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幸好赶上了

2025年2月17日 09:46

搬办公室的时候就听说周五要科室聚餐,但我不知道到底要去哪里。直到周四,我还不确定我的身体到底可不可以干这种事情。因为周二下午第1次腰痛爆发,周三下午第2次,周四下午那个时间我再也没有去那个洗手间的那个位置洗手,所以周四下午是肯定没有复发。但周四的早上,可以这么说,一直我都是处在一个坐立不安的状态。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科室聚餐要选在周五。因为通常都会选择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那么吃完以后我们回宿舍睡觉就完了,但是这一次选择在周五晚上。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为了让借去集团公司的那个同事也可以回来一起聚餐。

我们科室聚餐的次数不多,大概就只有几回,一次是去新华学院那边的某一家西餐厅,余下的都是去漳澎附近的某个农庄。这一次是去椰林山庄属下的某个饭店。进去的时候有点把我惊呆了,因为那个装修看上去真的非常豪华,以前的椰林山庄也没有如此豪华过,但幸好菜色的价格不算非常过分。我们定的是某个包间,桌子的那个转盘居然是自动的,没办法手动操作。

吃饭本身没什么意外,唯一糟糕的就是某条鱼。应该是一鱼两吃,结果鱼的那个汤上来了,但是椒盐的部分却迟迟未上。我们不断地催促,可能后来又给我们杀了一条鱼,或者他们直接拿其它鱼的其它部分代替了。

这一次吃饭,科长的老公赞助了两瓶红酒,但实际上我们就只有三个人喝,但是那三个人喝得比较疯狂。以前喝酒都是被别人逼得疯狂,这一次,是他们是自己很疯狂。喝酒喝得很疯狂,等那个鱼等半天都不上,外加酒喝完了以后居然还从外面找来一个功放,在包厢里唱歌。之所以会想到这一出,是因为在我们开餐之前,服务员居然就拖着这个功放过来,然后给我们表演了一段舞蹈,我们根本没有想过居然会有这种服务,他们也没有问过我们到底要不要,反正就是送上门了。于是我们就知道,他们是有音箱和麦克风的,然后理论上可以连接手机,所以包厢里面虽然没有大屏幕,但是依然可以唱K,于是喝了酒的那三个人里面的两个就疯起来了。

我们决定差不多要走的时候我低头一看手表,已经22点10,再看一下广州地铁APP,地铁5号线黄埔新港最后一班开往滘口方向的列车22点30是末班车,而南岗的13号线,开往鱼珠方向最后一班车是22点45,于是我就赶紧抓起我的一个同事叫她送我去南岗。她只是送我到离南港地铁站比较近的地方,那里离南岗地铁站正常情况下要走15分钟以上,我们还在沿江高速,还没有下南岗之前,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22点23,我能不能赶上南岗最后一班地铁我也不知道,我只能尝试一下。那个时候我已经顾不上腰痛,我只是尽力地往地铁站赶。看到地铁站入口,那里还没有拉闸门,意味着我还有希望,电梯下了一层,还没过安保,我就看到旁边的那个人在跑步,结果我也跑了起来,我已经管不上到底自己痛不痛了,我一心只想着要赶上最后一班地铁。当我到达站台的时候,仰头一看,离最后一班末班车到站还有5分钟。当我坐上地铁13号线开往鱼珠方向的末班车的时候,再去广州地铁APP查询,发现即便我到达了鱼珠,我也已经赶不上地铁5号线开往滘口方向的末班车了,因为他们的时间差是三分钟。即将到达鱼珠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在往换成地铁5号线最近的那个出口赶,我也靠过去了。一出列车就听到地铁人员在外面说换乘的要赶紧。下到地铁5号线那个站台的时候发现那里停着一列开往滘口方向的列车。理论上这趟车已经没有了,但实际上,在理论上那趟末班车后又加了一列车,而且停靠时间还特别长,为的就是让需要从地铁13号线转过来的乘客可以离开。

我最坏的打算是在南岗就得打车回家,然后我也已经打算从鱼珠出站以后得打车回家。当我最终又搭上了地铁5号线的时候,我放下心头大石,因为从猎德地铁站打车回家很简单,那里的车很多,而且离我家也很近。实际上,当我出了猎德地铁站,到达猎德东公交站的时候发现夜56还有三分钟就到站,那趟车可以直接送我回家。可以这么说,这次聚餐之后的回家之路得用惊心动魄去形容。错过了其中任何一环,我都只能打车回家,但偏偏我的运气又那么的好,居然都赶上了。

回到家以后,我已经顾不上其它东西,洗过手就开始工作。对其他人来说,到家以后就是洗洗睡,但对我来说,每天都是工作日,每天那个最后需要完成的工作都是在工作时间以外。

动身回家

2025年1月24日 08:40

对我来说,龙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周三就结束了,但我选择周四早上把可以都干的事情都干完了再走。运气比较好,早上9点之前我就可以离开了。公交车一路都很顺利。在车上我一直都在做任务。这一次我用的不是手机流量,我是随身WiFi,因为中国移动非常不给力,理论上测网龄之后有一个付一块钱得到4G通用流量,当月有效的东西可以领,但是那个东西永远都是订购失败的。大概因为放出这一条优惠的人后来被大家给否定了,因为刚好这个东西跨越的2025年1月跟2月,是春节假期,他们春节做的流量包套餐是20元起的,这个1元就直接把我这些低级用户的需求满足了,怎么会有人去付那20块钱或以上呢?不仅仅是这样,之前一直在领的那些流量日包现在一个都不行了,全部都领取失败抽奖失败。光是日常的使用,我自己的套餐还能扛得住,那如果我要在路上做任务的话,显然就不行了,尤其是如果我在路上要进行大众点评的搜索,那将耗费大量流量。这样的话那个被碰到就会失效的随身WiFi好像就有用处了。不知道虚标有多少,那起码我买个10G,有个5G可以用,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因为那个是4G的信号,所以流量跑得不快,这反而是件好事,APP承认我做了任务就行,卡不卡顿无所谓。从单位到家里需要两个多小时以上,我做任务起码做了一个半小时以上。那个随身WiFi以前我总感觉在麻涌的信号接收不太好,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断,但是周四天完全没问题。可能因为联通在麻涌的信号塔也就那几个了,但现在放假了,人没那么多了,所以信号反而好了。广州地铁上联通的信号一直都是稳定的,某些地方,无论你是联通、电信还是移动,人多的时候都会进入信号盲点,也不知道那是我手机的问题,还真的是那样,比如说员村地铁站附近。

跟往常不一样,平时开往黄埔新港方向的618到大盛村就会下一大堆人,而周四在大盛村反而上来了一大堆的人。那些人都是大包小包拉着个箱子,他们是要回家的老乡们。估计他们很多都去黄埔新港坐地铁然后再搭乘他们的交通工具回家。地铁的这条线路显然要比城轨便宜,所以他们宁愿花多一点时间坐地铁。地铁的时间也是很稳定的,所以只要他们能上地铁,就能算出他们到广州火车站或者南站得花多长时间。每年春运期间,让他们烦恼的首先是抢火车票,其次就是怎么去火车站。很多时候,他们都堵在了出麻涌的路上。周四早上出麻涌的那条路非常的顺畅,起码低速是很顺畅的。我觉得大盛村的那些打工者估计都会选择广州地铁这条线路,而在广东城际线路上的其他东莞打工者,可能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广东城际那条线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地铁绕远路这个方案可以选择。东莞作为一个千万人级别的城市是广东第三大,居然没有自己的火车始发站站场,我感觉太说不过去了,人要出行,要不得去广州,要不得去深圳。如果有些人还得只能绿皮车的话,估计还得去广州北站。

周四的地铁5号线,虽然只是早上10点多,但那个拥挤程度已经堪比晚高峰。跟晚高峰不一样的是,车上大包小包拉箱的人非常多,而且也有非常多小孩。

我运气很好,早上11点出头就到家了。

公交碎碎念

2025年1月21日 08:37

中午的时候自己搭车回家,周日的晚上自己搭车回单位。持续这个操作不知不觉已经一年多。一开始的时候挺不习惯,但后来当这个形成了固定模式以后,感觉也没那么难受。之所以没有这么难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开始进行这个操作的时候,广州地铁5号线还没开到黄埔新港,所以我需要在鱼珠从地铁5号线转到地铁13号线,在夏园下车,到BRT那里转公交到开发区友谊路,然后我才能接上东莞的公交。幸好我曾经经历过这一段那么曲折的折腾,所以当地铁终于开到了黄埔新港,对我来说真的省了很多事。

从猎德上车到黄埔新港下车,理论上需要39分钟。在确定这个39分钟的时候,我又去地铁广州地铁APP测试了一下,现在显示居然需要43分钟。我非常肯定地铁5号线东延段开通的时候,真的只需要39分钟,于是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觉得周日晚上我在猎德上车,理论上我应该能赶得上某趟618,但结果却赶不上。问题就出在这4分钟里面。不是每一次都需要43分钟,很多时候,真的只需要39分钟,但也说不准哪一次真的是43分钟,这就让人觉得比较难受,因为错过一趟618,意味着我要等接近20分钟。地铁5号线,从文冲发车和从黄埔新港发车比例是1:1的。起码一开始的时候是1:1的。这就意味着这一趟过去的是黄埔新港,下一趟就是文冲。如果运气非常不好,最大的等车时间是5分钟。

这个周日我就遇到了这种事情,原因是我从猎德的某个入口进去,闸机后几米就是一个自动步梯,但周日的晚上自动步梯封闭了,只能再走几十米去对面的楼梯。楼梯走到一半,我看到开往黄埔新港方向的列车闪铃关门了,我不确定那趟车到底是去文冲还是去黄埔新港的,当我终于走到了站台,抬头一看,运气非常不好,这趟车是去黄埔新港的。如果那个自动步梯没有坏掉。我不需要折腾那么20秒钟,我就能赶上那趟车。但这种事情根本没有如果,正如我根本不知道从大塘发出的20路车,发车时间到底是怎么定的。因为我发现,每周我去刷新,好像发车时间都会变动,有时是17点15,有时是17点20,有时是17点12。怎么每个星期发车时间都不一样呢?相比之下,东莞公交终点车站的发车时间通常都很准,如果不准,估计是在终点站上车的那些人搞半天都刷不了卡,在那里耽误了几分钟。刷不了卡、不知道怎么打开二维码、刷错卡这种事情经常会在618上发生。不仅仅是618,其它东莞公交车也经常会发生。明明618是一条跨越了广州和东莞的公交,但是用羊城通二维码就没办法在618上付费。如果用的是微信的乘车码,因为乘车地点是在广州,如果手机开了定位,自动选择乘车地又会让刷卡失败。618的司机很厉害,瞄一眼就知道你的二维码是不是对的。通常情况下,在广州公交上基本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可能因为羊城通大名鼎鼎,去过广州或者没去过广州的人,都知道在广州的公交上,羊城通是通杀的。

富人的烦恼是开车塞车,穷人的烦恼是等公交等半天。

穷鬼出行

2025年1月14日 08:57

自从有了广州的无偿献血优待卡以后我感觉我提早30年开启了老人免费卡的快乐时光,唯一的区别就在于65岁以上的老人优待卡搭车的时候是不用钱的,扣0元,而我的优待卡则是先要自己垫资,下个月财政才会把我垫资的那部分打回到我的卡上。当然了,这个打回卡上的那个部分,必须是垫资符合要求的那些。比如我的优待卡虽然没有说是岭南通,但实际上也能刷佛山的公交车,但是佛山的公交车不在我的优待范围之内,所以那部分的消费等于是我自费。虽然我只有周末回家,但一个月下来,我也要花销100多块钱车费,主要原因是一到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我就跟我妈到处逛。公交车能到达的地方我们都去,不过是时间可能花得多一些而已,但无论是她还是我,都不需要车费。其他人肯定不会考虑这种出行方式,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开车。短途的话可能他们还会考虑叫个网约车,但长途他们一定只想着开车。老一辈人想的是有没有火车、轮船或者飞机,又或者是旅游大巴。我跟我妈想的是怎么不花一分钱公交到达,哪怕可能得花两个小时以上。

两个小时以上的单程耗时其实也不算太多,因为每次周末,家和单位之间的通行时间,如果能在2小时15分之内实现的话已经很早了,正常情况下在2小时30分之内,但如果遇上真的很不走运,3小时以上也是发生过的。每个周末我都必须这么折腾两次,所以我早就已经习惯那些貌似很长的通勤时间了。

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我家对面,过一下马路就到了,直线距离不到30米。上初中的第2个学期开始,我家离学校就很远,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每天我都得花一个多小时通勤。高中的时候,学校离家的距离比初中更远了。大学比高学又再远一点。现在工作了,工作地点和家的距离变得更加远。回望自己人生的时候,发现以前觉得远的那些地方其实也不太远,因为现在广州的公交越来越发达了,但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多的公交车,还没有那么多线路覆盖,还没有那么多的地铁,所以那个时候看起来的确挺远,从时间上算挺远。现在我觉得我家离单位很远,如果以后广州地铁8号线的东延段到达莲花,东莞城轨麻涌站跟我单位之间又出现了便捷的连接方式,那么我家跟单位的通勤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虽然物理距离没有改变,但是在路上花的时间肯定短了。到那个时候,大概我会觉得,其实单位和家相隔也不算太远。

跟外省的同事相比,我回家实在太容易、太方便了,单位和广州就只是隔了一个狮子羊而已,站在单位的码头上眺望对面就是莲花山的望海观音,甚至在单位这边收到的手机信号可能是广州的。疫情期间那些经常在码头工作的同事发现自己总收到东莞广州疾控的各种短信,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离开过单位,但从手机网络上判定,他们进行了一些跨市操作。

穷鬼的出行理念,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变了。

再去花都

2024年10月4日 08:56

国庆假期第二天,我妈和我搭地铁去了花都。这一次我想去的是资政大夫祠,从高德地图的导航看来并不太难,就是地铁搭到广州北站,然后接一趟公交就行了。地铁也很简单,这是地铁3号线转地铁9号线,在高增那个地方转。高增离机场南就只差一个站而已。让我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地铁3号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人。嘉禾望岗也是一个换乘站,换乘地铁2号线和14号线。去的时候嘉禾望岗很多人,回来的时候没什么人。之前去过一次花都,也是搭地铁。已经忘记那一次是从什么地点站出去,反正出去以后就是一个大广场,然后我们沿着某些路就一直走,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好看好玩的,唯一确定的是我们那一次下地铁的地方是一个市中心。路上几乎没什么人,遇到人最多的是秀全公园,公园里有很多人,哪里都是人。逛完这个公园以后,我们就搭地铁离开了。

这一次我们从广州北站出来以后,好大一个广场,附近没什么高楼,很容易找到了公交总站,但关键是站在那里,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什么二维码查询公交查询。打开车来了小程序一看,那台车一个小时或以上才发一趟,所以虽然广州北站离资政大夫祠就只有三个公交站的距离,但如果一个小时才发一趟,直接走过去就是算了。还有另外一辆公交车,但是那一趟更离谱,几个小时才发一趟车。所以最佳的方式我感觉是直接开共享单车,然后骑过去,但显然我妈没办法用这种方式。我们步行去资政大夫祠的那条路线很简单,还路过一个水果批发市场,有好几家在卖榴莲。我妈是那种很喜欢看人家开榴莲盲盒的人,所以她在那里看人家开了好几个榴莲。

资政大夫祠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景点,但实际上没几个人,我妈拿的是老人证,肯定是免费进去的,我拿着个无偿献血A证。A站门口的人不清楚,于是我只能去售票那里问卖票的人,卖票的人看一眼知道这个证是不用钱的。

资政大夫祠就占地来说,我感觉比陈家祠大,但里面的展览,相对于陈家祠来说低档了一些,但实际上这个三华村姓徐的这位的官做得更大,他做到了从二品,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他的表弟也做的官也不小。资政大夫祠跟之前看到的很多景点都不一样,那些景点,比如陈家祠、余荫山房都是那家人自己建出来的,所以有很多都非常精巧的建筑和园林设计,资政大夫祠是姓徐的那位当官了以后,皇上在封他的父亲为资政大夫,然后他们才建了这个建筑。资政大夫祠很漂亮,但是跟其他的那些比起来,又不是那个味道。资政大夫祠又被叫作广州民俗博物馆。因为除了说徐氏的故事以外,还有一些民俗的展览,我们这一次遇到的是粤剧和灰塑的展览。要看灰塑之类的东西,显然佛山是首选。如果要看粤剧博物馆的话,同样佛山也才是首选。看这两个东西,你得去佛山的祖庙,还有普君北路地铁站出来的兆祥公园里面的广东粤剧博物馆。祖庙要收费,但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免费的,资政大夫祠也要收费。

这一趟让我觉得花都的公交实在太糟糕,去资政大夫祠的路上,一辆公交车我都没见过。回程的路上总算看到了几辆,但车上几乎没人,这样的发车时间有车等于没车。为什么增城不会这样,花都却这样呢?

回来的路上就在想,去哪里、吃什么?结果我们又去了保利广场的七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