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2024年9月20日 08:24

一开始的时候,我从钙片发现,国产的OTC药品跟进口保健品里面维生素D3的含量差别很大。外国的保健品,维生素D3的含量是国产OTC碳酸钙D3片的4倍或以上。国产碳酸钙D3片,钙的含量是600毫克,维生素D3的含量是125国际单位,但进口的保健品,维生素D3的含量如果以国际单位计算,跟钙的含量毫克数计算基本上都在1:1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夸张的差别呢,就我这个路人甲看来,这种关系很夸张。但是当我把这个问题给到内分泌科医生的时候,她觉得这没什么。维生素D3多加一点估计也不会贵到哪里去。那么为什么国外的保健品就喜欢加那么多的D3,而中国药品为什么D3含量要控制得这么低呢?如果以外国保健品为标准,中国药品添加D3的含量感觉就像是加了跟没加一样。内分泌科医生的觉得,不管外国保健品的D3含量是多少,反正按照他们的说明,怎么吃都不会超标。

接着我又在知乎上看到一篇说用各种保健品来控制尿酸的文章。里面就说到了鱼油和维生素C。这两种都是很普通的保健品,但关键是那篇文章里面说到的量很大,比如鱼油用到的量是4g,欧洲通常推荐摄入量是500mg。维生素C那篇文章里面用的是1g的缓释片,但是在国产小瓶的维生素C药片的说明书里,普通成年人补充维生素C每天一片,100mg就够了,缺乏的人顶多是每天三次,每次一片到两片。1g的维生素C基本上已经到达了维生素C不产生副作用的最大限度。国产的维生素C药片的说明书里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会有各种的不良后果,同时如果在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以后不能马上停掉,同样会有不良的后果。从不吃维生素C,到每天一片1g的缓释片,再到直接又不吃那个缓释片,会有什么后果呢?国产的维生素C药片每片100毫克,一瓶里面有100片,如果每天要吃1g的量,也就是每天要吃10片,想想都觉得很恐怖。中国的指南里面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无论男女每天都不超过100mg。为什么外国的保健品里维生素C要做到500mg,甚至1000mg一片呢?有些维生素C保健品,做的是缓释片,有些则不是。据说维生素C长期服用的最大限量是2~3g,但显然那样的话估计很快会吃出问题。

以前我觉得,外国存活了那么久的药品肯定都没什么问题,现在我反倒有这么一个想法,万一他们挂羊头卖狗肉呢?我们觉得那是一个外国知名品牌,已经很多年了,但万一就像三个羊的那个美诚月饼那样呢?卖的是牌子,打的是广告,但我们却一无所知。保健品这种东西或许会对你有效,但或许那只是一个安慰剂。所以当他们说他们有那么高的含量的时候,有时我反倒觉得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或者是那么高的含量里面,实际上真的被人体吸收的有多少呢?如果吸收率只有50%甚至20%,那么维生素C实际上的摄入量大概也就跟国产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上的那个差不多了。

我觉得自己活着活着变得越来越怀疑一切。

换药

2024年7月27日 16:38

2022 年 10 月因为肝问题住院住了一个月,当时医生给开了抗病毒的药叫艾米的,全称:“恒沐艾米替诺福韦片”,吃到现在也快两年了。

上一次(一个月前)去复查,两对半定量还是两个阳,高灵敏 HBV DNA 定量(俗称病毒数)仍然是“未检测到病毒核酸”。

这个状态持续很久了,虽然偶尔肝区还是不舒服,但检测的结果一直看着挺不错,唯一让人头疼的是这个叫“艾米”的药。说是国产的,但一瓶 456 元人民币的价格,是一分都不能少。除了住院的时候开了一瓶和出院的时候刚好差不多一瓶用完百般请求又给开一瓶外,后面去医院都不给卖,医生开了方子要自己到外面买。而且说是走医保,但不进统筹,坚定不移的只从个人账户里扣钱。我一个月医保个人账户才进 100 出头,快两年下来入不敷出看着“坐吃山空”。

说起这个国产抗病毒药,我还好奇搜过这个叫“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爱企查上显示法人叫“吕爱锋”,股东是“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翰森制药国际有限公司”。前者“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也是“吕爱锋”,而它的股东同样是“翰森制药国际有限公司”,这家既是父公司也是爷公司的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地是中国香港,法人是一串拼音,类别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这个所谓的国产药,也是一家玩资本手段的外商投资企业,好在只是在中国香港绕了一圈,不像其他资本巨鳄,母公司都要注册到开曼群岛去。不管怎样,玩资本手段的大多都是奔着敲骨吸髓目的去的,所以一瓶卖 456 元只找医保个人账户也是能理解的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上次去复查的时候,我又再次提起这药太贵,能不能换一下,医生就说那就试试。这次吃完了这瓶就换了另外一种国产药:“维益青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江西清峰药业有限公司。这回没去搜是不是真国产了。医保统筹完,两盒 60 天的量才 15.08 元,这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不过因为今天是周末,诺大的一个医院居然只有一个诊室一个医生,开药的和看病的都一起排队,后来在排队人员的强烈要求下新开了一个诊室,匆匆忙忙的没问清楚。我开完药取到后,在我后面的一位买的是进口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我看他医保统筹后一瓶 30 天的药也才 30 多元,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买错了。

话说这乙肝抗病毒的药也是真乱,搜索了一下大约是这么个分类:

  1. 恩替卡韦 ETV,临床使用时间十多年,抗病毒效果略差于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优点是副作用小。常见品牌及厂家,润众(正大天晴)、瑞夫恩 、博路定(百时美施贵宝)、维力青 、木泽(北京百奥)、恩甘定(广生堂)、和恩 、贝双定、雷易得 、木畅、甘倍轻、慧润(重庆药友)
  2. 替诺福韦 TDF,抗病毒效果好,目前孕期推荐用药,相对于恩替卡韦、丙酚替诺福韦,存在肾损害、钙盐丢失的潜在风险。常见品牌及厂家,倍信(成都倍特)、韦瑞得(吉利德)、代韦 、纳信得(齐鲁制药 )、立生诺(双鹭药业)
  3. 丙酚替诺福韦 TAF,是替诺福韦的升级版,抗病毒效果最好。目前有:韦立得(吉利德)、维益青,特立晖,华异同,泰甘定,晴力得
  4. 艾米替诺福韦,国产,新上市的。
  5. 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

这些名字拗口奇葩好像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都不知道算不算的上是药,吃了压制病毒,不吃就反弹死的更快,还有许多副作用。

网上有人说吃了对肾不好,有人甚至阳痿,还好一把年纪了没鸟啥事,痿了就痿了吧。

还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每次去复查,抽了三四管血后,后面几天人都会轻松很多,难道还有放血依赖症么?!

这个国产药吃个一两周再去抽抽血看看什么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