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以前首页

中折谷

2025年3月20日 20:30

最近和助理因为做珠宝副业闹到不愉快的事情,最近的播客已经没有助理很多期了。但是很有趣,就算没有她参与,反而我们跟远距离的朋友反而能更高效地录制工作。其实这件事很残忍,即「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自己照样运转,甚至转得更好」

本来想趁着这段时间暂时远离「矛盾」好好休息一阵子,结果没想到无论是聊播客、还是坚持每周创作五篇博客的效率反而更高了。

在2016年坚持的五百日写作时,在完成第500天的文章后,第二天我继续开始坚持写作,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然后我会发现「我是否坚持写作,日子还是会继续」

虽然用的是《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边的地名,但是事实上这篇文章和这个动画没有直接的关系。故事中,中折谷是苏菲准备逃往的地方,被荒野女巫用诅咒变成90岁老太太的苏菲为了逃离她此时此刻的生活,离开了小镇,朝着中折谷的方向缓慢地前进着。但是中折谷始终是一个充满着未知和恐惧的地方,在那里除了游荡的恶魔和荒野女巫,再无其他值得人们留念的地方。

昨天有朋友问我,“完成了500日写作之后又准备做什么”,我很喜欢他问句中的“又”字,很完美地体现了我自我折磨的模样,1500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节点,而节点之后又将去向哪里,大概就和苏菲的境遇一样,我想继续深入山峰的荒径,去找到不一样的世界。所以将500日写作计划结束后的第一篇文章用这个题目最好不过。

虽然说是完成了计划,但是似乎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么开心的成分,因为生活照旧无常,该上班的还是得上班,该继续寻找灵感的依旧苦苦地等在一个一闪而过的灵感出现。所以有人提出了质疑——坚持这么久的写作到底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因为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可以引起质变。 要回答这个质疑,似乎只能拿另一个”大家都不太相信的事情”来作为论证。

很早之前就提到过这个话题,命运可以被预测,如果人们知道了自己所做的努力都将白费的时候,那人们还会为这个结果努力吗?如果我硬要用这种问题反问质疑者的时候,自然会被讽刺我“拿了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命题来进行类比”。因为命运不可能被预测,结局也不可能被预测,唯一能够产出结果的只可能是你的坚持和努力。所以这个悖论又回到了最开始,如果你的坚持和努力并没有引发想要的质变,那你付出的量变到底带来的是什么改变?有人说是越走越远,而有的人说是浪费青春——之所以有这么多答案出现,是因为最终这个结局的好坏的标准并不是对于当事人,而是这群没有经历过坚持却还想要用臆想的努力去评价别人而得到的标准。

话虽然难听了点,但是谁又会明白坚持背后的成就和拥有呢?

如果读到这里你已经觉得“话有些难听甚至想要和我理论一番”,那么我建议下一段内容最好不要再读下去,因为我接下来将要揭穿的事实,就如同将你放逐在“中折谷”一样,那里除了你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和恐惧,绝无他物。

另一种质疑的声音源自于“未知”,整整500天(其实也就1年零134天),以及让人出乎意料的170万字,这是无法琢磨的数字,如果你并不是一个正在经历其中的人,我相信你一定察觉不到这些数值真正的意义——所以它们是未知的,仿佛是遥远星空的某一个即将塌陷的白矮星,没人知道它的命运是压缩为黑洞还是就此消亡,这种未知必然会让人产生恐惧和不理解。而这时你的自我保护将被启动,你将学会“否定”和“反对”,将这些恐惧的存在认定为”不可能存在的一定会灭亡的事实”,至少闭上眼睛的时候,遥远星空的黑洞也将会随之消失吧。

虽说是别人的质疑,或许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下一个500日的课题才对。

结尾难免老套——共勉。

——《∞》1501 | 中折谷

很诡异的是,就在这几天「全新开始」的思考,竟然跟五百日写作后的第一天思考的内容是一样的——命运可以被预测,如果人们知道了自己所做的努力都将白费的时候,那人们还会为这个结果努力吗?——昨晚也在录完节目后,和老婆聊到半夜3点多,从「主体性」聊到了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结尾依旧老套——继续起航。

Jan.6 – Jan.12 自己是最好骗的,也是最难骗的

2025年1月12日 11:00

天气很好,想着能出门逛逛,但忙了一周又需要在家呆着休息。所谓的休息,就是在书房的阳光下,继续剪辑播客内容。

Humachine暂停了两周,因为播客真的做到日更,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比起坚持写作,播客能够带来的及时反馈和内容表达,要更加容易。写作太容易陷入到切断「感-应」的模式之中,沉迷在大量的自我对话的「知」里,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当然,如果在没有「回应」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是在对内索求,这是一种自我关注的必要时刻——我把这个过程中称之为「自洽」。

曾在《写博客的目的性与社交的目的性》的留言里,我提到过「自洽」。

自洽和他恰,以及续恰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自洽是属于自己的规则,他恰是在别人眼里的,续恰是能不能把自己的承诺延续。只有真正做到三恰,我们才能说这个人是行知合一的,否则独角戏并不会被人记住。

这个话题很大,一直没能展开,可以在这里写个引子。

大部分人,都是以「自洽」的方式在活,只要自己标准合理,就可以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及约束他人的行为。这里需要着重解释一下,并不是指「自洽」系统就会发生用自己标准约束他人的情况,是「只有自洽」系统人,因为无法达到「他恰」,而用了自己的标准去定夺所有人和事。

他人也是观察我们的评判者,我们可以不接受他们的评价,但事实上我们也无法改变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所以他恰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标准」。你逢人就说你很有想法,可以每天写一部小说,你有充分的自洽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在他人眼里,你又拿不出你所谓的小说,于是你收拢了规则,将自洽完全覆盖他恰。这个时候,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完成了那些所谓的日更小说。

然后才是续恰,续恰看上去更难,因为你需要为自己的自洽和他恰做出一个长期的「心口合一」的状态。续恰往往在契约关系里最容易呈现,履行一份契约的义务,就是续恰的核心——同样的,当自洽也有一套自己对自己的「契约」时,续恰就变得抽象起来,你既可以履行对自己的期待,也可以通过自洽不断地违约,就算在他恰的眼里看到你不断地找借口,你仍然可以躲进自己的自洽系统,把一切的行为解释都指向「关你屁事」。

因此,我觉得自洽才是最难的——当自己作为自己的行为评判者,他可以用自洽非常轻松地骗过,也会因为无法无视他恰和续恰的存在,而变成了最难骗的那个「人」。

别说给别人一个交代了,很多人对自己都很难有个「交代」。


最近播客在聊什么?(操怎么这么多了)

星座运势的内容自动跳过,需要查看的可以关注小宇宙。目前2025年星座运势已经发布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今晚发布白羊座。

17|你更愿听「好听的假话」还是「难听的真话」?

  •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斥着「难听的真话」和「好听的假话」,你更愿意听哪种?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学会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18|聊点八卦——如何渣得明明白白?

  • 渣男渣女能渣得明白,是种能力,而且每个人都有「渣」的部分,却总是覆盖在被人「不好」这个看似合理的规则之中。

19|拜托!「学人精」不要再学我了!

  • 我们其实从小就是从「学」开始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人家整天看书学习,再看看你,你能不能学学人家」,怎么滴?学了就能成功——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小最早接触的「成功学」吧!

21|今年过年不送礼,送礼送到心趴上

  • 送礼是一个双方标准很容易又信息差的事情,如果我能找对方直接问清楚希望收到什么礼物,这会不会是一种「不礼貌」或者「尴尬」?

22|你是一个敢好好告别的人吗?

  • 你曾经有过那种不欢而散的关系吗?在没有好好告别之时,就主动或是被动结束了一段关系。你现在对这段关系还会耿耿于怀吗?

23|年轻人想赚钱?那就搞搞副业呗!

  • 当代年轻人,搞钱已经不是个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怎么搞钱,就越来越内卷、越来越难,今天就来聊聊搞钱的话题——或许能为你打开一些搞钱思路。

24|聊点八卦——走进留学生的花花世界

  • 聊聊对留学生们的刻板偏见,比起刻盘偏见,更重要的是来聊聊留学生花花世界的奇葩故事,拆解一下背后的底层逻辑。

25|这操蛋的人生啊,到底还要不要努力?

  • 夸一个人努力,都快要成「讽刺」了,你难道没有「努力PTSD」吗?

26|别再把原生家庭当成人生的最终解释权了!

  • 很多人总是会盯着那些已经发生的过往,外归因给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以至于未来要如何都被这些外归因所决定了。但是活着这件事,到底是原生家庭的事,还是我们自己的事?

27|上海、宁波、重庆的纯地域鄙视聊天会

  • 对,这期节目就是在骂另一个做播客的所谓「文化人」。
  • 如果把(上海的)契约文明这个概念抽取出来,通过对比其他文明形态获得“高贵感”,本身这件事情就值得考究——那因为契约文明诞生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朝圣形成的旅游模式,难道就比因为美食来重庆打卡的消费者要“高级”?这显然是个明显的逻辑谬误。 ——《城市文化底蕴——自嗨的伪命题》

28|陪酒女能比我们看到更「里」的世界

  • 虽然我们本期聊了很多陪酒女的职业心酸,但也从另一个视角,来聊聊那些游走在声色场所的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许他们想要的是生活里已经没人在为他们提供的东西——「情绪价值」和能量平衡。

30|30岁,我打败了自己的年龄焦虑

  • 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三十而立」或许是一个外在的标准,你愿不愿意接受,你想不想要「立」,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事情。

32|成为职场高玩的第一步——学会摸鱼

  • 起因是,莫比乌斯被收录进了一个叫做「996忍者」的网站,我点进去看了看觉得还蛮有趣,就做了这期节目。
  • 值得后面为这个网站,和我观察到的内核花时间好好聊聊。
  • 我们过去是员工,现在是开工作室的「资本家」(结果却是我们奴役我们自己)。曾经工作室也有7个员工至多呢!看看身份转变后,我们替打工者总结出来的「摸鱼指南」。

原来最近做了这么多事情啊……

但凡有结果的事,干嘛要证明自己正在努力?

2025年1月4日 22:39

很早以前跟助理说过一件事:那些在朋友圈特定时间,拍一张正在加班的照片,甚至是离开写字楼拍拍城市光害的夜空(且一定要把公司logo也不经意拍进去)的,其实都是在通过证明「努力」的方式对抗「结果导向」。

这句话虽然不那么好听,但现实比它可更难听。不就是因为没有结果,才疯狂地证明自己正在努力嘛。

说实话,谁现在夸我「努力」,我都得有点PTSD,比「努力」更狠的,是「你尽力了」,这句话如同宣告死亡——你就这点能力了,还是别折腾了。

很多人会搞错一件事,认为「努力」就等于「坚持」。但说实话,坚持可以努力要孤独和痛苦多了,努力就跟「秘密」一样,只有当第三个人知道你在努力的时候,它才能称之为努力,而坚持是自我审视的结果,就算每天都在证明自己正在坚持,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这种坚持到底是不是在「正确的路径」上面,自己是不是在「尽全力」地努力。

当然,上述我嘲讽的,是「无效的努力」,当努力是用来覆盖「结果」的时候,这种努力就变成了内卷式的自洽系统,就好像考试前看的那几页书,带来的心理安慰一样,是什么不重要,因为结果一旦发生,人们仍然可以用「我这么辛苦的努力」来自我麻痹。

在播客里,我们揭穿那些虚伪「努力」背后的底层逻辑和真实意图。希望你能在2025年,找到真正的努力方向和方法论。

25|这操蛋的人生啊,到底还要不要努力?

坚持小技巧: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2024年11月10日 19:38

我每天都要刷题,还有很多其他事情。最近我发现,用 EXCEL 记录这些任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忘记,另一方面打卡能让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也方便统计一年的成果。统计这些数据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小爱好。

有些没有天天打卡的运动,但是由于每天都会填表,所以也不太会忘记太久,比如每周跑一次步,隔三差五就在油管上看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的视频等等。

有了这个表格,如果很久没跑步,确实能提醒自己得动动了。

excel-daily-tracking-tasks 坚持小技巧: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Excel 表格 小技巧 生活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上面的EXCEL中,并不是每一列都是打卡的,有的比如只是记录一下频率,你懂的。

本文一共 309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坚持小技巧: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AMP 移动加速版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75a5a60b9cac61e5c8c71a96e17f2d9c 坚持小技巧: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Excel 表格 小技巧 生活
The post 坚持小技巧: 用EXCEL来跟踪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first appeared on 小赖子的英国生活和资讯.

相关文章:

  1. 按揭贷款(房贷,车贷) 每月还贷计算器 去年给银行借了17万英镑 买了20万7500英镑的房子, 25年还清. 前2年是定率 Fix Rate 的合同 (年利率2.49%). 每个月大概是还 700多英镑. 有很多种还贷的计算方式, 定率/每月固定 是比较常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个月交的钱是...
  2. 智能手机 HTC One M9 使用测评 虽然我对手机要求不高, 远远没有像追求VPS服务器一样, 但是怎么算来两年内换了四个手机, 先是三星 S4 用了一年多, 然后 Nokia Lumia 635 Windows Phone, 后来又是 BLU, 半年多前换了...
  3. 在英国给孩子换学校的经历: 孩子离开了村里的小学 由于搬了家, 孩子上学得提前半小时出门了, 因为早上堵, 也得开车半小时才能到. 之前在 Fen Drayton 村庄上小学, 早上8:45学校门开, 9点敲钟孩子排队依次进入教室, 我们由于在村里, 只需要提前5分钟出门和孩子一起走路就可以了. 现在一下子早上变得很匆忙, 得叫孩子起床, 做早饭,...
  4. SteemIt 高级定制微信文章列表 RSS/API/阅读器 v2.0 The Advanced Wechat Group Posts Feed/API/Reader v2.0 Abstract: I have added five parameters to the...
  5. 英国房子的EPC节能报告(Energe/Efficienc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EPC (Energe/Efficienc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是英国房子的节能报告, 法律上规定, 每个房子都必须要有一个EPC报告, 报告的有效期为十年. 房东在把房子出租或者想卖房的时候, 这个EPC就必须有效, 在一些情况下 比如出租房子的时候, 这个EPC报告还必须符合一些最低标准, 比如房子必须满足 F档(类似及格线)...
  6. 同一台服务器上多个WORDPRESS站点的一些设置可以移出去 我自从把所有网站都挪到一处VPS服务器上 就发现很多事情省事很多 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网站 包括 WORDPRESS博客. 比如我有四个WORDPRESS博客 然后我就把通用的一些资料给移出去 移到 HTTP或者HTTPS都不能直接访问的文件夹里这样就更安全许多. 文件 wp-conn.php 存储了 相同的数据库资料. 1 2...
  7. 在英国带孩子去露营全攻略 之前就做了一些露营的准备工作, 因为大儿子Eric 很兴奋说是要去 Camping Holiday 估计是在 Papa Pig 里看到的. 英国有很多可以露营的地方, 最后面选了一个离家开车1个多小时. 看了评论还不错. 地址为: New Road,...
  8.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公司来了新的CEO管理之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特别是一些公司对外形象的事情就特别的在意, 比如公司网站用上SSL.现在公司还有空闲的位置,请速来(钱多人不傻). 一月份出差回LUTON,刚好公司请来摄影师给高层管理照像放网站上的,于是我也凑了凑热闹(但是却还不够资格被放在公司网站上),不过没关系,放这里也差不多. 人到中年, 沧桑感强了些. 更新更新: 同事用他NB的单反给谢菲尔得办公室的人也拍了一组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很不错, 很专业,灯光,道具应有尽有.我已经用在了LINKEDIN页面上,立马高大上. 本文一共 230 个汉字, 你数一下对不对. 公司请的专业摄影师. (AMP...

入门blog回忆录

2024年9月29日 09:33

周六早上,我发现有人在我的blog上留言,问我为什么可以坚持那么久,为什么要写blog,以及怕不怕有隐私的问题。这条评论我已经回复过了,所以具体是怎么回复的,我也就没有必要再详细说明。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点以及习惯。对我来说,我在最花样的时候接触到了blog这种东西,也把这个东西一直坚持了下来。在开始blog之前,我已经有了做网站的想法,但是要怎么做网站呢?自己用花生壳搭建一个,然后买个域名绑上去?我真的有想象过那样做,但是这样干的话,如果我把电脑关了,那岂不是不能访问?如果不是这样,我还得先买个空间。在哪里买?得花多少钱?对学生时代的我来说,那些要花钱的东西基本上我都不会考虑。还有一点,搭建一个网站,我应该用什么软件呢?当时我想搭建一个网站,主要的思路是搭建一个静态的网站,所以肯定得把整个网站的内容都做好了,然后放到网上,但关键是我要做什么内容呢?一开始我想到的是The X-Files。我为什么要做那个呢?纯粹因为喜欢?别人的网站做得比我详细比我好,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些都是英文的,仅此而已。我把那全站翻译过来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我模仿不出那个效果。当我有那个念头的时候,网站上很流行用flash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的我对flash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高中的时候,电脑选修课程我选的是photoshop。在我有网站念头,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时候,我遇到了blog。因为Yo soy Betty la Fea,我遇到了danzhu,准确来说是遇到了danzhu的网站。没有那么多花哨的东西,吸引我的只有内容。她的网站几乎没有图片,又或者说实际上是有的,但不是直接以图片的方式贴出来,而仅仅是发一个链接而已。如果某篇里有个图片,大多时候是某个工具的使用,而不是粉丝花痴的内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blog这种方式很赞。之所以我会停留在那个网站不停地翻看,一遍又一遍阅读是因为那些内容、那些文字,以及那些链接带出来的信息。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是看文字。第二次看的时候是找链接。第三次看的时候可能是记得好像见过某个东西,但又好像找不到了,于是不停地在那里翻。当时danzhu的网站是在blogger上面建的,域名是新浪的。当时danzhu的那个网站不完全是Yo osy Betty la Fea 的内容,也有她自己的东西,她自己的生活以及她的生活和这部电视剧产生的某些联系,还有一些她对这部电视剧又或者是她搜索相关资料之后的感想。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网站是可以这么干的。有些人把blog作为一个专业的网站,但我更习惯于danzhu的这种方式,以至于后来其实我也在遵循或者说是模仿,或者是融入了自己的东西继续这种形式。在Google上建立网站不用钱,但关键是在国内不能直接访问,所以你得买个域名,然后绑上去。虽然当年我经常访问那个网站,基本上打开电脑之后,我就一定要去那个地方,但现在我居然忘了域名到底是什么,网站名到底是什么?后来新浪的域名估计再也没有续费了,这网站不能访问。因为那里丢空了太久,danzhu自己也忘记了对应的blogger账号,所以她也没办法访问后台,把网站的内容导出。当时我称呼danzhu为danzhu姐姐。唯一肯定的是她一定比我大,因为我首次接触的时候,我只是个高中生,但她已经工作多年了。她好像是从事IT工作的,但具体做的是什么,她并没有在那个网站上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不像现在我自己的blog那样,基本上里里外外没有什么保留着。

那个网站,让我明白到分享的乐趣,或许写那些的时候,她没有想过其他人会搜索,会喜欢上,而且是非常喜欢。对她自己而言,可能更是一个记录,因为她自己喜欢那个东西,所以她就把自己的爱好记录下来。可能,她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过因为她的这个网站,会聚集了一帮喜欢的人,同时也让我成为了她的粉丝之一,最后也让我走上了blog这条不归路,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如果你突然问我,有什么是让我觉得很骄傲的。把一件事坚持20年,而且还一直保留着高度的热情。我觉得,起码对我来说,到现在为止,这肯定是我觉得最骄傲的事情。

❌
❌