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去新地方碰钉子

2025年4月5日 08:36

第一次听说中山一院的妇科要从百子横路的那个大楼搬到新建的刘銮雄综合大楼的时候我就知道以后的日子难过了。刘銮雄综合大楼到底在哪里呢?当我在中山一院的APP上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中山一院内部的导航甚至都没有把那个大楼标注出来。还有几天妇科的门诊就要搬过去的时候,护士站的老护士居然都说,她也没去过那个地方。

门诊从一栋大楼搬到另一栋大楼,远远不简单。因为中山一院的妇科门诊患者很多,专科很多,教授很多,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时段有非常多个诊室的诊台在开诊,所以在中山一院的妇科看门诊,首先你得在护士站门口看那个大屏幕你所挂号的那个专科或者教授在什么诊室,然后你才能去找那个诊室,看门口的大屏幕。旧的那个地方2楼的妇科门诊空间很狭小。人满为患的时候,我觉得跟春节逛花街没什么区别。我第一次去那里就已经是那样了,所以两年下来,我已经习惯了那个状态。2楼门诊的那一个楼层,工作日的时候有收费窗口,但周末去的时候就只能去1楼的收费窗口。拿药去1楼拿,但是拿药的那个地方从来就是那种到了就能拿的状态。拿药在1楼,门诊在2楼,所以虽然那里只有两个垂直电梯,那可以直接上其他科室门诊或者住院部,但我基本不会等那个电梯,因为不就爬一层楼而已,很简单的事情。让我觉得方便的是妇科门诊一边是诊室和护士站,另外一边就是B超的检查室,所以除非预约不上,否则的话,所有东西都很紧凑,虽然人很多。要搬到刘銮雄大楼,据说收费是可以在同1楼层完成的,但是拿药需要去门诊大楼的2楼。B超好像要去4楼,我没看清是门诊大楼的4楼还是刘銮雄大楼的4楼,反正妇科门诊跟B超不在一个楼层了。

除了妇科,我去中山一院的几率不高,但在我印象之中,中山一院的门诊大楼是个让人很头痛的地方,尤其是几个月前我去过内分泌科,那只能用迷宫来形容。

4月的开药,我去的就只能是刘銮雄综合大楼,上去还比较简单,但是垂直电梯出来以后,让人有点迷糊。首先我走到了护士站,但是护士站旁边的总览电视呢?那一刻我是没找到的。接着我站在那里就马上用APP进行了报道,看到那个排队信息的时候,我简直傻掉了,我挂的是15点30-16点的号。我是那个时段的第1号,但关键是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14点30的第2个号还没叫进去。我到那个我可以报道的地方的时候已经大概15点15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那个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我没有挂过这个专科,还要开药我挂的都是妇科综合,但因为这一次开大看到对口的专科有开着,所以我就挂了。这一次妇科综合同时开了两个诊室三个诊台,而且几乎没有人在等待,那一刻我真的是后悔死了。因为知道很久都不到我,所以我就把妇科的那一层楼逛了一下。发现那就像一个迷宫,因为是一个王字型的结构,中间是通道,但是你要找的那个诊室到底是在哪个通道里呢?门诊的诊室在一边,另外一边是护士站,就这样的结构来说,我觉得护士站更合理了。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很无语的是洗手间。老远你就看到洗手间的标志,当你走近的时候发现直走到底是男厕,然后是第三卫生间,那么女厕在哪里呢?你得向右看,尽头就是女士,但是走廊比较深,那个标志牌又是在那个平行的墙上,所以你很难一眼就看到。有些视力不好的,估计走近才发现原来在那个地方。如果你熟悉了这个结构,没有一点问题,但如果你是第一次来的,肯定会让你很迷茫。刘銮雄综合大楼好像一共有起码6个垂直电梯,也有扶手电梯,他们的连廊和门诊大楼联通,至于是不是每一层都连通我没有研究过。妇科是一个门诊量很大的科室,但是在同一楼层的收费处实际上只设置了一个窗口,我去的时候,收费处的门也打开了,门的那个地方又设置了第二台电脑,所以现在是两个窗口在收费。高峰这根本顶不住,顶不住的时候也就只能去门诊大楼的综合收费处了。

没去新地方之前,我就已经料想到,这很不容易。第1次去,的确也让我碰上了好大的钉子。

妇科要搬了

2025年3月8日 08:00

又是一个开药的日子,这一次在去开药的前一天,我看了一下中山一院的APP,发现那里的弹窗提示妇科、产科和儿科,从3月10日开始,将搬到主院区的某一栋楼。中山一院的主院区我一直都觉得是一个迷宫的存在。记忆之中我就只去过几次,第一次去那个地方是去耳鼻喉科,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找,因为都在一层楼,无论是门诊的诊室还是做鼻内镜的地方,第二次去那里是去看内分泌科。明明知道内分泌科就在某一层楼,但关键是当我沿着地上的指引一直去找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绕过了无数个大楼,无数个走廊,无数多的小空间,才最终到达了迷宫深处的那个诊室。为什么中山一院的那个诊室居然会这么迷宫呢?如果没有走廊地面上不同颜色的指引,估计我根本找不到内分泌科。我在看地面的指引之前,又是因为我看到了某个护士站有个牌子说要看着地面的那些指引找相应的科室。估计在护士站立那个牌子之前那里的工作人员被问了无数那么多遍,因为肯定无数那么多人找不到诊室,虽然实际上中山一院的APP里面是有个院内导航的,但实际上,无论是导航还是地面的那些指引,对路盲来说都是谜一样的存在。

中山一院的妇科、产科要搬到那个地方,是永久的吗?还是暂时的呢?从我开始在中山一院看妇科,就是在东山口的那个生殖中心。那里有妇科、产科以及进行生殖医学,还有各种办公室、会议室、手术室。那里集合了门诊和病房。中山一院的APP上显示,那些科室之所以要搬到那个不知道什么楼是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只是门诊搬过去还相对容易一些,但门诊的旁边就是妇科庞大的B超检查室,那些东西搬过去估计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不仅仅是门诊搬过去,病房跟手术室也要搬过去的话,那就更加是难上加难。我个人觉得最难搬的是手术室。

因为那个提醒里没有说那栋什么楼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我就去中山一院的APP里面去查那个陌生的楼,结果发现院内导航根本没有显示那栋楼在哪里。最后我反而是在高德地图上找到了那栋楼,那栋楼在门诊大楼的后面,4号楼的旁边。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中山一院的APP院内导航里,那栋楼在我去查看的时候,是一栋黄色的存在,没有标明是什么东西,也没有标明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周五去门诊开药,在等待医生开诊的时候,我听到了护士跟某个患者说,下次你过来拿这些报告的时候,你就要去主院那边。患者问护士那个地方在哪里、怎么去。护士回答说,她也没去过,但是3月10里之后,就得搬到那里去了。所以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过去两年,我都是在现在这个地方看妇科。我已经习惯了,那里离地铁站非常近,离东山口也非常近,但如果到了总院那边,离地铁站就远了,从那里出来以后再去东山口也变得远了。简单来说就是交通远了一点点,娱乐也远了一点点。

医院的安排,只能是我去适应。改变一个习惯肯定不容易,但这个根本不由得我去选择。

边看手术边吃饭

2024年12月19日 08:3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只要在办公室吃完晚餐,我都会一边吃一边看中一妇科的手术视频,有可能是手术视频,也有可能是PPT,但是PPT里面其实也有手术视频,所以称呼为手术视频也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喜欢看那些东西呢?我也搞不懂,之前吃饭的时候我会看电视剧,看的是GA,所以实际上也跟这个八九不离十,但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是演出来的,手术视频是真实的玩意。电视剧的长度是固定的,45分钟,但手术的长度,短的话可能30分钟,长的话可能四五个小时。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怎么可能会看手术视频从头到尾都不快进不拖拉,全部看完。真的看得懂吗?如果看不懂,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我不知道,当我把所有医生所有术式都看过以后我会不会依然有这种热情要去看。现在的情况是可供我观看的视频要把不同术式不同医生的都看完,得花好长时间。毕竟我不是天天都有时间去看这些东西。看的时候我也不可能一次性看完,因为有些手术实在太长了,所以我只能一个手术分几天看。光是看手术已经让我着迷,外加听他们的讲解就更让我觉得过瘾。因为直播的手术除了镜头画面以外,主持人和主刀医生都有麦克风,他们会交流,会讲这个案例、会讲这个手术、会讲其中的技巧。这些东西都是很有趣的,尤其是对我这种完全小白来说。比如如果某个案例是很年轻的或者很年长的,腹腔内的情况很特别,那么这个手术就会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可能术前他们觉得,这只是很单纯的一个巧囊,但剥着剥着越来越多,好像根本剥不完的样子。多发的巧囊真的很作死,而且多发的胶囊如果左右卵巢都有,这个人到底做完以后能不能生育都是个问题。一开始我看他们做剥巧囊手术的时候,我会很惊讶,那么一个东西被他们硬生生地撕开了,然后用很暴力的缝针方式捆扎成某个形状,卵巢还算是卵巢吗?卵巢还具备卵巢的功能吗?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很震惊,当我看了好几个医生好几台手术之后,我就不那么震惊了,因为就是这么回事,这么被破坏的卵巢,缝起来了以后居然还有功能,只不过可能功能跟以前相比有所下降而已,人体实在太神奇了!毕竟卵巢跟体表的整形不一样,体表的整形看上去行就OK了,卵巢是生产卵子的,是生育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只有有病的才需要把卵巢给切开,所以现在我反倒很好奇,一个正常的卵巢到底切开以后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的呢?虽然实际上在腹腔镜手术里,除了病变需要处理的那些囊肿以外,还是有正常卵巢的。如果不是到了复杂手术的中后段,战场一片狼藉,我基本上能一眼都辨认出那个玩意就是卵巢。当我看过好几台剥离手术以后,我能感知得到哪些医生比较好哪些医生手法比较让人无语。

接着,我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哪怕很牛的教授答应主刀你的手术,他会把最复杂最困难的部分亲手解决,但是手术里一些他觉得很简单很常规的东西,就可能留给助手了,但是他助手的水平,跟一般的副主任、全程都自己干的副主任相比,又会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什么样的手术找什么样的医生,如果真要纠结起来,很不容易。因为手术室里面的他们是一个团队。所以最终手术的结果怎样?我感觉主要还是靠运气。

喜欢看手术直播

2024年12月14日 22:42

还记得去年的某个时候,我看到中山一院公众号上说接下来那一周,他们会进行各个科室大咖的线上直播手术。直播平台叫博鳌医学。那个东西需要注册,而且要通过审核的。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中山一院在他们的公众号上直接写出了邀请码之类的东西,所以哪怕你乱写信息,依然能通过博鳌医学的审核,但是时间有点长。一开始我觉得应该我不会被通过了,但是还是被通过了。

说不准什么时候有什么手术,反正过一段时间我就去看一下。那个时候我只想看妇科的手术,但是妇科的手术不是一整天都有,每天不同时段会有不同科室的手术。一个星期不同的工作日会有不同科室的大咖直播手术。那个时候我想看姚书忠的手术,也想看游泽山的手术,我尤其想看游泽山的手术。但是游泽山的手术的直播是技术失败的,因为理论上应该得转换直播的镜头,实际上却没有,所以等于看了个寂寞,因为你只看到远镜头,看到医生们在忙,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看不到肚子里的情况,也看不到外阴处理的实况。中山一院只在那个星期让大咖在上面直播,之后我就好像在那个直播平台再也没有看到中山一院的手术,但是偶尔会看到其它医院的妇科手术。

那是我第一次看直播手术,感觉实在太爽。对普通人来说,看那些血腥的镜头好像根本没办法看下去,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你看到医生的器械游走在血肉之间,面对出血的时候,反应迅速。腹腔镜的手术,跟我们想象中用柳叶刀进行的开腹手术完全不一样。因为有不同科室的手术,所以除了腹腔镜,还有胸腔镜和开大刀等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乳腺的手术,不在腔镜下进行,直接从外面切开,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整出来以后,那个刀口实在太长得简直让人觉得就是科学怪人。如果医生缝得不整齐或者不好,病人的心理创伤估计完全不比那个手术的物理创伤小。还记得我还看过一些切肺或者切肝的手术,这两个器官出血都非常猛。一个不小心,血就会涌出来,镜头就模糊了,但是主刀的那些医生更猛。从一个手术间切到另外一个手术间视频的时候可能会突然看到某个东西上面全部是夹子。为的是把那个区域病变的组织切掉,附近夹了大量的夹子。发射夹子的机械也很厉害,精准到位。普外医生用那个东西非常的熟练,但是妇科手术里,几乎不会看到那个玩意。如果出血了,医生通常都会直接上去烫,所以如果要切除子宫、附件并进行淋巴清扫,你会看到手术快结束的时候,腹腔的那片区域伤痕累累、一片颓门败瓦的景象。但主持人却会说这个医生做得很快很彻底,某某东西已经清理得很干净了。对一个路人来说,我觉得被伤害得这么严重,这个患者到底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呢?的确,病灶可能已经被干掉了,但是这场激烈的战斗真的让她受伤,虽然她自己没看到。

上周回家的时候,我发现中一妇科自己有一个公众号,上面每周五都有手术直播,除了直播以外,他们还有回放,所以我又可以快乐地挑着看术式、挑着看医生了。

不知道,与妇科无关

2024年9月15日 10:29

去妇科复诊前我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一开始我就问医生,他们有没有研究过在进行这个唯散宁长期管理的过程之中性激素变化与尿酸变化的关系。估计接诊的综合医生被我吓到了。通常他们不干这种事,在我所了解到的那些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之中,绝大多数研究的都是这个药物控制跟病人某些疼痛相关感受,又或者是某些性激素变化。但这跟血压血糖尿酸这些最基本的健康相关因素却好像没怎么报道过。既然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在怀孕过程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这三种高,当孕期结束了以后,这三种高又会消失。绝经的女性,也会同时会有这种三种高的症状,为什么我这个长期使用孕激素抑制雌激素的病人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呢?

医生觉得我的高尿酸跟我吃的药没什么关系。的确唯散宁的说明书上没有说它会导致尿酸高。唯散宁制造的是一个假怀孕的状态,所以我跟医生说,有些孕妇在怀孕过程之中尿酸会高,生产之后尿酸又会恢复正常,我长期处在这个唯散宁的阶段,我该怎么办呢?妇科医生居然回答,有些孕妇不会尿酸高。正常的人还不会生病呢,医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人就是那么的糟糕,就是会生这样那样的病。我继续跟妇科医生说,我是高尿酸血症,我要补钙,但是碳酸钙D3片说明书上写高尿酸血症是禁忌症之一。妇科医生居然说那么你就暂时不要吃嘛,接着我就跟她说,我高尿酸已经好多年了,十几年了,接着妇科医生居然说,其实吃这个唯散宁你也可以不额外补钙。吃唯散宁到底要不要补钙呢?说明书和相关的资料上说好像相比于其它治疗方式,唯散宁导致的钙质损失是比较少的,但是孕妇为什么要额外补钙呢?为什么绝经以后的更年期妇女要额外补钙呢?因为她们的雌激素相对而言降低了,钙的吸收就不那么好了。既然唯散宁实际上是模仿这两种效果,我真的可以不补钙吗?我马上就40岁了,如果要补钙,就应该赶紧抓住这最后的窗口期尾巴。当我把尿酸周期性的波动数据展示给妇科医生的时候,她没有兴趣。她没想过要跟我解释为什么那个周期性会如此明显,周期幅度的大小可能是她没办法判断的,但周期性的长短,以及为什么周期性会出现,我感觉如果是有研究过或者有某些数据支撑的话,是可以有解释答案的,但这个医生直接选择视而不见。所以我直接就放弃了,开了B超,开了药,我赶紧继续往后的操作。

在等待就诊之前我就看到某个科室的某个医生就是一开始建议我补钙的那个医生,这一天她有出诊。出诊的是盆底专科,当我做完B超拿回去给医生看完以后,我到那个建议我补钙的那个医生那里。我在门口站了一下,发现她的诊室没有就诊患者,也没有等待就诊的患者。所以我就进去,想咨询一下作为一个高尿酸血症的巧囊术后患者我应该如何补钙?她冷冷地跟我说,妇科不干这种事,我要去找内科。她不想回答我的问题,在我转身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血尿酸会周期性波动的问题,这个是不是跟雌激素和吃唯散宁有关?她重复了之前的那句话,血尿酸的问题我去问内科。

我不太满意,第一个综合医生的答复,而之前这个我已经看过两次的妇科医生,我希望在她那里得到一些建议,但结果是更让我觉得撞墙。她不回答我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她把这些明明跟妇科相关的东西都推给内科。为什么要这样?之前的热心跟这一次遇到的冷冰冰,区别难道就在于我之前我是看诊被叫进去了,是节假日门诊20块钱的挂号费,而这一次我想免费咨询吗?如果不是之前两次都看过这个医生,我不会知道其实她应该可以回答我的某些问题,这一次如此直接的回绝,让我觉得我不应该对这个医院的医生抱有任何的幻想和好感。

我是一个研究型的患者,但他们只是在为工作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