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或许能试试药物控制?

2025年4月23日 08:16

自从第一次在中山一院做完人生的第一个阴超,拿到那个B超报告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跟巧囊又或者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结下不解之缘了。那一次我拿着报告回到诊室,在门口等待上一个病人结束,把B超报告拿回给开单那个医生看的时候,我就微信搜索了一下。为什么会有之前的那个想法呢?因为巧囊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复发的。那个时候,我只知道了那个东西叫巧囊。我并不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知道异位症这个玩意除了巧囊以外还有那么多奇奇怪怪各种恶心的变体。巧囊是异位症一种很常见类型,但我好像从来没有听哪个医生或者哪个指南或者文献说过在异位症里,巧囊占比多少。

拿着那个报告,站在专科诊室门口,虽然我知道复发率很高,但因为之前麻涌医院那个医生的恐吓,我觉得我这个巧囊的大小已经到达了手术指征,所以我觉得又或者说所以当时的我觉得这个手术是必须得做的。7月的体检第一次发现卵巢囊肿,三个月后在麻涌医院再做了一个腹部浅层的B超,发现那个囊肿几乎没有变化。6个月后,阴超再次表明那个东西好像没长大,好像也没缩小。在这超过半年的时间里,除了照了两次B超以外,我没有进行过任何管理。这里说的管理是去看妇科的医生进行各类药物治疗。我已经不敢跑步了,虽然我不敢跑步,我却依然投篮。我也觉得自己挺神经的,而且那些还不是一般的投篮,而是竭尽全力的三分球。我在投三分球的时候,实际上我是觉得下腹部有一些说不准什么样的不适感。运动之前,我几乎没吃东西,理论上不应该那样。那种感觉在我把运动强度降低以后,会慢慢缓解甚至消失。出院小结里,我的手术好像进行了两个操作,一个是粘连的松解,另外一个是巧囊的剥离。后来我想到,如果在我知道自己有卵巢囊肿之后,没有进行那么剧烈的投篮,会不会我那个东西的粘连就没那么严重呢?但至于我的粘连是什么程度,出院小结里没说,我这个巧囊在异位症里的评级分类,出院小结里也没说。

后来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手术做完,正在打诺雷德又或者是之后长期是唯散宁的时候,我才渐渐发现,可能即便当时我巧囊大小已经达到了手术指征,但实际上或许我还可以先吃三个月的药看一下效果,据说如果是有效的,三个月的时间巧囊就会缩小,但在我手术之前,我看到的那些信息是我这样体积的巧囊,基本不可能通过药物缩小,甚至让其消失了。中国的异位症治疗指南里,巧囊的手术指征那条线卡在5厘米,而我的巧囊是个接近6厘米的玩意。在某些评分规则里,除了体积大小,还会有其它因素,比如痛经或不孕。我是个没有痛经的人。这辈子就只试过一次剧痛。至今我都觉得那一次的剧痛导致了这个巧囊,但是时间已经不能倒流,已经不能回到那个时候,有谁会想到剧痛的时候去看一下医生呢?因为那刚好发生在月经期间。月经的痛,很多人都习以为常,虽然我平时根本不痛,但既然大家都忍一忍可以过去,又或者吃个止痛药可以缓解一下,我的那次或许忍一忍也就完了。如果那一次剧痛的时候,我就去看医生。可能那个时候会发现一些比较神奇的事情,但也有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周二的晚上在中山一院妇科的直播平台,我听了一节中山三院古健老师讲的异位症全程管理课程,里面说到了两个38%:38%痛经的人是异位症,异位症的人群里38%有痛经。我是那种不在这两个38%里的人。

边看手术边吃饭

2024年12月19日 08:3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只要在办公室吃完晚餐,我都会一边吃一边看中一妇科的手术视频,有可能是手术视频,也有可能是PPT,但是PPT里面其实也有手术视频,所以称呼为手术视频也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喜欢看那些东西呢?我也搞不懂,之前吃饭的时候我会看电视剧,看的是GA,所以实际上也跟这个八九不离十,但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是演出来的,手术视频是真实的玩意。电视剧的长度是固定的,45分钟,但手术的长度,短的话可能30分钟,长的话可能四五个小时。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怎么可能会看手术视频从头到尾都不快进不拖拉,全部看完。真的看得懂吗?如果看不懂,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我不知道,当我把所有医生所有术式都看过以后我会不会依然有这种热情要去看。现在的情况是可供我观看的视频要把不同术式不同医生的都看完,得花好长时间。毕竟我不是天天都有时间去看这些东西。看的时候我也不可能一次性看完,因为有些手术实在太长了,所以我只能一个手术分几天看。光是看手术已经让我着迷,外加听他们的讲解就更让我觉得过瘾。因为直播的手术除了镜头画面以外,主持人和主刀医生都有麦克风,他们会交流,会讲这个案例、会讲这个手术、会讲其中的技巧。这些东西都是很有趣的,尤其是对我这种完全小白来说。比如如果某个案例是很年轻的或者很年长的,腹腔内的情况很特别,那么这个手术就会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可能术前他们觉得,这只是很单纯的一个巧囊,但剥着剥着越来越多,好像根本剥不完的样子。多发的巧囊真的很作死,而且多发的胶囊如果左右卵巢都有,这个人到底做完以后能不能生育都是个问题。一开始我看他们做剥巧囊手术的时候,我会很惊讶,那么一个东西被他们硬生生地撕开了,然后用很暴力的缝针方式捆扎成某个形状,卵巢还算是卵巢吗?卵巢还具备卵巢的功能吗?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很震惊,当我看了好几个医生好几台手术之后,我就不那么震惊了,因为就是这么回事,这么被破坏的卵巢,缝起来了以后居然还有功能,只不过可能功能跟以前相比有所下降而已,人体实在太神奇了!毕竟卵巢跟体表的整形不一样,体表的整形看上去行就OK了,卵巢是生产卵子的,是生育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只有有病的才需要把卵巢给切开,所以现在我反倒很好奇,一个正常的卵巢到底切开以后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的呢?虽然实际上在腹腔镜手术里,除了病变需要处理的那些囊肿以外,还是有正常卵巢的。如果不是到了复杂手术的中后段,战场一片狼藉,我基本上能一眼都辨认出那个玩意就是卵巢。当我看过好几台剥离手术以后,我能感知得到哪些医生比较好哪些医生手法比较让人无语。

接着,我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哪怕很牛的教授答应主刀你的手术,他会把最复杂最困难的部分亲手解决,但是手术里一些他觉得很简单很常规的东西,就可能留给助手了,但是他助手的水平,跟一般的副主任、全程都自己干的副主任相比,又会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什么样的手术找什么样的医生,如果真要纠结起来,很不容易。因为手术室里面的他们是一个团队。所以最终手术的结果怎样?我感觉主要还是靠运气。

左右疑惑

2024年9月25日 08:36

电视剧《亲爱的生命》某一集说到一个妇科癌症的患者,她很火爆,因为她之前经历过医疗事故,所以她对医院里所有的人都是非常不好脾气,但即便这样,她依然到要到医院接受手术,因为那是她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之所以她这么绝望,是因为多年以前,她检查发现了单侧巧克力囊肿。手术的那个医生却把她好的那一侧卵巢切掉了,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故,她失去了婚姻、失去了生孩子的希望,也改变了她的人生,所以她对医院的所有人才会那么的憎恨,虽然那个医院和她后来去的医院不是一家。

《亲爱的生命》是一部说妇产科医生的电视剧,前面很大一部分说的都是产科,后面才带入了一些妇科的内容。虽然这样,带入的妇科内容通常也是跟产科联合在一起。那个很火爆的病人质问住院医生她的手术要怎么做?要在哪里开刀?怎么开刀?整个流程都要给她说。她会质疑她有问题的部分是那个地方,为什么要从第二个地方开刀。我是理解她这种心情,因为我做巧囊手术之前我也有纠结过,自己的那个巧囊到底在左边还是右边,是我的左边或者右边还是医生的左边或者右边。之所以让我这么纠结,因为之前所有的超声报告都显示我的巧囊是右侧的,但是当我做完手术醒过来的那一下,却发现最痛的那个伤口在左侧,于是我就陷入了纠结,为什么会这样呢?该不会切错了吧?同样跟我纠结的还有我同房的病友,她是宫外孕。同样,她的伤口位置跟她宫外孕B超报告的那个位置好像不太一样。无论是我还是她,都不敢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伤口在这边?到底有没有切错?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因为我们做的是腹腔镜手术,所以最大的那个伤口在左边还是右边跟我们要切除的那个东西在身体的左边还是右边没有关系,跟主刀医生的操作习惯有关系。如果是开腹手术的话,我感觉理论上是应该在离需要切除那个地方最接近的那个部位开刀,但腹腔镜不是这样的,它可以游走于腹腔的任何一个部位。我感觉问题只是那个医生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他擅长用哪只手操作,那么最后那个取出口就在哪个地方。术后做第一次B超之前,我还是挺忐忑的,但是当我做过一次又一次的B超,发现的确没有了巧囊以后。我才终于放下心头大石,相信最大那个刀口的位置跟切除的那个东西所在的位置没有关系。

电视剧里那个患者不只切错了,而且巧囊跟卵巢一并切除了。就我一个路人甲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操作,明明可以直接剥离的巧囊为什么要一并把卵巢摘掉呢?虽然实际上被巧囊骚扰过的卵巢,功能一定是没有正常的时候那么好,但那毕竟是一个卵巢,哪怕功能减弱了,但还是有功能的。怎么可以用如此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呢,关键还切错了。我感觉电视剧里说的那个切错了,应该不是用腹腔镜而是开腹。开腹如果刀口在这边,你又要看那一边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用腹腔镜,搞完这边再去看看那边。又或者是进去以后发现可能两边都得处理一下,也是可以做到的。我不知道妇科的腹腔镜手术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或者说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主流的术式。现在还有为了正常大小的巧囊做开腹手术的吗?

大概单侧巧囊接受手术的人都有过左右的疑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