。疫情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因为说不准你的小区什么时候就会被封掉,也说不准那些物资到底能不能运得进来,有没有人送货。到现在为止,买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其实他明明可以开最后一包米的时候就跟我说要买米了,但他通常只剩下不到几顿饭的时候才告诉你没有米。这样的坏处在于你根本把握不到那个米的低价。急着要买米,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得不承受高价,虽然这里说的高价,也没贵多少,就贵那么几块钱而已。
这两年,我又多了一个被叫的原因,就是他要理发了。自从我在家里买了飞科的自动推剪以后,我爸的、我自己的头发都是我完成的。我个人觉得头发长一个月,差不多就得理了,我也搞不懂我爸为什么能撑接近两个月,有些时候我看不过眼了就问他,你要不要剪头发,他居然会给我回答,头发还不是太长。对一个男人来说,头发不太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因为我给他理发的时候基本上就剪到最短了。头发的长度就是梳子的厚度。我倒不至于直接把推剪调到最短直接上那么暴力。但估计下一次,可能我调到3mm,真可以直接这么干。为什么我爸的头发明明很长,当我问他要不要理发的时候他就拒绝我呢?大概是因为他觉得理发之后会有很多事情,比如要收拾那片地方。因为我们通常在阳台理发,搞完以后得扫地,第而个就是他得去洗头、洗澡洗衣服。洗头洗澡这个事情是不可避免,但为了少去扫地这一条,周日在回单位的路上,我买了一个理发的围圈。那个东西是锥形的,直接绑在脖子上,垂下来,覆盖肩部。这就意味着,如果头发不是飘得很远,理论上都可以兜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扫地了。如果能减掉扫地这一环,我感觉我爸的理发频率可以缩减到一个月左右。我自己理发的时候没法使用那个神器,因为我的手要上举,违背了那个东西的操作原理。自己给自己理发冬天的时候太冷,夏天的时候太热,但想到每次都能省下几十块钱,麻烦一点,多费点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最重要的是自由,在家就可以完成。新冠那几年,理发真的很困扰我。
我爸不找我,我也不找我爸,我俩绝大多数时候是陌生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