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Dec.9 – Dec.15 生命在于折腾
我很喜欢对自己进行极限测试,就像是掐着秒表玩窒息性爱一样,一定要找到最临界的那个点在哪里。这周的播客做到了日更之后,特别是昨天参加了一个所谓的「播客」联盟的大会后,听着台上毫无重点讲自己「创业史」的爹味自白,说当他们因为周更到第三十期的时候,他们因为这个「节点」集体感动了,还专门做了一期「三十而立」的专题。
想着还是不能带着滤镜看人,晚上回家后,我还专门把这一期的节目翻出来听了听——到第六分钟,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讨论这些观点。第十分钟,他们竟然开始对孔子和《红楼梦》的「定义」进行宣讲——我是在听播客,还是在听网课?
所以,我对自己进行了极限测试,看看到多少分钟的时候会放弃听这个播客。
我一直不太懂「播客」到底要播什么,主持人问在场的四个人一个问题,每个人都照着准备好的稿子说自己的故事,然后主持人一个劲儿地说好棒、哇塞、你真有想法。对我而言,这更像是「电台」,就是参与者挨个上台转一圈,说一些不痛不痒、照顾全局、左右逢源的观点。
所以我们才决定乱拳打死老师傅——如果我们做一个从故事里面拆解内核的播客呢?甚至期待现场有争吵、观点的争论,甚至是来宾扬言「不录了」。
当然,从受众的角度,大部分人都希望无需付出太多专注力,将播客作为白噪音,充填通勤、家务,甚至是刷牙。除非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情绪,否则听众很难与节目同频共振。
拿琼瑶举例,正是因为琼瑶家喻户晓,所以她的自杀不需要再重新通过故事的方式「宣讲」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个人对事件的感受发表看法。但是针对人本身,又必须要遵循「死者为大」的第一原则。那如果将话题从琼瑶引导至「自杀」,即讨论琼瑶的自杀到底是负责还是不负责,而不负责的自杀又是怎样的,从而对比到沙白直播安乐死。
不过,这样的聊法也很容易进入爹味环节,特别是观点的阐述往往会惹到持不同观点的人——所以我才把《油漆未干是观点还是事实?》也在播客做了一期,以后遇到掰扯不清观点和事实的,就丢链接给他,避免解释半天。
播客到底要怎么做,其实网上有大把的方法论,但这些方法论又都规避了一个核心——坚持内容产出。举个例子:
如何讲好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借由那些杜撰事实引爆流量的短视频,可见一斑。
- 开场就说明「在做什么」,做的内容尽量是两个看上去没有内部逻辑的东西重新组合。例如,我在洗浴中心帮小姐做情感咨询;我在法国街头捡到中国小学生暑假作业;我在相处了三十几年的父母的房间发现了自己生父母寄来的信等等。
- 背景交代人物关系「发生了什么」,故事的核心是「人」,将人物塑造清晰,推动剧情就变得合理起来。例如,把洗浴中心的小姐身世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交代清楚,便可以让这个人物原型更加完整,从而给她安排一个人物弧光的事件——她做这一行是当初男友介绍进来的,因为来钱快她舍不得换工作,因为家里有老人等着用钱等等。
- 短视频区别于播客,需要更多的图像信息来增加内容的丰富程度。虽然它们同样需要口播,但短视频的口播则需要大量的「造景」来提高真实感。例如在录制口播的时候,利用前置摄像头怼脸拍,在不看摄像头的情况下,采用摇晃、移动、记录主角与他人对话(甚至双视角)来将口播的情绪、所处环境、剧情推展给视觉化。例如,走路和跑步时,摄像头的摇晃感完全不同。摄像头作为第三视角,记录主角与环境的互动,而到了「内心时间」,例如吐槽时刻,可以对着摄像头「偷偷」交流,将第三视角代入主角的内心世界等等。
- 打造人设。主角的人设可以通过第三视角的镜头语言进行阐述,而其他参与者则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加入。同样的事情,在男女性别互换、年龄差、知识水平差、EI性格差的人物对立中,得出不同的答案和观点,从而丰富视角,以便激发受众的参与感。
- 最后才是所谓的「埋钩子」。钩子就跟说书里的「扣儿」一样,每一次惊堂木落下时,都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扣儿」上。在情绪最激昂、剧情最跌宕、马上转机、至暗时刻的时候,突然停下,从而留下悬念。短视频的「扣儿」在于观众希望看到接下来的发展,例如,我和洗浴中心的小姐,在她周三休日的时候约见在附近的商场,以「朋友」的身份吃饭聊天。
以上的方法,可以用来将真实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也可以完全杜撰一个流量故事出来。无论哪一种,其核心还是「你先把东西做出来」。
至于故事的真假与否,取决于受众的阈值在哪里,以及有没有我这样折腾的观众,非要从拆内核的方式找到里面「反常理」和「反人性」的逻辑。
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方法论,但大家对「坚持创作」都只字不提。因为他们知道这才是慢慢靠近真相,和你最想做什么的途径,而方法论只是让你暂时得爽和持续地稀里糊涂。
先折腾吧,到第三十期的时候,再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变化。
对现实的一点思考
视频自媒体平台和图文独立博客
视频自媒体时代有价值的信息很少。目前视频的自媒体时代,虽然内容琳琅满目,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屈指可数,甚至是大海捞针。本来自媒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流量,以求变现,就像以前图文时代的「震惊」标题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在此风气的环境下,我们就不能期待着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了。
博客帮助我们筛选下了喜欢独立的且有想法的人。那么,博客这个老平台,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虽然在视频时代以前,博客也是用来吸引流量进行变现,但如今博客的大势已去,留下的,都是热爱文字输出的独立博主。也不是说博客还有多大的商业价值,而是博客相当于帮我们筛选下来了这么一批人,这批人不为赚取流量(毕竟博客现在也没什么流量了),更多的是为爱发电。用最简单的,相比视频制作要更轻松的图文发布方式,向世界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是随心所欲。
文字更适合用来学习和思考。文字相比于视频,要更适合用来学习。文字需要我们主动去阅读和理解,视频是让我们不用思考的被动接受信息,主动要比被动更能有效理解并记住信息,从而能帮助我们去整理思绪,系统的思考。视频是有趣的,轻松没压力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消遣,即时满足。
如果有人反问说:现在文字类的博客已经没有价值了,没人会看的,写了也没用。那我会说:这类无法看枯燥无味的长文的人,他们的多巴胺阈值已经很高了。这类人喜欢看轻松无压力的视频,不用思考,就能在一两分钟内看完一个视频,然后再看下一个视频。这种走马观花的观看是很难形成深度思考和理解的,更不可能利用获取的新信息来改善现实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他们很难专注于眼前没有乐趣的事情,很难去解决稍微有难度的事情,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都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来分析并处理各种枯燥无味的事情的。
都是工具,但要运用得当。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视频,如果运用得当,他们都是很棒的工具,能够辅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但他们的信息载体的基本调性就在那,而且时代的风气也如此,不是说图片和视频不好,是这种视频载体更容易用来让人们沉迷其中,如果心境不清醒,就很容易变成消遣娱乐,浪费光阴,弱化大脑。
控制好自己的精力。人的一生不应该追求快乐,因为那是一种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应该追求的是平静,是专心的处理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不去焦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快乐和幸福就让他在平静中不经意的到来,就像偶尔加点糖,而不是去追寻每天都甜蜜。
要想处理好手头的事情,就要控制好自己的精力,那样才有耐心去思考、计划、分析、执行,处理好枯燥无味的琐事。要控制好能够刺激多巴胺的低级快乐,比如短视频、游戏、小黄片、可乐薯片、微信群聊,甚至音乐。实在是控制不住了想尝一尝,也要懂得按下暂停键,不能一直沉迷下去。不然的话,你可能连早上刷个牙、叠个被子、拖一下地、洗个澡这种极其简单的事情都不想去做,那更谈不上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工作、学习能让自己更优秀的知识技能这些稍微困难一点的事情了。
叔本华曾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
当我们感到无聊时,那便是精力非常充沛的时候,这时候非常适合去做一些枯燥且困难的事情,如果这时候忍不住去及时享乐,忍不住去玩游戏、看黄片、抽烟、吸毒等等,多巴胺会让你想要得更多,继续玩游戏继续及时享乐,根本停不下来,停下来会非常的痛苦。相比于到达了多巴胺顶峰之后再痛苦的下降,不如控制好自己,让多巴胺时刻处于平衡的状态,那样生活才能随心所欲,尽在自己的掌控。
再谈博客。所以说,博客还是有价值的。文本信息能够更轻松简单的发表想法观点,读者也能够能够更快速的检阅,而不用等着视频一字一句的读完。虽然读起来非常乏味,但从宏观长远来看,让自己处于平衡的状态,才能随时随地的投入到下一件平凡琐碎的事情当中去。
可能已经没人记得我了,毕竟我更新的不多,这几年甚至写都不想写,因为我怀疑写博客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价值。因为写了东西也没人看,写来干屁吃。不如去B站、抖音、小红书那里去做内容,那边人流量多,也有更多人和你讨论。像这种鸟不拉屎的自建站,根本没人知道,更没人有耐心来读你的长文,又枯燥,又没营养,又不好笑,没有教你赚钱的办法,又没有给到什么情绪价值,读来也是浪费时间,那写来干嘛,索性就摆烂不写了。但现在想想,写博客,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在给自己的自媒体视频写文案的时候有根本性的帮助;二来可以促进自己思考,大脑多活动,不然真的会生锈;三来呢,码字还是有点小愉悦的,特别是用小鹤双拼打字,比以前全拼的时候码字爽多了,虽然有时候还是要慢慢的去找候选词,但总体来说还是舒服了不少。当然了,这种缺少规划的即兴写作方式大概率会产生许多废话,也就是没有价值的内容,毕竟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但我也无所谓了,爱看不看,我每年续费几块百块钱还要顾忌那么多,干嘛呢,折腾自己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是了。
我还是希望多和大家交流一些想法,向大家多学习的。锻炼一下自己,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有耐心的去学习一些干货知识。如果你不玩游戏,不看短视频,不看小黄片,不沉迷于即时通讯,那你真的多出很多的时间,虽然无聊,非常无聊,特别无聊,但无聊就对了,无聊就试着去处理一下你还没解决的事情吧。
下次可以聊一聊如何把困难的事情分解成简单的小事情,以此提高执行力,早日处理好事情,减少拖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