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铜铃十三响

2025年3月20日 07:52

本文为,内容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杏花巷的青石板泛着油光,阿砚蹲在自家酱油铺屋檐下,看雨水顺着招幌的流苏滴进陶罐。惊蛰刚过七日,空气里浮动着令人作呕的甜腥气——这是东家往新酿的豆酱里兑了三成井水。

“小砚子,把后院那缸’老陈酿’搬到地窖。”账房先生踢了踢少年单薄的脊背,”记得用红布蒙严实了,春分前不许开封。”阿砚的指甲缝里嵌满黑褐色酱渣,他清楚所谓老陈酿不过是往生花的酱料添了焦糖色。

斜对面仁和堂传来捣药声,往常这时候该飘出甘草清香,今日却泛着刺鼻的硫磺味。穿绸衫的掌柜立在阶前,正把新制的避瘟香囊系在梧桐树上,系带下压着张泛黄纸片——”惊蛰特供,买三赠一”。

雨水漫过阿砚的草鞋,他看见青苔在墙根织出墨绿色蛛网。药铺伙计抬出蒙着白布的竹筐时,有暗红液体渗过缝隙,在积水里晕开血丝般的纹路。阿砚认得那颜色,上月西街乞丐喝了仁和堂的驱寒汤,咯出的就是这般猩红。

三更梆子响时,整条街突然活了。酒肆地下挖出二十坛真窖藏,掌柜花娘子用井水冲洗坛身泥垢;绸缎庄二楼烛火通明,褪色的杭绸被连夜染成孔雀蓝;阿砚抱着发烫的陶罐踉跄奔走,东家说要赶在卯时前把三大缸”特制酱”换成勉强能入口的三不加。

天光破晓时分,十二名青袍使踩着露水出现。他们腰间悬着刻有惊蛰节气纹样的铜铃,走过之处商户们纷纷掀开蒙着红布的货架。仁和堂的避瘟香囊忽然飘出檀香,酒肆新启封的陶坛酒香四溢,连总掺沙子的米铺都摆出了晶莹如玉的新谷。

阿砚躲在酱油缸后,看青袍使的银针在酱料里搅动竟不染纤尘。药铺掌柜捧着鎏金账本,指间还沾着连夜改账的墨渍,声音却清亮如泉:”本店药材皆采自云梦泽,经三蒸三晒……”

当铜铃声消失在巷尾,东家一脚踢翻验货的银盆,酱汁泼在除尘日新挂的锦旗上。仁和堂后院升起浓烟,伙计们把惊蛰前制的药包推进火堆,灰烬里未烧尽的蜈蚣腿蜷曲成问号。阿砚摸到怀里藏着的香囊——今晨掌柜塞给青袍使的那个散发着安神香气,而昨夜捡到的样品里,分明蠕动着米粒大的虫卵。

清明雨落下来时,阿砚看见新搬出的酱油缸又蒙上了红布。杏树枝头香囊飘摇,褪色的绸缎开始泛白,而青袍使的铜铃正在某个角落沉睡,等待来年惊蛰雷声将它们再次唤醒。

(架构/Maie,文逻辑/Deepseek,配图/豆包)

薛城小记

2024年6月5日 16:04

在去往理县途中杂谷脑河边偶遇一座漂亮的小镇,有山有河,亭台楼阁,原来这就是“5.12”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薛城镇,是一座具有独特的茶马古道、藏羌民族文化、大唐风貌和红色文化融合的小镇。

薛城镇子不大,却又历史悠久,在古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是防守西北方向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重镇。

据《旧唐书》记载: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蜀国大将姜维领兵征讨汶山叛羌时,曾经在这里屯兵筑城,后世称为姜维城。关于姜维城,世间还流传一个颇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蜀汉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诸葛亮遣大将军姜维到汶山(今、理县一带)平乱,屡被当地羌族女兵打败。后来诸葛亮就建议说在挑花围腰上编织符咒送给羌女,羌女被围腰上的艳丽图案吸引,争相系戴并效仿编织。从此,符咒迷住了她们的心。时间一长,她们便只知挑花刺绣而不思打仗征战了。传说固不可全信。但这种挑花艺术经羌族人民长期的实践和提炼之后,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构图、纹彩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早已具有羌族的风格和特色。如今,羌绣早已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

从镇子上回望,穿过树荫有一座尖尖的熊耳一样的山,非常漂亮,忍不住多拍两张。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在今薛城镇校场村附近设立薛城戍。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于公元830年(唐文宗太和元年)在这里建了筹边楼,意在筹划边事,与吐蕃等少数民族勾通关系,联络感情,平息唐蕃纷争。

唐宋的时候这里还是重要的茶马古道枢纽,用内地的茶叶换回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一带的河曲马,薛城自然也就成为重要的茶马互市商贸通道。

薛城小镇依山而建,蜿蜒呈狭长形状分布。路两侧有路灯,有碉楼形状的分类垃圾箱,有路边画线规划的停车位,也有绿树成荫。

镇上为啥还有座薛涛纪念馆,很是奇怪。

唐代第一才女薛涛时任剑南西川节度府女校书,薛老师是否到过薛城尚未可知,但薛老师为薛城写的诗确实堪称边塞诗中的千古佳作: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城之所以成为古代的军事重镇,是因为它位居高山之间的隘口,一边是是熊耳山,一边是笔架山,杂谷脑河流顺着古镇前流过。小镇四周群山环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薛城海拔有 1647.7 米,险要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薛城的特别景色,据说历来有“熊耳秋风”、“笔架献奇”、“狮头望月”、“陇山古雪”、“沦水东流”、“石门遗响”、“箭山晚照”、“夷关暮茄”、“古灯夜明”、“封侯挂印”等薛城十景。

梓潼宫下南沟水,笔架雄峰穿入云。高登熊耳观美景,赛过江南是薛城。

这是住在薛城镇较场村的刘永清老先生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的美景,就是较场坝风景。

沿着街道漫步,已正午时分,寻见小巷里有一家面馆,只墙上贴了一个不起眼的“面馆”二字,不仔细根本看不见。老板正架着铁桶锅炖肉,汤水随着热气沸腾,扑鼻的肉香。问老板有些啥吃的,只有面和卤猪头肉。

于是我们要了一个酸菜面,切一盘猪头肉,一牒辣椒面,自己又去泡菜缸子里夹了一碗泡菜。端到外面院子里坐下就吃。

谈不上有多美味,却能在肠胃最需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地方解决温饱的问题。简单吃完,抹抹嘴继续赶路。路边山崖上仍然是滑坡滚石不断,悸悸然。

延伸阅读:

节假日调休何时修?

2024年4月28日 16:19

近日“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全网吵翻了,针对节假日调休是否应该取消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讨论和共鸣。Maie 从个人遇到的情况来看,觉得这调休确实可以改一改修一修了!

节假日调休是怎么来的

1999 年十月,为提振经济刺激旅游消费市场,第一个调休凑整的国庆“黄金周”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年已经伴随着国人度过了 25 年的时光。

当然这个“黄金周”不是说人人都能挖到黄金都能赚钱,实际上是一部分人消费,一部分人赚钱,是“黄金”的转移,是不同阶层代表的利益格局分配。调休这一制度避免了节假日与周末之间间隔 1 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的情况,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积极的。

 节假日调休带来的问题

尽管调休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节假日碎片化,但随时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种调休制度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增加了心理压力,调休制度并未真正带来休息,反而加剧了工作与生活的失衡,降低了休闲质量。主要弊端如下:

  1.  工作时间更长:调休安排并未实质增加假期总量,而仅是通过调整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顺序来拼凑长假。导致原本的双休日变成了单休,甚至很多时间需要连续工作六天,这种为了调体而“凑假”模式让大家感到不满。
  2. 休息时间更少:尽管调休看似增加了假日总数,但实际上并没有增加真正的休息时间,反而因为调休而减少了休息日的数量,使得连续几个星期都是“单休”。别人问你听说你们五一又放五天,你该怎么解释只放了 1 天。
  3. 打乱了正常外出办事的节奏:比如按正常时间去政务大厅、医院等地方办事,结果到了才发现遇上节假日调休,白跑一趟。
  4. 打乱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规律:这个经常遇到吧,本来定好的闹钟赶上周末调休没响。想周末睡个好觉,忽然想起还要上班。
  5. 增加人力资管理行政负担:国家和企业都要专门的人员来规划管理调休。
  6. 影响生产效率与团队协作:频繁的调休可能导致工作流程中断,项目延期,以及工作量分配不均,影响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7. 交通拥堵:集中调休休假还引发了景区和高速交通拥堵、旅游景点人从众、酒店价格飙升,以及非旅游正常回家买票难、花钱买罪受等”黄金苦旅“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让人望而却步,宁愿选择“宅”在家里。其实还是因为经济不好,穷人玩啥呀,不搬砖就没钱,不干活就没饭吃,休得超长越不心安。生活在底层的未富先衰的中年劳动人民,上有老下有小,即便能在大假随心安排出去游玩,也不要统一一个时间出去好不好。

拭目以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规定假期一定要出行?就不能躺着吗?” 年轻人更加渴望拥有自己手中定义假期的权利。优化节假日安排,减少”功利性“的调休,增加”人性化“的假期,优化带薪休假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和社会整体福祉。连央媒都呼吁将调休选择权交给劳动者,不如就革新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