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土司的故事——《尘埃落定》读后感

2024年12月27日 23:57

《尘埃落定》写的是西藏土司的故事,以土司的二儿子的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土司的生活、权利和战争。虽然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作者总是开上帝视角,描述第一人称根本看不到的事情和心理。

小说以十三岁的男主在雪天的早上醒来开篇,写了他和侍女的云雨情(很像宝玉和袭人的情节)。父亲从汉地请来援兵与隔壁土司打仗,带来了罂粟种子,不久就赚了好多钱。别的土司眼红也想要种植,苦于没有种子,发生了「罂粟花战争」。后来各个土司都种上了罂粟,不种粮食,导致了饥荒。男主家却反其道而行,种了粮食,土司间又发生了「粮食战争」。男主在土司间的边境上建立了市场,倒卖藏地和汉地的物资,赚了不少钱。男主和哥哥陷入「土司之位」的争夺,哥哥时运不济犯了好多错误,男主运气爆棚总是赢得战果,但是父亲还是要传位于哥哥,男主犯了傻病。哥哥意外死亡,男主成了唯一的继承人。又经历了抗日和内战时期,后来「红色汉人」灭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土司,男主也被仇人所杀。

主人公被设定为「傻子」,因为大家都说他是傻子,但是我却看不出来他傻在哪里,有时表现得比聪明人还要聪明,每次他父亲犹豫不决问他时,他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精彩的莫过于「粮食战争」这段了,他把两个土司玩得团团转,还赚了银子赢得了最漂亮的女人。他变傻是凯旋而归回到官寨后,他受到了群众的欢呼和支持,父亲却把土司之位传给大儿子。他整天披着死人穿过的衣服闭口不言,对任何人不理不睬,看到刺客要杀哥哥也默不作声。男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能力,能感知到地震、战争和未来土司的灭亡。

书中最让我觉得无法理解的是「罂粟花战争」,竟然是两边的喇嘛分别做法争斗,从控制冰雹,到引起火灾,再到让人断命。这种「隔空取物」的事情看起来很不真实。让我凌乱的是男主和仇人的关系,仇人的弟弟去杀男主,男主毫不畏惧,还把脖子伸过去。仇人竟然大摇大摆地在男主的眼皮底下做生意,男主还经常过去和他交谈。男主几次看到仇人的弟弟,也默不作声,导致哥哥被杀。男主后来也死于仇人之手。

这本小说比较厚,四百多页,看得比较慢,有一次在看书的时候,爱丽丝问我看的是什么书。我回答,土司的故事。她问,吃的吐司?——让我狂笑不止。

这是一本还算好看的书,充盈着异域的风情,让我们知道土司的权利很大,是当地的土皇帝,对管辖的子民有生杀大权,可以随便睡女人,决定着一个人是自由民还是奴隶的身份。这部小说的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每当我看到生动的文字描写,总是惊叹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但书中的故事比较单调,拢共也没讲几件事情,大量的景物和心理描写,显得有点啰嗦。全书在男主莫名的缥缈的「上帝视角」之下,弥漫着一种不真实、虚妄、注定的气氛。

西藏之旅

2024年11月25日 15:18

以前很是向往着去拉萨,但是一直没有实现,可能是时间原因或是经济原因,总之是没去成。

上个月,因公差,圆了去西藏的梦。

西藏最具特色的打卡点就是布达拉宫了。一下飞机,直接上机场大巴直奔拉萨市区,机场大巴的终点站就在布达拉宫的旁边,走路几分钟就到。

奈何第一次到西藏,高原反应是少不了,一下飞机,就感觉头昏脑涨,走路感觉有点飘,血氧也下降不少,检测只有86%了。到市区后,找了个离布达拉宫最近的酒店入住,赶紧躺了一会儿。

休息一个小时后,高反感觉没有加重,就步行去布达拉宫前的广场,此时布达拉宫已停止进入参观,有点遗憾,但看着布达拉宫这高度,我也没有爬上去的勇气。

第一次来到布达拉宫面前,比电视画面中的更加真实,巍峨的屹立于前,震撼于你的视觉和心灵,轻舒一口气,人生的梦想感觉又完成一个。前面广场有不少来这里旅游的人在着装拍照打卡,而像我这类独行的中年人,则只喜欢拍拍这美景或是美人……

图1:白天的布达拉宫

图2:夜晚中的布达拉宫

图3:前往日喀则路边的景色

图4:藏民们忙着收割青稞

图5:日喀则小镇上散步的牛

图6:布达拉宫前拍照的美女

风吹过南山

2024年6月23日 22:25

河的南岸,与雄伟的隔河相望有一座,现在称之为“拉萨南山”。当再次来到拉萨的时候,突然想到南山公园打卡。

地图导航输入南山公园即可到达,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这里就可以看到山顶下面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入口外有小卖部,进门右手侧有厕所,有游客中心,有消防设备,设施非常完善。要注意的是南山公园禁止携带打火机、无人机入园。目前南山公园不需要预约,也没有门票。

南山公园所在的山脉其实叫做次觉林的恰加山,在藏语中恰加山大致意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可以想象以前是有多荒凉。

其实南山公园就在以前跟暮野驴友一起过林卡的地方不远,时过境迁,原来过林卡的地方早已经无所查找。

布宫镜湖

进一公园后是一段柏油路,路牌指示左侧为道,右侧为布宫镜湖。我和朋友们选择右侧的布宫镜湖方向。走不多时就是一个不大的人工湖,水草丰茂,莲花盛开,不时有游鱼穿行其间。我寻到一个角度,想拍一下在湖中的倒影,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想这倒影是拍不成了。

湖边有一些未启用的帐篷,想必是可以在这里过林卡,喝喝茶之类的。

误入林海

择路上山,这山下人工种植的树林居然非常茂盛,多是雪松、云杉、油松、白皮松等,有的树有碗口粗,高的有一人多两人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树不得有十年啦。树都枝叶繁茂,叶间有松果,树下有草。昨夜一场雨后,枝头上还挂着雨露。

虽然今日起了云,天气不算热,但这可是海拔 3600 多米空气干燥的拉萨,穿行于林间,在拉萨居然有误入森林的感觉,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微型动物园

树下偶尔还窜出几只豚鼠样的小动物,突然地停住脚步,等我拿出手机想给它拍个照,又倏地窜到路边地板下的空隙里去了。

路边偶然发现有一个微型的动物园,一排细密的网栅栏里面,有鹅、鸭子、兔子、孔雀等动物。准确地说是这些动物们先发现了我们,是它们突然的叫声吸引了我们。两只孔雀“啪”地一声张开了羽毛,但是有一只可能发现我们是人类直接转过身子用屁股对着我们,我想说,是不是认错人(雀)了。

林海溪谷观瀑

我们时而沿着公园铺的路走,时而走进树林,沐浴在这看起来就像充满氧气的森林中。林中还有杏树,挂了小果。听见旁边有溪流和水声,我才发现我们在一个山谷的隆起地带,左侧悬岸下有一条溪谷,水声潺潺。

而右侧也是一条山谷,有栈道,应该是从刚才的镜湖那边修过来的。我看到有山友从栈道一走往溪谷上游走,没多久就看不见了。

没多久走上一个凉亭,这里有自助机贩卖瓶装水,也可以仰望山顶的方向。

林间溪桥

左上方可以看到上山的台阶,以及山脊上的传来的人声。在正前方是继续向上延伸的山谷,右上方有一处人工瀑布的痕迹,但是瀑布上没有水,溪谷里倒是有水一直在流淌,不知道水源在哪里。

结合公园入口处的介绍和我们的观察,南山公园这里大约是有三条步道上山,我们姑且称之为 A 线、B 线和 C 线。
A 线步梯就在南山公园大门口附近,进门左拐方向,步梯沿山体而设,比较平缓。
B 线在 A 线右侧公园主干道中间位置,步梯比较陡,倾斜角度 45 度以上,步梯可直抵达祖国万岁山顶。B 线就在我们所在凉亭的左侧视线位置。
C 线大致在我们所在凉亭的右侧某处位置,因为见公路一直往山谷上游深处延伸。后来上了山顶之后才看到沿着山顶山脊线继续行走一段,到达山的背面,有一条“之”字形的步道可以下山,应该就可以下到山谷溪流出水的位置,然后再到林海观瀑、凉亭、木楼道、动物园再沿路下山,当然这都是后话。

从凉亭下来,穿过溪谷上的一座桥,桥有两三米宽,桥下溪流不止,石头上居然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可见这里水质好而且水一直流了很久。

穿过人工瀑布继续往上走,山谷里水流渐小,我们没有继续沿着溪谷往上走,而是选择横切上到公路上,因为看见这里有个观景台。下图左上角为观景台。

回望走过的溪谷,林间有尚未完成的小屋框架。

横切上山

观景台这里也是一个凉台,可以回望我们走过的山谷树林。这凉台上有两台自动贩卖机,我们买了两包薯条补充电解质。这里暂时只有薯条和瓶装水,暂时只能使用微信支付,暂时无法使用支付宝。

由于时间关系(两个朋友预约了中午进的门票),我们没有往公路往上游走去找 C 线(其实 C 线上山的路不在旁边),而是选择朝向山顶的方向择路上山。公路往上不知道要走多久,而且从观景凉台这里抬头看,C 线这边的山非常陡峭。我们选择从 B 、C 之间有主水管的山上择路上山,坡度大约 50 度。看到公路上有两个工作员开着三绷子去刚才的凉台那里补充货物。

我们沿着不知道是种树人还是岩羊踩出来的山路上山。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坑,坑里种有一棵树。树是光光的,不知道种活没有。这些坑很多都是石块上硬开凿的,可以想象种树工人开凿的时候有多困难。有些树之间居然有蛛网,有些树边有类似滴水的声音,我原以为是滴灌,但声音时有时无,靠过去或者我们说话时就没有了,想必是一种类似蝉的昆虫。

没多久,我们就横切到了主水管的山脊上,有数根腿粗的水管往山上输水。

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了,火辣辣的,山风吹得呼呼地响,已经可以听到旁边登山步道上的人声。

在主水管边上发现一些植物。下图左边这个是白头翁吧,右边植物不知道叫什么。

在山脊上透过松树林远眺布宫和拉萨城区,前景河流为拉萨河。

重回登山步道

终于我们并入登山步道。步道由台阶垒成,两侧有铁链相连。这里离“祖国万岁”几个大字已经很近了。

不是很想走石台阶路,但是没有办法。每走几步都能感受到呼吸的急促,于是停下来歇一下再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钢筋和彩网搭的蓄水池。

登山步道左侧,“祖国万岁”山腰谷地,工人们正在用两台四旋翼无人机运送树苗。越是陡峭的地形,越适合无人机,因为无人机走的是天空路线,地形如何和无人机一点关系都没有。

种树的地方很是陡峭,我看到工人们都配有安全带。

终于走到和“祖国万岁”差不多同样高度了,山边的草还是比较多,都是黄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