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看《老枪》《米》《妻妾成群》

2025年3月6日 08:30

《老枪》观后感

看了国产电影《老枪》,简单说下观看感受。

东北某地某厂破产,萧条颓废,厂里偷盗泛滥,保卫科一边履行职责,一边又变通放行——放行原因或是为了自家生计或是权势的保护默许。保卫科有权利处理的也只是那些小偷小摸的老百姓,而那些金额多数量大的偷窃反而有恃无恐。

大批工人下岗没有工资来源,因公死亡(存疑)没有任何赔偿金,国家资产被疯狂变卖盗窃,在打斗中有几人被枪击丧命……

整个过程演绎没有问题,然而最后的片尾字幕总结为国家修改了相关条例,加强了枪支管理。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单纯几个老百姓枪支持有的问题?全局的经济改革发展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需要顶层统一谋划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一堆烂摊子几条人命,幕后操手厂长因“被蒙蔽”仅被党内警告处分,终究还是具体做事的主任背负了多重罪名去蹲监狱。男主带有很强的主角光环,别人中枪都是瞬间倒地一命呜呼,而他中枪还可以行走追击,一枪命中正在开车的逃犯。像男主所具备的那种正直无私、勇敢无畏、善良等优良品质,在个人力量自发惩恶救困之后,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而不是从某种大局或是维稳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小人物对时代和社会的贡献与牺牲。

《米》《妻妾成群》读后感

近期读了苏童的几个中、长篇小说,《米》和《妻妾成群》曾经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和《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两部是先看了电影再来看书,两者情节还是有些不同,改编后连人物性格也不同了。电影的戏剧冲突更加激烈,刚开始总盼着五龙死,后来他死了又感觉有些惋惜。

《妻妾成群》虽然抨击旧社会封建的纳妾问题,但是总觉得颂莲的精神不正常似乎缺少充分理由,可能和她性格有关系。

《红粉》《园艺》的逻辑和人物塑造就合情合理了很多,即使被埋尸在自家花园的结局比较荒诞。

苏童《米》读后感

2025年2月19日 12:58

我喜欢看长篇小说,觉得长篇小说才能把故事讲得透彻和深刻,人物描写得更立体、更全面,看起来更过瘾,也更能看出作者的功力。看过苏童的《粉红》《园艺》几篇中篇小说,觉得还好,于是就找来他的一部评价不错的长篇小说《米》来看。

《米》以民国时期某运河城市中的一间米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来的逃荒的小伙子,从出卖体力,到上门女婿,再到加入帮派,最后被花柳病和日本人折磨而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黑帮的滥杀无辜和只手遮天,女人的任人摆布和悲剧命运,城市的昏暗污浊和社会的暗无天日。

《米》前面的三分之一看起来很压抑,出现的每个人都没有人性,都阴险狠毒,没有一个是好人,弥漫着低沉阴郁的气氛。男主角对所有人充满仇恨,见了黑帮头子就想杀了他,觉得米店亏待他,不把他当人看就要报复。接下来的三分之一,随着下一代的出生和长大成人,米店显现出了一点儿人性的光芒,看起来才更真实和接地气。再后来的三分之一,男主角得了花柳病,日渐衰老,日本人的到来重整秩序,昔日的「英雄」落幕。

苏童很会讲故事,故事讲得精彩,但我觉得欠缺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写到人物内心活动总是会转移到景物上来,比如写到人物苦闷或者伤心,总是描写寒冷的北风或者漆黑的夜,但是景物和人毕竟是两码事,不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让读者很难把握人物的成长。《米》的语言粗俗大胆,充斥着男性荷尔蒙,前面的故事节奏急促,之后逐渐缓慢,看过之后阴郁的感受久久挥之不去。

苏童《妻妾成群》读后感

2025年2月4日 12:25

第一次读苏童的书,很早就听说过《妻妾成群》,没想到是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这本书有三个中篇小说,分别是《妻妾成群》《红粉》和《园艺》。

《妻妾成群》

《妻妾成群》写的是民国时期的故事,用的却是现代的语言,读着读着总是觉得在讲身边事,无法代入当时的故事情景中。

我不喜欢故事中的女主,才十九岁,本来是身心都不太成熟的年纪,却有着极重的城府,在极小的圈子里却总要争强好胜,挑战规则。

这篇小说很短,因为篇幅所限没有讲太多内容,看到的只是年轻的四太太仗着自己年轻,在争宠,在苦闷,在发春,感叹年华易逝,枯坐窗前。我忍不住对她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当时可是你自己选的年近五十岁的有钱男人的呀。

这部小说过于简单,深度不够,主基调是「女人要依附男人,要争宠」。最劲爆的是它的书名——「妻妾成群」,其实也没成群,算起来也才五房太太,这样不含蓄的名字和莫言的《丰乳肥臀》有得一拼。

《红粉》

《红粉》写的是解放后旧时代的两个妓女的故事,一个去劳动改造后当了工人,一个去庵里当了尼姑。时代变了,可人心还是没变。她们失去了谋生的场所,新时代的人们没有接纳她们,她们自己也不想改变,不习惯于干重活,不习惯于寂寞。她们只想嫁个男人,却又找到了同一个男人。

在动乱中,一个男人能不顾一切地照顾这样的女人,对她们言听计从,这么有情有义,哪里像一个嫖客的样子。

这部小说只写了五〇年到五六年短短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角颠沛流离,以她们的身份不知道能否平安度过之后几十年动荡的岁月。

《园艺》

《园艺》写的是老上海一家四口的故事,女主人的跋扈,儿子的自私,女儿的孤僻,男主人一笔带过。看似富裕幸福的一家,竟然也暗流涌动,每个人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都想逃避这个港湾。我觉得他们家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女主人导致的,一个专横乖张,脾气火爆,缺少同情心的女人,让男人不想回家,子女自私冷漠。

这个故事从一个男人失踪开始,讲了普通家庭的矛盾,家里人员的态度,老上海的私家侦探、电影戏剧,描写了老上海的市井生活和各色人物。

总结

这三篇小说短小精悍,作者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语言文雅,人物说话不加引号,节奏快,情节不拖沓,行文流畅,看起来舒适。前两篇写的都是女人,苏童作为男的却能把女的写得这么细腻,确实难得,但是他毕竟不是女人,参杂了男人的思维,觉得女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嫁男人,没了男人过不下去。最后一篇结构略显复杂,视角更广,人物描写得更加立体多面,我觉得是三篇中最好的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