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小巧的 UPS — 瓦力 W120 开箱
械硬盘在非正常断电时存在损坏的风险,因此,UPS 对于每一位 NAS 用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前几天,我那台正常运行了半年的群晖 NAS 恰好遭遇了一次“异常关机”,这让我非常紧张,随即就下单购买了一台 UPS。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小巧的 UPS — 瓦力 W120。
小巧的 UPS — 瓦力 W120 开箱最先出现在Jack's Space。
我的群晖 NAS 里装了啥
在 「年度幸福感好物分享」文章中,我本分享了 5 个在 2024 年里显著提升个人幸福感的产品。结果评论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对 NAS 产生了共鸣,让我很好奇大家平时都用 NAS 来做什么。恰逢最近我为 NAS 更换了 8G 内存条,这使其能够运行更多应用和套件,这篇文章就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NAS 里都装了些什么。
我的群晖 NAS 里装了啥最先出现在Jack's Space。
年度幸福感好物分享
还有半个月就要步入 2025 年了,过去一年里,有哪些产品让你感到惊喜,让你生活变得更美好呢?回顾了 2024 一整年里所有购入或者体验过的产品,我挑选出了那些最能提升我自己幸福感的产品,想在这篇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年度幸福感好物分享最先出现在Jack's Space。
组了一台 QNAS Mini
写在前面
手里的极空间已经稳定的运行了非常久了,但是随着功能的丰富,越来越多的Docker容器,性能慢慢跟不上了。所以就想着自己组一个小的全闪的NAS,自己组的好处在于,一个是性能可以得到保障,再一个就是降低一些预算,毕竟成品的NAS价格居高不下,就算是主打性价比的产品,比自己组装还是要贵了不少。
硬件
得益于汪汪队射手大佬开源的 QNAS MINI
方案。完美的满足了我的全部需求:
- 足够精致好看的设计;
- 足够多的解决方案;
- 八盘位的扩展性;
- 小巧静音;
外壳是3D打印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自己喜欢的配色方案,如果自己没有3D打印机,闲鱼上也有提供代打的服务,材质可以选择 PETG
或者 ABS
。这里更建议选择耐高温的 ABS
材质。
芯片部分,选择了 畅网 P5
的解决方案,也就是 N100
这颗处理器。当然针对这台机箱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案,比如说:4105、5105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CPU需要对机箱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QNAS MINI
的原型机是针对畅网P2
,也就是4105这颗CPU设计发布的,而 畅网 P5
发布后,为了满足 N100
的散热需求,网友在原型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度,已达到增加风扇,加强散热的效果。
以下就是完整的的配件清单:
名称 | 价格 |
---|---|
QNAS MINI 机箱 | 120 |
QNAS MINI 机箱背板 | 195 |
畅网 P5 N100主板 | 675 |
DDR5 16G 内存条 | 300 |
NVME 转 6 SATA 扩展卡 | 65 |
1TB 2.5寸固态硬盘 | 598 |
机箱风扇 x 2 | 30 |
软件
玩NAS的朋友都知道,一台NAS好不好用,其关键就在于软件部分。群晖的溢价那么高,还有那么多人买,其核心就是群晖的系统足够好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很多国产NAS的系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比如:极空间、绿联等厂商。
但这些NAS系统都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闭源。只有购买该厂商的硬件才能够使用,那有没有既好用,又开源的NAS操作系统呢。飞牛私有云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飞牛私有云是一群NAS骨灰级玩家团队倾心打造的NAS操作系统。除了上手简单,影视刮削、照片备份、多端应用等常用功能的完成度都非常高。而且团队目前还提供了免费的内网穿透服务,这对于没有公网IP的同学来说,真的太友好。
除此之外,飞牛私有云提供的Docker服务,是我在所有NAS操作系统中体验最好的。
整个界面非常直观,不单单是提供了 Docker
容器的管理,还提供了 Docker Compose
的管理界面。而且镜像仓库不需要任何设置就可以正常的拉取镜像,且速度极快。相信玩 Docker
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
截止到今天,整个飞牛私有云的功能还在不断地完善,上个版本才更新了文件外链分享等功能。而这才是一个上线不到半年的产品。相信随着时间,飞牛私有云会给所有玩家更加好的NAS体验。
最后
都说中年男人有三宝,路由器、私有云(NAS)、充电宝。这虽然是网络上的一个梗,但NAS作为家庭数据存储以及家庭媒体中心,目前看,还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你正好也想要自己组装一台NAS,希望这个方案能够帮助到你。
绿联 NAS DXP2800 试用手记
为什么需要 NAS 呢?主要为了将日常照片、文档更好备份和地归类存储,以及一些简单的文件共享,需求非常简单及小白。因为已经用过一台群晖 NAS,想要一台更简便易用的 NAS,最后选中了绿联的 DXP2800 + 希捷酷狼 Pro 4T 硬盘(炒豆子声音可接受)。
参数配置
绿联 NAS 刚上线的时候口碑并不太好,受制于 openWRT 的限制或者是开发经验当时的系统确实很渣,现在已经迭代两代,且系统已经全新升级为基于 Debian Linux 内核的 UGOS Pro,经过在线体验账号试用,感觉满足于我的使用要求绰绰有余。到手开箱啥的就不说了,网上应该有很多,总的来说硬件用料还是比较扎实。
DXP2800 配置参数备查:
- 机身为航空铝合金材质,内部框架也几乎是全金属材质,空盘净重约 2.5kg。
- 硬盘槽位共有 4 个,包含两个 2.5/3.5 寸 SATA3.0 机械硬盘位(最大 22T*2),机械硬盘笼可抽取,自带儿童锁且有数字标识盘位;两个 M.2-2280 固态硬盘盘位(M-Key 插槽,NVMe 协议,2280 规格,最大 4T*2)。硬盘笼背部风扇处提供磁吸防尘网。
- CPU 为 Intel 7 工艺的 N100,四核四线程1.8~3.4GHz 主频,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
- 原装内存为 8G DDR5-4800MHz 单 SO-DIMM 插槽(位于底部),最高支持扩容至 16G。原装闪存为 32G eMMC
- 原装网卡为 Intel I225-V,网口为一个 2.5Gbps RJ45口,不带 WiFi,好像是可以外接免驱接入绿联自家的 USB 无线网卡。
- USB 接口比较多,包含 USB3.2 Gen2 Type-C口*1+USB3.2Gen2协议A口*1+USB3.2Gen1协议A口*1+USB2.0协议A口*2,无 SD 卡读卡器口。
- 视频输出接口为HDMI2.0,最高支持输出4K分辨率+60Hz。
- 配件包含 12V/5A 电源适配器、一米网线*1、磁吸防尘网*1、硬盘儿童锁钥匙*2、2.5英寸硬盘的固定螺丝和对应螺丝刀,说明书保修卡等。
- 保修期为两年。
基础功能
客户端
客户端目前提供 Web客户端,绿联云 Windows、Android 和 Android TV、iOS 和 Apple TV、mac OS 几种,还不支持 HarmonyOS NEXT。
设备网络访问
DXP2800 NAS 设备网络访问上手难度较低,开机通过 find.ugnas.com 自动搜索局域网内设备创建管理员。可以支持本机创建用户,不走互联网,内网访问支持自定义域名访问或 IP 访问。
外网访问需要注册 UGREENLink ID,这个访问速度比群晖 QuickConnect 要快很多。
存储
文件系统支持是 Ext4 和 Btrfs 两种可选。
存储池支持 Raid0~Raid5,也支持 SSD 作为缓存。
用户和权限
支持用户和用户组,支持邀请用户注册。
权限包括读写、只读和禁止访问。
文件管理
绿联 NAS 文件管理方面,普通用户的个人文件夹相互独立,互不可见;默认无权查看其它共享文件夹;管理员可以查看其它文件夹,但若其它用户设置不允许管理员查看,也会因为其他用户的设置受限访问。
此外也支持文件全局搜索、批量重命名、在线解压。
不足的方面,在手机端上传音乐文件时会报错。
1895版本带来的问题:
- SAMBA 共享的文件不能拖动上传到 PC 客户端中。
文件夹共享
绿联 NAS 文件管理是分为个人文件夹、公共共享文件夹、用户文件夹和分享的目录几部分。共享文件夹这里与群晖不太一样,共享出来单独的一个“分享的目录”菜单下,并不在 Public 里面,除 Public 下的目录外好像都不支持 SMB 网盘映射,这一点使用起来特别不方便。
文件外部分享
文件外部分享支持直接下载,不需要客户端。
相册
绿联 NAS 默认文件管理器就可以管理图片文件,单独的相册应用增加了支持各种维度的 AI 分类 + 搜索功能,比如人物识别、文字识别、相似/重复照片识别、场景物体识别、宠物识别等,也支持自己训练离线模型识别特定物体。
经测试 AI 人物识别的效率不太高,几万张图片大约用了半天时间,少量图片识别不是太准。个人感觉原因在于未提升 GPU 的利用率,基本一直都是使用的 CPU 和内存。
说到这里还要提一句的是,上传的时候会持续生成缩略图,如果图片较多,后台进程长时间占用 CPU 资源,可以看到 CPU 温度一直飙升至 95℃以上,硬盘炒豆子声音,风扇加速。感觉这一点也是有待进一步优化的。也许是我图片较多的原因。
此外相册还支持条件生成相册并进行分享,也支持邀请外网好友上传图片统一管理,这个可以用于户外活动后统一搜集照片。
影视
影视海报削刮方面,内嵌了 TMDB 只需要添加秘钥即可自动刮削海报和简介等生成影视墙,速度很快。另外支持筛选的未识别影片和设置过滤文件大小。最佳的文件名应该是完整中英文名称+上映时间+分辨率等基础信息,不需要 nfo 文件。
影视中心可以添加多个影视库,设置其它账号角色的访问权限。
影视中心自带播放器,好像也支持硬解码。在电视上看可以安装绿联云 TV 端。
音乐
通过 UGOS Pro 系统中自带的音乐应用,可以对 NAS 中的无损音频文件进行识别管理,能自动识别专辑、歌手、专辑封面,也能自动下载 Lrc 歌词,播放体验也非常不错。
不足之处,部分音乐文件无法找到歌词,还有些 MP3 无法播放原因未知,不支持多歌手。
数据同步和备份
多终端备份
支持手机电脑等多终端数据备份,支持多设备数据同步。
手机端仅支持相册备份,备份范围只能选择 DCIM 文件夹或者所有,不能选择指定目录。
网盘同步
网盘同步差点意思,目前只支持微软 Onedrive 和百度网盘同步。
Docker
Docker 容器就不用介绍太多了吧,绿联 DXP2800 NAS 支持 Docker 和虚拟机,UGOS Pro 支持 SSH 登陆,所以用命令行或者客户端部署都可以,用 Docker CLI 命令就行。
下载
绿联 UGOS Pro 供了内置的下载中心和迅雷两款下载软件,支持 HTTP、BT、magnet等协议的下载链接和种子下载。
小结
绿联 NAS DXP2800 的硬件配置和用料还是非常不错的,在升级为 UGOS Pro 系统后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还是能够满足日常需要。由于其定位主要是个人家庭用户,因此办公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如果有商务办公上更高的需求可能用群晖更好一些。总的来说绿联 NAS 硬件不错,软件更像是简装而且有各种小瑕疵,希望绿联能够在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持续对系统和常用功能进行迭代和优化。
Update
- 2024-11-29 下午推送 11 月更新,固件更新至1.0.0.1895,DDNS 支持 IPv6。音乐支持多歌手等;相册索引性能优化,减少头像内存占用;影视中心海报墙更新等。
威联通NAS购入初体验以及设置记录
之前是用树莓派连个两盘位硬盘盒运行一些服务,由于它的稳定性加上容量不够,一直想弄一个NAS,趁着双十一到来,就入手了威联通的NAS,本文介绍 一下购入的抉择以及NAS的初始化和相关的设置。
缘起
NAS这个东西知道了很多年了,一直想要搞一个,迫于家里花费的紧张,之前一直是使用一台树莓派4B,其中刷了Openwrt系统,挂载了两块盘的硬盘盒,其中开启了Webdav, Samba,Jellyfin相关的东西。不过因为Jellyfin挂载阿里云盘速度不太理想,有不少视频还是下载到自己的硬盘里面的。同时内,硬盘也出现了拷贝大文件就出现问题,需要重启硬盘盒和系统的问题,这个后续会继续说。
DIY NAS硬件或者成品的NAS也关注了有挺长一段时间,迫于以上问题,以及文件越来越多,当时买的这两块2T的硬盘,容量已经不够用了,想要购买一个NAS的想法更加加强,终于决定今年双十一搞个NAS。
剁手
购买NAS是有两个选择,自己组装硬件,安装飞牛或者黑群晖等NAS系统,又或者购买群晖、威联通等成品NAS。在V2EX发帖求助,以及自己的纠结中,最终在性价比和稳定性等各种因素比较之后,选择入手了威联通TS464C2。
威联通的系统虽然被大家诟病许久,但是它也算是市场上除了群晖之外NAS系统做的最久的厂家了,考虑到文件的安全可靠在文件系统和系统稳定性上面,这两家还是要比国内的新起之辈更加值得信赖的。而我选择的这一款,支持内存扩展,如果以后服务比较多,可以再增加一根内存。4个3.5寸硬盘位加上两个NVME 硬盘位,对于容量的扩展应该很多年都不存在问题了。双十一这块机器只要2000块钱就拿下,而群晖同配置的4盘位差不多要四千,只能说高攀不起。
另外下单了一块国产的NVME 2T硬盘,加入Qtier存储池,希望能提高一些速度。为了拥有更大的容量,经过一些研究,淘宝购入了一块2手服务器硬盘,型号为HC550, 16TB,回来看Smart信息,已经运行了786天,不过其他信息看着都不错。
上电
收到机器,插上硬盘,参照指南开始初始化。威联通提供了比较友好的初始化方法,可以通过网页或者应用对它进行初始化,不过一定要插上硬盘才能开始这一切。
根据指南初始化之后,开始了硬盘的初始化和存储池的设置。之前使用的openwrt中对于硬盘的管理是比较简单的,基本就是实现了基础的Linux功能,把磁盘挂载到指定的目录,硬盘初始化之类的。而QNAP中,“存储与快照总管应用”中,对于硬盘和存储卷的设置则全面,可以设置各种raid的存储池,Qtier,快照,卷等等,也有硬盘的运行情况的显示。我想这就是选择大厂成品NAS的原因,毕竟docker之类的东西大家都很容易做,但是这种积累了很多年的东西不是那么快能够做出来的。
安装软件
在威联通NAS中安装软件可以选择从QNAP的应用中心安装应用,也可以安装Container Station之后通过docker来安装。不过官方的应用中心中的应用中主要是一些官方提供的应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第三方的应用中心,这里我推荐一个: https://www.myqnap.org/repo.xml,官方应用商店没有的可以来这里试试。不过这个应用商店中的部分应用是收费的,比如Jellyfin,它提供的版本需要依赖Apache,这个时候你需要去它的网站上面购买,价格还不便宜,当然我是不会去购买的。
除了应用中心安装之外,我们还可以去网上找QPKG文件,比如Jellyfin,我就是使用的pdulvp
为QNAP定制的版本,下载地址在:https://github.com/pdulvp/jellyfin-qnap/releases。Jellyfin我不使用官方的docker版本有两个原因,一是使用这个定制版本,可以方便的使用英特尔的集成显卡进行视频的硬解,另一方面是使用docker的化,默认只能映射一个媒体目录到Docker中,想要映射多个目录会麻烦一点,因此使用QPKG更方便。
对于其他的应用,比如FreshRss, VaultWarden则是选择了使用Docker进行部署,Container Station的Docker部署为先写一个compose文件,之后软件会帮助下载相关的容器进行启动,这个有个问题就是创建完compose之后,容器启动起来之后,在web界面上就没法编辑compose文件了,想要编辑的需要用ssh进终端去看,比如我创建的app-freshrss
它的compose文件就在/share/Container/container-station-data/application/app-freshrss
当中。
另外威联通自带的一些应用,文件管理,QuMagie,特别要说一下QuMagie,它已经可以帮我把相片按照人物,地点,物品等等分类好了,配合上手机App使用流畅很多,再也不用之前那样使用SMB手动同步了。
其他
目前用了这个二手服务其硬盘加上新买的固态硬盘组了一个Qtier池作为主要存储区,家里有块旧的sata固态硬盘就把他搞成高速缓存加速了。原来的两块酷狼硬盘都是EXT4格式,但是插到QNAP上却不能识别,只好放在原来的设备上,新NAS通过Samba访问原先的设备,把文件拷贝过来。
之后把旧的硬盘插上来使用才发现,其中一个硬盘出现了坏道,数量还不少,感觉它应该命不久矣,不敢放什么东西上来了。 而另一块好的硬盘,准备把它作为备份盘,相片,笔记和其他的一些重要文件都定期备份到这个盘上面。因为硬盘数量优先,并没有组RAID还是空间优先,只把重要的文件备份但愿以后不会踩坑。
以上就是这个新NAS的初体验了,后面还要继续增加新的应用,仍然需要摸索,外网访问仍然沿用家里的DDNS和端口转发。目前才用了不到一个星期,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用到没有涉及,后面有新的体验来再继续写文章分享,也欢迎玩NAS网友一起交流分享,如果有好玩的应用也欢迎评论推荐给我。
看完评论一下吧
完美实现手机照片自动上传至NAS并同步到网盘!
昨天一天时间,博客群里都是在谈论NAS,这又把我折腾的心勾的痒痒。对于NAS,我一直的观点就是自己DIY不买成品,买成品的价格至少要贵上1倍。在2019年的时候就折腾过NAS,那个时候买的都是矿渣,先是买了蜗牛星际,后来《上车了!暴风播酷云二期“开包”记!》。为了折腾NAS,单独买了两块4T的红盘,但是,但是后来其中一块硬盘还没有到一年时间就挂掉了。虽然免费换了新,但是里面的数据没有了,还好里面存的都是一些电影而不是重要数据。至此,NAS会坏硬盘这个阴影一直存在脑子里。没多久,就把暴风二期给卖了。
昨天我说出我对NAS存在坏硬盘的阴影时,老刘说我这是因噎废食。想想也是,NAS上硬盘坏了的直接原因是硬盘本身的质量问题,而不能去怪Nas。那就把吃灰的NAS重新折腾起来吧。目前我的硬件环境是用的J4125小主机外拖一个硬盘盒,里面是拆机的硬盘1T和4T各一块,搞的all in one。选用ESXI做的底层,ikuai爱快做主路由拨号,openwrt做旁路由负责科学等,另外通过一键脚本安装了黑群晖DSM。J4125主机资源还没有用完,准备再搞个Debian来折腾。那个黑群晖自安装后就一直吃灰,后来干脆把电源都给关了,昨天晚上回到家,才连上ESXI给NAS开了机。
如何将手机里的照片自动上传到NAS,并自动同步到网盘呢?这里我们需要用到这样的两个套件Synology Photos和Cloud Sync,两个都是官方套件,直接安装即可。
Synology Photos 是 Synology NAS(网络附加存储)设备上的一款强大的照片管理和共享应用程序。它集成了照片存储、管理、备份和分享等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照片管理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 Synology Photos 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智能分类和搜索、多设备同步、分享功能、高效的备份解决方案、照片编辑。相册管理等。
Cloud Sync 是 Synology NAS 提供的一个功能,允许用户将本地 NAS 数据与云存储服务(如 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 等)进行同步。这个功能非常适合需要备份数据、实现数据冗余或在不同设备间访问文件的用户。以下是 Cloud Sync 的主要功能、使用场景以及设置步骤。主要功能:双向同步、单向同步、增量同步、自定义同步规则、版本控制、调度同步、文件过滤等。
手机上需要安装Photos这款APP,直接从群晖的官方网站下载。Photos这款APP是和群晖上Synology Photos是配套使用的,都是属于照片管理器。
具体使用方法不再多去赘述了,傻瓜式的安装、使用。简单原理就是通过手机Photos这款APP和群晖Synology Photos套件配合把手机照片自动上传至NAS,再通过Cloud Sync 自动同步到各大网盘等。今天早上测试了下,手机刚刚拍的照片,到百度网盘上就可以看到了,真的是实现了秒传。
这样,所拍摄的照片,手机→NAS→网盘,全自动化,再也不用担心硬盘坏掉了!
近期想搞个高配一点的小主机做个all in one,基本要求32G内存、2块4T硬盘、CPU嘛12300T或以上、多网口网卡等,要小,可以放在鞋柜里。大家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嘛!价位在3000以下!
威联通 NAS 快速部署指南
天钡R1安装群晖
如上篇文章,我购买了一台准系统的天钡 R1,设备能很好的支持安装和使用黑群晖,所以到手安装好固态和内存后,我就开始了折腾。
准备工具
① FAT32
格式的优盘,或者 TF 卡;
② rr
引导文件;下载: https://caiyun.139.com/m/i?015CHFXlGXKd6 提取码:rDBV ;
③ 引导烧录工具,推荐balenaEtcher
或者refus
;
④ USB
键盘,HDMI
视频线,网线。
可选:如果天钡 R1 的BIOS
版本在2023.11.16
以下,需要先点击这里下载新BIOS
固件并更新。
操作步骤
① 打开balenaEtcher
或者refus
,选择rr
引导文件(无需解压),选择要写引导的优盘,进行烧写;
② 给天钡R1 接上视频线,网线和键盘,插上引导优盘或者 TF 卡,开机;
③ 快速按DEL
键,进入BIOS
,确认固件版本是新版,可能还需要关闭安全启动;
④ 保存并退出或者重启,由于原本不带系统,所以会自动从引导优盘启动;
⑤ 开始编译;等待跑完代码后,可以在同一局域网电脑的浏览器访问屏幕上给出的“IP+端口”进行访问,也可以直接输入menu.sh
进行下一步(如果没插网线的话):
首先选择型号,然后选择版本:
后面几乎只用按回车键就行,然后编译自动开始:
⑥ 准备安装;几分钟后,当前键盘便不能继续操作,屏幕也会变黑,只能通过局域网其它设备来进行安装,前提是已经插入了至少一块 SATA
硬盘:
点击安装后,可以选择自动从 Synology 网站下载并安装最新 DSM 7.2.x
;也可以从局域网设备提前下载好的固件进行安装,会删掉 SATA
接口所有硬盘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倒计时十分钟,但是往往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⑦ 自动重启后,便可以进入群晖 DSM 的设置,建议新建管理员账户,不要使用默认的admin
:
⑧ 首次进入系统,会弹出存储创建向导,一般有三种或以上选择:
basic
:最基础的模式,每个硬盘互不相干,都是独立的,就像电脑上面的硬盘一样;
SHR
:即群晖的“智能模式”,当你只有一个 SATA
接口硬盘时,相当于basic
模式;如果以后加一块硬盘就会组成raid1
;
jbod
:把所有硬盘绑定成一个大硬盘,按顺序写数据,不推荐该模式。
⑨ 关于创建共享文件夹这一步其实可以省略,因为很多套件会自动创建。如果你手动创建了一个存储文件夹,就需要在控制面板里新增。
洗白
洗白用的SN
码和 MAC
地址可以在海鲜市场购买,当然你有耐心的话,网上也可以找到现成的。据说 DSM 7.x
以后只能半洗白,当然半洗白对大多数人来够用了。一是群晖的 QC 很慢,也没必要去用;二是许多商业套件个人用户也用不上。
洗白这一步应该是可以在编译之前手动修改 SN
码和 MAC
地址的,如果没有事先设置,后续也可以通过ssh
命令、Diskgenius
读取以及再次进入引导里进行修改。
三种方法可能第二种是最简单的,但我选择的是第三种,把从网上找到的码修改一下,然后重启:
重启后安装 AME,点击获取许可证,登陆账户成功说明洗白成功,可以正常解码 HEVC
了:
几个小问题
① 群晖不支持安装到 M.2 硬盘中,所以加装固态只能用来做存储或者缓存等;如果有未被使用的 M.2 固态硬盘,群晖会提示你选择如何使用它:
② 黑群晖的 CPU 温度可能并不准确,目前不清楚硬盘温度显示是否准确;默认硬件配置下,在群晖修改风扇模式不会生效。
入手一台天钡R1
前言
2021年初,我买了一台矿渣猫盘,也开启了我折腾黑群晖的第一步。但是受限于猫盘的性能,所以基本上只是把它当做存储,除了安装 homeassistant 之外,即便折腾,也没有用它来做别的。
三年后,猫盘的风扇噪音异常,我在网上买了一个风扇,不出五天,异响更严重。而 4007 的滚珠风扇非常少见,大多都是含油和液压轴承。在猫盘关机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了换个设备的念头。
需求
其实我的需求非常不明朗,这也导致我在后面的选择里不断纠结。猫盘给了我稳定的存储,勉强能用的 homeassistant,这俩也算是我换硬件的最基础需求。
此外,受 inkss 常常分享极空间的影响,我觉得远程下载,电影刮削,家庭影院这一类能够一定程度带来便捷的玩意,也应该尝试一番——而猫盘只有 512M 的内存,CPU 也不给力,实在太卡了。
CPU 不用太强,功耗不要太高;内存不用太大,4-8G 即可;暂不考虑两盘以上。
基于“捡垃圾”的精神,我最初的预算仅有600元。
选择
600 这个价位不可能上白群晖,连最低配的极空间 Q2C 也还差两百多,而其它的轻量 NAS 又不太能满足我折腾的念头,所以一开始我把目光转向了其它矿渣。
目前海鲜市场的矿渣还是蜗牛星际卖得最多,但是多年前的设备,不一定能带来稳定的使用体验,所以作罢。
自组方案
回想起从去年底开始被人们频频谈及的 N100 处理器,我便开始频繁对比各家的 N100 产品。
目前网上最多的 N100 产品都是迷你主机,价格五六百,要用作 NAS 还需要额外加硬盘盒,我不太喜欢非一体成型的方案。
畅网 P5 N100 开发板应该是自组 NAS 用得最多的方案,其次还有倍控。畅网的准系统(无内存和固态)开发板价格660-680不等。加上电源预算 60,机箱预算 350,内存和固态预算 200,总费用在 1300 元左右。虽然有老板在板子上给我优惠了六七十,算下来还是超出了我一开始的预算。加上海鲜市场适配 P5 开发板的机箱基本上是 3D 打印出来的,所有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如果 N100 太贵,看看其它处理器不就好了吗?但是很遗憾,J4125 和 N5105 之类的板子在价格上不比 N100 便宜太多。
极空间?
柚子老是给我安利极空间,在对比的过程中,我的预算也发生了动摇,觉得 1200 也不是不能接受。
入门款的 Q2C 不支持 docker,Z2 pro 恰好 1200 出头。有正版的系统,还有保障的售后,某种程度上也更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1200块钱为什么不考虑极空间?
两个原因打消了我的念头。一个是去年极空间服务器故障的事,用户因此无法登陆自己的极空间(柚子说后来改了,本地访问没问题);另一个就是被人们诟病的极空间隐私条款,在国内这样的大环境下,极空间也不得不这样做。
此外,考虑到已经用了三年的群晖系统,已经习惯了用群晖,所以还是把目光转向了黑群晖方案。
天钡 R1
天钡 R1 也是我一开始就关注的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一体成型的,售后有保障的,可以完美黑群晖的产品让人很难不爱。
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入手有两个原因:一是被人诟病的散热设计不好;二是价格略高了一些。
这个模具据说已经用了三代产品了,厂家那边或许会在下一代产品(6月份4盘位)改模。目前网上的方案大概就是改风扇,或者顶部加装风扇吸热,并且据说后者效果还不错。
暂时无法考虑到重庆 40℃ 高温的七八月份,想着加风扇能解决散热的问题,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趁着京东给的券和京豆还没过期,所以我 800 多入手了一台天钡 R1 准系统版本。京东上的价格近期在 888-938 之间上下浮动,应该是受物料成本的影响,价格总的来说相比去年有所上升。
除了机器的花费,我额外买了一条 8G DDR4 的内存条,一张 120G 的 M.2 固态硬盘。考虑到装黑裙可以用内存卡引导,所以我翻出了多年以前的 4GB 内存卡,但是没有读卡器,所以在淘宝趁着红包以不到一块的价格买了一个读卡器;目前也没有双硬盘存储或者组 raid 的打算,所以把猫盘上的硬盘换过来继续用。
开箱
首先是基本信息:
产品 | 天钡 WTR R1 |
---|---|
处理器 | N100(主频1.88Ghz-3.4Ghz,单通道,4核4线程) |
内存 | DDR4-3200 单卡槽,最高支持32G(N100支持D5,主板不支持) |
硬盘 | M.2 2280 NVME x 1,3.5 SATA x 2 |
显卡 | 核显 Intel UHD Graphics 750 MHz |
网卡 | WIFI6 无线网卡、蓝牙、2.5G 网口 x2 |
接口信息很丰富,干脆用商品的图片来代替表格吧:
由于我不是专业的开箱评测自媒体,所以在开箱和拍照这方面就挺随意的。
箱内包含一台主机,一个 90 W 的电源,一张保修卡,四个底座软垫和8颗用于固定2.5寸硬盘的螺丝。M.2 固态和内存为额外自购。
机器的支撑架为金属,宽两侧一边是散热风扇,一边是内存条和 M.2 固态接口。
窄两侧分别是外置接口和内置排线。从两侧可以看到电路板上的针脚,没看到虚焊和断掉的情况。
天钡 R1 支持两块 3.5 寸机械硬盘,2.5寸也支持,需要上螺丝。硬盘插在上图的两侧,顶部是磁吸盖,轻轻一拉即可打开:
最后
跟朋友聊起最近想换 NAS 的念头时,不免有些感慨。年近30了,虽然还没结婚,多少也有点存款,每年助学捐款 1000 块说捐就捐,但是自己用的手机是丐中丐,路由器是二手,NAS 是矿渣,1000不到的 NAS 要纠结好久,多少有些那啥。
在这种吝啬下,我买的产品基本是极具性价比的。由于是自用,又不是专业的评测自媒体,所以以上的内容只能算作是一个记录和分享。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B站UP主司波图关于天钡 R1 的评测视频。
今天到手后就刷了黑群晖和半洗白,从 onedrive 同步了数据,下一篇日志再来分享。
在群晖 Docker 上搭建 h5ai 下载站点
群晖 NAS 配置企业微信推送告警通知
在家搭建VaultWarden密码管理服务
每个人都有很多密码,有人用脑记,有人用纸记,也有很多的工具帮我们记。之前我一直使用Keepass,在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平时输入密码的场景最多的是网页中,目前keepass的网页插件只能说是能用的程度。前段时间给openwrt上面装上了docker,也想着在家搭一个密码管理服务,于是说干就干了。
密码服务能够个人搭建的就是Bitwarden了,因为在自家的树莓派上运行,因此选择了基于Rust的VaultWarden,毕竟资源消耗更少,性能也会更好点吧,它兼容Bitwarden,因此所有的客户端和浏览器插件都通用。 因为是在家里搭建要保证在外的时候,密码服务也能正常工作,因为已经有公网ip了,所以需要弄一个DDNS。因为搭建VaultWarden需要https,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lucky这个很好用的国产软件,索性把家里的DDNS和端口转发都换成了Lucky。
具体的流程就是首先在openwrt上面下载vaultwarden的镜像,因为国内docker默认镜像源用不了,所以我是用了github的镜像源:
|
|
之后在本地创建一个文件用来保存运行相关的环境变量:
ROCKET_PORT=1089
.....
当然了,也可以选择在运行docker的时候通过命令行带着,但是因为要加的变量很多,我就弄了个文件放。另外本地也要选择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vaultwarden的数据。
|
|
我这里的配置是通过环境变量指定了端口,然后docker里面使用宿主机的网络,而不是像官网文档那样用了桥接,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在openwrt里面停了重启发现网卡被占用启动不了。按照如上步骤即可完成vaultwarden的启动了。
但是这样服务还是不能使用,因为没有https服务,vaultwarden还无法完成身份认证。因此需要使用lucky了,我们可以选择把它安装在openwrt上,也可以安装到docker里面,而我发现我华硕路由器的koolshare软件中心里面就有,遂决定把他放到路由器里面。
安装完lucky后,首先是到自己的域名解析服务商那里把二级域名弄好,因为自动申请证书和DDNS都需要,DNS最好使用Cloudflare,阿里云,DNSPod等几家可以通过api修改解析,lucky里面又内置了的,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搞好之后,就可以去lucky里面先弄证书自动申请了,当然有证书的可以直接添加进去,我这里用了ACME申请Let's Encrypt
证书。入口在“安全管理里面”点击添加证书,更加具体的可以看官方文档,这里搞好之后,后面设置端口转发或者设置web服务的时候都会使用这个证书。
搞完SSL证书,我想到我这里其实不需要通过端口转发来实现,完全可以通过Lucky的web服务功能来做,于是就创建一条web服务的规则,如下:
监听端口为对外暴露的端口,TLS启用就开启网站的HTTPS功能,前提也要先配置好证书才能打开。默认规则中服务类型选择反向代理,目标地址就是我们的服务的地址,例如http://192.168.1.10:1089
,万事大吉打开,这样有些header都能正确的传过去。
这一切都搞完,就可以去浏览起打开注册用户了。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注册完之后把注册功能给关掉,做法就是修改环境变量。
SIGNUPS_ALLOWED=false
另外,Admin页面也是默认关闭的,我自认为没有必要打开,因此就保留了原样。为了方便起见,把邮箱SMTP功能配置上,这样就可以去验证邮箱使用邮箱验证登录,同时主密码忘记提示词也可以发送到邮箱。配置上DOMAIN,记得要带上前面的https和后面的端口,这样就可以使用webauth了。一切 就绪,就可以去重新启动docker了。
|
|
虽然把之前的docker容器删掉了,但是因为数据是映射到本地目录的,所以都还在。
前面这些搞完之后,为了数据的安全,我们还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我是把阿里云盘挂载到本地了,因此直接把数据文件拷贝过去就实现了远程备份。为了足够高的安全,我是备份了两份,一份在阿里云盘,一份放到家里的另一块硬盘上。具体通过crontab每天定时执行脚本,把数据目录压缩,放置到对应的目录,备份的时候会把最老的那一个备份删掉。脚本如下:
|
|
这样一通操作下来,自认为安全方面是有保障了,只是比之前的全部本地稍微差一点点。vaultwarden也提供了比较全的导入导出功能,因此我原来的keepass数据可以很容易到导入,基本做到了无缝切换。使用了两天下来,网页端的自动填充功能确实要强大很多。同时内置了OTP功能,一些需要二次验证的服务,可以自动把OTP Code输入了,这个后面可以把原来用的一些转移过来。唯独的问题是,vaultwarden的OTP code无法放到vaultwarden中去。
本来打算这个服务搭好之后,让老婆也一起用,提高全家账号的安全性,然而她却说用不上,手机上基本不需要输入密码,没必要多记一个密码了。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确实是,短信登录加上微信登录已经解决了大部分场景,密码管理服务对他们来说只是伪需求。也可能只对于我们这一小部分爱折腾的人才比较有点用吧。
搭建这个服务,参考了不少网上的内容。关于docker的使用和shell脚本的编写,也多亏了GPT。最后在列出一些参考了的资料:
看完评论一下吧
网站优化、新的 nas、手机同步软件
前几天在淘宝上买了几十块的香港空间后尝试在上面放站点,发现速度不是很快,问淘宝店主有没有更快的服务器啊,淘宝店主说我这个香港的挺快的啊,你要不自己优化下网站?
尴尬了,尝试优化了下网站后速度还不错。
于是还想再买一个,店主说我这个是亏本引流的,25 块的一个人只能买一个,随按 50 块又买了一个一样的。
家里服务器的磁盘空间不足,虽然已经删删减减,但是总是又慢慢的不足了,想着自己组一个 NAS?
看了半人马座,超存 disk,X-nas,梵隆等机箱,
超存 disk 的机箱在咸鱼上有的照片看起来挺好,但是这个是小众定制产品,只能买二手,看板材似乎不是很厚。
半人马座中规中矩,
梵隆半高 12 盘位的看着也不错,但是板材是 1mm 的,做工一般
X-nas 板材 3mm,做工看起来不错,但是一个机箱就要两千多,对我一个穷的不行的人来说实在奢侈
还有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产品,还看了主板,电源,pci 转接卡,考虑要不要上 SAS
后来发现来了咸鱼有个本地的在出惠普的 microserver gen8。就是我现在家里已经有的这台。
1050 块,成色还不错
- -!
这东西省事啊,直接是成品,硬盘往里面一塞就完事,还有自带了 ilo 管理口,本来又是服务器,我自己也在用,挺稳定。
于是就纠结的放弃了我的 12 盘位 nas 梦想。
拿过来升级了 ilo 版本,换了电池又重新买了 ilo 授权,升级了 bios 版本,各种调整一番
淘宝一张 970 的希捷 16T 硬盘插上,慢扫了一下没有坏道,通电时间被清零过,但是店家说盘没问题,就这么用吧。
低功耗 E3-1220L v2 也不上什么 esxi 了,也不搞黑群晖了,直接上一套 windows 开 SMB 算了
打完收工,放电视柜上看着还不错。
手机容量也满了,想着装个什么同步软件,以前觉得这种软件挺多的,但是现在一下子找居然有点无措,ES 文件浏览器里有同步功能但是要花 99 开会员。
之前用的 freefilesync 好像只能用电脑?
小米和华为应用市场里搜同步、备份、sync 等都没有什么好东西,国内应用市场只为钱,真的是比谷歌市场有差距。
在 google store 里搜搜看,试了几个,最后决定用开源的 syncthing
上了它官网,上面居然有小标题说为了自由和乌克兰,什么狗屁东西,但是不喜欢鸡也不能不吃鸡蛋啊
https://github.com/canton7/SyncTrayzor/releases/
最新的版本是 1.1.29 选了SyncTrayzorPortable-x64.zip来下载,但是下了半天下不下来来,尝试把节点改到美国,又秒下
装好后居然又说这个不是最新版本的,最新的 1.27.1 了 升级以后试了试,无感同步,真香
一键脚本自建 Frp 内网穿透访问家里 NAS 和软路由
最近买了一台二手的群晖 NAS,虽然自带 quickconnect 可以免费进行内网穿透,但是这个小水管实在是非常勉强,于是又折腾了一遍 Frp 来做内网穿透。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经记录过了搭建 Frp 的过程,这次新增了访问 NAS 部分的内容,以及反向代理子域名来访问内网服务,更加便捷。
一键脚本自建 Frp 内网穿透访问家里 NAS 和软路由最先出现在Jack‘s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